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与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5277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9.png)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我们将从系统需求分析、硬件设计、软件编程以及系统测试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而详细的介绍。
STM32单片机作为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各类嵌入式系统中。
通过STM32单片机实现温度控制,不仅可以精确控制目标温度,而且能够实现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STM32单片机,结合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构建一套高效、稳定的温度控制系统,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分析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需求,包括温度范围、精度、稳定性等关键指标。
随后,我们将详细介绍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STM32单片机的选型、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择、电路设计等。
在软件编程方面,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STM32的开发环境进行程序编写,包括温度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以及控制策略的实现等。
我们将对系统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掌握相关硬件和软件技术,为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也为从事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工程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系统总体设计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围绕实现精确的温度监测与控制展开。
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是构建一个稳定、可靠且高效的环境温度控制平台,能够实时采集环境温度,并根据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智能调节,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精确控制。
在系统总体设计中,我们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控制算法模块、执行机构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等。
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便于后续的调试与优化。
温度采集模块是系统的感知层,负责实时采集环境温度数据。
我们选用高精度温度传感器作为采集元件,将其与STM32单片机相连,通过ADC(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供后续处理使用。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体温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体温检测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695db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8.png)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体温检测系统设计摘要: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大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为了满足疫情条件下对温度快速测量的需求,采用无接触式测温既有效规避病毒传染风险,又可以第一时间检测疑似病例。
在此基础上添加口罩识别功能极大减轻了工作人员人工识别的负担,为防疫工作提供保障。
目前市场现有系统存在价格高以及不易携带的问题,并且目前市场应用的大部分装置都是单独的口罩识别或是无接触测温系统。
与之相比该系统将两种功能结合在同一系统中,具有体积小、便携、易操作等优点,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极大便利。
此装置适用于学校、工厂、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可以为进出人员提供检测服务。
人机交互式装置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节省人力物力,并且其效率远高于人工检测。
关键词:单片机;智能体温;检测系统;设计引言患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因此体温检测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以当今人流密集场所疫情防控情况为背景,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STM32单片机的非接触式体温测量与身份识别系统。
该系统利用OPENMV对目标人脸进行快速检测,精准识别目标身份信息和口罩佩戴情况,利用MLX90614准确测量目标体表温度,实时将测量信息通过显示屏直观地展示并通过蓝牙发送到手机App上,实现系统逻辑结构的完整性与任务完成的效率最优解。
1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1.1系统的组成以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基础,利用传感器测量温度,通过通信和控制技术,形成温度测量控制系统。
具体可分为基于MLX90614红外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检测模块、LCD12864液晶屏显示模块、4X4矩阵键盘模块、电源模块、复位模块、晶振模块、报警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和震动传感器模块。
1.2系统工作原理该系统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进行设计,包括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红外测温传感器、震动传感器、LCD显示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键盘输入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通过MLX90614红外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数据的处理。
单片机开题报告范文
![单片机开题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908a89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f.png)
单片机开题报告范文随着单片机由于其较小的体积和很高的性价比,而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单片机的研发人员也在不断的进行技术上的革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单片机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单片机开题报告范文篇1:基于单片机数字频率计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用单片机来设计数字频率计。
因为在电子技术中,频率的测量十分重要,这就要求频率计要不断的提高其测量的精度和速度。
在科技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社会中,简洁、高效、经济成为人们办事的一大宗旨。
在电子技术中这一点表现的尤为突出,人们在设计电路时,都趋向于用竟可能少的硬件来实现,并且尽力把以前由硬件实现的功能部分,通过软件来解决。
因为软件实现比硬件实现具有易修改的特点,如简单的修改几行源代码就比在印制电路板上改变几条连线要容易的多,故基于微处理器的电路往往比传统的电路设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因为数字频率计是计算机、通讯设备、音频视频等科研生产领域必不可少的测量仪器,所以频率的测量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数字电路中,频率计属于时序电路,它主要由具有记忆功能的触发器构成。
在计算机及各种数字仪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课题采用的是直接测频式的频率计,设计原理简单、电路稳定、测量精度高,大大的缩短了生产周期。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由于当今社会的需要,对信息传输和处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频率的测量的精度也需要更高更准确的时频基准和更精密的测量技术。
而频率测量所能达到的精度,主要取决于作为标准频率源的精度以及所使用的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
目前,测量频频的方法有直接测频法、内插法、游标法、频差倍增法等等。
直接测频的方法较简单,但精度不高。
频差倍增多法和周期法是一种频差倍增法和差拍法相结合的测量方法,这种方法是将被测信号和参考信号经频差倍增使被测信号的相位起伏扩大,再通过混频器获得差拍信号,用电子计数器在低频下进行多周期测量,能在较少的倍增次数和同样的取样时间情况下,得到比测频法更高的系统分辨率和测量精度,但是仍然存在着时标不稳而引入的误差和一定的触发误差。
温度智能检测控制系统开题报告样本
![温度智能检测控制系统开题报告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51b927c9ec3a87c24128c404.png)
温度智能检测控制系统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大型电气设备。
而电气设备是需要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温度和湿度和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工业生产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工艺参数, 越来越多的工业部门和生产环节对温湿度检测控制精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机械电子化工发电站等各类行业都能用到高压电气设备,同时她也是一种对温度湿度要求非常严格的一种设备. 温湿度的检测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业生产的很多流程都需要实时检测温度和湿度,人民的生活也和温湿度息息相关,因此研究温湿度的检测控制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部分厂矿、企业甚至还在沿用简单的温度测量设备和纸质数据记录仪,不但测量精度得不到保障,而且浪费人力物力资源,使得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而且像高压电气这种设备,人力检测很难实现,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随着电子技术和微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测量中,使得电气参数的测量、监控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精度和实时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采用单片机对电气参数进行测量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和速度。
另外很多场合中,比如消防设备,不但要测量温湿度,还要在温湿度超标时立即采取报警等动作,如果温度检测系统能自动动作,则会节省人力,同时节省时间。
因此,我们需要对大型电气设备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
本次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的设计基于此应用而设计,针对生产生活中需要对温湿度进行测量和控制的场合,设计一套温度智能检测控制系统。
二选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在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大型用电设备,而高压电器柜更是大型工厂,企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电气设备。
电力设备工作时对环境的温湿度有一定的要求,当温湿度超过要求的范围时,电力设备可能无法正常工作,这就需要对电力设备的工作环境温湿度进行监测与控制,使电力设备正常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具体的要求如下:1、能够设定电力设备柜内环境温度和湿度上下限值;2、对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显示和控制,温度范围10℃~50℃,湿度范围为20%RH—60%RH;3、显示精度±0.5;4、当外界突发事件使电力设备柜内温度和湿度不在设定范围时要求有声光报警。
(完整版)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完整版)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6cf8c0ad02de80d4d840b3.png)
1曹巧媛主编.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 北竞赛组委会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2001),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何力民编. 单片机高级教程. 北京:北京航空大学出版社,2000
4金发庆等编.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9周润景,张丽娜.基于PROTEUS的电路及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P321~P326
10王忠飞,胥芳.MCS-51单片机原理及嵌入式系统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P268-273
1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设计叙述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了硬件组成和软件的设计,该系统在硬件设计上主要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采集,把温度转换成变化的电压,然后有放大器将信号放大,通过A/D转换器,将模拟电压信号转化为对应的数字温度信号电压。其硬件设计中最为核心的器件是单片机,AT89C51,它一方面控制A/D转换器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另一方面,将采集到的数字温度电压值经计算机处理得到相应的温度值,送到LED显示器,以数字形式显示测量的温度。整个系统的软件编程就是通过汇编语言对单片机AT89C51实现其控制功能。整个系统结构紧凑,简单可靠,操作灵活,功能强大,性能价格比高,较好的满足了现代生产能和科研的需要。
5王锦标,方崇智.过程计算机控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36~40
6邵惠鹤.工业过程高级控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58—62,78—101
7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103—124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课设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课设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a26b9269eae009591bec81.png)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摘要:该实验设计基于飞思卡尔MC9S12DG128开发板平台,根据实验任务要求,完成了水温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的温度给定值可由人工通过键盘进行设定,测量温度经过A/D转换由数码管显示,通过PID控制算法对温度进行调节,使温度输出值在给定值上下波动,控制该系统的静态误差为1℃,用LED灯模拟加热强度,并用串口将输出的水温随时间的变化数值发到PC机上。
关键字:飞思卡尔单片机水温控制MC9S12DG1281、设计题目与设计任务σ≤;3.温度误要求:1温度连续可调范围是30-150摄氏度;2 超调量20%<±;4尝试使用能预估大滞后的方法,如史密斯预估,或大林算法;也可差0.5用PID及改进算法。
内容:1.根据题目的技术要求,画出系统组成的原理框图;2. 给出系统硬件电路图;3.确定温度控制方案;4. 给出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5.整理设计数据资料,课程设计总结,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前言: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测量控制技术拥有操作简单、控制灵活、使用便捷以及性价比较高的优点,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单片机是一种集CPU、RAM、ROM、I/O接口和中断系统等部分于一体的器件,只需要外加电源和晶振就可以实现对数字信息的处理和控制,因此,单片机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控制中。
利用单片机对温度测量控制会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该设计实验是在实验室完成,实验任务是设计制作一个水温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对象为1L净水,容器为搪瓷器皿。
水温由人工通过4*4的键盘设定,并能在环境温度改变时实现对水温的自动控制,采用PWM技术控制电阻丝的加热,加热强度由8个LED小灯模拟,以保持设定的温度基本不变,测量温度经过A/D 转换在4位数码管上显示(保留一位小数),并将温度每秒钟向计算机发送一次。
一、系统设计的功能该系统的闭环控制系统框图如图所示。
图水温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单片机对温度的测量控制是基于传感器、A/D转换器以及扩展接口和执行机构来进行的。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d19ac28abceb19e8b8f6ba5c.png)
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学生姓名:xxx学号:0xxxxxxxxx所在系部:电气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0x电子信息工程技术gz二班指导教师:xx 讲师日期:二○○x年x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部xxxxxxx 指导教师xx 职称讲师学生姓名xxx 专业班级xxxxx 学号xxxxxxxxxx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内容目标和要求(设计内容目标和要求、设计进度等)毕业设计的目标:本设计包括确定控制任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硬件系统设计的设计等,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与理解基于单片机温度测量系统的原理,巩固与综合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课程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
毕业设计的要求: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针对温室智能化控制存在的诸多因子,将智能传感器监测和单片机控制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的设计进度:1.根据题目要求的指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确定系统设计方案,并设计其硬件电路图;2.画出电路原理图,分析主要模块的功能及他们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关系;3.完成毕业设计。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部审核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由所在系部审核1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课题来源老师指定课题类型EX 指导教师xx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 专业班级xxxxxx开题报告内容一、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1. 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无论你生活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无时无刻不在与温度打着交道。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与是否能掌握温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冶金、钢铁、石化、水泥、玻璃、医药等行业,可以说几乎80%的工业部门都不得不考虑着温度的因素。
温度不但对于工业如此重要,在农业生产中温度的监测与控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围绕应用于温室大棚的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展开应用研究工作。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检测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329b1e0b4e767f5acfce8d.png)
机 需
,
其 突 出 的 特 点 是 可 以 实现 极 低 的 功 耗
的工
。
它有 5
1
种可编程
作 模 式 其 中活 动 模 式 下
,
工
作电流仅
IJ A
。
280 p A
L PM 4 ,
模 式 下 仅 需
4 8K B + 2 56B
以 及
口
0
.
M S P 4 3 0 F 16 1 1
内部 具 有
,
的
F la s h
s o gc aa tr t so w o t, ih rl bl , i l tu tr , tbep ro ma c n r ciai , n y t n h rce i i fl c s hg ei i t smpe s cu e sa l ef r n ea dp a t l a d ma r sc o a i y r c t y
序 列 号 是 出厂 前 被
,
0 0 62 5 ℃
.
,
可 实现 高 精 度 测 温
.
。
适 应 电压 范 围
,
:
光 刻 好 的 其 排 列 是 : 品 类 型 标 号 接 着的 4 8 位 是 产
该 D S l 8 B Z O 环 冗 余 校 验 码 (C R C 码 ) 光 刻 R O M 的
。
3 0
E E PR OM 性 质的上
.
再 由 复 制 R A M 命令 写 入
。
(4 ) 成 本 低 廉
1) S 18 8 2 0
。
、
下 限 报 警寄存 器 中
6 内部 结 构 主 要 由 四 部 分 组 成 : 4 位 光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e695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6.png)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单片机技术已经成为各种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从简单的温度监测到复杂的温度控制,通过对单片机技术的灵活运用,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以及实现一定的智能化操作。
二、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温度控制系统是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通过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并利用执行器对环境温度进行调节的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准确调节加热或降温装置,使环境温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三、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在温度控制系统中,温度监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们可以使用单片机搭建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并将数据传输给单片机进行实时监测和显示。
这里可以采用LM35温度传感器,并通过单片机的模拟输入引脚来获取温度数据。
通过LED数码管或LCD屏幕,实现对环境温度的实时显示。
还可以设置温度报警功能,一旦温度超出设定范围,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用户及时处理。
四、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在温度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设计出一个温度控制系统。
通过对温度控制器的灵活配置,实现对加热或降温设备的精确控制。
在这个系统中,单片机不仅需要实现对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还需要根据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单片机可以控制风扇或空调进行降温操作;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单片机可以控制加热设备进行加热操作。
这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精确控制,还可以节省能源,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对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探讨,我对单片机在智能控制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单片机不仅可以实现简单的温度监测,还可以实现复杂的温度控制,通过对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单片机的运算处理,实现对环境温度的精确控制。
开题答辩--温度计,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开题答辩--温度计,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135a1e964bcf84b9d57b60.png)
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自动0803姓名学号20085074题目数字测温计设计题目类型设计开发一、选题背景及依据1.题目背景温度是日常生活、工业、医学、环境保护、化工、石油等领域最常用到的一个物理量。
测量温度的基本方法是使用温度计直接读取温度。
最常见到得测量温度的工具是各种各样的温度计,例如:水银玻璃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热电偶或热电阻温度计等。
它们常常以刻度的形式表示温度的高低,人们必须通过读取刻度值的多少来测量温度。
传统的温度计有反应速度慢、读数麻烦、测量精度不高、误差大等缺点。
目前的数字温度传感器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ATE)的结晶,特点是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制器(MCU)。
现在的温度传感器正在基于单片机的基础上,从模拟式向数字式,从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并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
2.选题意义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在日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温度传感器DS18B20具有性能稳定、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冰箱、空调器、粮仓等日常生活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
又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趋数字化,多功能的数字温度计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简化了数字温度计的设计,降低了成本;以美国MAXIM/DALLAS半导体公司的单总线温度传感器DS18B20为核心,以ATMEL公司的AT89S52为控制器设计的DS18B20温度控制器结构简单、测温准确、具有一定控制功能的智能温度控制器。
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生产过程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各种信息参数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要求都有了几何级的增长,而如何准确而又迅速的获得这些参数,就需要受制于现代信息基础的发展水平。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检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检测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0c6ec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7.png)
1 概述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温度是工业生产、现代农业乃至人们日常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需要测量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如石油化工、环境控制、食品加工、实验研究、农业大棚等[1]。
温度的检测与控制是工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各行各业对温度检测系统的便捷性、精确性、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
由此可见,温度的检测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测量温度需要使用温度传感器,传统的温度传感器是模拟的,如热敏电阻、热电偶等[2]。
热敏电阻采集温度变化的实质是电阻值,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额外的辅助器件将其转化为电压信号并且通过调整后送到模拟-数字转化器件(A/D)才能让单片机处理,数字温度传感器的产生解决了这个问题。
本文采用内部集成了A/D 转换器、电路结构简单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与单片机技术相结合实现智能温度检测控制系统的设计。
系统只需要占用单片机的一个I/O 口,就能够实现实时温度检测,这使得系统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并且应用前景广泛、实用价值高。
2 系统总体设计本系统设计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检测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温度采集电路、实时时钟电路、独立式按键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加热电路和散热电路,其中主控芯片采用功耗低、性能高的单片机STC89C52,温度采集电路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显示电路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器,报警电路采用蜂鸣器、一个LED 指示灯设计实现声光报警,独立式按键用来设置当前实时时间(年、月、日、时、分、秒)和设定不同时间段温度报警的上下限阈值。
当实测环境温度值大于设定时间段的温度上限值时,系统自动进入散热模式,直流电机运转带动风扇工作,同时蜂鸣器响、LED 指示灯点亮;若低于设定时间段的温度下限阈值,系统自动进入加热模式,继电器控制加热设备工作,同时蜂鸣器响、LED 指示灯点亮;若当前温度处于设定时间段的温度上下限阈值之间时,关闭散热、加热及报警,从而使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39132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a.png)
开题报告主题: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概述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温度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工业生产中的恒温恒湿设备,还是家用电器中的空调和冰箱,都需要进行温度控制。
而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能够结合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实现精准的温度控制,提高效率,降低能耗,确保产品质量和生活舒适度。
本开题报告旨在探讨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二、概述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是将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数据,经过控制算法计算和处理,输出控制信号以调节加热或制冷设备实现温度控制。
该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场景的温度控制需求。
三、技术原理1. 传感器模块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中,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NTC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芯片等。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环境温度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入到单片机系统中。
2. 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是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其设计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PID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等,通过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输出控制信号以实现温度调节。
3. 单片机系统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接收传感器模块采集的温度数据,并经过控制算法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执行机构实现温度控制。
常用的单片机包括STC系列、AT89C系列、PIC系列等,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对系统性能和成本都有重要影响。
四、应用场景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可以在工业、农业、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工业应用:恒温恒湿设备、热处理设备、温控风扇等2. 农业应用:温室大棚、孵化器、水产养殖等3. 家用电器应用:空调、冰箱、温控水壶等五、研究内容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涉及到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设计、单片机系统开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具体研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传感器模块的选型和接口设计2. 控制算法的设计与优化3. 单片机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六、个人观点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基于单片机的环境监测系统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环境监测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2e0853b9d528ea80c77938.png)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姓名学号所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论文(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环境监测系统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环境监测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尤其是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的环境监测手段更加方便、快捷,广泛适用于农业温室控制和日常家庭生活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能也生产方式已经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随之诞生的现代农业技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温室大棚就是其中一种。
我们知道,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光照、温度、湿度和压强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温室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模拟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以避免因外界恶劣气候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适宜的温湿度能给人舒适感,而有害气体的散发却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因此,如何控制室内温度、湿度、气压等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显得至关重要。
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了突破口,我们可以运用单片机配合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并进行处理实现自动控制。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并列出所查阅的主要国内外参考文献,要求3000字以上):1、国外研究现状、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国外对于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较早,就温室控制而言,始于20世纪70年代。
从组合仪表,采集、记录、控制待监测地信息到80年代末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再到目前正在研发当中的基于计算机的数据采集的综合控制系统。
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环境监测测控制技术日新月异,研制自动化、微型化、无人化的智能监测控制系统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
在日本,凭借其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各种植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环境因素编写成计算机程序,对温室环境因素进行相应的调节,当某一因素发生变化时(如光照),在计算机的控制之下其他因素(如湿度、温度、CO2浓度等)随之作出适当的修正或调整,始终保持各个环境因素为最佳配合状态,另外,为实现播种、浇灌、喷药等作业的自动化,日本还研制了蔬菜塑料大棚。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3500aa7e518964bce847c99.png)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河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王传秀学号 2008234020323所在院(系)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贾雨琛2012 年 04 月 9 日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这次毕业设计选题的目的主要是让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当中,掌握系统总体设计的流程,方案的论证,选择,实施与完善。
通过对温度控制通信系统的设计、制作、了解信息采集测试、控制的全过程,提高在电子工程设计和实际操作方面的综合能力,初步培养在完成工程项目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培养研发能力,通过对电子电路的设计,初步掌握在给定条件和要求的情况下,如何达到以最经济实用的方法、巧妙合理地去设计工程系统中的某一部分电路,并将其连接到系统中去。
提高查阅资料、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
当今社会温度的测量与控制系统在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扮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到工业冶炼,物质分离,环境检测,电力机房,冷冻库,粮仓,医疗卫生等方面,小到家庭冰箱,空调,电饭煲,太阳能热水器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温度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这方面研究意义非常的重要。
温度信号由18B20温度传感器进行采集,然后经过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传入单片机,由单片机对数字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得到温度控制的目的,然后输出在数码管上进行显示。
首先要解决的是对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本身的属性,它的用法,各个性能参数,内部功能有一个很好的掌握,还要对51单片机[2]的用法,外围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单片机串口通信的电路,复位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3])的设计接法进行进一步的掌握,最后就是软件编写部分了,软件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有18B20初始化模块,18B20对温度的获取并转换模块,温度数据的处理模块,温度数据显示模块,超高(低)温控制模块,串口初始化模块。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毕业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b101655acfa1c7ab00cc1f.png)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课题: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设计姓名:韩颖班级:测控12-1学号:指导老师:汪玉坤日期:目录一、绪论二、总体方案设计三、硬件系统设计1主控制器2 显示模块3温度采集模块(1)DS18B20的内部结构(2)高速暂存存储器(3)DS18B20的测温功能及原理(4)DS18B20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连接(5)单片机最小系统总体电路图四、系统软件设计五、系统仿真六、设计总结七、参考文献八、附源程序代码一、绪论在现代工业控制中和智能化仪表中,对于温度的控制,恒温等有较高的要求,如对食品的管理,冰箱的恒温控制,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用到多点温度测量,比如冰箱的保鲜层和冷冻层是不同的温度这就需要多点的测量和显示可以让用户直观的看到温度值,并根据需要调节冰箱的温。
它还在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消防电气的非破坏性温度检测,电力、电讯设备之过热故障预知检测,空调系统的温度检测。
温度检测系统应用十分广阔。
本设计采用DALLAS最新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简介新的"一线器件"体积更小、适用电压更宽、更经济DALLAS 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是世界上第一片支持"一线总线",测量温度范围为-55°C~+125°C,在-10~+85°C范围内,精度为±0.5°二、设计过程及工艺要求1、基本功能(1)检测两点温度(2)两秒间隔循环显示温度2、主要技术参数测温范围:-30℃到+99℃测量精度:0.0625℃显示精度:0.1℃显示方法:LCD循环显示3、系统设计系统使用AT89C51单片机对两个DS18B20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1602LCD液晶显示器显示所采集的温度。
DS18B20以单总线协议工作,51单片机首先分别发送复位脉冲,使信号上所有的DS18B20芯片都被复位,程序先跳过ROM,启动DS18B20进行温度变换,再读取存储器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读取温度,通过IO口传到1602LCD显示。
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19de2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67.png)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在设计中,对于水温的测量和控制,采用了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单片机组成的系统,单片机采用AT89S52。
整个系统只有一根信号线与单片机相连接,温度传感器又可直接输出数字信号,故系统电路简单可靠,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又由于DS18B20精度高,且单片机AT89S52系统价格低廉,结构可靠,所以此系统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可以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本设计所介绍的水温测量的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S52,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4位共阳极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能准确达到以上要求。
本课题主要是通过51系列单片机设计一个最小实验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使同学们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工程设计联系起来掌握protel、keil、proteus等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设计和制作电路板,掌握基本的电路焊接技术,掌握实验板的调试。
2•国内外主要参考文献(列出作者、论文名称、期刊名称、出版年月)。
1.李伯成.基于MCS-51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宗光华,李大寨.多单片机系统应用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3.胡学海.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4.孙育才,王荣兴,孙华芳.ATMEL新型AT89S52系列单片机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于京,张景璐.51系列单片机C程序设计与应用案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6.蔡杏山.Protel99SE电路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7.杨小川.ProtelDXP设计指导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二研究内容三研究方案四工作进度的大致安排五设计成果。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温度计的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温度计的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a5122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a.png)
内容:初稿撰写完成并接受教师指导
3.第三阶段: 时间:2022年4月底前
内容:毕业论文修改定稿;
4.第四阶段: 时间:2022年5月上旬
内容: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四、参考文献:
[1] 孙鹏.红外测温物理模型的建立及论证[C].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15-18.
[2] 晏敏.红外测温原理及误差分析[N].光明日报.2018-11-24(2).
[3] 曹润强.红外测温仪的设计[J].测量学研究.2016.23(6):87-89.
[4] 黄光.易新建热释电红外测温方程的研究[J].红外技术.2019.52(12):48-49.
[5] 柳刚,王双保.非接触式红外研制[J].光电子科技与信息.2018.51(17);45-50.
五、审核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4)完善论文,准备毕业答辩。
5、方法:在网上搜索资料,回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不懂得情况下主动请教指导老师。
三、实施计划(设计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和完成时间等):
1.第一阶段: 时间:2021年12月上旬前
基于单片机的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5bc75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4.png)
基于单片机的开题报告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当今社会,随着日益增长的社会发展,人们对于社活的水平也日益提升,不仅在物质享受方面有所提高,在精神享用方面也逐渐快速增长。
最显著的就是汽车的快速增长。
现在几乎每户人家都存有一辆汽车,以至于道路经常阻塞,频密发生交通事故。
由于这种状况的发生,这就建议能够有效率的管理交通,其中十字路口的交通灯起至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交通灯的有效率掌控能够较好的减轻当前的交通堵塞压力。
通常的交通灯只有四盏红绿灯,红灯严禁,绿灯通行。
较好的交通灯不仅存有红黄绿灯,除了可以使行人通行的行人路灯以及表明通行方向和时间的显示器。
其中主干道为双向的交通线路,横向的辅路可以可供行人奔跑。
主干道上的红绿灯统一指挥车辆的高速行驶,辅路上的红绿灯统一指挥行人的通行与严禁。
但是这种交通灯还是无法满足用户当前的交通状况,必须并使车辆和行人能够有条不紊的通行,就须要交通灯能够根据车流量自动的调节时间,这样就可以提升通行的效率。
目前国内存有一种新型的`无线十字路口交通灯智能感应器控制系统,该系统的主机通过无线模块通信获得各方向从机收集的公路车辆实时流量信息并排序出来十字路口交通动态分体式时。
该系统突破了传统紧固分体式时模式,大大提高了十字路口车辆通行效率,减轻了交通阻塞,具备实际应用领域前景。
本设计采用51系列单片机设计智能交通灯,该系统由单片机、交通灯显示、LED倒计时、车辆检测及调整、违规检测、紧急处理、时间模式手动设置等模块组成。
系统除基本交通灯功能外,还具有通行时间手动设置、可倒计时显示、急车强行通过、车流量检测及调整、交通异常状况判别及处理等相关功能。
理论证明该系统能够简单、经济、有效地疏导交通,提高交通路口的通行能力。
单片机就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微处理器技术。
单片机具备种类多样、价格低、功能强大和拓展能力弱等优点。
随着第一代4十一位单片机的问世,在短短三十几年时间中,单片机产品不断更新,其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原理与工程应用,全书介绍了测量及误差的有关知识,系统的介绍了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和应用,以及工程检测的基础知识和传感器在工程上的应用。
C语言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基础,它以汇编语言为平台,介绍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C语言具备高级语言的特性,又具备直接操纵计算机硬件的能力,并以其丰富的灵活的控制和数据结构、简洁而高效的语言表达、清晰的程序结构和良好的可移植性而拥有大量的使用者。
目前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经常需要对现场,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传统的温度检测和数据传输主要采取电缆等有线传输的方式存在,布线复杂,成本高等缺点,尤其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工业现场采用人工方式直接测量温度更加不方便。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STC89C51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和nRF24L01射频收发芯片为核心,设计了一种无线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部署方便,不需布线即可检测多点的温度数据,克服了有线网络的缺点,大大降低了布线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方案三:集成化智能传感器在线测温。利用集成化智能传感器测量温度,可以实现在线测量。而且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可靠性高、精度更准确等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选择集成化智能传感器在线测温。
参考文献
[1]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与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张景文
学号
系部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副教授
201X年12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选题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在制造业、卫生服务业、军事和生活等许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检测装置来测量温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告诉发展,传统直接布线测量方式已无法再满足我们的现状,特别是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工业制造环境和户外环境,通过直接布线测量显得苍白而无力,因此无线温湿度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启发及总体方案描述
方案一:光纤有线测温。利用光纤传导的方式进行温度检测,也能实现实时监控的目的。但是由于光纤本身是绝缘的,但是它必须和紧贴着被测物体,而电气设备表面带有高压,而温度较高,这样容易造成光纤的老化。当光纤老化后,利用光纤在线测温就存在着安全隐患了。
方案二:红外线测温。红外线测温是通过发送器发送红外线信号,接收器通过红外线信号结接收。这样的测量方法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如阳光等的影响,造成对测量的误差。而且造价特别昂贵。
国内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感知环境、智能教室等少数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环境检测上得以应用。检测技术的发展始终与最新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使用者不断对检测的简便性及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更好地、更及时地应用最新技术,这样才能使得远程检测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从总体来讲,国内关于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由于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兴技术,国内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不很大,可以预见,传感器网络技术必将随着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成熟。
温度作为一项热工参数,在工业现场和过程控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各种以热电偶、铂电阻作为传感器的温度变送器和数字温度计普遍使用。在这些情况下,多采用有线连接方式采集温度信号及传输数据,这虽然满足了测温目的,但存在电缆布线引起的一些问题。为满足某些测温场合的无线传输温度参数要求,远程控制测温过程,满足测温过程温度信号处理易实现的要求,研制了可无线传输、可视化编程的高精度测温系统。系统中采用无线通讯、温度信号和单片计算机电路构成无线传输温度检测系统。
本设计主要由主控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温度监测系统、显示模块、时间模块、电源模块等组成。并通过对各种类模块进行对比和筛选,挑出比较适合该设计的模块。
主控模块采用单片机STC89C51,温度模块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无线传输模块采用nRF24L01,时钟芯片采用DS12C887,显示模块采用液晶LCD1602。当温度高于-10度,低于-50摄氏度峰鸣器发声报警。
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感器网络技术从有线时代跨入到了无线时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从此得以正式开始。第一代的无线检测网络系统是由大量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是以多跳通信方式构成自组织无线网络。该无线检测网络的主要功能就是感知和采集数据信息,并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检测对象的数据信息,并通过自组织的无线多跳通信网络将所采集的信息传送回来。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巨大应用价值,它已经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工业界、军事界、学术界的极大重视。
基于STC89C51和nRF24L01的无线温度检测系统设计,针对传统温度检测系统中有线数 据传输方式存在布线复杂、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TC89C511单片机、数字温度传感DS18B20和无线射频收发芯片nRF24L01的无线温度检 测系统。该系统利用STC89C51测量现场温度,通过nRF24L01完成无线数据传输,利用STC89C51实现对温度数据的处理以及与计算机的通信,从而实 现了多点温度数据采集和远距离无线传输。
以STC89C51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 器 和nRF24L01射频收发芯片为核心,设计了一种无线温度检测系统,其中DS18B2用于测量现场温度nRF24L01完成温度数据的无线传输,STC89C51对温度数据进行处理以及与计算机通信,该系统是一个集单片机技术、数字传感器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于一体的温度测量系统。能够对多点的现场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测得的温度数据进行无线传输,实现了远距离的无线温度检测,当温度高于-10度,低于-50摄氏度峰鸣器发声报警。
基于nRF24L01的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介绍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收发模块nRF905和单片机STC89C51的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给出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编程.利用单片机STC89C51的IO口与nRF24L01进行数据交换,完成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数据发射和接收过程.该系统数据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