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经典理论之标签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繁荣期,以1963年,贝克尔(Howard Becker)出 版的《圈外人》(《The Outsiders》,又译《局外人》) 为标志,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标签理论的主要内容。贝克 尔说:“越轨行为是应用规章、法律等对于一个‘冒犯 者’标定的结果。所谓有越轨行为者,就是被成功地贴 上了这种标签的人。” 依据贝克尔的观点,越轨既不是 与生俱来的人性,也不是后天教化的产物,而是一些人 将一些规则和制裁方式应用于“圈外人”的结果,是一 种社会反应、他人定义的结果。由于某些“圈外人”被 成功的贴上了标签,于是他们便成为了越轨行为者。 贝克尔在《圈外人》一书中又明确提出,要把越轨理论 的分析从越轨行为转移到那些把他人贴上越轨标签的 “道德提倡者身上去,最起码也要将越轨视为被人称为 越轨者和称人为越轨者这两部分人进行互动的结果。



四、标签理论与社会工作 (一)标签理论与弱势群体 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上的 弱势群体。而贝克尔在标签理论中所提及 的“圈外人”,即社会的越轨行为者,是 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即是我们的工 作对象之一。

第一、被贴上标签之前的“圈外人”,即莱默 特所说的初级越轨者,是一种潜在弱势群体。 依据莱默特的观点,越轨行为是不可避免的, 每个人都有越轨行为,人人都是“初级越轨者”。 所幸运的是不是每个“初级越轨者”都被贴上了 越轨的“圈外人”标签,但是,“初级越轨者” 并不能完全排除也不能完全避免被贴上标签的可 能,一旦他们被具有重要意义的人觉察到其越轨 行为,并公布于众,其就会被无情地贴上“圈外 人”标签,所以被贴上标签之前的“圈外人”是 一种潜在的弱势群体。


二、标签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对越轨行为成因的解释 (二)标签的张贴是有选择性的 (三)越轨行为的养成是一种被辱的过程。
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 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 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标签理论企图把注意的争点由越轨行为本身,移 转到它们是如何被人界定,以及社会,尤其是具 有控制能力的机构对它们是如何地反应。贝克尔 认为,社会的反应(尤其是公开地贴上标签)才 是越轨行为的成因。越轨不全是个人品质所决定 的,而是他人应用规范及制裁于违反者的结果。 越轨者是那些被武断地指称为越轨的人,而越轨 行为是被扣上‘越轨’这顶帽子的行为。”

依据贝克尔的观点,世界上并无“越轨行 为”的本身,而是人们通过社会规范的界 定之后,某种特定行为才成为越轨行为。 社会团体制定了规范,并把破坏规范的人 界定为越轨行为者,然后再以标签将他们 公开地标示为“越轨者”,从而使“圈外 人”踏上“越轨生涯”。因此,标签理论 认为越轨行为的成因来自于社会反映,越 轨行为是被社会建构而形成的。


第二、“圈外人”在被贴标签的时候体 现的是一种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人人 都有越轨行为,但标签的张贴是有选择性 的,正因为其有选择性,所以在标签的张 贴过程中体现出了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 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更容易被贴上标签, 成为“圈外人”,而社会阶层中的优势群 体则可能避免被张贴上越轨者的标签。


第一点理由是:因为标签尚未出现之前,越轨行 为已经出现了。即使承认标签及社会的反应是决 定越轨行为的重要因素,我们仍难相信它们是唯 一的因素。Walter Gove(1976)甚至主张,标 签的力量充其量只具有微量的影响,比不上个人 因素及背景因素的重要,因此他认为“标签是越 轨行为的结果,而非其原因。” 第二点理由,许多越轨(犯罪)者从事他们 的职业,主要是因为越轨(犯罪)提供了大量的 金钱回报,或者有与标签越轨无关的其他理由。 即使标签可能是变成越轨者的部分原因,但不是 全部。




3、贴标签不一定会引发“越轨生涯” 批评者指出,标签理论不应假定一个 人一旦被指称为越轨者,就必然会被逼上 梁山,而表现出越轨的行径且坚持到底。 过失行为往往促使人们沿着所定罪名 的方向发展,但不一定是贴标签本身导致 的结果,其他因素,如与其它过失者交往 的增加或对新犯罪机会的了解,可能也与 其有关。 4、标签理论并未有效的说明,为什么某些 人会因被扣上标签而继续其越轨行动,而 其他人则不会。



(三)越轨行为的养成是一种被辱的过程 越轨行为形成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第一 步是权威者或关系密切的人对越轨行为的觉察; 第二步是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第三步是越轨群 体或越轨亚文化为加入该群体或文化的人提供越 轨的社会化支持。一旦经历了这三个步骤,他或 她就放弃不了越轨的方式,并回到遵从上来。这 样个体就开始了他的越轨生涯,也即接受了越轨 亚文化中的越轨认同与生活方式。 实际上,这个越轨行为的标签或身份使个人 成为“圈外人”。作为一个“圈外人”,个人再 没有选择的机会,只有忍受他人所强加的观念。 被迫承担与遵从“越轨者”的角色并表现在行为 上。

4、标签理论缺乏理论性 批评者指出,标签理论缺乏严谨的理 论依据,更无实证的佐证资料,严格地说, 并不足以构成一套“理论”,充其量只是 一种“感性的概念”而已。批评者就标签 理论缺乏实证上的支持也提供了最简单的 验证,即再犯率并未如标签理论所预测的 应为百分之一百,而是在30%至50%之间。
(二)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的 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 但只有被贴上“标签”的初级越轨者才有 可能走上“越轨生涯”。因此,社会工作 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 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 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2、越轨行为的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贴标签者 批评者指出,标签理论似乎把所有的越轨行 为的责任都怪罪到贴标签者的身上,而把越轨行 为者视为是无辜的受害人。正如罗纳德(Ronald Akers)所说:“读此类文献时,我们似乎得到一 个印象:有一个人走在街上,心中盘算着自己的私 事,突然间,社会对他重重地迎面一击,并把一 个玷污的标签贴了上去,然后他就毁了。”事实 上,那些越轨行为者,十分清楚他们正在干些非 法的勾当,甚至还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引以为豪。 而标签理论却把他们看成是被动的,毫不知情的 无辜者。其实,若非他们先做出了法所不容的行 为来(例如:谋杀,破坏公物,逃学),社会机构 怎会对他们加以处置呢?




(二)标签理论的局限 标签理论提供越轨行为如何发生与持 续的新观点,尽管对越轨行为的研究有一 定的贡献,但由于此理论的不够精确清楚, 以及缺乏实征的证据,也引起了不少批评。 1、标签理论不能解释越轨行为的真正成因 标签理论认为社会的反应,尤其是公 开地张贴上标签是越轨行为的成因,而批 评者则不以为然,为此批评者提出了两点 理由:


三、标签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一)标签理论的贡献 1、它使我们了解到越轨行为并非少数人的行为, 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只有少数人会因此而付 出代价,这些人往往是弱势群体的组成份子,缺 乏磋商能力,容易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2、标签理论为越轨行为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新视 角。标签理论重新分析了越轨行为的社会成因, 并把重点由个人转移到社会的脉络及社会的反应; 由规则的破坏者转移到规则的制定者;由接受社 会规范及法律为中立的性质移转到它们皆是优势 团体为了巩固自己既得的利益所制定的产物。



3、它使我们了解到: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 所经历的是一个多么不人道的历程。 尽管越轨行为者必先有某些越轨行为才会 被贴上标签,看似罪有应得,但是偶而犯 错并不等于是自甘堕落,标签却阻断了犯 错者浪子回头的机会,使人越陷越深,终 至不能自拔。 4、标签理论的提出不仅为犯罪学者打开了 一个新的窗口,也为教育、女性主义等领 域找到新的思考点。

那些不幸被发现的初级越轨者,就不得不面对证 人,在 “约定俗成”下受到指责、训斥、责骂和 惩罚。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就会被人公开贴上各 种越轨者的标签,如疯子、同性恋、小偷或吸毒 者。周围的人会开始根据这一标签对他做出种种 反应,如歧视、轻蔑等,这样时间一长,初级越 轨者就会在有意无意之中接受这一标签,形成新 的自我概念,甚至对别人的看法表示认同,认定 自己是越轨者,并开始做出相应的行动,表现为 次级越轨。所谓的次级越轨,是指卷入违犯社会 规范的行为,并被其他人标签为越轨而且越轨者 本人也接受的行为。这就会迫使他与其他越轨行 为者为伍,以越轨行为者自居,按照这种行为模 式去做,并将此类行为变成自己的习惯,即“习 惯性越轨”,由此踏入其越轨生涯。(吸烟、坏 孩子)

(二)形成期(20世纪50年代),以莱默 特(Edwin Lement)1951年出版的《社会病 理学》一书为标志。在此书中,莱默特将 越轨划分为“初级越轨(primary deviance)”和“次级越轨(secondary deviance)”。他认为,几乎每一个人都可能 偶尔发生越轨行为,绝大数的这类行为都 是暂时的、试探性的、轻微的和容易隐瞒 的。这类第一次发生的、虽然违背了普遍 地行为规范、但行为者本人与别人却并没 有这样认定的越轨行为是初级越轨行为。 不过,如果这类行为碰巧被某些重要的人 发现并被公布于众,情况就会发生急剧的 变化。

(一)萌芽期,标签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 到1938年坦南鲍尔(Frank Tannenbaum)的 《犯罪与社会》一书。 在 此书中他认为, 犯罪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指明、规定、识 别、区分、描述、显示以及形成意识和自 我意识的过程。依据坦南鲍尔的观点,越 轨行为(犯罪是一种被法律,确切地说是 被刑法认定的越轨行为)是在一种社会互 动过程中被界定出来的,由此认为在坦南 鲍尔的《犯罪与社会》一书中已经有了标 签理论的萌芽。



第三、被贴标签之后,“圈外人”成为需要 帮助服务的弱势群体。 在被张贴上标签以后,他们的心理上会产生一种 疑问,即怀疑自己究竟是否是坏人,并且由此产 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同时在被贴上标签之后, 其社会关系也会发生剧变,从原来和谐的关系变 化成被冷落、被歧视的境况,由此也会产生社会 关系上的障碍。由此可见,在被贴上标签之后, “圈外人”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弱势群体,需要社 会工作者给予及时的辅导,帮助不幸被贴上标签 的“圈外人”避免走入“越轨生涯”的轨道。

一、标签理论的形成 二、标签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标签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四、标签理论与社会工作



一、标签理论的形成 标签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 美国,六十年代开始流行,到七十年代它 甚至成为美国社会学界研究越轨行为的占 统治地位的理论。 (一)萌芽期 (二)形成期 (三)繁荣期



(二)标签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理论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完美性和学术性,而 在于它的实用性。社会工作是一种实务性很强的 学科,标签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的价值是巨大 的,我们应该深切体会其实用性。 第一,不要随意给别人贴标签。标签理论强 调给“越轨者”张贴标签的过程对越轨者的重要 催化作用。从“越轨者”被“贴标签”的前后, 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贴标签”是一种反社会 工作的行为,甚至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社会工 作的目的是帮助弱势群体,而不是在先伤害弱势 群体后再极力地去补救和治疗。所以要尽量避免 对“越轨者”进行贴标签,即使发现了某些人发 生了某些越轨行为,也不要随意的贴标签。


(二)标签的张贴是有选择性的 贝克尔认为并非所有的越轨行为都 会 被贴上标签。换句话说,标签的张贴是依人、依 事、依地、依情况而有所差异的。例如赤身裸体 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其是否越轨,要看地点而 定,在自家的卧室、浴室里,没有人会因不穿衣 服而受到指责,但在公共场所,则不穿衣服便会 遭到指责、斥骂。例如杀人,虽然法律上规定杀 人是刑事犯罪,但士兵在战场上,或刽子手在刑 场上,杀人则不视为犯罪。由此可见,越轨行为 的界定取决于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情况,不可一 概而论。 弱势群体更容易被贴上消极标签。(拿别人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