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第一轮《课堂新坐标》必修2 第五章章末整合提升.ppt

合集下载

【课堂新坐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章末整合提升课件 必修2(广东专用)

【课堂新坐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章末整合提升课件 必修2(广东专用)

1.考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等。 2.考查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 3.考查我国人口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构成及受
教育程度等)的变化。 4.考查我国人口的迁移方向及产生的影响。 5.考查我国人口存在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 人数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一般以15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 14岁以下和65岁及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2010年5月,国务 院参事马力指出,我国人口抚养比将在2013年出现“拐点”, 但仍然有25年“人口红利”期。
四、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37.98%, 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 川省和江苏省。我国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乡镇街道不一致 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 长81.03%。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 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 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11个百分点;其次是中部地区, 下降1.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0.22个百分点。
材料解析型选择题
1.题型分析 材料解析型选择题材料呈现方式多样,如文字叙述、图文 结合、表格、图表结合、表文结合、图表文结合等。文字、表 格、图形或不同的组合构成的材料作为信息的载体,是解答题 目的依据。该类选择题对学生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能 力以及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 要求,属综合性很强的题目。
二 、 我 国 居 住 在 城 镇 的 人 口 为 66 557万 人 , 占 总 人 口 49.68%,2000年来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我国平 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减少0.34人,家庭户 规模继续缩小。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5章章末分层突破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5章章末分层突破
【答案】 C
第十六页,共23页。
(2015·北京高考)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 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
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 3 767 米)。据
此回答下题。
7.太白山( )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第二页,共23页。
————————
———————— ———————— ————————
自然(zìrán)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2015·全国卷Ⅱ)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
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
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
第六页,共23页。
【解析】 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大陆西岸,紧靠太平洋分布,造成南美洲 地势大致西高东低,故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故选 B。巴西高原煤 炭资源丰富是沉积作用的结果,与地壳运动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无关;南美大陆 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是秘鲁寒流流经的结果;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 布是暖流、东南信风(迎风岸)综合作用的结果。
【答案】 8.C 9.B
第二十一页,共23页。
章末综合测评(五) 点击(diǎn jī)图标进入…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巩固层。点击(diǎn jī)图标进入
内容(nèiróng)总结
No
Image
第二十三页,共23页。
【答案】 B
第七页,共23页。
(2014·全国卷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 完成 3~4 题。
第八页,共23页。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课件第章章末归纳提升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课件第章章末归纳提升

上一页
返回首页 第八页,共16页。
下一页
问题。
读人类发展和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下降的因果联系图,回答下列
上一页
返回首页 第九页,共16页。
下一页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 A.生产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对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生产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反映出人类与环境关系向______________发展,表明人类同环境关 系的___________。然而要协调人地关系,就必须促使二者的___________。
【答案】 (1)A (2)C
上一页
返回首页 第十五页,共16页。
下一页
专题(zhuāntí)归纳提升
内容(nèiróng)总结
No
Image
第十六页,共16页。




(z
(z
h

u
s
ā
hi)
n

tí)







上一页
返回首页 第一页,共16页。
下一页
备选答案 ①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②可持续发展 ③环境 ④人为原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第二页,共16页。
下一页Leabharlann 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 盾,它们之间是既对 立又统一的关系。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五章章末整合提升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五章章末整合提升

一轮复习 ·新课标 ·地 理
【答案】 (1)高速化 专业化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缓解交通 运输压力;节省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2)BC (3)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耕地;减少对其他交通线的影响。 (4)交通干线的变化。 (5)从根本上解决京沪通道运输压力紧张的状况;密切京津唐和 沪宁杭两大城市群的联系;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 展;缩短沿线城市间的出行时间;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一轮复习 ·新课标 ·地 理
③类比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仅凭地理事象之间有几 项特征相似,就认定其他特征也相似,这当然是风险较大的推 理,但对于不少原理尚处于假说阶段的地理学科来说是有价值 的,并且是地理创造能力所需要的。例如火烧寮与乞拉朋齐都 位于经过暖海面的气流的迎风坡,从乞拉朋齐是世界雨极推出 火烧寮的多雨。
一轮复习 ·新课标 ·地 理
【典题例证】 (2011·海南高考)下图显示的长江大桥创造了多 项世界记录:最大主跨(1 088米)、最深桥基、最高桥塔和最长 拉索。建造该桥经历的挑战是气象条件差(面临台风等的威胁)、 水文条件复杂江面宽、水深、浪高、基岩埋藏深(达300米)、航 运密度高等。据此完成(1)~(2)题。
(1)该大桥位于( )
一轮复习 ·新课标 ·地 理
A.湖北
B.江西
C.安徽
D.江苏
(2)该桥主跨度大是为了( )
A.保证通航顺畅 B.降低施工成本
C.减轻台风影响 D.缓和海潮冲击
【解析】 第(1)题,“面临台风等的威胁”说明该大桥位于沿 海地区;“航运密度高”暗示该地区经济发达,客货流量大。 湖北、江西、安徽三省均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相对东部地 区欠发达。第(2)题,江面宽是该桥主跨度大的主要自然原因, 其社会经济原因就是满足航运畅通。最大主跨、最深桥基、最 高桥塔和最长拉索等特点说明该桥的造价高。台风和海潮都是 自然灾害,对其只能进行防御。

【同步备课参考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5章-第1节

【同步备课参考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5章-第1节

)
根据图中各种运输方式优劣评价等级,
判断图中a、 b、 c、 d、e分别代表的运输方式,结合货物的 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解析】
从各种运输方式优劣评价等级图中可知: a
速度最快,运价最高,应是航空运输;b灵活性最优,应是 公路运输;c运价最低,应是水运;e灵活性最差,应是管道 运输;d是铁路运输。最便于人们日常出行的是公路运输。
2.发展方向: 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1.同学们学习使用的课本和资料一般是通过哪种运输
方式直接运到学校的?为什么? 【提示】 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装卸方便,
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1)概念:由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而成的网络。
交通运输线,如铁路、 公路 、航道 (2)构成要素 交通运输点,如 港口 、车站、航空港
3 . 修建南昆铁路的决定性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是什 么? 【提示】 因素。 决定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不利因素:自然
1.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河流、气候等。 (2) 经济因素:带动沿线、周边地区的物资运输、人员 信息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3) 社会因素:稳定边疆,促进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 区发展等。
(4) 技术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因素对交通
运输线路布局的影响在减小,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决定性的 因素。
2.南昆铁路建设的影响因素及意义 (1)影响南昆铁路布局的因素 主要有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其中国民经济的 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具有决定意
义。
(2)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
(3)形式和层次
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 ①形式 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

2019-2020版高中课堂新坐标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课件:第5章 第2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2019-2020版高中课堂新坐标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课件:第5章 第2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①④
【解析】
图中的连锁店主要沿该城市交通线路分布,且市中心附近较集
中,即位于人口流量大的区域,而日用品店和专卖店规模小,有一定的局限性, 且大多位于住宅区内。大型超市和快餐店则能满足众多人的生活所需。
【答案】 3.D 4.B
读北京市建材商城分布示意图,回答 5~6 题。
北京市建材商城分布示意图
阶 段 一
阶 段 三
第二节
阶 段 二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1.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重难点) 2.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重难点)
[基础· 初探] 教材整理 1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阅读教材 P82~P83 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 表现 典例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表现 ①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 ________扩展,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
大城市带。 ________
铁路 株洲:沿____发展 武汉:沿江分布 (2)典例 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 高速公路和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
【解析】
第(1)题,乡村商业网点分布的一般特点为规模小、密度小。第
(2)题,A、B 两杂货部均位于道路交会处,交通便利,符合交通最优原则。第(3) 题,从箭头所指的客货流量来看,杂货部 A 的客货流量大于杂货部 B,所以杂 货部 A 的商业规模大于杂货部 B。
【答案】 (1)小 小 (2)交通最优 (3)A 量较小(只相当于 A 地的一部分) A 地客货流量大,B 地客货流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柳塘村位于乡道的交会点,与周围村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课件章末分层突破2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课件章末分层突破2
【答案】 9.D 10.C
第二十一页,共27页。
外力作用及其影响 (2015·全国卷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 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 完成11~12题。
第二十二页,共27页。
1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自我校对]
第四页,共27页。
第五页,共27页。
气候的形成与分布 (2015·上海高考)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
第六页,共27页。
1.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2.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
第十二页,共27页。
5.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6.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第十三页,共27页。
【解析】 第5题,雨水下渗后,密度较大的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起到 净化过滤作用。雨水经过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时下渗速度快,净化效果差。故选 B。第6题,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充分利用雨水,同时减小 了地表径流,起到控制雨洪的作用。故选C。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1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课堂新坐标》高考地理第一轮 第五章 章末整合提升课件 必修3

《课堂新坐标》高考地理第一轮 第五章 章末整合提升课件 必修3

中国人口城市尽人皆知和经济城市化关系
2019/1/12
图2
英国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关系
图3
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
2019/1/12
图4
中国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
2019/1/12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
别约为________ %和________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 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________ 。 (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和 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________ 。20世纪50年代 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________ ,经济城市化与 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________ 。
江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合理化,促进城市发展。③为皖江地区 注入市场经济活力,可以改善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就业)。 (3)发展产品制造业会存在的问题:①制造业在整个设计、生产、销售 环节中所获得的利润最低;②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
污染。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的问题(答案合理即可):①注重 可持续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经济、社会 、生态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②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 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章末整合提升
2019/1/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经 济发展的不均衡现象日渐突出。因此为了促进区域的均衡发展,我国先 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一系 列措施,并借助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等形势,有序地划定了一 些经济发展的优势区域,重点扶持,以带动更大区域的发展。如,四川 盆地中的重庆两江新区建设、安徽的皖江城市带建设、甘肃的天水经济 区建设、新疆的喀什经济特区建设等。这些热点区域都将是今后命题的 关注点,值得我们重视。

《课堂新坐标》高考地理第一轮 第五章 章末整合提升课件 必修3

《课堂新坐标》高考地理第一轮 第五章 章末整合提升课件 必修3

图4 中国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 别约为________ %和________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 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________ 。
(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和 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________ 。20世纪50年代 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________ ,经济城市化与 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________ 。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 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 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 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图1 中国人口城市尽人皆知和经济城市化关系
图2 英国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关系 图3 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72022/1/17January 17,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72022/1/17

【课堂新坐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章末归纳提升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课堂新坐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章末归纳提升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A.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北 B.乙地到丙地的距离是4 440千米 C.甲地到丁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西北 D.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2 220千米 (3)此时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丙地,飞行时间为4小时20 分钟,到达丙地时当地地方时为 A.6:40 B.9:20 C.13:00 D.22:00
【解析】 第(1)题,从自转方向可以看出该区域位于北 半球,且越往北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从自转方向 可以看出甲地的经度为20°E;甲地昼长为14小时,此时正在 日出,因而地方时为(12-14/2=5)时,由此可以计算出此时 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125°E经 线。第(2)题,乙地和丙地均位于60°N纬线上,其经度相差 40°,则两地间的距离为2 220千米。第(3)题,从第(1)题解析 可以知道此时甲地地方时为5:00,而丙地在其西侧,经度 相差40°,则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以算出此时丙地地方时 为2:20,加上飞行时间即为飞机到达时丙地的地方时。
【答案】 (1)C (原理和概念,需熟 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但是因为此类问题的题干常以图表 或材料的形式呈现,需要从图表或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然 后进行计算,所以难度较大。
2.解题指导 (1)归纳整理教材中的相关地理计算原理。常见的地理 计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计算类型 比例尺的计算
气温计算
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高 度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
出生率=新生人口/人口总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 死亡率=死亡人口/人口总数;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密度的计算
人口密度=某地人口总数/总面 积
城市化水平的计算
城市化率=城市人口数/该地区 总人口数
(2)强化材料信息的处理能力。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计 算类题充分反映出了已成型的命题规律:以文字材料、图像 材料、表格材料展现地理信息,要求从中提取有效的解题信 息,根据相关的地理计算规律、原理或公式加以计算,得出 正确结论。这就要求考生加强相关题型的研究、训练,从中 寻找规律、方法和解题技巧。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课件章末分层突破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课件章末分层突破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第七页,共20页。
【解析】 第(1)题,根据图1提供的不同年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 例,可分别计算出19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9 300万,193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 1.25亿,195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4亿,197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亿,1990年 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5亿,20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3.08亿。该国人口在持续增 加,与图①曲线的特征相吻合,故选A。第(2)题,结合上题,该国不同阶段人口 自然增长的数量可以分别计算出来。1910~193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3 100 万;1930~195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2 000万;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 量约为6 000万;1970~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4 000万。比较可知, 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故选C。
【答案】 (1)D (2)B
第十一页,共20页。
人口(rénkǒu)的迁移
3.(2013·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 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据此完成(1)~(2)题。
第十二页,共20页。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答案】 (1)D (2)C
第十八页,共20页。
章末综合(zōnghé)测评 (一) 点击图标进入…
第十九页,共20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巩固层·知识整合。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点击(diǎn jī)图标进入
No Image
第二十页,共20页。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章末分层突破

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章末分层突破
第六页,共28页。
(2015·北京高考)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
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
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据此
回答下题。
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
第二十页,共28页。
【解析】 要保持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 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防风固 沙,使其恢复自然植被,故选项D正确。荒漠地区不适合植树造林;在交错带发 展灌溉农业,会造成水资源过度使用;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应该合理开采地 下水。
引起艾比湖的含盐量减小,A选项错误;湖中芦苇大量死亡,导致水质变差,鱼
类会大量死亡,而不是鱼类密度增大,B选项错误;湖水面积缩小,湖水总蒸发
量会减小,D选项错误;湖水面积缩小,其自净能力就会减弱,故答案选C。第4
题,从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来看,修建水库会截留水源,导致艾比湖更加萎缩,
A选项错误;在艾比湖流域实施退耕还草、保护水源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赤潮的主要形成原因,即海水富营养化
和气温高。第5题,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影响因素很多,但其中一
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氮、磷等营养物的废水排入海水中,使
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可见B项正确。重金属
盐、固体废弃物和泄漏的石油虽然可造成海洋污染,但不能被赤潮生物吸收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第二十三页,共28页。

同步备课参考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课件章末归纳提升

同步备课参考课堂新坐标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课件章末归纳提升
第十六页,共32页。
奥运会开幕时零时区的区时为 19 点 12 分,应靠近昏线, 而选项 C 图中的伦敦靠近的是晨线,故选项 C 错误。第(2) 题,7 月 27 日太阳直射北半球,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越往 北昼越长。选项中的四个国家,按纬度从北到南依次为英国、 菲律宾、巴西、新西兰,则昼长由长到短依次为英国、菲律 宾、巴西、新西兰,故选项 D 正确。
B.66.5°
C.90°
D.45°
(2)该地的纬度是( )
①23.5°N ②21.5°N ③25°N ④68.5°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第二十八页,共32页。
【解析】 第(1)题,要借用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求正午太 阳高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楼高 h 与影长 s 相等,tanα=h/s =1,α=45°,即太阳高度等于 45°。第(2)题,要结合计算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公式绘出示意图。
第七页,共32页。
5.季节或日期的判定 (1)利用北半球昼夜长短:昼长夜短或北极附近有极昼现 象,则为北半球夏半年;反之为冬半年。若昼夜等长,则为 春分日或秋分日。
第八页,共32页。
(2)特殊日期的判定 a.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或晨昏线经过极点),为 3 月 21 日前后或 9 月 23 日前后。
第一页,共32页。
第二页,共32页。
备选答案 ①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 ③地壳 ④产生时差 ⑤自身条件 ⑥运动特征 ⑦太阳活动 ⑧黄赤交角
第三页,共32页。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第四页,共32页。
1.晨昏线的判读 晨昏线自转时方法间位法顺法逆:地地夜 昼赤球球半 半道自自球 球上转转东东的方方侧侧地向向为为方夜 昼晨昏夜昼时进 进线线进进61入 入,,时8入入时昼 夜西西→昼夜→→ →侧侧晨→→昏晨 昏为为线昏晨线线 线晨昏线线线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6
下面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一些材料,请你和他 们一起完成课题研究。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大力 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 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的许多竞争优势将逐渐消失, 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 其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 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十一五”期间谋求新发展的一 个核心产业构成变化情况 (1)请你将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并简述其特征。 该研究性小组要对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呈报给 政府,供决策参考。下图为该小组确定的课题研究思路:
2020/11/6
(2)请你根据材料一确定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3)请你和该小组一起完成阶段③和④的探究,形成结论。
章末整合提升
2020/11/6
影响各种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区位因素及交通运输布局对生产、生活 和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是本章在地理高考中考查较多的内容,但在最近 五年来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在2012年的高考中仍可能以重大交通工程 建设和热点、重点问题为切入点,考查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或以某城 市、某热点线路的交通发展为命题背景,通过交通图判断交通网络的构 成和特点,并分析其变化对城市、商业网点的影响。考核形式既可能是 选择题,也可能是综合题。
2020/11/6
【答案】 (1)1980~1990年为第一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 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慢;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 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快。 (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 高成本时代形成的原因(或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对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对策)。 (3)阶段③:政策优势减弱或消失;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日 渐趋紧;劳动力价格上涨;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大;世界市场对劳 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减少。
【解析】 根据材料二的示意图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进行阶段 划分并且结合所学,描述其特征;材料一主要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面 临的产业高成本问题,因此研究课题应包含“产业高成本”这一关键词, 其内容可以是原因探讨,也可以是应对策略;阶段③的成果就是分析产 业高成本的形成原因,阶段④的成果是应对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措施。
2020/11/6
材料一 2010年7月1日上午8时,上海虹桥站和南京站同时相向发出首 列动车,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城际高速铁路—— 沪宁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开启“同城效应”新纪元。
材料二
2020/11/6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兴建沪宁城际高铁的主导因素是( )
A.政治因素
阶段④:加快技术革新,大力开发自主品牌,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促进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合作,加强优势互补; 加快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经济腹地;发展物流、会展等服务 业,开拓国内国外市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20/11/6
本小节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
2020/11/6
【答案】 (1)D (2)BD (3)
2020/11/6
实验探究型综合题
1.题型分析 新课标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实验能力的考查,如地理实验 题、地理探究题,实验探究型综合题的设计既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又 符合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 这类试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 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自主探究,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实验探究型综合题多以学生的知识能力为背景设计实验,反映学生的心智 水平,它具有问题情境特征、思维开放特征、实践探索特征、学生主体特 征、方法教育特征和能力培养特征等。实验探究型综合题是一种思考性、 综合性较强的题型,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它既能体现新课标理念,又 能考查地理知识和能力,因此备受新课标命题者的青睐。
2020/11/6
(4)下列能体现长三角地区“同城效应”的叙述是(多选)( ) A.城际铁路的修建方便了区域内不同城市间市民的出行与生活 B.交通的发展便于长三角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及分工 C.交通的发展利于区域内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D.交通的发展可促进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但也会加大区域内的经 济差异
B.自然因素
C.科技因素
D.经济因素
(2)下列有关沪宁城际高铁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高速化、大型化
B.方便了沪、宁两地旅客的出行
C.缩短了杭州到上海的时间
D.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3)京沪高铁全线和青藏铁路部分路段都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请通过
下表比较其目的及原因。
2020/11/6
2.解题指导 实验探究型综合题的解答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认真读题、审题 ,领会试题要求,找准实验目的;②理解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定 准实验结论;③弄清命题意图、吃透实验结论,选准实验材料,关键是 要选准实验方法,选择简单的实验器材,注意材料的普通化;④注意实 验细节,写准实验步骤。关键是要写清实验具体操作步骤,注意步骤的 序号化,要用科学、规范、严谨、简练的地理术语。
2020/11/6
【解析】 第(1)题,影响交通线路建设区位因素有经济、社会、技术和自 然因素。在现代交通线路的建设中,自然因素一直很重要,社会经济因素 是决定因素,技术因素是保障。第(2)题,沪宁高速城际铁路连接了上海和 南京,方便了两地及沿线城市居民的出行,同时也促进了所在区域的经济 发展,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高速化。第(3)题,京沪高铁和青藏铁路虽然 都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式,但由于两条铁路所经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目 的也不相同,京沪高铁是为了节省东部地区的宝贵土地资源,青藏铁路是 为了克服多年冻土及保护生态环境。第(4)题,交通的发展不但可促进中心 城市的发展,也会缩小区域内的经济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