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之灾备方案设计
双活数据中心与灾备解决方案
二级应用
三级应用
数据可用性成本
系统可用性成本
一级应用
恢复业务所需时间
RTO
0
时间轴
成本轴
25
类别
关键应用,核心应用
二三级应用
非生产应用
解决方案
双活数据中心
虚拟机复制
灾备切换调度
虚拟机复制
数据保护
SLA
RPO=0
RTO<15分钟
RPO<15分钟
RTO<4小时
RPO<1小时
RTO<24小时
应用场景
BC,DA,DR
二三级应用
开发/测试
数据库
教学/科研
同城双活
异地灾备
两地三中心
数据中心迁移
异地灾备
15
需求条件通过二层或三层IP网络连接两个数据中心采用基于vSphere或阵列的复制技术vSphere内置复制功能免费,RPO=15分钟-24小时,文件级一致性,虚拟机级别颗粒度支持异构存储,vCenter直接管理阵列复制功能由合作伙伴提供,需额外购买支持同步或异步复制,应用级一致性,LUN级别颗粒度应用一致性:Oracle DataGuard, SQL Always On, Exchange DAGVMware相关产品与服务vSphere Ent+VSANvCenter Site Recovery Manager
vSphere
生产站点
服务器
阵列
复制
vSphere复制
vSphere
灾备站点
服务器
主备式切换
双活切换
双向切换
双活数据中心
Recovery
Recovery
Production
数据库容灾与灾备解决方案
数据库容灾与灾备解决方案在现代信息化时代,数据库作为企业重要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工具,对企业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然而,数据库系统也面临着各种潜在风险,如系统故障、自然灾害、恶意攻击等,这些风险可能导致数据库数据的丢失和系统的中断。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数据库容灾和灾备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一、数据库容灾的概念和原则数据库容灾是指在数据库系统遭遇故障或灾害时,能够保持数据库系统的可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容灾的原则是以数据为中心,采取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和高可用的运行。
1.备份与恢复:通过定期备份数据库,以便在发生故障或灾害时进行数据恢复。
备份可以分为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完全备份是指将整个数据库进行备份,增量备份则是在完全备份的基础上,将新增或修改的数据进行备份。
2.冗余与高可用:通过多台服务器或多个数据中心之间的冗余配置,当一台服务器或一个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其他服务器或数据中心仍然可以继续提供服务,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
3.监控与预警:采用监控系统监测数据库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修复问题,确保数据库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数据库容灾解决方案针对数据库容灾,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可以选择:1.异地备份与恢复:将数据库备份数据存储在异地的数据中心或云平台上,当主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可以在备份数据的地方进行数据的快速恢复。
这种方式可以大幅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主备复制:通过在主数据库与备份数据库之间建立数据库复制机制,将主数据库的变动同步到备份数据库中,当主数据库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切换到备份数据库,实现高可用性的运行。
主备复制可以采用同城复制或异地复制的方式。
3.容器化部署:将数据库系统以容器的方式进行部署,在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搭建新的数据库容器并进行恢复,从而实现数据库系统的高可用运行。
容器化部署可以提高数据库系统的灵活性和部署效率。
4.云数据库服务:将数据库系统部署在云平台上,由云服务提供商负责数据的备份、灾备和恢复,用户只需关注数据库的正常使用,大大减少了数据库容灾的工作量和风险。
灾备设计方案
RPO 是反映恢复数据完整
性的指标,在同步数据复制方式下, RPO 等于数据传输延迟的时间;在异步数据复制下,
RPO 基本为异步传输数据排队的时间。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导数据传输的因素,业务数据 库与容灾备份数据库的一致性( SCN)是不同的, RPO 表示业务数据库与容灾备份数据库
SCN 的时间差。发生灾难后,启动容灾系统完成数据恢复, 据损失量。
理
制。
数据 库的异地复制技 术,通常采用日志复 制功能,依靠本地和 远程主机 间的日志 归 档与 传递 来实现 两端的数据一致。
平
与平台无关,
台 同构存 储
要
需要增加 专有的复制服 务器 同构主机、异构存 储 与平台无关
或带有复制功能的 SAN 交换
求
机
复
制
高
高
性
高
较高
能 资
源 对生产系统存储性能有影 对 网 络 要求高
综合来进行考量。后续在 1.6.1 数据同步章节,将会有这 4 类数据复制技术的综合对比,可 以作为选择的参考。
1.2.3 网络安全
通信网络是容灾系统的组成部分, 通信线路的质量也是容灾系统的性能指标之一, 其中包括
网络的数据传输带宽、网络传输通道的冗余和网络服务商的服务水平(网络年中断率)
。如
果容灾系统使用的通信网络是确定的, 为了比较不同容灾解决方案, 可以用单位存储容量的
1.4 容灾技术分析
1.4.1 备份方式
(1) 冷备份
备份系统未安装或未配置成与当前使用的系统相同或相似的运行环境
, 应用系统数据没有
及时装入备份系统。 一旦发生灾难, 需安装配置所需的运行环境, 用数据备份介质 (磁带或
数据库容灾与灾备方案设计
数据库容灾与灾备方案设计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据库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数据库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例如自然灾害、硬件故障、人为错误等,这些风险可能导致数据库服务不可用,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数据库容灾与灾备方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容灾与灾备的基本概念容灾(Disaster Recovery,简称DR)是指在数据库发生意外灾害后,能够尽快地恢复数据库服务,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而灾备(Business Continuity Plan,简称BCP)则是指在数据库发生灾害后,能够继续提供服务,并在短时间内恢复到灾害前的正常运行状态。
二、灾备方案设计的要点1. 单机灾备方案单机灾备方案是灾备的基础,它包括备份与恢复策略、数据冗余和备份介质的选择。
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备份策略,包括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恢复速度。
其次,数据冗余技术是确保数据的持久性和可用性的关键,可以采用镜像技术或者RAID存储技术。
最后,备份介质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选择磁带备份、云备份或者硬盘备份等。
2. 异地备份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库的容灾能力,可以选择异地备份方案。
异地备份是指将数据库的备份数据存储在离主数据库较远的地方,以防止单一地域的灾害对数据库造成影响。
可以选择跨城市、跨区域的数据中心进行备份,或者采用云备份等方式。
同时,需要保证异地备份的数据安全性,可以采用数据加密等技术。
三、容灾与灾备方案的测试与优化容灾与灾备方案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可以进行模拟灾难恢复测试,例如关闭主数据库,切换到备份数据库进行运行,检查整个恢复过程的时间、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
测试结果将指导优化方案,例如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数据备份的频率等。
四、应对特定灾害的方案设计不同的灾害风险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例如自然灾害、网络攻击和硬件故障。
针对自然灾害,可以选择多个异地备份点,避免单一灾害点的影响。
数据中心灾备方案
数据中心灾备方案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企业的数据安全和稳定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面对各种可能的灾难和风险,一个可靠的数据中心灾备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数据中心灾备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以确保企业数据的持续可用性和业务的稳定运行。
一、数据中心灾备方案的概述数据中心灾备方案是指在面对各种灾难事件时,能够保障企业数据和业务的正常运行的一套综合性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灾备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风险评估和分级:首先需要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级,以确定哪些风险有可能对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根据风险的重要程度为不同风险设置相应的应对措施。
2. 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备份是灾备方案中的核心环节。
企业应采取定期备份数据,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离散的地点,以免单点故障。
同时,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也需要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恢复数据。
3. 虚拟化和容灾: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在不同的数据中心之间实现业务的快速迁移和恢复。
通过构建虚拟的镜像或快照,可以在灾难发生时将业务从一个数据中心切换到另一个数据中心,减少业务中断时间。
4. 网络和安全保障:灾备方案中必须考虑网络的连通性和安全性。
通过配置冗余网络设备和网络链路,可以确保数据中心的网络在灾难发生时依然可用。
同时,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数据中心。
5. 预案和演练: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测试。
通过模拟各种可能的灾难事件,可以评估和验证灾备方案的有效性,并及时修订和改进。
二、数据中心灾备方案的设计和实施1. 风险评估和分级在设计数据中心灾备方案之前,企业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级。
这包括自然灾害风险(如地震、火灾、洪水等)、人为操作错误风险、硬件故障风险等。
对于不同的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缓解和应对。
2. 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备份是保障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灾备方案
1.数据中心容灾备份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政府日常工作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处理来进行,政务系统的连续性依赖于数据中心系统的稳定运行。
然而,灾难就像灰尘一样伏击在运营环境周围,政务系统的数据中心可能正在一个充满风险和威胁的环境下运行。
如果不能对这些风险采取有效治理,一旦数据由于某种原因丢失,就很有可能对政府的日常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果核心数据丢失,将会使得某些核心功能陷入瘫痪,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保证政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高可靠性和可用性,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在数据中心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1灾备解决方案原则首先,在制定容灾系统方案的过程中要考虑的就是容灾系统建设对原有业务系统带来的影响。
比如,采用数据复制技术对系统I/O带来的延迟,应用数据同步对日常业务处理系统带来的压力等。
因此,企业要通过周密的测试和分析来规避容灾系统建设时带来的这些风险,以保证业务系统不会因容灾系统的建设而出现在处理性能上下降的问题。
第二,数据状态要保持同步。
为保证在灾难发生时,业务可以成功地切换到备份中心,就必须保证容灾系统数据同步机制的可靠性。
因此,建立可靠的数据同步校验机制是必须的; 同时,还要考虑建立定时的、自动的数据同步核查对比机制,以检验两个中心数据的一致性,这是数据容灾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第三,容灾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要尽可能轻,并能承担部分业务处理和测试的工作。
容灾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容灾切换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系统建设中,就必须要考虑系统的维护管理流程。
生产中心任何业务处理过程的改变都必须完整地复制到备份中心; 所有新业务系统上线时,必须通知备份中心,并在备份中心配置好数据同步机制; 对原程序的改动也必须保证两个中心同时上线。
第四,系统恢复时间要尽可能短。
容灾系统主要是为了实现在主中心系统发生灾难时,可以在规定时间切换到备份中心,保证数据不会丢失,并且继续向用户提供服务。
但往往在灾难发生时,主要技术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现场,为了顺利实现系统间的切换,应该让系统切换操作尽可能地简单; 并建立固定化的、标准化的切换流程,要求维护人员在切换演习时严格按照流程的指导步骤进行操作。
数据中心灾备方案
数据中心灾备方案灾备方案是指针对数据中心遭遇各类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时,保证数据中心业务连续性和可靠性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和技术手段。
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也是保障企业业务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数据中心灾备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灾备需求分析与评估在制定数据中心灾备方案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灾备需求分析与评估。
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数据中心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和威胁,并基于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灾备策略。
评估过程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评估:评估数据中心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洪水等)、电力故障、硬件故障、人为错误等。
2. 业务影响度评估:分析不同灾害对业务的潜在影响,包括服务中断时间、数据丢失风险、运营成本等,以确定数据中心灾备方案的优先级与重要性。
3. 可行性评估: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成本可行性、实施难度等。
二、灾备策略设计基于灾备需求的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灾备策略。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灾备策略:1. 冗余备份:通过建立冗余数据中心,将数据实时备份到备份中心,以防止主数据中心发生灾害时导致数据丢失。
冗余备份可以采用同城、异地或异地多中心的方式。
2. 数据复制:将数据根据一定策略进行备份和同步,通过多机房数据同步、数据库复制等方式来实现数据的实时镜像备份,保证数据的可恢复性。
3. 虚拟化技术: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应用程序和数据独立于硬件,实现快速迁移和恢复。
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和灵活性。
4. 异地容灾:在主数据中心之外建立灾备数据中心,将部分或全部业务容灾至灾备中心。
通过异地容灾,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降低业务中断的风险。
5. 容量规划与扩展:对数据中心的硬件资源进行容量规划和扩展设计,确保数据中心在发生灾害时仍能承载业务的正常运行。
三、灾备方案实施和测试在灾备方案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实施和测试。
这一步骤包括以下内容:1. 灾备设备采购与布置:根据灾备方案的设计,采购所需设备,并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布置和设置。
XX灾备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XX灾备数据中心设计方案一、方案目标与范围1.1 目标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数据安全和可用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我们的目标是设计一个高效且可靠的灾备数据中心,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企业的关键数据和应用能够迅速恢复,从而减少业务中断的时间。
具体来说,我们希望能够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提供24小时、每周7天的不间断服务,确保数据始终可用。
- 在灾难发生后,关键业务应用能够在30分钟内恢复。
- 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1.2 范围本方案专门为XX企业的灾备数据中心设计而定,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中心的物理环境设计- 网络架构及安全设计- 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 设备及技术的选择- 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二、组织现状与需求分析2.1 现状分析回顾过去,XX企业在数据存储和应用上主要依赖一个单一的数据中心,这样的安排显然存在不少问题:- 数据冗余不足,备份的频率也不够高。
- 灾难恢复计划缺乏实际测试,无法确保恢复的有效性。
- 数据安全性不够,面临外部攻击和内部泄密的风险。
2.2 需求分析鉴于目前的现状,XX企业亟需一个全面的灾备解决方案,以满足以下需求:- 确保关键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
- 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和快速恢复。
- 建立多重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
三、详细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3.1 数据中心物理环境设计3.1.1 选址首先,选址非常关键,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地理位置安全、自然灾害风险低的地方来建立灾备数据中心。
比如,最好离主数据中心至少50公里,这样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有效避免两个中心同时出现问题。
3.1.2 建筑结构- 防火墙:采用双层防火墙,以防止外部入侵。
- 防水设计:确保数据中心不受水灾影响,可以考虑高架地板设计。
- 通风与空调:要有高效的冷却系统,以保持设备在最佳工作温度。
3.2 网络架构与安全设计3.2.1 网络架构- 冗余网络连接:设置多条网络路径,确保网络高可用性。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设计之灾备方案设计设计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设计之灾备方案设计设计灾备方案设计是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在发生灾难性事件时保护数据中心的关键系统和信息,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下面是一个关于灾备方案设计的详细说明,包括灾备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灾备方案设计的原则:1.高可用性:灾备方案应建立在高可用性的基础上,确保在发生灾难性事件时,数据中心的关键系统能够及时地恢复运行,避免影响业务的正常进行。
2.数据安全:灾备方案应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包括数据的备份、同步和恢复过程的保护措施,以及数据的加密和身份验证等安全性措施。
3.成本效益:灾备方案应在成本和效益之间寻找平衡。
它应考虑业务的重要性,根据业务需求确定适当的备份和恢复策略,同时控制成本。
灾备方案设计的步骤:1.风险评估:首先需要对数据中心及其相关系统和信息进行风险评估,了解可能的灾难性事件以及它们对数据中心的影响。
这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人为事故(如火灾、电力中断)等。
2.业务影响分析: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每个关键业务进行影响分析。
确定业务的优先级和恢复时间目标(RTO),即在发生灾难事件后能够接受的业务中断时间。
3.灾备策略选择:根据业务的优先级和恢复时间目标,选择适当的灾备策略。
灾备策略可以分为物理灾备和虚拟灾备两种类型。
物理灾备包括备份数据中心、双机中心等,而虚拟灾备则采用虚拟化技术来实现,如备份虚拟机等。
4.技术实现:根据选择的灾备策略,进行技术实施。
这包括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复制和同步、网络连接和安全措施的建立等。
5.测试和演练:进行灾备方案的测试和演练,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这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灾难事件,例如关闭电源或模拟网络中断等来进行。
6.持续改进:灾备方案应定期评估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
总结:灾备方案设计是确保数据中心在灾难性事件发生时能够保持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性的关键措施。
它应建立在高可用性和数据安全性的原则上,并通过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分析、灾备策略选择、技术实现、测试和演练以及持续改进等步骤来实施和管理。
数据中心解决实施方案之灾备方案设计
数据中心解决实施方案之灾备方案设计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和组织的核心资产。
数据中心作为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核心设施,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然而,各种自然灾害、人为错误、硬件故障、网络攻击等不可预见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数据中心出现故障,造成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灾备方案的设计成为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灾备方案的目标是在主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或灾难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和业务运行,将损失降到最低。
一个完善的灾备方案应包括数据备份、容灾系统、恢复策略、测试与演练等多个方面。
数据备份是灾备方案的基础。
常见的数据备份方式包括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
全量备份是对所有数据进行完整的复制,虽然备份时间长、占用存储空间大,但恢复速度快。
增量备份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更改的数据,备份时间短、存储空间小,但恢复时需要依次应用多个备份集,恢复时间较长。
差异备份则备份自上次全量备份以来更改的数据,在备份时间和恢复时间上介于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之间。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变化频率和恢复时间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或组合使用多种备份方式。
除了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备份数据的存储介质和位置也需要精心考虑。
常见的存储介质包括磁带、硬盘、光盘等。
磁带具有成本低、存储容量大的优点,但读写速度较慢;硬盘读写速度快,但成本相对较高。
对于重要的数据,还可以采用异地存储的方式,将备份数据存储在远离主数据中心的地方,以防止本地灾害对备份数据造成破坏。
同时,为了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还需要采取加密、校验等措施。
容灾系统是灾备方案的关键。
容灾系统可以分为同城容灾和异地容灾。
同城容灾通常距离主数据中心较近,通过高速网络连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业务切换。
异地容灾则距离主数据中心较远,主要用于应对区域性的灾难,但由于网络延迟等原因,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容灾系统的实现方式包括数据复制、应用切换和业务接管等。
数据中心灾备方案设计
数据中心灾备方案设计数据中心灾备方案设计1. 背景和目标数据中心是一个组织或企业重要的核心设施,承载着各种重要的业务运作和数据存储。
然而,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为错误等因素可能导致数据中心遭受损坏或停运。
设计一个合理的数据中心灾备方案,是确保数据中心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数据中心灾备方案设计,以保护组织的重要业务数据和操作的连续性。
2. 应用和系统分析2.1 确定数据中心中的关键应用和系统:列出所有在数据中心中运行的关键应用和系统,并确定其对组织业务的重要性。
2.2 业务需求分析:分析每个关键应用和系统的业务需求,包括各自的容灾要求、恢复时间目标(RTO)、恢复点目标(RPO)以及基本的容量需求。
2.3 依赖关系分析:确定不同应用和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以确保容灾方案可以满足这些依赖关系。
3. 容灾策略设计3.1 冷备份策略:对于某些非关键系统和应用,可以采用冷备份策略,即将备份数据存储在离数据中心较远的地方,并在主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手动切换至备用数据中心。
3.2 温备份策略:对于一些重要的关键系统和应用,可以采用温备份策略,即将备份数据存储在离数据中心较近的地方,并实现自动化的故障切换和恢复功能。
3.3 热备份策略:对于极其重要且不能容忍任何中断的系统和应用,可以采用热备份策略,即将备份数据实时同步存储在另一个独立的数据中心,并实现实时自动化的故障切换和恢复。
4. 数据备份和恢复4.1 数据备份策略:制定数据备份策略,包括数据备份频率、备份介质、备份存储位置等。
4.2 数据恢复策略:设计数据恢复策略,包括恢复点目标(RPO)、恢复时间目标(RTO)等,以确保数据可以快速恢复到灾难发生前的状态。
5. 网络和连接设计5.1 网络构架设计:设计一个可靠且高可用的网络架构,确保数据中心与备用数据中心之间的通信和连接畅通无阻。
5.2 网络带宽和延迟: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复制要求,确定网络带宽和延迟的要求。
数据中心灾备系统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灾备系统建设方案【引言】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然而,数据中心作为存储和处理这些数据的核心枢纽,却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如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为错误等。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业务的连续性,建立一个可靠的数据中心灾备系统变得至关重要。
【背景】数据中心灾备系统是指在原数据中心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保证数据和业务能够在备用数据中心中继续运行的一套解决方案。
在设计和建设数据中心灾备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物理设备、网络、应用系统和数据等方面的要求。
【关键要素】1. 数据同步:保证原数据中心和备用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一致性非常重要。
可以采用实时同步、定期复制或增量备份等方式,根据业务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数据同步方法。
2. 网络互联:为了保证数据的流通和应用系统的正常访问,原数据中心和备用数据中心之间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网络连接。
可以使用专线、VPN、SD-WAN等技术手段来实现网络互联。
3. 硬件设备:备用数据中心需要配备与原数据中心相匹配的硬件设备,保证在灾难发生时能够顺利接管业务。
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4. 应用系统迁移:在数据中心灾备过程中,需要将原数据中心的应用系统迁移到备用数据中心,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应用系统迁移包括虚拟化、容器化、网络重定向等技术手段。
5. 灾难演练和测试:定期进行灾难演练和测试是保证数据中心灾备系统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模拟真实的灾难场景,评估备用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性能。
【数据中心灾备系统建设步骤】1. 需求分析:根据业务需求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数据中心灾备系统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2.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数据同步、网络互联、硬件设备和应用系统迁移等方面的具体方案。
3. 设备采购:根据方案设计结果,选购适合的硬件设备和网络设备。
4. 网络建设:根据方案设计结果,建设原数据中心和备用数据中心之间的网络连接,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市大数据中心项目应急灾备中心基本建设方案
市大数据中心项目应急灾备中心基本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了城市运行和发展的重要资产。
市大数据中心作为城市数据的核心枢纽,承担着保障数据安全、稳定和可靠的重要职责。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系统故障等突发事件,建设应急灾备中心成为了市大数据中心项目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方案旨在为市大数据中心项目应急灾备中心的基本建设提供全面、可行的指导。
一、建设目标与原则(一)建设目标应急灾备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在主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或遭受灾害时,能够迅速接管业务,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保障城市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行。
具体目标包括:1、在规定时间内实现业务的恢复和切换,确保关键业务的连续性。
2、保证灾备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与主数据中心的数据保持同步。
3、具备应对多种灾害场景的能力,包括火灾、水灾、地震、电力故障等。
(二)建设原则1、可靠性原则:采用成熟、稳定的技术和设备,确保灾备系统的高可靠性。
2、先进性原则:选择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和方案,以适应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
3、经济性原则: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实现性价比最优。
4、可扩展性原则:系统架构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便于后续的升级和扩容。
二、灾备中心选址(一)地理位置选择远离主数据中心的地理位置,避免受到同一灾害事件的影响。
同时,应考虑交通便利、电力供应稳定、通信基础设施完善等因素。
(二)地质环境避开地震带、洪涝区、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域,确保灾备中心的物理安全。
(三)周边环境周边环境应无重大污染源、易燃易爆场所等潜在威胁。
三、灾备中心架构设计(一)数据备份系统采用多种备份方式,包括本地备份、异地备份和云端备份。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进行备份数据的恢复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二)网络架构建立独立的灾备网络,与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实现隔离。
采用冗余的网络设备和链路,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计算资源配备足够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计算资源,以满足业务恢复的需求。
灾备中心解决方案
灾备中心解决方案1. 灾备中心的背景与意义灾难可能随时发生,在面临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技术故障等情况下,保障企业系统和数据的连续性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应对灾难情况,灾备中心的建设成为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种灾备中心的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建立稳定可靠的灾备体系。
2. 灾备中心解决方案概述灾备中心解决方案是一套系统工程方案,旨在通过备份和复原数据以及应用程序来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以下是该解决方案的主要组成部分:2.1 灾备准备在建立灾备中心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灾备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关键业务流程、数据和系统的重要性,评估风险和潜在影响,并制定灾备计划。
2.2 主备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的核心是主备数据中心。
主数据中心是企业日常运营的核心,而备份数据中心是主数据中心的完全复制。
灾备中心将主数据中心的数据实时同步到备份数据中心,以便在主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备份数据中心,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2.3 灾备网络连接为了实现主备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灾备网络连接。
这包括使用冗余网络线路、设置网络设备冗余和防火墙,以及通过虚拟专用网(VPN)等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2.4 灾备硬件设备灾备中心还需要配置一套完备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高可靠性、高性能和易维护性,以满足业务的需求。
2.5 灾备软件系统在灾备中心中,需要配置相应的软件系统来支持数据备份、数据同步和业务恢复。
这包括数据备份软件、灾备复原软件和监控管理软件等。
3. 灾备中心的实施步骤要成功实施灾备中心,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步骤:3.1 需求分析根据企业的需求,确定灾备中心的规模、功能和性能要求。
同时考虑业务流程和数据的复杂性,以保证灾备方案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3.2 设计灾备中心架构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灾备中心的整体架构。
包括灾备网络连接、主备数据中心的布局、硬件设备的配置和灾备软件系统的选择。
XX灾备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XXX 容灾中心 方案建议书目录第 1章 灾备中心建设意概义 ....................................................................................述 ....................................................................................容灾建设的相关标.......... 3 1.2国准 ....................................................................................标家备级别规范容灾表 . ..................................................................................恢复能力指标 . ........................................................................4 1.2.3不同级别的容灾能力要第 2章 灾备中求 . ..................................................................................心建设模式 ............................................................................6 2.1 容灾系统的组成 ....................................................................................容灾模式 ....................................................................................第 3章 灾备中心详细建设方.. 7案 ....................................................................................灾备中心容灾级别设灾备中计 ....................................................................................心网络设计 ............................................................................灾备中心拓扑设10 3.2.1灾计 . ..................................................................................备中心网络详细设广域网计 . ..................................................................................链路带宽设计 . ........................................................................12 3.3 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融合合设灾备中心数据备份设计 ....................................................................................第 4章 技计 ....................................................................................术方案亮点 ....................................................................................数据中心融合安计全 ....................................................................................算、存储、网络、虚拟化融合 ....................................................................................第1章 灾备中心建设意义1.1概述随着 XXX 业务的发展,XXX 厂建设了自己的数据中心,数据大集中提升了核心竞 争力与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在突发情况下丢失的风险,如何应对和有效化解 数据集中带来的风险?如何保证数据在各种灾难情况下的安全和业务的连续性,容灾备 份系统的建设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数据灾备方案范文
数据灾备方案范文
数据灾备是指在发生计算机无可避免的灾害时,保护和恢复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的数据,以确保其可用性。
以下是数据灾备解决方案的建议:
一、备份策略的建设
1.确定备份任务: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备份任务,以确保在发生故障时可以顺利恢复。
2.备份时间设定: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频率设定备份时间,以满足备份数据的实时性要求。
3.备份设置:根据备份任务及数据量大小细分考虑备份的设置,备份数据的存储设备及备份程序。
二、异地灾备程序的建设
1.异地灾备设施:要确定一个可以支持异地灾备的设施,以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保障数据的可用性。
2.同步备份:在异地设施上要进行实时同步备份,以确保主机上的数据和备份设备上的数据一致。
3.备份点的建立:建立备份点,确保能够快速恢复数据。
三、介质库存的建设
1.制定介质库管理规则:制定管理规则,以确保介质库存能够得到有效运用。
2.定期维护:定期进行介质库存的维护,以保证备份介质的完整性。
3.介质分布:备份介质需要分布在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备份介质受到损坏。
四、数据安全保障的建设
1.数据审计:定期进行数据审计。
数据中心灾备服务
数据中心灾备服务一、简介在现代社会中,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但无法完全排除灾难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为了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我们提供数据中心灾备服务。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我们的灾备服务方案。
二、灾备策略⒈灾备目标●确保业务高可用性:保证业务在主数据中心无法使用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备份数据中心,并保持业务连续运行。
●数据安全和完整性:保证数据在灾难事件中不会丢失或损坏。
⒉主数据中心●位置:主数据中心位于(地点)。
●设备和设施:详细描述主数据中心的硬件设备,网络设备以及后备电源系统等。
●数据备份:详细描述主数据中心的数据备份策略,包括备份频率、备份存储介质等。
⒊备份数据中心●位置:备份数据中心位于(地点)。
●设备和设施:详细描述备份数据中心的硬件设备,网络设备以及后备电源系统等。
●数据同步:详细描述主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同步方式和频率。
⒋灾难恢复流程●灾难检测:描述如何检测灾难事件的发生,并触发灾备流程。
●灾难切换:详细描述在灾难事件发生后,如何快速切换到备份数据中心,并将业务恢复正常运行。
●灾后恢复:描述灾后业务恢复的流程和步骤,包括数据一致性的验证和恢复。
三、服务协议⒈服务提供范围:详细描述我们提供的灾备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⒉服务级别协议(SLA):定义我们的服务水平承诺,包括业务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数据恢复点目标(RPO)等。
⒊费用和付款条款:详细说明灾备服务的费用结构和付款方式。
四、风险管理和演练⒈风险评估:描述我们进行的风险评估方法和过程,包括灾难事件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评估。
⒉演练计划:详细描述我们进行灾备演练的计划和时间表,以验证我们的灾备策略和流程的有效性。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主数据中心网络拓扑图●备份数据中心网络拓扑图●数据中心硬件设备清单●数据备份策略文档●灾难恢复流程图六、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灾难恢复:在灾难事件发生后,采取措施使业务尽快恢复正常运行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之灾备方案设计1.数据中心容灾备份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政府日常工作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处理来进行,政务系统的连续性依赖于数据中心系统的稳定运行。
然而,灾难就像灰尘一样伏击在运营环境周围,政务系统的数据中心可能正在一个充满风险和威胁的环境下运行。
如果不能对这些风险采取有效治理,一旦数据由于某种原因丢失,就很有可能对政府的日常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果核心数据丢失,将会使得某些核心功能陷入瘫痪,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保证政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高可靠性和可用性,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在数据中心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1灾备解决方案原则首先,在制定容灾系统方案的过程中要考虑的就是容灾系统建设对原有业务系统带来的影响。
比如,采用数据复制技术对系统I/O带来的延迟,应用数据同步对日常业务处理系统带来的压力等。
因此,企业要通过周密的测试和分析来规避容灾系统建设时带来的这些风险,以保证业务系统不会因容灾系统的建设而出现在处理性能上下降的问题。
第二,数据状态要保持同步。
为保证在灾难发生时,业务可以成功地切换到备份中心,就必须保证容灾系统数据同步机制的可靠性。
因此,建立可靠的数据同步校验机制是必须的; 同时,还要考虑建立定时的、自动的数据同步核查对比机制,以检验两个中心数据的一致性,这是数据容灾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第三,容灾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要尽可能轻,并能承担部分业务处理和测试的工作。
容灾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容灾切换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系统建设中,就必须要考虑系统的维护管理流程。
生产中心任何业务处理过程的改变都必须完整地复制到备份中心; 所有新业务系统上线时,必须通知备份中心,并在备份中心配置好数据同步机制; 对原程序的改动也必须保证两个中心同时上线。
第四,系统恢复时间要尽可能短。
容灾系统主要是为了实现在主中心系统发生灾难时,可以在规定时间切换到备份中心,保证数据不会丢失,并且继续向用户提供服务。
但往往在灾难发生时,主要技术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现场,为了顺利实现系统间的切换,应该让系统切换操作尽可能地简单; 并建立固定化的、标准化的切换流程,要求维护人员在切换演习时严格按照流程的指导步骤进行操作。
第五,可实现部分业务子系统的切换和回切。
当人事变动、业务变化、IT设施变化以及其他可能引起恢复规划文档失效的变化发生时,应及时更新各恢复规划文档,并在必要时启动模拟测试或演习,确保业务连续性系统的工作能力。
第六,技术方案选择要遵循成熟稳定、高可靠性、可扩展性、透明性的原则。
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容灾技术包括:SAN/NAS技术、远程镜像技术、虚拟存储、基于IP的SAN互连技术以及快照技术等。
其中基于IP的SAN远程数据容灾备份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其是利用基于IP的SAN的互连协议,将主数据中心SAN中的信息通过现有的TCP/IP网络,远程复制到备份中心的SAN中的。
当备份中心存储的数据量过大时,可利用快照技术将其备份到磁带库或光盘库。
这种基于IP的SAN远程容灾备份,可以跨越LAN、MAN和WAN,成本低、可扩展性好。
基于IP的互连协议主要包括FCIP、iFCP、InfiniBand、iSCSI等。
第七,构建系统方案可以选择多种技术组合方式。
目前,业内应用较多的容灾方案是基于智能存储系统的远程数据复制技术,它是由智能存储系统自身实现的数据远程复制和同步,即智能存储系统将对该系统中的存储器I/O操作请求复制到远端的存储系统中并执行。
由于在这种方式下,数据复制软件运行在存储系统内,因此较容易实现主中心和容灾备份中心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库和目录的实时拷贝及维护能力,且不会影响主中心主机系统的性能。
如果在系统恢复场具备了实时数据,那么就可以做到在灾难发生时,及时开始应用处理过程的恢复。
但这种方案也有开放性差(不同厂家的存储设备系统一般不能配合使用)、对于主、备中心之间的网络条件(稳定性、带宽、链路空间距离)要求较苛刻等缺点。
1.2灾备解决方案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1.2.1 RTO和RPORTO(RecoveryTime Object):是指灾难发生后,从IT系统宕机导致业务停顿之刻开始,到IT系统恢复至可以支持各部门运作,业务恢复运营之时,此两点之间的时间段成为RTO。
RTO是反映业务恢复及时性的指标,表示业务从中断到回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
RTO值越小,代表容灾系统的数据恢复能力越强。
各种容灾解决方案的RTO有较大差别,基于光通道技术的同步数据复制,配合异地备用的业务系统和跨业务中心与备份中心的高可用管理,这种容灾解决方案具有最小的RTO。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是指从系统和应用数据而言,要实现能够恢复至可以支持各部门业务运作,系统及生产数据应恢复到怎样的更新程度。
RPO是反映恢复数据完整性的指标,在同步数据复制方式下,RPO等于数据传输延迟的时间;在异步数据复制下,RPO基本为异步传输数据排队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导数据传输的因素,业务数据库与容灾备份数据库的一致性(S CN)是不同的,RPO表示业务数据库与容灾备份数据库SCN的时间差。
发生灾难后,启动容灾系统完成数据恢复,RPO就是新恢复业务系统的数据损失量。
设计容灾系统不能只看RTO和RPO,对于不同的业务系统和用户特殊的要求,其它一些指标有可能成为选择容灾解决方案的主要因素。
例如,某些地区为了防范一些特定自然灾害的风险,要求容灾备份中心与业务中心保持足够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容灾备份中心与业务中心的距离要求就是容灾系统的重要指标。
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是保证业务连续的关键。
在本地,数据安全需要使用RA ID技术来保证。
在灾备方案的设计中,数据复制方案的设计是整个设计的基础。
目前业界主流的数据复制技术有:基于数据库本身的复制技术,基于操作系统的数据复制,基于虚拟存储的复制技术和基于存储的复制技术。
在方案所用技术的选择时,应当根据客户的预算,现场的条件,综合来进行考量。
后续在,将会有这4类数据复制技术的综合对比,可以作为选择的参考。
通信网络是容灾系统的组成部分,通信线路的质量也是容灾系统的性能指标之一,其中包括网络的数据传输带宽、网络传输通道的冗余和网络服务商的服务水平(网络年中断率)。
如果容灾系统使用的通信网络是确定的,为了比较不同容灾解决方案,可以用单位存储容量的数据库在同一通信网络上的数据完全恢复时间作为一项设计指标。
业务连续性是灾备方案的最终目标,是方案的价值所在。
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首先需要数据的连续,之前我们讨论了数据安全相关的内容。
其次,在数据连续的基础上,出现灾难时,系统需要能够满足(1)网络切换(2)应用切换。
以此,来保证系统能够顺利切换到灾备地,继续安全运营,最大化保证客户利益。
1.3国标系统灾备等级划分及应对措施国家《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 20988-2007)规定了六个级别的容灾,下表分别针对每个级别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4容灾技术分析(1)冷备份备份系统未安装或未配置成与当前使用的系统相同或相似的运行环境, 应用系统数据没有及时装入备份系统。
一旦发生灾难,需安装配置所需的运行环境,用数据备份介质(磁带或光盘)恢复应用数据,手工逐笔或自动批量追补孤立数据,将终端用户通过通讯线路切换到备份系统,恢复业务运行。
优点:设备投资较少,节省通信费用,通信环境要求不高。
缺点:恢复时间较长,一般要数天至1周,数据完整性与一致性较差。
(2)温备份将备份系统已安装配置成与当前使用的系统相同或相似的系统和网络运行环境,安装了应用系统业务定期备份数据。
一旦发生灾难,直接使用定期备份数据,手工逐笔或自动批量追补孤立数据或将终端用户通过通讯线路切换到备份系统,恢复业务运行。
优点:设备投资较少,通信环境要求不高。
缺点:恢复时间长,一般要十几个小时至数天,数据完整性与一致性较差。
(3)热备份备份处于联机状态,当前应用系统通过高速通信线路将数据实时传送到备份系统,保持备份系统与当前应用系统数据的同步;也可定时在备份系统上恢复应用系统的数据。
一旦发生灾难,不用追补或只需追补很少的孤立数据,备份系统可快速接替生产系统运行,恢复营业。
优点:恢复时间短,一般几十分钟到数小时,数据完整性与一致性最好,数据丢失可能性最小。
缺点:设备投资大,通信费用高,通信环境要求高,平时运行管理较复杂。
在计算机服务器备份和恢复中,冷备份服务器(cold server)是在主服务器丢失的情况下才使用的备份服务器。
冷备份服务器基本上只在软件安装和配置的情况下打开,然后关闭直到需要时再打开。
温备份服务器(warm server)一般都是周期性开机,根据主服务器内容进行更新,然后关机。
经常用温备份服务器来进行复制和镜像操作。
热备份服务器(hot server)时刻处于开机状态,同主机保持同步。
当主机失灵时,可以随时启用热备份服务器来代替。
对于关键的业务,Primeton建议采用同城热备+异地热备的方式进行部署,对于一般性的业务,建议采用同城热备+异地温备(应用不启动,数据保持异步复制)的方式进行部署。
目前数据复制技术主要有如下表所列4种,基于红色字体部分的要求,结合客户的需要,Primeton推荐采用基于存储或者基于应用程序的数据复制技术来进行数据同步。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是指将存储系统中存在的大量内容相同的数据删除,只保留其中一份,从而缩减存储空间的技术。
在云灾备中,该技术既能大幅减少灾备中心存储的数据量,降低灾备中心的建设和运维成本,又能大幅减少数据备份和恢复过程中用户和灾备提供商间的数据传输量,提高备份和恢复的性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
随着灾备中心的规模不断增大,存储的数据量和访问量不断增加,单一节点上的重复数据删除方法已不能满足性能和容量的需求。
除上述基本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外,一些优化和改进技术对云灾备是至关重要的,包括高性能、可扩展的、分布式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以及为提高灾备中心数据可靠性的高可靠重复数据删除技术。
除了数据级的灾备,还应提供系统级的灾备。
即在将数据复制到云端的同时,也将受保护的应用程序的状态复制到云端,当灾难发生时可以立即切换到云端的应用程序运行,保证业务连续性。
系统级灾备是通过操作系统虚拟化和检查点实现的。
检查点用来捕获进程某一时刻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进程迁移。
进程迁移既可以是用户应用程序进程到云灾备中心的迁移,也可以是云灾备中心内部的虚拟机池间进程迁移,以实现根据前端用户的需求自动地调节灾备服务提供商有限的硬件与软件资源,动态地、弹性的反应前端业务对灾备的需求。
当程序因故障中断,如果不能保留其中间运行状态,恢复后从头运行将会带来极大的消耗。
检查点技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