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后不同手术入路的比较
两种前路手术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 644 •临床骨科杂志Jouma/q/'C/^iica/Ort/topaeAcs 2016 Dec;19(6)doi:10. 3969/j. issn. 1008-0287. 2016. 06.002 •临床论著•两种前路手术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肖文德,郭东明,钟波夫,刘恩志,王立,梁英杰,陈豪逸,温世锋摘要: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 C D F)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CCF)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3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CDF组23例,ACCF组20例。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J0A评分、植骨融合率和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情况。
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46个月。
手术时间ACDF组为(106±23)m m,ACCF组为(142 ±35)m in;术中出血量ACDF组为(121 ±76)m l,ACCF组为(208 ±125)m l;两组两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〇.〇5)。
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末次随访时J0A评分ACDF组从术前(10. 32 ± 1. 47)分增加到(14 55 ± 1. 65)分,改善率61 82% ± I2. 58% ;ACCF组从术前(10. 21 ±1.53)分增加到(14 39 ±1.76)分,改善率59.91%±13.28%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〇. 05)。
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均得到明显改善,但ACDF组优于ACC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〇.〇5)。
结论ACDF和ACCF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ACDF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等优点。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临床效果。
方法纳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8例,按照所给予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颈前路组和颈后组,各49例,颈前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颈后组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PCL)。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DI)。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NDI指数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颈前组术后6个月NDI指数显著优于颈后组,术后2年NDI指数显著劣于颈后组(P<0.05)。
结论 ACDF和PCL治疗MCSM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ACDF在初期颈椎功能改善方面要优于PCL,PCL在近期颈椎功能改善方面要优于ACDF。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临床效果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是骨科退行性病变类疾病,多存在3个或3个以上节段连续或不连续的颈椎椎体于后缘处发生椎间盘病变性突出、骨质增生或形成骨赘等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1]。
手术切除病灶减压并恢复椎间隙高度以重建颈椎稳定是目前临床治疗MCSM的主要手段[2],其已被证实临床疗效良好的手术方法包括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posterior cervical laminoplasty,PCL)[3]。
本研究纳入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8例,探讨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MCSM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MCSM时于手术方法选择方面提供参考。
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第 50 卷第 1 期2024年 1 月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Vol.50 No.1Jan.2024DOI:10.13481/j.1671‑587X.20240127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王理想1,2, 李春根2, 柳根哲2, 赵子义2, 赵思浩2, 陈超2, 祝永刚2, 李伟1,2(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29;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科,北京100010)[摘要]目的目的:分析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OD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
方法方法:对2017年7月—202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手术治疗的 70 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前路组35 例和后路组 35 例,前路组患者行 Hybrid 手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联合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CDR)],后路组患者行EODL。
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通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JOA改善率、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满意度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结果:与后路组比较,前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术前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末次随访时,与后路组比较,前路组患者JOA评分和JOA改善率明显升高(P<0.01),NDI评分和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
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JOA评分明显升高(P<0.01),NDI 和VAS 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
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比较研究
化趋 势 。因此 , 病一 旦 确诊 , 及 时进 行 手术 治 疗 , 该 应 以解 除
C MR 检查 而 确 诊 。术 前行 各 类 保 守治 疗 均治 疗 无 效 , T、 I 且
具有 明确 的手术 指征 并排 除手 术 禁忌 证 。 人选 的 10例脊 髓 0 型颈椎 病患者 中 , 5 男 8例 , 4 女 2例 ; 龄 3 ~ 2岁 , 均 年 57 平 (65 3 ) 。按 日本 骨 科学 会 (O 颈椎 病 评 定 标 准评 分 5 .+ . 岁 5 J A) 病 情分 4级 : 0 4分 为 严重 , 9例 ; - 共 5 8分 为 重度 , 4 例 ; 共 l 9 1 为 中度 。 3 ~ 2分 共 3例 ;3 1 为轻 度 , 1 。将 10 1 ~ 6分 共 7例 0 例
评 分均 与 术前 比较 ,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 . )且 术后 A组 J A评 分 改善 明显优 于 B组 , 异有 统 计 学 意义 (< 差 P 00 ; 5 O 差 P
00 ) .5 。结 论 : 颈椎 前路 减 压植 骨融 合术 、 椎后 路单 开 门椎 管 成形 术 治疗 脊 髓 型颈椎 均 具有 较 好 的疗 效 , 理选 择 颈 合 好 手术 适 应证 , 对提 高 C M 患者 的 J A评 分及 优 良率 , 少并 发症 的发 生 至关 重要 。 S O 减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33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用前后路手术治疗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从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抽取76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医护人员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后路组与联合组,给予后路组患者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前后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JOA评分比后路组高,P<0.05。
结论:针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给予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恢复脊髓功能,缩短患者痊愈时间,值得借鉴。
【关键词】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前后路手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为了观察前后路手术、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次选取7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7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是从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抽取的,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诊断标准,且不适合进行非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均排除脊椎重度不稳情况,排除脊椎强直患者,排除骨质疏松严重患者,排除脊椎后中韧带钙化患者,排除并发有激发炎症性疾病患者。
医护人员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76例研究对象分为后路组与联合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相似性,且P>0.05,可进行深入研究。
后路组患者(38例)中,21例为男性患者,17例患者为女性,男女性别比例为21:17,患者年龄为43-69岁,平均年龄为(56.2±12.2)岁;38例联合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有22例、16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1:8,年龄区间为42-68岁,平均(55.6±12.4)岁。
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前后联合入路与后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前后联合入路与后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比较涂红梅【摘要】抽选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8例,联合组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后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后JO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3、6个月JOA评分[(12.1±0.5)分、(13.4±0.7)分]均高于对照组[(11.6±1.4)分、(13.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病较后路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多,但患者术后脊髓功能相对较好,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6(027)007【总页数】2页(P1260-1261)【关键词】前后联合入路;后路手术;颈椎病【作者】涂红梅【作者单位】孝感市中心医院,湖北孝感 4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2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增生、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等原因压迫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而出现功能障碍的综合征[1],近两年颈椎病发病率显著上升,且症状也趋于严重化,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2],笔者为比较前后联合入路与后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对116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抽选2015年1~8月我院外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16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及X线/CT检查确诊为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排除肌萎缩性侧索硬化、锥管内肿瘤、颈肋等部位的神经纤维瘤患者,排除严重心、肝、肾脏疾病者,排除不耐受手术者,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按照随机法将116例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8例,联合组男24例,女34例,年龄37~69(48.6±5.2)岁;非手术治疗未见缓解者41例,突发外伤后发病者17例。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后不同手术入路的比较
静脉尿路造 影表现及 产生的机制 归纳 :①一 侧输尿管基 本不显 影 并 肾盂扩 张 :此为 结石 位于 肾盂 输尿 管交界 处嵌 顿导 致尿 液不 能 下 流 ,对 比剂在 肾盂停滞 ,表现为 输尿管不能显 影 ,而 。 肾 盂及 肾则呈 白
色 ,亦称 为 白肾。②输尿管某段突 然变狭窄 并以下输尿管不 能显影 : 塌陷狭窄处 即为结石梗 阻部位 ,以下部位输尿管 不能显影或显 影不好
者均治疗 效果 良好 。
1 资料与 方 法
我院2 0 0 9 年3 月至2 0 1 2 年5 月收 治的输尿 管 阴性 结石患者 1 2 0 例, 其 中男6 8 例 ,女 5 2 例 ,年龄2 4 - 5 6 岁 ,平均3 4 . 2 岁 。临床症状均 为突发 急性腰腹部 疼痛并 向下腹 部及会 阴部放散 ,大部分伴 有恶心 、呕吐 ,
[ 1 ] 邓建林 , 杜柏林 , 王福 涛, 等. 输尿管 阴性结 石 的I Vu 表 现与C T 对 照 研究[ J ] . 临床放 射学 杂志, 1 9 9 9 , 1 8 ( 2 ) : 9 4 — 9 7 .
[ 2 ] 陈涛, 柏刚, 赵年, 等. x线于超声检查诊断泌尿系结石对 比分析 [ J ] .
石 的可能 。结 合临床其他症状 体征 ,仍高度 怀疑输尿管结石 的患者 , 可建议 行泌尿系彩超检查可 以发现各种成分 的结石 ] 。 大部分患者 发现输尿管结石后均有要求进行进一步治疗 的诉求 ,而
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往往是他们的首选。但是x 线 阴性结石患者 由于不 能对结石进行定位而难 以碎石成功 , 超声检查虽能发现结石但是难 以对 结石进行准确定位而不能进行碎石治疗 。故此 ,静脉尿路造 影由于不仅
2 0 1 3年 4月第 1 1 卷 第1 0期
对多节段颈椎病是前路手术好还是后路手术好?
椎体 次全切 除术等 , 以获得 更 加彻底 、 可 广泛 的减 压 。 间隙减压 最符 合 颈椎 病 的病理 特 点 , 椎 因为病 变主 要位 于变性 突 出的椎 间盘及 相邻 椎体 后上 下缘 形成 的 骨赘 。对是 否有 必要切 除后 缘 骨赘 争议 已越 来越 少 虽有报 道在 发 生融合 的 节段 增 生的骨赘 可 以 自动 吸收 , 至今 只有 影像 学证 据 , 无确切 临床 证据 。 但 还 目前绝 大 多数 学者强调 手 术 中彻 底减 压 的必要 性 。越 来越 多的 外科 医生都 主张在 手 术 中切 除增 生或 至
( ) 间植 骨与 内固定。椎 间盘 主要 为前 柱结 构 , 除颈椎 间盘后 , 然会 改 变颈椎 的 力学特 性 , 3椎 切 必 或 多或 少地 造成 颈椎 生理 曲度 的丢 失 。有研 究表 明 ,4 3 %的病 例 可 以发 生 自动 融合 , 6 %的病 例 则形 成 而 6 纤维 连接 , 最终 造成 颈椎 前柱 高度和 生理 弧 度丧 失。 临床 经验证 实 , 骨有利 于恢 复椎 间 隙 高度 , 止前 植 防 柱塌 陷 , 维持 生理 曲度 , 融合后 有利 于 维持 颈椎 的稳 定性 。上海 长征 医 院近 5年 收 治 因手术 效果 不 佳的 病例 实施 翻修 手术 , 分析 其结 果表 明 , 忽视 减 压植 骨 融合是 影响 疗效 、 导致 症状 复发 的重 要 因素之 一 。 临 床常 用 的植 骨方 式有很 多种 , 主要 是椎 体 间植 骨 , 用最 多的还是 保 留 2 3面 皮质 的 自体 髂 骨植 骨 , 应  ̄ 这 是金 标 准。 骨 时要 适 当撑 开椎 间 隙 , 植 去除 部分 终板 以提供 良好 的植 骨床 。 了提 高植 骨 融合 率 、 少供 为 减 骨 区的 并发症 , 近年 来国 内外陆 续开展 了颈 椎 间融合 器技 术 , 期 效果 尚满 意 , 早 但植 骨床 面 积 不够 , 出 常
两种颈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效果比较
两种颈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效果比较作者:贾斌周晓庆张传健陈宇飞彭页杜俊杰栾冠楠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第15期[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颈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生原因。
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3年6月西京医院收治的245例多节段(≥3个)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A组,118例)及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B组,127例)治疗。
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17分评分法(JOA)]、颈椎曲率指数(CCI)以及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术前JOA评分、CCI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1年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CCI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A组术后1年改善率为(67.82±13.35)%,B组术后1年改善率为(68.25±14.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6个月A组脊髓漂移距离低于B组,发生C5神经根麻痹者脊髓漂移距离高于未发生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与无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脊髓漂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A、B两组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分别为2.54%和13.39%,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两种颈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时临床疗效相似,但是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与后纵韧带骨化症可能为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
颈椎不同入路方式减压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研究
临床治疗原则 以及早手术 以阻止其病程 , 进而改善脊 髓 功能 , 治 疗 措 施 多 以手 术 切 除 为 主 , 但 以 何 种 入 路 方式 进行 手术 尚存 在 争议 , 将 收治 的多 节 段脊 髓 型
颈椎病 患者 分别 予 以两 种不 同 的手 术 入 路 方式 , 以期 探 索其 有效 治疗 措施 , 报 道 如下 。
可见 的 多于 2个 节段 连续 或者 不连 续 的颈椎椎 体节 段 的病理 改变 , 从 而 出 现 的相 应 临 床表 现 及 症 状 , 目前 ,
情况 : 手 内在 肌功 能 萎 缩 者 5 2例 , 其 中单侧 1 8例 , 双 侧3 4例 , 上 肢肌力 减 退者 2 6例 , 其 中单 侧 1 2例 , 双 侧 1 4例 ; 病 理征 : B a b i n s k y征 (+) 者 2 4例 , H o f f ma n n征
可 北 医药 2 0 1 5年 5月 第 3 7卷 第 1 0期
He b e i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 2 0 1 5 , V o l 3 7 Ma y N o . 1 0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7 3 8 6 . 2 0 1 5 . 1 0 . 0 3 6
Hale Waihona Puke 【 关键词 】 颈椎病 ; 多节段 ; 脊髓 型; 手术 【 中图分类 号】 R 6 8 1 . 5 3 1 .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2 — 7 3 8 6 ( 2 0 1 5 ) 1 0 — 1 5 4 4— 0 2
脊髓 型颈椎 病 是一 种 以椎 管 狭 窄 、 脊髓 压 迫 和 继 发 性脊髓 损 害为特 征 的疾 患 , 其 病 理 基 础 为 颈椎 椎 问 盘退 变 … , 而多 节段 脊髓 型 颈 椎病 则 是 指 在影 像 学 上
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与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posterior cervical laminoplasty,PCL)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手术治疗的两种较为常见的术式。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此两种术式治疗MCSM的初期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01-2017-06于我院治疗的67例MCSM患者。
采用ACDF治疗的35例设为ACDF 组,PCL治疗的32例设为PCL组。
ACDF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32~69岁,平均(52.34±4.34)岁;受累节段:C3-C618例,C4-C714例,C3-C73例;PCL 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32~68岁,平均(52.21±4.54)岁;受累节段:C3-C615例,C4-C714例,C3-C73例。
两组患性别、年龄、受累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ACDF组:取仰卧位,常规全麻,做长4~7cm的右侧斜切口。
切开联合筋膜与颈阔肌,钝性分离内脏鞘与颈血管鞘,进入椎前间隙,C臂机透视确定病变的椎间隙,将椎体前方骨赘采用尖嘴咬骨钳咬出,采用Caspar撑开器将椎体撑开固定。
采用长颈肌内侧缘为界面,将手术间隙的椎间盘前方纤维环切除,并仔细将退变的椎间盘组织、髓核组织钳出,将椎体后方上下骨赘采用专用刮匙刮出,将后纵韧带保留。
彻底减压后将终板软骨刮除,选择规格适宜的Cage并采用羟基磷灰石压紧后完整置于椎间隙,透视确定置入效果,采用规格适宜的钛板固定于相邻椎体,再次透视确认位置理想,常规缝合伤口。
PCL组:术前常规准备与ACDF组一致,取俯卧位,头颈部采用Mayfield固定并轻微弯曲,颈后正中入路,沿白色颈韧带用电刀切开深层组织,此过程尽量避开血管与神经,显露病变椎板,明确侧块与椎板外侧的结合部。
两种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及疗效比较
两种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及疗效比较严力生;罗旭耀;钱海平;钮心刚;鲍宏伟;宫峰【摘要】目的比较前路经椎间隙扩大减压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加融合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自2004-03-2009-08,采用前路减压加融合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98例,其中经椎间隙减压、Cage或骨块植骨加钛板固定52例,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或骨块植骨加钛板固定46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并发症、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1周内均感到神经症状明显好转,手指持物及下肢肌力增加,肢体活动度较术前灵活、上胸部紧缩感及手指麻木明显减轻.术后一周X线片检查:两组均显示椎间隙高度、生理弧度恢复,植骨固定位置良好.术后3~6个月X线复查显示:经椎间隙减压组中50例维持原高度,高度丢失1mm 2例(采用人工骨者),而采用Cage者均维持良好.次全切除减压组中椎间隙维持手术初期高度35例,高度丢失2mm 6例、丢失1mm 5例.两组的MR显示减压彻底、钛板固定良好.术后29个月(6~72月)JOA评分:经椎间隙组:从手术前的9.2分到手术后3个月的14.8分,随访时16.5分;术后改善率93%.次全切除组:从手术前的9.4分增加到手术后3个月的14.3分,随访时16.2分,术后改善率92%.结论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与椎体次全切除加融合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而采用经椎间隙的减压融合固定术不但减压彻底,而且具有出血少、损伤小、融合快等优点.【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10(031)006【总页数】4页(P403-406)【关键词】颈椎病;手术;减压;比较【作者】严力生;罗旭耀;钱海平;钮心刚;鲍宏伟;宫峰【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11医院骨科,上海,200081;解放军第411医院骨科,上海,200081;解放军第411医院骨科,上海,200081;解放军第411医院骨科,上海,200081;解放军第411医院骨科,上海,200081;解放军第411医院骨科,上海,2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对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何种手术方法各家报道不一,虽然采用后路减压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目前较多学者仍主张采用颈椎前路的方法以直接解除来自脊髓前方的压迫[1~3]。
前路手术与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退变的效果比较
前路手术与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退变的效果比较作者:冉波曾勇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2年第10期[摘要] 目的比较前路融合手术(ACDF/ACCF)与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退变的效果。
方法选取2008~2018年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多节段退变性颈椎手术患者(≥3个椎体),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每组各100例。
前路组行ACDF/ACCF手术,后路组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手术,对上述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情况、有无肺栓塞、有无DVT形成、神经并发症发生情况、吞咽困难占比、住院时长及手术翻修率情况、住院费用及保守治疗的费用等。
结果术后前路组的伤口感染占比、伤口裂口占比、伤口血肿占比、DVT占比、神经并发症占比、吞咽困难占比、住院时长占比、住院费用占比等指标均低于后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多节段;颈椎病;前路;单开门;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2)10-0077-04[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anterior fusion surgery and posterior single open-door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degener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ith multi-level cervical degeneration undergoing surgery in Chengd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from 2008 to 2018 (≥ 3 affected segments) were colleo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anterior approach group and the posterior approach group according to treatment methods,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anterior group underwent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 (ACDF/ACCF),and the posterior group underwent cervical posterior single open-door expansive laminoplasty. The abov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following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Postoperative wound conditions,occurrence of pulmonary embolism,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formation and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the proportion of dysphagia,length of hospital stay, surgical revision rate,the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etc. Results The anterior approaoh group of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wound dehiscence, wound hematoma, DVT,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dysphagia,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s and other indicators in the anterior approac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posterior approach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Key words]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pathy; Anterior approach; Single open-door; Complication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1]。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手术治疗的比较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手术治疗的比较尹朝信;颜爱民;刘文和【摘要】目的比较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桂阳中医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8例,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33例(A组),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35例(B组),术前和术后按照JOA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并计算恢复率.MRI测量硬脊膜囊矢状径并计算膨胀回复率.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2个月,平均1年11个月,两组手术病例术前JOA评分及硬脊膜矢状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和恢复率,硬脊膜囊矢状径和膨胀回复率前路手术组高于后路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路减压手术均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优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0(008)009【总页数】3页(P33-35)【关键词】颈椎病;脊髓压迫症;手术;治疗【作者】尹朝信;颜爱民;刘文和【作者单位】湖南省桂阳市桂阳中医院骨科,424400;湖南省桂阳市桂阳中医院骨科,424400;湖南省郴州市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骨科,4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由于颈椎椎体及相关软组织结构退变而导致的椎管狭窄、脊髓压迫和脊髓继发性损害疾病。
对2~4个节段的CSM采用前路手术还是后路手术还存在争议[1,2]。
本研究就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手术治疗多节段CSM患者68例,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33例,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35例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8例患者中颈部疼痛32例,四肢疼痛34 例;上肢麻木无力及手部精细动作困难34 例;步态困难或下肢痉挛33 例,下肢麻木无力38例;腹部束带感43例,尿频、排大便困难11例;有外伤史31 例。
两种颈椎后路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两种颈椎后路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凡志伟;娄朝晖【摘要】目的探讨两种颈后路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98例MCS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术式分为A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46例)和B组(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52例).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VAS评分、CCI、ROM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 a JOA评分和C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和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JOA评分改善率为(63.51±14.67)%,B组为(59.24±1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6个月、术后1 a VAS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6个月、术后1 a ROM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低于A组,轴性疼痛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MCSM均能维持颈椎生理曲度且神经功能改善较为满意,但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能更好地保留颈椎活动度,轴性疼痛发生率较低,而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能降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10【总页数】4页(P1780-1783)【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多节段;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作者】凡志伟;娄朝晖【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河南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河南郑州 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odified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是在颈椎退变基础上,多节段(≥3节)脊髓遭受颈椎间盘突出,韧带增生钙化,椎体骨赘形成压迫而引发脊髓功能障碍的综合征。
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
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岑万春;霍理;胡永军【摘要】目的:比较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疗效与安全性,为MCSM的治疗术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接受颈前路椎间盘植骨融合术(ACDF)MCSM患者纳入前路组(n=124),接受颈后路椎板切除单开门减压术(CLF)MCSM患者纳入后路组(n=103)。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总结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体会。
结果:前路组住院费用低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前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60%,后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6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NDI指数均升高,颈椎活动度均下降,前路组术后NDI指数高于后路组,其颈椎活动度低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前路组、后路组患者术后1年临床优良率、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MSCM均可取得确切的临床效果,前路手术费用更低脊髓前方受压者首选ACDF术式,而后路手术能够有效避免颈椎活动度丧失,临床实践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期刊名称】《现代仪器与医疗》【年(卷),期】2017(023)006【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作者】岑万春;霍理;胡永军【作者单位】[1]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骨科,重庆401320;;[1]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骨科,重庆401320;;[1]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骨科,重庆4013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多阶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是指影像学上存在≥3个节段连续或不连续的颈椎病理改变,脊髓或硬膜囊多个平面受压是导致感觉功能障碍、麻木无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1]。
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MSCM患者,外科手术是终止病理进展、改善脊髓功能的首选方案[2]。
颈椎后路单、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比较
颈椎后路单、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比较王玺;李钦亮;刘艺;储朝明;代凤雷;张向征【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颈椎后路单、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3-09-2009-06收治的5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8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作为A组;22例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的JOA评分改善率、轴性症状严重程度、颈椎活动度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JOA评分改善率A组(52.0±21.4)%,B组为(52.7±1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0>0.05).A组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患者的比例为42.9%,B组为36.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2>0.05).颈椎活动度A组平均丢失3.9°,B组平均丢失3.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2>0.05).结论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比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轴性症状发生率及颈椎活动丢失率更低.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适应证及术者自身的熟练程度来采用不同开门方法.%Objective Clinical effec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with cervical posterior single or double door laminoplasty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03 to June 2009,28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undergone single door laminoplasty (Croup A), 22 patients with CSM undergone double door laminoplasty (Group B). Postoperative improvement rate of 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 (JOA)scores,the degree of axial symptom and ranges of neck motion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Result The average JOA improvement ratewere(52.0±21.4)% for group A and(52.7± 19.8)% for group B,There was no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JOA improvement rate. In group A,42.9% of patients had evident axial symptoms compared with 36.4% in groupB( P=0.642>0.05).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 found in loss of ranges of neck motion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3.9°vs 3.6°,P=0.492>0.05). Conclusions Double door laminoplasty than single door laminoplasty has low axial symptom incidence and cervical activity loss rate.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perators according to proficiency in different operation methods and clinical indications choose the different open door laminoplasty.【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12(033)002【总页数】4页(P88-91)【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轴性症状【作者】王玺;李钦亮;刘艺;储朝明;代凤雷;张向征【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脊柱外科,江苏连云港222000;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脊柱外科,江苏连云港222000;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脊柱外科,江苏连云港222000;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脊柱外科,江苏连云港222000;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脊柱外科,江苏连云港222000;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脊柱外科,江苏连云港2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R687.3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已成为颈椎管狭窄症、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连续和混合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较好的治疗方法[1]。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江帅;卜海富;隋聪;刘德宝;张复文【摘要】目的比较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0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单纯后路组),20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前后路联合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手术并发症,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 ~ 30个月.手术时间:单纯后路组(100±30) min,前后路联合组(180±20)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单纯后路组(200±50) ml,前后路联合组(300±60)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单纯后路组术前(8.52±2.42)分,术后(14.12 ±2.33)分,P<0.05;前后路联合组术前(8.66±2.50)分,术后(14.20 ±2.60)分,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颈椎病神经功能改善相似,但前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5(018)001【总页数】5页(P18-22)【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前后路联合手术【作者】江帅;卜海富;隋聪;刘德宝;张复文【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一病区,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一病区,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一病区,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一病区,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一病区,安徽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R681.53卜海富,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脊柱外科、创伤骨科研究,E-mail:*****************脊髓型颈椎病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对于多数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金标准,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情况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1]。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钟斌;邵高海【摘要】目的通过对比性研究,评价两种不同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taphy,CSM)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针对39 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21 例行前路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笼内植骨、钛板内固定术(A 组),18 例行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减压联合钛笼、cage植骨融合术(B组).评估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植骨融合率及神经功能改善率、生理弧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14~36个月随访,平均21个月.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8.6%、1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4±30) min、(105±20) min,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60±45) mL、(110±20) 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84.6%、95.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6.5%和81.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生理弧度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减压联合钛笼、cage植骨融合术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椎体骨质保留多、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0(016)001【总页数】3页(P8-10)【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作者】钟斌;邵高海【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重庆,402160;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重庆,4021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脊髓型颈椎病是指以椎间盘退变为病理基础,在其后缘形成含有椎体缘骨赘的隆起物,构成对脊髓或血管的压迫而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