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版)》

合集下载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完整版)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完整版)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完整版)摘要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

2023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和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55.5万例,死亡病例28.6万例。

中国已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最多的国家,结直肠癌严重影响和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

2010年,国家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结直肠癌领域专家撰写并颁布了《结直肠癌临床诊疗规范(2010年版)》(简称《规范》\《规范》的发布对我国结直肠癌诊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近些年,随着对该《规范》应用的普及和理解的深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3年、2023年先后组织专家对《规范》进行了4次修订,内容涉及结直肠癌的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评估,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和放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段等方面。

2023年版《规范》既参考了国际指南的更新内容,更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临床实践,同时囊括了近些年来我国结直肠领域的重要进展和循证医学证据。

2023年版《规范》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结直肠癌整体诊疗水平的进步,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预后,造福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家庭。

1概述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2023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5位,新发病例55.5万例,死亡病例28.6万例;城市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发病率上升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

筛查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我国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州等地开展的全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结果证实了筛查的效益。

目前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主要是危险度评估和大便潜血检查,阳性者再进行结肠镜检查。

大便DNA检测可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大便初筛的效益。

国外经验显示,在医疗资源较发达的地区,每3~5年实施一次结肠镜检查也可取得较好的筛查效果。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导语: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前列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

为了规范结直肠癌的诊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中国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

一、诊断1. 临床观察:对高危人群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和腹部触诊,了解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重点询问家族史和肠道疾病史。

2. 高危人群筛查:根据年龄、家族史、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如粪便DNA检测、结肠镜检查等。

3. 影像学检查:包括盆腔超声、腹部CT、胸部CT以及骨扫描等,以评估肿瘤的分期及转移情况。

4. 病理学检查:通过组织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学分级,确定肿瘤的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二、治疗1. 外科治疗: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根据癌肿的位置和分期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包括肠道吻合术、直肠切除术等。

对于早期癌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介入治疗。

2. 化疗:手术后的化疗可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同时也可以通过新辅助化疗或姑息化疗来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进展。

3. 放疗:结直肠癌的放疗主要用于术前辅助治疗、术中放疗或姑息治疗,可以通过减少局部复发和控制疾病进展来提高患者生存率。

4. 靶向治疗:EGFR抗体、VEGF抗体等靶向药物的应用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5. 免疫治疗:PD-1抗体、PD-L1抗体等免疫治疗药物的应用在结直肠癌治疗中也显示出一定的效果,可用于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三、术后辅助治疗1. 化疗:对于高危患者,术后化疗可以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主要通过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等化疗药物。

2. 靶向治疗:EGFR抗体、VEGF抗体等可以用于KRAS野生型患者进行靶向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手术后康复管理
疼痛控制
采用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如物理疗法、心理支持 等,有效管理术后疼痛。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提供适当的肠内或肠外 营养支持。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术后恢复,预防深 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 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12
contents
目录
• 规范概述与背景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围手术期管理措施 • 药物治疗进展及新型药物介绍 • 放射治疗和介入治疗技术探讨 • 营养支持和姑息治疗理念更新
01
规范概述与背景
推动科研与临床结合
鼓励临床科研人员积极参与规范制定与实施 过程,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
适用范围及对象
医疗机构
01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结直肠癌诊疗工作,包括综合医院、
肿瘤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等。
医务人员
02
面向从事结直肠癌诊疗工作的医生、护士、技师等医务人员。
患者及家属
03
为结直肠癌患者及家属提供诊疗指导与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
支持治疗
针对患者症状进行姑息治疗,提高 生活质量。同时,关注患者心理需 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04
围手术期管理措施
手术前评估和准备
评估患者全身状况
包括年龄、营养状况、心肺功能等,以确定手术耐受 性。
肠道准备
术前进行肠道清洁,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心理准备
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减轻焦虑和恐惧。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也是我国居民恶性肿瘤的一大主要死因。

为了规范我国结直肠癌的诊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于近期发布。

诊断:1. 临床表现:结直肠癌早期通常无症状,而晚期则可能出现肠道梗阻、腹痛、大便变化等症状,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有关这些症状的患者。

2. 体格检查:临床医生应进行肛门指诊,以排除其他结直肠疾病,并需进行全身检查,以确认有无转移病灶。

3. 影像学检查:可以通过腹部超声、乙状结肠镜、结肠镜、CT扫描等技术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4. 病理学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确定肿瘤性质、侵袭深度、转移情况,为术前评估和术后治疗提供依据。

治疗:1. 早期结直肠癌:对于早期结直肠癌,尤其对于T1期直肠肿瘤,可采用内镜切除术或肠镜微创手术治疗。

大部分早期结直肠癌是有望根治的,患者的术后预后也相对良好。

2. 中晚期结直肠癌:对于中晚期结直肠癌,手术切除仍然是标准治疗方式,术前应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手术后,根据病理学结果,可以决定是否给予辅助化疗,以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3. 转移性结直肠癌: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旨在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进行全身评估,确定肝脏、肺、骨等转移情况,通过手术、化疗、靶向治疗、放疗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疗。

随访与复发监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需要长期随访,以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

随访内容包括症状询问,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对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再次制定治疗方案。

总结:的发布为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通过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结直肠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科学的研究结果和技术的进步,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效果综上所述,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的发布为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版)文章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8,21(1)结直肠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2012年诊断的全球136万例结直肠癌中,中国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例数达到25.3万例,占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的18.6%,中国是全球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数最多的国家,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和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状况的一大难题。

2013年,国家卫计委委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结直肠癌领域的专家撰写了《中国结直肠癌临床诊疗规范》(简称《规范》)并公开发布。

《规范》发布之后对我国结直肠癌诊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近些年,随着对该《规范》不断地深入理解和应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曾先后组织专家对《规范》进行了3次修订:2013年版推荐是当时国家卫计委组织的第一个恶性肿瘤单病种的诊疗规范;2015年进行了第2次修订;2017年进行了第3次修订。

内容涉及结直肠癌的影像学检查、病理评估、外科、内科和放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段等方面。

2017年版《规范》既参考了国际的指南的内容,更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临床实践,同时囊括了近些年来我国结直肠领域的重要进展和许多自己的循证学临床数据。

本刊在刊登2017版《规范》的同时,为使各位从事结直肠癌诊疗的临床医生对新版《规范》的更新有更全面和立体的认识,现将新版《规范》的主要修订内容按照其在《规范》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影像学检查《规范》2017版较前版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及补充,不再局限于影像学检查方法层面,而是涉及到结直肠癌检查及诊断治疗评价中的各个环节。

同时,由于结肠癌、直肠癌发病部位及生物学行为的内在差异,将前版指南中结直肠癌拆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分别陈述各自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和关键的影像学评价内容。

具体更新内容:(1)影像方法的选择:分别推荐了针对结肠癌原发灶、直肠癌原发灶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同时也针对不同部位转移瘤,推荐了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直肠癌:补充了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扫描细节,以便获取清晰的影像学资料,利于影像医生及临床医生综合评价;(3)结肠癌和直肠癌评价问题:分别补充了影像学方面需要评价的关键信息,这些信息是与结肠癌或直肠癌患者治疗及预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需要影像医生据此给出明确的评价,如结直肠癌的TNM分期、直肠癌的直肠系膜筋膜状态以及壁外脉管癌栓等。

《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内镜及影像学检 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诊断流程
对疑似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初筛,行内 镜检查并取活检,病理确诊后进一步 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分期,制定 治疗方案。
03
治疗策略与方案选择
手术治疗原则及适应证
根治性手术原则
强调肿瘤的整块切除,保证切缘阴性 ,并清扫区域淋巴结。
重视新技术应用
关注新兴技术在结直肠癌诊疗 中的应用,如人工智能辅助诊 断、免疫疗法等,提升诊疗效
果。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表现与分型
早期结直肠癌
常无特殊症状,发展后可有便意 频繁、排便习惯改变、便前肛门 下坠感、里急后重等表现,晚期 可出现下腹痛。
分型
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其中 隆起型预后较好。
《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 范(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12
目录
• 规范背景与意义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策略与方案选择 • 康复管理与随访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规范背景与意义
结直肠癌现状及挑战
发病率与死亡率
01
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全球性健
康问题。
早期筛查不足
02
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影响治
疗效果。
治疗手段多样性
03
结直肠癌治疗手段众多,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需要规范化管理。
诊疗规范制定目的
01
02
03
提高诊疗水平
通过制定规范,明确结直 肠癌诊疗流程和标准,提 高医生诊疗水平。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未来研究方向
早期诊断
加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技术研究,提高早期发现 率和治愈率。
综合治疗
研究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药物治疗、放疗 、免疫治疗等,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临床试验
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评估新药、新 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多依据。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有助于了解肿 瘤的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
血液检查
如肿瘤标志物、血常规等,有 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诊断流程
01
02
03
初步筛查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相关 检查,初步怀疑结直肠癌 可能。
进一步检查
进行病理学检查、影像学 检查和血液检查,以明确 诊断。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和检查结果 ,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CONTENTS
• 概述 • 临床表现及诊断 • 病理学特征 • 结直肠癌的分期与治疗原则 • 结直肠癌的预防与控制 • 展望未来
01
概述
结直肠癌的定义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发生在结直肠黏膜上 皮的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
化疗
对于Ⅲ期和Ⅳ期病人,术后需要进行全身化疗以杀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提 高治愈率。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也可以考虑进行姑息性化疗以减轻症状。
05
结直肠癌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 全谷类和纤维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 工肉类的摄入。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版)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版)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概述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

2015 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5 位,其中新发病例37.6 万,死亡病例19.1 万。

其中,城市地区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显著。

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结直肠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结直肠癌诊疗水平,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诊断技术与应⼀(⼀)临床表现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下列症状:1.排便习惯改变;2.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3.腹痛或腹部不适;4.腹部肿块;5.肠梗阻相关症状;6.贫血及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等。

(⼀)疾病史和家族史1.结直肠癌发病可能与以下疾病相关: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血吸虫病等,应详细询问患者相关病史。

2.遗传性结直肠癌发病率约占总体结直肠癌发病率的6%左右,应详细询问患者相关家族史: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等。

(三)体格检查1.一般状况评价、全身浅表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及锁骨上淋巴结的情况。

2.腹部视诊和触诊,检查有无肠型、肠蠕动波、腹部叩诊及听诊检查了解有无移动性浊音及肠鸣音异常。

3.直肠指检:凡疑似结直肠癌者必须常规作肛门直肠指检。

了解直肠肿瘤大小、大体形状、质地、占肠壁周径的范围、基底部活动度、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肿瘤向肠外浸润状况、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有无盆底种植等,同时观察有否指套血染。

(四)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

2.尿常规:观察有无血尿,结合泌尿系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是否侵犯泌尿系统。

NCCN结直肠癌高风险评估指南2017.3版(4)

NCCN结直肠癌高风险评估指南2017.3版(4)

NCCN结直肠癌高风险评估指南2017.3版(4)致医生同行:欢迎订购《指南解读》会员(点击了解详情)欢迎大家对编译内容提批评指导意见,可在文末留言,谢谢!科研招募:免费400多个基因二代测序和免疫治疗预后指标检测(点击了解详情)个人简介: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累计影响因子达68分。

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4部。

曾赴美国Cleveland Clinic结直肠外科交流学习,担任多本SCI杂志的审稿人。

入选长海医院首批“优秀青年人才苗子库”,多次获国际结直肠疾病高峰论坛青年学者奖、3D手术视频大赛最佳团队奖、MDT病例分享论坛优胜奖、第二军医大学先进文职人员和医院嘉奖。

擅长疾病: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遗传性结直肠癌的筛查和遗传咨询。

目录林奇综合征的IHC和MSI检测原则(LS-A)LS-A,1/5英文版中文版总则●IHC和MSI检测通常是在结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进行的筛查试验(单独或联合),以识别LS的高危人群。

大于90%的LS肿瘤是MSI-H(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和/或IHC显示至少有一种错配修复(MMR)蛋白的表达缺失。

散发性结肠癌中有10%〜15%表现为IHC异常和MSI-H,其中大部分是由于MLH1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引起的,而不是LS(一种MMR基因或EPCAM的遗传突变)所致。

在大多数散发性MSI(微卫星不稳定)的 CRC中发现了BRAF V600E 基因的突变,而该基因的突变在LS相关的CRC中很少见。

因此,MLH1 的IHC检测结果异常增加了LS的可能性,但是还不足以确诊LS。

然后将具有胚系突变的那些确定为LS患者。

同样的,由于MLH1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散发性子宫内膜癌可能表现出MSI / IHC异常。

对肿瘤组织的DNA进行相应基因的体细胞MMR基因突变检测(参见LS-A 4/5 中的“可能的病因学”),可以用来评估体细胞突变,进而解释IHC和/或MSI结果异常的原因。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定期接受随访,通常在治疗结束后的2 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3-5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 次,5年后每年随访一次。
随访内容
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肿瘤复发 情况。
监测指标选择及意义
肿瘤标志物
01
如CEA(癌胚抗原)等肿瘤标志物的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
病理诊断
01
病理诊断是结直肠癌确诊的金标准,包括活检标本的
病理检查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
02
活检标本的病理检查可明确病变性质,确定是否为结
直肠癌。
03
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可评估肿瘤的分期、分化程
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治疗部分解读
手术治疗原则与术式选择
手术治疗原则
02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诊疗规范为不同地区和医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共同的语言和平台
,有助于推动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
03
培养临床医生的规范意识
通过学习和实践诊疗规范,临床医生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规范意识,更
加注重患者的全面评估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临床医生的综合
素养和诊疗能力。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 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0
目 录
• 引言 • 诊断部分解读 • 治疗部分解读 • 随访与监测部分解读 • 规范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结直肠癌诊疗水平
通过规范的制定和推广,提高我国结直肠癌 的诊疗水平,减少诊疗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 ,改善患者预后。
推动多学科协作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摘编)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摘编)

30 ·中国循证 指南共识 ·
肿瘤 综合治 疗电子 杂志 2018年第 4卷 第 2期
2.7 病 理 组 织 学检 查 活 检 病 理 不 能确 定 有 无 黏 膜 下浸 润 ,诊 断为高 级别 上皮 内瘤变 的病 例 ,建议 临 床 医 师 综 合 其 他 临床 信 息包 括 内镜 或 影 像 学评 估 的 肿 瘤 大 小 、侵 犯 深 度 、 是 否 可 疑 淋 巴结 转 移 等 ,确 定治疗 方案 。低位 直肠 肿瘤 可能 涉及 是否保 肛 决策 时,建 议病理 医师 在报 告 中备注 说 明活检组 织有 无达 到 “癌变 ”程度 。确 定为 复发 或转移 性 结 直 肠癌 时 ,推荐检 测肿 瘤组 织 K—ras及 N—ras基 因 、 BRAF基 因 、MMR蛋 白表 达 或 微 卫 星状 态 及 其他 相 关基 因状态 。 2.8 开腹 或 腹 腔镜 探 查 术 下列 情 况 建 议 行 开 腹 或 腹腔镜 探 查术 :① 经 过各种 诊 断方法 尚不 能 明确 诊 断且 高度怀 疑结 直肠 肿瘤 ;② 出现肠 梗 阻,保 守 治 疗无 效 ;③ 可疑 出现肠 穿孔 ;④ 保守 治疗无 效 的 下 消化道 大 出血 。 2.9 结 直 肠 癌 的诊 断 步骤 结直 肠 癌 诊 断 步 骤 见 附图 1。诊 断结 束后推 荐 行 cTNM 分期 。 3 病 理类 型 3.1 早 期 结 直 肠 癌 (pT ) 癌 细 胞 穿 透 结 直 肠 黏 膜 肌浸 润至 黏膜 下 ,但 未 累及 固有肌层 ,认 为是 早 期 结 直肠癌 (pT )。上皮 重度 异型 增生 及未 穿透 黏 膜 肌层 的癌 称为 高级 别上皮 内瘤变 ,包 括局 限于 黏 膜 层 、但有 固有 膜浸 润 的黏 膜 内癌 。
(4)MRI:推 荐 MRI作 为 直肠癌 常 规检 查项 目。 对 于局部 进展 期 直肠 癌患 者 ,需在 新辅 助 治疗 前后 分 别 行 基 线 、MRI检 查 , 目的在 于评 价 新 辅 助 治 疗 的效果 。

最新:预防结直肠癌的专家建议全文

最新:预防结直肠癌的专家建议全文

最新:预防结直肠癌的专家建议(全文)2021年上半年,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发布了《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 ,北京)》,本文将根据该指南和相关文献,就直结肠癌的预防和筛查,做简单通俗的解读。

一.我国结直肠癌的现状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38.7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9.87% ;在农村地区的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谱第5位,而在城市则高居第2位。

由结直肠癌导致的死亡病例18.71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01%β确诊前,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85%的患者不了解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知识;97%未做过肠镜筛查;其中86.5%的患者未做肠镜筛查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需要定期做肠镜筛查。

在确诊的患者当中直肠癌占比57.9%结肠癌42.1%术前临床TNM I、II、HI、IV期分别为:18.6%、42.5%、30.7%. 8.2% ;超过80% 的患者为中晚期;44%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等部位的转移;2003-2015年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56.9% ;中晚期癌的5年生存率约为30-40% ;而早期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85-90%o二、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以下为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L 一级亲属具有结直肠癌病史;2、本人有结直肠癌病史;3、有肠道腺瘤性息肉病史;4、患有8-10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克罗恩、溃疡性结肠炎);5、粪便潜血试验阳性;6、长期慢性精神刺激者;7、符合下列几项中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 ~ 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慢性便秘(病程至少6个月以上的便秘); 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

除此之外的,为一般风险人群。

三、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尽管结直肠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由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共38页文档

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共38页文档
卫生Fra bibliotek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2017-12-18 xinxinyel...转自全看的见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版)》专家组名单总顾问:孙燕顾问:郑树,万德森组长:顾晋,汪建平外科组组长:顾晋,汪建平,张苏展,蔡三军组员:于跃明,王锡山,兰平,许剑民,邱辉忠,宋纯,柳建忠,张忠涛,徐忠法,贾宝庆,梁小波,傅传刚,裴海平,潘志忠,燕锦(按姓氏笔画为序)内科组组长:沈琳,徐瑞华,李进组员:巴一,邓艳红,白春梅,白莉,刘云鹏,陶敏,徐建明,袁瑛(按姓氏笔画为序)放疗组组长:李晔雄,章真组员:王仁本,朱莉,李永恒,金晶,高远红,蔡勇(按姓氏笔画为序)病理组组长:梁智勇组员:李挺,邱志强,金木兰,笪冀平,盛伟琪,薛卫成(按姓氏笔画为序)影像组组长:孙应实组员:王屹,周智洋(按姓氏笔画为序)秘书组组长:彭亦凡,王晰程组员:刘骞,周炜洵,张江鹄,练磊,张晓燕(按姓氏笔画为序)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一、概述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

2015 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5 位,其中新发病例37.6 万,死亡病例19.1 万。

其中,城市地区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显著。

多数病人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结直肠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结直肠癌诊疗水平,改善结直肠癌病人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技术与应用(一)临床表现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下列症状:1.排便习惯改变;2.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3.腹痛或腹部不适;4.腹部肿块;5.肠梗阻相关症状;6.贫血及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等。

(二)疾病史和家族史1.结直肠癌发病可能与以下疾病相关: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血吸虫病等,应详细询问病人相关病史。

2.遗传性结直肠癌发病率约占总体结直肠癌发病率的6%左右,应详细询问病人相关家族史: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等。

(三)体格检查1.一般状况评价、全身浅表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及锁骨上淋巴结的情况。

2.腹部视诊和触诊,检查有无肠型、肠蠕动波、腹部叩诊及听诊检查了解有无移动性浊音及肠鸣音异常。

3.直肠指检:凡疑似结直肠癌者必须常规作肛门直肠指检。

了解直肠肿瘤大小、大体形状、质地、占肠壁周径的范围、基底部活动度、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肿瘤向肠外浸润状况、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有无盆底种植等,同时观察有否指套血染。

(四)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

2.尿常规:观察有无血尿,结合泌尿系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是否侵犯泌尿系统。

3.大便常规:注意有无红细胞、白细胞。

4.粪便隐血试验:针对消化道少量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5.生化、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等。

6.结直肠癌病人在诊断、治疗前、评价疗效、随访时必须检测CEA、CA19-9;有肝转移病人建议检测AFP;疑有腹膜、卵巢转移病人建议检测CA125。

(五)内镜检查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适用于病变位置较低的结直肠病变。

所有疑似结直肠癌病人均推荐全结肠镜检查,但以下情况除外:1.一般状况不佳,难以耐受;2.急性腹膜炎、肠穿孔、腹腔内广泛粘连;3.肛周或严重肠道感染;内窥镜检查报告必须包括:进镜深度、肿物大小、距肛缘位置、形态、局部浸润的范围,对可疑病变必须行病理学活组织检查。

由于结肠肠管在检查时可能出现皱缩,因此内窥镜所见肿物远侧距离肛缘距离可能存在误差,建议结合CT、MRI或钡剂灌肠明确病灶部位。

(六)影像学检查1.常用检查方法(1)X线:推荐气钡双重X线造影作为筛查及诊断结直肠癌的检查方法,但不能应用于结直肠癌分期诊断。

如疑有结肠或直肠梗阻的病人应当谨慎选择。

(2)超声:推荐直肠腔内超声用于早期直肠癌(T2期及以下)分期诊断。

(3)CT:推荐行胸部/全腹/盆腔CT增强扫描检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结肠癌TNM分期诊断;②随访中筛查结直肠癌吻合口复发及远处转移;③判断结肠癌原发灶及转移瘤新辅助治疗、转化治疗、姑息治疗的效果;④阐明钡剂灌肠或内窥镜发现的肠壁内和外在性压迫性病变的内部结构,明确其性质;⑤有MRI检查禁忌证的直肠癌病人。

CT评价直肠系膜筋膜(MRF)的价值有限,尤其对于低位直肠癌;(4)MRI:推荐MRI作为直肠癌常规检查项目。

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病人,需在新辅助治疗前、后分别行基线MRI检查,目的在于评价新辅助治疗的效果。

如无禁忌,建议直肠癌行MRI扫描前肌注山莨菪碱抑制肠蠕动;建议行非抑脂、小FOV轴位高分辨T2WI扫描;推荐行DWI扫描,尤其是新辅助治疗后的直肠癌病人;对于有MRI禁忌证的病人,可行CT增强扫描。

(5)PET-CT:不推荐常规使用,但对于病情复杂、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病人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检查。

术前检查提示为Ⅲ期以上肿瘤,为推荐使用。

(6)排泄性尿路造影:不推荐术前常规检查,仅适用于肿瘤较大且可能侵及尿路的病人。

2.结肠癌临床关键问题的影像学评价推荐行全腹+盆腔CT(平扫+增强)扫描,可以兼顾癌肿本身及转移瘤好发部位——肝脏。

影像医生需评价结肠癌的TNM分期以及有无EMVI(壁外脉管癌栓)。

3.直肠癌临床关键问题的影像学评价(1) 推荐直肠癌病人行MRI检查。

影像需明确:肿瘤的位置、TNM分期、直肠系膜筋膜(MRF)状态、有无EMVI。

(2) 对于其他部位远处转移瘤的筛查,如肺部,推荐行胸部CT检查;肝脏,推荐行肝脏MRI 增强或CT增强,或超声造影检查,如条件允许,建议首选肝脏MRI增强;全身部位的筛查,建议行PET-CT检查。

4. 推荐使用直肠癌MRI结构式报告,下附模板可供参考:(七)病理组织学检查病理活检报告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依据。

活检诊断为浸润性癌的病例进行规范性结直肠癌治疗。

与前一版内容相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版)》在各学科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更新,现简述如下。

影像部分将结直肠癌拆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分别陈述各自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和关键的影像学评价内容。

在影像方法的选择上,分别推荐针对结肠癌原发灶、直肠癌原发灶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同时针对不同部位转移瘤,推荐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直肠癌部分,补充了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扫描细节,以便获取清晰的影像学资料,利于影像医生及临床医生综合评价。

针对结肠癌、直肠癌临床关键问题,补充影像学方面需要评价的关键信息。

这些信息是与结肠癌或直肠癌患者治疗及预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需要影像医生据此给出明确的评价,例如结直肠癌的TNM分期、直肠癌的直肠系膜筋膜状态以及壁外脉管癌栓等。

推荐使用直肠癌MRI结构式报告,并附上报告模板供参考。

病理部分病理评估方面,针对新辅助治疗的标本,本次修订增加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标本的处理、取材原则,以及将肿瘤退缩分级的评估进一步标准化、明确化。

由于靶向药物的应用中靶标检测的细化、新药的不断应用,临床医生对一些基因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修订在活检及手术标本推荐检测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情况,在手术标本推荐检测K-ras、N-ras、BRAF基因,对于复发及转移肿瘤建议检测K-ras、N-ras、BRAF基因等基因状态。

病理检测自身方面,本次修订在多个方面评估细致化,增加可操作性。

内镜切除的标本处理、手术标本浆膜受累的检测、早期结直肠癌报告时黏膜下浸润深度的测量,都从前一版的简单描述修订为本版的具体操作规范。

对于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浸润深度,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例,除建议临床医生综合其他临床信息确定治疗方案外,在低位直肠癌,牵涉到影响肛门切除决策时,增加建议病理医生在报告中备注说明活检组织有无达到“癌变”程度,以便临床医生决策。

对一些标准化的内容进行更新,包括组织学分型、淋巴结外肿瘤结节检测和肿瘤分期,采用了最新的概念,例如分期应用AJCC第8版分期。

外科部分概述部分,使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进行阐述,对结直肠的解剖学范围给出明确规定。

体格检查方面,细化了腹部触诊、叩诊和肛门指诊的内容,强调锁骨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意义。

辅助检查部分,删除2015版妇女妊娠期和月经期不能进行肠镜检查的禁忌。

外科治疗部分,由2015版不接触手术原则改为无瘤手术原则,无疑在不接触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内涵。

对于结直肠新生肿物,临床诊断高度怀疑恶性肿瘤及活检报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若患者可耐受手术,建议行手术探查,这一点是第一次提出明确规定,即在病理上无明确恶性诊断依据而临床倾向恶性时,可以考虑手术探查。

对于家族性息肉病的手术术式,2017版规范也给出了比较灵活的规定,即可以根据病情在全结直肠切除和结直肠节段性切除之间作出选择。

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指征方面,同样给出了比较灵活的建议,即由具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外科医生来决定是否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病期等未作出明确规定。

另外,2017版规范外科部分删除了关于结直肠癌的鉴别诊断,关于结直肠癌肝、肺转移的外科治疗原则移到专门章节,对临床和病理分期作出更加准确的描述。

内科部分考虑到部分患者腹膜转移时CA125也会升高,故在肿瘤标志物检测部分增加了怀疑卵巢和腹膜转移时均建议检测CA125。

和病理科专家组沟通,统一RAS基因的命名,并且推荐活检和组织标本均行RAS基因和错配修复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

肺转移部分对围手术化疗和局部治疗部分措辞进行修改,保持严谨性。

对于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部分,进行了更细化的分层,包括对于T4b期结肠癌推荐进行术前辅助治疗,并强调多学科讨论在术前新辅助重要地位和意义。

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除推荐标准的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以外,还增加了对于特殊情况患者行单纯的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内容。

对于术后结肠癌辅助化疗时限,结合近期IDEA研究结果,将辅助化疗时间改为3~6个月。

同时强调根据患者情况、术后分期、药物不良反应相应调整治疗时间和药物剂量。

将Ⅱ期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术后辅助化疗的适应症区分。

晚期治疗部分增加了左右半结肠对靶向治疗药物疗效的区别,尽管没有像NCCN指南一样“武断”,但也给临床医生如何根据原发灶部位进行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意见。

在三线治疗中增加瑞戈非尼的治疗选择,由于TAS102和福奎替尼尚未上市,故此次未写入诊疗规范中。

晚期治疗中增加维持治疗的理念,目的在于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关注生活质量。

在推广规范治疗的同时,对特殊类型的BRAF突变结直肠癌也增加了强力三药+靶向治疗的理念,以期改善这类预后极差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