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交换机buffer需求分析白皮书
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
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1、简介1.1 背景1.2 目的1.3 范围2、数据中心运维概述2.1 定义2.2 目标2.3 重要性3、数据中心运维流程3.1 设备监控3.1.1 监控工具3.1.2 告警处理3.2 设备维护3.2.1 定期维护3.2.2 预防性维护3.3 容量规划与增长3.3.1 现有资源评估 3.3.2 容量规划策略 3.4 安全措施3.4.1 物理安全3.4.2 逻辑安全3.5 数据备份与恢复3.5.1 备份策略3.5.2 恢复测试4、运维服务级别协议4.1 定义4.2 协议内容4.2.1 运维响应时间 4.2.2 故障处理时间 4.2.3 售后支持4.3 违约责任和违约处理5、数据中心运维团队5.1 团队组成5.2 人员角色与职责5.3 培训与发展计划6、数据中心运维最佳实践6.1 设备标准化6.2 问题管理6.3 自动化工具和流程6.4 文档管理和知识库6.5 持续改进7、附件附件二、数据中心设备监控工具推荐注释:法律名词及注释:1、运维:维护与运营的合称,是指对设备、系统或网络等进行管理、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2、数据中心:指用于集中托管大量计算机服务器、存储系统和网络设备的设施,用于处理、存储和传输大量数据和信息。
3、服务级别协议:是提供给客户和运维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协议,明确了双方对于服务响应时间、故障处理、售后支持等方面的约定。
4、违约责任和违约处理:指当一方违反了服务级别协议中的约定时,另一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责任,并对违约行为进行处理。
5、自动化工具和流程:指使用自动化软件和流程来提高运维效率,减少人为操作错误的发生。
6、持续改进:指持续对运维流程和实践进行审查和改进,以提高运维效率和质量。
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
IT服务白皮书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IT服务白皮书二零一三年十一月目 录第一章运维服务概述 ...........................................................................1、 ........................................................................................2、 ........................................................................................3、 ........................................................................................第二章监控巡检服务 ...........................................................................1、实时监控 ...............................................................................2、日常监控 ...............................................................................第三章服务器运维管理服务 ....................................................................1、服务器健康检查 ........................................................................2、服务器日常维护 ........................................................................3、服务器配置管理 ........................................................................4、服务器性能管理 ........................................................................第四章网络运维管理服务 .......................................................................1、网络拓扑规划和优化 .....................................................................2、网络设备安装、配置、调试 ................................................................3、网络设备“高可用”配置和维护 ..........................................................4、网络设备性能管理 ......................................................................第五章存储运维管理服务 .......................................................................1、存储设备安装、配置、调试 ................................................................2、存储容量空间管理 ......................................................................3、存储性能管理 ............................................................................第六章数据库管理服务 .........................................................................1、数据库安装、配置、调试 ..................................................................2、数据库性能管理 ........................................................................3、数据库容量空间管理 .....................................................................4、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管理 ...................................................................第七章安全管理 ..............................................................................1、服务器安全管理 ........................................................................2、网络安全管理 ............................................................................第八章管理制度、流程 .........................................................................1、服务支持 ...............................................................................2、服务交付 ...............................................................................第九章应急管理 ..............................................................................1、应急预案开发和维护 .....................................................................2、应急演练 ...............................................................................第一章运维服务概述1、2、3、第二章监控巡检服务1、实时监控2、日常监控第三章服务器运维管理服务1、服务器健康检查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将故障排除在发生之前至关重要。
IDC 网络数据中心技术白皮书
技术参数白皮书﹝机柜﹞1、技术要求1.1一般要求用于IDC或其它电信网络数据中心大楼机房的通信机柜,其采用的材料和器件,紧固件、密封件,其机械、化学、电气性能以及各种性能的检测方式均应符合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及IEC的有关标准。
机架设计符合:IEC297-1-1986《Dimensions of mechanical-structures of the 482.6mm(19in)的要求。
》 series》的要求符合:ANST/EIA RS-310-D/DIN41491/PART1/IEC297-2/DIN41494/PART7/GB/T30472-92标准兼容19″国际标准、公制标准和ETSI标准.电源分配板的设计符合《通信用配电设备》(YD/T 585-1999)的要求。
1.2 环境条件1)工作温度:-5℃~40℃2)存温度:-20℃~+55℃3)工作相对湿度:不大于80%(+30℃时))4)贮存相对湿度:≤90%~96%(40℃±2℃)5)大气压力:76~106kpa6)运输: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正常运输。
经包装的产品能适应于正常运输条件,不会出现有损设备外观及性能的情况。
机架包装采用防冲撞摩擦包装,内部用气泡塑料袋包装,底部用木托盘固定,外包装用AA纸标准纸箱包装,外框四周(5×50×2000)mm护纸角保护,边角可承受外界(50KG)碰撞冲击。
1.3 外观与结构1)开门结构,前门单开(单扇),后门对称双开(双扇),前后门冲散热网孔,网孔面积大于60%。
2)机柜顶框和底框整体制作,顶部配防尘罩,支持上下进缆, 后两侧有线缆固定装置。
机柜后部左右两侧配有电源接线板,共24插口,双电源接线配置,接线板一一对应空气开关至交流接线断子,交流接线端子容量为60A,设置合理、安全、方便操作。
3)机柜内设置4根标准移动立柱用于安装设备和固定层板。
移动立柱的前后位置可以整体前后、移动调整,层板安装高度和前后位置可调,能适合不同设备的安装要求。
数据中心网络系统技术白皮书
交换机架构
包括二层交换机、三层交 换机和四层交换机等,每 种类型的交换机都有各自 的应用场景。
网络设备部署方式
包括接入层、汇聚层和核 心层等,每个层面都需要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备部 署和配置。
存储设备架构
DAS存储架构
直接附加存储架构,将存储设备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上,数据传输效 率较高。
NAS存储架构
存储虚拟化
将物理存储设备抽象成逻辑存储资源,实现存储 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分布式技术
分布式计算
01
通过将计算任务分配到多个计算节点上并行处理,实现计算效
率的提升。
分布式存储
02
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存储节点上,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
和可扩展性。
分布式数据库
03
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数据库节点上,实现数据的分布式
特点
高可靠性:数据中心 网络系统具有极高的 可靠性,能够保证数 据的稳定传输和存储 。
高性能:数据中心网 络系统具有较高的性 能,能够满足大量数 据传输和处理的需求 。
安全性:数据中心网 络系统具有严格的安 全措施,能够保护数 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
数据中心网络系统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互联网应用
开放接口
SDN控制器提供开放的网络接口,方便第三方应用开发商开发和集 成网络控制功能。
网络虚拟化
通过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和虚拟化。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
1 2
虚拟化网络功能
将传统的物理网络设备抽象成虚拟化的网络功能 模块,实现网络功能的灵活管理和调度。
高效资源利用
NFV技术可以提高网络设备的资源利用率,减少 硬件设备的浪费。
精选-FusionSphere分布式虚拟交换机技术白皮书服务器虚拟化
____ 1分布式虚拟交换机概述1.1产生背景图1-1网络虚拟化的发展Serv&r viirtLializ^tiori> Run multiple vjrtuah servers on 務physical ^orverJ Each VM has illurekMi rt is rurailng aptiysical server计算虚拟化驱动网络虚拟化的发展。
传统数据中心,一台服务器运行一个操作系统,通过物理网线与交换机相连,由交换机实现不同的主机的交换、流量控制、安全控制等功能。
在计算虚拟化后,一台服务器虚拟化成多台的虚拟的主机,每个虚拟主机有自己的 CPU、内存和网卡。
同一服务器上的不同主机之间既需要维持原有的通信,同时由于共享物理设备,引出了新的安全隔离、以及对流控的更高的需求,对虚拟交换技术的诉求由此产生Bikie VM Red VMPhysicallserverN*rwork VbFliiililxxtlan>Run m^ultiplB virtualrwtwQi* neiwnirk>EacH virtual nelworK hasll as a dodlcLitedfabricPh^SHcalnetwork为统一和简化对各台主机的虚拟交换机的配置管理,业界引入分布式虚拟交换机。
分布式虚拟交换机一方面可以对多台服务器的虚拟交换机统一配置、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虚拟机在服务器之间迁移时网络配置的一致性。
1.2虚拟交换现状虚拟交换分为基于服务器来实现虚拟二层交换的功能和基于交换机实现虚拟交换功能两类实现方式。
其中服务器实现虚拟交换又分为服务器CPU实现虚拟交换和在服务器网卡上实现虚拟交换的两种方式。
总结来说,虚拟交换的实现形式一般分为三种:1)在服务器CPU上实现虚拟交换;2)在服务器网卡上实现虚拟交换;3)在物理交换机上实现虚拟交换。
1.2.1基于服务器CPU实现虚拟交换在服务器CPU中实现虚拟交换是目前较为成熟且产品化较好的技术方案。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白皮书[1]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应用白皮书一引言任何现代化的IT设备都离不开电源系统,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是为机房内所有需要动力电源的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动力电源支持的系统。
供配电系统于整个数据中心系统来说有如人体的心脏-血液系统。
1.1 编制范围考虑到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叙述的方便,本白皮书所阐述的“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是从电源线路进用户起经过高/低压供配电设备到负载止的整个电路系统,将主要包括:高压变配电系统、柴油发电机系统、自动转换开关系统(ATSE,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ing Equipment)、输入低压配电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系统、UPS列头配电系统和机架配电系统、电气照明、防雷及接地系统。
如下图:图1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示意方框图高压变配电系统:主要是将市电(6kV/10kV/35kV,3相)市电通过该变压器转换成(380V/400V,3相),供后级低压设备用电。
柴油发电机系统:主要是作为后备电源,一旦市电失电,迅速启动为后级低压设备提供备用电源。
自动转换开关系统:主要是自动完成市电与市电或者市电与柴油发电机之间的备用切换。
输入低压配电系统:主要作用是电能分配,将前级的电能按照要求、标准与规范分配给各种类型的用电设备,如UPS、空调、照明设备等。
UPS系统:主要作用是电能净化、电能后备,为IT负载提供纯净、可靠的用电保护。
UPS输出列头配电系统:主要作用是UPS输出电能分配,将电能按照要求与标准分配给各种类型的IT设备。
机架配电系统:主要作用是机架内的电能分配。
此外,数据中心的供配电系统负责为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及其他系统提供电能的分配与输入,从而保证数据中心正常运营。
电气照明:包括一般要求,照明方案、光源及灯具选择。
防雷及接地系统:包括数据中心防雷与接地的一般要求与具体措施。
1.2 编制依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电子信息机房施工及检验规范》GB50462—20081.3 编制原则1.具有适应性、覆盖性、全面性的特征。
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白皮书
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白皮书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白皮书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数据中心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也应与时俱进,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本白皮书以全球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为出发点,针对中国数据中心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背景随着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成为全球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障人类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保护自然环境,以满足当前和未来世代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
数据中心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如何将数据中心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是全球数据中心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全球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目前,全球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将就此进行简要介绍。
1. 美国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市场之一,其数据中心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政府倡导数据中心绿色化,各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标准。
同时,美国数据中心业界也投入大量资金研发节能减排技术,采用先进的冷却系统和回收利用废热等措施,不断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2. 欧洲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欧洲是全球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之一,其可持续发展水平也较高。
欧洲各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能源效率标准和环保政策,数据中心行业也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如自然通风、天然气冷却等,同时还投资于采用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发展。
3. 亚洲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亚洲是全球数据中心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然而其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相对而言较低。
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
建立设备采购流程,包括需求分析、产品选型、采购计 划和合同签订等方面的流程。
配置管理流程
建立配置管理流程,包括设备部署、系统调试和验收等 方面的流程。
监控和应急响应流程
建立监控和应急响应流程,包括实时监控、故障排查和 应急预案等方面的流程。
完善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组织架构
01
建立运维管理团队
02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购买性价比 高的设备和软件,降低成本。
03
优化服务级别
根据实际需求和优先级,优化服 务级别协议(SLA),降低不必要 的服务和成本。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中小企业虽然信息系统规模较小, 但对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的需求也在 逐渐增加。
02
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核心价值
提高it系统的可靠性
1 2 3
实时监控硬件和软件系统
通过专业的监控工具和技术,实时监控IT系统 的硬件和软件运行状态,预防潜在的故障和问 题。
故障修复与预防
一旦出现故障,能够快速定位并修复问题,同 时通过定期的巡检和预防性维护,降低故障发 生的概率。
选择合适的运维服务提供商
提供商的经验和专业 技能
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 运维服务提供商,能够提供高效 、专业的运维服务。
提供商的服务质量
选择服务质量高的提供商,能够 保证运维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
提供商的客户评价
参考其他客户的评价,了解提供 商的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设计合理的运维服务流程
定义明确的服务流程
制定明确的运维服务流程,包括服务级别、 服务响应时间、服务处理流程等,以便提高 服务效率和质量。
流程的可操作性
数据中心机柜系统技术白皮书
数据中心机柜系统技术白皮书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数据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
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通过各种信息与通信系统的建设,而拥有了大量的电子信息设施与大规模的信息网络架构。
如何对它们进行更好地运用,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满足业务的不断增长,成为了众多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
因此建立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数据中心,将是针对这类问题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正在发展成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核心,设备、服务和应用的集成使得企业网络真正成熟和高效地运行起来。
近年来,国际数据中心市场发展迅猛,数据存储、交换、互通的过程需求及支撑的设备,数据网络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已改变了人们对通信枢纽、数据中心和计算机机房等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许多设计理念与思路。
企业及运营商的主机设备及其外围支持设备已逐步被高性能的服务器所替代。
基于主机的服务将转变为由分布式服务器完成,这些都为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些新的挑战给数据中心的基础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预制化,集成化和产品化的机柜系统则是这种要求下的必然产品演变。
机柜系统是数据中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从机房的功能角度看,它承担了数据中心中的设备的物理承载,决定了设备堆放密度在物理上的可能性,结合布线系统,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安防监控系统为设备的供电,互联互通提供了结构通道和维护上的便利性。
随着数据中心的集约化和大型化,它又同时为机房的可管理性提供基础接口,通过机房气流的再分配,为机房节能减排提供方案。
从机房的外观角度看,机柜系统又是机房外观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机柜系统的整体性,美观性直接影响机房的整体外观。
从机房的建设角度看,机柜系统自身的完整性,全面性和产品化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机房的建设速度和施工质量。
1.1研究的范围本白皮书针对设计人员、安装人员和使用者的需要,详细论述了数据中心机柜系统的构成、产品选择、系统配置、质量构成等方面内容,提出了数据中心机柜系统的发展趋势、规划思路、设计方法和实施指南。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 白皮书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白皮书到目前为止,在数据中心运维部工作,工作主要是协助部门总监处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以这情况来说,数据中心是很多投资者、政府官员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无论是投资还是政府的政绩,拿出去说都是很有噱头的,所以总体上来说我们企业发展得很快。
主要的主要业务是提供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咨询、规划、设计、建设、验证、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我们的机房有自有机房,也就是自己投资建设的,主要靠租赁给客户或者卖给其他公司盈利,还有给其他公司的机房提供运维外包服务,也就是靠服务收费。
运维部里,做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运维工作,简单的说就是强弱电、暖通、安防这三个方面,基础设施是不含IT设备的,也就是客户服务器、存储、交换机等,等不管里面的网络传输了,什么后台大数据啊,各种数据存储、处理啊,根据工作性质,在机房工作的人员按工作专业主要分为:电气、暖通、弱电、安防这几个专业,从职级上来看,分为:总监、经理、主管、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等,具体安排多少人根据具体机房的大小和设备的数量,值班人员需要7x24值班,也就是说需要上夜班,还是比较辛苦的。
数据中心的日常工作主要包含值班、巡检、设备维护保养,故障处理、演练等。
值班,每个数据中心都有一套动环系统,这套监控系统监控着数据中心里所有的设备,采集成千上万个点,比如电压、电流、频率、PUU、功率、温湿度等各种信息都可以从这个系统中读出,而且每个参数都设定有一定的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值系统就会告警,屏幕相应位置会闪烁,且有语音提示,这是值班的人就需要对相应的问题进行现场处理,因为对每个故障都有处理的时限,因此值班人员需要对位置进行快速定位,所以要求值班人员对机房的所有设备的位置非常熟悉才行。
日常的巡检,就是对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巡检频率要求,巡检就是拿着巡检记录本去机房进行巡查,对有问题的点进行处理,然后记录在案。
设备维护保养,每个机房都列有详细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具体到每天做什么,对哪些设备具体做什么具体的维护保养,这个维护周期都是以月为单位的,不断的周期循环。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白皮书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白皮书1. 引言数据中心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承载着企业的关键应用、业务数据和信息系统。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可用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企业的业务运营和数据安全。
本白皮书旨在介绍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的相关概念、原则和实践,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2.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概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各种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对数据中心资源进行有效监控、管理和维护的一系列操作。
其核心目标是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基础设施管理技术基础设施管理技术是指对数据中心的物理设备进行管理的技术,包括机房环境监控、设备巡检、机柜管理、电力管理等。
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2.2 服务器管理技术服务器管理技术是指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进行管理的技术,包括服务器监控、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容量规划等。
通过对服务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和性能。
2.3 网络管理技术网络管理技术是指对数据中心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的技术,包括网络拓扑管理、流量监控、带宽管理、安全管理等。
通过对网络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网络带宽利用率和安全性。
2.4 存储管理技术存储管理技术是指对数据中心的存储设备进行管理的技术,包括存储管理、备份恢复、存储性能管理等。
通过对存储设备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数据备份和恢复能力。
3.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的原则在应用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3.1 自动化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应该借助自动化工具或脚本来实现对数据中心资源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
这样可以减少人工干预和错误,提高运维效率和可靠性。
3.2 统一管理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应该采用统一的管理平台或工具来管理数据中心的各类资源,包括物理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数据中心白皮书(2023年)
内容解读
技术创新
产业现状
发展趋势
《数据中心白皮书(2022年)》是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数据中心研究团队编写。除此之外,该研究团队还在政 策支撑、技术研究、标准制定、评估测试、咨询服务、培训交流以及平台运作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
一、现状。从规模上来看,全球总量增速有所放缓,我国保持较快增长,大型以上数据中心规模增长迅速。 2021年全球新增服务器总量保持稳定,数据中心总规模增速较之前有所减缓;北美、亚太、西欧三个地区2021年 新增服务器规模占比超过90%,亚太地区成为全球的重要增长极。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 将达到520万架,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速超过30%。
一、布局逐步优化,协同一体趋势增强。受市场内生算力需求驱动,及国家相关政策引导,我国数据中心布 局持续优化,协同一体趋势将进一步增强。
市场层面,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土地、电力等资源充足。不再仅是进行冷存储的灾备数据中心聚集区, 也将承载更多的应用。东部地区,土地、电力人员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升高,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成本较高,东 西部协同发展逐渐成为趋势。
政策层面,内蒙、贵州等地推出了电力、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有效帮助数据中心降低建设运营成本,数 据中心建设规模不断增长。“东数西算”工程将进入到全面建设期,我国数据中心布局或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我 国数据中心产业正在由通用数据中心占主导,演变为多类型数据中心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二、创新驱动持续,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作为算力服务中枢,数据中心既是数字经济底座,也是数字技术创 新的高地。早期数据中心建设,从基础设施的维度来看,数据中心是由风火水电构成的建筑设施。早期数据中心 建设主要参考建筑、电力、制冷、通信等行业的基建经验。未专门针对数据中心环境进行创新优化。
交换机技术白皮书
交换机技术白皮书一.不同层次上的交换机首先我们对一个很普通的网络结构进行讲解,以大概描述在不同层次上的交换机应该具备的功能;1.接入型2层交换机接入型2层交换机直接接入用户的PC机,为了避免因为办公室内用户的增加而再添加2层交换机,办公室内的2层交换机最好具备16或者24个10/100M以太网接口,然后使用百兆或者千兆以太网接口与汇聚层的3层交换机进行连接;从安全上考虑,交换机、路由器并不会产生恶意的数据,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PC的安全,需要网络内的2层具备多种功能。
比如,如果2层交换机不支持广播速率限制功能,那么办公室内的某台PC因为出故障或者因为故意的破坏而向交换机发出大量的广播数据,那么这些数据就将会被其它PC接收到,从而会浪费其它PC大量的cpu资源而导致PC的速度严重变慢,并且会浪费2层交换机与3层交换机之间的带宽,导致其它PC机上网速度严重下降;再比如,现在网络病毒泛滥,为了保护其它PC不受感染,如果在2层交换机上使能各种ACL策略,也可以使其它PC受到保护、同时也节约了带宽;为了管理上的方便,2层交换机也应该支持可被远程管理;在有些场合,需要对接入的用户进行认证,如果接入交换机不支持认证功能,那么就需要将认证功能交给汇聚层的交换机或者更上层的设备进行,那么未被认证的用户就有可能对其它用户进行恶意的攻击;因此,2层交换机虽然性能不是很高,然而在网络中,对它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因为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2.汇聚层3层以太网交换机根据网络的大小,汇聚层3层以太网交换机的数量上可能不一样,它的功能主要是完成多个子网之间数据的转发(不使用路由器而使用3层交换机的原因主要是价格以及转发性能的原因)。
需要3层交换机来进行子网间数据转发的原因是:一个LAN就是一个广播域,如果不划分多个LAN,就会导致LAN内的广播数据报过多而降低网络的性能,导致LAN内通信变得很缓慢。
从3层交换机在网络中的层次以及功能上看,3层交换机首要的任务是完成多个子网间数据的快速转发、以及3层交换机之间的数据转发。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技术白皮书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技术白皮书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技术白皮书1:引言1.1 目的和范围1.2 术语和定义1.3 背景与重要性2: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概述2.1 数据中心定义2.2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要素2.2.1 机房空间2.2.2 供电系统2.2.3 空调系统2.2.4 网络设备和布线2.2.5 机柜和机架2.2.6 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2.2.7 安全控制系统2.2.8监控与管理系统2.3 数据中心布局设计2.3.1 数据中心层次结构 2.3.2 线缆管理2.3.3 机柜布局3:数据中心供电系统3.1 供电系统需求3.1.1 冗余与容错3.1.2 可用性和可靠性 3.2 电力分配3.2.1 输电3.2.2 主配电3.2.3 机柜配电3.3 电力监控与管理3.3.1 功率监测3.3.2 故障告警4:数据中心空调系统4.1 温度和湿度控制4.2 空调设备选择4.2.1 制冷剂种类4.2.2 制冷系统类型4.3 空调系统的布置方式4.4 空调系统的运行和维护5: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和布线5.1 网络设备选择5.1.1 交换机5.1.2 路由器5.1.3 防火墙5.2 网络布线设计5.2.1 网络拓扑5.2.2 网络接口和线缆类型 5.3 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6:数据中心机柜和机架6.1 机柜和机架类型6.2 机柜和机架布置与连接6.3 机柜和机架的维护和管理7:数据中心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7.1 火灾探测系统类型7.2 灭火系统选择7.2.1 干粉灭火系统7.2.2 气体灭火系统7.2.3 水浸灭火系统7.3 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的布置和维护8:数据中心安全控制系统8.1 准入控制与身份认证8.2 监控与报警系统8.3 摄像监控和录像存储8.4 安全事件响应与管理9:数据中心监控与管理系统9.1 机房环境监控9.2 电力监控和能源管理9.3 网络设备监控和性能管理9.4 综合监控与管理平台10:附件附件1: 数据中心布局图纸附件2: 供电系统详细设计图纸附件3: 空调系统详细设计图纸:::11:法律名词及注释11.1 数据隐私法: 保护个人数据不被滥用和泄露的法律 11.2 版权法: 保护原创作品权益的法律11.3 电子商务法: 规范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
Cisco Nexus 9500 系列交换机 缓冲区和排队体系结构白皮书
白皮书白皮书2014 年 12 月Cisco Nexus 9500 系列交换机缓冲区和排队体系结构目录Cisco Nexus 9500体系结构概览 (3)网络转发引擎上的缓冲区 (3)应用叶引擎上的缓冲区 (6)Cisco Nexus 9500系列交换机上的排队 (8)4 队列模式和 8 队列模式 (9)基于类的加权轮询调度 (WRR) 和优先排队机制 (11)传出队列和扩展输出队列体系结构 (13)N9K-X9600 和 N9K-X9400 系列线卡上的排队体系结构 (13)N9K-X9600 和 N9K-X9400 系列线卡上的传出排队体系结构 (13)N9K-X9600 和 N9K-X9400 系列线卡上的缓冲区和传出队列监视 (14)N9K-X9500 系列线卡上的排队体系结构 (17)N9K-X9500 系列线卡上的缓冲区 Boost 功能 (17)- (18)N9K-X9500 系列线卡上的扩展输出队列体系结构N9K-X9500 系列线卡上的 NFE 缓冲区和传出队列监视 (20)N9K-X9500 系列线卡上的 ALE 缓冲区和扩展输出队列监视 (25)Cisco Nexus 9500 系列交换机上的队列限制 (29)ALE 流优先级 (30)结论 (30)了解更多信息 (30)附录 (31)附录 A:N9K-X9600 系列线卡上的缓冲区和队列监视 (31)附录 B:N9K-X9400 系列线卡上的缓冲区和队列监视 (38)N9K-X9432PQ 线卡上的缓冲区和队列监视 (38)N9K-X9464PX 和 N9K-X9464TX 线卡上的缓冲区和队列监视 (44)附录 C:N9K-X9500 系列线卡上的缓冲区和队列监视 (49)N9K-X9564PX 和 N9K-X9564TX 线卡上的 NFE 缓冲区和队列监视 (49)N9K-X9564PX 和 N9K-X9564TX 线卡上的 ALE 缓冲区和队列监视 (57)Cisco Nexus 9500 体系结构概览表1.Cisco Nexus 9500 系列交换机交换架构模块和线卡上的 ASCI 类型N9K-X9400 N9K-X9500 N9K-X9600 N9K-X9700 线卡线卡线卡线卡交换架构模块 仅 NFE NFE+ALE 仅 NFE 仅 ASE仅 NFE网络转发引擎上的缓冲区● 控制流量服务池 ●默认服务池控制流量服务池专门用于控制层面流量,以帮助确保分配了足够的缓冲区空间用于控制流量。
数据中心交换机buffer需求分析白皮书
数据中心交换机 buffer 需求分析白皮书目录1引言 (3)1.1DC 的网络性能要求 (3)1.2国内OTT 厂商对设备Buffer 的困惑 (4)1.3白皮书的目标 (4)2Buffer 需求的经典理论 (5)2.11BDP 理论 (5)2.2Nick Mckeown 理论 (6)2.3经典理论的适用性 (6)3基于尾丢弃的buffer 需求 (9)3.1丢包的影响 (9)3.1.2丢包对带宽利用率的影响 (9)3.1.3丢包对FCT 的影响 (12)3.2大buffer 的作用 (13)3.2.1吸收突发,减少丢包,保护吞吐 (13)3.2.2带宽分配均匀 (14)3.2.3优化FCT (15)3.3DC 内哪需要大buffer (15)3.4需要多大buffer (17)3.5带宽升级后,buffer 需求的变化 (19)3.6 小结 (19)4基于ECN 的buffer 需求 (21)4.1ECN 的作用 (21)4.2ECN 水线设置 (23)4.3基于ECN 的buffer 需要多大 (24)5基于大小流区分调度的buffer 需求 (27)5.1大小流差异化调度 (27)5.2大小流差异化调度如何实现大buffer 相当甚至更优的性能 (27)5.3基于大小流差异化调度的buffer 需要多大 (28)6 总结 (28)7 缩略语 (29)1 引言1.1DC 的网络性能要求近几年,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物联网等应用和服务高速发展,DC 已经成为承载这些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视频、网络直播、游戏等行业的爆发式增长,用户对访问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数据存储规模、计算能力以及网络流量的大幅增加;此外,物联网、智慧城市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也都对DC提出了更多的诉求。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需求,DC 内的网络性能要求主要体现在:•低时延。
互联网数据中心交换网络技术白皮书
互联网数据中心交换网络的设计1 引言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是指拥有包括高速宽带互联网接入、高性能局域网络、提供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的设备系统、专业化管理和完善的应用级服务的服务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IDC服务商为企业、ISP、ICP和ASP等客户提供互联网基础平台服务以及各种增值服务。
作为业务承载与分发的基础网络系统,就成为IDC平台的动脉。
随着中国IDC产业不断发展和业务需求多样化,基础网络逐步发展出一套相对比较通用和开放的方案架构。
2 当前主要的IDC基础网络架构虽然各IDC机房各有度身定制的业务需求,网络设计也有各自的关于带宽、规模、安全和投资的考虑因素,但最基本的关注点仍然集中在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和可扩展性上。
2.1 通用的IDC架构在整体设计上,层次化和模块化是IDC架构的特征,如图1,这种架构设计带来了整体网络安全和服务部署的灵活性,给上层应用系统的部署也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图1IDC层次化&模块化设计架构分区结构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它将数据中心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用于部署不同的应用,使得整个数据中心的架构具备可伸缩性、灵活性和高可用性。
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访问特性和核心应用功能,分成不同组,并部署在不同的区域中。
由于整个数据中心的很多服务是统一提供的,例如数据备份和系统管理,因此为保持架构的统一性,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功能相似的服务将统一部署在特定的功能区域内,例如与管理相关的服务器将被部署在管理区。
分区结构另一个特点是以IDC的客户群为单位进行划分,将具体客户应用集中在一个物理或逻辑范围内,便于以区域模块为单位,提供管理和其它增值服务。
层次化是将IDC具体功能分布到相应网络层、计算层和存储层,分为数据中心前端网络和后端管理等。
网络本身根据不同的IDC规模,可以有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
一般情况下,数据中心网络分成标准的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中心交换机 buffer 需求分析白皮书目录1引言 (3)1.1DC 的网络性能要求 (3)1.2国内OTT 厂商对设备Buffer 的困惑 (4)1.3白皮书的目标 (4)2Buffer 需求的经典理论 (5)2.11BDP 理论 (5)2.2Nick Mckeown 理论 (6)2.3经典理论的适用性 (6)3基于尾丢弃的buffer 需求 (9)3.1丢包的影响 (9)3.1.2丢包对带宽利用率的影响 (9)3.1.3丢包对FCT 的影响 (12)3.2大buffer 的作用 (13)3.2.1吸收突发,减少丢包,保护吞吐 (13)3.2.2带宽分配均匀 (14)3.2.3优化FCT (15)3.3DC 内哪需要大buffer (15)3.4需要多大buffer (17)3.5带宽升级后,buffer 需求的变化 (19)3.6 小结 (19)4基于ECN 的buffer 需求 (21)4.1ECN 的作用 (21)4.2ECN 水线设置 (23)4.3基于ECN 的buffer 需要多大 (24)5基于大小流区分调度的buffer 需求 (27)5.1大小流差异化调度 (27)5.2大小流差异化调度如何实现大buffer 相当甚至更优的性能 (27)5.3基于大小流差异化调度的buffer 需要多大 (28)6 总结 (28)7 缩略语 (29)1 引言1.1DC 的网络性能要求近几年,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物联网等应用和服务高速发展,DC 已经成为承载这些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视频、网络直播、游戏等行业的爆发式增长,用户对访问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数据存储规模、计算能力以及网络流量的大幅增加;此外,物联网、智慧城市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也都对DC提出了更多的诉求。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需求,DC 内的网络性能要求主要体现在:•低时延。
随着深度学习、分布式计算等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时延敏感型业务增长迅速。
计算机硬件的快速发展,使得这些应用的瓶颈已经逐渐由计算能力转移到网络,低时延已经成为影响集群计算性能的关键指标。
因此,时延敏感型应用对DC 网络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DC 内,端到端5-10 微秒时延已经成为主流的目标要求。
•高带宽高吞吐。
数据时代的到来,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如图1-1。
基于数据的应用(如图像识别)的推广,使得网络数据呈爆发式增长,小带宽已经无法满足应用对传输速率的需求。
部分应用场景下,带宽成为制约用户体验的瓶颈。
高带宽高吞吐对于提升大数据量传输的应用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应对大数据量传输的应用需求,目前,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的DC 都已经全面部署100GE网络,阿里巴巴更是规划2020 年部署400GE 网络。
图1-1 数据中心内存储的实际数据数据来源:中国IDC 圈•极低丢包率。
丢包需要重传,甚至RTO 超时,造成带宽的浪费。
目前,不少DC,通过使能PFC(Priority-based Flow Control)实现无损网络。
1.2国内OTT 厂商对设备Buffer 的困惑为了满足应用的发展对DC 网络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国内OTT 厂商除了上层的应用优化外,希望对DC网络架构以及交换设备做进一步的优化,以提升网络整体性能。
DC 内的设备buffer 成为关注的重点。
经过与国内OTT 厂商交流后发现,OTT 厂商对设备buffer 存在两点主要困惑:•设备buffer 需要多大。
设备buffer 大小一直备受关注。
大buffer 能吸收突发,减少丢包,但同时也会带来排队时延的增加;小buffer 能保证排队时延较低,但却无法吸收突发,影响链路的带宽利用率。
OTT 厂商都迫切想知道,在目标场景下,多大buffer的设备能满足业务需求。
•使能ECN 后,ECN 的水线该设多大。
ECN 使设备能尽早的反馈拥塞信息,避免排队时延过长,同时减少丢包,但是ECN 的水线设置对网络性能影响较大。
如果水线过低,则链路会欠吞吐;水线过高,则会造成时延增加,同时无法体现ECN 尽早反馈拥塞的优势。
因此,OTT 厂商迫切需要ECN 水线设置的经验指导。
1.3白皮书的目标在本白皮书中,我们梳理了目前业界关于DC 交换机buffer 的观点和结论,结合本身对buffer 的认识理解,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试图回答关于设备buffer 的两个基本问题:设备buffer 需要多大以及ECN 水线该设多大。
考虑到,目前DC 现网中的主流场景包括:基于尾丢弃的TCP 拥塞控制网络,基于ECN 的TCP 拥塞控制网络,以及使能大小流差异化调度的TCP 拥塞控制网络。
因此,本白皮书分别在三个DCN(Data Center Network)场景下分析交换机buffer 需求的相关问题,期望对交换机buffer 的设计以及使用提供经验性的指导。
2 Buffer 需求的经典理论2.11BDP 理论关于网络设备buffer 大小需求,最早的经典理论是Villamizar 和Song 在1994 年提出的1BDP(Bandwidth Delay Product)理论,也称为Rule-of-Thumb。
这里的BDP=C×RTT ,其中 C 为瓶颈链路的带宽,RTT 为链路的往返传输时延。
1BDP 理论做出如下假设:(1)传输层协议为基于丢包的TCP,丢包速率减半;(2)在链路中仅有一条长流;(3)网络只有一跳,TCP 流对buffer 的占用如图2-1 所示;(4)buffer 需求的目标是保证跑满链路带宽。
图2-1 一条TCP 流的buffer 占用在t1 时刻,TCP 的发送端感知到丢包,此时TCP 的拥塞窗口CWND 从Wmax 减小到Wmax/2,而TCP 流的在途数据量inflight=Wmax。
由于在途数据量在传输管道中或者在buffer 队列,因此inflight=BDP+B ,其中 B 为设备buffer 大小,于是可以得到Wmax=BDP+B。
在t2 时刻,buffer 队列排空,inflight≤CWND,发送端以Wmax/2 的窗口发送数据。
此时,数据报文无排队时延,数据包的RTT= 链路的往返传输时延,TCP 流的发送速率=Wmax/2/RTT,为了保证跑满链路带宽,TCP流的发送速率应该等于链路的瓶颈带宽C。
因此,C=Wmax/2/RTT,得到Wmax=2C×RTT 。
综合Wmax=BDP+B=2C×RTT,得到B=BDP=C×RTT。
也就是说,单流情形,设备1BDP的buffer 能保证出端口跑满链路带宽。
考虑到在不止一跳的网络拓扑中,当前设备buffer 排空的t2 时刻,流的RTT 包含除当前设备buffer 以外的其他设备的buffer 排队时延。
因此,要保证不欠吞吐的1BDP 设置中的时延需考虑队列时延。
n 2.2 Nick Mckeown 理论斯坦福大学的 Nick Mckeown 教授在 1BDP 理论的基础上,分别考虑多流同步和异步的情形,进一步扩展了 buffer 需求的理论。
(1) 多流同步。
流的同步指的是不同的流的发送窗口的大小变化锯齿曲线相位同步,即 发送窗口同时增大或减小。
通常,多流同时发起、多流在设备处同时丢包以及多流之间 接近的 RTT 都会增加多流的同步性。
对于在同一瓶颈链路传输的同步多流,在设备处叠 加后的发送窗口的大小变化曲线,就是多条锯齿曲线的同相叠加,与一条流的锯齿曲线类似。
因此,应用 1BDP 理论相同的推导逻辑,可以得到同步多流情形,要保证跑满链 路带宽,设备所需的 buffer 仍然为 1BDP 。
(2) 多流异步。
流不同步时,多流的发送窗口值形成的锯齿曲线会相互错开。
如果流数 足够多,假定各流的窗口值独立同分布,则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多流的窗口叠加后,形 成的总的窗口值服从正态分布。
此时,多流叠加的窗口值的变化与单流窗口值的变化存 在 n 的关系,其中的 n 为大流的条流。
因此,多流异步时,为了保障不欠吞吐,设备 所需的 buffer 为 BDP/ 。
2.3 经典理论的适用性经典理论都是针对广域网中的骨干网路由器的 buffer 需求提出。
相比于广域网,数据中 心的跳数更少,时延更短,业务的流量模型也不同,经典理论在 DCN 是否适用?BDP 理论在多流时是否依然适用?考虑到 buffer 溢出丢包后发送端需要 3 个冗余 ACK 才将窗口降半,假设多流的 buffer 占用曲线如图 2-2 所示。
假设 DCN 中共有 n 条流, 流 i 的窗口值大小为 W i ,流 i 的 RTT 为 RTT i 。
图 2-2 多 TCP 流的 buffer 占用在 t 1 时刻,buffer 溢出丢包,但由于源端无法立刻感知到丢包,收到 ACK 后,仍然会继续增大窗口值,继续发送数据包,导致 buffer 持续占满。
经过 3RTT 后,在 t 2 时刻,各流收到 3 冗余 ACK 后感知到丢包,此时多流的窗口都从 W i 降低到 W i /2。
在 t 2 时刻降窗口之前,各流的窗口值之和 ∑nWi 为各流的总在途数据报文,而这些报文或者在管道 中,或者在 buffer 队列中,因此 ∑n W i =BDP+B 。
在(t 2,t 3)期间,由于流的窗口值小于在途的报文数,于是各流停止发送报文,buffer 队列排空。
n n i在 t 3 时刻,各流已收到足够的 ACK ,使得在途数据报文数≤ ∑n W i / 2 ,于是各流开始 恢复数据发送。
W 要/保2证此时链路不欠吞吐,则各流的发送速率之和应该为瓶颈链路带宽 C 。
因此,∑ i = C 。
假设 RTT =max{RTT },则 C = ∑ W i / 2 ≥ ∑ W / 2 , n RTT maxi n RTT i n RTT max因 此 , 有 ∑ W i ≤ 2C ⨯ R T m T a 。
x 将 ∑W i =BDP+B 代 入 , 可 得 B ≤ C ⨯ R T m T a =x B D m P a 。
x 所以,buffer 为 1BDP 可以保证链路打满带宽,即 1BDP 的理论在数据中心依然适用。
BDP/ 理论成立需要满足两个基本假设前提:多流窗口值异步以及多流窗口值独立。
如果网络中的多流的窗口值不满足异步性和相互独立性,则多流叠加后的窗口值和单流窗口值之间的关系将失效。
在 DCN 中,尤其是大数据、图像识别等应用为主的 DCN 中,MapReduce 以及参数服务器等这类分区/聚合(Partion/Aggregate)的 incast 通信模式非 常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