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立项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立项课题中期报告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是一项旨在提高XXX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课题。
该课题于2014年5月向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申报,并于2014年10月获得“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通知”。
本文将对该课题的中期阶段工作进行总结。
背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数学教育应该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让教师的教学观念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彻底洗礼。
然而,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仍然存在问题,如教师还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学生在课堂上还处于“哑巴”式听课等。
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转变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师德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研究惯。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和师德素养。
同时,也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During XXX (October 2014 to November 2014)。
the XXX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objectives。
methods。
step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team members。
The leaders of XXX the research focus of the project.XXX.XXX methods that align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的思维定 势之下 ,不利 于学 生 对问题 的 思考和 解决 ,为此我们在 教学 中,要 更 新教 育 观念 ,注 重培 养 学生 创 新 意 识 ,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
l 、启 迪 兴 趣 ,激 发 创 新 欲 望
是 课堂 教学 别开生 面 ,耳 目一 新 ,让学
数 学 来 源于 生活 ,又 服务 于生 活。 < 数学课程标准 >强调数学教学 要 从学生 熟悉 的生活情境 和感兴 趣 的事 物 出发 ,是孩子们 有更 多 的机 会从 熟悉 的事 物 中学 习数学 、理 解 数学 ,让 学生感 受到数学就在他们 的周围。因此 , 教 师要 善 于 学生 已有 的 生活 经 验 出发 ,
决 问题 的强有 力工具 ,致力 于改变 学生
创设课堂情境 。 让乐学成为基点 建构 主义认 为 ,学 习要 与一定 的情 境相 联 系。有效 的数 学学 习来 自于 学生
一
、
忽 略了数学 结论获得 的思维 过程 ,使学 生 的思维 约束在机械 的模仿 和 死记硬背
对数 学活 动 的参 与 ,而参 与的程度 与学 生 学 习时产 生的情感 因素有着 密切 的关
产 生 了强烈 的不满 足感 ,利于促 进 学生
就 感和 进取精 神 ,让不 同的学 生都能体 将 大脑 中 已有的感性和理 性的知识信息 , 验 到成 功 的喜 悦 和 自身 的价 值。 因 此 , 借助于 想 象和 直觉 ,以突发性 飞跃 的形 只有 了解 数学这 门课程 的教学特 点 ,在 式进 行 的重建、组合 、脱颖 、升 华所完 此 基础 上运用适 当的手 段 ,才能 提高小 成 的思维 活动过程 。它是整 个创造 活动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2012-03-23 15:42:19)转载▼标签:杂谈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坚持为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把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主题策略,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积极探索适合全体学生特点的课堂模式,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完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打造“五四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涵“五”是“五步”,其含义是: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即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知能应用------知识总结。
“四”是“四精”,其含义是:三个精心设计一个精讲,即精心设计导入,精心设计问题、精心设计练习,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精讲。
“三”是“三体现”,其含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养成教育。
具体要求(一)五步教学流程要求五步教学流程只是教学过程的一般形式,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不管怎样调整,整个教学流程一定要体现双自主教学,达到课堂的高效性。
(二)“四精”的要求1、精心设计导入,吸引学生。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就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注重起始环节,数学教学亦不例外。
新颖的引言,巧妙的导语,生动的开头,是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意境的重要手段。
多年来,我们比较重视新课“导入”,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每节数学课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导人新课如同桥梁,联系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
可以说导人新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作好准备。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能轻松愉快地学好数学,是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苦苦探索的问题。
我认为优化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效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
高效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摘要:为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构建面向21世纪小学数学教学的新体系,我们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课堂教学还没有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为了彻底改变这样的状况,我校以创新精神作指导,创设了“25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51”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在新课改要求下,通过学习和借鉴外校课改经验,并结合本校教学实践提出的新的课改模式。
其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激励为主的教改模式,体现了生本课堂教学理念。
实现了“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型。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探索;应用“251”中的“2”指学生学,老师教。
“5”指师生双向互动的五个环节,学生的质疑——合作——探究——展示——达标;教师激趣——参与——激励——引领——测评。
“1”指一节高效课堂教学。
其实施的主要意义在于:突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充分地发展,在课堂学生通过质疑——合作——展示——探究——达标,在教师的激趣——参与——激励——引领——测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陶冶情操,张扬个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一、怎样才能实现“251”高效课堂我校教师主要抓三个环节:(一)抓课前。
教师在每节课前都要做到精心备课,科学的设计教学环节,吃透教材,与此同时还要大量的收集与本节知识相关的一些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当然在备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并于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
同时也要抓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尤其是数学学科,预习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
所以抓好课前的准备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
(二)抓课上。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动,让每个孩子在40分钟内都有收获,并且效益要高。
在课堂上尤其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长久的发展。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数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技能的重要途径,还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实施起来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通常扮演者授课者和主导者的角色,而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角色需要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该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探究数学规律,培养学生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需通过实际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学生参与度的提高在高效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重要。
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互相学习、互相合作,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多交流。
教师还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比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数学拓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个性化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同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风格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设置数学拓展课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取差异化教学,通过小班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加强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四、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实施中,形成性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形成性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学生的学习不足,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帮助。
形成性评价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重视以生为本开展教学活动,作为数学教师要发挥自身领导作用,结合学生的需求,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增加生活技能。
基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以期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育引言:想要实现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就要开展前置性探究教学,启发学生独立学习,根据生活知识以及相互合作决绝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从而达成深度学习目的。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带领学生挖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探索精神。
一、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重要的角色,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以前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革。
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必须反思自身教学手段,能否真正有利于学生。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前置性的教学概念,明确这种教育方法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需要,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大脑发育。
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顺利完成前置的教育目标,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以便提升课堂质量。
在完善数学课堂的教学理念时,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转换自身教育理念,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错误,那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错误的理念进行纠正,这样的方式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有所感悟[1]。
例如,在《小数除法》中,教师先不讲解教材中的定义和规律,可以给学生布置不同的习题:竖式计算2.36/1.8=? 2.7/0.75=?让学生自由计算,探究习题的正确答案。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有把1.8和2.36之间的小数点去掉,但是没有将2.36变成23.6。
因此,发现被除数和除数所增加的倍数不同。
而计算2.7/0.75时,学生先把2.7划去小数点,从而变成27,再0.75划去小数点成为75计算,最后由于计算错误,明白在被除数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应该用0补足。
“一案三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一案三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摘要: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许多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其中,以教案设计为核心的“一案三单”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践探索和研究,深入了解“一案三单”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和价值。
该模式将教案设计与课前预习单、课堂导学单和课后反思单有机结合,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一案三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正面临着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以教案设计为核心的“一案三单”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备受关注。
通过对实践探索和研究结果的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深入了解“一案三单”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为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这将有助于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全面发展。
一、"一案三单"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小学数学"一案三单"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和目标旨在通过教案设计和结合课前预习单、课堂导学单和课后反思单的方式,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和学习能力。
通过引入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通过教案设计,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并进行分析、推理和解决,培养他们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课前预习单的设计,引导学生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准备程度。
通过课堂导学单的设计,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过程控制能力。
通过课后反思单的要求,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小学数学五步尝试教学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构想
小学数学“五步尝试教学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构思大有山学校严作君为了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尽量降低高效课堂构建成本,保持教学工作的稳定性,结合学校实际,在总结本校学科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尝试和构建了数学“五步尝试教学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五步尝试教学法”模式简介教学模式或许有其僵化的一面,但模式的意义在于:诠释的是教育理念,体现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五步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精神为“先学后教,先试后导”;其价值取向为:让学生快乐尝试,在尝试中体验成功,在尝试中创新;其内涵为“全、主、合”,即“全”:面向学生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面发展;“主”:学生自主,主动学习;“合”: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合作探究。
“五步尝试教学法”的简要内容为“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质疑导学——拓展反馈”五个步骤。
模式结构:学生:示案预习——自主尝试——合作释疑——交流展示——知识建构教师:设计学案——指导尝试——参与交流——指导点拨——总结归纳1、自主预习尝试要点:教师制定导学案,设计尝试题,提出预习要求,规定预习内容,确定预习时间,进行学法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的重难点,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自主预习,做预习笔记,进行尝试练习。
一般结构:(1)课前基本训练(2)导入新课目标:教师提出学生小组内尝试活动任务,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查找资料、整合信息等尝试练习,解决基础知识型的问题,为学生在学习上定向;教师有针对性地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了解学情,寻找、确定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后教”作好铺垫和准备。
2、合作探究尝试要点: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等探究活动,针对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探讨,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由教师答疑。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有效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提出或生成疑难问题。
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合作探究环节中的实践和反思
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合作探究环节中的实践和反思作者:祝辉来源:《现代教育科研理论》2013年第04期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环节就是要让知识互动生成,让学生明确责任,让学生展示、点评、沟通,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
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性,让课堂效果“好”起来,让课堂教学更精彩,由此,我就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进行了分析、探究、思考。
一、引导互动在合作探究中,我适时鼓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当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出现跑题时,我要适时地把主题引回来;当学生思维受阻,出现“乱场”时,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适时给予启发,让学生在我的启发下,通过小组中各抒己见,最后自主解决问题。
让学生各自阐述理由,让问题越辩越明,通过这样的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技能得到培养。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设计了下面的内容:1、猜一猜: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2、试一试:证明自己的猜想,把经过证明得到的结果写下来。
3、谈一谈:把你的证明方法与同伴交流一下。
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时,我有针对性地加入到这部分同学的探究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完成探究活动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及时做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发言,通过及时的反馈进一步内化知识、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享受到了探究知识的快乐。
二、有效沟通(一)创设合作探究的情境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情境是探究性学习的闸门。
为了实现有意义的数学探究学习,就应把教学的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操作情境:小张、小王、小李和小赵在一起吃午餐,他们只有3块饼。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位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块?”孩子们活跃起来了,拿出学具摆弄着……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合作探究知识的极大兴趣,并为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构建小学数学和谐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小学数学和谐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新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可喜变化,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课堂参与度不高、不愿合作与互动、作业完成质量差、学业成绩不理想等。
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不能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没有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谈谈认识。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教师要对所教的科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热情,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数学教师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学生自然就会喜欢上数学。
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最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共同探究知识,共同解决问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这样的课堂必然高效。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确定学习主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吸引到教学内容上,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
皮亚杰说:“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教学要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总结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总结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总结范文(精选3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总结1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有了高效的课堂,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追求高效课堂要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
”1、了解学生个性。
大多学生的个性是在学习中他们最爱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
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
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3、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有针对性的进行团体学习辅导和个别学习辅导,搞好提优补差工作。
二、良好的自学能力是高效课堂的坚强后盾。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
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1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柳州市沙塘小学谢家斌1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实施柳州市沙塘小学谢家斌随着“135高效课堂”在我校的推广,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的思维活了,视野开阔了。
课堂上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教师由主动式为参与式的教学,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实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
一、教会学生学会预习。
在“135”教学模式中的“1”就是要学生学会预习,教会学生怎样预习,是上好课的关键。
学生往往在没有预习的课堂上缺乏对问题的思考,缺乏自己的独立见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就会出现当老师布置完学习任务后,学生马上聚在一起对学或群学,学生对问题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根本不知从何下手,沉默不语,组长也不会组织语言,学困生就更不知道了。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才有话可说,避免从众心理。
同时,也给那些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我是通过预习前置的方法提前叫学生预习新课,以教材全解为辅助,让学生自学新课,通过读、思、记、写四个预习要点,让学生学会怎样预习,出现的问题可以记下来,适当的做好导学案的相关习题。
到上课时可以以问题质疑的方式提出来给大家探讨。
开始时学生是不会质疑的,老师就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和办法,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方式,通过自主交流中的对学和群学,让学生自己把问题导出来,让同学通过对学、群学来展开讨论,教师点拨,然后慢慢的自己弄懂问题。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二、让学生学会自主交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打造小学高效课堂的经验和方法
打造小学高效课堂的经验和方法打造小学高效课堂的经验和方法打造小学高效课堂的经验和方法篇1一、问题设置要新颖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知识性较强,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和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但是有时候条理清晰地分析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数学教学中应融入一定的教学技巧,要学会以新颖的问题和情景设置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讲到“最小公倍数”时,一位教师用编讲故事来创造情境的形式教学:在风景秀丽的武夷山上长有一种神奇的草药,吃了可以让人身强体健,但是这种草药只有每年3月才能采到。
两边的山脚下分别住着两户人家,两家各有一个勤劳的姑娘,她们两个每年3月都要去山上采集草药。
但是,东边的姑娘每3天上山一次,西边的姑娘每4天上山一次。
如果她们俩3月1日开始上山,以后多久才能在山上再见面?一个月内两个人能见几次面?这样的情境教学,问题导入新颖,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二、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具有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学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来进行。
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在课堂组织教学上下功夫外,还要具有高超的实践智慧,善于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
在讲到“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一道题。
在广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有一个牲畜成群的肥美牧场。
牧场里有320只羊、120匹马、240头牛,问题:(1)羊比马多多少?羊比牛多多少?它们放在一起一共是多少?(2)从羊群里面挑出四分之一的羊,一共是多少羊?三分之一的马是多少?六分之一的牛是多少?(3)四分之一的羊比三分之一的马多多少?这位教师用巧妙的问题拉着学生一步一步接受最新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达到了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的目的。
这样的教学过程,其中蕴含了极大的艺术性。
三、精讲精练巩固教学效果合理地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要树立实践教学的理念,以师生信息交流为依托,以习题练习为纽带,用丰富多彩、有效的练习或课外活动巩固课堂教学的现实作用,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和活力。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研究单位:卢龙县木井乡国俭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小组课题负责人:安秋霞电话:7203604一、问题的提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积极探索适合全体学生特点的课堂模式,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完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提出来的。
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师生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
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变、教学行为在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在变、学习方式也在变,但课改的需要与现实的差距还很大,更多的还是忧虑。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都靠老师的讲解、灌注。
于是,教师便从主观愿望出发,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只是一味的利用课堂向学生生硬、机械的灌注现成的知识,学生只是消极的接受。
其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指定考试范围,学生死记硬背。
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无学生的积极性。
在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教师之间,教育、教学水平差异很大:理解教材不深入、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年轻教师容易接受新理念但不重视深入反思……致使课堂教学的现状是教”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的形式“花”了、教学效果“虚化”了,“数学味”也找学的内容“胖不到了,学生的负担更重了,由这些低效的教学而产生的拖堂、补课现象大量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痛苦,厌学现象越到高年级越普遍。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实现“轻负高效”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一)、为了了解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从中比较发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开题报告甘肃省静宁县德顺小学课题负责人杨小生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追求高效教学是教学的本质所在,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在我校组织的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中,其结果反映出我校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几个共性问题:一是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教学盲然;二是新课前盲目出示学习目标,淡化了情境创设,整个教学机械呆板,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三是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学生无法当堂完成作业;四是教师较多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自学流于形式;五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等等。
存在这些问题的课堂,其教学效率很难保证。
这种“教师中心,机械模仿,系统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辩与创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
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核心概念界定及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核心概念界定(1)对“高效课堂”的界定“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篇一」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
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
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不是很好,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通过一些学习,我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思索,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课前的备课。
1、深入解读教材。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
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
我个人认为,了解教材应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道本学年要交给学生那些知识,并知道各个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
同时要领会教材意图。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
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2、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
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
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
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
创新课堂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按照教材中的内容照本宣科。
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内容比较抽象,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3]。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
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表演和模仿。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比如,在学习“生活需要法律”这一内容时,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故事情境,举出一个违反法律法规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体会故事中的情境,从而更好地感受生活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
多媒体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途径能够将抽象的知识以更加生动化、形象化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获得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上。
比如,在学习“敬畏生命生命至上”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播放清明祭祖、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5.12”地震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可贵。
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对教材中的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同时也能更好地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
(三)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
因此,教师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活性和趣味性,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xxxx摘要: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想,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快速、高效、扎实地掌握课堂知识,掌握新课标要求的基本数学技能,提高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由于学科不一样,教学内容不一样,教学对象不一样,决定了高效课堂的多样性和可变性。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高效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高效;数学教学;教学模式;实践;反思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
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
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
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
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实际情况出发,认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拓展运用——反思归纳。
且每个程序操作要把握适度,从容量、时间、控制方面照顾好课堂。
一、创设情境思维是数学的命脉。
课堂教学开始,教师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问题情境要放在学生跳起来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跳起来主动“摘果”。
问题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思维和学习习惯。
问题要鲜明和有针对性。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已成为新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因为问题情境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出发点。
要使数学课堂动感与鲜活,教师必须创设情境。
然而创设情境不能放任随意,流于形式,只有以数学问题的性质、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才能创设出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正如孙晓天教授所说:一个好的情境其实是很简单的。
如一架梯子,靠在墙上,太陡了不行,太平了也不行,这个“陡”不“陡”是生活中的事,这里又是数学的事,“陡”不“陡”其实就是梯子长度和梯子的影子这两条“边”的比的大小问题,这个“比”的大小就是数学的学问了。
伴随着思考和讨论,渐渐地“正切”就出来了。
梯子“陡”不“陡”是情境,研究三角比从这里开始肯定比直接从抽象的直角三角形开始好。
学生的经验派上用场,发现成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目标,不仅数学味道浓,而且学生不会被动——这就是好的问题情境。
二、自主探究围绕问题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在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能,展示主体的个性、创造性、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素质。
这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创新的重要环节,是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基础。
我们认为没有主体的自由自主探究,就谈不上主体参与教学。
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围绕问题看书自学,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进行巡视,作个别指导,不要事事包办代替。
自主探索要让学生有目的性,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探索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发学生的争论,让学生的思维擦出火花;探索的过程中还应善于播种情弦,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探索后要求学生语言数学化——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
三、合作交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取得相互启迪、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竞争的效果,这是实现课堂教学多维互动的重要环节。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助于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暴露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主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能动地进行知识建构,有助于思维的碰撞、灵感的激发,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的合作交流中,笔者让学生上台展示剪拼的成果,并说明剪法、拼法及其道理。
学生争相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不时地评价别人。
这样,同学们相互质疑、相互激发,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与交流,这种小组的形式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含作。
2.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为中介实现的,因此我们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活动中,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
我们不仅要指导组内交流,而且要引导组际交流;不仅要交流学习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
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
教师要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枝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问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四、建构知识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概括,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要鼓励学生个体进行能动的思维、富有特色的理解与加工,并把新知识纳入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找出新知识与新方法的难点、疑点、关键点,能动地建构完整、清晰、正确的新知识。
五、拓展运用新知识的运用与拓展,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问题层次与序列,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与创新中体悟、总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其中体验成功,感受创新的快乐。
要不断引导学生:你是如何想出来的?你的根据是什么?还有别的方法吗?哪个方法更好?对新知识能灵活应用,能拿来解决问题,会对知识转化应用。
拓展还可以分为:1.课前拓展。
精选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作为学习的素材,必能唤起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一活动可让学生“代劳”。
2.课间激活。
学生走进课堂并非白纸一张,而是一个个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活生生的个体。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这样巧妙地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亲身体验知识的来源,使学生倍感亲切,理解深刻。
3.课后拓展。
要促进学生有效建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满足于课堂上的体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将数学活动、体验学习延伸到课外。
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动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
如在学习统计之后,可设计一些小课题研究活动:调查居民使用塑料袋的情况,并结合环保知识加以分析;调查食堂小学生就餐的情况,并分析卫生、节约等方面的问题。
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反思归纳新知识的建构、拓展、运用,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
否则,我们就会错失一个提高的良机。
此时,要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与方法,反思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关键所在,比较和概括不同方法的共性、个性,反思他人或自己思路受阻的原因、错误的原因,反思各自的认知转化与心得体会。
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监控能力和进一步参与的能力。
此环节是培养创新人才关键的一步,也是学生适应未来学习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践表明,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运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
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各方面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
反思题目结构特征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题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反思还可提高学生思维的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有研究发现,数学思维品质以深刻性为基础,而思维的深刻性是在数学思维活动的不断反思中实现的。
大家知道,数学在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而这种锻炼教师不可能传授,只能是由学生在独立活动过程中获得。
因此,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要求作业之后尽量写反思,利用作业空出的反思栏给教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做出合适的反思。
对学生来说是培养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思维活动,从所教学生来看,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按老师要求进行作业后的反思,而这部分学生95%的数学能力很低、成绩差,他们只会做“结构良好”的题目,以获得对问题的答案为目标,不会提问,这部分学生中,没有一个会对命题进行推广,而坚持写反思的学生情况就大不一样,因此,培养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是作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归纳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传动整体。
自主合作反思教学模式整合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反思性学习三种先进的学习理论,它以精心设计的学生活动为主轴,以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为核心,较好地适应了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开放的。
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才能针对当前课程及教学内容选用恰当模式,并因材制宜地调控和综合运用最优组合模式,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的自主探求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把原来近似于枯燥的数学内容,用全新的理念和手段使之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新鲜、活泼的教育形态。
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做好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考虑的一个课题。
在数学教学模式改革中,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运用和创新,研究数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创造出新颖的数学教学模式。
通过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和探讨,丰富和发展数学教学理论,更好地提高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