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企业管理资料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第1章
2020/12/24
29
理念6 分析经济现象长期和 短期有别
微观:长期和短期 宏观:长期和短期
2020/12/24
30
理念7, 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是 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最根本的途径
西欧国家 西欧移民国 日本 亚洲(不含日本) 拉美国家 东欧与前苏联国 家 非洲国家 世界
1000 400 400 425 450 400
483 667 917 1 501 2 601 5 729 4 354
400 418 444 585 852 1 365 1 368 565 667 867 1 510 2 114 4 104 5 709
2:01 3:01 5:01 9:01 15:01 13:01 19:01
世界各主要地区1000-1998年间人均GDP水平和地区差距 (以1990年国际美元标准值计算) Maddison,The World Economy A Millennial Perspective,2001,p126.
41
食物
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x y
R
O
2020/12/24
衣物
42
y x
T年
T+n年
食物
O
2020/12/24
衣物
43
1.6.3 采用科学方法时应该注意的 几个问题
1,做出假定是一门艺术。 2,变量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并不一定意味着
有因果关系。 3 , 要 防 止 运 用 合 成 谬 误 ( fallacy of
本为iPod创造的价值约为26美元,大部分
归功于东芝的硬盘,而中国内地工人贡献
的价值则将近3美元,在韩国所增加的价值
2甚020/至12/2还4 不到1美元。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及第二章PPT课件
2020/3/28
22
二、需求规律
一般而言,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 的数量就会越少;反之,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 数量就越多。我们将这种需求量与价格的反方向变动规律称之为需求规律。
特例:
吉芬商品——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2020/3/28
2020/3/28
33
第三节 市 场 均 衡
一、均衡、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1、均衡的含义
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一个特定的经济单位或者经济变量在一系列经济 力量的相互制约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并保持不变的状态。
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使得一个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市场价格就趋于不 变。
2020/3/28
34
2、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政策主张:自由放任
2020/3/28
5
三、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 ( 19c70 年代 —20c30年代)
主要代表人物 :(奥)门格尔、(英)杰文斯
(法)瓦尔拉斯、(英)马歇尔
代表作: 《经济学原理》(1890) 马歇尔
基本观点 :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进行分析的均衡价格论,以边际效 应论来说明需求,一生产费用论来说明供给,由此形成均衡价格理论,用 价格理论来代替价值理论。
2020/3/28
9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合理利用
2020/3/28
10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经济模型与数学分析 二、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四、边际分析
2020/3/28
11
第五节 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第一章 引论 第五节 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第一,为了辨明是非,区别西方经济学的 有利或有害之处,必须学习西方经济学。
第一章 引论 第五节 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第二,即使对西方经济学中被判别为有用 的东西,也要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考察,以便决 定它适用的程度与范围,要想做到这一点,必 须学习西方经济学。
再次,一些西方学者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来 研究经济现象。
最后,西方学者使用了更多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引论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 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 信念。
第一章 引论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二,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西方经 济学也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把经 验提升为理论,以便为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要时 为拯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
第三次修改与补充。《价值与资本 》(希克斯于1939年出 版)一书代表着对传统西方经济学的第三次修改与补充。
第一章 引论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演变
5.新古典综合派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萨缪尔森为首的一些西方经
济学者逐渐建立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该学派把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二者 可以被纳入同一体系之中。同时,该学派把现代资本主 义说成是“混合经济”,由“私营”和“公营”两个部 分所组成。
谢谢!
第一章 引论 第四节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第一,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 对西方经济学持否定的态度。
第一章 引论 第四节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第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 之处,对西方经济学中含有的反映现代社会化 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和经济运行的经 验应当加以借鉴和吸收。
大学课程《微观经济学》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简述
性。 第二,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资源稀缺性的存在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第三,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而产生的,没有资源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三、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二)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三)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四) 经济模型与抽象分析
第三节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及需注意的问题 一、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
(一) 经济学是“经济实惠之学” (二) 经济学是“成功幸福之学” (三) 经济学是“理性智慧之学”
一是生产什么(what)物品,生产多少? 二是如何(how)生产,采用什么生产方法? 三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即为谁(for whom)生产?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经济济学是什么
图1-4 学习经济学的好处
第三节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及需注意的问题
二、 学习微观经济学需注意的问题
(一) 前提条件 (二) 防止主观性 (三) 防止合成推理谬误
第三节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及需注意的问题
三、 小心,经济学也会“撒谎”
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是为了学以致用。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问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门学 问都有局限性,经济学也不例外。经济学是一门解释社会现象的科学。当经济学理论与社会现实脱节的 时候,经济学的局限性就会显现,就无法解释社会现象,出现经济学失灵的问题。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简述
目录
微观经济学第1章--导言
需求增加
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P0
收入减少,需求曲线向左 移动,需求减少。
0 Q1 Q0 Q2
Q
22
具体来看
需求量的 变动
变动主体 价格P 其他因数
Q
变化 不变
图形表现
同一条曲线 上点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 D
不变 变化
整条曲线的 位移
23
7.需求定理的特例 (1)吉芬商品
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15
第三节: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需求量与需求曲线
1.需求和需求量的含义 需求量:指消费者在特定时期的某一市场上,在某一价格下愿 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需求 —— 指商品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了 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商品的需求量。
需求是 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16
2.需求表
Q s = --δ + γ(P)
31
6.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其他因素不变,
价格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P元
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 鸡蛋的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增加
P2
P1 。a 0 Q1
S
。b
量
Q2 Q斤
32
(2)供给的变动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
其他因素变化(成本、技术
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生产什么?(产品)
what;
B.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 how用什么方法。
C.为谁生产?(分配)
for whom 如何分
配
此外,还有 生产多少?(数量) 何时生产?(时间)
微观经济学第一、二章最终版
(一)资源配置含义
第二节:需求曲线
• 微观经济学又称为价格理论,关于价格的 分析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 •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不同于政治经济学的 表述)
采用什么生产方法(技术和要素价格)
3 4
如何分配(西方经济学的要素分配论) 如何分配(西方经济学的要素分配论)
社会生产资源能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 何充分利用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 问题:
1、宣传在私人 、 产权制度下, 产权制度下,充分竞 争环境下, 争环境下,由市场配 置资源的合理性
2、在私人产权制 、 度下, 度下,充分竞争环境下 ,为改善和拯救市场配 置资源这一制度提供政 策建议。 策建议。
推荐教材
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 高鸿业 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年 月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第三章 效用论 第四章 生产论 第五章 成本论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并不是政治加经济学; • 两者都是经济学,都研究了公平与效率的 问题; • 经济学家谱: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李嘉图 亚 当 斯 密 穆勒 马尔萨斯 马歇尔 费雪 瓦尔拉斯 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第1章
产能力,财富来源于分工和在此基础上 行成的市场体系。 政策主张:自由市场、全面取消国家干 预
追求自身利益会导致人们根据各自的专长
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交换商品与劳务。对商 品和劳务的“交换、交换、再交换”的自 然趋势,通过不断深化的劳动分工与专业 化生产发展,就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 相信一个人们在其中能够自由地追逐自身 利益的环境最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工资:
对利润的影响是首要的。 提出生存工资论,将工资归结为一定社
会传统下维持工人及家庭所必须的生活 资料价值,即劳动的自然价格。
地租:
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摧毁
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报酬。只 有当土地在生产力上的差别反映为 地租的时候,不同质量的土地对农 民才有相同的吸引力(级差地租的 概念)。
利润:
工资、地租与利润相对抗,三者
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⑷萨伊定律
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
认为商品是由商品来购买的,可以通过
增加生产来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这一 过程由市场自行完成,不需要国家干预。
3、新古典经济学
⑴历史背景(19世纪中期) “谷物法”被废除以后,自由竞争和自由贸
易带来了英国经济的繁荣。古典经济学由对 对外贸易中获得金银货币的研究,转入物质 生产领域,发现分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 资本和收入在各阶级的分配对物质财富增长 的直接意义。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忽视了消 费者需求对经济的作用,忽视了生产者供给 和消费者需求的相互关系,因此古典经济学 也叫生产论。
⑵理性预期学派
认为凯恩斯从本质上说是无效的,必须由建
立在经济活动个体分析基础上的总量分析所 代替。假定经济当事人是 “理性的”,他 以充分的信息为根据对未来经济形势进行预 期。即使信息不完善,但他会尽量使之充分, 并由此决定生产经营。国家并不比当事人占 有更多的信息。自由竞争机制是经济发展最 好的机制。
微观经济学第1章导论
规范表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回答“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
(要作好坏的评价)
实证分析不讲价值判断。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the way
things are)
经济理论Economics
经济理论
基本经济理论
经济学就是选择的科学
选择Choices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 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生产什么?(产品)
What
B.如何生产?(生产要素如何组合) How(用什么办法)
C.为谁生产?(分配) 生产多少?(数量) 何时生产?(时间)
For who(如何分配) How many When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系
两者互相补充, 资源充分利用和资源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
府有能力。
微观经济分析的框架结构
边际效用分析
供求理论
生产理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家庭经济行为
资源稀缺性(有限性)
特点
相对性
绝对性
稀缺规律 law of Scarcity:
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大部分人所需要的东 西只能得到有限的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者其 他形式进行分配。
选择的成本: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s
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 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企业经济行为
显示偏好理论
市场结构理论
成本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 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第一章 导言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第一章 导言
3.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消费者或家 庭、厂商以及单个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 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 项数值如何决定。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 对象,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或经济问题的经济 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 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相辅相成,并无轻 重之分。
完全垄断市场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体系
宏观经济目标 经济增长与发展 GDP及其变动 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充分就业 失业率及其变动 物价稳定 通货膨胀率及其变动
宏 观 经 济 学
宏观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模型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章 导言
第四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其他研究方法 3、经济推理中的谬误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导言
1 2
经济学的内涵
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体系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 4
5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经济学的内涵
1、经济学的内涵 2、其他相关概念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经济学的内涵
经济社会是否认可自私自利的行为?
第一章 导言
1.1 经济学的内涵
关于经济行为选择的问题是如此常见和重要, 以至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时刻置身 于各种选择当中。 经济学中的选择问题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 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 一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4W1H)
1、生产什么?(What) 2、如何生产?(How) 3、何时生产?(When) 4、何地生产?(Where) 5、为谁生产?(for Whom)
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微观 单个经济主体
宏观 经济整体
研究方法: 微观 个量分析法
宏观 总量分析法
理论核心: 微观 价格理论
宏观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联系:相互补充
五、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理论框架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经济人 (2)市场出清 (3)完全信息
2、基本框架 价格(P)
(效用)消费者行为
S 生产者行为 (利润)
产量 成本 产品价格
需求(D)
D
产品市场
供给(S)
消费者
福利分析 市场失灵
Δ人数=1
Δ总成绩=70
4
325
Δ人数=1
Δ总成绩=75
5
400
80 Δ总成绩 85 Δ人数
90 d总成绩 70 d人数
75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内生变量 y y=12+3x
4、建立经济模型 外生变量
D C
B y=7+3x
12 A
z=1时,y=7+3x
y=2+3x+5z
7
z=2时,y=12+3x
01 2
1、生产什么?(What) 1、生产什么?(What)
一般均衡分析
微观 单个经济主体
5、为谁生产?(for Whom)
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4W1H)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范里安)
(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问 题不同。
(3)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所得 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规范经 济学本身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 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
联系:规范经济学要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 而实证经济学也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
A.修一个机场,每年收益9000万元;
B.修建大型娱乐中心,每年收益9500万 元;
C.建大型商国外,每年利息为9100万元。
3.阿扁邀请老李参加他的就职典礼,老李接 受了邀请。下面哪一项是老李参加阿扁就职典 礼的机会成本:
(1)老李给阿扁买了价值100元的花篮;
它要回答“ 是什么” 的问题。
实证经济学通常采用模型法。验证理论是否 正确的标准,只能是经验事实。
2.规范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 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 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 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要回答“ 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3.两者的关系
(2)老李在一周前理发花了10元;
(3)老李在前往阿扁公司的途中吃午餐用了 20元;
(4)为了参加典礼老李放弃了听一次哲学讲 座。
A.(1); B.(1)和(2); C.(1)和(4); D.都是。
7.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 的最大产量组合的轨迹。
• (1)土地,又称自然资源 • (2)劳动 • (3)资本,也称资本货物(或资本品) • (4)企业家才能
四种经济资源又被称为“ 生产四要素”。
产出就是产品和劳务。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课程讲稿
Principle #10: Society faces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Principle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Principle #2: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Principle #3: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课程讲稿
第一章:经济学基础
第三节:经济学十大原理(曼昆)
教学要求:
了解经济学十大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知识点:
重点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与观点
方法及手段:
课堂讲授、板书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
The management of society’s resources is important because resources are scarce.
Principle #7: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economic outcomes.
The forces and trends that affect how the economy as a whole works.
Principle #8: The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a country’s production.
苏州大学考研范围宏观管理学
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宏微观经济学》科目考查的内容范围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一章导言第一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节经济学的方法、理论与应用第二章供求一般理论(Ⅰ):均衡价格理论第一节需求理论第二节供给理论第三节均衡价格理论第三节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第三章供求一般理论(Ⅱ):弹性理论第一节需求弹性第二节供给弹性第四节弹性理论的应用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Ⅰ):效用与消费者均衡第一节消费者偏好第二节预算约束第三节消费者均衡第四节消费者均衡的变动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Ⅱ):偏好、风险与消费者选择第一节偏好理论第二节显示性偏好理论第三节不确定性和风险偏好第四节降低风险第五节资产选择与风险价格第六章生产者行为理论(Ⅰ):生产函数第一节生产、厂商和生产函数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第五节规模报酬第七章生产者行为理论(Ⅱ):成本函数第一节成本与成本函数第二节短期成本函数第三节长期成本函数第四节、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和范围经济第八章市场与企业(Ⅰ):企业理论第一节企业的性质第二节企业的行为与目标第三节企业的内部结构第九章市场与企业(Ⅱ):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第一节市场结构与市场均衡分析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概述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第四节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第十章市场与企业(Ⅲ):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第一节完全垄断市场第二节垄断竞争市场第三节寡头垄断市场第五节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第十一章博弈论初步第一节博弈的基本要素与分类第二节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第三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十二章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理论第一节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第二节劳动市场第三节资本市场与土地市场第十三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第一节一般均衡的性质和存在条件第二节一般均衡理论第三节福利经济学的兴起第四节福利经济学的发展第五节公平与效率第十四章不完全信息市场与激励机制设计第一节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第二节逆向选择与信号显示第三节道德风险与激励机制设计第十五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第二节垄断与反垄断政策第三节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第四节外部性宏观经济学部分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第二节宏观经济的短期运行及其衡量第三节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变量第四节宏观经济学发展第五节本书的结构安排第二章国民收入及其核算第一节国民收入指标体系第二节经济总流程第三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第四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第三章、有效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NI-AE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第一节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第一节两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二节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第四节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第四章消费、投资与对外贸易:模型的微观基础第一节消费函数理论第二节投资函数理论第三节对外贸易与汇率第五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均衡利率第一节货币需求理论第二节货币供给理论第三节货币市场均衡和均衡利率的决定第六章货币、利率与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扩展的国民收入模型第一节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第二节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第三节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第四节失业均衡的存在性:争论综述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目标第二节财政政策及其效果第四节货币政策及其效果第五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第八章就业、物价与国民收入决定:AD-AS模型――完整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第一节总需求函数第二节总供给第三节 AD-AS模型及其动态调整第五节新古典与新凯恩斯学派的供给曲线与政策调整第九章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M-F模型第一节开放经济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第二节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第三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第十章失业第一节失业概述第二节、西方失业理论综述第三节失业的国别视角:发达、不发达和转型经济第四节失业治理的政策第十一章通货膨涨第一节通货膨涨的定义、衡量和分类第二节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涨第三节结构性通货膨涨第四节失业与通货膨涨的关系:菲利浦斯曲线第五节通货膨涨的经济效应和治理对策第十二章经济周期第一节经济周期概述第二节外生经济周期理论第三节内生经济周期理论第四节经济周期模型第十三章长期经济增长第一节经济增长概述第二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第三节经济增长模型第四节经济增长理论的新进展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科目考查的内容范围一、管理学绪论1、管理的含义、性质和特点2、管理的任务和职能3、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4、管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二、管理学的产生(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1、儒家管理思想2、道家管理思想3、法家管理思想(二)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1、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思想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三、管理学的发展(一)行为科学1、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说;2、后期行为科学理论(二)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1、社会系统学派2、管理实践学派3、系统学派4、管理科学学派5、权变管理学派6、决策理论学派(三)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四、管理基本原理1、系统原理的含义,主要观点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2、人本原理的含义,依据、原则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3、效益原理的含义、效益的评价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五、环境分析(一)组织环境的含义、特点及其对组织的影响(二)外部环境的主要内容1、一般环境;2、特殊环境;3、国际环境(三)环境分析的方法1、环境的不确定性分析2、环境调查方法3、环境预测方法4、SWOT综合分析方法六、决策(一)决策的含义和类型(二)决策过程和决策行为1、决策过程2、决策的行为特征3、决策者的心理压力(三)群体决策1、群体决策的形式2、群体决策的优劣3、群体决策过程的管理七、计划(一)计划的类型和功能1、计划的含义2、计划的功能3、计划的类型(二)计划的程序和原则1、计划的程序2、计划的原则3、计划的权变因素(三)计划的方法1、滚动计划方法2、运筹学方法3、网络计划技术4、目标管理八、组织(一)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的任务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3、组织设计的原则4、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二)部门划分与组织结构1、部门划分的不同方式2、组织结构的不同形式(三)组织的职权体系1、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2、集权与分权(四)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1、组织变革2、组织发展3、组织变革与发展的趋势九、管理人员配备概述(一)管理人员配备概述1、管理人员配备的重要性2、管理人员配备的任务3、管理人员配备的内容和程序4、管理人员配备的原则(二)管理人员的选聘1、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2、管理人员的来源3、管理人员选聘标准4、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三)管理人员的考评1、管理人员考评的目的和作用2、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和程序(四)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开发1、人员培训与开发的目标2、人员培训与开发的类型和方式十、领导(一)概述1、领导的定义及其构成2、领导的作用3、领导效能的影响因素4、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5、领导权力的决定因素(二)人性假设和领导行为1、有关人性的四种基本假设2、领导行为的双因素模式3、管理方格理论4、支持关系理论(三)领导权变理论1、领导权变理论的理论基础—超Y理论2、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3、目标—途径领导理论4、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十一、人际沟通(一)沟通的内涵和作用1、人际沟通的内涵2、人际沟通过程3、人际沟通的作用(二)沟通的类型和网络1、沟通的类型2、沟通的网络(三)人际沟通的改进1、人际沟通的原则2、人际沟通的障碍3、组织角色对沟通的影响4、沟通方式的选择5、增强沟通的有效性十二、激励(一)激励概述1、激励原理2、不同的激励理论(二)需要激励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三)过程激励理论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2、亚当斯的公平理论3、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四)激励理论的应用1、激励的原则2、激励的方法3、激励的注意点4、激励多元化的员工十三、管理控制(一)控制概述1、控制的必要性2、控制的类型3、控制的作用(二)控制过程1、确立标准2、衡量绩效3、纠正偏差(三)有效控制系统的特征控制的准确性、及时性、经济性、适度性、客观性、灵活性、战略性、通俗性(四)控制的方法1、财务控制方法2、人员控制方法3、作业控制方法十四、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特点和功能1、组织文化的特点2、组织文化的功能3、组织文化对管理者的影响(二)文化诊断与文化建设1、文化诊断2、文化维度和文化类型3、文化建设的共同要求4、文化建设的误区(三)文化移植与跨文化管理1、文化移植2、跨文化管理十五、管理与创新(一)创新的本质和模式1、创新的定义与分类2、技术创新及其本质3、技术创新过程模式(二)创新管理1、技术创新战略2、技术创新源3、研究与开发4、创新组织5、技术创新能力(三)管理创新1、管理创新的动力源2、管理创新的作用3、管理创新的内容十六、管理与道德(一)道德与管理1、道德概述2、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3、道德的管理功能(二)管理道德的改善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2、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3、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4、设定合理的工作目标5、重视对员工的道德教育6、对绩效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7、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8、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三)企业的社会责任1、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2、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3、企业经营业绩与社会责任的关系4、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导论
2、亚当· 斯密(1723—1790年)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 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亚当· 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 斯 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 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 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 道格拉 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 命,置问题 1、生产什么(what)? 在诸多可能的物品和劳务中,每一种应该生产多少, 产量多少?从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到汽车、化妆 品以及娱乐用品等奢侈品,我们应当生产更多的食物还是 更多的衣服,是建更多的住房还是娱乐场所;我们应当利 用有限的资源在现在生产更多的消费品还是应当生产较少 的消费品和较多的投资品以便今后有更多的产出。
代表人物: 1、威廉·配第(1623—1687年) 威廉· 配第出生于英国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从事过许 多职业,从商船上的服务员、水手到医生、音乐教授。他 头脑聪明,学习勤奋,敢于冒险,善于投机,晚年成为拥 有大片土地的大地主,还先后创办了渔场、冶铁和铝矿企 业。马克思对配第的人品是憎恶的,说他是个“十分轻浮 的外科军医”,是个“轻浮的掠夺成性的、毫无气节的冒 险家”;但是,对于他的经济思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 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最有天才的和最有 创见的经济研究家”,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 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主要经济著作有:《赋税论》、《政治算术》、《货 币略论》等,并使之成为“英国经济学之父”。他的成就 主要在于开创了不同于前人的研究经济学方法。他认为,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好比人体,工农业好比国家的血液, 商业犹如血管,经济运动与人体生理活动一样有其内在联 系和规律,并把数字、重量、尺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 到经济学研究之中,从而发现了经济运行的一些本质规律, 他把这门学术叫“政治算术”。他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劳 动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一、二章)知识点
第一章引论简介:本章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考查重点1、经济学概念2、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3、经济学的发展简史4、经济学的三种错误推理5、西方经济学要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内容解析一、经济学的定义1、西方经济学的一般性定义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
一般来说,它至少应含有下列方面的内容:第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如市场分析、产品质量控制等。
第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领域的集中的研究,如资源经济学、石油经常等。
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上述三个方面不过是一种粗略的区分方式。
按照第一、第二和第三的顺序,纯技术的成分越来越少,而意识形态的成分越来越大。
通常我们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都是在第三种方式下来定义什么是经济学。
2、什么是经济学虽然不同的教材对经济学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一般说来,可以将经济学定义为是: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有效率地配置于多种需求和欲望的科学。
这个概念的实质在于承认资源稀缺性的存在,并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进行选择、组织,以便最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以期满足人们的无限需求。
3、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资源的数量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求要求而言总是有限的;同时,因满足不同的需求,资源又具有多种用途。
为此,我们就把数量有限而又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称作相对稀缺资源,或者稀缺资源。
二、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1、实证经济学:研究有限的资源在某一经济中是如何被配置和使用的,它试图通过对各种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并根据这些建设如实地描述经济活动并揭示其客观规律。
简言之,是实证经济学就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它不涉及经济学家的个人价值观念。
2、规范经济学: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经济体系应该呈现的运行状态。
简言之,规范经济学就是回答“应该如何”的问题,往往涉及经济学家个人价值观念。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之间往往相互联系。
苏大微观
微观经济学(一)课程负责人介绍顾建平,男,教授,1966年8月生,江苏吴江人。
山东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1988年),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1991年),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毕业(2002年)。
现为苏州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主任,苏州大学苏南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我校产业经济学学科带头人。
长期从事经济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讲课程包括:本科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生的中级宏观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专题研究,以及MBA 核心课程--管理经济学;博士生的高级宏观微观经济学等课程。
4 顾建平 朱克朋 . 补偿、政府目标与民营化障碍——对我国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障碍的思考. 财经研究, 2006, (04): 126-13619993 顾建平 钱晓红 . 苏南乡镇企业改制:启示、问题与趋势. 中国农村观察, 1999, (05):19972 徐文华 顾建平 权衡 . 挑战·机遇·对策──苏南乡镇企业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综述. 现代经济探讨, 1997, (04):19961 顾建平 . 乡镇企业的内部人控制和治理结构改革. 当代财经, 1996, (02): 33-38主要研究领域为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改革、劳动力流动与失业理论、货币理论与通货膨胀、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
在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财经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著作与论文曾多次获江苏省和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对象。
微观经济学(一)教学团队介绍1、顾建平,男,教授,1966年8月生,山东大学经济学本科,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
现为苏州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主任,苏州大学苏南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经济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讲课程包括:本科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生的中级宏观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研究、改革与发展专题、MBA的管理经济学;博士生的高级宏观微观经济学等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5 Q
图1-1 某人对鸭蛋的需求曲线
§2.3最优化分析与均衡分析
分析工具 :
最优化(optimization)→经济个体的理性行为或决 策行为 均衡分析(equilibrium)→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 互关系
经济学分析的科学程序
市场均衡 :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 ) 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 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 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 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 下才能实现.
假定你有100万元人民币用于投资,可供投资的方 向和年收益见表1-2,假定投资的其他成本都相同.
表1-2:不同投资方向可能带来的收益
投资方向 投资收益 股票 20 债券 10 房地产 15 贸易 12 7
单位:万元
储蓄 放贷 8
如果你是理性投资者,你必然选择股票投资而放弃 其他投资方向.在放弃的投资方向中,房地产可能给你 带来最大的收益(15万),则你投资股票的机会成本就 是15万元.
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 经济理论 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经济事物进 行的系统描述. 经济模型:经济理论的简明表述,是用来描述所研 经济模型 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 结构.
例如,图1-1揭示了某人对鸭蛋的需求现象,这是一种几何模型,同时也 可以用数学模型表示为: Q=5-10P (P>0 Q>0)或 P=-Q (P>0 Q>0) P 用文字模型则可以表示为:"鸭蛋价格从 0.4 0.3元/个下降为0.2元/个 时,某人对鸭蛋的需 0.3 求从2个增加到 3个." 0.2
三经济资源
在稀缺的经济物品中,经济资源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 经济资源(economic resources)也叫稀缺资 源(scarce resources)或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是指那些用于生产商品或劳务所必 须投入的物品.经济学家研究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 把有限的经济资源配置到各个不同的用途中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比较:
微观经济学 基本假设 分析方法 分析对象 分析重点 主要目标 资源稀缺,充分就业 个量分析法 以家庭,厂商等个体经济 为主 市场价格 个体利益最大 宏观经济学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总量分析法 以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为 主 国民收入 全社会福利最大
§2.2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
二,稀缺性
经济物品的基本特征决定了经济物品的稀缺性. 下面给出稀缺性的定义: 经济物品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 有限的经济物品总是难以满足无限产生和膨胀的人 类欲望,这一矛盾就是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稀缺性 (scarcity). 其实,经济学中的所说的稀缺性,归根到底源 于时间的稀缺,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一基本 事实.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主题,如果没有 稀缺性,也就不需要研究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苏州大学商学院经济系教研室
主讲人:段进军
全书结构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分析基础 第二部分:理想的世界 第二部分:理想的世界——完全竞争下的经济 完全竞争下的经济 运行 第三部分:现实的世界 主体行为, 第三部分:现实的世界——主体行为,市场结 主体行为 构与政府干预 →
微观经济分析基础
3:劳动(labor)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类自 身所做出的贡献,是脑力劳动(mental talents labor)和体力劳动(physical labor)的总称. 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是企业家特有的 个人素质,其作用是:(1)组织协调其他要素进行 生产;(2)寻求和发现新的商业机会;(3)引进 新的生产技术或发明;(4)引导和带动企业进行技 术,市场和制度等方面的创新. 4:知识(knowledge)也包括技术,是人类心 智中积累下来的非物质财富,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及 其规律认识能力的总和.定义1-11:公共产品 (public goods)是在消费上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 性的产品,例如路灯,灯塔,法律制度等.
导论:什么是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分析工具:需求与供给
←
理想的世界—— 理想的世界 完全竞争下的经济运行
需求曲线的背后:消费者行为理论 供给曲线的背后(上):厂商生产理论 供给曲线的背后(下):厂商成本理论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
现实的世界—— 现实的世界 主体行为,市场结构与政府干预 主体行为,
定义1-2: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也叫 稀缺物品(scarce goods),是指人类必须付出相 应代价才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如房子,汽车,粮 食等. 定义1-3:有害物品(harmful goods)是指人 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消除的物品,它来源于 人们的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或是大自然的力量留 下来的灾害.如垃圾,尘垢和汽车尾气等.
�
资源配置
微观经济主体(家庭,厂商和政府)将其所拥有 的经济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用途间进行分配,以最好 地实现其目标.资源配置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 任务.
§1.4"经济思维"— 以盗版现象的经济分析为例
分析方法 —"经济思维" 成本和利益(包括个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 的比较
←
§2.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的发展线索
以重商主义为代表的经济学萌芽,在亚当斯密 手中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后来经过马歇尔,凯 恩斯等人的贡献,现代经济学已经成为内容丰富, 发展迅速,存在着诸多争议的显学.
←
本章小结
1,经济学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可供各种选择的有限资源,以 求人类现在和将来无限欲望的最大满足.经济学是建立在理 性人和资源的稀缺性两大基本假定的基础上的. 2,经济思维的显著特点是成本与收益的分析. 3,经济学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分支.微观经 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决策,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运 行. 4,经济学比较重要的研究方法有最优化,比较静态,实证分 析与规范分析等. 5,经济学从重商主义发源,亚当斯密使之成为独立学科,经 历三百年的发展,已经从利润的研究扩展到研究的方法来处理自身面临
的经济问题.从本质上来看,人类对经济资源的选 择内容构成了人类面临的最基本的经济问题,这就 是: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人们必须做出这样 三个最基本的选择: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what?) (2)如何生产?(How?) (3)为谁生产(For whom?)
§2.5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判 断经济事物的好坏以及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
超脱或者排斥一切的价值判断,只考虑建立经济事 物之间的关系,并在这些规律的作用下,分析和预 测人们经济行为的结果. ←
§2.4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 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 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 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总量在达到新的均衡 状态时的相应的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经济变量 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 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
现实世界中的经济主体行为特征: 博弈,信息与理性 现实世界中的市场结构(上):完全垄断 现实世界中的市场结构(中):寡头垄断 现实世界中的市场结构(下):垄断竞争 现实世界中的市场与政府关系: 公共部门经济学
←
第一章 导 论:什么是经济学
§1,经济学和"经济思维" 经济学和"经济思维" 经济学和 §2,经济学的内容与方法 经济学的内容与方法 §3,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
§12经济学与稀缺性
一,经济物品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与人类生存 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物品分为三类,即自由物品, 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物品分为三类,即自由物品,经 济物品和有害物品 . 定义1-1:经济学中把那些不需要付出任何代 价就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叫自由物品(free goods),如阳光,空气等.
§1.1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分配 资源分配于不同的用 资源分配 途,以满足经济主体多样化需求的科学. 较准确的定义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人如 何作出理性选择 理性选择,来使用稀缺 稀缺的经济资源, 理性选择 稀缺 在现在和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 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的社会科学.
六,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allocation of resources)是指 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一个社会如何把经济 资源分配到不同部门,分配到生产不同产品的企 业以及分配到社会各成员中,以取得最大的经济 效果.
§1.3生产可能性边界与资源配置
生产可能性边界
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 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
1:经济学中所说的土地(land)是一个广泛意 义上的概念,它是指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切有助于 进行生产活动的自然条件. 2:马克思说,"资本(capital)是能够带来 剩余价值的价值",这个定义非常准确.资本包括 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和金融资本 (financial capital),前者如机器,厂房等,后 者如有价证券,货币等.也可以划分为有形资本和 无形资本,前者如机器,厂房,有价证券和货币等, 后者如专利,商标和人力资源等.
四,选择与机会成本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衍生出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 念:选择(choice).把稀缺的经济资源从多种用途 中挑选一种或几种加以利用的过程就是经济学中所 说的选择(choice).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也叫择一成本. 一种经济资源被选择了特定用途时,必然要放弃其 他用途,在放弃的其他用途中,可能给选择者带来 的最大收益就是选择这种特定用途的机会成本.让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