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肺部炎症-陈启航主任
每日一例肺隐球菌
![每日一例肺隐球菌](https://img.taocdn.com/s3/m/449c19b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1.png)
每日一例肺隐球菌致谢姜春雷老师提供病例中国医学影像联盟心胸医学影像联盟是最全面的放射、临床呼吸、胸外与病理相结合的胸部影像学习平台,这里可以每天学习到大师们的经典分析思路,也是你工作、学习最好助手和基地,心胸影像联盟将会从每日晨读及周四MDT轮值病例中精选病例提前供大家实战训练,每周四晚上八点中影心胸影像群里准时讨论及资深老师分析点评,希望关注的老师们都有所收获,也欢迎您提供病例一起学习分享。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不对之处恳请批评指正!病例展示精彩病例讨论摘星空竹子:每日一例左肺上叶尖后段多发不规则结节,边界清楚平直,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中度均匀强化,考虑结核或炎性病变,鉴别OP。
doctor:每日一例病例左上肺多发结节中度强化,边缘刀切,考虑结核、炎性病变。
仲夏:每日病例,中年女性,左肺上叶胸膜下宽基底两个小结节,胸膜凹陷,分叶、毛刺、尖角、平直、晕征,血管进入,增强中度不均匀强化,近期血糖增高,首先考虑隐球菌感染,鉴别结核、粘液腺癌?冰柠雨露:每日一例:左肺上叶两个不规则结节,均邻近胸膜,且有轻度胸膜凹陷,都有血管进入,外侧病灶有轻度晕征,冠状位病灶膨隆,有细小毛刺,目测中等度强化,外侧病灶密度稍不均匀,可见小片低密度区,患者血糖高,存在免疫力下降的因素,左侧胸疼,说明病变侵及壁层胸膜,1低分化腺癌,2结核童话伊语:每日一例,左肺上叶贴叶间胸膜及纵隔胸膜下结节,形态欠规整,可见平直征,沿支气管走行,胸膜下结节有彗星尾,边缘局部模糊,有小毛刺,叶间胸膜有牵拉,增强明显强化,可见强化血管影及小空洞。
考虑慢性肉芽肿性炎/ OP,鉴别IMT李珂:中国医学影像联盟10月19日胸部晨读病例,中年女性,左后背部疼痛10天,左肺上叶胸膜下斑片状高密度影,走形平直,形态不规则,其内密度欠均匀,增强检查中度不均匀强化,邻近叶间裂增厚,周围边界欠清楚。
影像诊断:OP机化性肺炎>炎性肉芽肿,鉴别影像诊断:1.结核性肉芽肿: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常见钙化及周围卫星灶,通常无强化、轻度强化或环形强化,胸腔积液较常见。
肺间质炎病的诊断及进展
![肺间质炎病的诊断及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91664c69ec3d5bbfd0a7411.png)
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BALF) 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BALF)
灌洗液中细胞种类变化在ILD有诊断意义。 灌洗液中细胞种类变化在ILD有诊断意义。 ILD有诊断意义
用标记T细胞亚群或T细胞、B细胞的活化程度解释 ILD的活动性预后,但目前尚无定论。
肺活检及病理学诊断
通过经皮肺活检、经支气管肺活检、 通过经皮肺活检、经支气管肺活检、胸 腔镜肺活检或开胸肺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 腔镜肺活检或开胸肺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 ILD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ILD病理组织学 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是ILD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ILD病理组织学 可呈肺泡炎、血管炎、肉芽肿、组织细胞或 可呈肺泡炎、血管炎、肉芽肿、 类淋巴细胞增殖。 类淋巴细胞增殖。
发病机制
1. 2.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肺 泡炎和纤维化有重要作用。 泡炎和纤维化有重要作用。
3.
发病: 发病: 肺泡炎开始
纤维化终结
肺泡上皮损伤 血液蛋白成分漏出 血管内皮损伤 炎症细胞 肺内聚集 免疫效应细胞 成纤维细胞活化、 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 肺组织纤维化 产生胶原 细胞外基质 释放炎性介质 肺泡炎
无机尘肺、矽肺、石棉肺、铝尘肺、 无机尘肺、矽肺、石棉肺、铝尘肺、 煤尘肺、慢性铍肺、硬质合金尘肺、 煤尘肺、慢性铍肺、硬质合金尘肺、有机 粉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药物、 粉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药物、药物 性肺炎、毒物、百草枯肺、放射线、 性肺炎、毒物、百草枯肺、放射线、放射 线肺炎、微生物感染、播散性肺结核、 线肺炎、微生物感染、播散性肺结核、真 菌肺为、病毒性肺炎、卡氏肺囊虫病、 菌肺为、病毒性肺炎、卡氏肺囊虫病、肺 水肿、癌性淋巴管炎。 水肿、癌性淋巴管炎。
高分辨CT对肺毛玻璃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高分辨CT对肺毛玻璃样病变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341b4f02f78a6529647d53ec.png)
和疼痛剧烈需要 与肠扭转和肠系膜动脉栓 塞鉴别 的 盆腔 炎 或 阑尾 炎 患者 。 ( ) 3 肾周 围炎 、 肾积 水并 感 染 或早 期 肠道 缺 血性 病 变 引 起 的腹 膜 炎 : 了 明确 』为 腹腔炎症情况 , 床边 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 , 若抽 出清 亮液体 , 可以保守治疗 , 若抽出脓性或血性液体 , 则可 能需 要手 术 。本组 有 1例 中年 女 性 患 者 , 镜 和 C 肠 T 提示 降结 肠瘀 血性 病变 , 行选 择性 动脉 造影 未见 肠 但 系膜 动静 脉血栓 , 膜 炎 表现 轻 , 据腹 腔 穿 刺 抽 出 腹 根 清亮 液体 而行 保 守治疗 , 终 痊 愈 。 ( ) 硬 化腹 水 最 4肝 并发 腹膜 炎 : 硬 化 腹水 并 发 原 发 性 腹 膜 炎 常见 , 肝 o 但也 需 注意继 发 性 腹 膜 炎 。本 组 有 1 肝 硬 化 腹 水 例 患者 , 考虑 为原 发 性 腹 膜 炎并 不 全 性 肠 梗 阻 , 予 原 给 抗感染治疗效果 不好 , 床边 B超 引导下 腹腔穿刺抽 出血 性 腹水 , 急诊 手 术 发 现 肠 系 膜 上静 脉 血 栓 形 成 , 小肠 部 分坏死 。( ) 并 严 重疾 病 手 术 风 险大 : 腔 5合 腹 穿刺 液 的性状 有 助于 医生 和患 方权衡 利 弊 , 定 是否 决 手术 治疗 。有 1例反 复 回盲部肠 套 叠患者 , 院时腹 入 痛明显 , 局部反跳痛 , WB 但 C计数正常, 床边 B超 引 导下腹腔穿刺抽出清亮腹水 , 给予肠镜复位营养支持 治疗 。 选 择床 边 B超 引 导 下 腹 腔 穿 刺 , 主要 因 为 急 性 肠梗 阻并 腹膜 炎 患者病 情 较重不 宜 过多搬 动 , 并且 普 通 B超探 头 即 可完 成 。为 了减 少 穿 刺并 发症 , 细 用 针穿 刺 较好 ; 肠梗 阻 时 , 管扩 张 积 气影 响 B超 检 查 肠
影像诊断学(肺炎)
![影像诊断学(肺炎)](https://img.taocdn.com/s3/m/1d3757dcaa00b52acec7ca11.png)
大叶性肺炎
• 病理
充血期:发病12—24小时以内,肺泡毛细血管 扩张,肺泡少量渗出液。
红色肝样变期:2—3天后,肺泡内大量渗出液, 内含较大量的红细胞,形成肺实变。 灰色肝样变期:4—6天后,肺泡内RBC降低, WBC升高。 消散期: 1 周后肺内渗出物被吸收,重新充气。
大叶性肺炎
• 临床表现 :骤然高热,寒战,咳嗽,胸 痛,铁锈色痰,白细胞明显升高。
• 病理 1.为化脓性小叶炎症,可累及肺实质和肺间质。 2.病灶实变区有组织坏死而形成脓肿。 3.脓液及渗出物在小支气管内形成活瓣阻塞, 产生肺气囊。
化脓性肺炎
• 临床表现 起病急,常有高热,畏寒,咳嗽, 咳脓血痰,气促,胸痛等。
化脓性肺炎
• 影像学表现
1.支源性:两肺大小不等的多发性斑片状密度 增高影,边缘模糊。
6月26日
7月4日
间质性肺炎
(二)CT表现 (显示影像学特征) ⑴ 早期:肺内磨玻璃样密度片状阴影,小 叶内间质增厚及小叶间隔增厚。 ⑵ 进展期:小叶间隔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⑶ 晚期:广泛网状或蜂窝状阴影,合并肺 气肿、肺大泡或支气管扩张。
化脓性肺炎
又称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有支源性和 血源性两种传播途径,多见于小儿及老年者。
呼吸疾病影像诊断
肺 部 炎 症
肺炎
• 单从影像学观察来判断肺炎是由何种病 原体所致常有困难,但影像学检查可以 发现病变、确定病变部位。
• 临床常按部位分:大叶性肺炎、小叶性 肺炎、间质性肺炎。
• • • • •
大叶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间质性肺炎 化脓性肺炎 肺脓肿
大叶性肺炎
• 由肺炎链球菌引起,好发于春冬季,青 壮年多见,侵犯肺叶或肺段,目前以节 段性多见。
肺部炎症及相关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肺部炎症及相关病变的影像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058857587e21af45b207a805.png)
特点
炎症后肿块
周围型肺癌
轮廓 球形、卵圆形光滑锐利 外形 一般无毛刺、分叶及切迹征 增长速度 很慢或异常快 支气管改变 可压迫移位,变形扭曲 肺门淋巴结 不大
大叶性肺炎
• 临床特征: • 影像学表现:分三期
充血期 纹理增多、透过度 是以一个大叶或肺段发 略低 病,他是细菌引起的 急性肺部炎症,95% 实变期 密度均匀增高、含气 以上是肺炎双球菌致 支气管征 (实变),叶裂 病,在冬春季节发病 为界 较多,常见于青壮年。 急、高热寒战、胸痛、 消散期 密度逐渐减低,不 铁锈痰、白细胞增高。 均匀、 斑片状、索条影,
肺纹理增强、模糊: 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
支气管肺炎(图)
斑片状影:腺泡、小叶渗出、实变影,边缘模糊, 多沿支气管走行分布,可互相融合成大片实变影。
支气管肺炎(图)
部分融合 成条片状
支气管肺炎(图)
支气管炎和 支气管周围炎 —支气管壁增 厚
支气管肺炎(图)
支气管肺炎(图)
鉴别诊断
• 结合典型临床 症状及体征,常规X线检查即
偶演变为机化性肺炎
右上叶大叶性肺炎(图)
右肺中叶大叶性肺炎
右肺中叶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图)
右下肺密度增高影, 水平叶间裂显示清楚
支气管充气征
CT表现
鉴别诊断
• 大叶性肺不张 : 大叶性肺不张也是肺实变,
但是肺叶体积缩小,邻居器官向患侧移位, 叶间裂凹陷。大叶性肺炎一般无体积变化。 • 干酪性肺炎:多见于右上叶,密度不均匀, 可见到大片密度较高的干酪灶,其中有大 小不等、形态不同的空洞,在同侧或对侧 肺野内常伴有支气管播散病灶。
陈起航-IIPs新分类指南解读 [兼容模式]
![陈起航-IIPs新分类指南解读 [兼容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f54e603844769eae009ed92.png)
Nonspecific IP pattern Desquamative IP pattern Respiratory bronchiolitis
Clinical-radiologic-pathologic diagnosis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diopathic NSIP Desquamative IP Respiratory bronchiolitis ILD
展学习 AIP
DIP BOOP NSIP AIP
7
• 急性间质性肺炎
(AIP)
•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并间质性肺病 (RB-ILD)
• 脱屑型间质性肺炎
(DIP)
• 淋巴细胞型间质性肺炎
(LIP)
8
影像诊断新进 2001分类法的特点
疾病 • 七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部• 与单纯病理学诊断有一些
差异
1胸 学 • 基于组织学标准,HRCT 0 反映形态学改变,每种形 3 展 态学改变可以是特发性或 年 进 有原因的 5 新 • 诊断基于临床,影像学和
2015-4-20
胸部影像专家
2013年分类法
• 主要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确定有无典型的UIP影像表现——HRCT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并间质性肺病(RB-ILD)
呼吸科专家和胸部影像专家
习班 如做出有信心的IPF诊断 学 无须进一步病理活检
展 13
2015-4-20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s) 新分类指南解读
提纲 • IIPs分类法的演变
习班 陈起航
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
展学 1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结核性脓胸的效果评价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结核性脓胸的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c298c0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d.png)
开放科学 资源服务 标识码 !"#$的开放科学计划以二维码为入口 提供丰富的线上扩展功能 包括作者对论文背景的语音介绍 该研究的附加说明 与读者的交互问答 拓展学术圈等 读者 扫一扫 此二维码即可获得上述增值服务!!%&'!()*+,-,"./'001*()))2--3(*3)3(*()*)),作者单位!7()())西安(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陕西省第五人民医院&结核外科通信作者!李军孝(;<='>!G ,,3:7473!\\/C &<)论著)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结核性脓胸的效果评价成鹏!李军孝!刘鑫!崔渊博!陈其亮!霍雪娥摘要 !目的评价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S 2X R M "&联合加速康复外科%;O R "&理念对结核性脓胸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3)(7年(3月至3)3)年(3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例结核性脓胸患者临床资料(将3)(7年(3月至3)(,年(3月仅行"S 2X R M "治疗的G :例患者作为"S 2X R M "组(将3)3)年(月至3)3)年(3月行"S 2X R M "c 围术期;O R "理念治疗的G ,例患者作为"S 2X R M "c;O R "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下地时间0肠鸣音恢复时间0住院时间0拔管时间0术后疼痛程度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S 2X R M "c;O R "组的下地时间*()%4((+&?+0肠鸣音恢复时间*%(4*3G f +*G 3&?+0住院时间*%(7*7G f +*-4&%+0拔管时间*-%G (7&%+0并发症发生率*3)*+:F %(3"G ,&+(以及术后(0(303:?的疼痛评分*分别为%+*3-f (*+3&分0%G *G ,f(*G :&分0:*)%+*G (G *)&分+均短于或低于"S 2X R M "组*分别为(+%()((7&?0%3)*+G f +*:G &?0%(,*:G f +*G -&%07%G (,&%0+4*4,F %3("G :&0%G *G 4f (*-4&分0%-*+G f (*G 7&分0G *G %:*)(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 +*777(,g )*)))')g +*(,4(,g )*))3')g 3*:,((,g )*)(:'-g +*+:3(,g )*))('"3g :*-,)(,g )*)+)')g 4*(,4(,g )*)))')g 3*G ,-(,g )*)(('-g +*(,((,g )*))(&-结论相较于单纯"S 2X R M "方法("S 2X R M "联合;O R "理念治疗结核性脓胸患者恢复更快0住院时间更短0疼痛感更轻0术后并发症更少(且在结核外科领域的应用安全有效- 关键词 !脓胸(结核性'!加速康复外科'!胸腔镜检查'!对比研究!401+0&3()(/*3)71$+&313&.#(%&43-$(60**3*&$-&,(%0'(*'(#3'*+%7$%.'(<23)$-53&,!B 8H 3)&,$&%$0&<$)&(/&+2$%'+1(+*$<#.$<0;<A $YT 3:*(E &C 5:8M 41-(E &>O 4:(;>&F 51:80-(;<A $Z 48741:*(<>Q O 5383D U 3)1"263:2-B@503"/57-(4(!5"*3"+(@503"/57-(4(<-()4217-B !'11:M 4T "-?4:/3"@'3R 4B 2'T 3-)736(<-()4217-B !'11:M 4T "-?4:/3(O 461:I K V K V V (;'4:1;-""3()-:=4:*152'-"!E &C 5:8M 41-(A 6147!\L L W G I H I W !__D /-6182*&%0'&2!?2@$'&34$M &I _=>V =L IL ?II @@I C L&@0'1Z >IV L '>'L YJ &K L_'%I &2=00'0L I %L ?&K =C &0C &J 'C0V K Z I K Y %"S 2X R M "&C &<W '1I %B 'L ?I 1?=1C I %K I C &_I K Y =@L I K 0V K Z I K Y %;O R "&'1L ?I L K I =L <I 1L &@L V W I K C V >&V 0I <J Y I <=/A $&,(-*9>'1'C =>%=L =&@((+L V W I K C V >&V 0J V 0L V >=K C ?I 0L J =L 'I 1L 0=%<'L L I %L &M V W I K C V >&0'0E &0J 'L =>&@"?==1['S K &_'1C I @K &<$I C I <W I K 3)(7L &$I C I <W I K 3)3)B I K I K I L K &0J I C L '_I >Y 0L V %'I %/P '@L Y2@&V K J =L 'I 1L 0B ?&V 1%I K B I 1L "S 2X R M "&1>Y @K &<$I C I <W I K 3)(7L &$I C I <W I K 3)(,B I K I 0I >I C L I %=0L ?I "S 2X R M "Z K &V J(=1%G ,J =L 'I 1L 0B ?&V 1%I K B I 1L "S 2X R M "=1%J I K '&J I K =L '_I;O R "@K &<U =1V =K Y 3)3)L &$I C I <W I K 3)3)B I K I 0I >I C L I %=0L ?I "S 2X R M "c ;O R "Z K &V J (L ?I L '<I L &>I =_I W I %(K I C &_I K Y L '<I &@W &B I >0&V 1%0(?&0J 'L =>0L =Y (I [L V W =L '&1L '<I (J &0L &JI K =L '_I J ='1=1%0V K Z 'C =>C &<J >'C =L '&10'1L ?I L B &Z K &V J 0B I K I C &<J=K I %/B $*+1&*M ?I L '<I L &>I =_I W I %(K I C &_I K Y L '<I &@W &B I >0&V 1%0(?&0J 'L =>0L =Y (I [L V W =L '&1L '<I ('1C '%I 1C I K =L I&@C &<J >'C =L '&10(J='10C &K I 0(((3=1%3:?=@L I K &J I K =L '&1'1L ?I"S 2X R M "c;O R "Z K &V J B I K I0'Z 1'@'C =1L >Y 0?&K L I K&K >&B I K L ?=1L ?&0I '1L ?I"S 2X R M "Z K &V J %()%4((+&?06/(+%()((7&?(-g +*777(,g )*)))'%(4*3G f +*G 3&?06/%3)*+G f +*:G &?()g +*(,4(,g)*))3'%(7*7G f +*-4&%06/%(,*:G f +*G -&%()g 3*:,((,g )*)(:'-%G (7&%06/7%G (,&%(-g +*+:3(,g)*))('3)*+:F %(3"G ,&06/+4*4,F %3("G :&("3g :*-,)(,g )*)+)'+*3-f (*+306/G *G 4f (*-4()g 4*(,4(,g )*)))'G *G ,f (*G :06/-*+G f (*G 7()g 3*G ,-(,g )*)((':*)%+*G (G *)&06/G *G %:*)(7*)&(-g +*(,((,g )*))(&/;()'1+*3()9&<J=K I %L &L ?I"S 2X R M "L K I =L I %B 'L ?L ?I"S 2X R M "C &<W '1I %B 'L ?L ?I ;O R "(L ?I L V W I K C V >&V 0I <J Y I <=J =L 'I 1L 0B '>>K I C &_I K @=0L I K (0V @@I K >I 00J ='1=1%@I B I K J &0L &J I K =L '_I C &<J>'C =L '&10(=1%L ?I &0J 'L =>'^=L '&10L =Y '00?&K L I K /M ?I"S 2X R M "C &<W '1I %B 'L ?L ?I;O R "'00=@I=1%I @@I C L '_I '1L ?I L V W I K C V >&0'00V K Z I K Y/19$.5(%-*2!;<J Y I <=(L V W I K C V >&0'0'!;1?=1C I %K I C &_I K Y =@L I K 0V K Z I K Y '!M ?&K =C &0C &J Y '!9&<J =K =L '_I 0L V %Y 33)(3)3(():+()!9?'1UR 1L 'L V W I K C !C L &W I K 3)3(X &>*:+T &/()结核性脓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胸膜引起胸膜组织变性0渗出(经胸腔内纤维包裹(造成肺脏受压0胸廓畸形(严重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和生命质量-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传统的手术方式切口较大(且常需截断肋骨(致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近年来(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0'1Z>I V L'>'L Y J&K L_'%I&2=00'0L I%L?&K=C&0C&J'C0V K Z I K Y("S2X R M"&因其切口小0视野清晰0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被逐渐应用于结核性脓胸的治疗中*(2++-加速康复外科%I1?=1C I%K I C&_I K Y=@L I K0V K Z I K Y(;O R"&理念是通过优化围术期临床路径(来达到减少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0缩短住院时间0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这与胸腔镜手术的微创理念不谋而合-目前( ;O R"理念在我国的应用尚显不足(已有学者将其应用于结核病外科领域(并不断探索其应用价值*:2G+-笔者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O R"理念的应用经验(将"S2X R M"与;"O R理念联合应用于结核性脓胸围术期全过程(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直接经验-资料和方法一0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3)(7年(3月至3)3)年(3月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例行"S2X R M"治疗的结核性脓胸患者临床资料-将3)(7年(3月至3)(,年(3月仅行"S2X R M"治疗的G:例患者作为"S2X R M"组(将3)3)年(月至3)3)年(3月行"S2X R M"c围术期;O R"理念治疗的G,例患者作为"S2X R M"c ;O R"组(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表(&-入组标准!所有患者年龄均介于(4"-G岁(临床诊断明确并具有手术指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并发严重基础疾病0胸壁结核和肺结核需同时进行手术者(以及治疗依从性不佳0手术时间超过+?0存在抗结核药物耐药者-二0研究方法(/"S2X R M"!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均由同一手术团队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者进行手术-手术步骤!术前N超及9M定位确定脓腔范围(沿脓腔上缘肋间腋前线或腋中线作一约:"-C<主操作孔(多位于第:肋间'在脓腔底部另作一长约(C<观察孔(多位于腋中线或腋后线第7或第4肋间-分别沿主操作孔及观察孔切开皮肤0皮下及胸壁肌层(打开肋间肌(在增厚的壁层胸膜外游离出空间(利用手指将两处打通-在主操作孔处置入切口保护套(观察孔置入套管并放入胸腔镜(利用胸腔镜的辅助直视下打开主操作孔处壁层胸膜(进入脓腔(吸净脓液后再刮除肉芽组织(以钝性分离的方法剥离肺脏表面脏层胸膜(剥除膈肌0纵隔表面的纤维板(尽可能切除脏层及壁层胸膜-剥离时需注意纤维板与肺组织间隙(若粘连紧密可在纤维板表面划一小切口(撕开一小片纤维板(用吸引器由点及面向四周缓慢撕脱(力求完整剥除'若粘连严重难以剥离(可行#,$字型分别剥离后再游离叶间裂'对于脓腔外的粘连不需完全剥离(以避免过多损伤'若渗血较多(可热毛巾填塞压迫止血(或在胸腔镜直视下电凝止血(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鼓肺查漏气(若漏气小则无需处理(多可自行闭合(若漏气较明显可行间断缝合修补(再用壳聚糖季铵盐生物胶体液%复可邦&溶液冲洗(观察孔留置一根引流管后关闭胸腔-3/;O R"方案!我院从3)3)年(月开始实施;O R"理念治疗-术前措施!%(&对患者进行;O R"理念和路径宣传教育(告知正确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及配合事项'%3&鼓励患者戒烟0戒酒至少3周'表C!不同临床特征在两组患者中的分布情况临床特征"S2X R M"c;O R"组%G,例&"S2X R M"组%G:例&统计检验值,值年龄%岁(*f6&+,*-+f G*3G:(*+7f-*G7)g(*G-()*(3(性别*例%构成比(F&+"3g)*))+)*,G-!男性+3%G:*3:&3,%G+*7)&!女性37%:G*7-&3G%:-*+)&病程*月(4%5((5+&+7%-(,&!7%G(,&!-g(*+(-)*(44病变部位*例%构成比(F&+"3g)*+,4)*G34 !左侧3-%::*)7&37%G)*))&!右侧++%G G*,+&37%G)*))&+3)( 3)3(():+()!9?'1UR1L'L V W I K C!C L&W I K3)3(X&>*:+T&/()%+&手术前夜嘱患者饮用碳水化合物饮品4))<>(术前需禁食-?(但术前3?可饮用3))<>糖水或无渣饮料'%:&不予常规备皮'%G &不使用长效镇静剂和阿片类药物-术中措施!%(&采用低潮气量%-"4<>"A Z &0中度呼气末正压%S ;;S &*G "4C <E 3!%(C <E 3!g )*),4A S =&+(及间断性肺复张通气以维持血氧饱和度%"J !3&#,+F '%3&根据患者的性别0年龄0体质量0疾病种类0术前全身状况0血容量状态等情况(参照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Z &=>2%'K I C L I %@>V '%L ?I K =J Y(H $P M &理念确立个体化目标需求量(进行个体化补液(维持术中血压不低于术前基线血压的3)F '%+&围术期联合神经阻滞等多模式镇痛技术和药物(以充分运用阿片类药物的#节俭策略$(达到镇痛时间最短0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最低及肌松药用量减少的目的'%:&根据病灶范围及患者对预估疼痛的耐受情况加用超声引导下的椎旁神经阻滞及肋间神经阻滞'%G &调整手术室温度(使用保温毯保温(加热静脉滴注液体及冲洗液-术后措施!%(&给予短效镇痛剂减轻患者切口疼痛'%3&术后清醒后鼓励患者卧床活动(当晚可尝试下地(逐渐增加活动量'%+&术后第(天即可拔出尿管(当引流量小于())<>"%0术后胸部6线摄片提示无胸腔积液0肺复张良好时可拔出胸腔引流管-+/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地时间0肠鸣音恢复时间0住院时间0拔管时间0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0(303:0:4073?时的疼痛程度-其中(胸部疼痛的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_'0V =>=1=>&ZV I 0C =>I 0(X R "&()分为无痛(("3分为偶尔有轻微疼痛(+":分为经常有轻微疼痛(G "-分为偶尔有明显疼痛但可以忍受(7"4分为经常有明显疼痛且不能忍受(需要口服镇痛药物(,"()分为剧烈疼痛(需要注射镇痛药物-住院时间为手术日至出院日之间的时间-三0统计学处理采用"S ""3G *)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f 6$描述(两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4%5((5+&+$描述(两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F &$表示(两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3检验-均以,$)*)G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0术后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下地时间0肠鸣音恢复时间0住院时间0拔管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均$)*)G&(见表3-二0术后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0(303:?时疼痛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均$)*)G &(但术后:4073?疼痛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值均#)*)G &(见表+-三0术后并发症比较"S 2X R M "c;O R "组和"S 2X R M "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F %(3"G ,&和+4*4,F%3("G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g:*-,)(,g )*)+)&(主要为肺复张不良%手术前后9M 显示肺组织复张不足G )F &0肺部感染0胸腔积液0胸腔表D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组别下地时间*(4%5((5+&+肠鸣音恢复时间%?(*f 6&拔管时间*%(4%5((5+&+住院时间%%(*f 6&"S 2X R M "c ;O R "组()%4((+&!(4*3G f +*G 3-%G (7&(7*7G f +*-4"S 2X R M "组(+%()((7&3)*+G f +*:G7%G (,&(,*:G f +*G -统计检验值-g +*777)g +*(,4-g +*+:3)g 3*:,(,值)*))))*))3)*))()*)(:表F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的比较!!!组别术后(?%分(*f 6&术后(3?%分(*f 6&术后3:?*分(4%5((5+&+术后:4?*分(4%5((5+&+术后73?*分(4%5((5+&+"S 2X R M "c ;O R "组+*3-f (*+3G *G ,f (*G ::*)%+*G (G *)&:*)%+*)(G *)&:*)%+*)(G *)&"S 2X R M "组G *G 4f (*-4-*+G f (*G 7G *G %:*)(7*)&:*)%+*)(G *)&:*)%+*)(G *)&统计检验值)g 4*(,4)g 3*G ,--g +*(,(-g )*G )G -g )*++7,值)*))))*)(()*))()*-(:)*7+-:3)(3)3(():+()!9?'1UR 1L 'L V W I K C !C L &W I K 3)3(X &>*:+T &/()持续漏气(两组发生例数分别为G例和,例0:例和4例0均为3例0(例和3例-对于胸腔持续漏气的患者经延迟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0积极呼吸功能锻炼后漏气停止'而肺部感染的患者通过痰培养更换敏感抗生素治疗后好转'有胸腔积液的患者行穿刺抽液后恢复良好'肺复张不良的患者除(例失访外(均经+个月的呼吸功能锻炼后明显改善(肺组织复张均超过7G F-讨!!论结核性脓胸的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胸手术及电视胸腔镜手术%X R M"&-开胸手术一般采用常规后外侧切口或经N超及9M定位下选择切口(一般切口较大(视野直观(可在直视下切除增厚的壁层胸膜(清除脓液(剥离脏层胸膜(促进肺复张(对手术操作技巧要求相对较低(但离断肌肉组织多(术后疼痛明显(并发症也较多-而X R M"切口小(视野清晰(美观程度高*((++(又分为单孔胸腔镜0"S2X R M"0三孔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等多种手术方式-常规的三孔胸腔镜虽然便于暴露及方便术者操作(但增加的副操作孔具有以下局限!一是增加的切口不符合美观要求(且会增加切口感染及切口瘘的风险'二是切口入路较低(可能损伤膈肌(甚至损伤至腹腔'三是副操作孔的器械在手术过程中容易与胸腔镜相互干扰(影响手术流畅性(也易损伤肋间神经'四是易造成术后伤口疼痛(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S2X R M"手术较常规的三孔胸腔镜减少了(个副操作孔(避免了三孔胸腔镜的局限(切口也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大大减小(也无需传统开胸手术的肋骨撑开器及截断肋骨操作-笔者认为(结核性脓胸的"S2X R M"手术过程相对简单(一般无需处理肺动静脉及摘除淋巴结(且大多数患者的脓腔范围较小(只要做好术前定位(在熟练掌握胸腔镜技术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切口(完全可以满足结核性脓胸的纤维板剥除(若术中遇到突发情况也可以直接延长主操作孔(变更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胡汶斌等*-+的研究也认为结核性脓胸行"S2X R M"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疗效满意(安全可行-促进患者康复是;O"R理念与"S2X R M"治疗的共同目的-;O"R理念在国内十余年的应用过程中得到了逐步发展(但在不同地区0不同专业的应用程度并不相同-3)3)年(月(我院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通行的;O R"方案(将"S2X R M"与;O R"理念联合应用于结核性脓胸的治疗中(与既往仅行"S2X R M"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联合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显示("S2X R M"c ;O R"组患者的下地时间0肠鸣音恢复时间0住院时间0拔管时间均明显少于"S2X R M"组(表明"S2X R M"联合;O R"理念治疗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考虑与;O R"理念强调早期下地活动及早期拔管有关-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和肺复张(并加快组织渗出液的引流(进一步缩短拔管时间-而且(患者在围术期均自愿接受;O R"理念宣教(具有较强的参与感(治疗依从性好(并在术前进行了充分的呼吸功能和肢体功能锻炼(均利于术后各项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O R"理念指导下的饮食管理0术中体温控制0疼痛管理0麻醉药物管理等均有助于减少手术应激反应-苗瑞瑞等*G+将个体化0阶梯化营养治疗应用于脊柱结核治疗中(结果表明(;O R"理念指导下的饮食管理有助于降低术后即刻血糖和手术应激反应'而术中保温的理念(不仅有助于减轻手术应激(也可降低心脑血管意外和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7+-本研究在术前非常规使用长效镇静剂及阿片类药物(术中尽量选择起效快0易于控制麻醉深度和苏醒快的药物(减少了术中阿片类药物及全麻药物的用量(使患者术后快速苏醒(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同时也降低了麻醉药物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宋兴超等*4+研究表明(;O R"理念不仅有助于减轻胃癌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及细胞免疫(也可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0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胸外科手术的术后疼痛多较为严重(且易迁延为慢性疼痛(极易引起患者精神紧张(惧怕用力咳嗽及下地活动会加重疼痛感(从而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O R"理念的镇痛管理采用预防性镇痛和多模式镇痛相结合的方式(如在术前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为主的预防性镇痛(进而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也可在术中辅以椎旁神经阻滞0肋间神经冷冻(或在术后必要时加用阿片类药物-本研究显示("S2X R M"c;O R"组患者术后(0(303:?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S2X R M"组(但术后:4073?的疼痛评分与"S2X R M"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O R"理念的镇痛管理可明显减轻患者3:?内的术后疼痛(但对后期的疼痛没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考虑为术后:4?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一般均不再进行镇痛管理(致两组患者后期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胡礼宏等*()+认为(在胸腔镜直视下椎旁阻G3)(3)3(():+()!9?'1UR1L'L V W I K C!C L&W I K3)3(X&>*:+T&/()滞可减少胸科手术中麻醉药物的按压次数0镇痛药物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可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及住院天数(表明;O R"理念下的镇痛管理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另外(患者在参与;O R"理念实施的过程中获得了较高的医学知识认知度和较好的医患关系(可能导致患者依从性更好(更能耐受术后疼痛感-胸外科术后并发症以肺部感染0胸腔持续漏气0肺复张不良0胸腔积液0呼吸衰竭0活动性出血等较为常见-本研究中("S2X R M"c;O R"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S2X R M"组(表明;O R"理念有助于减少"S2X R M"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考虑是;O R"理念的体温管理0功能康复训练0多模式疼痛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早期下地活动0积极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有利于肺复张(减少胸腔漏气0肺复张不良0肺部感染0术后应激反应的发生-另外(早期拔除胸管也可减少伤口感染及其他因胸管所致的并发症-施庆彤等*((+认为(;O R"理念指导下的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减少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张振龙等*(3+的研究也表明;O R"理念可减少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并发症发生(均与本研究结论一致-当然(术者手术技能的提高也可能是术后并发症减少的另一原因-综上所述("S2X R M"联合;O R"理念应用于结核性脓胸的治疗(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缩短下地时间0肠鸣音恢复时间0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在结核外科领域的应用安全有效-参!考!文!献*(+李建行(冯军鹏(秦学博/单操作孔胸腔镜逆行胸膜剥脱术治疗结核性局限性包裹性脓胸/中国防痨杂志(3)(7(+,%G&!:7+2:7G/%&'!()/+,-,"./'001/()))2--3(/3)(7/)G/)(3/*3+王冲(杨磊(闫东杰(等/结核性胸膜炎继发包裹性脓胸手术时机探讨/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3)(4(+:%G&!34(234+/ %&'!()/+7-)"C<=/./'001/())(2::,7/3)(4/)G/)):/*++张运曾(金锋(王成/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中国防痨杂志(3)(7(+,%G&!G3G2G34/%&'!()/+,-,"./'001/()))2--3(/3)(7/)G/)3(/*:+王倩(张亚超(张磊(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中国防痨杂志(3)3((:+%G&!:-+2 :-7/%&'!()/+,-,"./'001/()))2--3(/3)3(/)G/)()/*G+苗瑞瑞(辛士珍(唐亮(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营养治疗在脊柱结核诊疗中的应用/中国防痨杂志(3)3((:+%G&!:-42:7:/%&'!()/+,-,"./'001/()))2--3(/3)3(/)G/)((/*-+胡汶斌(袁顺达(朱锦龙(等/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可行性分析/中国内镜杂志(3)(7(3+%:&!,(2,:/%&'!()/+,-,"./'001/())72(,4,/3)(7/):/)(7/*7+陈婧(吴立新(徐曙光/麻醉恢复期低体温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3)(,(3G%3:&!:(3(2:(3:/%&'!()/ +7-)"C<=/./'001/())72(3:G/3)(,/3:/)G3/*4+宋兴超(路要武(吴超(等/;O R"对全腹腔镜远端胃癌$3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0生命体征及细胞免疫的影响/中国普通外科杂志(3)3)(34%4&!()+(2()+-/%&'!()/7-G,"./'001/())G2 -,:7/3)(,/)4/)(,/*,+罗太君(高广阔(刘伟/胸科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临床麻醉学杂志(3)(4(+:%,&!,372,3,/%&'!()/(3)4,".C=/3)(4/ ),/)3-/*()+胡礼宏(徐霞(贺靳贤(等/胸腔镜直视下椎旁阻滞在胸科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3)3)(+-%(3&!7G727-)/%&'!()/+7-)"C<=/./C1((3:+:23)3))(+)2 )))3:/*((+施庆彤(刁亚利(钱军/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O R"理念指导下的呼吸功能锻炼在肺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中国肺癌杂志(3)3)(3+%4&!--72-73/%&'!()/+77,"./'001/()),2+:(,/3)3)/()(/3-/*(3+张振龙(潘小杰(欧德彬/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应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3)(,(+:%4&!,G)2,G+/%&'!()/+,-,"./'001/())(2(3:3/3)(,/)4/)(:/%收稿日期!3)3(2)-2(-&%本文编辑!孟莉!李敬文&-3)(3)3(():+()!9?'1UR1L'L V W I K C!C L&W I K3)3(X&>*:+T&/()。
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预测活动性耐药肺结核的模型构建与验证
![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预测活动性耐药肺结核的模型构建与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6636fd8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d.png)
中图分类号
!='(%#!=7%
F"!(/8"&4')=8'#"&+&!B+/#!+'#"&,")*)(!#8'#&2+8'#B(!)=2I)(4#4'+&'*=/>"&+):'=7()8=/"4#4=4#&28">7#&(! CA )+!#">#84+&!8/#+/,(+'=)(4 1"5C*56"J,"5@F3"5@3-"6">"5;'5@.,5@9"F-,W-5P*,X"Y"'Y"5@%"5@6" \*,V3*5@T,6"V3*52,%-6"\*,>"5%-6"Y"5@8,5.,"'6: 6;*#"+).*5)'<Q"I,'/'@%"H3*L,+0)R<<,/,")*I>'0#,)"/ '<8,5O,"5@$*I,&"/A5,B*+0,)%"8,5O,"5@Z[X6DD"F3,5"#9;*#"+).*5)'< $QK"H3*L,+0)R<<,/,")*I>'0#,)"/'< 8,5O,"5@$*I,&"/A5,B*+0,)%"8,5O,"5@Z[X6DD"F3,5"#X;*#"+).*5)'<H-(*+&-/'0,0"H3*L,+0)R<<,/,")*I>'0#,)"/'< 8,5O,"5@$*I,&"/A5,B*+0,)%"8,5O,"5@Z[X6DD"F3,5" F'++*0#'5I,5@ "-)3'+0!J,"5@ F3"5@3-""N.",/!/,"5@&3"5@3-"69XZ[ 6MX:&'.#>"5 ;'5@.,5@"N.",/! M9[ZE9[EDTT:&'.
医学毕业论文肺部炎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医学毕业论文肺部炎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eea919336c1eb91a375dfd.png)
医学毕业论文肺部炎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X X 大学毕业论文肺部炎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姓名:__________2014年6月25日肺部炎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肺部炎症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或某些特殊病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
是呼吸系统常见病,病变可发生在肺实质(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或肺间质,病变范围大小不等。
一般均用形态学,由病变的分布,分为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及节段性肺炎。
现就影像学诊断分析如下:1 X线表现1.1 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是以一个大叶或肺段发病,它是细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95,以上是肺炎双球菌致病,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常见于青壮年。
起病急,以突起高热、恶寒、胸痛、咳嗽、咯铁锈色痰为特征,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1.1.1 充血期一般在发病6,12 h,即病变初期,病变初时的充血期X线可无明显变化或仅见局部肺纹理增粗或病变区肺密度稍增高,呈磨玻璃状,应继续观察。
病变继续进展,肺野透亮度稍降低或在病变区出现极淡的云雾状阴影。
下叶肺炎可有同侧的膈肌升高、运动受限等,透视时如不仔细观察很容易忽略。
1.1.2 实变期发病12,24h后,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胸片上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病变轮廓与肺叶或肺段形态相符合,有时在致密的阴影中还可见到“空气支气管征”。
炎性实变的肺叶体积一般与正常时相等,是由于肺泡内有渗出液及红、白细胞的存在,有时体积可略大于正常肺叶,使相应的叶间裂稍凸。
由于粘稠的分泌物阻塞病变区的支气管,肺炎合并肺不张也不少见,尤其是上叶肺炎。
肺炎早期或恢复期肺叶的收缩可能是由于纤维素性渗出所致。
肺体积稍有缩小,相应的叶间裂稍凹陷。
若有少量胸膜渗出液,可见肋膈角变钝。
目前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典型的大叶性实变已较少见,常表现为节段性肺实变,称节段性肺炎.1.1.3 消散期 X线阴影吸收晚于临床症状消失3,10d后,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先从边缘开始,病变多表现为散在、大小不等和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影,进一步吸收后病区出现索条状影及增粗的肺纹理,偶可机化而演变为机化性肺炎。
聊聊肺炎的影像诊断
![聊聊肺炎的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927ebd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6b.png)
聊聊肺炎的影像诊断肺炎是指因病原体而引发的肺部感染的一种疾病,典型症状有发热、咳嗽、精神不佳等。
肺炎的严重程度和病原体以及患者的身体素质相关,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需要及时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为肺炎。
肺炎的重要诊断依据为影像学检查,医生根据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症状进行判断。
影像学检查方式有胸部X光片、CT检查等,对于大部分肺炎患者来说,通过胸部X光片就可有效观察肺部病变情况,而对于部分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来说,需要进行CT影像检查。
虽然影像学检查可有效观察病变情况,但无法通过检查结果确定病原。
1、肺泡性肺炎的影像诊断肺泡型肺炎是指肺泡腔内发生炎症,绝大多数的细菌性肺炎就属于肺泡型肺炎。
大多数肺泡型肺炎的影像表现为片状影,且边缘不清晰[1]。
肺泡型肺炎大多数病变密度较高,因此在影像学检查结果中,很难看到血管影。
但部分病变周围的密度较低,因此可见磨玻璃密度影,在病变处可以看到血管影。
根据病程的进展情况,在患病初期,片状影的位置在肺外围出处,部分患者的肺段处可见片状影。
根据病变位置,若影像呈现出直线状,则说明病变边缘位于肺叶处,或者肺小叶的位置。
若患者的病情恶化为大叶性肺炎,则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因为肺组织发生实变,在区域中较大的含气支气管就会与其形成对比,因此呈现的影像叫做空气支气管征[2]。
下面对常见的几种肺泡型肺炎的影像表现做简单介绍。
第一、球形肺炎,可见圆形影像,其边缘可能清楚也有可能模糊;第二、肺炎链球菌肺炎,常由感染肺炎链球菌导致的,典型症状有发热、咳嗽、痰血等。
其影像表现为肺叶实变影,当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后,肺叶出的病变会有所好转,此时的影像表片状影。
该类型肺炎治疗方案为使用抗生素,大约在一个月左右病情有所好转。
肺炎链球菌肺炎若病情持续加重,则可能出现多叶病变;第三、肺炎杆菌肺炎,常由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导致,其影像表现为肺叶实变影,且边缘可见膨隆。
若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则影像表现为空洞。
肺部炎症影像学诊断培训课件
![肺部炎症影像学诊断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bc7d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2.png)
肺部炎症影像学诊断
36
三、间质性肺炎(2) (interstitial pneumonia)
病理: 小支气管壁及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 淋巴管、淋巴结炎症 肺泡也可轻度炎性浸润
小支气管部分 或完全阻塞
肺部炎症影像学诊断
肺气肿 肺不张
肺部炎症影像学诊断
50
四、支原体肺炎(3)
(mycoplasmal pneumonia)
X 线表现 一、肺纹理增粗、模糊,同时与网状阴影并存,提
示有间质性炎症。 二、可有单或多灶性密度较淡斑片状阴影,呈肺段
性分布。多见于下肺;有的表现为自肺门向肺野 外围伸展的扇形阴影,外缘逐渐变淡。占一个肺 叶的支原体肺炎少见。 三、一般在2~3周内吸收,长者可达4周左右。 四、本病需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过敏性肺 炎及浸润型结核相鉴别。
M 73Y 肺阻部炎塞症影性像学肺诊断炎
25
二、支气管肺炎(1) ( bronchopneumonia)
又称小叶性肺炎 (lobular pneumonia) ,常见 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多见于 幼儿、老年人或慢性病长期卧床者
肺部炎症影像学诊断
26
二、支气管肺炎(2) ( bronchopneumonia)
肺部炎症影像学诊断
55
五、病毒性肺炎(3) (viral pneumonia)
四、大叶状阴影,由小叶性肺泡炎融合而成,至大片 状模糊阴影,病变占据一个肺段或次肺段多见,大 叶者少见,多位于两肺中下野。
五、肺气肿,病变相邻肺野可见明显的肺气肿,以腺 病毒肺炎多见。
六、叶间胸膜反应性增厚及少量胸腔积液。
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间质性肺炎影像诊断
![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间质性肺炎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3927c0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c.png)
影像表现
间质性肺炎
影像表现
间质性肺炎
好发人群 常见部位
影像特点
预后
大叶性肺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青壮年
多局限于肺 大叶性或肺段性 可痊愈,少数可演 叶的一部分 实变,可见“空 变为机化性肺炎 或某一肺段 气支气管征”
支气管肺炎 支原体肺炎 间质性肺炎
多见于婴幼 儿、老年人 及极度衰弱
➢ 病灶液化坏死可形成空洞,表现为斑片影中可见 环形 透亮影。
➢ 有时可见肺气囊,为引流支气管因炎症而形成活瓣作 用,致空洞内气体逐渐增多所致
➢ 支气管炎性阻塞时可见 三角形肺不张的致密影,相邻 肺野有代偿性肺气肿表现。
➢ 支气管肺炎经治疗后可完全消散,久不消散的支气管 肺炎可引起支气管扩张,融合成片的炎症长期不吸收 可演变为机化性肺炎。
➢ 慢性者除炎症浸润外多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结缔组织 增生。
影像表现(X线)
➢ 病变分布广泛,好发于两肺门附近及肺下野。 ➢ 病变累及支气管及血管周围的间质时,可见纤细条纹
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楚或略模糊,其走行僵直,可 数条相互交错或两条平行。 ➢ 病变累及终末细支气管以下的肺间质时,病变显示为 短条状,相互交织成网状的密度增高影,其内可见间 质增厚所构成的大小均匀而分布不均匀的小结节影。 ➢ 有时肺野内可见广泛的细小结节影,大小一致,分布 不均,但肺尖及两肺外带常不受累及。 ➢ 间质性肺炎的吸收消散较肺泡炎症缓慢,在消散过程 中,肺内粟粒点状影先消失,然后紊乱的条纹状影逐 渐减少而消失。 ➢ 少数病例可导致慢性肺间质纤维化或并发支气管扩张。
➢ 由于细支气管炎性充血水肿及渗出,易导致细支气管不 同程度的阻塞,可出现小叶性肺气肿、小叶性或节段性 肺不张。
CACP2019|陈起航:肺部弥漫性渗出病变的影像思路
![CACP2019|陈起航:肺部弥漫性渗出病变的影像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8771024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a.png)
CACP2019|陈起航:肺部弥漫性渗出病变的影像思路呼吸时间作者:陈起航来源:呼吸界渗出性病变(Exudation)是一个病理生理名词,是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的过程。
渗出性炎症有以下几种类型·浆液性炎症·纤维素性炎症:血管壁损伤,大量纤维蛋白原渗出到血管外·化脓性炎症: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伴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出血性炎症·卡他性炎症「浸润影」代表什么意思?2006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 CAP 诊治指南中提到1. 新近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 发热3. 肺实变体征和/或湿啰音4. 白细胞>10×10^9/L 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5. 胸部X 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1~4 项中任何一款加上第 5 款,除外……2016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 CAP 诊治指南更新1. 社区发病2. 肺炎相关临床表现:(1)新近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脓痰、胸痛、呼吸困难及咯血;(2)发热;(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4)外周白细胞>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3. 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新出现的斑片状浸润影、叶或段实变影、磨玻璃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1、3 及 2 中任何一项,除外……在 2006 年和 2016 年版的指南的影像学检查中都提到了「斑片状浸润影」,但是 2016 年与 2006 年指南不同的是添加了「实变影、磨玻璃影」,这三种阴影并列存在,那么浸润影到底代表什么呢?浸润也即 infiltrate,在 Fleischner 协会制定的名词术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1],浸润影就是肺内的区域性阴影,可以有气腔性或者间质性病变。
第七届呼吸疾病热点论坛会议
![第七届呼吸疾病热点论坛会议](https://img.taocdn.com/s3/m/d150eea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6.png)
圆园21年第2期国际学术动态由西安交通大学医疗联盟—呼吸疾病诊疗中心、陕西省重点专科联盟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举办的“第七届呼吸疾病热点论坛”于2020年8月19日~9月12日以线上会议的形式成功举行。
本次论坛依托壹生网络直播平台,共进行了以“慢性气道疾病”、“肺部疑难少见病”、“肺部影像”、“肺部感染性疾病”、“肺间质病”、“介入治疗”和“肺血管疾病及呼吸重症”为主题的8个专场会议。
会议有幸邀请到了国内呼吸领域多位顶级专家作专题报告及对病例进行点评。
会议主场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由科室主任杨拴盈教授主持。
该院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曾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的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杨德昌教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顾问孙秀珍教授,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内科学系副主任李雅莉教授以及该院的张洁副主任、刘昀副主任、方萍副主任、董西林教授和中青年医师们均在现场参加了会议。
会议的第一个专场为“慢性气道疾病”专场。
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沈华浩教授讲授了关于哮喘的转化治疗问题。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就慢阻肺患者吸入治疗的选择及其排兵布阵为大家提供了实用性的指导。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兼哮喘学组成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绍曦教授讲解了关于难治性哮喘的靶向治疗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张洁副主任、刘昀副主任则分别就慢阻肺治疗ICS的撤退策略、过敏性疾病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新进展作了精彩报告。
在“肺部疑难病”专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高占成教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针对肺部感染病原的多种分子诊断方法及优劣之处。
首都医科大学世纪坛医院影像科主任王仁贵教授就肺部囊性病变影像学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了详细讲解。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CT-陈启航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CT-陈启航](https://img.taocdn.com/s3/m/000f52447e21af45b307a870.png)
卡氏肺囊虫肺炎
结论
• CT某些感染性疾病具有早期诊断的价 值
• 帮助鉴别诊断 • 有助于区别肺内或胸膜病变
CT对肺部感染性病变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并逐渐发挥其重 要作用
环状强化。
粟粒性肺结核
• HRCT可比平片更早发现病灶 • 呈全肺均匀分布的1~3mm微结节
影大小均匀,边缘清晰或模糊 • 有时结节影上肺略大于下肺 • 小叶间隔增厚常见
粟 粒 性 肺 结 核
支气管内膜结核
• 约占10~20% • 活动期:气管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 • 注射造影剂:有强化,病变部位周
慢性坏死型曲菌病
68/M,慢支,反复咳血
侵入性肺曲霉菌病
• 见于严重的免疫抑制病人,病情重, 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
• 早期仅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 典型的CT表现:肺内结节或圆形实
变影并周围环状磨玻璃影(日晕征) • 病变进一步发展或吸收期结节影内可
出现空气新月征
侵入型曲霉菌病
42 / M
急性白血病
边缘不甚光滑的结节影或分支状 影(树芽征) • 呈小叶中心分布,其旁支气管壁 增厚
空洞
• 上肺多见 • 空洞壁的厚度和光滑度取决不同的
病程,在活动期,外缘通常不清晰, 壁较厚, • 厚壁空洞的存在往往提示有活动性
结核球
• 常需与肺癌相鉴别 • 如有钙化时较易鉴别:
环形,层状,靶形,弥漫 • 无钙化:增强CT扫描 • 增强后:中心不强化,典型呈边缘
肺吸虫病
31/M
咳嗽咳痰3个月
肺吸虫病
治疗前
30/F 胸疼,咳血
经治疗后三个月复查
肺吸虫病
肺包虫病
• CT表现: 单发或多发圆形类圆形阴影 边缘锐利,密度均匀,呈水样密度 直径2~10cm,中下肺多见 壁厚约2-10mm,当部分囊壁卷缩,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 约占肺部感染20%,尤其是住院病人 • 代表:克雷伯氏杆菌,军团菌 • 表现多种多样 • 实变影通常是多灶性,下肺常见 • CT有助于发现平片未能发现的小脓
肿灶
克雷伯氏杆菌
• 最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 约占医院内感染的30% • 也见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尤其是
嗜酒者 • 血培养阳性率高(70%)
原发性肺结核
• 原发灶:可见于各肺叶,无明确肺叶 分布
• 淋巴肿:常见,可单侧性或两侧性增 强后呈中心低密度,边缘环状强化
继发性肺结核
• CT表现多种多样,几乎可呈任 何一种征象
• 发病部位主要于上叶尖后段和下 叶背段,
• 病灶以小灶阴影或结节影为主 • 淋巴肿少见。
结核的支气管播散
• 最常见的播散途径 • 典型CT表现:2~4mm大小
环状强化。
粟粒性肺结核
• HRCT可比平片更早发现病灶 • 呈全肺均匀分布的1~3mm微结节
影大小均匀,边缘清晰或模糊 • 有时结节影上肺略大于下肺 • 小叶间隔增厚常见
粟 粒 性 肺 结 核
支气管内膜结核
• 约占10~20% • 活动期:气管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 • 注射造影剂:有强化,病变部位周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CT
陈起航 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
肺部感染性疾病
细菌、病毒、真菌或原虫等致病微生物引起
肺部感染的途径
气道、肺血管、也可直接来自纵隔、膈肌或 胸壁的感染性病变 最常见的途径是来自气道
CT检查的原因及目的
• 不典型的临床和X线表现 抗菌素的广泛使用或不适当的应用
• 少见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的增多 增加了平片诊断难度
克雷伯氏肺炎 M/50
克雷伯氏杆菌
• 大叶实变影 • 病变肺叶呈膨胀性改变 • 上叶常见,可累及多肺叶或两侧性 • 增强扫描常呈边缘强化,中央有灶
性坏死 • 空洞发生早且进展较快,约占50% • 胸水常见,但引起脓胸少见
克雷伯氏肺炎 M/64
咳嗽 咳血发热 体重下降
军团菌肺炎
• 欧美地区占获得性肺炎的前三位 • 吸烟,慢性肺病,免疫低下为三大危
险因素 • 病理:纤维蛋白化脓性肺炎 • 诊断:军团菌培养
直接免疫荧光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军团菌肺炎 F/54 发热40度
军团菌肺炎
• 主要表现为外周性片状阴影,进 展快,内常有低密度灶
• 常累及多叶,约一半的病例呈两 侧性,下叶多于上叶
• 空洞不常见 • 炎症吸收常较慢
厌氧菌肺感染
• 肺实变或肺炎并空洞 • 下肺最常见,右肺比左肺常见 • 空洞常见 • 有空洞或脓肿形成的病人、肺门
小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 最常见的类型 • 一侧或两侧下肺多发小斑片状模
糊影或腺泡结节 • CT
确定合并支气管扩张 鉴别支气管播散性病变
球形肺炎
• 不少见, 临床症状常不典型 • 平片难于与其它原因的球形病灶
(如周围性肺癌)相鉴别 • CT: 球形阴影边缘较模糊,其
旁常有不规则淡磨玻璃影
F/36 咳嗽 不发热
细菌性肺炎
• 球菌性肺炎:肺炎球菌性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 肺结核 • 革兰阳性杆菌肺炎
肺炎球菌性肺炎
• 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 过去主要表现为大叶性肺炎 • 现 61~70% 表现为小叶性肺炎 • 胸水较常见(25%),空洞很少见
肺炎球菌性大叶肺炎
F/20 高热
边缘不甚光滑的结节影或分支状 影(树芽征) • 呈小叶中心分布,其旁支气管壁 增厚
空洞
• 上肺多见 • 空洞壁的厚度和光滑度取决不同的
病程,在活动期,外缘通常不清晰, 壁较厚, • 厚壁空洞的存在往往提示有活动性
结核球
• 常需与肺癌相鉴别 • 如有钙化时较易鉴别:
环形,层状,靶形,弥漫 • 无钙化:增强CT扫描 • 增强后:中心不强化,典型呈边缘
或纵隔可出现淋巴肿 • 脓胸约占1/3~1/2。
肺结核
• 原发性肺结核 原发综合症 淋巴结核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 继发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
• 结核的支气播散 • 空洞 • 结核球 • 粟粒性肺结核 • 支气管内膜结核 • 免疫抑制病人的肺结核
CT在肺结核的作用
• 发现空洞病灶 • 判断活动性 • 早期发现粟粒肺结核 • 对有咳血病人的检查 • 纵隔淋巴肿 • 支气管内膜结核 • 有广泛胸膜病变者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 占医院内感染的10%,社区获得性 感染不足5%
• 呼吸道误吸或血行播散 • 常见于免疫功能受损的病人 • 全身症状明显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 肺段片状阴影 • 实变影中常见坏死灶 • 充气支气管征少见,空洞常见 • 胸水并不少见且发展迅速 • 肺气囊在成人较少见,可气胸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感 染
围脂肪间隔密度增高 • 愈合期:支气管狭窄但边缘光滑
支气管内膜结核
支 气 管 内 膜 结 核
免疫抑制病人的肺结核
• 与免疫抑制的程度有关 • 相对于免疫正常的病人,免疫抑制
病人的肺结核:淋巴肿,胸腔积液、 粟粒性肺结核更常见,而空 努卡氏菌是革兰氏阳性菌,曾分类 为真菌
• 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 • 区别肺内或胸膜病变
肺部感染性病变的分类
• 病因:最好的分类法 • 感染区域:社区 医院内 • 病程:急 亚急性 慢性 • 影像学的形态
根据形态学的分类
• 支气管肺炎 • 大叶性肺炎 • 球形肺炎 • 间质性肺炎 • 其它
磨玻璃影,粟粒性阴影,空洞性阴影
大叶性肺炎
• X线平片: 肺叶实变, 容易做出诊断
• 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也可见于克雷 伯氏菌、军团菌感染
• 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少见
右中叶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 CT: 实变肺叶内密度均匀,边缘为 胸膜所局限,充气支气管征常见,肺 叶体积无明显改变
• CT检查的主要目的: 发现坏死或空 洞形成,除外阻塞性病变
抗炎治疗后两周复查
间质性肺炎
• 多见于支原体肺炎或病毒性肺炎 • X线平片呈支气管壁增厚和模糊网
状阴影 • CT: 磨玻璃影和小叶间隔增厚
实变并小空洞或坏死灶
• X线平片不易发现 • 见于细菌或真菌,如葡萄球菌、克
雷伯氏菌、绿脓杆菌,厌氧菌和结 核等 • CT:实变影中见低密度灶,增强后 见环状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