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招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部分测试题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0de06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4.png)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1. 请简要解释以下教育学中的术语:a) 教育目标b) 教育方法c) 教育评估2. 请阐述以下教育学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构造主义理论c) 社会认知理论3. 简述以下教育心理学中的概念:a) 学习理论b) 认知发展c) 动机与激励4. 请解释以下学习障碍的类型及其特点:a) 阅读障碍b) 计算障碍c) 学习记忆障碍5. 请描述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中的角色,并提供例子。
试题二:1.什么是教育目标?为什么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2.请简要比较行为主义和社会认知理论,并分析它们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3.什么是动机与激励?简要解释“内在动机”和“外在激励”的概念,并提供教师如何利用这些原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策略。
4.简述学习障碍的类型及其特点,重点讨论阅读障碍,并提供教师如何辨识并支持患有阅读障碍的学生的建议。
5.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请详细描述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中的角色,并提供实际案例说明教师如何应用心理学原理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答案:试题一:1. 答案:a)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过程中所设定的学习和发展方向,通过设定目标来指导教学。
教育目标应该是明确、可测量、可实现的。
b) 教育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策略,用于实现教育目标。
教育方法可以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多种形式。
c) 教育评估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监测和评价,以确定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教育评估可以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观察记录等多种形式。
2. 答案:a)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的改变,学习的结果是通过对外部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
重点关注学习者的行为表现,强调通过正反馈和强化来加强学习效果。
b) 构造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和理解的过程,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促进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附答案)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23d0cb4028915f804dc226.png)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附答案)教育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7、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8、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A、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B、赞可夫《教学与发展》C、凯洛夫《教育学》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9、主张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A、杜威B、加德纳C、布卢姆D、布鲁纳10、学校产生于()A.原始社会时期B.奴隶社会时期C.封建社会时期D.资本主义社会时期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1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A.政治思想素养之一B.职业道德素养之一C.知识素养之一D.能力素养之一13.进行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是()A.确定教育目的B.确定教育内容C.确定教育方法D.确定教育形式1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现场教学B.课堂教学C.个别教学D.分组教学15.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16.班主任做好班级教育工作的前提是()A.了解与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D.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17.教育的本质特征是()A.人类的本能活动B.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活动C.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D.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8.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社会经济.政治制度C.社会文化D.社会人口1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20.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二、判断题1、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fde7cefab069dc502201c2.png)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2010-01-20 16:06 | ( 分类:我的教师梦)(第一卷)一、单选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在17 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
A.1985 年 B.1986 年 C.1987 年 D.1988 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 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0.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d682d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1.png)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1903年,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美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2.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心理学家布鲁纳在美国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3.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岁左右。
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4岁左右。
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7.广义的研究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
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研究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
9.巴甫洛夫是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
11.根据研究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研究动机分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12.对研究内容或研究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13.由于对研究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研究动机称作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4.由于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内部研究动机。
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研究动机称作外部研究动机。
16.研究迁移也称为训练迁移,是指一种研究对另一种研究的影响。
17.在下列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个是典型的迁移现象,即“物以类聚”。
18.在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唯有“气质迁移”是错误的。
19.“形式训练迁移说”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迁移说。
20.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1.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2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23.现代认知心理学将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4.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土2个组块,非常之小。
25.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先快后慢。
26.最早提出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艾宾浩斯。
招教考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招教考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44585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e.png)
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毛泽东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下面为你分享的是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1)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2) 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
;;苏轼3)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雨果4)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5)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叶圣陶6)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7)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8)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狄德罗9) 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
;; 罗曼;罗兰(法)10) 学问是光明,愚昧是黑暗。
念书吧!;;契坷夫(俄)11) 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王安石12)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波尔克(英国作家)13)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若禅14) 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
;;塔帕(英国)15)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别林斯基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精选1) 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2)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 一日无二晨,时过不再临。
4) 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
;;欧阳修5) 勤奋是好运之母。
6) 越努力,越幸运。
7) 韦编三绝,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卧薪尝胆,圆木警枕。
8)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
;;徐特立9) 天才来自勤奋。
10) 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11)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颜之推12) 智慧是勤劳的结晶,成就是劳动的化身。
;;卡莱尔13)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美国)14)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罗曼;罗兰15)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培根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锦集1)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教师编招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部分测试题
![教师编招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部分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9ccd4e85f0e7cd1852536d9.png)
教师编招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部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分/1题)1、()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2、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3、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 )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斯腾伯格4、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皮亚杰B、加德纳C、斯腾伯格D、戴斯5、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A、强化学说B、先天决定论C、相互作用论D、循序渐进论6、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观察力B记忆力 C意志力D思维力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 A归因 B印象 C自我认知 D态度8、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9、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 )A《教学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教科书》C《教育实验心理学》D《教育实用心理学》10、儿童心理发展先具体后抽象属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11、形成守恒概念,出现了零散的可逆运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 )A。
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12、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成熟带来的行为的持久变化 B.由于疲劳造成的活动效率的降低C.—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肌肉受到伤害引起的行为变化13、心理学家( )提出把学习分为八个阶段,即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A.加涅 B.奥苏贝尔 C.伊利 D.布鲁纳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的学习是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B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C人类所有的学习都是高级的学习 D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15、区分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正确标准是()A.条件反射是否受到直接强化 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16、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
![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https://img.taocdn.com/s3/m/d16b5d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e.png)
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A. 教育的本质与目的B. 教育的对象和内容C. 教育的经验与实践D. 教育的法律和政策答案:D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的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的本质与目的、教育的对象和内容、教育的经验与实践等,教育的法律和政策是教育学的辅助学科之一,所以选D。
2.以下哪种教育心理学理论强调对学习者感知过程的研究?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社会文化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B解析: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对学习者感知、认知和思维过程的研究,认为学习是通过构建和调整认知结构来实现的,所以选B。
3.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唯一主体B.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之一C.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工具和手段D.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无关紧要答案:B解析: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但并不是教育过程的唯一主体,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所以选B。
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的科学,其研究方法有哪些?A. 定性研究方法B. 定量研究方法C. 混合研究方法D. 所有上述方法答案:D解析: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和混合研究方法,所以选D。
5.以下哪个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A. 独善其身B. 胸怀全球C. 永无止境D. 尊重他人答案:D解析: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包括尊重他人、关心学生、独善其身、胸怀全球等,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同事和家长,所以选D。
二、简答题1.什么是教育学?答: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的科学,主要研究教育的本质与目的、教育的对象和内容、教育的经验与实践等,通过对教育现象和过程的研究,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列举3种常见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答:常见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c71d3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4.png)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答案)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根底学科是()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以下哪种因素对人的开展的影响?()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表达了()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那么B.启发性教学原那么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那么D.稳固性教学原那么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表达在()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展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指导自我教育法B.典范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受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标准的B.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进展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开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根底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撰写的《》。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育和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35293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01.png)
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心理状态D. 心理特征答案:A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由哪三个结构组成?A. 自我、本我、超我B. 意识、潜意识、无意识C. 认知、情感、意志D. 感觉、知觉、想象答案:A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11岁之间主要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是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A. 阿布拉罕·马斯洛B. 卡尔·罗杰斯C. 利昂·费斯汀格D. 弗洛伊德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心理学中的观察法及其优缺点。
答案: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观察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来收集数据。
优点包括能够收集到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数据,避免实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缺点是观察者可能存在主观偏见,难以控制变量,且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7.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举例说明。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例如,一个学生在数学考试前对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的信心就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
8. 描述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概念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强化是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增加或减少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或通过批评、惩罚等方式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来提高教学效果。
答案: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心理学原理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通过设置合适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运用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利用反馈机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问题;运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和团队精神等。
招教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招教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0c337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1.png)
招教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心理状态D. 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结构分为哪三个部分?A. 自我、本我、超我B. 意识、潜意识、前意识C. 认知、情感、意志D. 感觉、知觉、记忆3.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4. 以下哪个选项是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概念?A. 惩罚B. 消退C. 正强化D. 负强化5.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加德纳B. 戈尔曼C. 艾森克D. 斯皮尔伯格6.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情绪B. 行为C. 认知过程D. 人格7.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测量学中的信度?A.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B.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C.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D. 测量结果的广泛性8.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弗洛伊德C. 斯金纳D. 罗杰斯9.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埃里克森D. 马斯洛10.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治疗中的系统脱敏法?A. 逐步暴露于恐惧源B. 认知重构C. 自我暗示D. 行为模仿答案:1. D2. A3. C4. C5. B6. C7. A8. A9. A 10. 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 描述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步骤。
答案: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人们在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步骤包括:识别和挑战不合理的认知,通过行为实验来测试这些认知,以及通过行为改变来影响情绪和认知。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https://img.taocdn.com/s3/m/59ff0fc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5.png)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数学B. 生物学C. 心理学D. 物理学答案:C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活动以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制度B. 教育技术C. 教育过程D. 教育心理学答案:D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环境下的心理活动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3.以下哪个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教育能力的培养B.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C. 教育技术的应用D.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答案:B解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教学、发展等方面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4.以下哪个是心理测量的方法?A. 观察法B. 问卷调查法C. 实验法D. 访谈法答案:B解析:心理测量的方法包括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等。
5.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A. 揭示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B. 发展教育技术C. 提高教育质量D. 培养教育能力答案:A解析: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任务是揭示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帮助改进教育实践。
二、判断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方法的学科。
答案:错误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环境下的心理活动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并不只研究教育方法。
2.心理学是关于思维和行为的科学。
答案:正确解析: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和动物的心理活动,包括思维、情感、知觉和行为等方面。
3.心理测量方法只包括量表和问卷调查两种。
答案:错误解析:心理测量方法不仅包括量表和问卷调查,还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只包括学生。
答案:错误解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环境等。
5.心理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
答案:正确解析:心理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包括智力、人格、兴趣等方面。
三、简答题1.请简述心理学的定义。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典型题题库(含答案)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典型题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38a21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8.png)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典型题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现理论,人处于青年期的特征是()。
A.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2.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为该行为的()。
A.关键期或敏感期B.行为学习期C.习得期D.发展期3.群体是中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个体社会所必须的()。
A.教育条件B.社会条件C.客观条件D.物质条件4.围绕某学科内容中的一个课题或单元的教学而设计的学习包是()A.录音练习册B.多媒体学习包C.自学课件D.导听教学5.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教学策略是()A.合作学习B.情景教学C.发现学习D.程序教学6.根据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下列辨别学习的复杂程度高的是()。
A.言语联结B.信号C.连锁D.概念7.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言语信息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A. 不同的学习结果B.学习层次的高低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水平的优劣8.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
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9.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10.使人们更好地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做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生成的学习策略是()。
A.精细加工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11.个人按照社会或群体的要求或他人的请求而做出的行为称为()。
A.依从B.服从C.屈从D.从众12.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A.模仿B.练习C.想象D.学习13.通过对狗等动物的训练,研究提出条件反射学说的著名学者是()。
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56ca6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4.png)
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套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教育政策B. 教育方法C. 学生心理D. 教师心理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学习动机B. 学习策略C. 学校管理D. 认知发展答案:C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概念?A. 近发展区B. 认知工具C. 社会互动D. 个体差异答案:D5.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A. 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心B. 个体对他人能力的评价C. 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 个体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构建性的过程,强调学习者通过发现学习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他主张教学应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为目标,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者的主动性。
7.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解释它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教育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8. 解释什么是“元认知”,并举例说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案: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识和调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学习、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2f6363f46527d3240ce0df.png)
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C)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B)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D)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D)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D)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B)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D)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D)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B)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教育心理学)1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教育心理学)1](https://img.taocdn.com/s3/m/f66b373283c4bb4cf7ecd1c2.png)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学生期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A、准备律B、刺激律C、失败—成功律D、成功—成功律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加涅D、苛勒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A、完形—顿悟说B、认知—结构学习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A、可能选择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A、知识巩固B、知识运用C、知识提起D、知识迁移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
这是运用了()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B、交式法C、比较法D、直观法12、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A、调节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实施策略D、价值性13、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A、多样性B、迅速性C、流畅性D、价值性1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A、道德理念B、道德行为C、道德品质D、道德意识15、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16、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全编含答案
![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全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c810a784868762caaed5e5.png)
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全编含答案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 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 [D]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 A]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 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 [D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A]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编招考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部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分/1 题)1、()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2、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3、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斯腾伯格4、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 、皮亚杰B 、加德纳C 、斯腾伯格D 、戴斯5、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A、强化学说 B先天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D、循序渐进论6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 A 归因 B 印象 C 自我认知 D 态度8、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能力B 努力C 任务D 运气9、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A《教学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教科书》C《教育实验心理学》D《教育实用心理学》10、儿童心理发展先具体后抽象属于儿童心理发展的()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11、形成守恒概念,出现了零散的可逆运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12、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A.成熟带来的行为的持久变化 B •由于疲劳造成的活动效率的降低C.- 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 .肌肉受到伤害引起的行为变化13、心理学家()提出把学习分为八个阶段,即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A.加涅 B •奥苏贝尔C •伊利 D •布鲁纳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的学习是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 B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C人类所有的学习都是高级的学习D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15、区分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正确标准是()A.条件反射是否受到直接强化 B •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16、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这种做法的依据是学习的 ( )A.准备律 B .练习律C .效果律 D .刺激17、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学习是 ( )A.信号学习B .规则学习C.辫别学习D .言语学习18、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A. 他律阶段B. 前习俗阶段C. 自律阶段D.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19、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言语信息 B .态度C .动作技能 D .智慧技能20、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 ( )A.认知矛盾 B .习俗水平C .观察学习 D .榜样示范21、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 B .惩罚 C .逃避条件作用 D .消退22、胡老师抱怨她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这种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 ( ) 理论观点来加以解释。
A.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23、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 )A.操作性条件作用B•经典性条件作用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24、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丽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
这称为( )A. 外部强化B. 自我强化C. 直接强化D. 替代强化25、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
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26、关于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强调 ( )A.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B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C•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组织的作用 D .分析与比较的作用27、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要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学习方式是 ( )A.接受学习B .发现学习C .意义学习 D .机械学习28、为了打击社会的不良行为,国家常用“杀一做百”的做法。
其理论依据是 (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 D .期待惩罚理论29、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学习观的是 ( )A .罗杰斯 B .布鲁纳 C .班杜拉 D 斯金纳30、( ) 理论认为:学习时,学习者不是在接受客观的知识,而是在积极主动地建构对知识的理解,这种建构是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
A.行为主义 B •认知主义 C •建构主义 D •人本主义31、儿童碰触了高温物体后,他就理解了“烫”这个词的意义,按照罗杰斯的观点,这是()A有意义的学习.B.无意义的学习 C.情景学习 D无意识学习32、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学理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主要出于个人发展的()阶段A. 获得基本信任感和客服基本不信任感B. 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耻感C. 获得主动感而客服内疚感D. 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33、王老师观察到,在若干次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环节中,孙丽同学自己总是拿不定主意,要靠同伴拿主意。
这说明孙丽的学习风格属于()A场独立型 B冲动型C沉思型D场依存性34、学生在上数学课上学会了端坐在座位上认真做作业,在英语课上学生也做出类似行为,这表明学习行为存在()A.分化B.泛化C.类化D.消退35、王老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授,他所遵循的学习理论是()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C认知同化学习理论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6、张明打通宵游戏,以至于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
这属于()A. 同时性负诱导B. 相继性正诱导C. 相继性负诱导D. 同时性正诱导37、“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属于条件作用的()A. 分化B. 泛化C. 反射D. 获得38、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A. 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B. 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C. 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D .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39、“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训练发散思维中的()。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E.内容扩散40、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二、多项选择题( 2 分/1 题)1、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效果律 B 、练习律 C 、准备律D联结律2、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不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他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
A. 成熟 B .自然经验 C .平衡化 D .社会经验3、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A技能学习B •知识学习C.行为规范学习D •动作学习4、儿童道德发展的后习俗水平包括 ( ) 。
A.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B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C.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 D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5、区别冲动型与深思型认知方式的标准是 ( )A. 冒险 B .谨慎 C .反应时间 D .精确性6、下列有关负强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B 负强化是使负性行为得以增加D 运用负强化时,要使学生可以免去某项要求来实现对客体的适应。
D .顺应 8、 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 并把强化分为 () 。
A. 效果强化 B .替代性强化 C .自我强化 D .直接强化 9、 布鲁纳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 ) 。
A.动机原则B •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E.替代原则 10、 根据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下列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 ) 。
A. 把小数换算成分数 B .认识时钟 C .使动词和句子的主语一致 D .写字 11、 人本主义认为,教师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需要做到的两点是 () 。
A. 真诚 B .移情 C .权威 D .民主 E .认可12、 加涅按不同的学习水平,把智慧技能依次分为()。
A.符号学习B.辨别C •概念D.规则E 高级规则13、 布鲁纳在 1994 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 学 80 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认为主要表现在()。
A 实验性研究B 主动性研究C 反思性研究D 合作性研究E 社会文化研究 14、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
A.获得B.转化C •评价D •记忆E •应用15、 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复制过程D.动机过程 三、判断题( 1 分/1 题)1、 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刺激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 2、 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做到“见贤思齐” ,这种强化被称为直接强化。
() 3、 埃里克森认为培养勤奋感的主要时期是童年期。
( )4、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
( )5、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出现在形式运算阶段。
( )6、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
() 7、 程序教学是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 内容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
( )8、 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 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 但如果没有主观能动 性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A.负强化是教师给学生的负性关注 C 负强化的目的在于增加积极行为 皮亚杰提出主体通过 ( )A.图式 B •同化C •变量9、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性本恶,因此需要进行教育和矫正()10、在操作条件反应作用中,强化物出现在反应之前,并引起反应。
()四、填空题( 2 分/1 题)1、加涅提出五类学习结果:()、()、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
2、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和()3、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
4、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的两大组织原则是()和()5、条件作用的两大范型是()和()。
6、奥尔波特将性格特征分为()和()。
7、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分别是()()和自我监控。
8、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