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和技艺〔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状的影响。

〔2〕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

〔3〕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位置、兴衰的影响。

2.进程和方法〔1〕经过详细的案例,剖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状的影响。

〔2〕经过详细的案例,剖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散布的影响。

〔3〕经过调查活动的方式,了解聚落的形状、商业网点的规划及构成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火析交通运输规划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培育先生的人地协调观;培育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才干、实际才干、效果探求的才干。

【教学重点】运用案例教学,剖析交通运输规划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教学进程】〔课前预备〕将教材P86的活动提早,活动中两个标题区分适用于城市和乡村的先生。

把先生分红两组〔甲组是寓居在城市的先生、乙组是寓居在乡村的先生〕,课前一周内停止活动调查。

1.甲组:调查柯桥轻纺城商贸中心的规划,画好地图,课上展现。

2.乙组:调查本镇的集贸市场的散布,并列出乡镇赶集日的时间表格。

〔温习引入〕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依据地域经济的开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结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构成了不同方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线和点的规划要遭到诸多要素的影响,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开展,处在不时的开展变化之中。

那么,交通运输规划变化带来哪些影响呢?〔进入新课〕一、对聚落空间形状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状的影响展现〝株洲城市略图〞〝日本筑波略图〞〔经过两幅图,协助先生了解〝聚落空间形状沿交通线扩展〞的含义〕〔看图说明〕株洲市是沿着铁路途开展起来的,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筑波科技城,城市是沿着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而开展的。

〔总结〕聚落空间形状往往沿交通支线扩展,交通支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开展轴。

可以看出,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状的影响很大。

〔阅读资料〕案例2«嘉兴聚落形状的变化»,剖析说明嘉兴在不同时期,其聚落空间形状沿交通线而扩展。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案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案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案(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面试指导、笔试指导、题库大全、教案大全、教育知识、备考知识、素质知识、法律知识、心理知识、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such as interview guidance, written test guidance, question bank encyclopedia,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educational knowledge, test preparation knowledge, quality knowledge, legal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我以我国不同地区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为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和局限,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形式,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课堂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能够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实际运输中的作用和地位。
2.了解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地形、气候、人口、城市等方面的影响,能够分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对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
3.掌握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规律,了解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能够预测未来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趋势。
3.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展示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同时,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本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通过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使学生深刻理解到交通运输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区域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区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互通交流的需要。

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和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变化,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自然等。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呢?人教版必修二教材主要从两方面讲述:(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材的着眼点是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强调一个“变”字。

教材文字虽少,但内容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重大。

本节教材设计了一定的“活动”和“案例”,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和运用。

课前和课后重视开展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家庭住址所在聚落或商业网点做相关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核心素养——地理实践能力。

【课标要求及解读】1、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结合实例,比较分析某地区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结合实例,比较分析某地区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某地区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课标解读:课标要求学生从交通运输发展变化的角度去理解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从而认识发展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同时树立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乡土情感。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对交通运输已有一些感性认识和生活常识。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聚落知识,又在本章第一节中学习了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影响其布局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对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为本课的学习做了知识和素养的基本铺垫。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说课稿
(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2.教学难点: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区域发展的影响;
(2)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关注国家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年龄特征表现为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能够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地理知识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尤其是交通运输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仍有部分学生依赖性强,需要教师引导和督促。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采用分类法,介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2.结合案例分析,讲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的关键因素;
3.运用图表、地图等工具,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区域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某一地区的交通运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角色扮演: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政府官员、企业家、居民等角色,从不同角度讨论交通运输布局的合理性;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地图阅读、数据分析等。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内在联系理解不深,难以将其与实际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区域发展联系起来;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

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

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目的:1.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知识的技能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干线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多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如,“火车拉来的城市”——株洲市(图5.5)。

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如筑波市(图5.6)。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⑴主要交通线的变化和发展,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如:浙江省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

⑵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例一:我国清末大运河的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例二: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方贸易的发展,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得到充分发展,扬州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

而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0。

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发展迅速。

通过这个案例,应掌握以下问题了解嘉兴城在不同时期,其“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扩展”的状况,真正理解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学以至用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二、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从教材84页图5.8及图5.9可看出:山区商业网点密度要少于平原地区。

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

原因分析: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因此,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

高中地理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创新教案及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创新教案及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创新教案及教学反思高中地理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创新教案及教学反思高一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案设计一、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二)课标分解及解读行为条件:“结合实例”;行为动词:“分析”;认知内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本标准要求的知识认知水平属于理解水平。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与课标的对应关系1.教材通过株洲市、日本筑波市城市形态的例子,概述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并说明“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的原理。

2.教材通过“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以及“清末大运河沿线城市发展”的例子,说明交通线的发展和衰落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3.通过“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以及“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例子,说明影响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各种因素以及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4.通过“实地调查活动”,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影响”标准的实施。

(二)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差异1.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表述形式和呈现方法[知识结构][表述形式]教材采用直接叙述为主、间接表述为辅以及对比的方式,对课标的要求加以表述。

[呈现方法]本节教材以文字、图片、示意图、读图思考、案例、活动等方式呈现课标要求。

2.其它版本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对比1.以武汉市为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水路、铁路、公路、综合)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通过“北京城市的变化”“交通工具与城市空间形态”例子,说明交通发展与聚落形态。

3.通过“中国唐代商业城市和现代商业中心城市分布图”“上海地铁一号线与商业网点”例子说明交通发展与商业网点的布局。

1.交通运输与聚落(①聚落的形成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交通运输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布局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刺激,激发学生对交通运输问题的兴趣。
3.创设生动、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问题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交通运输布局,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审视交通运输问题,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分享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互动性,确保教学效果的有效落实。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客观、公正的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有效落实。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度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使学生在探讨交通运输问题时,能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2.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原因,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政策引导等。
3.掌握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区域发展、城乡格局、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4.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地图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评估其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综合评价。
3.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地图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教学设想:
1.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交通运输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例如,选取我国某地区的交通运输发展历程作为案例,让学生分析不同阶段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及其原因、影响。
作பைடு நூலகம்提交要求:
1.作业内容要紧密结合课堂所学,切勿抄袭他人成果。
2.注意作业的结构和逻辑,论述清晰,观点明确。
3.作业提交时间:一周后,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提交。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区域发展、城乡格局、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学生反馈: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情感教育:教师强调交通运输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掌握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及其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原因和作用机理。
3.培养学生关注国家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环保意识。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布局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本文将着重分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二、水路交通运输演变的影响2.1 古代水路交通运输古代水路交通运输是人类交通运输方式的最早形式之一,它一度是全球范围内运输商贸的主要方式。

但古代水路交通运输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船只容积小、速度慢、安全性差、运输成本高等。

2.2 现代化水路交通运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化水路交通运输的技术不断改进,船只的容积增大、速度加快、安全性提高,并利用自然势能发电,成本也降低了很多。

这些改进使得水路运输更便捷、更经济、更快捷,并且在国际贸易中有重要作用。

2.3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水路交通能够更加顺畅,沿途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也得到了便利。

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水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缓解水灾等都有重要作用。

三、陆路交通运输的布局变化对人们经济的影响3.1 铁路交通的布局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铁路的布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最早的北京-上海铁路到现在的高铁网,铁路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地增加。

铁路交通的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同时也使得物资的配送更为快捷、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2 道路交通的布局变化和铁路类似,道路交通的布局变化也对经济发展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增加,大量的投入为城市发展和人员出行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并提升了城市及经济发展的速度。

四、总结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人们的出行和运输加速,它还在不断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以现代的视角看待未来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不断追求安全、快捷、经济、环保、高效的交通运输发展目标,为人类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以上是本人就《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所做的简要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

(3)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嘉兴市、株洲市和扬州市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通过北京市商业布局图,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3)通过调查活动的形式,了解临县的聚落形态、商业网点的布局,并学会分析形成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和发展观。

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问题。

【教学策略】
采用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引导、作图等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多个城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图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 交通方式增多、线路稠密
空间形态变化大,演变为城市带
衰:
交通方式单一,线路堵塞
空间形态的变化缓慢
密度:交通方式增多、线路稠密,商业网点密度增大。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的影响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的影响优秀教学案例
3.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通过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的影响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 以生活中的交通运输场景为例,如火车站、机场、港口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二)问题导向
1.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什么?我国交通运输线的布局特点有哪些?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如调查家乡的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改进措施等。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如针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高铁会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状况。
2. 掌握交通运输方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能够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 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线的布局特点,理解交通运输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如调查家乡的交通运输状况、分析交通运输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4.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分析等方法,寻找答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如铁路、公路、航空等在不同地区的优势和作用。
2.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如在调查家乡交通运输状况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互相交流调查结果和发现的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设计11: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第2课时)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2教学设计11: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第2课时)教案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2.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读商业网点示意图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2.通过案例“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网点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和发展观。

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网点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读商业网点示意图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合作与探究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除了影响聚落空间形态之外,还对商业网点的布局有较大影响。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板书)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影响商业网点密度(学生活动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4页有关内容及图5.8、5.9,对比山区和平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山区和平原区的商业网点在分布上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都沿交通线分布。

2、山区和平原区的商业网点在密度上具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为什么?(学生回答)山区的商业网点的密度比平原小,这是因为山区交通闭塞,交通线路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所以,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也就很难伸展到那里。

3、平原区的商业网点的密度在分布上具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交通便利的交叉路口的密度大于交通线沿线地区。

(板书)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学生活动2)为什么在沈大高速公路旁建造这样一个大型服装市场?建在这样一个地方有什么优势?(学生回答)高速公路沿线因为有便捷的交通,可以吸引大量的购物者。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2)》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2)》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②商业从业人口 多 ④人口数量大 D.③④
走 进 高 考 ( 2013 年 海南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
分)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速公路
建 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 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 ,而 在乙地日趋兴盛。图 8 示意区域中心城市 M 至甲地的交 通线 。
【问题探究 2 】 比较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大小,并分析
产生差异的原因。(提示: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 进行考虑)( 10 分)
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商业网点密度大 (2 分 )
原因:
1 、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稀少,交通方式单一 ( 2 分);平原地形平坦,交通线路密集,交通方
便。( 2 分) 2 、山区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 (1 分 )
平原地区自然条件较好,人口稠密。( 1 分)
3、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们的消费水平低;( 1 分)
平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高( 1 分)
曹县县城的交通干线图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

往兴宁、梅县


3-6-9
广梅汕铁路


G205
2-5-8


华城镇
每天
广 梅河高速 州
区。
4 、 商 业 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
个商 业 中 心
。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
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带着问题观看一段视 频
问题 :
1.本视频的主题是什么?
2.周围的地貌景观发生了什么变化?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名师教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名师教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

3.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位置、兴衰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3.通过调查活动的形式,了解聚落的形态、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形成的条件。

三、教学难点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五、课时安排建议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建议]建议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具体案例,让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围绕一些问题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

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扬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陆路交通发展,加之京杭大运河的疏浚,才使扬州焕发了青春。

【思考】以扬州的兴衰,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1.理解:交通运输线路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线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2.应用:能结合案例,分析交通对聚落和商业的影响。

学生用书[P80]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2.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如株洲:沿铁路发展;武汉:沿长江分布。

(2)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如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的高速公路及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

[图表导读]1.读教材图5.6株洲城市略图、图5.7武汉城市略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株洲市区扩散有何特点?(2)图中武汉的区位有何优势?(3)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分布有何特点?(4)两幅图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1)市区沿着京广线、湘黔线扩散。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2)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2)

必修二第五章交通運輸佈局及其影響第二節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變化的影響學習目標:1、理解交通運輸條件對聚落空間形態和發展速度的影響2、理解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區位選擇的影響重、難點:重點:1、交通運輸佈局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2、交通對商業網點分佈的影響。

難點: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分佈的影響課堂流程第一步:嘗試練習(2009·廣東高考)某特大城市一專營多種高級商品的大型商廈位於遠離商業中心的城郊地帶,經營卻獲得了成功。

從區位因素看,主要是由於(雙選) ()A.地價便宜B.人流量大C.接近貨源地D.道路通達性好第二步:考點掃描考點一:考點二:第三步:填寫並理解記憶知識點知識點一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1.交通條件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的表現(1)新的交通方式發展會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如嘉興市。

(2)某種交通方式的也會影響聚落空間形態的演變,如沿運河城市。

2.交通運輸佈局的變化及其對聚落空間的影響(1)變化:形成。

(2)影響:聚落空間形態往往沿擴展,這些交通幹線成為聚落的。

知識點二對商業網點分佈的影響讀山區和平原商業網點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上面兩圖中代表山區商業網點分佈的是,其密度平原商業網點密度,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中的影響至關重要。

(2)圖中商業網點分佈的位置體現了原則。

(3)集鎮是在交通要道上發展起來的,的改變也常會引起集鎮的繁榮或衰落第四步:變式訓練例1、閱讀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圖所示地區屬於北溫帶季風氣候區。

當冷空氣緩慢進入並滯留於圖中某些地區時,氣溫下降致使水汽過度飽和會產生濃霧,並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影響。

(1)甲、乙兩段多發濃霧,試說明其原因。

兩路段中哪一段受濃霧影響頻次更多,時間更長,為什麼?(2)隨著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擴建居民點。

若只考慮沿著山前公路擴建,試比較說明在丙村東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設民居條件的差異。

第五步:解惑答疑我的疑惑:我的收穫:第七步:當堂檢測一個地區主要交通線發生變化,會引起該地區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

苏版地理高中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苏版地理高中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苏版地理高中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状的阻碍。

(2)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

(3)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位置、兴衰的阻碍。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状的阻碍。

(2)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阻碍。

(3)通过调查活动的形式,了解聚落的形状、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形成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阻碍,培养学生的人地和谐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看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案例教学,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阻碍。

【教学过程】〔课前预备〕将教材P86的活动提早,活动中两个题目分别适用于都市和农村的学生。

把学生分成两组(甲组是居住在都市的学生、乙组是居住在乡村的学生),课前一周内进行活动调查。

1.甲组:调查柯桥轻纺城商贸中心的布局,画好地图,课上展现。

2.乙组:调查本镇的集贸市场的分布,并列出乡镇赶集日的时刻表格。

〔复习引入〕在特定的地域范畴内,依照地区经济的进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错,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进展,处在不断的进展变化之中。

那么,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带来哪些阻碍呢?(进入新课)一、对聚落空间形状的阻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状的阻碍展现“株洲都市略图”“日本筑波略图”(通过两幅图,关心学生明白得“聚落空间形状沿交通线扩展”的含义)〔看图说明〕株洲市是沿着铁路线进展起来的,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都市”;日本筑波科技城,都市是沿着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而进展的。

〔总结〕聚落空间形状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要紧进展轴。

能够看出,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状的阻碍专门大。

〔阅读材料〕案例2《嘉兴聚落形状的变化》,分析说明嘉兴在不同时期,其聚落空间形状沿交通线而扩展。

高一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的教案

高一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的教案

高一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了解交通运输方式与交通布局变化的影响;3.能够分析不同交通方式的优缺点并进行比较;4.掌握使用地图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方法和技巧;5.提高地理思维和地图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以及交通方式与交通布局变化的影响。

难点:能够分析不同交通方式的优缺点并进行比较,掌握使用地图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学生关于“什么是交通运输方式以及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相关知识点,以启发性的方式让学生对复习内容主动了解。

内容讲解1.交通运输方式的定义及分类:将交通运输的定义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进行详细讲解,并让学生在笔记中进行记笔记。

2.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让学生分组讨论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以此让学生了解各交通方式的不同特点以及选择的依据。

3.交通方式与交通布局变化的影响:通过讲解交通方式对交通布局变化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时期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于交通布局的影响。

活动设计让学生根据所在城市的交通布局,制作一张交通运输方式地图,并在地图上标出各种交通方式的重要位置和节点,以此考察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地图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节课导入环节让学生还原不同时期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以小组形式,通过连连看、填空等形式考察学生对于交通方式和布局变化的认知和记忆,并帮助学生将如果也到历史与现实中对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进行分析。

内容讲解1.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历程:通过讲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现代交通方式的形成和演变,以及不同交通方式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2.交通方式的优缺点比较:让学生通过对比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形式的交通方式,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各种交通方式的长处和短处,以此挖掘学生对于交通方式的理解。

3.地图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讲解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运用地图分析交通运输网络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转】我们共同分析了这样两个例子,得到了这样两个结论,下面请同学们自已看
一个例子。

无锡市城市形态的变化。

请同学们阅读学案上的材料1 和材料2,先自己
思考一下问题探究1
【小组探究】
【探究1】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材料1:无锡是我国古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19世纪中叶以后无锡之所以
能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并逐步发展成为工商业发达的著名城市,在一定程度
上得力于古运河。

材料2:水运经济”时代和目前无锡市区图
【问题探究1】
1、推断无锡在“水运经济”时代的城市形态。

根据“主要的交通干线是聚落的发展轴线”,我们推断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
的城市形态主要是沿着运河发展延伸的。

【设计目的】通过教师的设计,学生运用地理规律对从未见过的事物或者现象进行推
断,教师帮助印证其正确性,学生产生了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师】教师展示图(无锡运河风物图、著名的码头——黄埠墩)来印证其推断。

【承转】请同学们对比“水运经济”时代和目前无锡市区图,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2、对比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和目前的聚落空间形态,发生了哪些变化?这
种变化能说明什么?
无锡市在“水运经济”时代聚落的空间形态是沿着运河发展延伸的,而现在主要是
沿着铁路线、公路线发展延伸的。

这说明了无锡市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以水运为主转向了以公路、
铁路运输为主。

(所以说聚落形态会随交通干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设计目的】学生能从地图中对比观察主要地理表象(主要要素的特征)的变化,
并对这种表象的变化运用掌握的地理规律作出合理的解释。

老师:现在的无锡由于铁路和公路的快速发展,水运的地位下降了,那么,古运
河就弃子不顾了吗?
答:不是
【课件展示】无锡古运河的旅游图
【承转】历史上较为典型的还有扬州城市形态的变化。

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段材料,
之间的区别是?
【学生】
【课件展示】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的区别图
【承转】交通不但对商业网点的分布位置有影响,而且,对商业网点的密度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请同学们对比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示意图,分析两幅图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的大小及原因。

【板书】密度。

【探究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材料3:教材P84 页图5.8 和图5.9
【问题探究2】比较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大小,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商业网点密度大:1、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稀
少,交通方式单一;平原地形平坦,交通线路密集,交通方便。

2、山区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平原地区自然条件较好,人口稠密。

3、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们的消费水平低;平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高。

【设计目的】学生能从自然(地形地势)、社会(人口分布密度)、经济(经济基础、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科学技术等因素通过影响交通运输的布局,进而影响了商业
网点的分布密度。

回顾了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的影响因素。

及时反馈、及时巩固。

【提示】商业网点的密度受交通运输的影响,而交通运输的布局又主要受什么影响?看一下教材80 页,回忆一下上一节的内容。

【承转】我们知道,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往往形成一个或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身边的实例来说一说。

【板书】商业中心
【学生】
【提示】想一想,我们曹县商业最繁荣的地方是哪里?
【学生】南湖附近。

【追问】为什么会分布在南湖附近?
【学生】
【教师】其实,这个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但交通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家来看我们曹县县城的交通干线图。

通过此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我们曹县南北向的交通干线就是青菏路,东西向的主要交能干线是珠江东路。

而南湖就在这两条主干线的交叉点附近。

所以,这里就形成了我们曹县商业就繁荣的地方。

在这幅图上,南北向的干线,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条,哪就是青岛路。

青岛路,大
概是在09 年左右的时候拓宽的吧,大家想一下,青岛路拓宽之后,我们的商业
分布会不会发生变化。

请同学们来看一下这幅图。

这些地方就是我们曹县商业相对比
较繁荣的地方。

【承转】在城市当中,交通对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在农村,交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哪?请同学们来看这几幅图,相信来自农村的同学对这种场景并不陌生。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集”
【问】想一下,你们哪儿都是逢几是集哪?
【学生】
【总结】集镇就是农村的商业中心,所以说,交通对集镇的兴衰也会产生影响。

【板书】集镇。

【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
(05 天津)读我国南方某城市道路和居住小区分布图.回答1—2 题。

1.20世纪90 年代末与80 年代初比较,该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
A.建设发展均不受河流分布的影响B.联系市外的新道路有所增加
C.未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网络D.道路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
2.20世纪90 年代末,该城市新建居住小区( )
A.大多沿河流分布B.多在商业中心附近选址
C.位置远离交通线D.由商业区向北、东、南扩展
1.B 2.D
2.(06 北京)农村的发展应该在党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说明图18 所示地区村落分布特点
沿道路呈带状分布。

3、岛内最大零售商业点位于甲村,主要形成原因是该村B
1 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商业从业人口多
ƒ商业组织形式复杂④人口数量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走进高考
4、(13 海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 分)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

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

图8 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 至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和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答案】M 市为主要的食客来源。

(2 分)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
引M 市更多的食客,(2 分)高
速公路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
M 市远比甲地方便),(2 分)
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
设更多,名气旺盛;(2 分)而
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
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2
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
但本题总分不超过10 分)【解
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影响工
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
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
场和政府政策等。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根据图示甲地只有普通公路,而乙地有高速公路经过,而且具有出入口;根据图中的92km,可以判断乙地距离中心城市M 地距离较近,而且交通便利。

本题可以反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改变能够影响工业的分布。

小组评价
学生自评表
3 分 1 分
评价内容 5
分能够举例说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
影响
能够举例说明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的重要性。

能够说出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密度不同的原因。

通过本节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能关注商业网点的布局,
并能向别人解释这样布局的原因。

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总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