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震波的运动学练习题

合集下载

地震试题卡

地震试题卡

第一章地震波的理论基础一、基本概念1应力2应变3扬氏模量4泊松比5纵波6横波7纵波的特点8横波的特点9震源函数的物理意义10扬氏模量的单位或量纲11泊松比的单位或量纲12体变模量的单位或量纲13剪切模量的单位或量纲14纵波的传播速度Vp为________;横波的传播速度为______。

15在液体介质中不存在横波,这是由于_________。

16弹性介质发生___应变所产生的波动称为纵波,其质点位移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

17弹性介质发生___应变所产生的波动称为横波,其质点位移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

18试绘出点震源激发的P波、SH波和SV波的质点振动示意图。

第二章地震波的传播一、基本概念1惠更斯-菲涅尔原理2费马原理3波前面4波射线5视速度6反射系数7透射系数8转换波9瑞利波10勒夫波11绕射波13振动图14波剖面15 SH波16 SV波17吸收系数18几何扩散19吸收衰减20透射损失21地震子波22从反射波和折射波的形成机制,分析反射波和折射波的形成条件。

23试证明层状介质中地震波延折线传播。

24试述瑞利面波的特点及其波散现象25试绘出点源激发的P波、SH波和SV波的质点振动方向示意图26一个以α=30°出射的反射波的视周期T* =40毫秒,视波长λ* =250米,试计算其视频率f* 和介质中的波速V。

当视周期不变,出射角变为20°时,f* 、κ* 、λ* 和V* 有无变化?若有变化,应当变为多少?27满足临界条件时产生的滑行波和沿界面传播的勒夫波有什么区别?28视速度定理29反射系数的物理意义30透射系数的物理意义31反射波形成的条件32折射波形成的条件33瑞利波的特点34瑞利波是在______产生,沿______传播,它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的特点。

35试述瑞利波传播的特点及其波散现象36影响吸收系数的因素37为什么说大地对地震波有滤波作用38影响反射波振幅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

地震知识试题及答案

地震知识试题及答案

地震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震发生时,震源与震中的距离称为:A. 震级B. 震中距C. 震源深度D. 震波速度答案:B2. 地震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体波答案:A3. 地震的震级通常用来表示:A.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B. 地震释放的能量C. 地震波的振幅D. 地震波的周期答案:B4. 地震发生时,地面的震动是由什么波引起的?A. 光波B. 声波C. 地震波D. 电磁波答案:C5. 地震发生时,下列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迅速乘坐电梯下楼B. 躲在桌子下面C. 立刻跳窗逃生D. 站在阳台上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 保持冷静B. 关闭煤气C. 迅速跑向室外D. 躲在坚固的桌子下面答案:ABD2. 地震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震感?A. 震级B. 震源深度C. 震中距D. 建筑物结构答案:ABCD3. 地震波可以分为哪几类?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体波答案:ABC4. 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包括:A. 提前通知地震发生B. 提供逃生时间C. 减少经济损失D. 减少人员伤亡答案:ABCD5. 地震发生后,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次生灾害?A. 迅速关闭电源B. 检查建筑物结构C. 清理道路障碍D. 准备急救包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的突然释放造成的。

(对)2. 地震只发生在板块边界。

(错)3. 地震波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对)4. 地震发生时,站在开阔地带比在建筑物内更安全。

(对)5.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答案:地震发生时,应立刻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坚固的桌子或床下躲避,远离玻璃窗、悬挂物和易倒物体;如在室外,迅速跑到开阔地带,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等。

地震学原理考试试题

地震学原理考试试题

地震学原理考试试题1.(10分)地震学的定义是什么?地震学是研究地球内部震动和地震现象的学科。

通过研究地震波的传播和地震源的性质,地震学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理特性。

2.(15分)请解释弹性体的概念,并说明其在地震学中的重要性。

弹性体是指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产生弹性变形的物质。

在地震学中,弹性体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模拟地震波的传播和地壳的响应。

通过研究弹性体的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地震的发生和影响。

3.(20分)简要描述地震波的类型和传播特性。

地震波包括主要的体波和面波。

体波又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 波),它们从地震源中心向各个方向传播。

体波能够穿过地球内部的固体和液体介质,并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粒子振动。

面波主要包括Rayleigh波和Love波,它们主要沿地表或地下界面传播,是地震波中造成破坏的主要部分。

4.(25分)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之间有什么区别?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对地表造成破坏程度的指标,常用的是MMI烈度表。

地震烈度受地震波传播路径、地壳特性和建筑物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反映了地震对人类、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程度。

地震震级是用来描述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常用的是里氏震级或能量震级。

地震震级是基于地震波形记录的振幅和频率信息,反映了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地震震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物理学量,与地震烈度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对应。

5.(30分)请解释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其在减轻地震灾害中的作用。

地震预警系统基于地震波在地下和地表上的传播速度差异,通过监测震中与各个监测点之间的波速差异,可以提前数秒到数十秒预警地震的发生。

当地震预警系统发出预警信号后,人们可以收到警报并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应急措施,例如躲避掉落物、保护重要设备、疏散人群等。

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在于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升社会应对地震的能力。

6.(35分)简述地震震源的类型和形成机制。

地震震源主要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和人工地震。

地震相关练习题

地震相关练习题

地震相关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地震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A. 地球自转速度增加B. 科技发展导致的自然灾害C. 地球内部构造变动引起的应力释放D. 月球引力影响2. Richter震级是用来衡量什么的?A. 地震引起的破坏程度B. 地震震源的深度C. 地震发生的时间D. 地震的持续时间3. 哪一种地震波最先到达地震测定站?A. S波B. P波C. L波D. R波4. 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什么的?A. 地震发生前的预测B. 地震发生的频率C. 地震引起的破坏程度D. 地震的震源深度5. 以下哪种行为在地震发生时是不安全的?A. 躲在桌子底下B. 钻进一个门洞C. 站在阳台上D. 躺在床上二、填空题1.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震的 _______________ 有关。

2. P波是一种 _______________ 波。

3. _______________ 是地震波最后到达的一种波。

4. 地震烈度的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 。

5.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钟或几分钟预测地震的_______________ 。

三、简答题1. 简述地震发生的原因和过程。

2. 解释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3. 请列举几个在地震发生时可以采取的安全措施。

4. 什么是地震烈度?它如何测定和表达?5. 请简要介绍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和作用。

四、应用题1. 某地发生了一次地震,地震P波在测定站A上先于地震S波到达,两者的时间差为5秒。

P波的传播速度为6 km/s,而S波的传播速度为4 km/s。

请计算震源距离测定站A的距离。

2. 一个地震测定站距离震源400 km,测定站记录到达的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30秒。

已知P波的传播速度为6 km/s,计算地震的震源深度。

总结:本文涵盖了地震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应用题,旨在考察读者对地震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通过此次练习,读者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地震的原因、震波传播机制以及在地震发生时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地球物理勘探题库

地球物理勘探题库

地震波的运动学第一节地震波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反射地震波的运动学第三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第二章地震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地震波的频谱分析第二节地震波的能量分析第三节影响地震波传播的地质因素第四节地震记录的分辨率第三章地震勘探野外数据的野外采集第一节野外工作方法第二节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第三节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第四节检波器组合第五节地震波速度的野外测定第四章共中心点迭加法原理第一节共中心点迭加法原理第二节多次反射波的特点第三节多次叠加的特性第四节多次覆盖参数对迭加效果的影响及其选择原则第五节影响迭加效果的因素第五章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第一节提高信噪比的数字滤波第二节反滤波第三节水平迭加第四节偏移归位第五节地震波的速度第六章地震资料解释第一节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工作概述第二节时间剖面的对比第三节地震反射层位的地质解释第四节各种地质现象在时间剖面上的特征和解释第五节地震剖面解释中可能出现的假象第六节反射界面空间位置的确定第七节构造图、等厚图的绘制及地质解释第八节水平切片的解释一、名词解释第一章地震波的运动学1、波动(难度90区分度30)2、波前(难度89区分度31)3、波尾(难度89区分度31) 4、波面(难度89区分度31) 5、等相面(80 、 33) 6、波阵面(81 、 34)7、波线(70 、 33) 8、射线(72 、 40)9、振动曲线(75 、 42) 10、波形曲线(76 、 44) 11、波剖面(65 、 46) 12、子波(60 45)13、视速度(80 、 30) 14、射线平面(60 、 47)15、运动学(70 、 55) 16、时距曲线(68、 40) 17、正常时差(60 、 45) 18、动校正(60、 60) 19、几何地震学(70 、 35)第二章地震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1、动力学(70 、 40)2、物理地震学(71、 35)3、频谱(50 、 50)4、波的发散(90 、 30)5、波散(90 、 31)6、频散(80、 35)7、吸收(70 、 40 )8、纵向分辨率(60、40)9、垂向分辨率(60、40)10、横向分辨率(60、40)11、水平分辨率(60、40)12、菲涅尔带(50、45) 13、主频(65、40)第三章地震勘探野外数据的野外采集1、规则干扰波(90、30)2、不规则干扰波(90、30)3、观测系统(80、35)4、多次覆盖(65、50) 5、共反射点道集(70、45)6、检波器组合(90、30)7、方向特性(75、30)8、方向效应(90、30)第四章共中心点迭加法原理1、共中心点迭加(70、40)2、水平迭加(60、40)3、剩余时差(60、50)第五章地震资料数字处理1、偏移迭加(75、30)2、平均速度(85、30)3、均方根速度(80、30)4、迭加速度(70、40)第六章地震资料解释1、标准层(50、40)2、绕射波(40、50)3、剖面闭合(30、60)4、三维地震(70、30) 5、水平切片(45、60) 6、等厚图(65、40) 7、构造图(80、30)二、填空题第一章1、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是()。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练习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练习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结构练习题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不同,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A.寻找地震中的幸存者 B.探寻海底石油、天然气等C.准确预报地震 D.研究地核的物质组成2.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 A.都明显下降 B.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C.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D.都明显增加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下图),回答3~5题。

3.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 )A.纵波 B.横波 C.纵波和横波 D.无法判断4.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5.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纵波传播速度慢,横波传播速度快 B.横波能穿过固态C.纵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D.纵波传播速度随通过物质不同而变化,横波不变如图,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回答6-7题.6.图中表示地壳与地幔间界面的数字以及界面名称是()A.③一古登堡界面 B.⑤一莫霍界面C.⑤一古登堡界面 D.③一莫霍界面7.从图中地震波的速度变化特点分析,地球内部呈现液态或熔融状态的圈层是()A.⑥一地壳B.④—地幔 C.①一内核 D.②一外核8.读图,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B.④和③传到②时,③消失,④波速突然下降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D.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9.地球内部结构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A.地核 B.地幔 C.地壳 D.岩石圈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10-11题。

10.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11.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A.喜马拉雅山 B.死海 C.四川盆地 D.太平洋12.火山喷发时的岩浆主要发源地是()A.地壳 B.地幔 C.软流层 D.地核13.2013年10月31日11时03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北纬44.6度,东经124.2度)发生5.5级地震.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14.以下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壳包括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陆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 7千米②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③上地幔顶部的物质结构和地壳很相似,它们共同组成岩石圈④内地核和外地核两者均由铁和镍组成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

(完整版)建筑结构抗震随堂练习2018

(完整版)建筑结构抗震随堂练习2018

A. B. C.A. B. C.第一章绪论·1.3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A. B. C.A. B. C.B. 地震的持续时间C. 震中距D. 地震的类型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4.(单选题) 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位于()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内的建筑物应考虑抗震设防。

(A) 抗震设防烈度为5~9度(B)抗震设防烈度为5~8度(C)抗震设防烈度为5~10度(D)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A. B. C.第一章绪论·1.5 结构的抗震设防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A. B. C.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8.(单选题) 对于乙类建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采用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用C.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D.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9.(单选题) 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D.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0.(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结构单元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也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B.建筑场地选择时,宜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如软弱场地土,易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等。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略)第二章地震波传播基本规律与时距关系第 1 节地震波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2.1.1基本概念1.地震子波:Wavelet,是一段具有确定的起始时间、能量有限且有一定延长长度的信号,它是地震记录的基本单元2.波面:介质中每一个同时开始振动的曲面3.射线:几何地震学中,通常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考虑的一点P,然后又沿着那条“路径”从P点传向其他位置。

这样的假想路径称为通过P点的波线或射线4.振动图:在波传播的某一特定距离上,该处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形5.波剖面:在地震勘探中,通常把沿着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叫做“波剖面”6.视速度和视波长:如果不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而是沿着别的方向来确定波速和波长,得到的结果就不是波速和波长的真实值。

这样的结果叫做简谐波的视速度和视波长7. 全反射:如果V2>V1,则有sinθ2>sinθ1,即θ2>θ1;当θ1增大到一定程度但还没到90°时,θ2已经增大到90°,这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出现了“全反射”现象,因为θ1再增大就不能出现透射波了8. 雷克子波:地震子波的一种,由雷克最早提出,其在时间域的表现形式为:f(t)=[1−2(πf p t)2]e−(πf p t)22.1.2基本原理反射定律: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α=α′透射定律:透射线也位于入射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第一、第二两种介质中的波速之比,即:sinα/sinβ=V1/V2Snell定律:波的传播路径满足斯奈尔定律(Snell’s Law),其中P称为射线参数。

即:sinαv p1=sinα′1v p1=sinα′2v s1=sinβ1v p2=sinβ2v s2=p惠更斯原理:波前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认为是独立的、新的点震源,每一个点都应看成是新的独立的小震源,叫做次波源费马原理:又称时间最小原理,指波在介质中的实际传播路线所需的旅行时间比任何其他理想传播路线所需的“旅行时间”要短2.1.3地震波的分类在地震勘探中,地层弹性介质内传播的弹性被称为地震波。

高一地理地球板块运动和地震的综合练习题

高一地理地球板块运动和地震的综合练习题

高一地理地球板块运动和地震的综合练习题题目一地球板块运动是地球表面上的板块相对移动,是地球地壳发展演变的重要表现形式。

下面是关于地球板块运动的练题,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1. 地壳的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即因为地球内部的热对流造成的。

- A. 重力- B. 磁力- C. 热力- D. 电力2. 目前认为地球板块运动的推动力主要是()。

- A. 重力- B. 磁力- C. 引力- D. 地热能3. 地球板块运动的速度大约每年约为()。

- A. 1厘米- B. 1米- C. 1千米- D. 1万千米4. 下列哪一种板块边界会形成大量地震带?- A. 地壳内碰撞边界- B. 地壳内滑动边界- C. 地壳内扩张边界- D. 地壳内陷落边界5. 大陆与大陆发生碰撞会形成()。

- A. 海沟- B. 山脉- C. 平原- D. 河流答案1. C2. D3. A4. B5. B题目二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发生破裂或变形时释放出来的地震波造成。

下面是关于地震的练题,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1. 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 雷电- B. 咆哮- C. 火山喷发- D. 地壳运动2. 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震源的位置?- A. 地表的表面- B. 火山山体- C. 极地区域- D. 地壳深处3. 以下哪一个选项是衡量地震强度的常用指标?- A. 震中- B. 震源- C. 地震波- D. 矩震级4. 地震时人们可以采取的逃生措施包括()。

- A. 躲在高楼内- B. 站在窗户旁边- C. 躲避悬挂物- D. 躲避震中5. 地震预测是可以准确预测地震时间和地点的。

- A. 对- B. 错答案1. D2. D3. D4. C5. B以上是关于地球板块运动和地震的综合练习题,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四节--随堂基础巩固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四节--随堂基础巩固

[随堂基础巩固]一、选择题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

据此回答1~2题。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A.传递声音信号B.进行地质探矿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测量山峰的高度解析:第1题,地震波发生突然变化,说明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状态和组成差异很大。

第2题,对地下矿藏的分布可用地震波来勘探。

答案:1.D 2.B3.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C.地球内部组成物质的变化D.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解析:目前人们对地球内部的了解及对圈层的划分,主要得益于对地震波的研究。

答案:A4.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下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解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答案:D5.若下图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A.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岩石圈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C.外核、内核、地核D.地壳、地幔、地核解析:该图示反映出岩石圈、地幔及地壳的关系。

岩石圈是由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和地壳组成的。

答案:A二、综合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据中国日报网2011年1月26日消息隐藏在黄石公园地下的世界上最大规模“超级火山”的喷发间隔约为60万年,而它的最近一次爆发很可能就发生在距今约64万年前。

这座超级火山目前或许已经进入了喷发活跃期。

英国科学家曾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演示,一旦该超级火山爆发,在三四天内大量的火山灰就会抵达欧洲大陆,而美国3/4的国土可能将“面目全非”。

第一章 地震波的运动学练习题

第一章 地震波的运动学练习题
4.物理地震学认为,地震波是
A)一条条射线B)沿射线路径在介质中传播C)一种波动D)面波
5.地震波纵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 )
A)垂直B)一致C)相同D)相反
6.波的传播方向上,单位长度内的波长数目,叫做( )
A)波长B)周期C)波数
四、简答题与计算题
1.什么是惠更斯原理?
答:
2.什么是费玛原理?
答:
13.试绘出点震源激发的p波、SH波和SV波的振动方向示意图。
答:
14.直达波的时距曲线方程和特点?
答:
15.均匀介质共中心点时距曲线的特点?
答:
16.水平层状介质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及特点?
答:
17.假设声波、面波、直达纵波沿界面传播的视速度分别为350、700、1400(m/s),试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时距曲线。
答:
10.从反射和折射波形成的机制,分析反射和折射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答:
11.如果法向入射波的振幅为A0,试写出下述模型中第三个反射界面上反射波返回至地面的振幅值A。模型中R表示反射系数;h表示地层厚度;α表示吸收系数。
12.一个以α=300出射的反射波的视周期T*=40ms,视波长λ*=250m。试计算其视频率f*和介质中的波速。当视周期不变,出射角变为200时,f*,λ*、、k*、v*有无变化?若有变化,应当变为多少?
第一章 地震波的运动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射波——
2.透射波——
3.滑行波——
4.折射波——
5.波前——
6.射线——
7.均匀介质——
8.层状介质——
9.振动图形和波剖面——
10.同相轴和等相位面——
11.时间场和等时面——

地震勘探原练习题一

地震勘探原练习题一

地震勘探原练习题⼀地震勘探原理练习题⼀⼀、名词解释(1)波阻抗(2)地震界⾯(3)速度界⾯(4)地震⼦波(5)振动图(6)波剖⾯(7)视速度(8)正常时差(9)倾⾓时差(10)地震排列(11)动校正(12)均⽅根速度(13)调谐振幅(14)调谐厚度(15)地震组合法(16)⽔平多次叠加法⼆、说明下列公式的物理意义1.)cos 1(2)(θλθ+=i K2.1111----+-=n n n n n n n n n V V V V R ρρρρ 3.21,1,02112===???? ??=n n n r r A A n4.)(0kz wt i z e e A --=α?5.e V V V cos sin *==ε 6.V h t 20=7.ψ?αsin sin cos =8.2022V t x t =? 9.20222t V xt NMO+= 10.20220)sin (111αββαβ=?????????? ??--+???? ?-z tg x11.())(111022202t V sh t V ch z x ββββ=--+12.t f n t f n V x f n Vx f n T t ??=??=??? ???Φππππsin sin /sin /sin *1.试证明介质的品质因数Q 与介质的吸收系数α成反⽐关系。

2.试证明地层厚度等于4λ时,调谐振幅达最⼤值。

3.试证明均匀介质中反射波时距曲线转换到p -τ域内则变成椭圆形状。

4.试证明倾斜地层时共中⼼点时距曲线按共反射点时距曲线作正常时差校正时有剩余时差。

四、推导公式1.⽔平层状介质中以均⽅根速度表⽰的时距曲线⽅程。

2.推导单⼀倾斜界⾯时反射波时距曲线⽅程及倾⾓时差。

3.推导VSP 法中向上⼀次反射波垂直时距曲线⽅程。

4.推导VSP 法中向下⼀次反射波垂直时距曲线⽅程。

5.推导倾斜地层时折射波相遇时距曲线⽅程。

五、叙述题1.试叙述Kirchhoff 积分公式的物理意义。

地震勘探原理第一章习题

地震勘探原理第一章习题

地震勘探原理第一章习题第一章思考题1、什么叫弹性波?2、怎样理解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3、天然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和人工地震产生的地震波以及微震各有什么特点?研究和应用有何差别?4、地震勘探是利用地下岩石的什么物理性质的差异探测地下地质情况?5、地震体波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地震面波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6、地震纵波和地震横波的速度利用弹性模量来表示有何不同?7、什么叫波的振动图?地震勘探中的地震波振动图指的是什么?8、什么叫波的波剖面?地震勘探中的波剖面指的是什么?9、描述地震波的主要特征量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10、请你思考同其他类型的波相比地震勘探的频率,波长,速度?11、什么是波前,什么是射线,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12、根据波前面的形状,可以把地震波分为几大类?13、地震波的波前的形状取决于哪些因素?14、利用惠更斯原理如何证明反射定律,透射定律,如何说明折射波的形成?15、利用费马原理如何证明反射定律,透射定律?16、地震波的射线的形状取决于哪些因素?17、形成折射波的主要条件是什么?18、为什么在激发点附近观测不到折射波?19、地震波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对地震勘探的接收有何特殊要求?20、透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吗?21、什么叫转换波,如果是纵波入射,转换的反射横波的反射角度为什么不等于入射纵波的入射角?22、形成地震反射波必要条件是什么?23、地震波的反射强弱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系?24、为什么地震反射波有强有弱,有正有负?25、地震纵波非垂直入射情况下,反射纵波系数,反射横波系数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地震反射波振幅会随入射角变化而变化吗?26、常规的地震勘探中有哪些类型的波,试列举几种加以说明?27)、地震子波的概念,影响地震子波形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地震子波有哪些类型,地震子波在地震勘探中有什么作用?28、理解地震波视速度的概念,地震波的视速度一定大于真速度吗?29、在地震勘探中,经常把地下的介质做哪些简化?30、地震勘探野外工作中为什么不采用自激自收的观测方式?31、什么叫地震的纵测线和非纵测线?32、纵测线,一个水平分界面,均匀介质情况下共炮点的直达波时距曲线有何特点?33、直达波的时距曲线一定是直线吗?34、纵测线,一个水平分界面,均匀介质情况下共炮点的反射波时距曲线有何特点?35、纵测线,一个水平分界面,均匀介质情况下共炮点的反射波时距曲线和直达波时距曲线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6、学会从地震野外记录中识别直达波和反射波.37、纵测线,一个倾斜分界面,均匀介质情况下共炮点的反射波时距曲线有何特点?和水平界面条件下有和异同?38、浅层的反射波时距曲线和深层的反射波时距曲线弯曲程度有差异,为什么?39、纵测线,一个水平分界面,均匀介质情况下共炮点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有何特点?40、水平界面情况下,如何根据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求取浅层地层的埋深和速度?41、纵测线,一个水平分界面,均匀介质情况下共炮点的反射波时距曲线和直达波时距曲线以及折射波时距曲线之间有怎样的关系?42、为什么利用地震折射波进行石油勘探的效果不如地震反射波?43、利用地震折射波可以解决目前反射波地震勘探中的什么技术问题?44、思考利用地震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求取地震的速度和地层厚度?45、地下界面水平与地下界面倾斜情况下,地震折射波勘探有些什么差别?46、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有何特点?地震射线有何特点?47、连续介质情况下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有何特点?射线和等时面有何特点?48、连续介质情况下地震直达波时距曲线有何特征?。

地震学入门测试题

地震学入门测试题

地震学入门测试题一、选择题1.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发生的什么引起的?a) 断层的滑动b) 岩石的破裂c) 岩浆的喷发d) 火山的爆发2. 地震波是在什么介质中传播的?a) 水b) 空气c) 岩石d) 火焰3. 地震的能量释放形式主要有哪两种?a) 热能和化学能b) 电能和声能c) 力学能和电磁能d) 热能和声能4. 地震的震中通常是指什么地方?a) 地震发生的地点b) 地震波的起源地c) 最破坏严重区域d) 地震波传播范围最广的地区5. 仪器记录到的地震波称为什么?a) 地震磁波b) 地震电波c) 地震震动波d) 地震声波6. 哪一种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a) P波b) S波c) 表面波d) 静态波7. 什么是里氏震级?a) 用来测量地震波的频率b) 用来测量地震波的振幅c) 用来测量地震造成的破坏d) 用来测量地震的能量释放8. 哪一种地震波对人体伤害最大?a) P波b) S波c) 表面波d) 静态波9. 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是什么?a)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地震波传播速度b) 通过测量地震波振幅来预测地震c) 通过地震前兆现象来预测地震d) 通过计算地震波传播路径来预测地震10. 以下哪种建筑结构对地震抗性最好?a) 钢结构建筑b) 砖木结构建筑c) 混凝土结构建筑d) 石头结构建筑二、填空题1. 地震学是研究地震现象和地震波的科学。

2.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3. 在地震学中,最早到达的地震波称为P波。

4. 震中是地震波的发源地。

5. 地震的能量释放通常以里氏震级进行衡量。

6.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警报。

7.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可以通过设计和结构改善来提升。

8. 地震波传播路径会受到地球内部介质的影响。

9. 地震预测是指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以及可能的破坏程度。

10. 强震动环节是指地震烈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建筑物倒塌或严重受损。

三、简答题1. 解释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地震和地震波1.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横波传播速度快于纵波B.横波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C.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D.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通过介质的不同而变化2019年5月7日5时19分,巴布亚新几内亚莫罗贝省(6.96°S,146.49°E)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30千米。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C.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D.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3.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 )A.加大地震知识的宣传与普及B.制定应急预案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D.模拟地震来临的应急演习训练4.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到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下面两题。

烈度破坏程度Ⅵ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Ⅶ房屋轻微损坏,板房、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砂冒水Ⅷ房屋多有损坏,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地下管道破裂Ⅸ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Ⅹ房屋倾倒,道路毁坏,水面大浪扑岸5.可能位于震中附近的是(深度解析)A.①B.②C.③D.④6.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震中距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题组二地球的内部圈层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①—④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地壳B.②—岩石圈C.③—地幔D.④—软流层8.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深度解析)A.①—横波传播速度最快B.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C.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D.④—由硅酸盐矿物组成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
18.三层水平层状介质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和特点?
答:
三、选择题
1.连续介质中,常见的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深度Z关系是
A)V=Vo(1+βZ)B)V=Vo(1+β+Z)C)V=VoβZD)V=(1+2βZ)Vo
2.连续介质地震波射线为
A)直线B)曲射线C)双曲线D)抛物线
3.费马原理认为,地震波沿
A)最大路径传播B)最小路径传播C)二次抛物线路径传播D)双曲线路径传播
4弹性和塑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形变或____________形变。这取决于物质本身的____________物质,作用其上的外力________作用力延续时间的_____________,变化快慢,以及物体所处____________、压力等外界条件。
5地震波遇到岩层分界面时主要产生两种波是_________和________。
答:
10.从反射和折射波形成的机制,分析反射和折射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答:
11.如果法向入射波的振幅为A0,试写出下述模型中第三个反射界面上反射波返回至地面的振幅值A。模型中R表示反射系数;h表示地层厚度;α表示吸收系数。
12.一个以α=300出射的反射波的视周期T*=40ms,视波长λ*=250m。试计算其视频率f*和介质中的波速。当视周期不变,出射角变为200时,f*,λ*、、k*、v*有无变化?若有变化,应当变为多少?
答:
13.试绘出点震源激发的p波、SH波和SV波的振动方向示意图。
答:
14.直达波的时距曲线方程和特点?
答:
15.均匀介质共中心点时距曲线的特点?
答:
16.水平层状介质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及特点?
答:
17.假设声波、面波、直达纵波沿界面传播的视速度分别为350、700、1400(m/s),试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时距曲线。
4.物理地震学认为,地震波是
A)一条条射线B)沿射线路径在介质中传播C)一种波动D)面波
5.地震波纵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 )
A)垂直B)一致C)相同D)相反
6.波的传播方向上,单位长度内的波长数目,叫做( )
A)波长B)周期C)波数
四、简答题与计算题
1.什么是惠更斯原理?
答:
2.什么是费射波——
2.透射波——
3.滑行波——
4.折射波——
5.波前——
6.射线——
7.均匀介质——
8.层状介质——
9.振动图形和波剖面——
10.同相轴和等相位面——
11.时间场和等时面——
12.地震视速度——
二、填空题
1物体在作用下,弹性体____________所发生的________或________的变化,就叫做_____________形变。
2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____________,若去掉外力以后,物体仍旧其受外力时的形状,这样的特性称为_________.这种物体称为____________。
3弹性和塑性是物质具有两种互相____________的特性,自然界大多数物质都____________具有这两种特性,在外力作用下既产生____________形变,也产生____________形变。
答:
3.什么是反射定律?
答:
4.什么是折射波的盲区?
答:
5.什么是视速度?
答:
6.均匀介质地震波的波前和射线方程?
答:
7.直达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关系?
答:
8.写出地震平面波传播中地震视波长与地震真波长的关系(图示注明变量含义),地震视速度与地震真速度的关系,地震速度与波长及频率的关系。
答:
9.试叙述纵波和横波的传播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