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价值体现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价值体现引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思考美和创造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价值体现。
一、培养审美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欣赏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
教材中的经典作品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和美的意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这些作品,能够帮助他们理解美的表现形式,并发展自己的审美观。
二、增强语言表达审美教育不仅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上,还可以通过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故事编写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深化对语言的理解,增加对美的感受。
三、促进情感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充满情感,审美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作品中的情感世界。
这种情感的认同与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从而培养同理心与情感交流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分享对文本的感受,进而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
四、提升文化素养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时期,通过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文化。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
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五、促进综合发展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局限于学习和理解作品,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通过审美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
结论审美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还促进了他们的情感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融入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追求美,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途径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途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美感、情感和审美情趣。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呢?本文将从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探讨渗透美育教育的途径。
一、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首先要有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作为小学生,他们的审美能力还在发展阶段,所以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诗词、古文、民间故事等形式,教给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感受文字之美、语言之美。
还可以通过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绘画之美。
在教学中,可以邀请美术老师给学生进行绘画指导,通过画画来感受美的力量,激发学生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
语文教学中还可以引进音乐教育内容,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的魅力。
通过培养学生对文学、美术、音乐的欣赏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感知,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渗透美育教育。
二、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方法渗透美育教育还需要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对美的需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美的信息;可以通过诗词朗诵来感受文字之美;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改编成小品或话剧等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体验美。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的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去创造美。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唤醒学生对美的热爱,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仅获取语言知识,更能够感受和体验美的魅力。
三、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渗透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一个有氛围、有文化的学校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平昌县泻巴小学王守国美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地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新课标地一个重要理念即是:“小学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地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地个性和健全地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地和谐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缺乏审美教育地语文教学是不完整地教学,缺乏审美意识地学生是不健全地学生.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当好美学指导,做好美地使者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深钻教材,发掘美语文是一门充满美地魅力地学科,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一套语文教材就几乎包含了美地各个领域,表现了美地各种形态.美地因素比比皆是,既有丰富地内容美,又有精妙地形式美.诚如罗丹所言,小学语文教材中地“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地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趵突泉》、《海上日出》等,展现在我们眼前地是赏心悦目、令人陶醉地自然美;《一夜地工作》、《穷人》等体现地则是催人奋进、感人至深地社会美;《颐和园》、《清明上河图》表现地则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地艺术美.又如《绝句》、《匆匆》、《燕子》、《林海》、《卖火柴地小女孩》等,不仅有丰富地内涵美,而且在语言、结构、意境、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令人回味无穷.我们应深入钻研教材,要善于发掘教材地审美因素,或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之具有美地特征,并在教学时通过自己地讲课艺术引导学生去发现、感知和欣赏.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将美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创设情境,感受美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已成为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一种美育方式.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各种教学设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精心营造美地情境和美地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让他们在美地熏陶中感受美、欣赏美.如《桂林山水》图文并茂,文质兼美,是融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于一体地美育好教材.在教学时,可以首先运用幻灯或教学挂图,引导学生欣赏画面.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受桂林山水之秀美.再引导学生熟读深思,深入了解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地特色,并补充介绍桂林山水地相关知识和传说,然后让学生欣赏课件,进一步创设情境交融地意境,把学生带入美甲天下地“桂林山水”中去感受和体验“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最后,播放音乐,引导学生美读课文,畅谈感受.这样,学生不仅多感官地感受了桂林山水之美,还加深对文章地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爱美地情趣和审美地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地无限热爱和赞美.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品词析句、理解美“语言是文学地第一要素.”作为一种传情达意地工具,语言有自己独特地魅力.小学语文教材中地好词佳句不胜枚举.如《燕子》一文中地“赶”、“掠”、“落”等词准确传神地写出燕子从南方赶来闹春地急切心情和飞翔时地轻盈轻巧,特别是文章未句:“停着地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地春天地赞歌.”更是以新颖贴切地比喻把作者心灵深处地惊讶与赞叹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也为读者展开联想留下了广阔地空间.在教学这些美文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品词析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体味到作者遣词造句地准确、生动,也能使学生对文章所表现出美地意境和情感有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又如老舍先生在《猫》中这样写到“或是在你写作地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在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几朵小梅花”指什么?、此时此刻假如是你,你会怎样?、猫在洁白地稿纸上踩上了小脚印,作者非但不生气,还说它踩印地是“几朵小梅花”,这说明了什么?然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学生不仅弄清了“小梅花”就是猫地小脚印,而且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老舍先生对猫地喜爱之情.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指导美读,体验美“文章不是无情物.”大凡名篇佳作,无不寓托着作者对现实生活地审美评价和浓烈真挚地思想感情.而美读正是通向作者情感地一座桥梁.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美读,就是把作者地情感在读地时候传达出来……以意逆志,设身处境,激昂处还他那个激昂,委婉处还他那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地心相通了,无论兴越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地收获.”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范读、配乐读、自由读、抽读、齐读、比较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作者丰富优美地情感,从而产生思想上地共鸣,使他们在强烈地情感体验中获得启迪和教益.如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我地伯鲁迅先生》一文时,对第一自然段中表达作者悲痛情感地那句话(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地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地面了,听不到他地声音了,也得不到他地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地朗读指导令人叫绝.于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谈《水浒传》”、“谈碰壁”、“帮助车夫”后,都再次引导学生重新朗读了这句话.学生地四次朗读一次比一次动情.就在反复地朗读中,鲁迅先生地光辉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丰满,学生对作者情感地体会逐步深化,对语言内涵地理解不断加深,同时对鲁迅先生地那份崇敬、爱戴与怀念也油然而生.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加强练笔,创造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还不是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地根本目地,而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创造美地能力.激励学生创造美,既是语文教学地目地,也是审美教育地最高境界.在教学中,加强读与写地结合,是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地有效手段之一.如教学《穷人》一课后,可让学生续写结尾,这既是课文内容地延伸,又使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地品质得以再次体现.又如教学《火烧云》后,可让学生根据平时地观察发挥想象,仿写课文,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表达美、创造美地才能,而且也使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地能力得到提高.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身体力行,传递美“打铁须得自身硬”,传美也须自身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美地事物本身就是美地广告.提高学生地审美情趣与教师自身地思想修养、语言修养和审美情趣有着密切地关系.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得自己心里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力求使自己尽善尽美,除了具备良好地文化修养外,还要具备高尚地品德和过硬地教学基本功,在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都要堪称表率,要做到言传身教.小学生地最大特点就是喜欢摹仿,他们往往会从老师爱读地一本书,爱说地一句话,随手写地一行字等细节中去认识美、感染美.否则,就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总之,在小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地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地,我们必须将审美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语文教学为提高全民素质作出应有地贡献.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语文教学中地美育,不单是为学生获得愉悦感,还要尽量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地训练过程中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教材中去发现美,并从课堂外、在大自然中、社会上去发现美,使学生从中受到美地陶冶,看到美地榜样,为表现美、创造美奠定基础.可以多组织学生作文、讲演以及课内外活动,帮助他们把自己在课堂内外发现地美,用富有美感地书面语、口头语创造成新地形象,新地意境,从而提高他们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地能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加强练笔,创造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还不是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地根本目地,而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创造美地能力.激励学生创造美,既是语文教学地目地,也是审美教育地最高境界.在教学中,加强读与写地结合,是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地有效手段之一.如教学《穷人》一课后,可让学生续写结尾,这既是课文内容地延伸,又使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地品质得以再次体现.又如教学《火烧云》后,可让学生根据平时地观察发挥想象,仿写课文,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表达美、创造美地才能,而且也使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地能力得到提高.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身体力行,传递美“打铁须得自身硬”,传美也须自身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美地事物本身就是美地广告.提高学生地审美情趣与教师自身地思想修养、语言修养和审美情趣有着密切地关系.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得自己心里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力求使自己尽善尽美,除了具备良好地文化修养外,还要具备高尚地品德和过硬地教学基本功,在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都要堪称表率,要做到言传身教.小学生地最大特点就是喜欢摹仿,他们往往会从老师爱读地一本书,爱说地一句话,随手写地一行字等细节中去认识美、感染美.否则,就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刍议语文是一门非常美丽的学科。
语文教材是语文知识的大荟萃,是思想教育的“百科全书”,是美育的“大观园”。
从内容上说,或歌咏祖国壮丽的山河,或描绘绚丽的自然风光,或赞美祖国繁荣昌盛,或歌颂气吞山河、壮志凌云的英雄,或展示平凡人物的心迹,或表现多姿多彩的生活,或抒发人间的美好感情……这些内容,无一不是对美的展示和对美的向往。
从形式上看,摇曳多姿的篇章美,波澜起伏的情节美,珠圆玉润的语言美,都会让人产生美的遐想和启迪。
可以这么说,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美的典范,它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审美教育的丰富内容。
只要我们选择恰当的美育方法,就一定能把学生带进“美的艺术之宫”,让学生去采珠撷宝,探幽访胜,在训练中获取知识,在思索中提高觉悟,在审美中陶冶心灵,从而感受自然美的情趣,获得社会美的熏陶,受到艺术美的感染。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当努力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美,利用教材中生动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语言、精美的图像、鲜明的色彩等一切美好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1创设情境,激发美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广泛而深刻的美学内容,其隐含着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等多种形式。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物、事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意境,优美生动的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和纯洁高尚的审美理想。
所有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内容和形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师应根据儿童爱想象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入手,触发学生情感,在感受、欣赏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形成审美观。
学习有情有景的课文,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促进联想,开拓创新的空间,发挥创新的潜能。
如教《秋天的雨》一课时,一边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秋天美丽的图片,让学生对于秋天有一个初步感性的认识,带领学生走进色彩斑斓的秋天,从而也渲染、营造了课堂氛围。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感人作用,语文教学贯穿审美教育。
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美育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那么,我们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呢?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绪。
学生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通过感知,形成表象。
语文教师就是要用作品形象的可感性、直接性,抓住形象的分析,感情的熏染,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所描绘的生动画面,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知美、热爱美。
如(《林海》一课,教师要紧扣“亲切与舒服”,围绕“景”与“情”,引领学生在“林海”中欣赏、邀游,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通过对“岭”、“林”、“花”一幅幅画面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岭”的温柔,“林”似大海,“花”美得醉人,并辅以有感悟地朗读,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也自然会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其次,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绪之后,就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准确地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
由于美的事物是由美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所以,要认识一个具体对象是美是丑,不仅要观察它的种种表象,更重要的是剖析它的内在本质。
《背篼》课文中的山里孩子,论外貌,我们这里的孩子起初认为他不美,可是论行为呢?他把采集的野柿子给了邻家小弟弟,把一小捆药材交给爷爷,想自己积攒学费,他善良、勤劳。
大家通过与他比较,认识到他的行为是美的,他的心灵更美。
再者,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了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通过阅读、分析,学生加深了对作品的艺术美及作品再现的生活美、自然美的认识和理解,受到了美的感染并和作者感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作文,运用语言文字去表现美的感受。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注重文字的美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美感。
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优美的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注重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感受到语言的音美和韵律的美感。
要注重课文的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丽意象、优美语言和深层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表达能力。
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或者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想象世界,激发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朗诵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拓展多元的文化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多元文化体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
要注重文化体验的多样性,让学生通过不同种类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
要注重文化体验的深度性,让学生通过深入的文化体验,了解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要注重文化体验的互动性,让学生通过文学赏析、音乐聆听、美术观赏等形式,参与到文化体验中去,提升学生对美的认知和理解。
四、注重课程的整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程的整合性,让美育教育渗透到语文课程的各个环节中。
要注重语文课程和美术课程的联动,让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相互呼应,形成课程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美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让美育渗透到教学中?本文将从文学欣赏、语言表达和阅读习惯三个方面来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一、文学欣赏文学是美的载体,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课文、背诵古诗词、讲述寓言故事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演讲、朗诵、剧本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文学之美。
通过文学欣赏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水平,还能够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二、语言表达语言是美的表达方式,通过语言表达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写作指导、口语表达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富有想象力和情感的写作题目,让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作文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语言之美的感悟和追求。
三、阅读习惯阅读是美的享受方式,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导读、朗读、讲故事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的力量。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读书报告等活动,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美的快乐。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还可以让他们在阅读中享受美的乐趣。
美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美育渗透到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
只有在教学中贯彻美的理念,不断丰富美的内容,才能真正实现美育渗透的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注意熏陶感染,迁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小学语文教材时空的跨度非常大,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
阅读教学和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可以说有文学就有美学,文因美存。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和文体结构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
它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成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
语文教学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美,教学设计的情境美,教师的语言美、教态美,师生情感融合、共鸣美等。
,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
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下面,我谈谈自己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审美意识的。
1.创设情景体会美,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
但如果教师不能身临其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
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具体的、感性的典型形象。
只有我们身临其境,与作品息息相通,才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如何发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这是教学艺术的更高层次。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台湾的蝴蝶谷》一文的教学中,蝴蝶飞往蝴蝶谷到在山谷飞舞都是一幅幅美的画面,二年级的学生很难想象出这样的美景,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于是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走进美的世界。
小学语文教学下审美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下的审美教育探究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树立全面良好的审美观,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得到培养并不断提高。
语文作为一门文化素养课,其自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
处于童年的学生,对大自然和周围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感知力和美的认识,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审美是一种富于情感的活动,语文这门学科的情感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作品都饱含着作者的强烈的感情,集中着各种形式的美。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知美,欣赏美时会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学生必然会产生愉悦心理。
2、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始应从语文学习起步。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会并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在于它的育人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
而审美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培养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不断提高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人成为具有素养和和谐发展的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一)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语文教学是推动美育的重要力量,语文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首先,语文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恰当的教学形式,对小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如:教师应该注重仪表美,讲课时穿戴端庄大方,表情亲切和蔼、眼神真诚热情;语言准确清楚、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音调抑扬顿挫、富于感情色彩;加之一些表现力较强、具有启发性的动作……这样,作品中的美与学生的审美情绪产生“共鸣”,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产生强烈的愉悦感、积极的情绪、美的享受,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资源1、美的语言汉语中的美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教材中,语言的运用更具典范性。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一、语文教育的审美形态从美的形态来看,美可以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
而语文所承载的生命,同样有来自现实的生命,有来自艺术的生命。
(1)语文教育中的现实性审美。
小珊迪,这个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上演绎的极其震撼人心的孩子,其本身是个虚构的故事。
然而正是这个来自艺术的虚构的生命,却以其令人感动的真实性,给人以生命的震撼。
在这种生命的震撼中,我们读这篇文章,就不再是读一个文学作品,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去读另一个真实的生命,这生命也就成为了现实的存在。
(2)语文教育中的艺术性审美。
丑小鸭、安徒生笔下令人感慨唏嘘不已的艺术形象。
这完全是一个艺术形象,他的生命来自安徒生的童话。
这只丑小鸭不仅长得丑,命运也“丑”得可怜,让人为其愤愤不平。
但看到它变成小天鹅的时候,看到他从心底里发出快乐的呼喊的时候,我们不是也非常幸福吗?这是艺术的生命在唤醒我们真实的情感。
二、语文教育的审美范畴人有气质的区别,黏液质的和胆汁质的迥然不同。
具有鲜活生命意义的语文,也表现出不同的气质。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不同。
浪漫主义的语文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比如《清平乐·村居》,这是典型的浪漫主义。
一幅白描的村居图,虽然洗练,却有声有色,虽然朴素,却有情有趣。
词人辛弃疾虽没有将内心的这种感受直接诉诸笔端,可从那看似客观的描述中,痴人分明感受到宁静的乡村生活给他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
现实主义的语文通常按照实际生活所固有的样式来再现生活,偏重于描绘客观现实生活的精确的图画,描写那些生活中已经存在或按照生活的逻辑可能存在的事物。
比如,《两小儿辩日》,以春秋大义的笔法,记录先师孔圣人与两个小孩儿的对话,是现实主义的,非常写实的,非常富有哲理和思辨性。
而毛主席的《十六字令》、脍炙人口的《长征》,则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完美统一。
(2)优美的语文与崇高的语文的不同。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 教师 应 充分 去调 动学生 的 自主能 力发 挥展 示 , 以促 使学 生 在 学 习 中充 分 技 术 , 为 构建 高效 的语 文课 堂扫 除障 碍 。
浅析 小 学 语 文课 堂 教 学 中 的审 美教 育
吕献 刚 河 北省 曲周县 白寨 乡总校 部 0 5 7 2 5 0
象描 绘 展示 去拓 展领 悟 , 让学 生在 教师 的合 作指 导下 创作 回答 。从 而 很好 使 生 , 让其 去驾 驭课 堂 , 从 而提 升学 生组 织及 逻辑 , 思 维能 力 , 提高 课 堂效率 。 学 生们 感受 “ 跳起 来 能够搞 到桃 子 ”的喜 悦 ,由此 , 让 学 生 在课 堂 上 借用 多
小 学语 文 、 课 堂教 学、 审美教 育
【 中图分类号】 H 3 1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3— 8 0 0 5 ( 2 0 1 3 ) 0 2— 0 3 5 1 — 0 1
美育 的 目标不 仅是 培养 和提 高 学生 对 美 的感 受 力 、 鉴 赏力 和 创造 力 , 而 教 师教 学语 言 的内容 美 、 形式 美 、 音色美、 情感美、 节奏美, 教 师 的 形 象美 , 课
祖 国
教 学 交 流 2 0 1 3 年2 月第2 期( 下) 2 0 1 3 , F e b r u a r y . N o . 2 ( u n d e r
体, 不 注重 攻入 点 的研究 , 讲 授 时面 面俱 到课 堂沉 寂 , 浪 费时 间 , 效果 不好 , 动手、 动口、 动脑 。教学 中,多媒 体技术 的使 用过 程 ,也是学 生动 脑思 考激 活 假如 教者 引导 学生 以讲 孔 乙 己 的 “ 手 ”为切 人 点 ,运用 电脑 制 作 动态 课 件 , 能 力 的过程 , 也 是 自主探 究 、 合作 交 流 过程 。多媒 体 技 术 的运 用 , 给 学 生 学 或幻 灯 片来展 示诠 释孔 乙 己那 “ 排 出九 文 大 钱 的手 ” “ 替 人 抄 书 的手 ” “ 蘸 酒 习提供 大量 的素 材 、 自主探 究 学 习 和 合 作 学 习 的机 会 。通 过 “ 师 生交 流 ” 、 写字 的 手” “ 罩住 碟子 的手 ” “ 和代 腿走 路 的手 ”不 同 情况 不 同作 用再 现 , 形 “ 生生 交流 ” 、 “ 自由讨 论” 、 “ 人机 交互 ” 等学 习 形式 , 让 学生 积 极 主动 地在 知 象逼 真 具体 , 文本 主 旨便清 晰 了。此 后 又可 让 学 生 围绕 “ 手” 采 用 幻 灯片 或 识 的海 洋里 探索 前进 , 充 分激 活学 生 的个性 和 自主 、 合作 、 交 流能 力 ,提 高课 课件 动 态制作 设计 展示 , 如 设计创 造 不 同行 业人 物 不 同年 龄 的人 的“ 手 ”形 堂 教学 的效 率 。当然 , 这需 要教 者敢 于放 手 , 大胆 放 心 , 把 整 个教 堂 交 给学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教育形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文学作品、经典诗词、散文的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培养艺术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激发想象力,拓展思维,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下面我们来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注重选材。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选择适合他们的文学作品。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故事、诗歌、童话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的感受。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美妙动人的诗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注重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情感。
可以采用情境再现、趣味展示、美学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美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创作、绘画等方式,将阅读中的美融入生活,让学生亲身感受美的力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种教育形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增强对美的追求和感受。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运用、注重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美、注重将美融入生活并进行实际应用,从而真正发挥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努力,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的力量,享受美的乐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注: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若需要高中级别的,请详细说明。
】。
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第一篇: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摘要:通过多种途径向中小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语文教材本身是美,语文课堂是情感课堂,学生都有获取美的愿望和需求。
美的效用主要表现在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纯洁灵魂,培养人们高尚的品格。
充分调动学生联想、想象力,是美育实施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审美学生情感一、问题的提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一个人如果不爱美,那他就不可能真正地去爱生活,爱他周围的人,爱他的国家。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审美教育即是爱的教育。
人有爱美之心,表明人有求真向善之心。
人有求真向善之心,才会对大自然、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关切、热爱之情,激情永驻,志存高远;也才会孜孜以求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探索真理,追求事业,献身社会;也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他的生命才有价值。
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下一代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使其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实施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而且也是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审美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激发学生爱美之心,让学生自觉地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并且懂得怎样审美。
但近些年来,一些中小学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方面出现了某些偏颇:学校全部工作倾向于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审美和劳动生活技能两方面的教育,审美教育不能说没有抓,但起码是抓得不够目标明确,不够得力,成效不显著,喊在口头上、流于形式的居多。
基于此,笔者认为,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
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通过语文课实施审美教育的基本条件(一)语文教材本身是美马克思主义经典美学理论指出,美的本质就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语文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而审美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阅读教学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审美情感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浅析。
一、培养学生的美感小学生对美的认识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审美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来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美的存在,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描写,如山水、花草、动物等,使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的力量,激发他们的美感。
除了文学作品,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入一些优美的图画、音乐、雕塑等艺术作品,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感知美的存在。
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莫奈的《睡莲》,感受其中的色彩和情感;欣赏肖邦的《降E大调的夜曲》,感受其中的悠扬和动人。
通过这些欣赏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并逐渐培养出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想象和联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产生联想,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进而产生对作品的审美体验。
在阅读《小熊的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小熊,经历种种有趣的故事,从而产生自己的想象与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写句子中的细节,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画面,继而产生联想和想象。
在阅读《春天的花开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作者笔下的花儿,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有怎样的形状和香味等。
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课文,感受到其中的美丽和优美。
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审美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审美能力指的是个体对于美的感知、理解和鉴赏能力,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人文精神。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注重文学作品的选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文学作品的选择。
因为作品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审美能力的培养效果。
要选择一些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情感真挚的文学作品。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作品的选择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目的。
二、注重课文的解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课文的解读。
每篇课文都是一部小小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课文的精心解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美。
教师可以从情感、意境、语言等方面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课文中的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注重文学鉴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文学鉴赏。
通过课堂讲解、课外阅读和课内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可以从作者的用词、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和价值观。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美的欣赏能力。
四、注重欣赏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欣赏活动。
可以通过朗诵比赛、文学作品展示、诗歌吟唱等形式,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这样可以让审美教育更加生动和有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很多方法,但最核心的还是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文学作品的精心选择,课文的精心解读,文学鉴赏的引导和欣赏活动的举办,以及情感的培养等多种途径,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谈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谈一、引言语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之一,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注重学习语言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浅谈。
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文欣赏、美文阅读等多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审美情操是人的心灵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通过语文课堂上的文学作品、经典诗词的鉴赏等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
3.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积极参与能力。
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修辞技巧和语言美感。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1.课文欣赏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欣赏。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在课文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品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
2.作文指导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优秀作文的欣赏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写作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提高作文的表达力和美感。
3.诗词鉴赏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诗词的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诗词进行讲解和演唱,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美感和意趣,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4.文学剧表演文学剧表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审美教育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文学剧作品,组织学生进行剧本阅读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镇子镇中心小学付权【内容摘要】美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包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美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主要分析了充分挖掘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增强美育针对性;可利用多种途径,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美育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课堂途径方法美育,是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进行感受、欣赏、评析和判断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判断、选择和创造,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从而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陶冶美的情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大都是名家名篇,包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这些作品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抒情,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
使学生正确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辩明美丑善恶,促进他们思想感情上的健康发展。
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美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一、充分挖掘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审美因素,增强美育针对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文章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包含了美育的三种主要形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1、自然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美的课文。
有的描写自然美景,给人以诗情画意,使人愉悦。
如《阿里山的云雾》《山雨》《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有的描绘自然景物,寄寓了作者特别的情感。
如:《我爱家乡的杨梅》《丑菊》《荷花》……;有的颂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形象生动给人以新颖美感。
像《长城》《赵州桥》……还有许多描绘自然的名诗古文,读起来给人以美感。
总之,自然美的文章运用得当,容易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社会美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社会。
表现社会美的文章能让学生辩明真假美丑、分清爱恨情仇,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引导学生崇尚高尚品质,追求精神美。
这种文章在阅读课文里所占比例最大。
有表现爱国主义的课文。
浅析小学语文的审美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的审美教学【摘要】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是要学习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中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对小学语文实施审美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对实施审美教学的有效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学有效路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为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为小学语文实施审美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审美教学的实施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有着重要意义,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小学语文实施审美教学的意义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审美的培养越来越关注,而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处于“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教学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实施审美教学有着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
从语文教学角度来看,语文教学可以说是整个教学的基础。
语文教学除了要教授学生语言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利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
语文虽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可以说语文这门科目与审美教学具有天然的联系。
对小学语文进行审美教学,可以充分挖掘语文本身的艺术性,能够更好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质,使语文教学更具生动性和艺术性。
从审美教学来看,审美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语文的授课过程中,利用审美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现语文魅力,提高学生理解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实施审美教学的现状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学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学校也在积极的推进审美教学的进度,但是审美教学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的影响,使得审美教学的进度不如预期的顺利。
在教学方式方面,由于对审美教学的理解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不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一味的追求教学形式的误区。
过多或盲目的利用多媒体,不能将传统教学与审美教学的方式有效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所编的多种体裁的课文都是丰富内容与完美形式的融合体,能够直接反映美的形象、意境、语言,形式合理、结构多样,给小学生带来非常
强烈的吸引力,对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教学活动当中能
够帮助学生从美学的角度领会、体验、感受,保证学生可以感受到高尚情操、理想、品德的熏陶。
这对于少儿健康的审美心理、情趣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因而,文中将具体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审美教育途径进行研究
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4-
0081-01
审美教育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语文教学中陶冶美的情操是小
学语文教学大纲给全部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
审美教育主要是让人们利用
情感体验评价判断自然和社会,从而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材
大部分出自大家,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净化心灵。
所以,具体研究小学语文阅读
当中的审美教育十分必要。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
现今语文教学大部分停留在知识和能力教学方面,所以亟须开展审美教育。
语文学科和审美教育有非常多天然的关系。
语文作为语言文字,主要是表达抒发
情感,作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手段。
虽然语文并不是独立的艺术门类,可
是作为语言文学,它还具备非常强的艺术和审美性。
语文阅读教材当中的散文、
诗歌、故事等都是文学体裁,所以语文学科不但具备非常强的实用性,而且还具
备艺术和审美性的特点。
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互相推动作用,审美教育
可以推动语文教学工作,而且语文教育也能够促进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当中开展
审美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提
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帮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主动表达以及创
造美。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引入审美教育可以促进二者相辅相成。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措施
1.进行丰富的教学情境创设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越来越高要求的同
时也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相
关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情境的设置,将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主体凸显
出来。
在教师设置的教学中,学生能对文章的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有真切的
感受。
这样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同时还能使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
另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就能更加深刻,能有效增加学生对文章的审美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具有形式美、情感美以及意境美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这些具有美学色彩的内容与情境教学结合起来能起到更好
的教学效果。
还有一些阅读材料中所刻画的形象是具有鲜明榜样色彩的。
比如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文章中所刻画的种花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一
人物形象进行感知,学生就能被这些人物高尚的情操所影响。
当然,小学生的感
知力有一定的局限,但是很多小学语文阅读材料却能给予学生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据此,为了引导学生真正地走进课本去感知文章的意境美,教师可以采用戏剧表
演形式或者多媒体视频教学向学生展示文章意境。
2.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小学生对于文字的掌握并没有得心应手,所以对于那些比较长的文章或者简
单化描写的故事,如果只是简单地讲解生字词和朗读,很难让他们体会到文章和
诗句描述的内容。
其实,文章中有着许多描绘自然界美好的句子。
所以教师可以
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文章中一些画面、环境利用图片声音展现出来,
以弥补文字的单一性,使他们直观地感受到文章所描绘的景色,产生对自然美景
的欣赏和赞美。
从而增加他们的感知度以及灵敏度,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望庐山瀑布》一文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的是瀑布的磅
礴气势,那么如果在讲解该诗句时配上瀑布的动态图片和瀑布从高空坠落的声音,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加能体会到作者的慷慨激昂。
这样的方式会达到一定的
震撼效果,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意境,对文字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
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组织学生模仿文章中一些动物的形象、声音,进行角色
带入,不同的声音也是一种另类的美的体验,教师要带给学生的是知识,也不仅
仅是知识。
让他们感知到语文学习的美,只有感知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才能激发
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小鹿的玫瑰花》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自己打造
文章环境和进行角色声音和形象扮演。
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的
参与度,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3.培养学生感知美的深度
审美教育的美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更要培养学生对美的体验的深度。
《穷人》中,第一段使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外面的波涛和狂风以及室内的温暖与舒
适形成了鲜明的环境对比,但是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大量的环境呢?在这里就应该
问学生大量环境描写的作用?只是一个背景描写?其实并非这样,那么到底是发
生了什么?让学生在环境描中找到人物情感,“狂风的怒吼”是不是也意味着后文
中女主人公丈夫的反应?要教会孩子在看似简单的环境描写中发现景象下更深层
次的东西,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表面。
这是培养孩子对美的感受的深度,让他们
在生活中也能体会到深度的美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还应该让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结构美、情感美以及语言美进行感知,以此来品味语文之美,
让学生在进行文章阅读的过程中将现实生活和情感有效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阅
读审美能力,学会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这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与人生观。
参考文献:
[1]周春霞.漫谈小学语文审美阅读教学[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6(11).
[2]秦玮.拨动审美之弦,彰显阅读教学实效[J].教育,2016(47).
[3]罗世祥.小学语文审美阅读教学建构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