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状况概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衍生品市场
发展状况概览
An Overview of Global Derivative Markets
王辉宋爽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前言
当前全球衍生品市场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成熟的交易机制与持续的产品创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丰富的交易产品和管理工具。2017年仅场内合约交易总量就达约252亿手,未平仓合约名义价值约为81万亿美元,而交易更为活跃的场外市场规模已超过545万亿美元,且保持较高增速1。各地区的市场结构不断改变、交易品种创新层出不穷,我们有必要以更为全面的视角审视这一巨大市场的快速发展。本报告依据各地区各大交易所、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统计数据,从场内、场外衍生品交易品种和市场规模等角度加以描述,对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提供一个基本概览,具体包括对全球、北美地区、欧洲地区、亚洲地区市场状况的统计分析。
目录
一、全球衍生品市场 (1)
(一)场内衍生品市场 (1)
(二)场外衍生品市场 (6)
(三)全球主要交易所 (7)
二、北美地区衍生品市场 (10)
(一)美国衍生品市场 (10)
(二)加拿大衍生品市场 (12)
三、欧洲地区衍生品市场 (12)
(一)市场总量 (12)
(二)产品概览 (13)
(三)有色金属 (15)
四、亚州地区衍生品市场 (16)
(一)日本衍生品市场 (16)
(二)中国大陆衍生品市场 (17)
(三)香港地区衍生品市场 (18)
1数据来源:美国期货业协会FIA
一、全球衍生品市场
在全球衍生品交易中,以未平仓合约名义价值来看场外交易市场规模远大于交易所交易。依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自二十世纪末至次贷危机前期,全球衍生品交易规模快速增长,2006年底全球衍生品合约名义价值相对1998年增长约4.7倍,而场外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分别增长4.78倍和3.94倍,并且在此区间内场外市场占比一直在82%-88%之间的高位波动。2007-2008年衍生品交易规模增速加快,场外市场表现出更快的膨胀速度使得其占比一度超过92%。至金融危机后期市场规模缩水,场外交易比例有所下滑,但仍高于90%。此后衍生品市场规模在一定区间内波动,直至2015年场外规模出现明显收缩,占比也回到90%以下的区间。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场外衍生合约名义价值为545.3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交易所交易合约名义价值为80.98万亿美元,同比上升20.43%,增长速度是场外交易的2倍;场外规模占比为87.07%,低于2016年同期值。1998年6月至2017年12月,全球衍生品市场半年度未平仓合约名义价值如图1所示。
图1:全球衍生品市场未平仓合约名义价值(单位:万亿美元,数据来源:BIS)
(一)场内衍生品市场
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统计,2017年全球期货及期权的总成交量为251.98亿手,同比2016年的252.2亿手的近年最高点略有下滑,上一次高点是2011年,当年总交易量为249.8亿手。统计区间内2008年至2017年全球场内衍生品合约成交量上升了42.55%,如图2所示。
图2:2008年-2017年全球场内衍生品合约成交量(单位:亿手,数据来源:FIA)
目前场内衍生品交易品种主要包括:
➢个股期货及期权;
➢股票指数期货及期权;
➢ETF期货及期权;
➢长短期利率期货及期权;
➢外汇期货及期权;
➢商品期货及期权;
➢其他产品,如天气类衍生品、碳排放权衍生品等。
依据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的统计显示,2017年全球交易所股票类及利率类衍生品交易量分别占总交易量的48%和16%,商品类衍生品则占24%。近年各产品成交量占比如图3示。
图3:2005-2017各类产品场内成交合约量占比(数据来源:WFE)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
分地区看,2017年北美地区与亚太地区场内合约成交量最大,占据了全球场内市场约70%的比例。亚太地区在2010年成交量首次超过北美,2011年达到顶峰水平,但之后便上下波动,最近两年均呈下降趋势。2017年北美与亚太地区场内衍生品合约成交量分别为88.9亿手、88.1亿手,但北美成交量上升而亚太地区有所下降;欧洲地区成交量有所下滑,为49.4亿手;拉美地区市场规模增长较快,成交量达19.7亿手。近年全球各地区场内衍生品合约成交量如图4所示。
图4:2008-2017全球各地区场内衍生品合约成交量(单位:亿手,数据来源:FIA )
亚太地区成交下降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量的大幅下降,从2016年的41.2亿手降至30.5亿手,下降了25.9%。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的螺纹钢期货(世界上最活跃的金属期货合约)成交量下降了24.8%;郑州商品交易所最活跃的油菜籽期货合约成交量下降了67.6%。;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世界上最活跃的农产品期货合约)成交量下降了58.1%。
图5:2017年各产品在各地区交易所成交量比例(数据来源:WFE )
50100150200250300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其他拉丁美洲欧洲亚洲北美
同时,各地区场内产品成交活跃程度也有所差异。亚太地区货币类及商品类场内衍生品交易尤其活跃,而美洲地区则在利率类及股权类衍生品交易中表现强势。各大类产品在各地区交易所成交占比如图5所示。
从更细致的统计范围来看,我国场内衍生品市场2017年成交量为30.76亿手,同比下降25.6%,全球占比12.21%。与之相较,美国与欧洲地区场内衍生品市场规模及增速均高于我国:2017年美国地区成交量为99.62亿手,增幅为17.5%,占比39.53%;欧洲为49.36亿手,同比下降5.7%,占比19.58%。近三年全球及部分国家地区场内衍生品成交量如图6所示。
图6:全球及部分国家地区场内衍生品成交量(单位:亿手,数据来源:FIA )
场内衍生品交易主要的两类产品为标准化的期货和期权。2017年按成交合约数目计算,二者交易合约量占比分别为期权41.10%,期货58.90%。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全球期货和期权总成交量的最高点出现在2016年,但期货成交量已是连续第5年增长,而期权成交量则降至阶段性最低水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期货产品成交量为148.43亿手,场内期权则成交了103.56亿手,如图7所示。
图7:2008-2017年全球场内期货期权成交量(单位:亿手,数据来源:FIA )
20406080100120140160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期货
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