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导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元素 导学案(答案不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元素 导学案(答案不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学习目标:1.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学习重点:元素及元素符号学习难点: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意义 课前预习:1.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2、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这些名词“加碘盐”、“补铁酱油”、“高钙奶”,这里的碘铁钙指的是( ) A 、元素 B 、原子 C 、分子 D 、单质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D、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如右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是13 B 、它是非金属元素C 、它的质量是26.9 D 、相对原子质量是136.已知“o ”、“●”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 属于混合物的是 。

5、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Cl 2Fe ③ nS6.用符号表示下列微粒:(1)汞元素 (2)2个氮分子 (3)n 个水分子 。

自主探究:【分析思考】观察下表中几种不同的碳原子表格一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请填写在表格二中表格二1.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 ,这样的原子都是 。

2.原子中的 都是6,而 、 不同,是不同的 。

【归纳】元素概念:具有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的种类由 决定。

【阅读】课本,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和两种金属元素。

【小结】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 、 、 。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为 、 、、 。

【思考交流】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小结:反应前后,分子 ,元素种类和原子种类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三离子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三离子导学案(无答案)

课题4 离子学习目标一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核外的电子是排布,原子的结构可以用表示。

2.右图是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内有个质子,核外共有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个,核外电子总数是个,核外电子层数是层。

3.以下是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归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1)原子核外第一层最多只能排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只能排个电子,最外层(除第一层外)不能超过个电子;(2)同周期(横排)的原子核外相同,不同;(3)同族(纵列)原子相同,不同。

学习目标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1.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元素种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是个(除了)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稳定性金属元素一般4个化学反应不稳定,是电子非金属元素一般4个化学反应中不稳定,是电子2.元素的化学性质(得失电子)主要取决于原子的。

3.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时就达到稳定结构,表现出稳定性。

4. 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1)(2)B.(2)(3)C.(3)(4)D.(2)(4)学习目标三离子【讨论交流】1.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1)钠原子易电子形成带正电的,氯原子易电子形成负电的,两种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氯化钠,因此氯化钠是由构成的化合物。

(2)钠原子与钠离子的,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但钠离子与钠原子仍然属于钠元素,原因是它们的。

【归纳概括】1.离子是原子电子形成的,所以离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

3. 离子的定义:带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4.离子的分类:(1)阳离子:带电的原子(原子团)。

例如:;(2)阴离子:带电的原子(原子团)。

例如:。

(3)常见的原子团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硝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铵根离子 。

5. 离子符号的书写(1)离子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先数字,后+—”; 意义:一个某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负)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学案)课题一分子和原子学习目标:1.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能通过实验探究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能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形成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认识物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学习重点:1、能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分子和原子的相似点、根本区别和联系学习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能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学习过程: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和原子【阅读】P48-49页内容【交流】1.分子的存在:实验事实(实验3-1):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列举生产、生活的事实证明分子的客观存在:。

2.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科学事实: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2 ) P49页探究实验:探究实验1现象:。

探究实验2现象:。

探究实验3现象:。

归纳: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升Array高,分子运动速率(3)分子间有间隔,列举事实: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温度升高,间隔。

如: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气体能被压缩等。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二、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分子可以分为原子【阅读】P50页内容【感悟】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如:水蒸发、品红在水中扩散时,水分子、品红分子都没有变成其他分子,水分子、品红分子的化学性质各自保持不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如:P50-51图3-6、图3-7所示的化学反应微观过程,氯化氢分子不再保持原来氢气、氯气分子的化学性质;氧气分子也不再保持原来氧化汞分子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学习目标:1.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学习重点:元素及元素符号学习难点: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意义课前预习:1.人民币防伪技术之一是光学变色油墨。

某变色油墨中含有汞的碘化物,汞的元素符号是( )A.AgB.HgC.MgD.I2.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

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氧化物B.氧气C.水D.氧元素3.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研究成果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

稀土元素包括镧(La)与钇(Y)等17种元素,被称作当代的“工业味精”。

镧、钇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4.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 g、镁1.28 g、钙0.40 g等。

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5.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D.该元素的原子质量为28.096.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C.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氯化钙溶液中只含有氯元素和钙元素7.右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E代表五种不同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C>BB.核内质子数:A=EC.B、C同周期D.A、D同族8.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B.ZnC.N2D.CO9.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B.都是化合物C.都是氧化物D.都含有氧元素1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获取元素名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B.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应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C.对于化学变化,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反应的发生D.科学家创建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自主学习〔阅读〕阅读课本,完成下列作业1、元素:2、元素的种类由决定3、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发现的元素有种4、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我们一般用来表示元素。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三 元素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三  元素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元素导学案一.元素(一)复习(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1.氧气:2.水:3.二氧化碳:4.氧化汞:(二)根据表格填写下列空格1.请观察核电荷数有什么共性吗?2.(三)元素1.概念:2.说明:一种元素可以包含多种原子,但这些原子一定相同,和质量不同。

3.说明:决定原子种类的是,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4.说明:元素由构成。

5.说明:物质在宏观上由组成。

6.物质、元素与构成粒子的关系举例;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三种说法,如水: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两种说法,如铁:3.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也有两种说法,如氯化钠:7.常见物质的主要组成元素(四)元素分类元素思考:硅、铝、钾、氖、氢分别属那类元素?1.地壳中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1)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2.元素符号1)定义:2)举例;3)书写规律:4)元素符号的意义元素符号N、Cu、Ne、C表示的意义?(五)元素周期表周期:族:二.随堂练习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区别是()A.原子量B.中子数C.质子数D.电子数2.二氧化硫、氧化汞、氧气中都含有()A.氧气B.氧原子C.氧分子D.氧元素3.符号“S”表示()A.硫元素B.硫的原子核C.一个硫元素D.原子量4.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A.Mn(锰)B.Cu(铜)C.Na(钠)D.Al(银)5.我国已启动“嫦蛾工程”探月计划,拟于2007年前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蛾一号”.人类探月的主要目的是勘探.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是氦原子核内(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B. 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6.填写下列空白①元素周期表排列的依据是;②叫做一个周期,元素周期表里共有个周期;③叫做一个族,0族的元素是元素。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无答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无答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能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认识物质三态及其转化。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知道三种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原子的内部结构。

3.认识化学元素。

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2.认识化学元素。

难点: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原子的内部结构。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自主探究】一、分子和原子1.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和都很小。

(2)分子是不断的。

(3)分子之间有。

(4)分子是由构成的。

(5)同种物质的分子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不同。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而原子不能,只能____。

4.分子和原子的联系:(1)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的粒子。

(2)分子是由构成的。

5.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

二、原子的结构6.原子的结构7.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8.相对原子质量≈数十数。

9.三个决定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决定原子质量的是。

三、离子10.概念:带电荷的或叫做离子。

11.表示法及意义:如Fe3+:表示。

12.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填">""="或"<")为原子;质子数电子数(填">""="或"<")为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填">""="或"<")为阴离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学案设计(无答案)(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学案设计(无答案)(2)

元素【学习目标】1.理解元素的概念,会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2.认识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3.记住并会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

4.了解元素的涵义及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5.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学习重难点】1.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意义,能正确书写元素符号;2.认识元素周期表,能说出元素周期表中某种元素含有的信息。

【学习过程】知识点1:元素一、元素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1.元素概念三要素: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②同一类原子③总称。

2.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二、原子和元素的区别与联系:原子元素区别1.粒子(成员)2.既讲种类,又讲个数3.从微观角度描述分子的构成或物质的构成1.粒子的总称(集体)2.只讲种类,不讲个数3.从宏观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联系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相似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都不会改变描述物质:(1)宏观组成(2)微观构成O”为例:宏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以“水H2微观—①物质由微粒直接构成:水由水分子直接构成②分子由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③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共由3个原子构成)☆从原子的角度认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单质:(1)宏观: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微观: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化合物:(1)宏观: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微观: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氧化物:(1)宏观: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2)微观:由两种原子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原子的一种分子三、原子、分子、元素、物质间的联系四、元素之最:1.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能用元素正确地描述物质的组成。

(重点)2.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元素1.元素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奶”“碘盐”等用品里的氟、钙、碘指的都是______。

4.在实验室里,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都能产生氧气,这说明两种物质中都含有________。

知识点二: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元素是从宏观上描述物质的组成,原子是从微观上描述物质的构成。

有关物质的两种说法如下:答案:1.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 氧、硅、铝、铁3. 元素4. 氧元素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元素的概念称为________。

(2)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一种元素决定元素的种类探究问题一:元素的概念(1) 氢元素(2) 质子数是否相同元素原子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区分1.只讲_种类_,不讲个数_,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2.组成物质1.既讲种类_,又讲个数_,有数量多少的含义2.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使用范围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_组成_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举例二氧化碳是由__碳元素和氧元素__组成的,但不能说“氧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碳元素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_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_构成的,不能说“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联系元素原子元素的概念是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的,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一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_决定元素的种类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学习误区提示:1.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 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 学案设计(无答案)

课题3元素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元素(重点)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的。

3.元素的含量:地壳中:O>Si>Al>Fe 人体中:O>C>H>N 海水中:O>H>Cl>Na元素符号(重点)1.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一个字母大写;两个字母,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

)2.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某元素(宏观);②表示一个某原子(微观);③有些还表示一种单质(宏观)大部分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这种物质的单质。

但H、N、O、Cl等符号不能表示单质,因为它们单质的化学式是:H2、N2、O2、Cl2 、O3 3.多个原子的意义:表示几个某原子(元素符号前加数字只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练习: O 、 S 、、 2Cl 3N4.元素周期表简介a.元素周期表:周期(横行):7个;族(18个纵行):16个族。

每个周期开头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是非金属元素,结尾是稀有气体元素。

b.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c.元素的分类:(1)稀有气体:“气”字头(2)金属元素:“钅”字旁(汞、金除外)固态非金属元素(“石”字旁)(3)非金属元素液态非金属元素(“氵”字旁)(稀有气体除外)气态非金属元素(“气”字头)宏观元素与微观粒子(难点)【巩固练习】1.一种元素跟另一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不同点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2.“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宏观对宏观,讨论宏观时用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微观对微观,讨论微观时用构成: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元素B.原子C.单质D.分子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OB.FeC.SiD.Al4.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A.4H2B.4HC.2H2D.H45.“博士伦”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2O2(双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H2O2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H2O2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6.在氧气、二氧化碳、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四种物质中都含有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学案设计(无答案)

元素【学习目标】1.明白元素的概念,能用元素正确的描述物质的组成。

2.能说出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常用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说出元素周期表中某种元素含有的信息。

【学习重难点】1.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意义;2.认识元素周期表,能说出元素周期表中某种元素含有的信息。

【学习过程】一、元素的概念探究: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元素”是一个描述原子种类的概念。

“一类原子”就是指其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所含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之所以称为一类,是因为尽管它们的原子质量不同,但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理解元素概念时注意:(1)元素是以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标准对原子分类的,只论种类,不讲个数;(2)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如单质和化合物;(3)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如氢元素有三种不同中子数的氢原子:氕(不含中子)、氘(含1个中子)、氚(含2个中子);(4)自然界中目前已知元素有112种,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例题1 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C.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解析:本题是考查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粒子可以是原子、分子等,两种粒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必须都是原子时才能根据质子数来判断。

由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同种元素原子的质量也不完全相同。

元素在原子的基础上,以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为标准进行种类划分,与原子中的中子数、电子数无关,即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的。

答案:D黑色陷阱:正确使用元素的概念需要全面准确把握六个字:“同质子,类原子”。

误选A 是因为仅注意到元素的分类标准质子数,而忽视了元素要求的粒子特征是“一类原子”。

误选B,是没有深刻理解“一类原子”的含义,它包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也包括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的原子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3.3.2 元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3.3.2 元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九年级化学上册3 物质构成的奥秘3.3.2 元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九年级化学上册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3.3.2 元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九年级化学上册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3.3.2 元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元素教师寄语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并坚信,只有珍惜时间才能学得更好!学习目标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学生自主活动材料一、预习导学(自学指导:先阅读课文第61—62页,不少于15分钟,然后根据课本内容填写下列空白。

完成后重点记忆62页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1、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___________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必须_______。

2、元素符号表示一种________,还表示这种元素的__________;像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元素符号除了表示以上两种意义外,还表示一种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1)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N:_________.4、元素中文名称造字有规律,从它们的偏旁就可以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元素:有“钅”字旁的是_____ 元素.有“石”字旁的是___________ 元素,有“气”字头的是__________ 元素,有“氵”字旁的是________ 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3.3元素 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3.3元素 导学案(无答案)

素。

:如氦等
4、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按质量分数由多到少排列(前4位)。

【求助交流】:元素和原子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归纳】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原子
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
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二、元素符号
1、定义: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元素的方法。

如:铁元素:Fe;碳元素:C;氧元素:O,等。

2、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记住P62. )
3、书写元素符号应注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原则。

4、元素符号的意义。

(1)宏观意义,。

(2)微观意义,。

例如:“N”表示①②
【总结】: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有数字,
则只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
义,如,“2N”表示2个氮原子。

【补助练兵】:P63
三、元素周期表
1、排列:俄国化学家。

2、每种元素的符号及数字的含义。

(如右图)
3、规律:
(1)同一横行的原子,相同,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2)同一纵行的原子,相同,电子层数从上向下逐渐增加。

(3)大多数为金属元素。

【共助反馈】:
1、在二氧化碳、氧化铜、氧气、水四种物质中都含。

人教版同步教参化学九年级第3单元构成物质的奥秘第3节元素 导学案

人教版同步教参化学九年级第3单元构成物质的奥秘第3节元素 导学案

第三单元构成物质的秘密第3节元素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3、认识初步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一、元素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探究思考: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答: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有可能得到电子,有可能失去电子,但原子核没有变,所以要以核电荷数为标准,而不是以核外电子数为标准。

2. 性质:a. 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它只能组成..物质而不能构成..分子或原子;b.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c. 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保持不变。

3.分类: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大类。

4.含量:a. 在地壳中,氧元素最多,其次为硅、铝、铁等元素;b. 在空气中,氮元素最多,其次是氧元素;c. 在生物体中,氧元素最多,其次是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

5. 决定: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不同元素的区别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不相同。

三、元素符号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语言,使全世界的人都认识化学里的物质呢?1. 定义: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元素符号采用的是拉丁文。

2.元素符号的写法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N、O、 C等。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简称“一大二小”,如Ca、Mg、Cl、Ag等。

3. 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也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H 表示氢元素,还表示一个氢原子②对单质是由单原子构成的,还表示一种单质。

例如: Fe 表示铁元素,也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表示铁单质。

③元素符号前面加2以上的数字,只表示几个原子,如2N 只能表示两个氮原子。

四、元素周期表1869年2月,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
16
S

32.06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4.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布规律
(1)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质子数__________的顺序排列;
(2)每一周期的元素从左至右按照金属元素、___________、稀有气体元素的顺序排列(第一
周期除外)
拓展:
(1)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的________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至右逐渐增加;
用两个字母表示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铁____镁______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________(宏观意义);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______(微观意义);
(三)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概念
1/2
2.元素周期表的组成 元素周期表有_______个横行,_______个纵行。 每个横行叫做一个_______________,共 7 个周期 每个纵行叫做一个______________(8,9,10 三个纵行构成一个族),共_____个族。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小格中包含着一种元素的相关信息
3.右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原子结构图中 X=8


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
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
D.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
4.“A、D 钙奶”中的“钙”指的是( )Fra bibliotek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5、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物质二千多万种,这千千万万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___________,元素种类__________.
3.分类:
__________:如:Na、Mg、Al、Zn、Fe、……
元素
非金属元素:如:C、Si、S、P、Cl、N、……
__________:如:He、Ne、Ar……
4.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地壳中元素含量占前五位的是:_______、硅、铝、铁、钙
5.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一类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_______ 1.原子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
组成
________构成
区别
2.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表示 2.原子指微观粒子,讲种类, 元素的_______不说明________,没 讲个数。
2.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1)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同种元素的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2)一类原子:既包含中性原子,也包含对应的单核离子,如钠原子和钠离子含有相同的质子

(3)元素只讲______,不讲________,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目前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
1H
2He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llNa 12Mg


13A1 14Si 15P 16S 17C1 18Ar






19K 20Ca
……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____ ;
(2)
表示的是(填名称)_____________ ;
A.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1
B.钠为非金属元素
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22.99 g
D.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 O2 ”表示氧气,还可以表示:①氧元素;②一个氧分子;③二个氧元素;④氧气是由氧元 素组成;⑤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⑥二个氧原子 ( )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②④⑥
D. ①④⑥
(3)由 6、8、12 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 ; (4)上表中每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2)同一族中,各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3)等量关系: __________=原子序数=__________;
周期数=_____________;
族序数=_____________(一般);
【当堂检测】(5-10 分钟)
1. 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3.原子可以构成______,也可
3.元素可以组成单质和化合物
直接构成_______。
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联系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单位,即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
个体的关系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
只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要大写,如碳_____,氧_____;
班级: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 3.元素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理解元素的概念、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以及认识元素周期表
2.通过对元素的探究学习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及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能力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1 元素的概念及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难点: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布规律。
【学法指导】
利用演示和讲授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的能力。
【课前预习】
熟背元素周期表的前 20 号元素并会写其对应化学符号。




















【课堂导入】 (3-5 分钟)
回忆复习分子、原子和物质构成的关系。
【深入学习】 (30-37 分钟)
(一)元素
1.概念
元素是____________(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