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度福建省护理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2017-2018年福建省临床检验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2017-2018年福建省临床检验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fb4341fb4daa58da0114ac2.png)
2017-2018年福建省临床检验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要点
适用医疗机构
1.开展标本类型错误率评价,建立质量控制指标。
【C】
1.有相关制度或工作流程。
2.汇总各专业每月所有标本(血液、尿液、胸腹水等)的总数。
3.汇总各专业标本类型与申请检验项目要求不相同的标本总数
4.计算出错误率(注:如申请生化检验,但送检标本为血常规标本,已导致标本类型发生错误,归为此类差错)。
【A】符合“B”并
1..根据实验室间比对率的分析报告和“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量评价结果,采取纠正措施,对纠正效果跟踪评价,成效良好。
18.开展分析设备故障数评价,建立质量控制指标。
【C】1.有相关制度或工作流程。2.汇总该年度分析设备故障导致检验报告延迟的次数。3.计算出故障次数。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B】符合“C”并
1.每月评估分析检验前周转时间符合率,并有记录。
2.每月按专业评估分析检验前周转时间,并有记录。
【A】符合“B”并
1.根据检验前周转时间符合率、检验前周转时间的分析报告和“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量评价结果,采取纠正措施,对纠正效果跟踪评价,成效良好。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B】符合“C”并每月按相关专业评估分析标本溶血率,并有记录。
【A】符合“B”并根据标本溶血率分析报告和“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量评价结果,采取纠正措施,对纠正效果跟踪评价,成效良好。
6.开展标本丢失率评价,建立质量控制指标。
【C】1.有相关制度或工作流程。2.汇总各专业每月标本(血液、胸腹水、脑脊液等)总数。3.汇总各专业丢失标本总数。4.计算出丢失率。
2017-2018年度福建省感染性疾病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2017-2018年度福建省感染性疾病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d7d79016bd97f192279e98a.png)
3.根据点评结果,落实整改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六、单病种质量管理。
【C】
1.发热待查:病原学送检率达100%,送检病原种类达10种以上;
2.慢性HBV感染规范初始抗病毒治疗:慢性HBV感染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符合率100%;门诊慢性HBV感染初始抗病毒治疗前HBVDNA检测率100%。 3.艾滋病抗病毒:新发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覆盖率达90%以上;新发艾滋病CD4监测率达90%以上。 4.肺结核:肺结核病人痰标本送检率达100%;抗结核治疗适应证符合率达100%。
感染科收治前5位疾病种病原学诊断率达80%以上。
★五、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C】
1.有制定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及点评制度,医院有成立抗生素合理使用点评专家组;
2.每季度至少有抽查使用抗生素出院病历以及运行病历30份进行点评;
3.医院抗微生物药物应用前标本送检率达50%以上,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使用前标本送检率达70%以上。
3.护士长从事感染性疾病或与其相关的专业护理工作3年以上。
【A】符合“B”,并
1.科室工作人员定期考核;
2.感(小于45岁医师人数占70%),学历结构(≥研究生学历医师人数占30%); 4.护士年龄结构(护龄10年以上护士人数占30%)。
三、感染(传染)性疾病科室运行状况。
【C】
1.发热门诊及肠道门诊安排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运行良好;
2.感染科病房床位使用率不低于本单位平均值。
三级、二级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
【B】符合“C”,并
1.感染科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不超过14天; 2.感染科患者治愈好转率不低于本单位平均值。
【A】符合“B”,并
1.住院病死率不低于本单位平均值。
2017-2018年度福建省护理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2017-2018年度福建省护理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89af667a26925c52cc5bf3a.png)
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B】符合“C”,并
1.护士掌握相关知识,重点加强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及专科护士培养,提高护理专业内涵和专业价值。
2.护理职责落实到位,为患者提供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
3.对健康教育内容有定期更新,并提供适宜的指导方式,对指导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并有记录。
2.护士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的功能、任务及规模一致。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数量占护士总数≥90%;医院病房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4:1(床位使用率85%-93%);ICU护士与实际床位之比不低于2.5~3:1;手术室护士与开放手术间之比不低于3:1。
3.医院信息系统能够为临床护理服务提供支持,建立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护士工作站,包括医嘱处理、护理评估和护理记录等系统,能满足临床护理需求。
4.落实不同用工形式的护士薪酬福利分配制度,定期开展护士满意度调查,针对满意度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1.第三方护士满意度90%以上,护士每年离职率≤5%。
2.全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8:1,或病房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床位使用率≥96%,平均住院日小于10天)。
【C】
1.制定全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持续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
2.执行查对制度,正确提供治疗、给药等护理服务,观察、了解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
3.执行输血制度、规范流程及应急预案,执行双人查对,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4.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2.11.2继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
【C】
18.2017-2018年度福建省临床用血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18.2017-2018年度福建省临床用血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f5bb3c0a58da0116c17498b.png)
评价标准 一、制订医院用血 计划,实行用血申 请分级管理,建立 临床用血评价公示 制度。 评价要点 适用医疗机构 【C】 1.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计划。 2.医疗机构建立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同一患 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包括红细胞和血浆量)少于800毫 升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 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申请备血量800毫升(含 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 核准签发;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科 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科批准(急救用血除外) 。 适用二级、三级 3.建立临床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综合性及专科医 院。 【B】符合“C”,并 1.对用血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计划的符合性进行评 价。 2.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中指标明确,措施有效。 3.每季度对科室及医师用血评价公示。 【A】符合“B”,并 用血分级管理规范,用血评价纳入科室、个人的绩效 考核和全面考核。 ★二、医疗机构应 当积极开展血液保 护相关技术,建立 自身输血、围手术 期血液保护等输血 技术管理制度。 【C】 1.医院有开展自身输血、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等输血技 术的管理规定。 适用综合医院、 2.医院具备开展血液保护相关技术的设备条件。 3.医务人员掌握血液保护相关技术并能积极开展工作 妇幼保健院、儿 童医院;其中妇 。 幼保健院参照《 三级妇幼保健院 【B】符合“C”,并 1.异体输血量与上年度用血量比较,其增长率低于住 评审标准实施细 则(2016年版) 院患者(或手术台数)增长率。 》【3.24.7.1】 2.自体输血率达到25%。 、【3.27.10.9 【A】符合“B”,并 】条款执行 1.异体输血患者人均输血量与上年度用血量相比“零 ”增长。 2.自体输血率达到35%。
福建省心血管介入治疗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福建省心血管介入治疗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ea8feabcfc789eb162dc82f.png)
1
评价标准
评价要点
适用医疗机构
二、医务人员要求 【C】 1.有至少两名5年以上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经 验,并经过卫计委认定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 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
【B】 1.有两名以上5年以上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经 验,并经过卫计委认定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 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
2017-2018年度福建省心血管介入治疗质控中心 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要点
一、医疗机构要求 【C】 1.心血管内科,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3年以 上,床位不少于30张。 2.胸外专业组,开展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 床位不少于15张。 3.心血管介入导管室。 (1)配备800mA,120KV以上的心血管造影机,具有 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影像质 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 (2)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还必须配备血氧饱 和度监测仪;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 治疗还必须配备八导联以上(含八导联)的多导电生 理仪。 4.重症监护室: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III级洁净 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 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专业需 要。
开展心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的所有
医院。
福建省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中心 负责人:浦晓东,联络人:张建成 挂靠单位:福建省立医院
3
开展心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的所有
医院。
【A】 1.心血管内科,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 上,床位不少于90张。 2.心脏大血管外科,开展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诊疗 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30张。 3.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 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4.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必须 配备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
医学装备管理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医学装备管理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e125a2831126edb6f1a1031.png)
1.医学装备管理部门(设备科)应有相应工作制度、有医学装备论证、决策、购置、验收、使用、保养、维修、应用分析和更新、处置等相关制度与工作流程。
2.医学装备管理部门各个工作岗位有人员岗位职责,各级职称有相应职责。
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B】符合“C”,并
1.有医学装备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的监管与考核机制。
【C】
1.有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制度与流程。
2.有医学装备质量保障,医学装备须计(剂)量准确、安全防护、性能指标合格方可使用。
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B】符合“C”,并
医学装备管理部门对医学装备实行统一的保障(保养、维修、校验、强检) 管理,并指导操作人员履行日常保养和维护以及医学装备质量保证工作。
三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
【B】符合“C”,并
1.主管部门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完好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管。
2.医务人员知晓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应急管理的替代程序。
【A】符合“B”,并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完好率100%。
7.风险管理
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定期对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
2.自行开展3项以上质量控制检测工作。
备注:三甲综合医院应至少满足4A、4B、0C;三乙综合医院应至少满足3A、3B、2C;专科医院至少满足2A、3B、3C; 二甲综合医院至少满足1A、2B、5C;二乙综合医院至少满足0A、1B、4C。
【A】符合“B”,并
有执行、监管和考核机制,有相关会议法规学习、培训和考核记录。
护理质控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说明
![护理质控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a8d9d02bceb19e8b8f6bae5.png)
护理质控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说明
一、分级护理质量检查(特、一级护理合格率)
1、特、一级护理标准分100分,合格分90分;基础护理标准分40分,合格分38分。
2、一级质控检查:特级护理必查、一级护理患者1例,二级护理患者2例,三级护理患者2例,按月计算合格率。
3、二、三级质控检查:每个科室特级护理病例必查,一级护理患者1例,二级护理患者2例,三级护理患者2例,计算总体特、一级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
4、记录抽查患者的床号、姓名、扣分及原因。
二、基础护理合格率:
1、基础护理总分40分,合格分38分。
2、一级质控检查:各病区抽查5例患者,遵循先查重患者后查轻患者的原则,每个护理级别的患者均检查,了解基础护理情况,按月计算合格率。
3、二、三级质控检查每个病区抽查:5例患者,要求检查1例特级或一级护理患者,2例二级护理患者、2例三级护理患者。
4、各级护理级别患者不齐全时,仍查5例患者、遵循先查重患者后查轻患者的原则,无特级或一级护理患者,则改查二级护理患者;若无二级护理患者,改查三级护理患者。
5、请记录抽查患者的床号、姓名、存在问题。
2.2017-2018年度福建省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2.2017-2018年度福建省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6b6db36453610661ed9f4a8.png)
有开展血液透析 的医疗机构
3
评价标准
评价要点 【A】符合“B”,并 1.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收集、转运、暂 存必须全程与医疗废物分开、分类处置. 2.医疗废物内部交接登记规范,登记内容应当包 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 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医疗废 物应交给持有许可的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填写和保 存转移联单。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3.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内部交接登记和对 外转运均应使用三联单,登记内容包括转移品种 (玻璃与塑料)、转移数量(重量与袋数)、交 接时间、交接人员(企业)。登记资料保存时间 不少于3年。 4.医疗机构对外转运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 应指定总务等专门科室负责管理,指定专人负责 对接手续,统一出口对外。
三级医院、专科 医院、妇幼保健 院
评价标准
评价要点 【B】符合“C”,并 1.导管相关性血源感染(CRBSI)、呼吸机相关性 肺炎(VAP)、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TI)和手 术部位感染等目标性监测方法流程符合规范要 求,定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反馈临床。 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血 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等主要部位 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3.科室落实自查情况及存在问题总结、分析、报 告机制,有改进措施。 4.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科室重点部位感染防控 进行督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 整改建议。
有开展血液透析 的医疗机构
评价标准
评价要点 【B】符合“C”,并 1.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设定感染控制指 标,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感染病例监测。 2.科室落实自查情况及存在问题总结、分析、报 告机制,有改进措施。 3.医院感染管理科对科室监测和措施落实情况进 行定期核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及时反 馈,并提出改进建议。 4.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不达标时,应进行原因分 析、制定整改措施、实施整改、效果追溯及效果 评价。 5.有复用透析器时,复用登记记录完整,复用案 例与透析器可追溯。 【A】符合“B”,并 1.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并对监测结 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问题与缺陷改进情况进行 追踪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 3.职能部门应对职业暴露工作人员进行定期随访 、汇总、分析、反馈。
2018年护理质控检查标准
![2018年护理质控检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35d85fb804d2b160a4ec01c.png)
2
摆放体位
医生与患者体位正确
1
解开衣服
解开患者上衣,暴露胸部,松开裤腰带
2
首次胸外心脏按压
检查颈动脉搏动方法正确
1
判断时间5-10秒
1
说出无大动脉搏动
1
扣手,两肘关节伸直
1
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
1
有效按压(分值:分/每次)
8
开放气道
观察口腔有无异物(有则去除异物,义齿)
2
压额抬颌方法正确
1
健康教育
嘱患者平躺休息
1
平抚紧张情绪
1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取得配合
1
从拍患者双肩至人工呼吸结束时间
130-140秒5分;141秒-145秒4分;146-150秒3分;少于130秒每5秒扣1分;≧150秒及≦115秒不得分。
5
质量标准
操作熟练、动作迅速、手法正确
2
并发症
少1个并发症扣1分
3
至少说出3个
2018年度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单位总得分
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办法
检查标准
扣分理由
得分
护理
(50分)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10分)
2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型率100%。(10分)
3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15分)
4.熟练掌握输液并发症及急救处理流程(15分)
2一次性、消毒、灭菌物品存放规范,使用符合要求,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15分)
3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置管理规定。(10分)
4。手卫生符合要求(10分)
查看相关制度、工作资料、报表等,现场查看院感执行情况。
6.2017-2018年度福建省麻醉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6.2017-2018年度福建省麻醉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61819a31a37f111f1855b8b.png)
3.有患者麻醉前病 【C】 情评估和麻醉前讨 1.有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制度,内容包括: 论制度。 (1)明确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 (2)手术风险评估。 (3)术前麻醉准备(按Msmaid流程)。 (4)对临床诊断、拟施行的手术、麻醉方式与麻醉的 风险、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二级以上综合医 (5)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院、专科医院、 2.要对高风险择期手术、新开展手术或麻醉方法,进 妇幼保健院、 行麻醉术前讨论。 中医院。 【B】符合“C”,并 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有监管检查、反馈、改进措 施。 【A】符合“B”,并 评估与讨论的病历记录完整性 100%。 4.人才培养及培训 【C】 合理。 1.麻醉科各级医师定期接受继续教育知识更新至少每 年一次,外出进修学习的人次占科室总人数的10%以上 。 2.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并有相关记录。 二级以上综合医 【B】符合“C”,并 院、专科医院、 有对麻醉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制度与程序,50%各 妇幼保健院、 级医师定期接受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每年两次以上,外 中医院。 出进修学习人次达到科室总人数20%以上。 【A】符合“B”,并 有事实或记录表明对麻醉医师有定期(每年)执业能 力评价制度,有评价记录,定期抽查评价记录情况, 有持续改进的事实。 ★5.麻醉后复苏室 二级以上综合医 合理配置,管理措 【C】 院、专科医院、 施到位。 妇幼保健院、 1.麻醉后复苏室床位与手术台比不低于1:2。 中医院。 2.麻醉复苏室配备医护人员满足临床需要,至少有一 位能独立实施麻醉的主治职称以上医师。 3.复苏室每床配备吸氧设备,包括无创血压和血氧饱 和度在内的监护设备、抢救用药及必需设备等,满足 需求。
2
评价标准
评价要点 【B】符合“C”,并 1.复苏室至少配备1:4的呼吸机和麻醉机、有创血压 监测及呼末CO2监测。 2.对麻醉复苏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 3.对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4.麻醉医师与床位比例不低于1:4,复苏室护士与床 位比例不低于1:3。 【A】符合“B”,并 配置符合规定要求,管理措施到位。麻醉医师与床位 比例不低于1:3,复苏室护士与床位比例不低于1:2。
1.2017-2018年度福建省超声医学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1.2017-2018年度福建省超声医学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6fc6b9a71fe910ef12df8a8.png)
二、三级综合医 院、中医院、专 科医院、妇幼保 健院。
2.建立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执行技术操作规范,提供规范服务,保护患者隐私,实 行质量控制,定期进行图像质量评价。 2.1 建立健全各项 规章制度和技术操 作规范,落实岗位 职责,开展质量控 制。 【C】 1.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2.有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以及质控培训记录。 3.尊重病员的稳私权。检查室应有遮蔽垂帘;特殊检 查(阴道、直肠超声)应一室一检查床;阴道超声检 查,须有2名工作人员,其中1名须为女性,男医师检 查女性乳腺与直肠需2名工作人员。 4.有质量控制指标。 【B】符合“C”,并 员工知晓各项规章制度和本人岗位职责,掌握岗位相 关的技术操作规范,并能够认真遵守和执行。 【A】符合“B”,并 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和工作需要,及时对各项规章制度 、岗位职责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完善和修订。
二、三级综合医 院、中医院、专 科医院、妇幼保 健院。
2
评价标准 2.2 定期校正超声 诊断仪及其相关设 备的技术指标和安 全、防护性能,并 符合有关标准与要 求。
评价要点 【C】 定期对超声诊断仪及其相关设备进行校正和维护,技 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符合有关标准与要求。所有 在用超声仪器应完好,探头无破损、导线无破裂、稳 压器正常、地线良好、仪器环境良好,周围20米内无 放射等高磁场高电场与高频电等设备。 【B】符合“C”,并 1.有专职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校正和维护,并有 记录。 2.每件设备的定期校正和维护均落实到人。 【A】符合“B”,并 设备运行完好率≥95%。
二、三级综合医 适用医疗机构 院、中医院、专 科医院、妇幼保 健院。
福建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 负责人:林礼务,联系人:陈舜 挂靠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f220ac99ec3d5bbfd0a7432.png)
第二部分各项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标准一.护理组织管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满分100分,≧95分为合格: 1.护理理论考核成绩,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85分为良好,≧95分为优秀。
(一、二级质控)2.及时操作考核成绩,总分100分≧85分为合格,≧90分为良好,≧95分为优秀。
(一、二级质控)3.理论考核合格率100%(合格率=合格人数/参加考核人数╳100%;总分100分,成绩≧60分为合格);(三级质控)4.理论考核优良率≧85%(优良率=优良人数/参加考核人数╳100%总分100分,≧85分为良好≧95分为优秀)(三级质控)5.操作考核合格率100%(合格率=合格人数/参加考核人数╳100%;总分100分≧85分为合格);(三级质控)6.操作考试优良率≧85%(优良率=优良人数/参加考核人数╳100%;总分100分,成绩≧90分为良好,成绩≧95分为优秀);(三级质控)三、病人安全质量控制标准2.查对制度落实率1006.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制度知晓率100%3.重点环节交接率100%7.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率100%4.高危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率100%1.腕带佩戴、给药及医嘱查对评价标准注:≥90分为合格7. 防管路滑脱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四、病区安全管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100分)病区安全管理:总分100分,≥95分及格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质量评价标准(100分)六、药品、仪器设备管理质量评价标准(100分)七.消毒隔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八、分级护理总体质量管控评价标准(100分)九、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标准分100分)护理文书总分100分,≥90分为合格。
十一.夜班护士工作质量控制评分标准。
临床用药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临床用药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133917e783e0912a2162a31.png)
4. 医院将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指标。
5. 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并实施监控和干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6. 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2.每个药物每月点评结果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要求进行判定,处方或住院医嘱用药不适宜率均应≤10%,超过10%应进行预警。对连续三个月均进入消耗金额排名前十位,或用药不适宜率超过10%的药物,医院应停止使用,且本年度内不得恢复使用。
3.加强对运行期病历住院医嘱点评,及时干预不合理用药行为。
5. 感染专业医生、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能够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持。
6. 有本院检验、院感、药学三方联合完成的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至少每6个月一次。
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B】符合“C”,并
1. 有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与评价分析报告。
2. 定期对门诊、急诊抗菌药物静脉使用比例及使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分析,门诊、急诊抗菌药物静脉使用比例及使用量有下降。门诊停止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儿科除外)。
2.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及《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有关要求,有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的具体措施,有优先使用的监督考评和激励机制。
3.定期对医院基本药物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
4.开展基本药物培训。
5.医院HIS系统对基本药物有提醒标示。
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A】符合“B”,并
统计医院用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品种使用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其中三级乙等综合医院配备基本药物销售额占全部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应达到35%以上,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配备基本药物销售额占全部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应达到25%以上。妇幼、儿童专科医院应占20~25%以上。
7.2017-2018年度福建省高压氧治疗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7.2017-2018年度福建省高压氧治疗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045e4e7f705cc17552709a9.png)
开展高压氧治 疗的各级医疗 机构。
开展高压氧治 疗的各级医疗 机构。
开展高压氧治 疗的各级医疗 机构。
2
评价标准 ★(六)掌握高压 氧治疗的适应证、 禁忌证,执行医 嘱,有完整的工作 流程及记录。
评价要点 【C】 1.高压氧治疗的医师应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高压氧 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 2.有危重病人签字制度。 3.有高压氧治疗宣传教育制度与流程。在患者入舱 时,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包括心理护理工作在 内的宣教准备工作,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治疗。 4.有预防气压伤的措施及应急预案。 5.有危重昏迷患者医护人员陪舱实施救治的相关规 定。 6.对危重昏迷患者实行全程监护治疗。 7.有完整的工作流程。操作项目、时间与签名等内 容及时准确记录。 【B】符合“C”,并 每一例患者均有完整规范的治疗记录,整个治疗过 程安全。 【A】符合“B”,并 有主管部门监管,对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开展高压氧治 疗的各级医疗 机构。
开展高压氧治 疗的各级医疗 机构。
6
评价标准
评价要点
适用医疗机构
(十五)有科室质 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C】 1.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与 并履行职责。 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 2.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等 规范性文件。 3.有质量安全指标,对高压氧治疗诊疗服务的全程 监控管理,定期评价质量。 【B】符合“C”,并 1.有完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2.有主管部门定期检查、总结反馈。 【A】符合“B”,并 对问题与缺陷改进情况,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持 续改进有成效。
开展高压氧治 疗的各级医疗 机构。
4
评价标准 (十)对患者进行 跌倒、坠床等风险 评估,并采取措施 防止意外事件的发 生。
2017-2018年度福建省感染性疾病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2017-2018年度福建省感染性疾病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d7d79016bd97f192279e98a.png)
3.医院抗微生物药物应用前标本送检率达50%以上,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使用前标本送检率达70%以上。
三级、二级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
【B】符合“C”,并
1.定期发布抗生素合理使用检查结果,纳入医院质量考核目标,实行奖惩管理;
2.感染科参与医院抗菌药管理情况;
2.感染科有定期自查,持续改进。
福建省感染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 负责人:陈愉生,联系人:衣利
挂靠单位:福建省立医院/福州市传染病院
5.丙型肝炎规范化抗病毒治疗的合格率达90以上。
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
【B】符合“C”,并
1.有对慢性HBV、HCV感染、艾滋病患者健康教育、长期随访,开展耐药监测;
2.有开展肺结核患者耐药监测、复发的管理; 3.肝硬化患者肝癌筛查比率达90%以上。
【A】符合“B”,并 1.医院有成立健康管理中心,对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随访;
2.综合医院感染科收治前5位疾病中应包含非传染性感染病。
三级、二级综合医院
【B】符合“C”,并
感染科收治前5位疾病种病原学送检率达95%以上。
【A】符合“B”,并
感染科收治前5位疾病种病原学诊断率达80%以上。
★五、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C】
1.有制定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及点评制度,医院有成立抗生素合理使用点评专家组;
三级、二级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
【B】符合“C”,并
1.在感染科连续工作大于等于3年及接受过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治培训的医师人数的医师人数占60%以上; 2.感染科行政主任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
3.护士长从事感染性疾病或与其相关的专业护理工作3年以上。
1.2017-2018年度福建省超声医学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1.2017-2018年度福建省超声医学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7904fb4dd3383c4ba4cd208.png)
适用医疗机构
二、三级综合医 院、中医院、专 科医院、妇幼保 健院。
2.3 采用多种形 式,开展图像质量 【C】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图像质量评价活动。 评价活动。 【B】符合“C”,并 1.有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定期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 2.将图像质量评价的结果纳入对部门服务质量与相关 人员技术能力评价的内容。 【A】符合“B”,并 有评价结果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提高影像图像质量 。 3.提供规范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有审核制度,有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制度和重点病例随 访与反馈制度。 ★3.1 医学影像 【C】 诊断报告及时、规 1.科室有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审核制度与流程。 范,有审核制度与 2.影像报告由具备资质的医学影像诊断专业医师出具 流程。 。 3.有提供影像报告时限要求。急诊及常规B超应于半小 时内报告,一般可于24小时内报告。 4.每份报告书有精确的报告时间,普通报告精确到“ 时”,急诊报告精确到“分”。 5.诊断报告按照流程经过审核,有审核医师签名,其 二、三级综合医 中胎儿畸形须双签。 院、中医院、专 科医院、妇幼保 健院。 二、三级综合医 院、中医院、专 科医院、妇幼保 健院。
二、三级综合医 院、中医院、专 科医院、妇幼保 健院。
2.建立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执行技术操作规范,提供规范服务,保护患者隐私,实 行质量控制,定期进行图像质量评价。 2.1 建立健全各项 规章制度和技术操 作规范,落实岗位 职责,开展质量控 制。 【C】 1.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2.有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以及质控培训记录。 3.尊重病员的稳私权。检查室应有遮蔽垂帘;特殊检 查(阴道、直肠超声)应一室一检查床;阴道超声检 查,须有2名工作人员,其中1名须为女性,男医师检 查女性乳腺与直肠需2名工作人员。 4.有质量控制指标。 【B】符合“C”,并 员工知晓各项规章制度和本人岗位职责,掌握岗位相 关的技术操作规范,并能够认真遵守和执行。 【A】符合“B”,并 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和工作需要,及时对各项规章制度 、岗位职责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完善和修订。
2017-2018年度福建省人工关节置换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2017-2018年度福建省人工关节置换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98e1ef455270722182ef76a.png)
有开展人工关 节置换(髋、膝 关节)技术的医 疗机构。
【B】符合“C”,并
医院根据《2012年版卫生部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管理规范》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管理制度及 实施细则。
(5)人工关节置换相关影像学检查规范;
(6)术后随访制度。
有开展人工关 节置换(髋、膝 关节)技术的医 疗机构。
【B】符合“C”,并
1.手术前评估详细,包括:CRP和ESR关节功能、疼痛 等。
2.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使用时机、停用时间等符合《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要求。
【C】
1.至少1间手术室达到1级洁净手术室标准(手术区100级层流、周边区1000级)
2.配有经CFDA比准的满足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需要 的手术器材。
3.至少配备1台符合放射防护条件的C臂X线机。
有开展人工关 节置换(髋、膝 关节)技术的医 疗机构。
【B】符合“C”,并
1.手术室有针对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及相关操作规章制 度。
【B】符合“C”,并
1.设有关节外科专业组。
2.每年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含人工股骨头置换)50例以 上。
3.每年完成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30例以上。
【A】符合“B”,并
1.设有关节外科。
2.每年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含人工股骨头置换)200例 以上。
3.每年完成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150例以上。
★1.3有满足人 工关节置换需求 的手术室配置。
2)单侧手术输血量;
3)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福建2018年三级医院评价标准
![福建2018年三级医院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596bb76af1ffc4ffe47acc9.png)
飞行检查 和年末评 【A】符合“B”,并 参与评价的 价相结合 1.整改方案落实到位,当年度持续整改有成效。 全体医疗机 。年末评 2.医院将督查结果与科室及个人的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等 构 价由省护 相挂钩,执行到位、持续改进成效显著。 理质控中 心负责。 【C】 1.医院建立全院性医疗值班体系,包括临床、医技、护理部门以及提 供诊疗支持的后勤部门,明确值班岗位职责并保证常态运行。 2.医院实行医院总值班制度,总值班人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并经考核 合格。 3.医院及科室明确各值班岗位职责、值班人员资质和人数。值班表在 全院公开,值班表涵盖与患者诊疗相关的所有岗位和时间。 4.当值医务人员中必须有本机构执业的医务人员,非本机构执业医务 人员不得单独值班。当值人员不得擅自离岗,休息时应当在指定的地 点休息。 飞行检查 5.各级值班人员应当确保通讯畅通。 参与评价的 和年末评 6.四级手术患者手术当日和急危重患者必须床旁交班。 全体医疗机 价相结合 7.值班期间所有的诊疗活动必须及时记入病历。 构 。 8.交接班内容应当专册记录,并由交班人员和接班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 【B】符合“C”,并 医院每季度对值班和交接班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针对发现的问 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方案具体、可操作。 【A】符合“B”,并 1.整改方案落实到位,当年度持续整改有成效。 2.医院将督查结果与科室及个人的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等 相挂钩,执行到位、持续改进成效显著。
医院等级评审系统
附件1
福建省2018年三级医院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要点 适用医疗 机构 评价 方式 第一部分 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保障医疗安全
1.1 医 院 贯 彻 《医疗质量安 全核心制度要 点》,落实 18 项核心制度, 保障医疗安 全,成效显著 。 【C】 1.医院根据《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制定并细化本机构 18项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培训、教育、考核,全 体医务人员掌握并遵循18项核心制度。 2.落实院、科两级质量管理责任体系。院长为医院质量管理第一责任 人,科主任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本科室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及持续改进工作任务。 3.医院建立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库,为制订质量管理持 续改进的目标与评价改进的效果提供依据;有指定的部门负责收集和 处理相关信息,信息数据集中归口管理,方便管理人员调阅使用。 4.医院按要求定期在国家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系统)填报数据, 每月填报数据完整度达100%。 【B】符合“C”,并 1. 医院领导班子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持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参与评价的 2.医院定期对院、科两级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 全 体 医 疗 机 查(每季度至少1次)并制定整改方案,方案针对性强、切实可行。 构 2.医院职能部门、临床科室能应用1-2种质量管理工具开展医疗质量管 理与改进活动,有应用的案例说明。 3.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库能满足医学统计与质量管理需 要,能自动根据质量管理相关指标要求生成质量统计数据。数据库除 一般常规数据外,至少应包括下列有关数据: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其他 药品、合理使用血液和血制品、围手术期管理与手术分级管理、各类 手术与介入操作及并发症、麻醉操作、医院感染、病历质量、急危重 症管理、医疗护理缺陷与纠纷、患者满意度、重返类指标等。医院职 能部门能够运用数据的统计结果开展质量管理活动。 【A】符合“B”,并 1.医院将18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医师和科室的绩效考核、职称评 聘、评先评优等,执行有力、落实到位、成效显著。 2.医院撰写本机构医疗质量安全报告(每年1-2次),并运用报告开展 质量管理活动,持续改进成效显著。 1.2 医 院 落 实 首诊负责制 度,执行有力 、监管到位、 持续改进成效 显著。 【C】 1.医院根据本机构细化的首诊负责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各级各类 医务人员岗位职责;责任明晰,落实到位。 2.医院应明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保障患者诊疗 参与评价的 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全体医疗机 3.首诊医师应当做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 构 【B】符合“C”,并 医院每季度对首诊负责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 行分析、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方案具体、可操作。
护理质控评价标准
![护理质控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3cfd5cb89eb172ded63b7f4.png)
标准要求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原因
扣分
3、基本要求:
1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签全名。
2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书写,皮试阳性用红墨水笔书写。
3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在错字上划双横线,并在上方签全名。
20
1.字迹潦草、不清晰一处扣2分
2.弄虚作假扣10分
3.刮、涂一处扣2分
3.不让病人家属做各种技术操作。
4.操作前后有解释,失败有道歉。
5.不虚构伪造护理数据,严格执行医嘱。
6.工作时间不扎堆聊天,不长时间打私人电话。
40
1.一人一次扣1分
2.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3.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4.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5.弄虚作假扣5分
.发现一次扣1分
一、仪容仪表
1.上班时间穿工作服及工作鞋;工作服干净整齐,平整挺括,胸卡佩戴标准规范。
20
1.一人一处不合要求扣2分
2.一人一项考核不合格扣
3.一人一次不合格扣1分
二、职业道德
1.以病人为中心,尊重关爱患者,无投诉。
2对特殊病人一视同仁(性病、未婚先孕等),保护病人隐私,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
3.服从院、科领导安排,遵守院纪院规,不私自调班,不迟到、早退、擅离职守。
4.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向患者索、拿、卡、要或接受患者礼物,不拿公物私用。
10
1处不合要求扣2分
5、各类消毒液配制合格,定期更换,并有记录。
10
1处不合要求扣2分
6、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标识醒目,有登记记录。
10
1处不合要求扣2分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诊疗用物定时消毒,吸氧管、氧气湿化瓶(液)、引流袋定时更换、消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B】符合“C”,并
1.病房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5:1(床位使用率≥93%).
2.落实后勤保障。设备科定期下临床保养、维修设备;药剂科为住院病人单剂量摆药,送药到病房;营养部门为临床提供治疗饮食膳食服务。
4.出院患者通过电话随访等形式能够获得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及用药指导等服务。
【A】符合“B”,并
1.对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落实情况有追踪、成效评价和持续改进。
2.为出院患者提供形式多样的延续性护理服务。
3.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落实有效,第三方患者满意度90%以上。
2.11.3有健全的护理质量控制组织,有效落实,实行目标管理。
2017-2018年度福建省护理质控中心质控检查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要点
适用医疗机构
2.11.1医院高度重视和支持护理工作。
【C】
1.有措施保障落实并推进优质护理100%开展。
2.护士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的功能、任务及规模一致。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数量占护士总数≥90%;医院病房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4:1(床位使用率85%-93%);ICU护士与实际床位之比不低于2.5~3:1;手术室护士与开放手术间之比不低于3:1。
【C】
1.制定全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持续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
2.执行查对制度,正确提供治疗、给药等护理服务,观察、了解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
3.执行输血制度、规范流程及应急预案,执行双人查对,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4.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2.有危重患者病情变化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并有效实施,记录规范。
3.护理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有根源分析,整改措施和效果评价。
【A】符合“B”,并
1.重点环节应急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演练成效明显,并持续改进。
2.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平台或使用省护理质控中心护理质量管理平台,定期收集护理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数据有分析,整改措施有落实、追踪评价,促进信息共享和持续改进。
3.有患者身份识别、治疗、用药、手术、预防感染、预防跌倒、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等各环节的安全工作程序和措施。
4.有重点环节应急管理制度,对患者用药、输血、治疗、标本采集、围手术期管理、安全管理等有应急预案。
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B】符合“C,并
1.护士掌握用药特殊检查和治疗后的观察及处理措施,预防坠床、跌倒、压疮、管路滑脱等措施落实。
4.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及专科护士管理制度。
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
【B】符合“C”,并
1.护士掌握相关知识,重点加强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及专科护士培养,提高护理专业内涵和专业价值。
2.护理职责落实到位,为患者提供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
3.对健康教育内容有定期更新,并提供适宜的指导方式,对指导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并有记录。
2.11.2继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
【C】
1.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能够正确、规范实施治疗、密切观察、评估患者病情和专业照顾等职责。
2.提供专业特点的心理与健康指导、出院指导、康复促进等服务,体现人文关怀。
3.对优质护理落实情况定期检查,评价、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整改意见。
【B】符合“C”,并
1.组织开展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和关键环节的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估以及反馈工作,并提出整改建议,如院内跌倒,压疮,坠床,非计划性拔管,约束以及择期手术并发症等指标。
2.定期发布并上报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和关键环节的管理信息。
【A】符合“B”,并
1.对护理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标准落实情况有追踪和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
3.医院信息系统有护理质量管理、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排班等护理管理系统。
4.落实不同用工形式的护士薪酬福利分配制度,定期开展护士满意度调查,针对满意度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1.第三方护士满意度90%以上,护士每年离职率≤5%。
2.全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8:1,或病房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床位使用率≥96%,平均住院日小于10天)。
2.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和关键环节监控数据有评价,改进有成效,成果有推广。
2.11.4有护理风险控制防范措施,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C】
1.建立护理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主动上报护理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定期对护士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2.护士对护理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