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流动人口收入代际差异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流动人口收入代际差异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流动人口收入代际差异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流动人口收入代际差异的影响因素。

分析了流动人口收入水平与代际差异的关系,发现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家庭背景、教育水平、职业选择等因素也对代际差异产生影响。

特别是教育水平在不同代际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城市化进程也对代际差异产生一定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流动人口收入代际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育水平和职业选择。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加强教育投入和完善职业培训制度,以缩小代际收入差距。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他可能影响因素,为流动人口收入代际差异的解决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流动人口、收入水平、代际差异、家庭背景、教育水平、职业选择、城市化进程、影响因素、政策建议、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流动人口是指在城乡间或者地区间流动的人口群体,他们常常是为了谋生、工作或者学习而迁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成为中国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

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生活遭遇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收入代际差异问题。

收入代际差异是指不同代人群之间在收入水平上的差异。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不断加大,流动人口作为弱势群体,往往面临着更大的收入代际差异。

这不仅影响着流动人口个体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深入研究流动人口收入代际差异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家庭背景、教育水平、职业选择以及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入手,探讨流动人口收入代际差异的形成机制,旨在为政策制定和社会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流动人口收入代际差异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政府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分析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与不同代际之间的关系,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经济结构对个体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而引发对收入公平和社会稳定的思考。

研究家庭背景、教育水平、职业选择等因素对代际差异的影响,有助于揭示个体收入水平差异的根本原因,为减少代际贫富差距提供依据。

中国城乡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及分解

中国城乡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及分解

题 的研究 兴趣 不断 上升 , 是 因为相 关学 者和 政策 制订 者 这 认 识到 在研 究收入 分配 领域 的相 关 问题 时 , 能仅 仅 是分 不 析 表面 上 的收入分 配差 距扩 大 的问题 , 而要 重 点探 讨影 响 收入分 配 的机会不 平 等 以及 由此 造 成 的 机会 分 配 的 不公 正 问题 , 有可 能是 直 接 导致 收 入 分 配 差距 扩 大 的 原 因。 这 所 以判 断收入 差距 的程 度 , 分 析 收 入 分配 结 果 的 同时 , 在 还需 要分 析导 致结 果 不 平 等 的 原 因什 么。 目前 理论 上 已 经 达成 的基本 意见 是 机 会不 平 等 与结 果不 平 等 之 问 的 内
关键词 城 乡 居 民 ; 际 收 入 流 动 性 ;S SS法 代 T 2I
中图分类号
F 1 4 文献标识码 O4.
A 文章编号
10 02—20 (000 142 1 )5—02 13—0 d i1 .99ji 10 6 o:0 36 /. m.02—20 .000 .2 s 142 1 .5 00
切 不平 等 的根本原 因 。如果 存在 机会不 平等 、 过程 不平 等
以及结果 不 平 等 , 会 大 众 最 无 法 接 受 的是 机 会 的不 平 社 等, 因为机 会 平 等 与 否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决 定 着 结 果 是 否 平 等, 机会 的不 平等 带来 的是一 个 人无法 通过 努 力改 变 自身
在关 系 , 为机 会不 平 等 是最 大 的不 平 等 , 导致 其他 一 认 是
收入分配进行 了广泛 的研 究 。中国居 民收 入差距 的表 现形 式 多种 多样 , 有城 乡收 人差距 、 区收 入 差距 、 业 收入 差 地 行 距等, 从微观层面分析 收入分 配 问题时 , 家庭 收入 差距 也是

居民家庭收入差距代际传递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居民家庭收入差距代际传递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4年数据,采用Fields法对居民家庭收入差距代际传递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父辈收入与子代收入间具有较强的代际传递性,即父辈收入直接影响着子代收入,父辈收入可解释超过50%以上的子代收入不平等;通过引入父辈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财富资本和自然禀赋等影响因素后,父辈收入对子代收入影响是显著的;总体上人力资本和财富资本对子代收入差距代际传递的影响较大,对收入差距代际传递的贡献程度相对较高。

关键词:收入差距;代际传递;Fields法一、前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事实依然存在。

父辈不均等的收入差距会对子女人力资本造成差异,而这种差异会对子女带来新的收入差距,从而收入不平等形成了代际间传递的特点,使得收入不平等长期化从而产生阶层固化,阻碍代际收入流动(谢勇,2006)。

父辈收入主要以人力资本投资、家庭文化资本和父母个性特征三个渠道进行传导,对成年孩子收入产生影响(胡永远,2011)。

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对经济社会中居民收入的整体分配状况进行分析;二是探究微观数据中家庭内部收入代际流动性,从而研究影响居民收入代际传递流动性的原因。

我国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的存在,对子代在后期的财富资本积累奠定了基础。

居民家庭收入差距代际传递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曹亚丽 刘润芳 李 频◆和具有吸引力,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股权奖励事实证明员工一旦持有了酒店的股份,无论股份的多少,员工的心情、心境和态度都会不同。

这些均会对员工产生较好地激励效果。

(三)建立灵活的激励方式。

在一般情况下,金钱奖励确实是效果最好的奖励,但对于一些已经满足了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对于金钱需求的员工们来说,就很难通过获得金钱而受到激励。

而且对于其他未得到金钱奖励的员工来说,一个人受到奖励有可能会导致这些员工心生怨念,从而降低很多员工的忠诚度。

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现状及影响因素2010-2018

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现状及影响因素2010-2018
实证研究
基于已有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运用实证研究 方法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 究。
03
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现状分析
代际收入流动性总体情况
总体代际收入流动性较高
代际收入流动性是指不同代之间收入变化的传递性。在中国的数据中,代际收入流动性较高,即父母的收入对子女收入的影 响较小,子女的收入更多地受到自身能力和机会的影响。
农村
农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较低,子女的收入受到父母的 影响较大。这可能与农村的教育资源、就业机会和社 会福利保障等因素有关。同时,农村的代际收入流动 性也存在地区差异,部分地区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较高 ,而部分地区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较低。这可能与不同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和社会机会等因素有 关。
04
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较低,子 女的收入受到父母的影响较大。这可 能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 资源和社会机会等因素有关。
按城乡分代的代际收入流动性
城市
城市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较高,子女的收入更多地受到 自身能力和机会的影响,而不是父母的收入。这可能 与城市的教育资源、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保障等因素 有关。
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因素研究
家庭背景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01
家庭收入
家庭背景中的经济状况对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显著影响,父辈经济条
件越好,子辈代际收入流动性越低,反之亦然。
02
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对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影响,相对
于传统双亲家庭,单亲和重组家庭中的子辈代际收入流动性更高。
03
父母受教育程度
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子辈代际收入流动性越低,反之亦然。
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代际收入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代际收入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1 .社 会 阶层 流 动 理 论
在 1 9 2 / 的 《 社会流动》 中 ,索罗金提出了社会流动的含义及分类。 他认为人类活动创造或修改的社会个体的任何 变化 ,从一个 社会 位置到 另一个 社会位 置的任何转变都是社会流动。社会流动包括水 平流动和垂 直流动。在 1 9 6 7年 ,布劳和邓肯用先 赋性与后致性 因素分 析 了社 会地 位获得模型。 比较合 理的社会流动机制的社会中 , 社会 弱势阶层能够通 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努力工作等和平的方式实现社 会地位的提升 ,但 在缺乏合理流动机制的社会 中,社会地位较低的阶层在无 法得到正常 的 回报 ,在改善社会地位的努力 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不断累积 ,可能激化 社会矛盾 ,进而导致暴力方式 的社会流动 ,阻碍社会 的发展 。
代 际 收 入 流 动 的 经 济 学 分 析
胥艳花
摘 要 :近些年 来,“ 富二代” ,“ 官二代”现 象备 受热议 ,表明子代 的收入 更多地受到 父辈 的收入 水平、社 会地位 、教育水平等 综合 因素的影响 ,我 国代 际收入流动的收入 继承性 明显增强。文本从代 际流动的三种理论 出发 ,分析 了影响代 际流动性的影响 因素 ,代 际流动 性的测度 ,进而提 出了合理提 高代 际流动性政 策建议 。 关 键 词 :代 际 收入 流 动 ;人 力 资 本 ;收入 不公 平
影响家庭的代际收人流动 的因素有很多 ,总体而言 ,主要包含 以下 四类 : 1 .财 富资本 从财富的来源分 ,家庭的财富资本 主要有家庭成员 的劳动报酬 、家 庭 的财产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人 。从财富 的形式分 ,家庭 的 财富 资本包括家庭 房产 、金融 资产、耐用 消费 品 、自有 生产性 固定 资 产、 其他 财产 和债务等 。家庭财富水平越高 ,使得其子女在创 业或 就业 作者简介 :胥艳花 ( 1 9 8 6一 ) ,女 ,汉族 ,甘肃省天水市,学生,经济学硕士 ,浙江财 经大学经济与 国际贸易学院,研究方向 :宏观 经济学。

我国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流动人口拥有国之一。

流动人口本身就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经济情况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从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面进行研究。

一、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在城市中,流动人口的收入一直是比较低的。

根据杜特蒂(2008)的研究,2000年以来,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的年均收入大约在2000元-3000元之间。

而在城市中,非流动人口的年均收入则在1万-2万元之间。

这种差距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1.就业机会的限制:流动人口流动性大,虽然他们的数量众多,但在城市中,由于就业机会的限制,导致流动人口的就业岗位是比较单一的。

在这些职业中,收入相对较低,没有多大的提升空间。

2.教育水平的限制:大多数的流动人口在农村中接受的是基础教育,且普遍存在文化层次较低的现象。

这种教育水平限制了他们找到高薪工作的能力。

3.城市户籍限制:在中国,流动人口从事某些职业,需要具备城市户籍,而城市户籍的申请门槛很高,即便是申请成功,户籍制度也对流动人口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1.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个人的教育背景、技能和经验等方面的资本。

人力资本的高低,主要是影响一个人的职业和收入水平。

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存在巨大的差距,这是影响流动人口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2.城市化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对于流动人口的影响更为显著。

城市化带动了经济增长,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对流动人口的职业发展有了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城市化还会刺激城市房地产市场,导致城市物价居高不下,这也会对流动人口的生活造成压力。

3.社会政策最近几年,中国政府为流动人口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无疑是对流动人口积极的支持,同时也为流动人口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例如,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医保政策、意外伤害保险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能够减少流动人口的经济负担,帮助流动人口提高生活水平和工作能力,促进城市发展。

代际流动性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进展

代际流动性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进展

㊃国外经济理论动态㊃代际流动性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进展∗秦雪征内容提要:社会流动性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核心要素,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流动性不足与贫富分化加剧成为我国社会日益凸显的问题㊂代际流动性是社会流动性的主要构成部分,本文对国外关于代际流动性及其传导机制的既有研究进行了集中评述㊂我们首先梳理了各国对代际收入传递弹性的估计结果及其在方法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接着总结了学术界对于代际流动性传导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并重点阐述了 先天 后天 之争的内涵,最后结合我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对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建议㊂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人力资本在代际之间的积累和转移是代际收入流动的重要途径,而包括健康和环境在内的一系列先天及后天因素对收入和人力资本的代际流动也有着显著的影响㊂关键词:代际流动性㊀人力资本㊀ 先天 后天 之争㊀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整体改善的同时,我国社会却日益呈现出贫富分化加剧和社会流动性不足等问题㊂社会流动性指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可改变的程度,通常包括代内流动性和代际流动性㊂经济学研究主要关注经济层面的代际社会流动性,即收入和贫富差距会在多大程度上由父母一代向后代传递㊂具体而言,这种经济地位的跨代传递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子女在发展机会上的不平等程度①(Z h a n g&E r i k s s o n,2010)㊂因此,研究收入的代际流动性及其决定因素对改善社会的整体公平和维持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㊂在理论上,收入的代际流动作为代际收入分配的重要渠道,是个体在进行跨代消费和跨代投资活动中进行理性经济行为的结果,它往往与人力资本理论紧密结合,从而为众多微观和宏观经济研究 如人力资本投资理论㊁工资理论㊁经济增长理论㊁最优税收理论等 提供新的视角㊂在实践上,收入的代际流动性是衡量一国社会机会平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对其传导机制和决定因素的研究可以为解决长期贫富分化问题提供政策指导㊂例如,既有研究指出代际收入流动性不足的根源在于子女的人力资本在代际传导过程中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变化,即居民的健康㊁教育㊁能力等指标的不平等性在代际延续,使低收入人口的子女在人力资本方面处于劣势,限制了其改善自身收入和经济状况的能力㊂因此,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提供借鉴,同时还将为当前的医疗与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启示㊂本文从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讨论入手,依据研究逻辑对国外近年来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力图向读者展示代际流动性研究中的核心议题㊂这些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大小的估计,即计算父代收入与子代收入的相关系数或弹性;(2)关注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变化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这通常是同第一个问题联系在一起的;(3)研究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决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教育㊁健康等)是通过什么途径使收入在代与代之间传递的(即传导机制),这是代际流动性研究的核心问题㊂511‘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9期∗秦雪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100871,电子邮箱:q i n.e c o n p k u@g m a i l.c o m㊂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我国人力资本的代际传导机制及其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基于理论与实证的研究 (编号:71103009)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居民信用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编号:12J Z D036)㊁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编号:Y E T P0039)项目成果㊂作者对李正豪的研究协助深表谢意㊂对匿名审稿人提出的修改建议表示感谢,文责自负㊂一㊁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估计与方法论问题(一)代际收入弹性和相关系数的估计研究代际流动性及其传导机制的前提是精确计算父代收入与子代收入之间的相关性㊂在经济学文献中,衡量这种相关性的指标主要有两种:代际收入弹性(i n t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a l e l a s t i c i t y,I G E)和代际收入相关系数(i n t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a l c o r r e l a t i o n,I G C)㊂代际收入弹性的估计方程来自B e c k e r&T o m e s (1979)的理论模型:y1=βy0+ε(1)其中,y0=l o g(Y0)-l o g(Y0),代表父亲的相对收入水平,l o g(Y0)为父亲的永久收入(取对数), l o g(Y0)为父代平均对数收入㊂y1=l o g(Y1) -l o g(Y1),代表后代的相对收入水平,即l o g(Y1)为后代个体的对数永久收入,l o g(Y1)为其平均值㊂由于两代收入均为对数表达式,因此其回归系数β即为代际收入弹性,而(1-β)则衡量了代际流动性㊂代际收入相关系数的估计式为ρ=(σ0/σ1)β㊂其中,ρ为代际收入相关系数,σ0和σ1分别为父代和子代对数收入的标准差㊂ρ与β的主要区别在于ρ的估计考虑了两代人收入分布的离散程度,只有该离散程度相等时ρ与β才会相等㊂理论上,代际收入相关系数能够更精确地反映代际收入的传递程度,而代际收入弹性的精确性则会受到代际收入分布离散程度的影响㊂但是,在实践中代际收入弹性往往更容易估计,且不会因为子代收入的测量误差而产生估计偏误,因此在文献中被更多地使用㊂在B e c k e r&T o m e s(1979)提出代际收入流动的理论模型之后,各国学者对代际收入弹性相继进行了许多实证研究㊂目前为止,主要的研究对象集中在北美㊁西欧和北欧三个地区㊂S o l o n(1999, 2002)对2000年以前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不再赘述㊂2000年之后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列举如下: Jän t t i e t a l(2006)使用美国N L S Y(N a t i o n a lL o n g i-t u d i n a l S u r v e y o fY o u t h)数据㊁英国N C D S(N a t i o n-a l C h i l d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u d y)数据和北欧四国(丹麦㊁芬兰㊁挪威和瑞典)的人口注册数据对6个国家的代际收入弹性和相关系数进行了估计,其中美国的代际收入弹性最高,为0.517,芬兰㊁挪威和丹麦三国的代际收入弹性最低,分别为0.173㊁0.155和0.071,挪威和英国居中,而这6个国家的代际收入相关系数也基本呈现相同特点㊂这表明北欧国家的社会流动性最高,西欧其次,美国最低㊂E r m i s c h& N i c o l e t t i(2005)利用B H P S(B r i t i s h H o u s e h o l d P a n e l S u r v e y)数据得出英国的代际收入弹性约为0.37,由于该研究是基于跨越32年的面板数据,因此其估计结果更为精确㊂L e i g h(2007)利用H I L D A (H o u s e h o l d,I n c o m e a n d L a b o u r D y n a m i c s i n A u s t r a l i a)数据得出的澳大利亚代际收入弹性为0. 2,略高于北欧国家㊂V o g e l(2006)利用G S E P(G e r-m a nS o c i o-e c o n o m i cP a n e l)数据估计了德国的代际收入弹性,得到的结果为0.24,低于他利用P S I D (P a n e l S t u d y o f I n c o m eD y n a m i c s)和C N E F(C r o s s -n a t i o n a l E q u i v a l e n tF i l e)数据对美国得出的估计值0.34㊂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B l a n d e n(2009)对2000年之后研究跨国代际流动性的文献做了系统性的总结:绝大部分研究都显示南美国家㊁南欧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较低,而北欧国家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最高,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则位于二者中间;更值得关注的是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高低与其他衡量收入不平等㊁教育不平等等指标存在高度相关性,从而为文献中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内在传导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思路㊂在这一领域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刻画代际收入流动性随时间变化的趋势㊂例如,B l a n d e ne ta l (2004)使用N C D S(N a t i o n a lC h i l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u d y)和B C S(B r i t i s hC o h o r tS u r v e y)数据发现英国的代际流动性在1950年到1970年间有上升趋势;而L e e&S o l o n(2009)使用P S I D数据并没有发现美国的代际收入弹性存在显著的变化趋势;相反, B r a t b e r g e t a l(2005)使用挪威的人口注册数据发现在1950年到1970年间该国的代际收入弹性发生了显著下降㊂近年来,代际收入弹性的性别差异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㊂R a a u me t a l(2007)认为 门当户对 的婚姻(a s s o r t a t i v em a t i n g)和劳动供给弹性共同造成了代际收入弹性的性别差异:高收入家庭的女性后代倾向于选择高收入的丈夫,并减少外出工作的时间,从而造成女性群体的代际收入弹性低于男性㊂同时,该研究利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人口注册数据的分性别样本对这一理论提供了实证检验㊂(二)代际收入流动性估计中存在的方法论问题理论上,对代际收入弹性和相关性的估计都是611以永久收入(p e r m a n e n t e a r n i n g )为基础的,因此在实证研究中的关键是精确估计父代和子代的永久收入㊂然而,既有研究由于受限于数据的测量误差和代际传递的非线性问题,往往无法得到永久收入的精确估计值㊂1.收入的测量误差及其解决方法㊂在弹性估计方程(1)中,子代永久收入(y 1)的测量误差本身并不会使β的估计值产生偏误,但父代永久收入(y 0)的测量误差则可能导致β的估计偏误㊂因此,父代收入的测量误差对代际收入弹性的估计来说更为重要,而导致该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个体永久收入常常面临无法观测的随机冲击㊂S o l o n (1992)首先证明,如果随机冲击是一个白噪声(w h i t en o i s e),那么代际收入弹性β的估计值β︿存在向下的偏误㊂令扰动v 为白噪声,y 0为回归方程(1)中定义的父代收入,那么偏误的大小为:p l i m β︿=v a r (y 0)βv a r (y 0)+v a r (v )(2)其中,v a r (y 0)和va r (v )分别为相应变量的方差㊂进一步地,S o l o n (1984,1992)证明如果随机冲击v 为一阶自回归过程(A R (1)),令v t =δv t -1+u ,则偏误的大小为:p l i m β︿=v a r (y 0)βv a r (y 0)+γv a r (v )(3)其中,γ=1+2δ(T (1-δ^T )/(1-δ)T (1-δ))㊂由此可知,减轻系数估计偏误的第一种方法是对收入y 0进行T 年平均,因为平均之后能够减少随机冲击的扰动程度㊂而对于不同的数据,最优T 值也不同,可以通过数值模拟求出㊂S o l o n (1992)和M a -z u m d e r (2005)证明经过T 年平均之后,(2)式和(3)式中的偏误系数分别为v a r (y 0)v a r (y 0)+v a r (v )/T 和v a r (y 0)v a r (y 0)+γv a r (v )/T ,偏误明显变小㊂M a z u m -d e r (2005)在一阶自回归冲击的假定下,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使回归偏误最小的T 值在20到30年之间㊂由于许多既有数据无法覆盖如此长的期限,另一种减轻估计偏误的方法是选择特定年份的数据作为个人永久收入的近似㊂其理由在于,永久收入是平滑一生中不同年份收入而产生的,某些年份的收入值可能会更接近于平滑后的永久收入值,因此以该年收入为基础的β估计值会有更小的偏误㊂H a i d e r&S o l o n (2006)证明,如果第t 年的子代和父代收入与各自的永久收入关系如下:y 1t =μty 1+u (4)y 0t =θty 0+v (5)其中u 和v 分别为白噪声冲击,μt 和θt 分别为子代和父代第t 年收入与永久收入的比例系数,那么代际收入弹性估计值的偏误为μtθt v a r (y 0)θ2t v a r (y 0)+v a r (v )㊂显然,如果μt =θt =1,则偏误系数与(2)式中相同;而当二者不等时,则需要选择合适的t 值,使该年收入与永久收入的比例值尽可能接近1㊂基于美国H R S (H e a l t ha n dR e t i r e -m e n t S t u d y )数据,H a i d e r&S o l o n (2006)利用截尾模型(c e n s o r e d m o d e l )来估计μt 和θt ㊂结果表明,对于该数据而言,父亲最接近于永久收入的年龄为40岁左右,而子女最合适的取值年龄则为20-30岁㊂B o h l m a r k &L i n d qu i s t (2006)也使用相同方法估计了瑞典收入税(i n c o m e t a x )数据中的参数值,他们的估计结果表明,μt 在一个人20多岁时较小,但在30到40岁之间接近于1,之后又逐渐下降;对于θt 而言,在30到40岁之间其值达到最大,接近于0.6至0.7㊂以上研究结果为我们在无法观测永久收入的情况下选择特定年龄对其进行近似分析提供了依据㊂2.代际流动性研究中的异质性问题㊂在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估计中,研究者经常会面临异质性问题的困扰㊂该问题是指父代与子代之间的收入相关性在不同收入分位数上呈现非均匀分布特征㊂对此,文献中往往使用过渡矩阵(T r a n s i t o r y Ma t r i -c e s )或分位数回归(Q u a n t i l eR e g r e s s i o n )处理㊂过渡矩阵将父代收入和子代收入分别分为n 个等分组,矩阵元素P i j 表示当父代收入处于第i 组时,子代收入处于第j 组的概率,即P i j (y 0,y 1)=P r (j -1£y 1£j ,i -1£y 0£i )/P r (i -1£y 0£i )②㊂依据对美国㊁英国和北欧四国(丹麦㊁芬兰㊁挪威和瑞典)代际收入过渡矩阵的估算,J än t t i e t a l (2006)发现当父代收入处于低分位时,英国和北欧国家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比较接近,均高于美国的数值;但当父代收入处于高分位时,美国和英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比较接近,均高于北欧国家的数值㊂B h a t t a -c h a r ya&M a z u m d e r (2007)基于美国N L S Y 数据发711 ‘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9期现,过渡矩阵显示黑人与白人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差别小于传统的均值回归结果,这意味着黑人群体可能并不像之前研究所估计的那样缺乏代际收入流动性㊂以上研究显示,相对于线性回归对代际收入弹性的估计,过渡矩阵更能够捕捉到代际收入流动的异质性特征㊂需要承认的是,过渡矩阵方法同样面临收入测量误差的问题:O N e i l l e t a l(2007)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如果只有子代收入出现测量误差,则过渡矩阵中的代际收入流动性会被高估,且低分位的高估程度较大;而如果子代收入与父代收入均出现测量误差,则代际收入流动的估计偏误取决于两种误差的相关性 当误差相关性较高时,代际收入流动性会被低估,反之则被高估㊂另一种处理收入分布非线性问题的方法是分位数回归③㊂相比于过渡矩阵,分位数回归直接估计不同分位上的代际收入弹性和相关系数㊂例如,E i-d e&S h o w a l t e r(1999)使用P S I D数据和分位数回归发现,在1968年至1992年间,美国父代收入分布的底部所得到的代际收入相关系数更大,在分布顶部的相关系数更小㊂这意味着收入越高,代际收入流动性越大㊂二㊁人力资本与代际收入流动性(一)人力资本与收入的代际传导机制正如S o l o n(1999)所述,相对于精确估计代际收入流动性而言,该领域研究更重要的议题是找到影响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这也是近十年来代际流动性研究的核心㊂在对各种潜在影响因素的讨论中,人力资本对收入流动性的作用引起了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㊂而近年来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又为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㊂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收入的代际流动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投资有着密切关系(B e c k e r,1993)㊂根据这一理论,父代的人力资本积累可能通过两种方式影响子代收入:一是父代的人力资本会影响自身收入进而影响其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力,从而间接影响子代收入;二是父代的人力资本与子代人力资本直接相关,体现为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通过言传身教直接提升子女的人力资本㊂以上两种假说实际上可归结为教育的代际流动性问题,该问题既是广义社会流动性的一部分,又对揭示代际收入的传导机制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㊂与收入流动性相似,教育的代际流动性也可以用代际教育弹性和代际教育相关系数来衡量㊂B a u e r&R i p h a h n(2006)利用瑞士数据发现,入学年龄的提前能够提高教育的代际流动,这意味着入学之后学生的家庭背景对教育的影响可能变小㊂H e r t z e t a l(2008)估计了42个国家的代际教育相关系数和弹性,结果表明,非洲国家的代际教育相关系数普遍在0.6左右,美国为0.46,西欧为0.4,而数值最低的仍旧为北欧国家㊂C h e v a l i e re ta l (2009)通过比较欧洲和美国的教育代际流动性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同时也证实了教育的回报率与教育和收入的代际弹性具有正相关关系:教育回报率越高,高收入家庭的父母就越有动机将更多资源投资于子女的教育,导致其后代的人力资本和收入处于更高水平㊂(二)人力资本流动性估计中的方法论问题由于教育水平的测量误差较小,因此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估计往往比收入流动性更为准确㊂但由基因遗传所导致的父代与子代共同的禀赋可能会对二者的教育水平同时产生影响,因此对于代际教育流动性的估计很难完全排除内生性问题④㊂为了得到教育代际弹性的无偏估计,许多文献采用工具变量或分组对照的方法来消除内生性㊂1.工具变量方法。

中国代际流动性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

中国代际流动性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
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确保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
05
结论
研究结论
01
代际流动性在中国的存在性
研究证实,在中国,代际流动性是存在的,即父母的收入或社会地位对
子女的收入或社会地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02 03
代际流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发现,代际流动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适度的代际流 动性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而过度的代际流动性则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 负面影响。
中国代际流动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 分配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子女接受教 育的机会不平等。
社会资本的作用
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了子女能够获取的资源和机会,影 响了其职业和社会地位的发展。
职业继承性较强
许多职业岗位存在较强的家族继承性 ,限制了其他家庭背景的子女进入某 些职业领域。
教育机制
教育是代际流动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 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职业机制
职业选择和流动也是影响代际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
收入机制
代际流动性对收入水平的影响进而影响消费和储 蓄,最终影响经济增长。
04
提高中国代际流动性的政策建 议
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公平性
优化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完善工资制度
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提 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
重。
促进就业机会平等
消除就业歧视,保障劳动者平 等就业权利,提高低收入群体 的收入水平。
加强税收调节
通过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税 收手段,调节高收入群体的收 入水平。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均衡发展下的收入代际流动的作用机制研究

均衡发展下的收入代际流动的作用机制研究

均衡发展下的收入代际流动的作用机制研究陆文燕(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210023)摘㊀要:一个社会的收入代际流动在宏观上体现了社会资源配置的适当性,在微观上体现出家庭背景和外界大环境对居民收入在父代和子代间传递的影响程度,作为影响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备受关注㊂国内外研究表明,我国的收入代际流动性位列发展中国家前几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㊂研究发现,家庭环境㊁社会环境的优化会有助于收入代际流动性的提高,从而缓解社会阶层固化的现象,弱化处于优势地位的家庭和处于劣势地位家庭之间的边界,缩小城镇㊁农村贫富差距,建立劳动者良性竞争的健康局面㊂论文选择代际收入流动性这一细致且相对新颖的视角,在剖析代际收入流动机制的基础上,为缩小贫富差距㊁改善社会流动性提供一条可行的新途径㊂关键词:经济增长;代际流动;收入公平中图分类号:F126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21)41-0100-03ResearchontheactionmechanismofintergenerationalincomemobilityunderbalanceddevelopmentLuWenyan(Nanjing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Nanjing,Jiangsu,210023)Abstract:Theintergenerationalmobilityofincomeinasocietyreflectstheappropriatenessofsocialresourceallocationatthemacrolevel,andtheinfluenceoffamilybackgroundandenvironmentonthetransferofincomebetweenparentsandchildrenatthemicrolevel.Asanimportantfactoraffectingpolicymaking,ithasalwaysbeenthefocusofattention.StudiesshowthatChina sintergenerationalmobilityofincomeranksfirstamongdevelopingcountries,butcomparedwithdevelopedcountries,thereisstillroomforfurtherimprovement.Itisfoundthattheoptimizationoffamilyenvironmentandsocialenvironmentwillcontributetotheimprovementofintergenerationalmobilityofincome,thusalleviatingthephenomenonofthesolidificationofsocialclass,weakeningtheboundarybetweenthedominantfamilyandthedisadvantagedfamily,narrowingthegapbetweentherichandthepoorinurbanandruralareas,andestablishingahealthysituationofhealthycompetitionamongworkers.Thispaperchoosesthedetailedandrelativelynewperspectiveofintergenerationalincomemobility,andonthebasisofanalyzingthemechanismofintergenerationalincomemobility,itprovidesafeasiblewaytonarrowthegapbetweentherichandthepoorandimprovesocialmobility.Keywords:economicgrowth;intergenerationalmobility;incomeequity一㊁绪论(一)研究背景自1979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年均增速高达9.5%,并保持此增速达四十年之久,伴随着经济的大幅增长出现的是剧烈的社会变革,这为各界学者研究收入代际流动创造了良好的现实条件㊂当今社会的主要方向是向着 和谐社会 的目标前进,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有很多种方法,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㊂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歧视㊁收入分配缺乏公平等问题也随之逐渐显现,其实质就是公平与效率的无限博弈㊂因此,论文选取了一个相对贴近现实的问题,即贫富差距来作为研究出发点㊂引入了一个国际上经常用来直观地表现贫富差距的名词 基尼系数,这也是国际上各类研究贫富差距㊁社会不公平等现象的文章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学术名词,但其缺陷在于只能表象地反映整体大环境下的公平状态,无法准确描述收入公平程度㊂收入公平评价体系必须囊括组内和组间两部分,所谓组内公平是指一个家庭内部的代际公平,组间公平是指所有居民的收入公平㊂另外,基尼系数测算的是一种静态,衡量的是绝对不平等,无法描述代际流动的动态过程㊂以下是从研究我国代际收入流动的相关文献中梳理出的三种主流看法:一是有赖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居民收001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编号:KYCX19_1426)㊂作者简介:陆文燕,女,江苏常州人,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㊂热㊀㊀点Һ㊀入的代际流动也呈现出向上的态势,流动水平处于较高的层次;二是目前的收入代际流动处于中庸位置,不高不低,但如若进行大规模的政府公共支出将会有效提高流动性;三是贫富差距的扩大固化了当前经济阶层的位置,原本处于优势的家庭仍将大概率维持有利地位,原本处于劣势的家庭也很难获得地位的提升,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社会整体的代际流动处于较低的水平㊂(二)研究意义各界学者出于对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担忧,一直专注于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问题㊂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更多地从先前静态视角转换到了动态视角,劳动者父代与子代之间的人脉资源㊁货币资源的传递同样也能影响到收入的代际传递,研究收入的代际流动实则是研究劳动者收入公平的新的切入点㊂首先,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平等的挑战,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所拥有的机会不同㊁所接收的资源不同,将会降低收入代际流动的灵活性㊂其次,社会阶层固化㊁居民收入不平等等矛盾不断累积,此类矛盾不仅受到学界的关注,也是老百姓的饭后谈资㊂父辈收入不均衡也极大地影响了子代的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研究收入代际流动不仅能够完善代际流动研究的理论,也能够针对性地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㊂政策的干预能有效引导资源的分配以及再分配情况的改善,提升劳动者参与意愿,打破阶层固化的枷锁,使得各个阶层能够更畅通地融合㊂更具体地,引导收入代际流动的水平和方向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提升个体的收入水平㊂最后,理论的研究始终服务于现实的发展,了解流动机制的作用原理之后,能方便政策制定者采纳新的视角,更灵活地调整相关政策㊂二㊁收入代际流动的作用机制(一)人力资本理论角度人力资本被称为非物质资本,其涵盖了劳动者的教育程度㊁认知能力㊁健康状况等多个方面,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些方面都可以从父代 遗传 到子代㊂劣势群体的子代继承了其父辈薄弱的人力资本积累,这种先天资源的缺乏直接限制了劣势群体改善其生活水平的能力㊂例如,随着传统的农村医疗保险在市场化改革中的衰弱,医疗保健体系结构失衡,富裕人群拥有丰富的医疗㊁保险资源,而收入一般的居民则无法较大幅度提升健康状况,这种资源不均随着代际的传递逐渐拉大㊂又例如教育方面,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使得贫困地区的孩子仍然无法获取充分的教育资源,而身处大城市的富有家庭则能为子代提供多样的教育资源,为其子女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者维持现有的高阶层打下基础㊂总的来说,人力资本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影响收入代际流动,一是间接的作用机制,即父代的人力资本影响其对子代进行教育投资的观念,简言之,父代受教育水平越高,就越愿意加大对子代教育方面的投资,从而影响子代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二是直接的作用机制,即父代的人力资本积累通过遗传或非遗传途径影响子女,如若父代的人力资本水平很高,这可能与父代的认知能力有密切关系,那么父代的较强的认知能力就能影响子代的认知能力,使得子代拥有较强的学习意愿和管理自我的能力㊂(二)社会资本理论角度所谓社会资本,学术界对其的定义是:影响劳动者收入的外部社会环境,例如所处的文化环境㊁社会网络环境等,有助于个体获得市场技能从而将该种能力转换成经济结果㊂社会资本的变化将直接体现在父代与子代的传递上,而成为代际流动的根本原因㊂通过归纳相关研究,本文发现,社会资本分别通过资本赤字和回报赤字两种渠道影响收入的均衡状态㊂所谓资本赤字,就是不同阶层所拥有的不同的资本的数量以及质量,相应的,回报赤字是指资本能够带来的回报的质量和数量㊂处于劣势群体的子代收入增长较慢的很重要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先天资源的缺失,还有回报率低于优势群体回报率这一现象,这就导致劣势群体的子代以现有资源获取其他资源的机会也寥寥无几㊂作为子代重要生产要素的父代社会资本,其缺失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不同层级家庭之间的差异以及子代收入水平的差异㊂父代拥有雄厚的社会资本,将更方便获得人力资本和就业机会,从而提升自己的收入水平㊂同时,良好的社会资本代表社会网络较强的关联性,这将能使绩效收入得到很好的提升㊂(三)财富资本理论角度财富在一个家庭资本中的占比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研究收入代际流动无法绕过的话题㊂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曾用倒 U 型曲线刻画财富不均衡现象,总的来说,富人们拥有更高占比的财富资本,这一点无论在哪个国度,都大相径庭㊂并且,众所周知的是,财富资本有较强的继承性,父代为了更好地维护现处阶层并为其子代创造更好的条件,会产生对财富资本持续投资的意愿,这必定会影响财富支出的选择㊂例如,父母想要使子代获得额外的人力资本积累,就需要牺牲部分财富当下的经济收益,转而投资子代的教育,从而影响收入的代际流动性㊂除了子代继承父代财富以外,婚姻中的财富转移现象也已经成为收入代际流动的重要方式㊂中国古代以来就有 彩礼 嫁妆 一说,直至今日仍然盛行,目前多以现金㊁房产㊁汽车作为转移对象,这种财富转移方式能够显著影响子辈的经济收入和财富积累,从而影响通过婚姻组建的新家庭㊂(四)其他因素角度除了上述三大角度以外,收入代际流动的影响机制因素还包括生物遗传㊁非认知能力㊁文化氛围等㊂有研究表明兄弟由于基因方面的相似性更容易在经济收入上显示出一定的关联程度,这样的情况同样适用于父代对子代的遗传效应㊂众所周知,非认知能力主要指的是个人的自制力㊁毅力㊁耐力等,从一定程度上说,非认知能力对劳动者的影响程度高于认知能力在长期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程度,大部分创业成功人士都拥有相似的性格特质㊂文化氛围则鲜明地体现在不同社会阶层所处的社区中,具体来说,优质社区聚集了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他们拥有更多高质量的社区活动,有利于高质量资源的交换流动,导致收入的代际流动显著㊂三㊁相关建议(一)完善户籍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步调踏起,国内城乡之间逐渐开始出现两极化发展的趋势,城市地区拥有更多㊁更好的社会资源㊁经济资源㊁教育资源等,导致在收入上升速度这个点上,城市劳动者比农村劳动者占据更有利地位㊂另外,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差异在劳动力市场上也遭遇了截然不同的态度,表现为城市居民㊁农村居民在就业方面㊁市场竞争力方面受到不平等的对待,阻碍了劳动者收入代际流动性的有效提升㊂鉴于户籍差异造成的城乡之间的一系列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政府想要从根本上改变户籍歧视这一现象,要从制度上出发,对现行的户籍归属制度101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逐步填平城市与农村㊁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沟壑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着眼于弱化甚至是消除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区别㊂例如,为了响应农村地区劳动力向城市地区流动的号召,三㊁四线城市应该考虑在范围内放宽落户的要求,不仅要能够吸引农村劳动力,而且要能留住他们㊂同时,政府部门应致力于均衡公共资源的配置,完善公共设施,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促进文化融合,避免因文化程度㊁社会阶级不同而引发潜在的阶级矛盾,进而促进社会的文化经济交流㊂(二)保障教育公平教育作为影响收入代际流动的重要因子,必须要保障其公平㊂教育公平化能够大大抵消社会负面影响的存在,当今社会,择校制㊁学区房等影响子女是否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的因素,已经成为体现家庭收入的标杆之一㊂条件好㊁收入高的家庭的子女往往能够享有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收入越低的家庭,能花销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资源也越少,两者一比较,高收入人群与低收入人群的下一代在起跑线上就有了明显的差距㊂政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引导教育资源的流向,完善教育资源的分配,能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公平公正地竞争所谓的名校;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或制定政策,使家长能够花更多的时间来投入下一代的教育㊁培养上,避免产生在大多数家庭中,父母没有足够的空余时间来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指导的情况㊂(三)推动制度创新国家财政方面的政策也是主导社会流动性走向的主要原因之一㊂在社会交流中,职权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交流占比巨大,职权部门更规范却缺少灵活性,私营部门相对灵活却缺少政府的支持,这就需要取长补短,完善各部门规章制度㊂为了给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撑,就需要有的放矢,投入更多财政收入㊂另外,公共支出的天平应适当向偏远㊁贫困地区倾斜,不能一味讲究绝对的 平衡 ,对发达地区可以适当削弱一些保护性政策,将节省下来的公共资源投入到上述需要的地区,使得贫困地区的居民亦能感受到发展红利的温暖,加速经济㊁教育的协同发展从而实现社会流动性的提升㊂(四)优化竞争机制创业浪潮迭起,不少毕业大军加入了创业者的队伍,但可能由于父代的财富积累不足,属于劣势群体的子代举步维艰㊂这就要求市场拥有透明的监管机制,营造公平的创业环境,为创业者提供 第一桶金 ㊂再加上部分创业者自身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政府应提供培训平台,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创业计划,进行规范行为以有效提升人力资本回报率㊂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提供信息交换平台,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失,引导及时㊁公开的信息传播机制,特别要关注偏远㊁贫困地区的信息通畅性㊂参考文献:[1]汪燕敏,金静.中国劳动力市场代际收入流动研究[J].经济经纬,2013(3):96-100.[2]徐晓红.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代际传递变动趋势:2002 2012[J].中国工商经济,2015(3):5-17.[3]王俊春,段丹,吕小俊,等.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代际流动与家庭财富积累[J].保山学院学报,2020,39(3):53-60.[4]姚先国,赵丽秋.中国代际收入流动与传递路径研究[EB/OL].(2016-11-25).http://ww2.usc.cuhk.edu.hk/PaperCol⁃lection/webmanager/wkfiles/5756_1_paper.pdf.[5]孙炳耀.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排斥与边缘化:以中国大陆的下岗职工为例[C]ʊ华人社会排斥与边缘性问题研讨会,香港理工大学,2001.[6]李路路,朱斌.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模式及其变迁[J].文化纵横,2015(5):14.[7]吕炜,郭曼曼,王伟同.教育机会公平与居民社会信任:城市教育代际流动的实证测度与微观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20(2):80-99.[8]乐志强,尹科.虎父无犬子:基于教育在代际流动中的作用机制的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1-15.[9]朱月季,张颖,陈新锋.教育㊁社会资本对中国农村家庭代际流动的影响: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75-83,165-166.[10]陈杰,苏群.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趋势分析:1991-2011[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6):769-775.[11]杨新铭,邓曲恒.城镇居民收入代际传递现象及其形成机制:基于2008年天津家庭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6(11):47-61.[12]唐可月.教育在代际流动机制中的作用分析:基于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CFPS)的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7(6):55-66.[13]邢芸.基于代际流动的视角:上大学如何改变人们的命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11):20-28.[14]林相森,李湉湉.寒门何以出贵子? 教育在阻隔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5):10-21.[15]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J].中国社会科学,2004(3):136-146,208.[16]张昭时,钱雪亚.城乡分割㊁工资差异与就业机会不平等:基于五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3):34-41.[17]袁渊,左翔. 扩权强县 与经济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J].世界经济,2011,34(3):89-108.[18]张晓京.凝练教育扶贫的中国经验[N].光明日报,2019-01-15(13).[19]聂海峰,岳希明.间接税归宿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2,12(1):287-312.[20]简必希,宁光杰.教育异质性回报的对比研究[J].经济研究,2013,48(2):83-95.201。

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

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

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居民的收入分配问题备受关注。

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是指不同代际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流动情况。

这一问题对于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研究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成为了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研究表明,我国的收入差距在不同代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动性。

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教育和就业机会的扩大,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促进了代际收入流动。

另一方面,家庭背景和地域差异等因素仍然对居民的收入流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意味着在我国,虽然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平等现象。

其次,研究发现,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与教育程度、职业选择等因素密切相关。

教育程度是影响居民收入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渠道,提高了代际收入流动性。

职业选择也是影响收入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不同职业的收入差距较大,职业选择的不同也会对居民的收入流动性产生影响。

最后,研究还发现,社会保障制度和财产分配制度等制度因素对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可以提高低收入阶层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减少收入差距。

财产分配制度的公平与否也会影响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平等性。

综上所述,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现状和问题,为制定更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教育公平性,加强财产分配制度的改革等,以促进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进一步提升,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代际,流动人口,差异]浅析流动人口收入代际差异的影响因素

[代际,流动人口,差异]浅析流动人口收入代际差异的影响因素

浅析流动人口收入代际差异的影响因素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流动人口群体正在发生分化。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城务工的第一代流动人口正在逐步退出城市,作为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劳动群体第一代流动人口的子女开始加入劳动大军并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

当今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生代和老一代流动人口由于出生和成长时代背景不同,从而具备了显著的不同人格特征。

新生代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高,因而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但工作耐受力低。

与此同时,他们受到户籍的限制,难以扎根城市,因此,工作稳定性很差。

这一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会加剧收入差距,阻碍城市化进程,威胁社会稳定,最终影响整个社会发展。

流动人口就业收入影响因素研究(一)模型的选择美国经济学家 Mincer基于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由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决定的假定,于 1 9 7 4 年提出著名的Mincer 模型,之后此模型成为测算人力资本对工资收入影响的经典模型,国内外众多学者都结合自己的研究特色利用改进的Mincer 模型来具体研究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

(二)数据与变量说明本文的数据是基于 2011 年国家计生委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在全国范围进行,按照随机原则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样本点,样本总量128000人。

该调查给出了流动人口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详细的个人特征方面数据。

在两代流动人口收入因素分析中,两代流动人口所面临的社会歧视与工作环境是一样的,造成他们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两代流动人口的个人特征与就业观念的不同,因此,本文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采取个人特征方面的指标并提出研究假设。

1.因变量。

为了研究影响流动人口收入的的影响因素,选择流动人口的日工资率的对数做为因变量。

2.自变量。

为了研究影响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因素,选择流动人口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工作技能培训、工作行业、每天工作小时数、家庭等因素做为自变量。

代际收入流动趋势及影响因素

代际收入流动趋势及影响因素
代际收入流动趋势及影响因 素
2023-11-04
目录
• 代际收入流动概述 • 代际收入流动趋势 • 代际收入流动影响因素 • 代际收入流动的社会经济影响 • 代际收入流动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01
代际收入流动概述
代际收入流动的定义
代际收入流动指的是不同代人之间收入的传递和变化情况。
它反映了家庭背景、教育、职业等因素对个人经济状况的影响。
04
代际收入流动的社会经济 影响
贫富差距与社会不平等
代际收入流动性
代际收入流动性是指不同代人之间收入的 比较和变化。一般来说,如果一代人的收 入高于其父辈,那么这个社会就具有较高 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反之,如果一代人的 收入低于其父辈,则说明代际收入流动性 较低。
VS
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是社会经济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指 标。在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下,贫富差 距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 果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之间的代际收 入流动性较高,那么贫富差距就会缩小; 反之,如果代际收入流动性较低,贫富差 距就会扩大。
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 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代际收入流动性还会影响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如果一代人的收入较高,他们 可能会选择一些社会地位较高、收入较好的职业;反之,如果一代人的收入较低,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些社 会地位较低、收入较差的职业。这种职业选择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
中国
近年来,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逐渐 增加,但总体来说仍然较低。
国内代际收入流动趋势
总体趋势
国内代际收入流动呈现波动的 趋势,但总体来说,代际收入
流动性较低。
城市与农村
城市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高于 农村居民,城市居民更容易通过 教育和职业选择等途径实现向上 的社会流动。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影响与对策研究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影响与对策研究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影响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分配问题逐渐凸显,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影响以及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加强我国收入分配公平与合理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随之也伴随着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种种问题。

据统计,我国在2019年的基尼系数为0.4675,较2018年增加了0.0028。

而就国别比较而言,我国的基尼系数排名在世界前几位,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

但是,基尼系数并不是一个全面反应我国收入分配状况的指标。

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城乡差距、职业差距,还是教育、技能等因素所导致的差距,都是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1.社会不稳定性增加:收入差距扩大会导致社会不公平,加剧社会分裂,从而导致社会不稳定性增加。

而在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社会阶层之间的横向流动性也将受到压制,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层结构,这种结构会导致社会的流动性下降。

2.导致消费市场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市场的发展。

因为收入高的人越来越多,消费能力增强,但收入低的人却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缩减消费,从而使得市场需求下降,反过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收入差距扩大容易导致社会脆弱性的增加。

收入差距扩大不仅会加大社会阶层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还会加剧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使其更易受生命和安全的威胁,导致社会脆弱性加强。

针对我国面临的巨大收入差距问题,下面提出了几点建议:1.落实政府责任:政府应该各项渠道成立机构,通过税收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对收入分配进行政策引导和调整,积极推进现有税制改革,调整税务政策,提高个税起征点、实施累进税率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2. 加强教育与技术培训机会:通过加强人民群众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居民提供更高的社会终身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从根本上减少职业差距引起的收入差距。

代际收入流动性、传递机制与收入不平等

代际收入流动性、传递机制与收入不平等

代际收入流动性、传递机制与收入不平等中国在经过快速发展的三十多年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财富的差距,在事实上形成身份的差别、阶层的分化。

恰逢代际更替,也就带来了许多"富二代"、"穷二代"(张铁,2010)。

"二代"现象的本质就是代际收入流动性不足,所反映出的正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代际收入流动性不足可能会使低收入阶层出生的子代产生"读书无用"、"努力无效"等消极情绪并放弃努力;同时,代际收入流动性不足也可能使高收入阶层出生的子代缺乏一种危机意识,从而减少努力。

两方面的影响最终会导致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进而引起经济效率的下降。

此外,代际收入流动性不足可能还会引起高低收入阶层的对立,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经济效率的下降和社会的不稳定很有可能将我国拖入"中等收入陷阱"。

为此,深入研究代际收入流动性,寻找保持较高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有效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Becker and Tomes(1979)的分析框架中,代际收入流动性度量的是家庭对孩子福利的影响,一般用代际收入弹性表示。

代际收入弹性越大,子代对父代的依赖性越强,说明代际收入流动性越低;反之,代际收入弹性越小,子代对父代的依赖性越弱,说明代际收入流动性越高。

那么,现阶段,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整体情况究竟如何呢?"二代"现象能否代表我国代际收入弹性整体较高?此外,父代收入又是通过何种机制传递给子代?父代收入对子代最终的收入不平等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将从中国农村出发,对农村居民父代、子代收入之间的关系做全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内容一:本部分的研究目标是估计农村居民的代际收入弹性,以了解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1989-2011年间,农村居民代际收入弹性总体较高,表明代际收入流动性整体较低。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代际流动性及传递机制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代际流动性及传递机制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代际流动性及传递机制近年来,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代际流动性成为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代际流动性是指不同代际之间经济地位的转移和变动程度。

对于一个社会而言,代际流动性的水平反映了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程度,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代际流动性及其传递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代际流动性整体上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

这一趋势使得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从而促进了代际流动性的增加。

然而,尽管整体上代际流动性有所增加,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高收入群体的代际流动性相对较高,而低收入群体的代际流动性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由于家庭背景、教育水平和地域差异等原因,城镇居民的代际流动性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

其次,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代际流动性的传递机制主要包括教育、职业选择和社会保障等因素。

教育是提高城镇居民代际流动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个体可以获得更好的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此外,职业选择也对代际流动性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职业的发展前景和收入水平差异巨大,聪明的年轻人往往会选择更有发展潜力和收入水平较高的职业。

最后,社会保障体系对代际流动性的传递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提供教育和就业机会,同时减少代际贫困的传递。

然而,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代际流动性及其传递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导致了家庭背景对个体代际流动性的影响。

由于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的差异,来自农村地区和低收入家庭的年轻人往往面临更大的代际流动性障碍。

其次,职业选择受到就业市场和城市发展水平的限制。

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一些传统行业就业机会减少,而新兴行业的发展对于年轻人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门槛。

当下代际收入流动问题治理

当下代际收入流动问题治理
强化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实现代际收入流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
06
结论和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01
代际收入流动性减弱,贫富差 距代际传递风险增加。
02
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促进代际收 入流动性的关键因素。
03
政府应加强对贫困家庭的教育 和技能培训支持,以增加代际 收入流动性。
03
解决方案概览
短期解决方案
加强税收政策调整
通过实施更加公平的税收政策 ,降低高收入群体的税负,同 时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保障 ,以促进代际间的收入流动。
教育公平性提升
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 投入,包括提供更多的教育补贴和 奖学金,以提升他们的教育水平和 就业机会。
临时性就业支持
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临时性就业机 会,特别是在公共服务领域,以增 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来源。
促进社会公平 政府应采取措施促进社会公平, 减少贫富差距,从而降低代际收 入流动性减弱的风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案例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重视制度建设
有效的制度是实现代际收入流动的关键,需要建立完善的 制度体系,包括教育、就业、税收等方面,以保障公平、 促进发展。
结合市场需求
在制定政策和项目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对接,确 保产业转移升级等项目符合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地经济特点 。
加强监督和评估
对于推出的政策和项目,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确保实施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并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措 施。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促进教育多元化的同时,提高 教育质量和覆盖面。
改革税收和社会福利制度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降低收 入差距的扭曲效应,促进收入 的合理分配。

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之变迁趋势与原因

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之变迁趋势与原因

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之变迁趋势与原因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代际流动性——即不同世代之间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变动——已经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的变迁趋势及其背后的原因。

我们将通过历史数据的对比分析,揭示代际流动性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同时结合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剖析影响代际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为理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预测未来社会流动趋势,以及制定更加公平有效的社会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具体来说,我们将首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的变迁历程,分析其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趋势。

接着,我们将从教育、职业、收入等多个维度出发,探讨代际流动性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社会政策、经济发展、教育公平等因素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机制。

我们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代际流动性、优化社会结构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变迁趋势与原因的认识,为推动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代际流动性的理论框架代际流动性,即子代相对于父代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变化程度,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理解代际流动性的变迁趋势及其原因,需要构建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该框架需涵盖影响代际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如教育、职业、收入和社会网络等。

教育在代际流动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教育机会的扩大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子代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增加,进而提升其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竞争力。

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升将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固化,增强代际流动性。

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同样影响代际流动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兴行业和职业不断涌现,为子代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空间。

子代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职业,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提升其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位置。

财富不平等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路径研究

财富不平等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路径研究

财富不平等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路径研究作者:李慧李丽来源:《中国市场》2024年第15期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财富差距扩大,代际收入流动性是否有所提高,中国家庭财富不平等是如何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文章使用CFPS数据库,用财富基尼系数测度中国家庭财富不平等,用代际收入弹性测度代际收入流动性,并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分样本研究。

研究结论显示:首先,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国家庭财富差距扩大会抑制代际收入流动性;其次,通过分样本回归发现,中国家庭财富不平等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抑制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城乡异质性和性别异质性;最后,缩小贫富差距,能够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

同时,缩小贫富差距时要更加注重低收入阶层、农村地区以及女性群体的子代收入问题。

关键词:代际收入流动性;财富不平等;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中图分类号:F1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15-0034-04DOI:10.13939/ki.zgsc.2024.15.009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不仅收入不平等在扩大,财富不平等也在不断扩大甚至扩大的速度更快,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家庭财富不平等。

近年来,关于“富二代”“贫二代”等类似话题不断出现在大众的视线内,显然代际收入流动性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在研究代际收入流动性时,需考虑家庭财富差距,因为家庭财富不平等是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财富不平等与代际收入流动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而一个家庭的财富积累状况,是如何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呢?以及对子代收入和以后工作选择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于财富不平等研究,可以分为财富不平等的测度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①关于基尼系数测算方法,Zucman等(2014)用基尼系数计算出总财富收入比率[1],李实等(2000)使用CHIP家庭调查数据,测算出1995年全国家庭净资产的基尼系数为0.40[2]。

我国代际流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代际流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代际流动研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小鹿'王晓云'吴婷2Anila Mushtaq1(1.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2.天津市委党校,天津300191)【摘要】代际流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往往和机会均等结合在一起。

普遍认为,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应该是高流动性的。

当前代际流动研究不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均已扩展到收入、教育、职业等多个方面。

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代际流动研究在近30年获得快速发展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在数据时间跨度及可获得性上仍有改进余地,随着数据收集的持续扩展和进行,其积极作用将会越来越大;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结论的多样性,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和辩证地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但也要求我们更加谨慎地对待研究数据、方法和结论,更加谨慎地将结论推广到政策制定。

【关键词]代际流动;微观数据库;社会公平【中图分类号]F32,C91,C9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0166(2019)11-0051-05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9.11.011经济学上,关于代际流动的研究从1999年GarySolon的综述后,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表现在识别存在代际流动的因素更加多元化,研究重心逐渐转向代际流动的影响机制分析叫具体而言,表现为:从收入的代际影响(包括兄弟姐妹间、父母对子女及邻里间,下文除特殊说明外,“代际”包含这3个方面)逐渐扩展到收入、教育、智力/能力、工作、生活保障获取、健康、态度及社会行为、消费和财富等多个方面,大大丰富了代际流动的研究范围;同时,研究重心从力求准确地测度代际相关系数(intergenerational correlation)或代际收入弹性(Intergenera-tional Elasticity of Income,IGE)逐渐扩展到影响代际流动的机制上。

这表明,代际流动研究逐渐从理论走向现实,开始为政策干预提供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中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国经济总量
和居民收入的迅速增长。

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基尼系数长期处于收入分配差距所能承受的0.4临界点之上,这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阻碍作用。

然而,基尼系数仅反应了收入差距的一个方面,只能测度同代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却不能反应收入差距在不同代人之间的传递情况。

事实上,近年来,
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代际间的传递程度也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贫二代”、“官二代”以及“农民工二代”等话题的持续发酵,也表明代际间的收入差距传递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父代收入差距在子代之间的传递将会导致子代机会的不公平,从而进一步加剧子代之间的收入差距,使得贫困者由暂时性贫困走向永久性贫困的恶性循环。

经济学家一般采用代际收入流动性这一指标来衡量代际间的收入差距。

代际收入流动性反应了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程度,较高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意味着子代收入受父代的影响程度较弱,贫穷家庭的子代收入具有充分向上流动的机会;而较低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则说明子代的收入受父代收入的影响程度较高,贫困家庭子代向上流动的机会概率较低。

已有研究表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种机制,也即:一方面,通过对其子代的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子代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父代通过其自身的社
会资本影响子代的就业获得。

相对于结果不平等,人们更难以忍受的是机会不平等。

因此,为国民创造具有公平的竞争机会的制度环境,
减少父代对子代收入的影响,以使得贫困家庭的子代具有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有必要对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进行识别,并
对影响机制的作用程度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部分政策进行检验,以期为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系统梳理了代际收入流动
性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的数据,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角度检验了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并证实了上述两种机制的存在。

研究发现家庭收入与子代的受教育年限显著正相关,家庭收入水平每提高1%,子代的受教育年限约提高0.01年;当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平均提高1%时,家庭子代主观自评健康状况为“良好”的概率将提高0.36%;父代的社会资本规模越大,子代进入国有单位、高收入行业的机会概率越高;同时父代的社会资本规模也与子代较高职业地位的获得机会显著正相关。

第二,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的数据,测度了中国当前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并分城乡、区域样本进行了比较。

此外,在对代际收入流动性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通过中间变量法对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机制
进行分解,识别了代际收入流动中两种途径的主要贡献程度。

研究发现,中国城乡居民整体的代际收入弹性系数大小约为0.23;城镇家庭的代际收入弹性明显高于农村家庭,东部地区家庭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家庭,父子收入的相关程度高于父女的收入相关程度;随着收入分
位数的增加,代际收入弹性呈先减少而后增加的U型变化趋势。

人力
资本和社会资本两条途径约能解释全体样本代际收入弹性系数的20.45%。

其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所能解释的比例分别约为18%、2.26%,人力资本是代际收入传递的主要途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种影响机制对代际收入弹性所能解释的比例,城镇居民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东部地区居民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居民。

第三,本文在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尝试着检验了不同层次的公共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作用程度。

发现,政府在高中和高等学校阶段的公共教育支出降低了父代对子代收入的影响程度,促进了代际收入流动性程度的提高;而当前的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公共教育支出并没有降低代际收入流动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程度的提升具有微弱的阻碍作用。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外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机制的研究集中于人力资本的视角较多,而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文献非常缺乏。

虽然国内也有文献分解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相对影响程度,但对上述两种机制同时进行检验的文献较为缺乏。

本文运用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制。

其次,本文在分解代际收入流动性时,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纳入到同一框架,量化了上述两种机制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作用大小,比较了它们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分城乡和区域样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丰富了关于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机制分解的现有研究,这可能是本文的第二个创新。

最后,在对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政策检验中,本文详细区分了各类层次的公共教育支出,并检验了它们对居民代际收入流动
性影响的差异,为政府制定有效提升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政策,提供了可能的经验基础,这可能是第三个小的创新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