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基础(修改版)
医疗心脏起搏器维修手册
医疗心脏起搏器维修手册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1.2 目的和重要性
1.3 阅读指导
2. 心脏起搏器概述
2.1 定义和原理
2.2 分类和功能
2.3 维修需求概述
3. 维修流程
3.1 维修准备
3.1.1 工具和设备
3.1.2 工作环境
3.2 故障诊断
3.2.1 症状分析
3.2.2 检查和测试
3.3 维修操作
3.3.1 部件更换
3.3.2 调试和测试
3.4 维修记录和报告
3.4.1 记录维修过程
3.4.2 维修报告撰写
4. 常见故障与维修解决方案 4.1 电池问题
4.1.1 电池电量不足
4.1.2 电池连接问题
4.2 程序错误
4.2.1 频率设置错误
4.2.2 模式选择错误
4.3 电极失效
4.3.1 电极脱落
4.3.2 电极损坏
5. 维修注意事项
5.1 安全操作
5.2 规范流程
5.3 保养建议
6. 维修案例分析
6.1 案例一:电池更换
6.2 案例二:程序重置
6.3 案例三:电极更换
7. 结论
7.1 总结维修经验
7.2 未来展望
8. 参考文献
注意:本手册仅用于医疗心脏起搏器的维修指导,任何人在维修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确保操作安全和患者利益最大化。
心脏起搏基础
避免电磁波干扰
避免靠近发射电磁波的设 备,如手机和微波炉。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起搏器功能是否 正常,并咨询医生有关起 搏器使用的任何问题。
心脏起搏器的进步,心脏起搏器将会越来越小、更智能化。它们可能 与其他医疗设备集成,提供更精确和个体化的治疗。未来还可能出现无线充 电和远程监测等创新功能。
心脏起搏基础
在本节中,我们将探讨心脏起搏器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心脏起搏信号的传导 过程。了解不同类型和分类的心脏起搏器,以及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探讨心 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和术后管理,并介绍使用注意事项。最后,我们将展望 心脏起搏器的发展趋势和未来。
心脏起搏器定义和作用
1 什么是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通过发送电信号来调控心脏的节律。它可以帮助恢复 或维持心脏的正常心率。
三腔起搏器
三腔起搏器有三个起搏电 极,可以同时刺激心房和 心室。这种起搏器适用于 需要协调心房和心室收缩 的患者。
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心脏起搏器适用于心律失常、心房颤动、 传导阻滞等疾病患者。
禁忌症
禁忌症包括感染、无法维持起搏电极位置 的情况、严重的心肌功能不全等。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和术后管理
1 植入手术
2 术后管理
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通常在手术室进行, 需要局部麻醉。医生会在胸部埋入起搏 器,并将电极插入心脏。
术后需要定期随访和检查起搏器的功能 和电池状态。患者还需要遵循医生的建 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脏起搏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磁场干扰
心脏起搏器对磁场敏感, 应避免靠近强磁场的设备, 如MRI扫描机。
收缩。
3
心脏收缩
心脏收到起搏信号后,心脏肌肉开 始收缩,从而产生正常的心跳。
起搏器基础知识
02
起搏器工作原理
心脏电生理基础
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
心电图基础
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 性,其电生理活动依赖于离子通道和 离子流的平衡。
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随时间变化 的图形,反映心脏激动的电学特性。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 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等,负责 心脏电信号的传导。
防控措施
为降低感染风险,应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术前皮肤准 备、术中使用抗生素、术后伤口定期清洁和换药等。
导线脱位、断裂或故障识别和处理
01
导线脱位
起搏器导线脱位可能导致起搏功能失效,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等症
状。通过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需要重新调整导线位置。
02
导线断裂
导线断裂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起搏器无法正常工作。患
数据传输
01
通过远程监测技术,将起搏器工作数据实时传输至医疗中心进
行分析。
及时预警
02
当起搏器出现故障或患者心律异常时,远程监测系统可及时发
出预警。
方便患者
03
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定期随访内容及注意事项
随访时间
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每年进行一次随 访。
在导线植入和固定后,需 测试起搏器的感知、起搏 和阻抗等功能,确保起搏 器正常工作。
脉冲发生器植入位置选择
皮下囊袋制作
在锁骨下或腹部等位置制作皮下囊袋,大小适中,以容纳脉冲发生 器。
脉冲发生器植入
将脉冲发生器植入皮下囊袋中,并与导线连接。注意检查连接是否 牢固,防止发生脱位或短路等现象。
起搏器基础及护理ppt课件
起搏治疗的历史
体外试验及应用阶段
1819年 Aldini (Italy) 电刺激死者停跳的心脏,引起跳动 1929年 Conld 电脉冲刺激心脏,可使心脏随频率跳动 1932年 Hyman / Hyman Machine Artificial pacemaker, 7.2 Kg;由于 二次大战,未用于临床 1952年 Zoll 将经胸壁起搏应用于临床
起搏治疗的历史
1958年 第一台永久起搏器植入人体 1967年 VVI 起搏器问世 1977年 DDD起搏器问世 1982年 频率应答起搏器问世
起搏器系统
病人 导线 起搏器 程控仪
9
脉冲发生器的外观
脉冲发生器的内部构造
连接部分 混合电路
钛金属外壳 锂碘电池
脉冲发生器分类
见。为预防囊袋出血,应注意切口敷料渗 血情况,局部用盐袋压迫4~6 h。术前停 用抗凝药物,术中彻底止血,如囊袋隆起, 局部皮肤青紫,有波动感,可能发生囊袋 血肿,应及时处理。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5 人工心脏起搏器综合征
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 于房室收缩不同步,心排 出量减少,脉搏减弱,患 者可出现心悸、乏力、胸 闷、胸痛。一般通过调整 起搏器工作状态、药物对 症治疗后症状即消失。
避免使磁铁靠近起搏器,包括磁疗健身器 械。 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应远离电台发射站、 电视发射台、转播车、发射机、雷达、马达 、内燃机、高压电场、变压器、发电厂的发 电车间、电弧焊接等强磁场和强电场。
医疗检查对起搏器影响
心脏起搏新进展
无导线超声心脏 起搏
生物学起搏
美敦力无导线起搏系统
• 无导线起搏系统Leadless Pacemaker
项目测试 严密监测心律、 心率、呼吸及血压的变化 观察患者手术中有无疼痛等不适情况,并
心脏起搏器基本知识及技能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心电图表 现,调整起搏器工作模式(如 DDD、VVI等)及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原则及技巧分享
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心电图表 现及医生建议,制定合适的参
数设置方案。
安全性优先
在确保起搏器工作安全的前提 下,尽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和预后效果。
逐步调整
在参数设置过程中,应逐步调整并 观察患者反应及心电图变化,避免 一次性大幅度调整导致不良后果。
康复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促进切口愈合和肢体功能恢
复。
生活指导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04 心脏起搏器功能调试与参 数设置技巧
基本功能调试方法
01
02
03
04
确保起搏器程控仪与起搏器型 号匹配,并正确连接。
在无菌操作下进行起搏器植入 ,避免术后感染。
通过程控仪对起搏器进行初步 测试,包括起搏阈值、感知灵
经静脉穿刺,将电极导线植入心 脏相应部位。
在胸部合适位置制作起搏器囊袋, 将起搏器固定在囊袋内。
测试起搏器功能
测试起搏器感知、起搏阈值等功 能,确保起搏器工作正常。
麻醉与消毒
采用局部麻醉,对手术部位进行 消毒处理。
缝合手术切口
缝合手术切口,加压包扎,防止 出血和感染。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
远程监测
建立健康档案
利用远程监测技术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 及时发现并处理起搏器相关问题。
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起搏器植入前后 的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及随访结果等信息, 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05 心脏起搏器故障排除与维 护保养方法
起搏器基础
起搏参数
• 1.起搏频率(Pacing Rates ) • 起搏器连续发放脉冲的频率。一般为
40~120次/分,通常取60~80次/分为基本频 率 • 2.起搏阈值(Output) • 引起心脏有效收缩的最低电脉冲强度。 心室起搏要求电流3~5mA,电压3~6V。 • 3.感知灵敏度(Sensitivity ) • 起搏器感知P波或R波的能力。心室感知 灵敏度一般为1~3mV。
8.备好备用电池,注意临时起搏器的低电压 报警,及时更换。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更换电池方法: 有医师在场 时机选择:患者自主心率较快时 起搏依赖:先将起搏频率逐渐减慢,观察自主心
律能否出现,再迅速更换
常 见 故 障—无起搏脉冲
表现:心率小于起搏器设置频率时,无起搏心律 出现
常 见 故 障—无起搏脉冲
心电图特点:起搏信号后紧跟一个QRS波;QRS波宽大畸形>0.12s ,
其形态取决于心室起搏的部位;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相反。
正常起搏
正常感知
R-S=S-S
四、起搏心电图—— AAI起搏心电图
AAI型心脏起搏器也是一种单腔心脏起搏器,称心房同步型起搏器。 是将电极导线置入右心房内。由于起搏是从心房内开始的,符合正常 的房室起搏顺序,因此是一种生理性起搏图形(P′波);房室传导好 时,起搏的P′波后跟随一个下传QRS波。
手术时患者神志清楚,在上胸部(左侧或右侧)切 开一个小口做一个囊袋,将起搏器的脉冲发生器放 在这个囊袋里。然后,还要做一个静脉穿刺,以便 将导线经过静脉血管送入心脏。经过体外调试以后, 将脉冲发生器和导线连接,缝合切口,只需要缝45针。整个手术过程大约只需要0.5-1个小时。
四、起搏心电图
单腔起搏器 心室感知心室起搏
心脏起搏器基础(修改版)
起搏频率变化
低限频率 = ?
43
滞后频率
• 可在感知自身搏动后使频率降到设定的低限频率以下, 鼓励自身心跳出现
低限频率 = 60 ppm
滞后频率 =50 ppm
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
心室感知
心室起搏
44
单腔频率滞后
• 感知事件之后发生的低于低限频率的人为设定频率
低限频率 70 ppm
滞后频率 50 ppm
NBG代码
I 起搏心腔
V:心室
II 感知心腔
V:心室
III 对感知的反
应
IV 频率调节
T:触发
O:无
V 多部位起搏
V:心室
A:心房
A:心房
I:抑制
R:频率调整 A:心房
D:双(A+V) D:双(A+V) D:双(T+I)
D:双(A+V)
O:无
O:无
O:无
O:无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2002; 25:260–264.
单腔起搏器 : VVI,AAI,VVIR,AAIR 双腔起搏器 : DDD,DDDR
认识起搏心电图的本质
任何起搏心电图,虽然表现千变万化,但实质是
病人的心律
“不变”的起搏程序
被加工于
时间间期 特殊功能 参数设置
融合成
起搏心电图
对“不变”的起搏程序的掌握是很好的分析起搏心电图的基础。
判读起搏心电图的目的
45
睡眠功能
• 睡眠功能模拟心脏的正常的昼夜节律的变化,适应夜间 新陈代谢需要。减少不必要的起搏频率,增加窦性心律
低限 频率
30分钟
30分钟 低限 频率
起搏器基础知识PPT课件
20
Pacemaker Basics / by Yang Yu, February 23, 2012
适应证小结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 - 有症状的窦缓 - 窦房结变时性功能不全 - 药物(必须使用的)引起的窦缓,有症状
• 房室传导阻滞: - 有症状的一度 - 有症状的二度II - 三度
DDD起搏
DDD, 60 ppm
52
Pacemaker Basics / by Yang Yu, February 23, 2012
内容导读
心脏解剖及传导系统 起搏器适应证 起搏系统构成 起搏器的NBG编码
起搏器植入
起搏器随访
54
Pacemaker Basics / by Yang Yu, February 23, 2012
60
Pacemaker Basics / by Yang Yu, February 23, 2012
穿刺鞘(撕开鞘)
61
Pacemaker Basics / by Yang Yu, February 23, 2012
起搏器基础知识
百多力(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杨羽
11
Pacemaker Basics / by Yang Yu, February 23, 2012
Pacemaker Basics / by Yang Yu, February 23, 2012
内容导读
心脏解剖及传导系统 起搏器适应证 起搏系统构成 起搏器的NBG编码 起搏器植入 起搏器随访
手术通常1~2个小时
56
Pacemaker Basics / by Yang Yu, February 23, 2012
起搏器基础知识[可修改版ppt]
解剖要点
始于第一肋外緣(腋静脉的延续),終于前 斜角肌内側緣。在胸锁关节后面颈內静脉 汇合成无名静脉,肺尖位于汇合处后方約 5mm,锁骨下静脉与第一肋交叉后行走于锁 骨前下方。
穿刺点
锁骨中內1/3交叉点外下約2cm处,穿刺針 角度30度,方向对向胸骨柄切迹上方,深 度約3cm ,可先触及锁骨,然后拔出少許, 再对准下方间隙。边穿刺,边加负压吸引。
起搏分类
根据应用时间分类: 临时起搏器 永久起搏器
根据起搏部位分类: 心内膜起搏 心外膜起起搏
根据起搏心腔分类: 心房起搏 心室起搏
根据起搏方式分类: 生理性起搏 非生理性起搏
植入人体的首例起搏器
起搏器编码
北美起搏电生理协会(NASPE)与英国起搏电生理协会 (BPEG)用五个字母来表示起搏器的各种功能,称为NBG 代码
5 拔出钢丝,測定参数。
从左到右显示的是导管通过三尖瓣环的过程。导管通过三尖瓣环以后,推进指 引钢丝,使导管的头部变直,到达右心室尖部 。
感知度: ≥5mv
电压阈值: ≤ 1.0V
阻抗:
300 –1000ohm
心房电极在直指引钢丝导引下插入后,送至右 心房中上部。
钢丝部分后撤,使前端保持一种L型弯度。
与 工 作 方 式
DDD VDD
心 尖 部
式
方
作
工
VVI
---RV
式
方
作
工
VVI
---RVOT
VAT
VAT
工
工
作
作
方
方
式
式
---
---
双
单
极
极
DDD
DDD
工 作 方 式
心脏起搏基础-V1
心脏起搏基础-V1心脏起搏基础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可以为心脏搏动提供电刺激的装置,远高于人为的自然搏动水平。
因此,心脏起搏器可以有效地治疗一系列心脏病,例如心律失常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心脏起搏器的基础知识。
1. 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原理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由电池供电的小型装置,可以安装在人体内。
其作用是通过发送电信号刺激心脏,使得心脏产生搏动。
心脏起搏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电线和电极组成的心律控制器,另一部分是电池和控制芯片。
心脏起搏器可以监测人体内的心跳,并在需要的时候定期向心脏发送电信号。
这个信号会通过电极传输到心脏,刺激心脏产生搏动。
心脏起搏器还可以监测心跳情况,并在心跳过慢或过速时自动调节频率。
2. 心脏起搏器的种类心脏起搏器根据使用场景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单腔起搏器:只能刺激心室或房上型心脏起搏器。
- 双腔起搏器:可以同时刺激房室两处,适用于窦房结功能不良症状和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
- 多腔起搏器:可同时刺激房室结和心房,适用于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率过快的患者。
- 动态心脏起搏器:可以根据患者的运动状态自适应进行心率调节,提高治疗效果。
3.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过程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手术植入到人体内。
这个手术一般在手术室内进行。
患者需要经过麻醉,医生会在患者的锁骨下方做一个小口子,然后将起搏器安装到胸部。
手术通常需要几个小时,术后需要注意休息和恢复。
4. 心脏起搏器的使用注意事项虽然心脏起搏器可以有效地治疗心脏病,但是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手术后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减少运动和负重。
- 定期进行医生的随访和检查。
- 注意保持取离心脏起搏器的距离,以避免干扰信号。
- 避免电磁干扰,例如强磁场或射频辐射等。
总结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可以为心脏提供电刺激的装置,通过刺激心脏产生搏动来治疗一系列心脏病。
心脏起搏器的种类和植入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
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安全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健康。
心脏起搏器基础知识
心脏起搏器基础知识展开全文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功能日趋完善。
在应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英文名称:cardiacpacemaker起搏原理脉冲发生器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传输到电极所接触的心肌(心房或心室),使局部心肌细胞受到外来电刺激而产生兴奋,并通过细胞间的缝隙连接或闰盘连接向周围心肌传导,导致整个心房或心室兴奋并进而产生收缩活动。
需要强调的是,心肌必须具备有兴奋、传导和收缩功能,心脏起搏方能发挥其作用。
起搏系统的组成•人工心脏起搏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
常将脉冲发生器单独称为起搏器。
起搏系统除了上述起搏功能外,尚具有将心脏自身心电活动回传至脉冲发生器的感知功能。
•起搏器主要由电源(亦即电池,现在主要使用锂-碘电池)和电子线路过程,能产生和输出电脉冲。
•电极导线是外有绝缘层包裹的导电金属线,其功能是将起搏器的电脉冲传递到心脏,并将心脏的腔内心电图传输到起搏器的感知线路。
起搏器分类根据电极导线植入的部位分成(1) 单腔起搏器:①VVI 起搏器:电极导线的顶端电极置入在右室心尖部的肌小梁处;② AAI 起搏器:电极导线的顶端电极置入在右心耳的梳状肌处。
(2) 双腔起搏器:两支电极导线常分别置入右心耳(心房)和右室心尖部(心室),进行房室顺序起搏。
(3) 三腔起搏器:① 双房(左房右房) 右室的三腔起搏(治疗和预防因房间传导阻滞介导的阵发性房颤);②右房双室(右室左室)的三腔起搏(治疗顽固性心衰)。
心脏起搏基础(1)
心脏起搏基础(1)心脏起搏基础心脏起搏术是一种重要的心脏病治疗方法,它是指通过外置或内置心脏起搏器,对因心电传导障碍或心肌病变等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进行干预和治疗。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一、心脏起搏器的分类心脏起搏器可以根据功能特点分为传统起搏器和智能起搏器。
传统起搏器具有基本的起搏功能,能够发放脉冲信号,以稳定心脏节律;智能起搏器则能够根据患者的心电活动情况自动调节起搏频率和强度,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心脏起搏器可以分为体外和体内起搏器。
体外起搏器需要外部电极与病人心脏连接,适用于急救、手术等治疗过程中使用;而体内起搏器则通过手术植入到患者身体内,适用于长期治疗。
二、心脏起搏器的优点心脏起搏器可以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避免突然心脏停跳导致的生命危险。
除此之外,心脏起搏器还有以下优点:1.增强心脏功能:起搏器能够主动起搏心脏,增强心脏兴奋性,促进心肌收缩力,并且减少心脏负荷,提高心脏功能。
2.缓解心律失常和不适症状:起搏器能够控制心脏节律,减少或消除心悸、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
3.提高生活质量:起搏器能够恢复心脏节律,保证患者的正常心跳,使患者恢复正常作息和生活状态。
三、心脏起搏器的使用条件1. 确诊为心律失常并且病情已进入需要治疗的阶段。
2. 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确定患者的心律失常是可以通过起搏器治疗的,同时不存在其他需要优先治疗的病情。
3. 相关的技术和设施条件符合使用起搏器的要求,如需要手术植入起搏器,则需要心外科或介入心脏病学等科室提供手术支持。
4. 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随访和检查,确保起搏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心脏起搏器的注意事项患者在使用心脏起搏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避免使用磁性物品的刺激:如手机、磁吸式耳机、MRI设备等会产生电磁场的物品,都有可能干扰起搏器的工作。
2. 防止剧烈运动:患者在使用起搏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跳跃、拳击等,因为这些活动会使身体产生振动和碰撞,对起搏器的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起搏器基础知识
VVI模式
主要参数:心室最小频率
VVI,60bpm
13
DDD模式
主要参数:最低频率,最高跟踪频率,AV间期
DDD,60bpm,AV=180ms
14
起搏模式选择
三个问题: 1.有无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2.有无房室结功能障碍? 3.有无窦房结功能障碍?
15
起搏适应证
正常
心房节律
不正常
正常
房室传导
不正常
是
间发性
不是
变时性功能
变时性功能
正 常 AAI
不 正 常 AAIR
正 常 DDD
不 正 常 DDDR
DDD/DDDR
VVI/VVIR
16
术前
评估起搏适应证,选择起搏方式 完善常规检查 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停用1-2天 术前30min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17
术后
院内
沙袋加压4-6小时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3天 绷带压迫24小时 鼓励尽早下床活动,并活动同侧肢体 抗凝,抗血小板药物视情况停用7天
7
间歇性缓慢型心律失常
持续存在无症状窦缓(40-50bpm),但记录到间歇的症状性窦 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快慢综合征,快速心律失常后的长RR>3秒 反射性晕厥患者,年龄≥40岁,反复发作无征兆,且记录到症 状性心脏停搏或房室阻滞 晕厥病史,记录到无症状心脏停搏>6秒
8
CRT治疗心衰适应证
18
术后
院外 1、3、6、12月程控,随后每年随访,电池接近耗竭时1-3月程控 日常电器可正常使用 使用对侧耳朵接听移动电话 避免接触强磁场(高压电、雷达、发动机) 避免接受MRI检查(特殊抗MRI起搏器除外) 电刀手术等——调整起搏模式为VOO
心脏起搏基础课件
问和使用。
起搏器技术与医疗公平
1 2 3
普及与可及性 起搏器技术应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阶层的患者 中得到普及,确保所有有需要的患者都能获得相 应的治疗。
资源分配 政府和社会应关注医疗资源公平分配,投入更多 资金和资源用于研发、生产和技术推广,降低起 搏器治疗的经济门槛。
技术创新 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等进行起搏器技术的创新研 发,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成本,让更多患者受 益。
预防感染
保持术口清洁干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止术口感染。同时,注 意患者体温、血常规等感染指标的监测。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术后长期随访
定期随访
起搏器植入后需定期随访, 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 月、1年进行随访,以后每年 至少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
功能
维持心脏跳动:对于心跳过缓或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的患者,心脏起搏 能帮助维持正常的心跳频率和节律。
改善血液循环:通过调整起搏器的参数,可以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功能,进而促进血液在全身的循环。
心脏起搏的生理机制
电信号传导
起搏器发出的电脉冲信号,通过 心脏组织传导,刺激心肌细胞产 生动作电位,从而引起心脏的收缩。
临时性心脏起搏器应用
定义 临时性心脏起搏器应用是指通过外部设备暂时性地提供心 脏电刺激,以维持患者生命活动的一种急救措施。
适应症 通常用于急救治疗,如患者心脏传导系统出现异常、心率 过缓或过速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使用方法 临时起搏器通常通过皮肤电极或食管电极与心脏连接,提 供电刺激以维持心脏跳动。由于该设备只是临时性措施, 因此通常需要在患者情况稳定后及时移除。
起搏器器已经成为心律失常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某些传导系统
起搏器的基础知识及查房护理
起搏器病人注意事项
出院指导
6.外出旅游应随时携带起搏器卡; 7.如发现脉搏比设定频率下降10%,应立即来医院就诊; 8.定期来门诊复查,一个月,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9随一后般应来每说年,检文植查本入。1起随搏访器发后现第电1池个寿月命,将第尽3个时月,、每半1一年3复月查, 复查1次,以及时更换起搏器。平时,如果患者发现心率 低于起搏器低限频率时,随时到医院就诊; 10.起搏器的使用寿命取决于功能, 程控参数的设置以及 患者心脏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单腔心脏起搏器使用寿 命为8~ 10年,双腔的使用寿命为6~ 8年。
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
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入CCU或ICU,测量生命体征; 2.伤口双压沙袋8h(如术中出血较多可遵医嘱适当延长沙 袋压迫时间); 3.给予心电监护,观察起搏器起搏及感知功能(如有异常, 及时通知医生); 4.术后卧床休息5-7天,患肢禁止外展及上举运动, 患 肢肩部制动,可适当活动前臂及手指。第一个24h平卧, 3天后抬高床头及稍左侧卧位,5天后可床上坐起,7天 后可下床活动,目的在于预防起搏器电极移位;
过速。 • 7.保护性应用于更换永久起搏导管前,冠脉造影,电击复律,外科手
术等。
第三部分
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
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
临时起搏器的术前护理
1.向其讲解安装临时起搏器的必要性、过程以减少患者 的恐惧心理; 2.术前皮肤的准备; 3.做抗生素过敏试验; 4.术前4 -6小时禁食; 5.去掉眼镜、隐形眼镜及义齿等。
起搏器的基本概念 起搏器目前已有类型
单腔起 搏器
双腔起 搏器
三腔起 搏器
植入式心律 转复除颤器
01
02
03
04
医院心脏起搏器操作培训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强磁场环境中, 如核磁共振等。
起搏器的定期检查Βιβλιοθήκη 定期检查起搏器的工作状态通过专业设备对起搏器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定期检查起搏器参数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检查起搏器的参数设置,确保其符合患者需求 。
定期检查起搏器植入部位
观察起搏器植入部位是否有异常变化,如红肿、疼痛等。
起搏器故障处理
技能操作考核
02
评估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如起搏器植入、调试、故
障排除等。
临床应用能力
03
观察学员在实际病例中应用心脏起搏器的能力,包括诊断、治
疗方案制定及实施等。
培训反馈与改进
学员反馈
收集学员对培训内容、方式、师资等方面的意见 和建议,以便针对性地改进后续培训。
导师点评
导师对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 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数据分析
对培训效果评估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潜在问 题,为培训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
培训总结与展望
总结经验教训
对本次培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提炼出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和 需要改进的方面。
制定改进计划
根据总结和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计划,优化培训内 容和方式。
展望未来发展
结合医学技术发展趋势和临床需求,展望心脏起搏器操作培训的 未来发展方向,为后续培训提供指导。
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培训,提高操作人员 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心 脏起搏器植入和调试的质 量。
保障患者安全
培训能够降低操作过程中 的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 。
培训对象
医生
负责心脏起搏器植入和调 试的医生是培训的主要对 象。
护士
心脏起搏基础
非必须应用的药物引起的有症状的心动过缓。
房室阻滞
Ⅰ类:
任何解剖水平的三度和高二度房室阻滞,伴有任一下列 情况者:
由于房室阻滞导致的有症状的心动过缓 由于心律失常或其他医疗情况需用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能导致
症状性心动过缓
证明心室停搏≥3s,或者清醒时逸搏心率<40bpm,无症状者
不伴房室阻滞或无症状的分支阻滞 无症状的伴一度房室阻滞的分支阻滞
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除在少数情况下外,
更多的是 强调症状相关性。
在起搏治疗的过程中,强调窦律优先、自身 优先的原则。
充血性心力衰竭
NYHA心功能Ⅲ~Ⅳ级; 伴有室内阻滞,QRS≥130ms;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5mm; LVEF≤35%。
Larsson先生植入的第一台起搏器 只工作了3个小时,第二天便进行了 更换。 Larsson一生共植入了22台 心脏起搏器,直至2001年因癌症去 世,享年86岁。 起搏器不仅使他摆脱了因缓慢性心律失常死亡的危险,更 保证了他的长寿以及和健康人一样的生活。
自动化起搏时代
•1995年起搏阈值自动夺获型 起搏器
生理性起 搏
•1978年Furman植入世界首 例DDD起搏器
1975年Cammilli提出感知呼 吸的频率适应性起搏
1963年Nathan应用VAT心房 同步起搏
1964年Castellanos等成功研 究心室按需起搏器
按需起搏
1958 Ake Senning年植入世 界首台起搏器
固定频率起搏
起搏器的基本结构
自动模式转换:在阵发房颤的患者,房颤发 作时起搏器可自动转换为VVI模式工作,从而 避免心室率过快。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基础知识
第一页,课件共43页
第二页,课件共43页
第三页,课件共43页
定义:
起搏器:通过发送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 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式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 的心功能障碍
起搏原理:脉冲发生器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 电极传输到电极所接触的心肌(心房或心室),使局部心肌细胞 感受到外来电极刺激而产生兴奋,并通过细胞间的缝隙链接或闰 盘连接向周围心肌传导,导致整个心房或心室兴奋并进 而产生收 缩活动。——心肌必须具有兴奋、传导、收缩功能
5.术前应用抗凝剂者需停用至凝血酶原时间恢复在正常范围内。如不能
停用药物者,术前应准备止血药。
6.做好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生素及普鲁卡因皮试 7.术前在右手建立静脉通道,并于术前半小时使用抗生素一次。
第二十三页,课件共43页
术后护理
1.休息与活动 (1)植入式起搏器者一般术后24小时内应取平卧或轻度左侧卧 位,禁止右侧卧位以及剧烈地翻身和频繁地翻身。术后第1天 ,由于电极头端与心肌未完全固定,尽量使患者保持左侧卧 位。根据病情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尽量使用左上肢活动( 防止外展、手举过肩),避免肩关节粘连以及静脉血栓形成 ,但避免术肢大幅度、剧烈活动。
4 术后避免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药及活血化瘀药物,术后24-48小时后才能恢复使用肝素或华 法林
第三十页,课件共43页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囊袋伤口破裂和感染——最棘手的并发症
时间
囊袋伤口破裂——术后1周内 囊袋伤口感染——早期感染:术后2周内 晚期感染:术后1个月以后
原因
护理
a.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 b.局部出血、血肿未及时处理 c.缝合线结反应继发感染 d.囊袋皮肤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起搏心电图的步骤
感知:过感知或感知不良?
起搏:无夺获或无输出?
临床上最习惯的方式, 也是最推荐的切入角.
时间间期:是否与之有关?(不应期或起搏间期)
结论
组成起搏心电图的主要信号与特征
• 脉冲信号—钉样信号(双极起搏电极时不明显) • 起搏夺获波—跟随脉冲后出现
– DDI/R – VDD ……
自身P波
起搏夺获的QRS波 (心室)脉冲
1
2
3
4
5
6
7
自身 QRS 波—— 1 假性融合波 —— 2、3 真性融合波 —— 4、5、6 起搏夺获波 —— 7
起搏心电图分析步骤
• 识别图上的信号
– 起搏脉冲;起搏夺获波;自身激动波;
• 信号之间的关系(脉冲后)
– AP后有夺获的P波 & 自身P波?
单腔起搏器 : VVI,AAI,VVIR,AAIR 双腔起搏器 : DDD,DDDR
认识起搏心电图的本质
任何起搏心电图,虽然表现千变万化加工于
时间间期 特殊功能 参数设置
融合成
起搏心电图
对“不变”的起搏程序的掌握是很好的分析起搏心电图的基础。
判读起搏心电图的目的
– (单腔)前一个心室信号(VP或自身QRS波) 到VP是否=起搏频率间期?
– (双腔)前一个心房信号(AP或自身P波)到 VP是否=AV间期?
起搏夺获的P波
自身激动的P波
心房脉冲
室早
心室脉冲
起搏夺获的QRS波
DDD / 60 / 120 / 310
起搏模式:DDD
起搏频率:60ppm
PVARPPA延V/S长AV至:410500mmss/120ms
起搏故障心电图分析
• 如果前一个信号到脉冲长于起搏频率间期——过 感知
• 如果前一个信号到脉冲短于起搏频率间期——感 知不良
• 如果不应期外的脉冲后没有夺获波——起搏不良 • 如果没有脉冲发放…… • 起搏器功能——有关吗?
– 单腔滞后、噪声转换 – 双腔VSP、MS(模式转换)……
感知不良
---有心脏的除极存在于起搏器的不应期外,而 未被起搏器所“看见”
AT/AF管 理
• MS/BFS • NCAP • APP/ARS/PM
OP • CAFR • Reactive ATP
特殊功能
• RDR • 大电池 • MRI
诊断功能
• Cardiac Compass
• AT/AF Observation
• Optival • Therapy Guide
42
| MDT Confidential
心 180
排 160
血 量
140
随 120
运 100
动 80
的 60
增 40
加 20
%0
60 bpm
心肌收缩 房室顺序 频率适应
150 bpm
双腔起搏的四种形式
• AS/VS 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双腔起搏的四种形式
• AS/VP 心房感知/心室起搏
VAT工作模式
双腔起搏的四种形式
• AP/VS 心房起搏/心室感知
– 心房:P波 – 心室:宽大畸形的QRS波 • 自身激动波形 – 心房:正常P波;房早、房扑、房颤波 – 心室:正常QRS波;室早、室速、室颤波 • 融合波 – 真性融合波 – 假性融合波
起搏心电图的模式
• 单腔起搏器
– AAI/R – VVI/R
• 双腔起搏器
– DDD/R
• AP-VP、AP-VS、AS-VP、AS-VS
良或其他干扰时
心室安全起搏(VSP)
• 原理:从心房电活动传导到心室的时间(自身的PR间期)通常长于 110ms,因此在110ms内的感知事件通常为“噪音”所致
• 在一个心房起搏事件后,会开启一个110ms的心室安全起搏窗口,除 了此窗口的前部分(约28ms)是空白期外,若起搏器感知到心室事件, 起搏器就会在此窗口结束处,即第110ms发放一个心室起搏脉冲
SR SR
SR SR
噪声转换
频率适应性起搏
15 0
10 0
50 0 加速度计感知器
Hybrid
频率适应性起 搏 固定频率起搏
正常心率
醒来
睡眠
坐起
走路
跑步
Battery
日常活动
体动感知器 (压电晶体)
Hybrid
Battery
休息 35
心输出量如何增加?
房室顺序收缩、心肌收缩力和 频率适应对心脏排血量的影响
• 夺获的P波,紧跟AP; • 自身P波,距离AP的间期不规则;
– VP后有夺获的QRS波 & 自身QRS波?
• 夺获的QRS波,紧跟VP,宽大畸形; • 自身QRS波,距离VP的间期不规则,与非起搏时的
形态相同
起搏心电图分析步骤
• 信号之间的关系(脉冲前)
– 前一个心房信号(AP或自身P波)到AP是否= 起搏频率间期?
1986年 摩洛哥第一台植入式起搏器的发明者、植入医生 以及植入患者共同被授予 电生理奖
起搏器的历史、发展和未来
• 1960-80s,频率应答和双腔心脏起搏器 • 1980s,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 1999,心脏再同步起搏器(CRT) • 2000s,远程监控管理系统(CareLink) • 2010s,抗核磁共振起搏器(SureScan) • 将来,无导线心脏起搏器(Leadless PM)
VVI/60 VRP=330ms
过感知
---非心脏除极的电信号被起搏器所“看见”;
VVI/70
起搏不良(无夺获)
---在心脏不应期外的起搏脉冲刺激不能夺获心脏除极的现象;
VVI/60
噪声干扰问题
噪声转换
– 连续的相对不应期感知将引起以低限频率或传 感器驱动的频率起搏
LRLI
起搏模式:VVI,60 min-1
150ms,上限跟踪频率 120bpm
51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PMT)
• PMT是一种起搏器介导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双腔起搏器 所特有的术后并发症
• 发生条件:由逆传的心房事件被起搏器所感知,并触发心 室脉冲所致。前传支为起搏器介导,逆传支为自身房室结
• 触发PMT的前提为房室失同步,常见的诱因为: • 室性早搏(最常见) • 心房失夺获(阈下夺获) • 心房感知不良 • 心房过感知
52
PMT的特点
• 因为丧失房室同步引起 • AS-VP工作模式 • 频率稳定,多限定在上限跟踪频率 • AV间期延长或正常
53
PMTI
• 起搏器的PMT干预功能:检测连续的AS-VP 工作模式, 测定 VP- AS间期 ,若测得的VA<400ms, 起搏器将在第 9个VP之后将PVARP 延长到 400ms
*Sweeney M, Hellkamp A, Ellenbogen K, et al. Adverse effect of ventricular pacing on heart failur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among
56
patients with normal baseline QRS duration in a clinical trial of pacemaker therapy for sinus node dysfunction. Circulation.
起搏频率变化
低限频率 = ?
43
滞后频率
• 可在感知自身搏动后使频率降到设定的低限频率以下, 鼓励自身心跳出现
低限频率 = 60 ppm
滞后频率 =50 ppm
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
心室感知
心室起搏
44
单腔频率滞后
• 感知事件之后发生的低于低限频率的人为设定频率
低限频率 70 ppm
滞后频率 50 ppm
起搏后房室间期PAV 28ms空白期
心室起搏脉冲发放
110ms心室安全起搏窗口
49
心室安全起搏(VSP)心电图
特征:1.AV间期小于程控值 2.连续两个心室脉冲间期短于程控值
50
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PMT)
• 男性,83岁 • 因完全性AVB植入DDD起搏器 • 出院4日后因反复心悸门诊检查 • 出院时起搏参数:DDDR,低限60bpm,SAV 120ms,PAV
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
2003年
全自动化起搏器诞生!
自动化完成心房阈值管理
ACM(Atrial Capture Managment) 其实心室阈值管理(VCM)从1995年就已诞生……
所以,我们先看下心室阈值管理
除了自动化,还有什么?
• Longevity 如何延长起搏器的寿命 • When to Pace 避免不必要的右心室起搏 • Where to Pace 避免右室心尖部起搏 • How to Pace 必要时BiV起搏
Risk of AF Relative to DDDR Patient With
Cum%VP=0
Within 95% confidence
Cumulative % Ventricular Pacing
Within 95% Confidence
Cumulative % Ventricular Pacing
45
睡眠功能
• 睡眠功能模拟心脏的正常的昼夜节律的变化,适应夜间 新陈代谢需要。减少不必要的起搏频率,增加窦性心律
低限 频率
30分钟
30分钟 低限 频率
频率
睡眠频率
时间
清醒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