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阅读以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和解析版)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和解析版)

五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练习2023.06第一部分基础·运用选择并填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坐落在甘肃省敦煌市的鸣沙山东lù,窟群全长1600余米,历经千年营建,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

当我们欣赏这精美绝伦的石窟艺术时,总会情不自禁地被莫高神韵所深深吸引。

1.下面加点字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A.甘肃.(sù)B.神韵.(yùn)C.精美绝伦.(lún)D.情不自禁.(jìn)2.文中“东lù”的“lù”字正确..的一项是()A. B.C. D.3.文中的“窟”字,以及学过的“穷、窍”都有穴宝盖,由“穴”所组成的字,大多与下列事物有关..的一项是()A.高山B.洞穴C.钱财D.穴位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格物致知叩问苍穹”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的主题。

中国航天事业自创建以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奋斗,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

我国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无数中华儿女感到由哀的自豪。

4.“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中的“格”字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格子B.阻碍C.击,打D.推究5.修改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我国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无数中华儿女感到由哀的自豪。

__________6.用一个词语形容文中例举的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最恰当...的一项是()A.坚持不懈B.举世瞩目C.肃然起敬D.胸有成竹7.《西游记》某一回中讲到: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与之三次相斗均未取胜。

悟空去南海请观音,木叉奉师命引妖怪归顺唐僧,又叫妖怪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共取西经。

这段故事内容与下面回目一致..的是()A.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B.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C.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D.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8.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收获了属于他们的那份纯真与欢乐。

《塔》阅读附答案

《塔》阅读附答案

《塔》阅读附答案说明文阅读《塔》阅读说明文《塔》,完成下列问题。

塔是随佛教进入中国的。

相传释迦牟尼死后,其火化的骨殖变成许多黑白珠子,名“舍利”,诸弟子将其埋葬,并在地面筑一个圆形坟丘,顶上立一根“刹”以为装饰,名曰:“悉堵婆”。

简称为“塔”。

当佛教在东汉传到中国后,作为佛教的崇拜物,“塔”的形象也随之而来。

但是,面对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印度的“悉堵婆”并不能被人们所接受,而只能作为一种标志放在塔顶上,这就是最早的楼阁式塔的来历。

楼阁式塔是仿照我国传统多层木构架高楼建造而成。

我国现存唯一楼阁式木塔为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它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

这庄塔高米,共9层。

塔身平面为八角形,建于砖台基座之上,底层包砌在厚达一米的土坯墙内。

经过多次地震,该塔仍保存完好,表观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精湛的技术。

密檐塔是由楼阁式塔发展变化的另一种类型,它的建筑材料一般用砖、石。

这种塔的特点是底层较高,上施密檐7至13层,一般不供登临眺览。

现存最早的密檐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位于河南登封嵩山,称为嵩岳寺塔。

塔身呈现12边形,每个角有砖砌的倚柱,各面的门和龛上都饰有印度式的火焰拱券。

塔身为150层砖檐,排列紧密并富于节奏惑,最上面是一个砖砌的“悉堵婆”式的刹,它的创作构思,既摆脱了汉魏传统的楼阁,也不拘泥于印度的形式,而着力表现宗教在人们心中唤起的那种深邃而又神秘莫测的力量。

此外,陕西西安的小雁塔,云南大理的崇圣寺塔也属于这一类型。

塔的类型还有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和墓塔等数种。

1、对文中提到的“刹”、“悉堵婆”、“塔”和“楼阁式塔”四个概念间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悉堵婆”就是“刹”或“楼阁式塔”简称为“塔”。

B、“刹”和“楼阁式塔”,都是“悉堵婆”的组成部分,简称为“塔”。

C、“悉堵婆”就是“塔”,“刹”是它的组成部分,“楼阁式塔”是它的一种类型。

D、“刹”和“塔”是“悉堵婆”的不同称法,“楼阁式塔”是它的一种类型。

2023年最新的应县木塔阅读答案9篇

2023年最新的应县木塔阅读答案9篇

2023年最新的应县木塔阅读答案9篇教学目标:应知: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地区和国家不同造型特点的塔,各种不同的意义和用途。

应会:学会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自己设计并拼出塔的造型,用各种线条对塔进行简单的装饰。

教材内容:本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塔,三座建筑风格各不相同的塔,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塔这一建筑形式,启发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塔,深入了解塔的历史、文化继而增进对家乡的热爱。

书中选用的3幅学生作业学生根据自己记忆完成的作品,塔中的装饰包含着二年级学生对塔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用简单的形状表现出来或设计一座有创意的塔。

教学难点:根据塔的造型特点进行表现和装饰,能够表现出塔的雄伟。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通过游戏“拼图比赛”的导入激发孩子们对造型设计的极大兴趣。

也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对造型的把握欠缺的难题。

课件展示开扩了孩子们的视野,拓宽了思路。

使孩子们了解更多中外不同的塔的文化和人文知识。

课件中展示对塔各种造型的总结,加深了孩子对造型组合的理解。

利用实物投影仪让孩子们对各种造型的线条有一个认识和了解并利用实例学会装饰自己的塔建筑。

教学媒体设计课件课堂展示运用。

实物投影仪课堂展示运用。

教学过程[游戏导入]1. 做游戏:咱们一起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每个同学都有一个神秘信封,里面有你熟悉的形状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长方形、三角形,请用5分钟的时间摆一摆,看一看谁能拼摆出塔。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拼贴作品(学生展示拼好的塔造型老师点评)2. 展示课件:让我们来看看实际生活的塔和和我们自己拼出的塔有什么不同?出示课题:《雄伟的塔》课件展示:中外著名塔图片,应县木塔、北海公园白塔、云南大理三塔、上海电视塔、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二七纪念塔。

教师讲解中外名塔的特点和用途。

我们来对照一下自己的他和这些塔的不同?[知识延伸]1.课件展示塔的每个部位名称和用途塔基、塔身、塔刹2.课件展示各种塔造型的概括图长方形、梯形、三角形、五边形3.分析自己的宝塔属于什么造型?并用画笔将你的宝塔缺少的部分补出,使其完整。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题练透1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题练透1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
12/10/2021
5.(2020·四川省内江市高三期末检测)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 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5分)
进入6月以来,“青春,为祖国歌唱”高校网络拉歌活动进入“奋进 篇”阶段,师生们结合各自学校特色,通过一首首原创歌曲的接力传递, 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蓬勃朝气,唱响了青春奋进之歌。在华中科技大 学、电子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高校,青年学子以歌明志,用歌声唱 出炽热的爱国之情,更唱出新时代青年人勇于担当的使命感。在“青春, 为祖国歌唱”网络拉歌活动中,各高校运用故事化的表达和立体式传播, 将活动做成了一次特殊的“思政课”,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爱国 主义精神,用实际行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解析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这副颔联,上句写时,下句写地。 这时正是冬天,夜长昼短,才见旭日东升,忽又夕阳西下,好像有人催着似 的。“催”字用得好,极见作者炼字功夫。诗人这时正坐在江边的小船上, 面对风急天高、波涛汹涌的景色,不禁感慨系之。“催”字表面是在写时 间,其实是在抒发人到中年,天涯漂泊的孤独愁苦。“洒落君臣契”中“洒 落”:不受拘束。这句说刘备待关羽、张飞谊同兄弟,得孔明欢如鱼水,君 臣契合,臣在君前不感到拘束。“飞腾战伐名”:说吕蒙是当时声播四方的 良将。作者对他们充满了羡慕与敬仰之情,如今斯人已逝,空留遗迹,作者 缅怀不已。“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中的“情”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
解析 综合各个选项中的句子看,文段画线句子中“ 当…… 时”是介词结 构作状语,后面主语残缺。此外还要注意“横七竖八的各个构件”是“连接” 这个动作行为的承受者,所以应该用被动句式。故选D。
答案 D
12/10/2021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人的思想深深地被榫卯结构影响着,令人开悟 B.中国人的思想令人开悟,因榫卯结构而受到影响 C.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D.榫卯结构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就是这样地令人开悟

《应县木塔》阅读附答案

《应县木塔》阅读附答案

《应县木塔》阅读附答案应县木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在创造了一个木结构建筑近千年不倒的神话的同时,还是一个昭示前人建筑艺术极致的精品。

木塔最令人称奇的是其设计的精巧,全塔上下除了砖石塔基和铁制塔刹外,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有一根铁钉,数以万计的构件全靠卯榫互相咬合固定在一起。

木塔屹立近千年而不倒,其结构之固堪称一绝。

应县文物旅游局原局长马良和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杜福介绍,木塔采用的是两个内外相套的八角形框架,而平面分为内槽和外槽两部分,内槽供奉佛像,外槽构成平座供人员活动,内外槽之间亦靠各种木料纵横连接,这就构成了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成为木塔坚固之本。

同时,塔内上下层的连接采用了叉柱造的方法。

叉柱造就是将上层柱的底部十字开口,插在下层柱上的斗拱之间,而且上层柱向内退进半个柱径,从而造成逐层内收的效果,进一步增加了木塔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木结构建筑应用的斗拱和卯榫的咬合不是刚性连接,当遇到大风和地震等外力作用时,构件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可以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起到调整变形的作用,构成了木塔建筑的柔韧性。

据专家考察统计,木塔共用了54种不同形制的斗拱,其种类之多可谓中国古建筑的斗拱结构集大成者,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

人们参观木塔时就可看见木塔内外檐下的各式斗拱,一睹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标志性构件之风采。

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杜福说,我国古建筑专家和文物专家多次实地研究的结论是:这种“刚柔相济”的结构共同造就了应县木塔卓越的稳固性,也正是木塔的这些建筑特色成就了木塔如今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佛塔建筑的地位。

小题1:文章从哪两方面介绍了应县木塔的特点?(2分)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

(3分)小题3:文中画线句使用了的说明方法的同时,又强调了应县木塔小题4:应县木塔是我国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请设计一条广告语来引导人们保护木塔。

(3分)参考答案:小题1:结构坚固,千年不倒(1分);金用木材,设计精巧(1分)。

塔阅读理解附答案塔阅读答案

塔阅读理解附答案塔阅读答案

塔阅读理解附答案塔阅读答案《塔》阅读材料阅读说明文《塔》,完成下列问题。

塔是随佛教进入中国的。

相传释迦牟尼死后,其火化的骨殖变成许多黑白珠子,名“舍利”,诸弟子将其埋葬,并在地面筑一个圆形坟丘,顶上立一根“刹”以为装饰,名曰:“悉堵婆”。

简称为“塔”。

当佛教在东汉传到中国后,作为佛教的崇拜物,“塔”的形象也随之而来。

但是,面对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印度的“悉堵婆”并不能被人们所接受,而只能作为一种标志放在塔顶上,这就是最早的楼阁式塔的来历。

楼阁式塔是仿照我国传统多层木构架高楼建造而成。

我国现存唯一楼阁式木塔为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它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

这庄塔高67.31米,共9层。

塔身平面为八角形,建于砖台基座之上,底层包砌在厚达一米的土坯墙内。

经过多次地震,该塔仍保存完好,表观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精湛的技术。

密檐塔是由楼阁式塔发展变化的另一种类型,它的建筑材料一般用砖、石。

这种塔的特点是底层较高,上施密檐7至13层,一般不供登临眺览。

现存最早的密檐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532年),位于河南登封嵩山,称为嵩岳寺塔。

塔身呈现12边形,每个角有砖砌的倚柱,各面的门和龛上都饰有印度式的火焰拱券。

塔身为150层砖檐,排列紧密并富于节奏惑,最上面是一个砖砌的“悉堵婆”式的刹,它的创作构思,既摆脱了汉魏传统的楼阁,也不拘泥于印度的形式,而着力表现宗教在人们心中唤起的那种深邃而又神秘莫测的力量。

此外,陕西西安的小雁塔,云南大理的崇圣寺塔也属于这一类型。

塔的类型还有喇嘛塔(如北京妙应寺白塔)、金刚宝座塔(如北京大正觉寺)和墓塔(如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塔)等数种。

《塔》阅读习题1、对文中提到的“刹”、“悉堵婆”、“塔”和“楼阁式塔”四个概念间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悉堵婆”就是“刹”或“楼阁式塔”简称为“塔”。

B、“刹”和“楼阁式塔”,都是“悉堵婆”的组成部分,简称为“塔”。

C、“悉堵婆”就是“塔”,“刹”是它的组成部分,“楼阁式塔”是它的一种类型。

《塔》阅读附答案

《塔》阅读附答案

《塔》阅读附答案说明文阅读《塔》阅读说明文《塔》,完成下列问题。

塔是随佛教进入中国的。

相传释迦牟尼死后,其火化的骨殖变成许多黑白珠子,名“舍利”,诸弟子将其埋葬,并在地面筑一个圆形坟丘,顶上立一根“刹”以为装饰,名曰:“悉堵婆”。

简称为“塔”。

当佛教在东汉传到中国后,作为佛教的崇拜物,“塔”的形象也随之而来。

但是,面对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印度的“悉堵婆”并不能被人们所接受,而只能作为一种标志放在塔顶上,这就是最早的楼阁式塔的来历。

楼阁式塔是仿照我国传统多层木构架高楼建造而成。

我国现存唯一楼阁式木塔为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它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

这庄塔高67.31米,共9层。

塔身平面为八角形,建于砖台基座之上,底层包砌在厚达一米的土坯墙内。

经过多次地震,该塔仍保存完好,表观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精湛的技术。

密檐塔是由楼阁式塔发展变化的另一种类型,它的建筑材料一般用砖、石。

这种塔的特点是底层较高,上施密檐7至13层,一般不供登临眺览。

现存最早的密檐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532年),位于河南登封嵩山,称为嵩岳寺塔。

塔身呈现12边形,每个角有砖砌的倚柱,各面的门和龛上都饰有印度式的火焰拱券。

塔身为150层砖檐,排列紧密并富于节奏惑,最上面是一个砖砌的“悉堵婆”式的刹,它的创作构思,既摆脱了汉魏传统的楼阁,也不拘泥于印度的形式,而着力表现宗教在人们心中唤起的那种深邃而又神秘莫测的力量。

此外,陕西西安的小雁塔,云南大理的崇圣寺塔也属于这一类型。

塔的类型还有喇嘛塔(如北京妙应寺白塔)、金刚宝座塔(如北京大正觉寺)和墓塔(如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塔)等数种。

1、对文中提到的“刹”、“悉堵婆”、“塔”和“楼阁式塔”四个概念间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悉堵婆”就是“刹”或“楼阁式塔”简称为“塔”。

B、“刹”和“楼阁式塔”,都是“悉堵婆”的组成部分,简称为“塔”。

C、“悉堵婆”就是“塔”,“刹”是它的组成部分,“楼阁式塔”是它的一种类型。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

3
根据写作方法分为介绍性说明文、描述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 阐释性说明文
4
01
考点解说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 述您的观点。
题型:标题
俗话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说明文的标题往往揭示说明
1 的中心。标题虽不是说明文考查的重点,但在以往阅读题
型中也偶有涉及。
对于说明文标题的考查常见文章标题理解、标题语言特点、
④它让旅游更奇妙。通过一小段意大利VR旅游的视频,你就可以坐在自家的沙发上,提前体验水上小城威 尼斯的魅力,或是在圣马可大教堂体验哥特式建筑的风采。北京西山龙泉寺推出了一项虚拟现实应用—— “全景龙泉寺”,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龙泉寺的全景风光,身临其境参与佛堂早晚课等。 ⑤运用VR技术,让新闻更逼真。传统新闻报道的模式就是文字、照片、声音、现场视频。日前,美国广播 公司(ABC)推出一种虚拟现实新闻报道,通过VR技术可以让读者身处新闻现场并自由移动。目前,首个VR 新闻报道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进行,ABC的新闻用户得到了“亲临叙利亚战区”才能获得的浸入式体 验。 ⑥通过VR技术,可以体验装修后的家庭立体实景效果。在装修领域,多数用户都对装修效果抱有超前的期 待心理,希望可以提前看到装修后的家庭立体实景效果,而并非简单的设计图纸和电脑绘制效果图。但此 前由于技术限制,这种概念性的需求无法满足,而VR则弥补了这一短板,在视觉平面效果基础之上,用户还可感
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成为一体。这 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做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
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 就可以有多大。 ⑤榫卯的功用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 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 为一个由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 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或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相互抵消,从而 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⑥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于是即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 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 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⑦榫卯的功用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却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众最终如同一体。 ⑧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

梁思成的故事阅读答案

梁思成的故事阅读答案

梁思成的故事阅读答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梁思成的故事,,理解寓情于叙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3.情感与价值:品位梁思成的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学习梁思成的故事,从中体味梁思成的人格魅力。

难点:学习本文寓情于叙的写作思路和手法。

学法引导:预习中强调课文朗读,反复朗读。

特别是重点段落,在段落朗读中感悟梁思成的人格魅力,特别是叙述中的“议论”。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还应重视对重点词语的分析,强调课文重点段落的背诵。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准备:有关梁思成的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建筑是一项奇特的艺术,许多建筑已经成了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例如,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等等。

我们人类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历史。

(二) 作者简介:李辉,1956年生,湖北随县人。

高中毕业后到山区茶场插队劳动。

1976年底到湖北省油泵嘴厂子弟中学任教员。

1978年初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

1979年开始在报刊发表文学评论等作品。

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北京晚报》任文艺记者,副刊编辑。

1986年加入中国作协。

1987年调入《人民日报》文艺部任记者。

著有《李辉文集》(五卷本)等,包括《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浪迹天涯——萧乾传》等。

他的传记、报告文学作品侧重描写现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并能以多种笔调来描写人物各自的特点,影响广泛。

其中《秋白茫茫》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三) 梁思成简介: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广东新会人。

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

1927年7月至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

1928年3月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

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建筑史。

2024届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大联考语文及答案

2024届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大联考语文及答案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为何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涉及许多方面的原因。

古往今来,中国人民为维护中华文明的连续发展付出了艰辛努力,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对于人类文明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比如,中国古代政治人物关于创与守、得与失、安与危、兴与亡等关系的讨论,大多蕴含着辩证的思想,反映出对于国家治理的谨慎态度,虽然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身统治,但其中包含着一些不可违背的历史法则。

对这些历史法则的遵循,是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古代的许多政治人物都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并提出一些理念,形成独有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哲学,这种政治文化和政治哲学反过来又推动政治发展和文明发展,这对于中华文明的连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周统治者从商朝衰亡中汲取经验教训,强调“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把“天命”搁在一边,倡导以“德”治国,这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较早的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借鉴。

汉高祖要求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

唐太宗君臣经常以短祚的秦、隋两朝为例,讨论历史借鉴问题。

中国古代政治人物注重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这对于维护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与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紧密联系的,是一些政治人物对国家治理所面临的艰难常怀深深的忧虑,所以都十分重视思考“创业”难还是“守成”难的问题。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21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21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资料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21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一、(2017辽宁沈阳)阅读选文,完成1-2题。

(5分)【材料一】叶雕,就是在叶子上雕刻。

它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

到了明清时期,叶雕技艺不断发展,出现了剥离叶肉的叶雕。

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叶雕艺人之家的刘政,童年时就喜欢看爷爷做叶雕。

大学毕业后他四处走访,收集叶雕资料,学习传统的叶雕技法,他一次次设计,一次次试验,开辟了一个“叶雕世界”。

刘政还大胆创新,用现代形式呈现古老艺术。

他尝试给叶子染色,原本淡黄色的叶子,经过染洗,变成墨绿叶、大红叶。

虽然古老的叶雕技法没变,但创作出的叶雕艺术品颜色更加丰富,也更具有无穷趣味。

——《人民日报》【材料二】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他对建筑艺术有着不变的唯美追求。

1984年,贝聿铭设计了先锋之作--70层楼、高三百多米的香港中银大厦,它成为“中国大雄心”的象征。

2006年,贝聿铭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以“不高不大不突出”为原则,独显传统之美,如中国文人般内敛含蓄。

贝氏建筑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这表明贝聿铭作为一个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既善于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又不放弃自身丰富的文化传统。

——《阅读》【材料三】2015年1月,M.Y.L ab木艺实验室在杭州正式创办。

在这个新式木工坊里,虽然它的创作方式改变了,但它背后的工序和时光,隐藏着“木友”们不变的制作初心。

在这个精雕细琢的世界里,他们体会到了乐趣也收获了许多正能量。

除了传统意义的木艺作品,喜欢音乐的木匠们还制作尤克里里和吉他。

传统的木作手工艺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变与不变的中国人》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叶雕是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这个时期的叶雕就是在剥离叶肉的叶子上雕刻。

B.香港中银大厦和苏州博物馆以建筑艺术的不同风格,表明贝聿铭是中西文化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

部编版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8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8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8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1-5题22分)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8分)(1)《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莺燕争春的勃勃生机。

(2)《雁门太守行》中运用了燕昭王和雷焕典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0岁高龄的袁隆平仍然在追逐自己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用《龟虽寿》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他,非常恰当。

(4)欧阳修在《采桑子》中前写船动不觉,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静相随,写出了西湖的美好。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萧关逢候.骑( )(2)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3)幼虫使烂泥挤进干土的(xiàxì) ( )(4)巨大的槽船(zhúlú) 相接( )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有人把小道消息传得惟妙惟肖....,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B.文章写到这个份上,遣词造句都不重要了,一切妙手偶得....,无处不妥贴、无处不耐人寻味,读者会陪你哭陪你笑。

C.《阿Q正传》对国民性弱点的揭示,至今仍然振聋发聩....。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同学中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

B.《史记》全书共130篇,其中为帝王作传有十二本纪,为诸侯作传有三十世家,为人臣作传有七十列传。

《木德参天》阅读答案

《木德参天》阅读答案

《木德参天》阅读答案木德参天新中国成立前,在华北地区,有一首民谣广为流传:“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

”说的是华北比较有名的几处名胜。

民谣流传了不知道多少年,人们拿它当儿歌教孩子,但很少有人注意歌谣中说的这些文物。

20世纪30年代,有一个人听到这首民谣后惊喜异常,立即将它记到了本子上,这个人就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

梁思成听到这首歌谣后,对传说中的“应州塔”朝思暮想,寝食难安。

他急于知道塔的情况,每天把它挂在嘴上。

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系统的建筑史学,中国古代建筑也没有系统的名录,甚至中国建筑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都还是一个谜。

那时唐代的木结构建筑还没有发现一个,而存世的宋代营造法式还有许多晦涩难懂的地方,如果真的可以找到一座唐宋之间的辽代木建筑,那会帮助人们抓住中国建筑史中许多重要的关键。

看到木塔实物照片后,更坚定了梁思成亲自拜见木塔的决心。

1933,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同事刘敦桢、莫宗江及一位仆役,由北京起身来到山西大同。

他们的任务是考查大同的善化寺、华严寺、城内钟楼以及东西南三座城楼,然后去应县考察木塔。

下了火车后,他们又坐了6个小时的驴车,才到达应县。

在离城大约还有5英里时,梁思成突然发现,前面群山环抱中,一座红白相间的宝塔映照着金色的落日,那就是应县木塔。

年9月4日在一篇文章里,梁思成写道:“当我们到达离城大约还有5英里的一个地方的时候,我蓦地看到在我前方山路差不多尽头处,在暗紫色的背景上有一颗闪光的宝石——那是在附近的群山环抱中一座红白相间的宝塔映照着金色的落日。

当我们到达这座有城墙的城市时天已黑了,这是在盐碱地上一个贫穷的城镇,城里只有几百家土房子和几十棵树。

但它自夸拥有中国至今仅存的木塔……就像一个黑色的巨人,俯视着城市。

”他们不禁叫绝。

在后来的文章中,梁思成谈到木塔,还情不自禁地写道:“这塔真是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

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

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智慧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智慧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智慧阅读答案《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智慧》阅读材料①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

②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减到最小程度。

当今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

③中华民族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

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若仅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算起,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

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许多文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的受损,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就是这种柔性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表现。

④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

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历史上,很多带斗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拱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充分说明了斗拱对抗震的贡献。

⑤此外,传统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榫卯技术,成为抗震的又一个关键。

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

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⑥山西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杰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

这座木塔是当今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竣工于1056年,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上。

高层建筑都有颗坚强的心阅读答案

高层建筑都有颗坚强的心阅读答案

高层建筑都有颗坚强的心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杰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

这座木塔是当今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竣工于1056年,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上。

木塔建成200多年即遭受大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岿然不动;在此后的近千年中,木塔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

木塔之所以有如此杰出的抗震能力,在于下述诸多抗震技法的综合和运用:木塔平面是规则的正八角形,利于抵抗地震波产生的扭曲力;木塔高达4.4米的砖石基座坚实、稳定,形成一个“浮筏”,承载着全塔的重量(约1300吨);木塔内梁与柱的连接完全通过斗栱完成,各种构件则通过榫(sǔn)卯连接,全塔的主要构件不用一钉一铆,这种连接形式类似于半固结半活铰的状态,能承受较大的弯矩;构架水平分层,在地震波中的垂直冲击波攻击下,可以通过“弹跳”的方式消解巨大的破坏能量;构架的整体性有力地抵抗旋转波,所有的柱子都用顶部的梁枋连结成一个筒形的框架,保证了构架的稳定性;柱子之间砌筑有厚实的墙体,牢牢地“抱”住各柱子,增加了构架的整体性,而且这些墙体能作为剪力墙发挥作用;立柱侧脚、平面逐层缩小,有效地降低了塔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塔的稳定性,这样既使塔身形成美丽的曲线,又能把水平的地震冲击力分解成垂直方向的压力;周边有一圈柱廊,各圈柱廊被水平构件连接成一个刚中带柔的整体;为了加固结构框架,在八边形木塔的四个斜向应面上,自上而下采用了剪刀撑做法。

整座木塔表现出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的高度和谐,表里如一,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在近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建造出如此庄严美丽而坚固耐久的建筑,充分显示出当时的匠人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结构学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而且对地震的破坏机理已有了相当的了解,抗震经验已积累到了很高的水平,既令人惊奇,也令人自豪。

17.请分条概述“应县木塔”具有杰出抗震能力的原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县木塔阅读以及答案
应县木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在创造了一个木结构建筑近千年不倒的神话的同时,还是一个昭示前人建筑艺术极致的精品。

木塔最令人称奇的是其设计的精巧,全塔上下除了砖石塔基和铁制塔刹外,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有一根铁钉,数以万计的构件全靠卯榫互相咬合固定在一起。

木塔屹立近千年而不倒,其结构之固堪称一绝。

应县文物旅游局原局长马良和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杜福介绍,木塔采用的是两个内外相套的八角形框架,而平面分为内槽和外槽两部分,内槽供奉佛像,外槽构成平座供人员活动,内外槽之间亦靠各种木料纵横连接,这就构成了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成为木塔坚固之本。

同时,塔内上下层的连接采用了叉柱造的方法。

叉柱造就是将上层柱的底部十字开口,插在下层柱上的斗拱之间,而且上层柱向内退进半个柱径,从而造成逐层内收的效果,进一步增加了木塔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木结构建筑应用的斗拱和卯榫的咬合不是刚性连接,当遇到大风和地震等外力作用时,构件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可以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起到调整变形的作用,构成了木塔建筑的柔韧性。

据专家考察统计,木塔共用了54种不同形制的斗拱,其种类
之多可谓中国古建筑的斗拱结构集大成者,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

人们参观木塔时就可看见木塔内外檐下的各式斗拱,一睹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标志性构件之风采。

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杜福说,我国古建筑专家和文物专
家多次实地研究的结论是:这种“刚柔相济”的结构共同造就了应县木塔卓越的稳固性,也正是木塔的这些建筑特色成就了木塔如今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佛塔建筑的地位。

小题1:文章从哪两方面介绍了应县木塔的特点?(2分)
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

(3分) 小题3:文中画线句使用了的说明方法的同时,又强调了应县
木塔
小题4:应县木塔是我国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请设计一条广告语来引导人们保护木塔。

(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结构坚固,千年不倒(1分);金用木材,设计精巧(1分)。

小题1:有钢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成为木塔坚固之本(1分);塔内上下层的连接采用了叉柱造的方法,进一步增加了木塔的稳定(1分);木结构建筑应用的斗拱和卯榫的咬合具有柔韧性,能避免受外力而变形(1分)。

小题1:列数字(1分),斗拱形制之多样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2分)。

小题1:略
小题1: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应县木塔特征即可。

小题1:研读具体片段,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

小题1: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小题1:广告语要体现产品的性能优点,有宣传力度,语言简洁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