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2020版—生物制品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生物技术产品增修订概况
中国药品标准DrugStandardsofChina2021,22(1) ·5 · 第一作者简介:赵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生物制品研发及质量控制。
Tel:010 67079598;E mail:zhaoxiong@chp org cn 通讯作者简介:郭中平,研究员,研究方向:生物制品。
Tel:010 67079561;E mail:guozhongping@chp org cn《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生物技术产品增修订概况赵雄,王晓娟,曹琰,郭中平(国家药典委员会,北京100061)摘要: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生物技术产品国家标准的不断提升。
本文介绍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生物技术产品及相关通用技术要求的增修订概况,阐释了增修订的考量和特点,旨在为正确理解和执行生物技术产品国家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技术产品;国家标准;增修订中图分类号:R92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56(2021)01-0005-05doi:10 19778/j chp 2021 01 001UpdatesandAmendmentsofBiotechnologyProductsintheChinesePharmacopoeia2020(VolumeⅢ)ZHAOXiong,WANGXiaojuan,CAOYan,GUOZhongping(ChinesePharmacopoeiaCommission,Beijing100061,China)Abstract:Therapiddevelopmentofthebiotechnologyindustryhaspromoted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nation alstandardsforbiotechnologyproducts TheupdatesandamendmentsofbiotechnologyproductsandgeneralrequirementsintheChinesePharmacopoeia2020(VolumeⅢ)areintroduced,andtheconsiderationsandcharac teristicsoftherevisionsareexplained Thataimstoprovideareferencefortheaccurateunderstandingandimple mentationofnationalstandardsforbiotechnologyproducts.Keywords:biotechnologyproducts;nationalstandards;updatesandamendments 生物技术产品是指采用生物技术制备的、临床上用于疾病治疗的大分子生物制品[1]。
《中国药典》2020版—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控制
《中国药典》2020版—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控制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控制1.概述生物制品通常以微生物或人/动物源的细胞、组织和体液等为起始原材料,其制备过程或制剂中可能添加人或动物来源的原材料或辅料,这些起始原材料、原材料或辅料潜在的病毒污染是影响产品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本通则是对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控制生物制品的病毒安全性风险,保证产品质量。
本通则适用于本版药典生物制品定义范围的相关产品。
涉及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等相关的传染因子,还应符合国家其他相关法规要求。
2.一般原则2.1风险评估生物制品理论上都存在病毒污染的潜在风险,但不同类型的生物制品在来源、潜在污染病毒的特性、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的给药方式和适用人群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其病毒安全性风险大小存在差异。
因此,生物制品的病毒安全性控制要求,应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产品特点综合考虑。
2.2全过程控制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控制应体现在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的全过程。
其基本要素包括对生产过程使用的相关物料(起始原材料、原材料和辅料)的来源控制、病毒污染筛查或处理,生产工艺对病毒的清除作用,以及对产品(包括中间产物和成品)病毒污染的检测。
2.3全生命周期管理工艺变更对病毒清除的影响应加以评估,根据影响程度,对病毒清除步骤进行必要的确认或再验证。
必要时还应通过上市后监测追溯产品病毒安全性,保证生物制品全生命周期的病毒安全性控制。
2.4不同类别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控制要点2.4.1人血液制品人血液制品起始原材料为健康人血浆,存在经血传播病毒的安全性风险,人血液制品的病毒安全性控制应包含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控制的所有要素,重点应考虑人血浆来源的病毒风险控制和生产工艺过程的病毒清除能力,必要时应实施对上市产品病毒安全性的追溯。
2.4.2动物体液/组织来源制品动物体液/组织来源制品的病毒污染最大风险来源于起始原材料。
重点应考虑起始原材料的动物病毒特别是人畜共患病毒的风险控制,以及生产工艺过程的病毒清除能力,必要时应对产品进行病毒污染的检测。
《中国药典》2020版修订内容.docx
三十一、生物制品的标签及说明书应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的规定。疫苗制品的说明书应符合本版药典“人用疫苗总论”的相关原则性要求。疫苗制品的说明书应符合《中国药典》相关品种“使用说明”项下通用模板的原则要求,生产企业应依据注册申报的临床试验结果和同品种上市后监测情况等资料确定和及时更新“【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
外源因子污染情况。
近交系(Inbred Strain)
新增
在一个动物群体中,任何个体基因组中 99%以上的等位
位点为纯合时定义为近交系。
并后再分装至一定数量细胞培养容器的一批细胞。
对 照 细 胞 (Vaccine Production Control Cell)
新增
取用于疫苗生产的同一细胞批的细胞,按一定比例留取样品,不接种目标病毒,与接种目标病毒的其他细胞采用相同的培养基成分,并在同一培养温度பைடு நூலகம்培养场地下,平行培养至规定的时间。采用规定的方法,通过对对照细胞系外源因子检测情况的判定,评估该细胞批的
《中国药典》2020版凡例增修订内容
序号
2020 版拟修订
1
十六、生产过程中抗生素和防腐剂使用的相关要求
2. 防腐剂的使用
(2)单剂量注射用冻干制剂中不得添加任何防腐剂;除另有规定外,单剂量注射液不得添加防腐剂;供静脉用的注射液不得添加任何防腐剂。
2
十七、生产及检定用动物
1、用于制备注射用活疫苗的原代动物细胞应来源于无特定病原体(SPF 级)动物;用于制备口服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原代动物细胞应来自清洁级或清洁级以上动物。其他动物组织来源的制品应符合各论的要求。所用动物应符合“生物制品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检测要求(通则36013602与通则3603)的相关规定。
中国药典2020微生物限度检查
中国药典2020微生物限度检查摘要:1.2020 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概述2.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的检查要点3.微生物限度计数及其应用4.药典委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草案5.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6.美国药典USP 微生物限度检查对比正文:2020 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概述2020 版《中国药典》对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涵盖了非无菌产品、生物制品以及中药饮片等多个领域。
微生物限度检查是评估药品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手段,对保证药品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的检查要点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菌种及菌液制备:需要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等菌种进行培养,制备成菌液。
2.培养条件:将菌液接种在胰酪大豆腺琼脂培养基上,在35℃条件下培养24 小时。
3.菌落计数:将培养后的琼脂平板按区域划分,对每个区域进行菌落计数,以评估样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
微生物限度计数及其应用微生物限度计数是评估非无菌产品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此类菌对胆盐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是药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菌。
2.大肠埃希菌:作为肠道常见菌,大肠埃希菌可能导致肠道感染等疾病。
3.沙门菌:沙门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等疾病。
药典委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草案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了《凡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等5 份国家标准草案,以规范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和要求。
其中,《生物制品》分包装及贮运管理、《鼠源性病毒检查法》等文件对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了详细规定。
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用于检查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微生物污染程度。
检查项目包括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耐热菌总数、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
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试验环境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2020版《中国药典》三部--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
2020版《中国药典》三部--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制品在医疗、预防、保健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规范生物制品的命名,提高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2020版《中国药典》三部对生物制品的通用名称命名原则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本原则旨在为生物制品的命名提供指导和规范,确保命名科学、合理、清晰、准确,便于临床应用和监管。
命名原则1. 科学性原则:生物制品的通用名称应基于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体现其基本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
命名中应避免使用不准确或不科学的术语。
2. 唯一性原则:生物制品的通用名称应具有唯一性,不得与其他药品或生物制品的名称混淆。
同时,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歧义的名称。
3. 简洁性原则:生物制品的通用名称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或复杂的名称。
同时,应确保名称易于记忆和识别。
4. 稳定性原则:生物制品的通用名称应具有稳定性,避免频繁修改或更名。
如需修改名称,应充分论证并经过审批。
5. 国际性原则:生物制品的通用名称应与国际通用的命名体系相衔接,便于国际交流和合作。
同时,应考虑中文表达的习惯和特点,确保中英文名称的一致性。
命名细则1. 基础名称:根据生物制品的基本特性,采用简洁、明确的中文词汇表达其基本作用和特点。
如疫苗、抗体、细胞因子等。
2. 修饰名称:在基础名称前或后添加适当的修饰词汇,以增强名称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如重组、人源化、野生型等。
3. 剂型名称:根据生物制品的剂型特点,采用规范的中文词汇表达其剂型特征。
如注射液、口服溶液、冻干粉等。
4. 品牌名称:生产商可依据品牌策略和市场特点,在通用名称的基础上添加品牌名称,以增强产品的辨识度和品牌价值。
品牌名称应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持一致。
5. 注册商标:根据国家相关法规,生物制品的通用名称中可包含注册商标。
注册商标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6. 命名示例:以某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为例,其通用名称为“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修饰词汇为“重组”,剂型名称为“注射液”。
简述中国药典2020版的构成
简述中国药典2020版的构成
摘要:
一、中国药典2020版概述
二、2020版中国药典的构成
1.一部
2.二部
3.三部
4.四部
正文:
中国药典2020版是我国最新的药典版本,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它是我国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的基本依据,对于保障药品质量、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0版中国药典的构成分为四部:
1.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
这一部分主要关注药品的原料和制剂,以及一些传统的药品种类。
2.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以及放射性药品等。
这一部分涵盖了各种化学合成药品和生物制品,是药品研发和生产的主要领域。
3.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各种生物技术制品、免疫制品、血液制品等,对于疫情防控、治疗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4.四部:收载通则,包括:制剂通则、检验方法、指导原则、标准物质和试液试药相关通则、药用辅料等。
这一部分为药品的生产、质量控制和监管提
供了技术要求和规范。
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质量控制
2020版药典通则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质量控制本通则适用于人用生物制品生产用动物细胞基质及检定用动物细胞,包括具有细胞库体系的细胞及原代细胞。
细胞基质系指可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所有动物或人源的连续传代细胞系、二倍体细胞株及原代细胞。
生产非重组制品所用的细胞基质,系指来源于未经修饰的用于制备其主细胞库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
生产重组制品的细胞基质,系指含所需序列的、从单个前体细胞克隆的转染细胞。
生产杂交瘤制品的细胞基质,系指通过亲本骨髓瘤细胞系与另一亲本细胞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系。
一、对生产用细胞基质总的要求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细胞系/株均须通过全面检定,须具有如下相应资料,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一)细胞系/株历史资料1. 细胞系/株来源资料应具有细胞系/株来源的相关资料,如细胞系/株制备机构的名称,细胞系/株来源的种属、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资料。
这些资料最好从细胞来源实验室获得,也可引用正式发表文献。
人源细胞系/株须具有细胞系/株的组织或器官来源、种族及地域来源、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及病原体检测结果的相关资料。
动物来源的细胞系/株须具有动物种属、种系、饲养条件、组织或器官来源、地域来源、年龄、性别、供体的一般健康状况及病原体检测结果的相关资料。
如采用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应具有细胞来源的证明资料。
应从能够提供初始细胞历史及其溯源性书面证明材料的机构获得,且应提供该细胞在该机构的详细传代记录,包括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原材料的详细信息,如种类、来源、批号、生产日期及有效期、制备或使用方法、质量标准及检测结果等。
2. 细胞系/株培养历史的资料应具有细胞分离方法、细胞体外培养过程及细胞系/株建立过程的相关资料,包括所使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手段,外源插入序列,筛选细胞所进行的任何遗传操作或筛选方法、在动物体内传代过程以及细胞生长特征、培养液成分等;同时还应具有细胞鉴别、内源及外源因子检查结果的相关资料。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增修订概述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增修订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强化了以科学为基础,以建立“最严谨的标准”为指导,结合生物制品特点,围绕《中国药典》2020年版编制大纲,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提高与淘汰相结合,扩大了品种收载范围,强化了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完善了国家药品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了生物制品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相关要求,推动了现代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
本部药典收载的内容包括凡例、生物制品通用技术要求、总论、各论、通则(检测方法)。
各部分内容增修订情况见表1。
1 增修订情况1.1 生物制品通用性技术要求1.1.1 新增生物制品通用技术要求本部药典新增“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生物制品分包装及贮运管理”和“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控制”通用技术要求。
“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控制”是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结合生物制品各类产品特点,对病毒安全性的综合技术要求,同时兼顾了生产工艺和上市后监测的需求,从生物制品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生物制品全生命周期的病毒安全性。
此外,为规范生物制品通用名称的使用,保证临床使用和流通过程中对生物制品的准确识别,以及对上市药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药物警戒监管,根据我国生物制品实际情况,参照国际通用原则制定了“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
表1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三部收载情况汇总Tab.1 Summary of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20(Volume Ⅲ)注:**2020年版的治疗类制品中有4个重组细胞因子品种系由2015年版9个不同表达载体的品种合并而成;另有从药典二部转来4个胰岛素类品种,未作为新增品种统计。
Note:**Four recombinant cytokine varieties of the ChP 2020 are merged from 9 different expression vector varieties of the ChP 2015 in addition,4 insulin varieties transferred from the ChP Vol Ⅱare not regarded as a new monograph.1.1.2 修订生物制品通用技术要求情况本部药典收载的“生物制品分包装及贮运管理”是对已收载多年的生物制品分批、分装和冻干、包装以及贮藏和运输规程进行整合、统一和增修订而形成,保持了与现行药品法规变化发展的一致性,同时增强通用性技术要求的系统性、规范性以及与各论的关联。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增修订概述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增修订概述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的编制工作,以科学为基础,以建立“最严谨的标准”为指导,进一步强化了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此次修订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扩大了品种收载范围,完善了国家药品标准体系,同时加强了生物制品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相关要求,推动了现代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
本部药典收录凡例、生物制品通用技术要求、总论、各论、通则(检测方法),具体增修订情况见表1.在生物制品通用技术要求方面,本部药典新增了“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生物制品分包装及贮运管理”和“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控制”通用技术要求。
其中,“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控制”基于风险评估和生物制品各类产品特点,提出了综合技术要求,同时兼顾了生产工艺和上市后监测的需求,从生物制品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生物制品全生命周期的病毒安全性。
此外,为规范生物制品通用名称的使用,保证临床使用和流通过程中对生物制品的准确识别,以及对上市药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药物警戒监管,根据我国生物制品实际情况,参照国际通用原则制定了“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
表1总结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的收载情况,其中治疗类制品中有4个重组细胞因子品种系由2015年版9个不同表达载体的品种合并而成,另有从药典二部转来4个胰岛素类品种,未作为新增品种统计。
在修订生物制品通用技术要求方面,具体情况详见表1.本部药典新增了多个生物制品品种各论,包括“乙肝疫苗”,“水痘疫苗”,“人用流感病毒疫苗”,“人用人瘤病毒疫苗”,“人用人免疫缺陷病毒疫苗”,“人用人瘤病毒疫苗”,“人用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
这些品种各论针对不同的生物制品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包括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贮存和运输等方面。
这些规定和要求有助于确保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标准化操作的指导。
1.3.2修订品种本部药典对多个生物制品品种进行了修订,包括“狂犬病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风疹、流腮疹三联疫苗”,“人用丙型肝炎疫苗”等。
2020药典通则1101
2020药典通则1101
2020版《中国药典》通则1101是关于无菌检查法的规定。
无菌检查法用
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具(医疗器械)、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
在通则1101中,有一些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例如:
1. 规定培养基应置于无菌密闭容器中,在验证过的有效期内使用。
2. 观察试验结果的时间间隔应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后在本单位的文件中规定,时间间隔的设置应科学合理、便于操作。
3. 实验室应对稀释液和冲洗液进行质量控制,建议对其开展无菌性检查,一般情况下阴性对照无菌生长可视作稀释液、冲洗液通过无菌性检查;对药典未规定配方的稀释液和冲洗液应确认其适用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2020版《中国药典》原版书籍或其电子版。
2020年版《中国药典》目录三部
附件32020年版《中国药典》目录三部目录生物制品通则目次1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2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质量控制3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及质量控制4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质量控制5血液制品生产用人血浆6生物制品国家标准物质制备和标定7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控制8生物制品分包装及贮运管理总论目次9人用疫苗总论10人用重组DNA蛋白制品总论11人用重组单克隆抗体制品总论12人用聚乙二醇化重组蛋白及多肽制品总论13人用基因治疗制品总论14螨变应原制品总论15人用马免疫血清制品总论16微生态活菌制品总论各论目次Ⅰ预防类17伤寒疫苗18伤寒甲型副伤寒联合疫苗19伤寒甲型乙型副伤寒联合疫苗20伤寒Vi多糖疫苗21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肠溶胶囊)22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23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24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25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26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7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28吸附白喉疫苗29吸附白喉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30吸附破伤风疫苗31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32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33吸附百日咳白喉联合疫苗34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35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36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37皮上划痕用鼠疫活疫苗38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39皮上划痕人用布氏菌活疫苗40皮内注射用卡介苗41钩端螺旋体疫苗42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43冻干乙型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44森林脑炎灭活疫苗45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Vero细胞)46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47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沙鼠肾细胞)48黄热减毒活疫苗49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50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51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52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53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54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55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56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57麻疹减毒活疫苗58腮腺炎减毒活疫苗59风疹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60水痘减毒活疫苗61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62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63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64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65流感病毒裂解疫苗66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猴肾细胞)67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人二倍体细胞)68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猴肾细胞)69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70口服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Ⅱ治疗类71白喉抗毒素72冻干白喉抗毒素73破伤风抗毒素74冻干破伤风抗毒素75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 76多价气性坏疽抗毒素77冻干多价气性坏疽抗毒素78肉毒抗毒素79冻干肉毒抗毒素80抗蝮蛇毒血清81冻干抗蝮蛇毒血清82抗五步蛇毒血清83冻干抗五步蛇毒血清84抗银环蛇毒血清85冻干抗银环蛇毒血清86抗眼镜蛇毒血清87冻干抗眼镜蛇毒血清88抗炭疽血清89抗狂犬病血清90人血白蛋白91冻干人血白蛋白92人免疫球蛋白93冻干人免疫球蛋白94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95冻干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96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pH4)97冻干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pH4)98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99冻干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100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101冻干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102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103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104人凝血因子Ⅷ105人纤维蛋白原106人纤维蛋白粘合剂107人凝血酶108人凝血酶原复合物109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110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111注射用人促红素112人促红素注射液113注射用人干扰素α1b114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115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116注射用人干扰素α2a117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118人干扰素α2a栓119注射用人干扰素α2b120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21人干扰素α2b滴眼液122人干扰素α2b栓123人干扰素α2b乳膏124人干扰素α2b凝胶125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126人干扰素α2b软膏127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128注射用人干扰素γ129注射用人白介素-2130人白介素-2注射液131注射用人白介素-2(Ⅰ)132注射用人白介素-11133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134注射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135外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136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137外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8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139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140外用人表皮生长因子141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142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143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144尼妥珠单抗注射液145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146人胰岛素147人胰岛素注射液148精蛋白人胰岛素注射液149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150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151甘精胰岛素152甘精胰岛素注射液153赖脯胰岛素154赖脯胰岛素注射液155注射用人生长激素156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157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158治疗用卡介苗Ⅲ体内诊断类159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160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161布氏菌纯蛋白衍生物162锡克试验毒素Ⅳ体外诊断类16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164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16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16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167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核酸检测试剂盒168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169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通则和指导原则制剂通则1片剂2注射剂3胶囊剂4颗粒剂5眼用制剂6鼻用制剂7栓剂8软膏剂乳膏剂9喷雾剂10凝胶剂11散剂12涂剂分光光度法1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4荧光分光光度法1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6火焰光度法色谱法17纸色谱法18高效液相色谱法19离子色谱法20分子排阻色谱法21气相色谱法电泳法22电泳法23毛细管电泳法物理检查法24pH值测定法25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26溶液颜色检查法27澄清度检查法28不溶性微粒检查法29可见异物检查法30崩解时限检查法31融变时限检查法32片剂脆碎度检查法33最低装量检查法34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含量测定法35氮测定法36蛋白质含量测定法37干燥失重测定法38固体总量测定法39唾液酸测定法40磷测定法41硫酸铵测定法42亚硫酸氢钠测定法43氢氧化铝(或磷酸铝)测定法44氯化钠测定法45枸橼酸离子测定法46钾离子测定法47钠离子测定法48辛酸钠测定法49乙酰色氨酸测定法50苯酚测定法51间甲酚测定法52硫柳汞测定法53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含量测定法54O-乙酰基测定法55已二酰肼含量测定法56高分子结合物含量测定法57人血液制品中糖及糖醇测定法58人血白蛋白多聚体测定法59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lgG单体加二聚体测定法60人免疫球蛋白中甘氨酸含量测定法61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蛋白质含量测定法62组胺人免疫球蛋白中游离磷酸组胺测定法63lgG含量测定法64单抗分子大小变异体测定法65抗毒素/抗血清制品分子大小分布测定法66单抗电荷变异体测定法67单抗N糖谱测定法化学残留物测定法68氰化物检查法69水分测定法70炽灼残渣检查法71残留溶剂测定法72乙醇残留量测定法73聚乙二醇残留量测定法74聚山梨酯80残留量测定法75戊二醛残留量测定法76磷酸三丁酯残留量测定法77碳二亚胺残留量测定法78游离甲醛测定法79人血白蛋白铝残留量测定法80羟胺残留量测定法微生物检查法81无菌检查法82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83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84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85抑菌效力检查法86异常毒性检查法87热原检查法88细菌内毒素检查法89支原体检查法90外源病毒因子检查法91鼠源性病毒检查法92SV40核酸序列检查法93猴体神经毒力试验94血液制品生产用人血浆病毒核酸检测技术要求95黄热减毒活疫苗猴体试验96禽源性病毒荧光定量PCR(Q-PCR)检查法生物测定法97免疫印迹法98免疫斑点法99免疫双扩散法100免疫电泳法101肽图检查法102质粒丢失率检查法103外源性DNA残留量测定法104抗生素残留量检查法105激肽释放酶原激活剂测定法106抗补体活性测定法107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测定法108大肠埃希菌菌体蛋白质残留量检测法109假单胞菌菌体蛋白质残留量测定法110酵母工程菌菌体蛋白质残留量测定法111类A血型物质测定法112鼠lgG残留量测定法113无细胞百日咳疫苗鉴别试验114抗毒素、抗血清制品鉴别试验115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分子大小测定法116伤寒Vi多糖分子大小测定法117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多糖含量测定法118人凝血酶活性检查法119活化的凝血因子活性检查法120肝素含量测定法121抗A、抗B血凝素测定法122人红细胞抗体测定法123人血小板抗体测定法124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lgA残留量测定法125免疫化学法生物活性/效价测定法126胰岛素生物测定法127生长激素生物测定法128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体外相对效力检查法129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体外相对效力检查法130人用狂犬病疫苗效价测定法131吸附破伤风疫苗效价测定法132吸附白喉疫苗效价测定法133类毒素絮状单位测定法134白喉抗毒素效价测定法135破伤风抗毒素效价测定法136气性坏疽抗毒素效价测定法137肉素抗毒素效价测定法138抗蛇毒血清效价测定法139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效价测定法140人免疫球蛋白中白喉抗体效价测定法141人免疫球蛋白Fc段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42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效价测定法(E玫瑰花环形成抑制试验)143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效价测定法(淋巴细胞毒试验)144人凝血因子Ⅱ效价测定法145人凝血因子Ⅶ效价测定法146人凝血因子Ⅸ效价测定法147人凝血因子Ⅹ效价测定法148人凝血因子Ⅷ效价测定法149人促红素体内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0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1人白介素-2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2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3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4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5人表皮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6鼠神经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7尼妥珠单抗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8人白介素-11生物学活性测定法159A型肉毒毒素效价测定法160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效力试验161康柏西普生物学活性测定法特定生物原材料/动物及辅料162生物制品生产及检定用实验动物质量控制163重组胰蛋白酶164新生牛血清165细菌生化反应培养基166氢氧化铝佐剂试剂试液标准品167试药168试液169试纸170缓冲液171指示剂与指示液172滴定液173生物制品国家标准物质目录其他174灭菌法175生物检定统计法指导原则176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177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178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179生物制品生物活性/效价测定方法验证指导原则180生物制品稳定性实验指导原则生物制品术语附表181原子量表。
生物制品及其质量控制要点
联合疫苗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疫苗抗原原液配制而成 的具有多种免疫原性的疫苗。 例如: 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 麻风腮三联疫苗
7
抗毒素及免疫血清
——由特定抗原免疫的动物血清而制备 主要产品: 白喉抗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 抗狂犬病血清等
8
血液制品
——由健康人的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 离、提纯或由重组技术制成的血浆蛋 白组分或血细胞组分制品 。 主要产品:人血白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 人凝血因子等
1. 注射一次即可有效 1. 可多种抗原混合制成多价疫
优 2. 接种后似自然感染,
苗
形成完整免疫
2. 抗原性稳定
点 3. 在一定范围内疫苗病 3. 经过灭活处理不会污染其它
毒可排斥野毒
病原
4. 可提纯抗原,加入佐剂增加 免疫效果
缺 1. 抗原不稳定,灭活即 1. 一般需注射2~3次才明显有效
失效
2. 一般仅产生体液免疫
细菌和病毒类疫苗质控要点
1.所有原辅材料符合《中国药典》或《中国生物制 品主要原辅料质量标准》;
2.采用强毒菌株(鼠疫、霍乱、炭疽等)、芽胞菌 和强毒病毒株,应有专用生产操作间,专用生产设备 及隔离实施,操作人员应有安全防护设施;
3.所用生产的菌株或病毒株,要建立原始种子批、 主代种子批、生产种子批三级种子批系统;病毒疫苗 生产用细胞也要建立上述三级细胞库系统;
12
生物制品按用途分类
➢ 预防类生物制品 疫苗、类毒素、被动免疫制剂
➢ 诊断类生物制品 免疫学诊断试剂、基因诊断试剂、 生化试剂
➢ 治疗类生物制品 血液制剂、细胞因子制剂、酶和激素、 特异性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制剂、 基因及细胞治疗制品等
13
预防类生物制品
《中国药典》2020版—生物制品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中国药典》2020版—生物制品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生物制品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生物制品实验动物分为生物制品生产用实验动物和检定用实验动物。
生产用实验动物是指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实验动物,检定用动物则是用于生物制品检定的实验动物。
本通则是对生物制品生产用和检定用实验动物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的质量控制要求。
实验动物的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一、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分类按照实验动物携带微生物与寄生虫情况进行等级分类,分为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和无菌级实验动物。
普通级实验动物[conventional (CV) animal]系指不携带所规定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和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实验动物。
清洁级实验动物[clean (CL) animal]系指不携带普通级实验动物的病原,并且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级实验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 animal]系指不携带普通级和清洁级实验动物的病原,并且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菌级实验动物[Germ Free (GF) animal]指无可检出的一切生命体的实验动物。
SPF 鸡胚是指由SPF 鸡所产的受精卵,在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条件下,经孵化后所生成的鸡胚。
疫苗生产与检定应采用适宜级别的实验动物,具体应符合相关各论的要求。
二、检测要求1、外观要求实验动物应外观健康、无异常。
2、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检测项目常用实验动物检测要求见表1-8。
必须检测项目,在日常检查时必须定期检测;必要时检测项目,在供应商评估或者怀疑有感染时进行检查,根据需要而定。
3、实验动物质量检测频率一般不少于 3 个月。
表 1 生物制品生产用、检定用小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检测项目Hantavirus (HV)Ectromelia Virus (Ect.)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仙台病毒 Sendai Virus (SV)小鼠肺炎病毒 Pneumonia Virus of Mice呼肠孤病毒Ⅲ型Reovirus type Ⅲ (Reo小鼠细小病毒 Minute Virus of Mice脑脊髓病毒Theiler ’。
生物制品及其质量控制要点
15
三、生物制品的基本属性和特点
(二)
其质量控制和质量检定是采用生物学分析方法, 其效价或生物活性检定有其变异性; 生物制品原材料、中间品、成品、运输、贮存、 甚至使用保持在“冷链”系统中; 特别是预防制品使用对象不是病人,而是健康 人群; 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实行生产全过程监控;
生产现场检查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
22
细菌和病毒类疫苗质控要点
5 .细菌类及病毒类的灭活疫苗,加入灭活剂后,必 须要做活菌或活毒试验,确保彻底灭活; 6 .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应按现行《中国生物制 品规程》相关标准进行检定; 7 .对制品的安全、效价或免疫力试验等项目检定所 用实验动物应符合清洁级; 8.从起始材料直至使用,全过程,必须无菌操作, 制品2—8℃保存; 9.生物制品生产用水均为注射用水。
16
四、生物制品的管理
生物制品国家管理6项基本职能 1.完整的疫苗和生物制品审批程序和审批标准的法规 文件; 2.审批结论要以实验和临床试验数据为依据; 3.国家质控当局对疫苗和生物制品出厂销售实行国家 批签发制度; 4.要有对疫苗和生物制品进行质量评价的法定的实验 检定机构和实验实施; 5.对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实施GMP定期检查; 6.对生物制品有效性和不良反应进行上市后检测。
“活毒”与“死毒”的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及器 材,须严格分开。
35
3.“脱毒前”与“脱毒后”
“脱毒前”系指破伤风梭状菌、白喉杆菌繁 殖培养时,生产大量破伤风毒素及白喉毒素, 对人体有致病性,这一阶段为“脱毒前”。 “脱毒后”系指毒素中加入一定量甲醛或适 宜脱毒剂,将毒素去掉毒性,不再具有致病 性,仍保留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称之为 “脱毒后”。 “脱毒前”与“脱毒后”的生产场所、生产 设备及器材须严格分开。
(GMP) 兽用生物制品生产质量管理的特殊要求(2020年版)
目录兽用生物制品生产质量管理的特殊要求 (1)第一章范围 (1)第二章原则 (1)第三章人员 (2)第四章厂房与设备 (2)第五章动物房及相关事项 (7)第六章物料 (7)第七章生产管理 (9)第八章质量管理 (10)附件 3兽用生物制品生产质量管理的特殊要求第一章范围第一条兽用生物制品(以下简称制品) 系指以天然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或生物组织及代谢产物等为材料,采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生物工程等相应技术制成,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疫病或改变动物生产性能的制品。
第二条本要求适用于除动物疫病体外诊断或免疫监测制品外的其他制品。
第三条制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应当符合本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
第二章原则第四条兽药生产应有专用的厂房。
制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的,应当用正压气流保护并监测压差。
第五条制品生产中物料准备、产品配制和灌装(灌封) 或分装等操作应在洁净区内分区域(室)进行。
第六条制品生产中应对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生产过程和中间产品等进行控制。
生产中涉及活的微生物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生物安全。
第三章人员第七条从事制品生产、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及相关岗位的人员(包括清洁、维修人员) ,均应根据其生产的制品和所从事的生产操作进行专业知识和安全防护要求的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应当根据生产和检验所涉及病原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对从事生产、维修、检验、动物饲养的操作和管理等相关人员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并定期进行专项体检,必要时,接种相应的疫苗。
第九条生产期间,未采用规定的去污染措施,生产人员不得由操作活微生物或动物的区域进入到操作其他制品或微生物的区域。
第十条从事生产操作的人员与动物饲养人员不得兼任。
第四章厂房与设备第十一条制品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当与产品和生产操作相适应,厂房与设施不应对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造成污染。
第十二条生产过程中涉及高危因子的操作,其空气净化系统等设施还应当符合特殊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制品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生物制品实验动物分为生物制品生产用实验动物和检定用实验动物。
生产用实验动物是指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实验动物,检定用动物则是用于生物制品检定的实验动物。
本通则是对生物制品生产用和检定用实验动物微生物与寄生虫
学的质量控制要求。
实验动物的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一、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分类
按照实验动物携带微生物与寄生虫情况进行等级分类,分为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和无菌级实验动物。
普通级实验动物[conventional (CV) animal]系指不携带所规定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和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实验动物。
清洁级实验动物[clean (CL) animal]系指不携带普通级实验动物的病原,并且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级实验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 animal]系指不携带普通级和清洁级实验动物的病原,并且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菌级实验动物[Germ Free (GF) animal]指无可检出的一切生命体的实验动物。
SPF 鸡胚是指由SPF 鸡所产的受精卵,在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条件下,经孵化后所生成的鸡胚。
疫苗生产与检定应采用适宜级别的实验动物,具体应符合相关各
论的要求。
二、检测要求
1、外观要求实验动物应外观健康、无异常。
2、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检测项目常用实验动物检测要求见表1-8。
必须检测项目,在日常检查时必须定期检测;必要时检测项目,在供应商评估或者怀疑有感染时进行检查,根据需要而定。
3、实验动物质量检测频率一般不少于 3 个月。
表 1 生物制品生产用、检定用小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检测项目
Hantavirus (HV)
Ectromelia Virus (Ect.)
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仙台病毒 Sendai Virus (SV)
小鼠肺炎病毒 Pneumonia Virus of Mice
呼肠孤病毒Ⅲ型Reovirus type Ⅲ (Reo
小鼠细小病毒 Minute Virus of Mice
脑脊髓病毒Theil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