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区规划结构及案例分析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经典案例
六.隐喻式布局
将某种事物概括提炼,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 的某种联想与领悟.实例见教材.
实际设计中往往不是单纯一种布局形式,而常常以一种形式为主兼容其 他多种形式而形成组合式或自由式布局.
12.06.2019
17
3.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分析
一.道路系统 道路网布置基本形式:贯通式、环通式、尽端式.
12.06.2019
18
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 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 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 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
居住区内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切可绿化的用地均应绿化,并宜发展垂直绿化;宅间绿地应精心规划与设计。
居住区内的绿地规划,应根据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不同的布局方式、环境特
点及用地的具体条件,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并宜 保留和利用规划或改造范围内的已有树木和绿地。
12.06.2019
22
四.住宅用地规划设计
1.住宅建筑的合理选择与布置
一.住宅建筑选型要点 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 置方式、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确定。
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其他用地
居住区案例分析课件
——案例分析
.
1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
2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北京当代MoMa
.
3
项目名称: 北京当代MOMA 设 计 人: 斯蒂芬·霍尔 建造地点: 中国 北京 项目类别: 综合公寓 占地面积: 6.18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22万平方米 施工时间: 2005年12月- 2008年6月
.
25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总规划布局
整个小区由13个院落, 五个地带空间(形象地带、景观地带、绿色走廊、休闲地带、院落), 一个公共配 套区(商业街、会所、幼儿园)组成。
小区的东北角布置商业街、会所、幼儿园, 5#、6#楼东侧设置底商, 与东侧的商业街共同形成小区的步行 商业街。8班全日制幼儿园(3个托儿班、5个幼儿班)为大区配套, 其出入口从商业街引入, 并设计了单独的儿 童活动场地。其余小区内配套的设备用房根据其服务的半径, 放于小区的相应位置。
.
26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小区用地面积 9.8814公顷
配套建筑面 积
924平方米
小区建筑面积 住宅建筑面积
145852平方米(地上 112709平方米,地下: 33143平方米)
106419平方米
容积率 小区绿化率
1.14 30%
地下车库建筑面 31874平方米 积
结构体系
住宅部分为剪力墙
.
经济技术指标
4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区位分析
当代MOMA位于香河 园北街与左家庄西街交叉 口。(其中香河园北街是 通往首都机场的快速路。) 地处东直门商圈。坐拥东 直门、工体, 燕莎使馆区等 诸多核心区域, 附近有东直 门外医院、朝阳医院等多 家大中型医院;另外, 附近 还有北京五中、北京四中、 163中学、55中学、曙光 小学、十字坡幼儿园、北 海幼儿园等, 东城区集中了 许多著名的中小学。
住宅区规划结构及案例分析
住宅区规划结构及案例分析
案例:城市A区住宅区规划
1.布局结构:
住宅区规划以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布局为基础。
该住宅区分为高层
住宅区和小高层住宅区两部分。
高层住宅区主要布局在地块的西南角,可
以最大程度地利用阳光资源,增加采光条件。
小高层住宅区布局在地块的
东北角,与商业区相邻,便于居民生活的便利性。
2.道路交通:
住宅区规划中,注重道路交通的规划和布局,确保住宅区的交通畅通。
住宅区周边有环形快速路和主干道,方便居民的出行。
住宅区内部的道路
采用网状布局,避免了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设置非机动车道和步行道,
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出行,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
3.基础设施:
4.公共空间:
5.配套设施: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典型的住宅区规划结构,其
包括布局结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等几个重要方面。
在城市的住宅区规划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结构,能够
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的整体居住品质。
同时,合理的住
宅区规划结构也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建筑风格
本案住宅主要是多层洋房,共十栋单体拼合体。 公建有临街商铺和独立商业。建筑风格为泛地中 海,公建以南加州圣·芭芭拉风格为原型,并融入 地中海托斯卡纳风格的某些元素,住宅以托斯卡纳 风格为蓝本。红瓦、白墙、木构架、毛石墙面等 元素体现出朴实、自然的山野气息。
全区规划平面
LANDSCAPE MASTERPLAN
景观结构分析
主要景观轴是是个入口串上两个主要景观中心,次要景观轴主要是向各个宅间的次要景观节点延 伸。
功能分区分析
项目的活动场地均匀地分布在小区各处,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分别在AB区域设置了老年和儿童的活 动区域,而且组团庭院休闲空间也是各有各的特色。
空间类型分析
半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
通过是个入口串联起来的公共空间将AB两块地联系起来,也把宅间的半公共活动空间联系起来。 整个体系看起来特别清晰。
成都温江万春英郦庄园设计
项目概况与区域定位
项目名称:成都温江万春英郦庄园 占地面积:53336 平米 建筑面积:88331 平米 规划户数:487 户
楼 层 数:5+1、6+1、7+1、8+1板式一梯两户电梯花园洋房
车 位 数:584 位 容 积 率:1.8% 绿 化 率:30%
本案位于温江区万春镇温郫公路旁(江安河北侧),净用地规模约56.66 亩,地块西至东南面江安河畔置信香颐丽都三期地块;西南:临规划道 路,对面为万春镇镇政府,目前在建;地块整体呈现不规则U字形。西面 毗邻温郫路、北接万民路。东面、南面皆为市政规划道路。
社区内庭 / The Courtyards
野餐 /PICNIC GROUNDS - 花园 ‘Jardinia’ 烧烤 /B.B.Q. AREA - 山谷 ‘Valle’ 健身太极 /EXCERCISE/FITNESS AREA (TAICHI, ETC.) - 山岳 ‘Montana’ 慢跑散步道 /STROLLING & JOGGING PATH - 潺水 ‘Agua’ 休憩区 /SITTING AREA - 靜思 /CONTEMPLATION AREA / SPANISH FEELING 儿童游戏 /CHILDREN’S PLAY AREA - 砌茶 /TEA DRINKING - 闲聊 /SITTING AREA - 社区友谊 /COMMUNITY POCKET SPACES 社区广场 / The Terraza 社区广场 / The Terraza 观赏平台 /VIEWING DECK 艺术展示 /ART EXHIBITION AREA 模型展示 /MODEL HOUSE DISPLAY AREA 闲适砌茶 /SITTING AND LOUNGING AREAS 露天用餐 /OUTDOOR DINING AREA 休闲等待 /SITTING/WAITING AREA 户外商店 /OUTDOOR SHOPPING AREA 悠哉亭 /REFRESHMENT KIOSKS
居住区规划及相关案例分析课程汇报PPT
住区空间结构模式 片块式 轴向式 向心式 周边式 集约式 自由式 街坊式
(1)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的原则
(2)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3.2.0.1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 合.地下空间.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 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3.2.0.1.1 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3.2.0.1.2 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 服务; 3.2.0.1.3 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 3.2.0.1.4 适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合理控制建设用地的不透水面积,留足雨水 自然渗透.净化所需的生态空间。
b.人群特征---人群规模、邻里关系、社会属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 93 》总则,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 规模,应符合表1.0.3:
户数(户) 人口(人)
表1.0.3 居住区分00-16000
3000-5000
然渗透.自然净化; 2.0.5.4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
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2.0.5.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2.0.5.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2.0.5.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2.0.5.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市场性(非公益性):商业、服务(购物、服务业) c.道路、停车:公共、通行、活动 d.绿化:活动、生态、空间景观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图文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图文居住小区规划案例分析案例一: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由8个居住社区成双组成四对,每对社区采用相同的规划结构。
第一期建成的振兴村采用环状道路系统,以居委会管辖户数作为基本的组成单位,每个社区由4-5个这样的单位组成,住宅层数2-4层,采用南北入口。
住宅群体采用环形里弄的组合方式,既有利于交通组织,又有利于形成较安静、安全和便于居民交往的居住环境。
该设计方案获1986年度建设部全国优秀规划金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
案例二:香港戚富花园占地11.6hm2,居住区依山面海布置,规划布置有20幢高层住宅和7幢5层住宅,1个大型商业中心,3所学校和其他娱乐设施。
20幢28层塔式住宅楼和道路选线都结合地形布置,形成一条自由变化的曲线。
在居住区得南端布置7幢5层住宅楼,排列成新月形,视野开阔。
在住宅楼的中央部位,布置商店、餐馆、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包括室内游泳池和保龄球场,构成一个内容丰富、设施齐全,满足居民多方面需求,具有吸引力的中心。
案例三: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是建设部全国第三批城市住宅小区试点之一,小区总用地11.92hm2,小区由6个大小不等的住宅组团组成,采用院落式的住宅群体组合和人车部分分行的道路系统。
根据建设部对试点小区的要求进行了许多实验和探索,如首次在上海的多层住宅中进行底层全面架空、及小区内动静态交通的组织等。
案例四:北京恩济里小区北京恩济里小区位于北京市西郊,小区总用地9.98hm2,规划布局吸收了北京胡同和上海里弄的特点,顺应窄长地块以南北走向的蛇形干道将小区划分为四个半公共组团空间,树枝状、尽端式组团道路可达每个单元入口,既杜绝外部车辆穿行,又防止闲人闯入。
公共设施布置遵循居民行为轨迹,商店、农贸市场等布置在南北两出入口处,车库分别置于各组团出入口,存取方便,小区管理处、活动站靠近南入口,便于使用,托幼处于背静位置,小学设于东侧,兼顾东边小区学生上学,主要路旁适中位置布置中心绿地和林荫带,对景位置有休息亭、石雕等小品。
住宅区规划结构及案例分析
• 车行次序(区外环境——道路系统——停 车场所)
• 景观次序(居住空间——庭院空间——绿 色走廊——景观地带)
◇单体设计
• 院落单元设计:
住宅坐南朝北,两栋住宅围合成一个院落,东西两端为出入口,并设有为此 院落独有的共享空间,怎加每个院落住户的归属感
风园 山园
叶园 松梅竹园
• 建筑单体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力求不断实现规划目标的过程,其间决定是否能够或 有效地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因素是规划结构。一般情况下,居住区的构成要素可划归为 用地、设施、交通、景观、空间五个部分。在考虑具体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时,构思过程 的第一步往往是对规划结构进行组建的过程 。构成要素被划归为上述五个部分,它们相 互之间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相互重叠交叉的一个半网络的结构关系。居 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和城市道路(包括公共交通的组织)是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 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居住区规划结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外,居民行政管理体制、 城市规模、自然地形的特点和现状条件等对居住区规划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
居住区规划结构与形态
规划结构的研究、调整与确定是一项包含有创造性活动的工作 过程,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 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规划结构 本身具有一定的基本形式,在结构形态上也可归纳为若干模式。
1 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主要取决于居住区的功能要求,而功能要求必须满足和符合居民 的生活需要,因此居民在居住区内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是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决定因素 。居民在居住区内活动的内容虽然是多种多样的,有经济、商业服务、文教体育、游憩 健身、医疗卫生、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活动,但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和特点:
居住区案例分析
项目一、二期于2005年6月正式面 市,首期将全面推出Townhouse、新洋 房、新多层三种全新产品,尤其是 Townhouse产品,将全面开拓深圳联排 别墅的先河。
(1)“风”主题:
庭院内的景观元素采用
富于空气流动感的构图,
流线形的铺装、弧形墙等,
无不显出风的特质,并融
入日月主题。
西山庭院
(2)“叶”主题: 以叶形构图为基调,穿插在南 北向的铺装上;“叶面”处理以 绿化为主;内植大树,提供荫蔽 空间;院内有一水面,水面一侧 的绿地上有一叶形雕塑,同时也 是盛水的容器,水自然溢出跌落 到水池中;还有一凉亭,供赏景、 活动之用;材料的使用与建筑协 调。
西山庭院
6.3街坊和院落
整个小区的住宅建筑设计成街坊院落的形式,这种布置形式的目的是使居民 产生对城市的联想,对居住环境的关心。该小区的开发面对的客户数量并不太 多,又与市区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这种格局不会使居民产生离群索居的感觉。
院落是聚合住区居民,使其产生并保持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空间环境。 内庭院是居民直接感受的环境,是提供归属感的载体。强调空间围合感,强 调属于自己街坊的个性,同时促进居民在院落中的共同活动的可能性,促进居 民的相互交往。 每个内庭院以其环境设计主题各具特色,是有品位的,安全的,有居住气氛 的,可交往的,体现居住品质的,“大家”共享的场所。
联排住宅形成了两个方 向略有不同的主要村落。
townhouse、洋房和多层 住宅分别形成了不同的 村落。
各村落通过一条半环形 的主路连接起来。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深圳万科坂雪岗万科城规划 北京恩济里多层住宅区 安亭新镇 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
新城市主义
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审视和解决问题: 1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步行生活的支持 2)公共价值大于私有价值 3)尊重历史与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
区位图
波罗的海明珠不仅是建造欧洲标准的综合社区;更在于营造 一种全新的 现代化、生态化、人性化的生活方式
010日景鸟瞰
03广 场
04生活大卖场
城市分析
城市变迁 城市文化
300年的帝都历史;满眼尽是巴洛克式 洛可可式的风格的 建筑
激发对自由意志的向往;弘扬圣洁,高尚,幸福与理想
城市精神
诗与剑的辉煌协奏曲--诗;浪漫主义的艺术之都;剑,一 座象征力量的英雄之城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住宅鸟瞰图
项目开发的第一幢建筑——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集国家级贵
宾接待 展示、办公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接待展示中心已经竣工,并投 入使用,首幢住宅楼也已动工修建,2008年内已开盘销售,全部工程 2013年完成并交付使用
Thanks
波罗的海明珠选址于圣彼得堡市沿波罗的海芬兰湾天然形成的“月牙状” 海岸线,冬宫、夏宫屹立两端。项目的设计规划、开发建设中将充分利 用这一自然联成的滨海发展带,联成一条集旅游、购物、休闲、餐饮、 工业博览为一体的城市经济带。通过象征俄罗斯文化、文明和历史的海 岸线将其与城市连为一体。预期该项目建成后,宛如芬兰湾畔一颗颗璀 璨的珍珠,串起一条具有无比魅力的珍珠项链,成为圣彼得堡市崭新的 标志性建筑群,在圣彼得堡这样一个充满文化的优雅城市树立起一座极 具代表性的“滨海之城”,因此称之为“波罗的海明珠”。
城市规划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1
A单元各层平面图
户型
每套建筑面积: 108.97平方米(含阳 台)
使用面积:90.12平 方米
K=82.7%
B单元标准层平面图
每套建筑面 积:153.59平方米 (含阳台) 使用面积:126.26 平方米 K=79.6%
C单元标准层平面图
甲户型每套建筑面 积:106.39平方米(含 阳台) 使用面积:81.81平方 米 K=76.9% 乙户型每套建筑面 积:111.83平方米(含 阳台) 使用面积:83.92平方 米 K=75.0%
绿化景观
以水环境为主, 景观绿化渗透到每栋 楼,做到户户有景观。 景观优良率达80%。
通风及日照
建筑布局错落有 致,每栋楼都有充足 日照,合理组织通风, 形成舒适的人居环境。
住宅设计
• 考虑到项目的市场定位,本 项目分为底层、多层、小高 层,各占比例为2%、47%、 51%,并设计了60多种户型, 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到350平 方米不等,户均134平方米, 以两室两厅一卫(100平方 米—110平方米),两室两厅 两卫(110平方米—120平方 米),三室两厅两卫( 120 平方米—150平方米)为主, 配以少量三室三厅两卫 ( 150平方米—180平方米), 连排以及独栋( 200平方 米—350平方米)户型。
节能保温
保温:住宅均采用外墙外保温。低层、多层采用混凝土装饰砌 块砌筑聚苯板夹心保温,小高层采用保温砂浆保温 ,外檐门 窗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屋顶采用150厚的水泥聚苯板保温, 地下室顶板粘150厚水泥聚苯板保温,均达到二步节能要求, 保证外墙面不裂。 供热:利用热电厂余热实行冬季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收费, 分 室控温。 分质供水 自来水:生活用水 中水:雨、污水经市污水处理场集中处理后送回小区,中水用 于湖水补充、冲厕、浇洒地面、洗车、水景等。 直饮水:居住小区统一设置直饮水净化系统,铜制管网直接入 户,方便引用,节约水资源,提升小区品质。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解析
案例分析
不强调主次等级,将用地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案例分析
轴线和片块的结合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集约式布局
目录
•
•
• • ,
:
梧桐城邦住宅小区
梧桐城邦住宅小区
开放式街区的布局营造了“公共性—半 公共性—私密性”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 组团级道路、公共绿化、沿街建筑界面 的公共空间完全共享。小高层住宅与多 层院落式组团布局疏密有序,贯彻省地 节能理念。
• •
资源分配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 往往选择有特征的自然地理地貌(水体、山脉)为构 图中心,同时结合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居住中心。
向心式布局---成都龙泉驿国际名城
向心式布局---重庆汽车工业园配套居住区
地形分析
用地南北东部均为丘陵,西部为 山沟及南山湖(水库),地形内 部高差可达104米。
整体规划
规划结构分析图
黄色---住宅区
橙色---教育区
紫色---物业
红色---公建
道路、绿化系统分析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隐喻式布局
目录
•
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 提炼、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某 种联想与领悟,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构成了“意在象外”的 境界升华
•
• •
实例:深圳白沙岭居住区
竞赛方案
深圳白沙岭居住区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国外案例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住宅鸟瞰图
The End
•
•
优缺点
•
•
•
实例:广州锦城花园小区
纽约哈姆雷区1199广场住宅区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向心式布局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方案评析
万科四季花城总体规划
姓名:梅则 学号:012301855123
基实地分例析分析
居住区总平面图 道路交通分析 环境景观分析 特点特色分析 功能布局分析
基地分析
佛山
广州
该基地东 接广州, 南临佛山, 且该基地 位于国道 和城市干 道的交点, 有着不错 的区位条 件。
谢谢观赏
空间丰富 亲近自然 围而不闭
围合的空间
居住区结构分析
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
户型分布 沿山四层 沿湖五层 沿湖十层 多层住宅 五层户型 八层户型 小高层 别墅 社区会所 幼儿园 小学 零售商铺
居住区中心商业服务区
设施齐全 交通便捷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居住区规划设计是指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区所进行的规划及设计,它的目的是为了使居民在这个区域内能够拥有舒适便捷的生活条件并为未来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其中,设计师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包括人口密度、环境因素、设施配置等等。
下面以某居住区规划设计为例,进行简要的分析。
该居住区总面积为300亩,由若干小区组成。
在设计时,设计师首先考虑了小区之间的联系和交通出行的便捷性。
因此,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设计师采用了集中式布局,将横向和纵向交通导向主要公共设施和各个小区,方便了居民行动,有利于其生活。
同时,在建筑设计方面,设计师采用了多层结构,通过增加楼层数度量,容纳更多的居住人口,缩小占地面积。
建筑的高度均匀,美观大方。
在小区内部,设计师铺设了茂盛的草坪和花园,用于居民休闲娱乐和植树造林,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设施配置上,设计师同样采用了人性化设计,考虑到居住区内居民的不同需求。
居住区内设置了商店、超市、图书馆、健身房、医院等一系列设施,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此外,在园区结构设计中,设计师还考虑到了社区生活的空间。
他们设计了一个大型的户外公共活动广场,可以用于开展各种活动,例如节日庆祝、演唱会等等。
此外,园区还设置了多个庭院,可供居民开展小团体活动,增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温情氛围。
总的来说,该居住区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其结构设计生态环境、设施配置以及公共活动场所等方面都很完善。
像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城市管理的要求,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便利和美好的体验。
居住区设计案例分析)
青岛麦岛居住区改造规划方案
C区
利用地形高差将商业及配套公建布置在 南面沿海口路的台地之下; 10栋8至28层住宅。
E区 用地西侧3栋超高层(45层办公楼、 36层、27层综合楼)及3层会所、用 地东侧14栋18至30层住宅。
幼儿园搬走
B区东组团高层住宅 东部2栋超高层底部二层增加一处会所 原规划南侧5栋3至6层住宅 5栋2层低层
区位图
“波罗的海明珠”不仅是建造欧洲标准的综合社区,更在于营造一种全新的、 现代化、生态化、人性化的生活方式。
03广场
01-0日景鸟瞰
04生活大卖场
城市分析
城市变迁 300年的帝都历史,满眼尽是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的风格的建筑
城市文化
激发对自由意志的向往,弘扬圣洁,高尚,幸福与理想
城市精神
“诗与剑的辉煌协奏曲”---诗,浪漫主义的艺术之都;剑,一 座象征力量的英雄之城
小区内以组团作为基本构成元素,每个组团160-250 平方米 的十余户住宅组成,既强调每套住宅的独立性,又重视营造融 洽的邻里氛围。社区中保留了9000 平方米东西向自然河道,设 计开挖了8000 平方米人工水系,丰富了蓝山的自然视界。项目 周边有杉达大学等多所高校,文化氛围良好,是一处符合现代 居住观的生态型花园式共有别墅区。
客厅挑高位置设计夹板,使得南向多一卧室位置,但由于开间过小,仅可 作为书房使用。 二楼北向通过改造预留较大空间,设置成儿童房位置。
㎡ )
三楼将挑空位置设置成衣帽间,北向设置成超大浴室SPA,将三楼形成独 立套房。
更改后实际的使用面积达400平米,在牺牲一采光性的同时,极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项目亮点
一、富含底蕴的历史会所
第八章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
第八章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本次课重点:居住区国内外规划案例本次课难点:运用所学专业理论进行国内外案例分析案例一: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1983-1986)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由8个居住社区成双组成四对,每对社区采用相同的规划结构。
第一期建成的振兴村采用环状道路系统,以居委会管辖户数作为基本的组成单位,每个社区由4-5个这样的单位组成,住宅层数2-4层,采用南北入口。
住宅群体采用环形里弄的组合方式,既有利于交通组织,又有利于形成较安静、安全和便于居民交往的居住环境。
该设计方案获1986年度建设部全国优秀规划金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
案例二:香港戚富花园占地11.6hm2,居住区依山面海布置,规划布置有20幢高层住宅和7幢5层住宅,1个大型商业中心,3所学校和其他娱乐设施。
20幢28层塔式住宅楼和道路选线都结合地形布置,形成一条自由变化的曲线。
在居住区得南端布置7幢5层住宅楼,排列成新月形,视野开阔。
在住宅楼的中央部位,布置商店、餐馆、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包括室内游泳池和保龄球场,构成一个内容丰富、设施齐全,满足居民多方面需求,具有吸引力的中心。
案例三: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是建设部全国第三批城市住宅小区试点之一,小区总用地11.92 hm2,小区由6个大小不等的住宅组团组成,采用院落式的住宅群体组合和人车部分分行的道路系统。
根据建设部对试点小区的要求进行了许多实验和探索,如首次在上海的多层住宅中进行底层全面架空、及小区内动静态交通的组织等。
案例四:北京恩济里小区北京恩济里小区位于北京市西郊,小区总用地9.98 hm2,规划布局吸收了北京胡同和上海里弄的特点,顺应窄长地块以南北走向的蛇形干道将小区划分为四个半公共组团空间,树枝状、尽端式组团道路可达每个单元入口,既杜绝外部车辆穿行,又防止闲人闯入。
公共设施布置遵循居民行为轨迹,商店、农贸市场等布置在南北两出入口处,车库分别置于各组团出入口,存取方便,小区管理处、活动站靠近南入口,便于使用,托幼处于背静位置,小学设于东侧,兼顾东边小区学生上学,主要路旁适中位置布置中心绿地和林荫带,对景位置有休息亭、石雕等小品。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解析
梧桐城邦住宅小区
梧桐城邦住宅小区
开放式街区的布局营造了“公共性—半 公共性—私密性”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 组团级道路、公共绿化、沿街建筑界面 的公共空间完全共享。小高层住宅与多 层院落式组团布局疏密有序,贯彻省地 节能理念。
香港置富花园
——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节省用地
上海天瑞小区
目录
• 片块式布局的定义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
面具有较多相同的因素,并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来的紧 密联系所构成的群体,它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 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 片块式布局的优缺点优点:各片块组团相对独立,便
于施工及管理 • 缺点:无主次空间之分,缺乏层次感 • 适用范围:居住区规划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优缺点
• 优点:“围合式”住宅能形成有效的社区边界,创造 出一个良好私密性的生活空间。“围合”在心理上给 人以安全感和归属感,使居民有互相交往的愿望,形 成“熟人社区”。另外,“围合式”社区规模较小, 容易封闭,这样儿童能安全地在社区里面玩耍,老人 也可以随意走动,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习惯
•
缺点: “围合式”住宅从通风、日照的角度讲不如 敞开式,比如楼宇中间的绿化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和通 风 • 适用范围:占地较小,但追求品质的客群的产品
莱山区河西小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结构的研究、调整与确定是一项包含有创造性活动的工作 过程,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 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规划结构 本身具有一定的基本形式,在结构形态上也可归纳为若干模式。
1 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主要取决于居住区的功能要求,而功能要求必须满足和符合居民 的生活需要,因此居民在居住区内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是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决定因素 。居民在居住区内活动的内容虽然是多种多样的,有经济、商业服务、文教体育、游憩 健身、医疗卫生、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活动,但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和特点:
1)立面是传统庭院基调的红色和稳重的灰色搭配,突出内敛不张扬的外在 美,注重细部和建筑的材质感,统一中富有变化 2)内部建筑竖向交通直通停车库,相对独立安全,室内外高差为0.6米,人 车分流,便于居民出行
• 户型设计
1)西山庭院以大户型为主130—260不等,三居、五居室结构,分为平层、 复式、叠层多种形式 2)一梯两户设计,底层率先采用剪力墙结构,空间分割更加灵活 3)“3+3”套厅设计理念,在功能划分上规划出“第三厅”为使用提供多种 可能
莱山区河西小区
布局紧凑,缺点明显
(6)隐喻式布局
定义: “隐喻式”布局是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提炼、抽象成建筑 与环境的形态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里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从而增强环 境的感染力,构成“意在像外”的升华境界。 “隐喻式”布局注重对形态的概括,讲求形态的简洁、明了、易懂,同时要紧 密联系相关理论,做到形、神、意融合。
向心式布局---成都龙泉驿国际名城
向心式布局---重庆汽车工业园配套居住区
地形分析
用地南北东部均为丘陵,西部为 山沟及南山湖(水库),地形内 部高差可达104米。
整体规划
规划结构分析图
黄色---住宅区 橙色---教育区 紫色---物业 红色---公建
道路、绿化系统分析
(4)围合式布局
定义: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 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 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 主导地位。 “围合式”布局可形成宽敞的绿地和舒展的空间,日照、通风和视觉环境 相对较好,可以更好地组织和丰富居民的邻里交往及生活活动内容。但由于 围合式布局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较大,宜注意控制适当的建筑层数和建筑 间距,同时次要空间尺度应适中,避免喧宾夺主。 优点:“围合式”住宅能形成有效的社区边界,创造出一个良好私密性的 生活空间。“围合”在心理上给人以安全感和归属感,使居民有互相交往 的愿望,形成“熟人社区”。另外,“围合式”社区规模较小,容易封闭, 这样儿童能安全地在社区里面玩耍,老人也可以随意走动,比较符合中国 人的传统生活习惯 缺点: “围合式”住宅从通风、日照的角度讲不如敞开式,比如楼宇中 间的绿化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和通风 适用范围:占地较小,但追求品质的客群的产品
南 北 向 轴 线
案例分析---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
水轴
案例分析---北京吉大城小区
康有为广场
建 筑 空 间 对 称 轴
案例分析
(3)向心式布局
定义: 将居住空间围绕占主导地位的特定空间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 的向心性,并以自然顺畅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向心式”布局 往往选择有特征的自然地理地貌(水体、山脉)为构图中心,同时结合布置居 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居住区中心。各居住分区围绕 中心分布,既可以用同样的住宅组合方式形成统一格局,也可以允许不同的 组织形态控制各个部分,强化可识别性。该布局可以按居住分区逐步实施, 一部分实施过程中不影响其他居民的生活活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因此, “向心式”布局是目前规划设计方案中比较常见的布局形态。 优点:各居住分区围绕中心分布,既可 用同样的住宅组合方式形成统一格局也 可以允许不同的组织形态控制各个部分, 强化可识别性。 缺点:资源分配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 适用范围:往往选择有特征的自然地理 地貌(水体、山脉)为构图中心,同时 结合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居住中心。
• 车行次序(区外环境——道路系统——停 车场所)
• 景观次序(居住空间——庭院空间——绿 色走廊——景观地带)
◇单体设计 • 院落单元设计:
住宅坐南朝北,两栋住宅围合成一个院落,东西两端为出入口,并设有为此 院落独有的共享空间,怎加每个院落住户的归属感
风园
叶园
山园
松梅竹园
• 建筑单体设计:
• 根据小区用地的特点和基础的地质状况,小区整体结构采 用“一线两环”的布局来完成。一线主要指滨河沿线,以 小住宅来完成;二环主要指沿东西两个山头来进行多,高 层住宅建筑布局
效果图
识
小区用地
实 例 广 州 锦 城 花 园 小 区
城市干道
2
用 地 分 析
流 线 分 析
人流路线
车流路线
纽约哈姆雷区1199广场住宅区
◇功能分区 • 公共空间:
将公共空间加以 整合,街坊设置 院落,形成十字 形的路网布局, 使得公共空间类 型清晰明了
• 街坊与院落:
1)从市中心到大街,从大街到街坊,从街坊到住宅,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空 间序列,将居民和城市联系在一起 2)街坊产生对城市的联想 3)院落增加认同感和归属感
◇空间次序 • 人行次序(道路空间——庭院空间——过 过渡空间——居住空间)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力求不断实现规划目标的过程,其间决定是否能够或 有效地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因素是规划结构。一般情况下,居住区的构成要素可划归为 用地、设施、交通、景观、空间五个部分。在考虑具体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时,构思过程 的第一步往往是对规划结构进行组建的过程 。构成要素被划归为上述五个部分,它们相 互之间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相互重叠交叉的一个半网络的结构关系。居 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和城市道路(包括公共交通的组织)是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 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居住区规划结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外,居民行政管理体制、 城市规模、自然地形的特点和现状条件等对居住区规划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
“围合式”布局的类型:
1.圆形围合式
南京万科光明城市总平面
2.带型围合式
景观轴
无锡华润太湖国际社区C1地块
3.复合围合式
南京宋都·美域鸟瞰图
优点
缺点
“围合 式” 居住 区规 划布 局方 式
1.造型美观,有个性、识别性强 1.部分居室朝向性较差,不适合炎 2.空间封闭、院落完整 热地区。 3。有空地组织公共绿化休息用地,2.拐角处私密性不好需处理 易做出中心庭院景观 3.相邻住户易干扰 4.更多的家庭能够享受到小区外 4.如果建筑层数过高易相互遮挡, 围的自然景观 采光通风会变差 5.提高建筑密度,利于节约用地 6.可阻挡风沙和减少院内积雪
2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布局形态是规划结构的具体表现,但它决非凭空而产生。规划 的核心是人,是为满足人的使用需求而制定的实施计划,规划的布 局形态应以人为本,符合居民生活习俗和居住行为轨迹,以及管理 制度的规律性、方便性和艺术性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布局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片块式布局 (2)轴线式布局 (3)向心式布局 (4)围合式布局 (5)集约式布局 (6)隐喻式布局
案例分析:万科西山庭院
区位文脉分析
西山庭院位于北京海淀区京密引水渠畔,地段人群很大一部分为知识阶层,以 知识资本完成财富积累,对于高品质的住宅要求凸显出来,对于中国的传统文 化也产生了新的审视
◇期望 • 文化的再续 • 延续定有一种近乎艺 术收藏价值的建筑, 才可以打到自然与 人的有机交融
◇主题 • 院落文化——四合院被现代文明解构,重 回‘庭院’生活才有可能使仅仅是‘集合’ 在一起的人群变成友善的邻居
◇总体规划布局 • 强调中心,相互成组,平缓过度 • 整体沿袭了周边城市的机理特征
◇空间结构 • 西山庭院在规划中首先强调出主要的空间 结构 • 地带空间的引入(边界模糊功能重合)
案例分析:泛海国际居住区
住宅区居住地块被相对开放的 道路网络分为七个相对独立的 居住组团,每个组团都雕琢成 为私密和半私密空间,其间由 绿链连接。这样,不但保证了 空间的私密性,还使商务、休 闲娱乐、运动、住宅相互各自 独立,分区明确,缔造一个多 元共生的都市“私密花园”。
不强调主次等级,将用地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1)片块式布局
定义: 这是传统居住区规划最为常用的布局形态。住 宅建筑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遵循一定规律排列组 合,形成紧密联系的群体。它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 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态 。 “片块式”布局应控制相同组合方式的住宅数量 及空间位置,尽量采取按区域变化的方法,以强调可 识别性。同时,片块之问应有绿地或水体、公共设施、 道路等分隔,保证居住空间的舒适性。 优点:各片块组团相对独立,便于施工及管理 缺点:无主次空间之分,缺乏层次感 适用范围:居住区规划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广州可逸名庭
两边开口,由窄到宽,逐渐开敞的感觉。
南北向D/H=2.3 东西向D/H=2.8 都处于围合空间 范围,处于喧闹地段, 也可享受安逸的氛围。
案例一:遵义市世纪花城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 现状,地形分析
本方案用地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海尔大道以北紧邻二号小区。
总平面图
规划构思
• 结合场地中一山一水的 地形特征,运用中国古 典阴阳互相交融又各自 独立的思想为基本出发 点。围绕各自不同的自 然要素形成两个环状片 区并形成不同的山水要 素环境。
A1户型
B1户型
(2)轴线式布局
定义: 轴线设计手法作为控制城市空间的重要方法,不仅适用于城市 中心、广场等公共空间,而且也适用于居住区。空间轴线常为线性的道 路、绿地、水体等,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通过空间轴线的引导 ,轴线两侧的空间对称或不对称布局,通过轴线上的几个主、次节点控 制节奏和尺度,整个居住区呈现出层次递进、起落有致的均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