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动点问题分析教案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教案全等三角形中动点问题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教案全等三角形中动点问题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教案全等三角形中动点问题教师: 学生: 日期: 星期: 时段:4、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ACB=90°,AC=CB ,F 是AB 边上的中点,点D 、E 分别在AC 、BC 边上运动,且始终保持AD=CE .连接DE 、DF 、EF . (1)求证:△ADF ≌△CEF(2)试证明△DF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5、如图,在等边ABC ∆的顶点A 、C 处各有一只蜗牛,它们同时动身,分别以每分钟1各单位的速度油A 向B 和由C 向A 爬行,其中一只蜗牛爬到终点时,另一只也停止运动,通过t 分钟后,它们分别爬行到D,E 处,请问 (1)在爬行过程中,CD 和BE 始终相等吗?(2)若蜗牛沿着AB 和CA 的延长线爬行,EB 与CD 交于点Q ,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所示,,求证:︒=∠60CQE(3)假如将原题中“由C 向A 爬行”改为“沿着BC 的延长线爬行,连接DE 交AC 于F ”,其他条件不变,则爬行过程中,DF 始终等于EF 是否正确6、如图1,若△ABC 和△ADE 为等边三角形,M ,N 分别EB ,CD 的中点,易证:CD=BE ,△AMN 是等边三角形. (1)当把△ADE 绕A 点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CD=BE 是否仍旧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当△ADE 绕A 点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AMN 是否依旧等边三角形?若是,请给出证明,并求出当AB =2AD 时,△ADE 与△ABC 及△AMN 的面积之比;若不是,请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ABC △中,10AB AC ==厘米,8BC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1)假如点P 在线段BC 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通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图1 图2 图3。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教案 全等三角形中动点问题-word文档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教案 全等三角形中动点问题-word文档

A B CDE F 个性化辅导授课案教师: 学生: 日期: 星期: 时段:课题全等三角形的动点问题分析讲解学情分析 .动点一般在中考都是压轴题,步骤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路。

动点类题目一般都有好几问,前一问大都是后一问的提示,就像几何探究类题一样,如果后面的题难了,可以反过去看看前面问题的结论 教学目标 考点分析思路:1.利用图形想到三角形全等,相似及三角函数2.分析题目,了解有几个动点,动点的路程,速度(动点怎么动)3.结合图形和题目,得出已知或能间接求出的数据4.分情况讨论,把每种可能情况列出来,不要漏5.动点一般在中考都是压轴题,步骤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路6.动点类题目一般都有好几问,前一问大都是后一问的提示,就像几何探究类题一样,如果后面的题难了,可以反过去看看前面问题的结论教学 重点 难点 利用熟悉的知识点解决陌生的问题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自主思考教学过程 三角形与动点问题1、如图,在等腰△ACB 中,AC =BC =5,AB =8,D 为底边AB 上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DE ⊥AC ,DF ⊥BC ,垂足分别为E ,F ,则DE +DF = .2、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点Q 为BC 边的中点,点P 为对角线AC 上一动点,连接PB 、PQ ,则△PBQ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结果不取近似值).3、如图,将边长为1的等边△OAP按图示方式,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19次,点P依次落在点P1,P2,P3,P4,…,P2019的位置.试写出P1,P3,P50,P2019的坐标.4、如图,在等腰Rt△ABC中,∠ACB=90°,AC=CB,F是AB边上的中点,点D、E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且始终保持AD=CE.连接DE、DF、EF.(1)求证:△ADF≌△CEF(2)试证明△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5、如图,在等边ABC∆的顶点A、C处各有一只蜗牛,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每分钟1各单位的速度油A向B和由C向A爬行,其中一只蜗牛爬到终点时,另一只也停止运动,经过t分钟后,它们分别爬行到D,E处,请问(1)在爬行过程中,CD和BE始终相等吗?(2)若蜗牛沿着AB和CA的延长线爬行,EB与CD交于点Q,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所示,,求证:︒CQE=∠60(3)如果将原题中“由C向A爬行”改为“沿着BC的延长线爬行,连接DE交AC于F”,其他条件不变,则爬行过程中,DF始终等于EF是否正确6、如图1,若△ABC和△ADE为等边三角形,M,N分别EB,CD的中点,易证:CD=BE,△AMN 是等边三角形.(1)当把△ADE绕A点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CD=BE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当△ADE绕A点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AMN是否还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给出证明,并求出当AB=2AD时,△ADE与△ABC及△AMN的面积之比;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图1 图2 图37、如图,已知ABC △中,10AB AC ==厘米,8BC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2)若点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OBC 在第一象限内,E 是边OB 上的动点(不包括端点),作∠AEF = 90︒,使EF 交矩形的外角平分线BF 于点F ,设C (m ,n ).(1)若m = n 时,如图,求证:EF = AE ;(2)若m ≠n 时,如图,试问边OB 上是否还存在点E ,使得EF = AE ?若存在,请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xOE BAyCFxOE BAyCFx O EBAyCFAQCDBP9.在ABC △中,AB AC =,点D 是直线BC 上一点(不与B C 、重合),以AD 为一边在AD 的右.侧.作ADE △,使AD AE DAE BAC =∠=∠,,连接CE . (1)如图1,当点D 在线段BC 上,如果90BAC ∠=°,则BCE ∠= 度; (2)设BAC α∠=,BCE β∠=.①如图2,当点D 在线段BC 上移动,则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D 在直线BC 上移动,则αβ,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10.如图, 直线l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0,8 ( M ,点) 6,0 ( N .点P 从点N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N →O 方向运动,点Q从点O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 →M 的方向运动.已知点QP 、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M 时,QP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设运动时间为t 秒.(1)设四边形...MNPQ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 的取值范围.(2)当t 为何值时,QP 与l 平行?AEEAC CD D BB图1 图2 AA备用图B CB C 备用图l QOM N xy PA BC DEF G H KMN12345678A CQBP教学反思:三、本次课后作业:1、如图,AC 为正方形ABCD 的一条对角线,点E 为DA 边延长线上的一点,连接BE ,在BE 上取一点F ,使BF BC =,过点B 作BK BE ⊥于B ,交AC 于点K ,连接CF ,交AB 于点H ,交BK 于点G . (1)求证:BG BH =;(2)求证:AE BG BE +=2、已知:如图,△ABC 是边长3cm 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 、Q 同时从A 、B 两点出发,分别沿AB 、BC 方向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都是1cm/s ,当点P 到达点B 时,P 、Q 两点停止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解答下列问题: (1)当t 为何值时,△PBQ 是直角三角形? (2)设四边形APQC 的面积为y (cm 2),求y 与t 的关系式;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四边形APQC 的面积是△ABC 面积的三分之二?如果存在,求出相应的t 值;不存在,说明理由;3、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4厘米,长为1厘米的线段MN 在ABC △的边AB 上沿AB 方向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B 点运动(运动开始时,点M 与点A 重合,点N 到达点B 时运动终止),过点M N 、分别作AB 边的垂线,与ABC △的其它边交于P Q 、两点,线段MN 运动的时间为t 秒.(1)线段MN 在运动的过程中,t 为何值时,四边形MNQP 恰为矩形?并求出该矩形的面积; (2)线段MN 在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MNQP 的面积为S ,运动的时间为t .求四边形MNQP 的面积S 随运动时间t 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4、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12,BC =16,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C 边向点C 以每秒3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CB 边向点B 以每秒4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P ,Q 分别从点A ,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PCQ 关于直线PQ 对称的图形是△PDQ .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设四边形PCQD 的面积为y ,求y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2)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BA 是梯形?C PQB AMN CPQBA M N CPQBA M NEDBCAQP (3)是否存在时刻t ,使得PD ∥AB ?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通过观察、画图或折纸等方法,猜想是否存在时刻t ,使得PD ⊥AB ?若存在,请估计t 的值在括号中的哪个时间段内(0≤t ≤1;1<t ≤2;2<t ≤3;3<t ≤4);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5、在ABC ∆中,,4,5,D BC CD 3cm,C Rt AC cm BC cm ∠=∠==点在上,且以=现有两个动点P 、Q 分别从点A 和点B 同时出发,其中点P 以1cm/s 的速度,沿AC 向终点C 移动;点Q 以1.25cm/s 的速度沿BC 向终点C 移动。

浅谈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浅谈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浅谈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问题是一类灵活、有难度的数学问题,也是近些年来各市中考中常出现的考点。

本文将以湘教版八年级全等三角形中一道习题为例,对变化出来的一系列动点问题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阐述。

一.本文选题背景1、知识背景:本题用到的知识点是:全等三角形;2、思维方法背景:转化思想;二.选择母题的目的:动点问题历来是中考的压轴考点;要让学生解决复杂的动点问题, 必须让学生在初二就形成动态问题的思考方式,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故选择这道题作为母题;三、原题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直线BC 上一点(不与B 、C 重合),以AD 为边作△ADE ,△ADE 是等边三角形,连接CE ;求证:BD=CE题目分析:从数量上来看,BE 与CE 是应该相等的;证明边相等,可以考虑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来证明△BAD ≌△EAC ,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说明边相等.证明:∵ △ABC 、△ADE 是等边三角形 ∴ AB=AC ,AD=AE ,∠BAC=∠DAE=60°;又∵∠DAC=∠DAC ∴∠BAC-∠DAC=∠DAE-∠DAC即∠BAD=∠EAC∴ △BAD ≌△EAC ∴ BD=CE四、拓展与变式变式1:“正三角形”改为等腰三角形,是否△BAD ≌△EAC 成立那么BD 与CE 的结论成立吗?探究BC=DC+CE 是否成立.题目:在△ABC 中,AB=AC,点D 是线段BC 上一点(不与B 、C 重合),AD 为一边作△ADE ,使AD=AE ,∠DAE=∠BAC ,连接CE.求证:BD=CE ,并直接判断结论BC=DC+CE 是否成立;证明: ∵∠DAE=∠BAC∴DAE-DAC BAC-DAC ∠∠=∠∠ 即EAC BAD ∠=∠又∵AB=AC ,AD=AE∴△BAD ≌△EAC∴CE=BD ∵BC=DC+BD ∴BC=DC+CEC AB F DC B F D变式2:将变式1的条件“点D 是线段BC 上一点(不与B 、C 重合)”修改为“点D 在边CB 的延长线上或者在边BC 的延长线上”,是否△BAD ≌△EAC 成立?并探究“BC 、DC 、CE ”的数量关系。

全等三角形数学教案

全等三角形数学教案

全等三角形数学教案标题:全等三角形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识别和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积极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门框、窗户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形状为什么都是三角形。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有两个三角形,它们看起来完全一样,那它们就一定是一样的吗?”从而引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二)讲解新课1.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三)实践操作让学生用纸片或几何工具制作出一些三角形,然后尝试将它们拼接在一起,看哪些可以完全重合,哪些不能。

以此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四)巩固练习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判断给出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或者找出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

(五)总结提升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全等三角形的例子,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全等三角形数学教案优秀5篇

全等三角形数学教案优秀5篇

全等三角形数学教案优秀5篇更多全等三角形数学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全等三角形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了解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把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能正确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能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拼图以及三角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等活动,来感知两个三角形全等,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认识和熟悉生活中的全等图形,认识生活和数学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在通过观察、实际操作来感知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理解并把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教学难点正确查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教学关键通过拼图、对三角形进行平移、旋转、翻折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知全等三角形图形变换中的对应元素的变化规律,以查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点、对应边、对应角。

课前预备:老师——————课件、三角板、一对全等三角形硬纸版学生——————白纸一张、硬纸三角形一个教学过程设计一、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一)导课:老师————(演示课件)庐山风景,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指出大自然中庐山的唯一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摄影把庐山的美景拍下来,可以洗出千万张一模一样的庐山相片。

(二)全等形的定义象这样的图片,样子和大小都相同。

你还能说一说自己身边还有哪些样子和大小都相同的图形吗?[学生举例,集体评析] 动手操作1———在白纸上任意撕一个图形,观察这个图形和纸上的空心部分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你怎么知道的? [板书:能够完全重合]命名:给这样的图形起个名称————全等形。

[板书:全等形] 刚才大家所举的各种各样的样子大小都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也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也都是全等形。

(三)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动手操作2———制作一个和自己手里的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

中考数学复习第22课时《全等三角形》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第22课时《全等三角形》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第22课时《全等三角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几何的基础。

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推理的能力。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学会用SSS、SAS、ASA、AAS四种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对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有一定的理解基础。

但部分学生在应用时,可能会混淆相似和全等的概念,对于实际操作判定全等三角形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学会用SSS、SAS、ASA、AAS四种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SSS、SAS、ASA、AAS四种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四种判定方法,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量角器、直尺。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三角形模型、量角器、直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相似三角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提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解释全等三角形的意义。

同时,给出SSS、SAS、ASA、AAS四种判定方法,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这四种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三角形,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如何灵活运用四种判定方法,并在小组内进行实际操作,互相检查,巩固所学知识。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动态变化中的全等三角形》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动态变化中的全等三角形》精品教案

求证:△AFC≌△DEB.
E
AB
CD
F
如图,A、B、C、D在同一直线上,AB=CD,DE∥AF,且DE=AF,⑴
求证:△AFC≌△DEB.
证明:
在△AFC和△DEB中
∵DE∥AF
AC=BD
AB
E CD
∴∠A=∠D
∠A=∠D
F
∵AB=CD
DE=AF
∴AB+BC=CD+BC ∴△AFC≌△DEB
即AC=BD
即AC=BD
二、旋转
已知,在△ABC中,AB=AC,点P平面内一点,将AP绕A顺时针旋转至AQ,
使∠QAP=∠BAC,连接BQ、CP,
Q
⑴若点P在△ABC内部,求证BQ=CP;
A Q
⑵若点P在△ABC外部,以上结论还成立吗?
P
B
图⑴
A
P
CB
C
图⑵
已知,在△ABC中,AB=AC,点P平面内一点,将AP绕A顺时针旋转至AQ, 使∠QAP=∠BAC,连接BQ、CP,
=180°-150°=30°
∴∠θ=∠EBC+∠DCB
=2(∠ABC+∠ACB)
=2×30°=60°.
平移、翻折、旋转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所得三角形与另一个三角形 仍然全等.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今天学习的收获好吗? 2、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E A
B
CD
类型一:动点变化
已知:AB⊥BD,ED⊥BD,垂足分别为B、D,点C为BD上一动点且满足 BC=DE,AB=CD试猜想线段AC与C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AC=CE,理由如下:

全等三角形及动点问题分析

全等三角形及动点问题分析

FED CBA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所示,CE、CB分别是△ABC与△ADC的中线,且∠ACB=∠ABC.求证:CD=2CE.(2).作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的翻折变换构造全等三角形例2、如图,已知∠BAC=90°,AD⊥BC于点D,∠1=∠2,EF∥BC交AC于点F.试说明AE=CF.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H,G分别在AC,AB上,且HD=BD.(1)求证:∠B与∠AHD互补;(2)若∠B+2∠DGA=180°,请探究线段AG与线段AH、HD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利用截长(或补短)法作构造全等三角形例3、如图,△ABC中,AB=AC,点P是三角形右外一点,且∠APB=∠ABC.(1)如图1,若∠BAC=60°,点P恰巧在∠ABC的平分线上,PA=2,求PB的长;(2)如图2,若∠BAC=60°,探究PA,PB,P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3,若∠BAC=120°,请直接写出PA,PB,PC的数量关系.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AB>AC,求证:AB-AC>BD-DC(4).在角的平分线上取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段例4、如图,已知∠BAC=90°,AD⊥BC于点D,∠1=∠2,EF∥BC交AC于点F.试说明AE=CF.例5、如图所示,在△ABC中,AC=BC,∠ACB=90°,D是AC上一点,且AE垂直BD的延长线于E,12AE BD,求证:BD是∠ABC的平分线.类型二、全等三角形动态型问题例6、在△ABC中,∠ACB=90°,AC=BC,直线l经过顶点C,过A,B两点分别作l的垂线AE,BF,垂足分别为E,F.(1)如图1当直线l不与底边AB相交时,求证:EF=AE+BF.(2)将直线l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l与底边AB相交于点D,请你探究直线l在如下位置时,EF、AE、BF之间的关系,①AD>BD;②AD=BD;③AD<BD.举一反三:【变式】【问题情境】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线段BG上的动点,AE⊥EF,EF交正方形外角∠DCG的平分线CF于点F.【探究展示】(1)如图1,若点E是BC的中点,证明:∠BAE+∠EFC=∠DCF.(2)如图2,若点E是BC的上的任意一点(B、C除外),∠BAE+∠EFC=∠DCF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予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拓展延伸】(3)如图3,若点E是BC延长线(C除外)上的任意一点,求证:AE=EF.知识梳理三角形全等中的动点问题分析思路:审题:要明白动点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一是点的运动路径,也就是点往哪里运动?有多少个点运动?点的运动速度是多少?运动到何时停止?运动情景分析:点运动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线段长的变化和线段长的表示.经过转折点后,图形会发生什么变化?线段长的表示是否发生变化,能否用代数式表示出来等;建立等量关系解答:动点问题到最后都是等量关系建立起来解答,如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讨论时,建立的就是线段长方程。

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教师版)

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教师版)

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断与定义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当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由此,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判定:(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或“边边边”),这一条也说明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因。

(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或“边角边”)。

(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或“角边角”)。

(4)有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或“角角边”)(5)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有: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或“斜边,直角边”) 所以,SSS,SAS,ASA,AAS,HL均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

注意:在全等的判定中,没有AAA和SSA,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3.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6)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7)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8)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

1、如图,在△ABC中,∠BAD=∠DAC,DF⊥AB,DM⊥AC,AF=10cm,AC=14cm,动点E以2cm/s的速度从A点向F点运动,动点G以1cm/s的速度从C点向A点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1)求证:在运动过程中,不管取何值,都有S△AED=2S△DGC;(2)当取何值时,△DFE与△DMG全等;(3)在(2)的前提下,若,,求S△BFD.(1)证明:∵∠BAD=∠DAC,DF⊥AB,DM⊥AC,∴DF=DM,∵S△AED=AE•DF,S△DGC=CG•DM,∴=,∵点E以2cm/s的速度从A点向F点运动,动点G以1cm/s的速度从C点向A点运动,∴AE=2tcm,CG=tcm,∴=2,即=2,∴在运动过程中,不管取何值,都有S△AED=2S△DGC.(2)解:设时间为t时,△DFE与△DMG全等,则EF=MG,①当M在线段CG的延长线上时,∵点E以2cm/s的速度从A点向F点运动,动点G以1cm/s的速度从C点向A点运动,∴EF=AF-AE=10-2t,MG=AC-CG-AM=4-t,即10-2t=4-t,解得:t=6,当t=6时,MG=-2,所以舍去;②当M在线段CG上时,∵点E以2cm/s的速度从A点向F点运动,动点G以1cm/s的速度从C点向A点运动,∴EF=AF-AE=10-2t(cm),MG=AM-(AC-CG)=t-4(cm),即10-2t=t-4,解得:t=,综上所述当t=时,△DFE与△DMG全等.(3)∵t=,∴AE=2t=(cm),∵DF=DM,∴S△ABD:S△ACD=AB:AC=BD:CD=119:126,∵AC=14cm,∴AB=(cm),∴BF=AB-AF=-10=(cm),∵S△ADE:S△BDF=AE:BF=:,S△AED=28cm2,∴S△BDF=(cm2).解析:(1)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DF=DM,所以△AED和△DEG的面积转化为底AE和CG的比值,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AE和CG的长度即可证明在运动过程中,不管取何值,都有S△AED=2S△DGC.(2)若△DFE与△DMG全等,则EF=MG,利用已知条件求出EF和MG的长度,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运动的时间.(3)利用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底的比,即可求得答案.2、如图,在Rt△ABC中,∠C=90°,AB=10cm,AC=8cm,点P从A出发向C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Q同时从C出发向B以1cm/s的速度运动,当一个点运动到终点时,该点停止运动,另一个点继续运动,当两个点都到达终点时也停止运动.(1)几秒后,△CPQ的面积为Rt△ABC的面积的?(2)填空:①点经过_____秒,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②点Q经过_____秒,点Q在∠BAC的平分线上.(1)设经过x秒,首先求得线段BC的长,然后分x≤6和6<x≤8两种情况列方程求解即可;(2)①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即可得到PA=PB,从而求得时间;②点Q在∠BAC的平分线上,则Q点到AC和AB的距离相等.解;(1)设经过x秒.在Rt△ABC中,根据题意得;当x≤6时,(8-x)x=××8×6解得:当6<x≤8时,(8-x)×6=37解得:x=7答:经过7秒或秒.(2)当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时,PA=PB,∵设经过x秒后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x2=(8-x)2+62解得:x=,∴经过秒,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②如图,作QD⊥AB于点D,∵点Q在∠BAC的平分线上,∴QD=QC,设经过x秒,则CQ=x,则QD=(6-x),∴x=(6-x),解得:x=,∴点Q经过秒,点Q在∠BAC的平分线上.3、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A=90°,AB=8cm,AC=6cm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A出发,沿AC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点C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则另一个动点也停止运动,则三角形APQ的最大面积是()A.8cm2B.16cm2C.24cm2D.32cm2解:根据题意沿AB方向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A出发,沿AC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点C运动,∴AP=2t,AQ=t,S△APQ=t2,∵0<t≤4,∴三角形APQ的最大面积是16.故选B.4、如图,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3)当动点P落在第③部分时,全面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P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证明.解:(1)解法一:如图1延长BP交直线AC于点E.∵AC∥BD,∴∠PEA=∠PBD.∵∠APB=∠PAE+∠PEA,∴∠APB=∠PAC+∠PBD;解法二:如图2过点P作FP∥AC,∴∠PAC=∠APF.∵AC∥BD,∴FP∥BD.∴∠FPB=∠PBD.∴∠APB=∠APF+∠FPB=∠PAC+∠PBD;解法三:如图3,∵AC∥BD,∴∠CAB+∠ABD=180°,∠PAC+∠PAB+∠PBA+∠PBD=180°.又∠APB+∠PBA+∠PAB=180°,∴∠APB=∠PAC+∠PBD.(2)不成立.(3)(a)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右侧时,结论是∠PBD=∠PAC+∠APB.(b)当动点P在射线BA上,结论是∠PBD=∠PAC+∠APB.或∠PAC=∠PBD+∠APB或∠APB=0°,∠PAC=∠PBD(任写一个即可).(c)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左侧时,结论是∠PAC=∠APB+∠PBD.选择(a)证明:如图4,连接PA,连接PB交AC于M.∵AC∥BD,∴∠PMC=∠PBD.又∵∠PMC=∠PAM+∠APM(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PBD=∠PAC+∠APB.选择(b)证明:如图5∵点P在射线BA上,∴∠APB=0度.∵AC∥BD,∴∠PBD=∠PAC.∴∠PBD=∠PAC+∠APB或∠PAC=∠PBD+∠APB或∠APB=0°,∠PAC=∠PBD.选择(c)证明:如图6,连接PA,连接PB交AC于F∵AC∥BD,∴∠PFA=∠PBD.∵∠PAC=∠APF+∠PFA,∴∠PAC=∠APB+∠PBD.解析:(1)如图1,延长BP交直线AC于点E,由AC∥BD,可知∠PEA=∠PBD.由∠APB=∠PAE+∠PEA,可知∠APB=∠PAC+∠PBD;(2)过点P作AC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3)根据P的不同位置,分三种情况讨论.6、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CB,AB=DC,AE=DF.(1)试说明BF=CE的理由;(2)当E、F相向运动,形成如图2时,BF和CE还相等吗?请说明你的结论和理由.证明:(1)∵AD∥BC,∴∠BAD+∠ABC=180°,∠CDA+∠DCB=180°,∵∠ABC=∠DCB,∴∠BAD=∠CDA,∵AE=DF,∴AE+AD=DF+AD,即AF=DE,在△ABF和△DCE中,,∴△ABt≌△DCE(SAS),∴BF=CE;(2)相等.在△ABC和△DCB中,,∴△ABC≌△DCB(SAS),∴BF=CE.解析:(1)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明证明∠BAD=∠CDA,根据AE边DF证明AF=DE,再根据边角边定理证明△ABF和△DC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证明BF=CE.(2)利用边角边定即证明△ABC和△DCB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证明7、如图,已知△ABC中,BC=AC=8厘米,∠C=90°,如果点P在线段AC上以1厘米/秒的速度由A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C上由C点向B点运动,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点M是AB的中点.(1)在点P和点Q运动过程中,△APM与△CQM是否保持全等,请说明理由;(2)在点P和点Q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MQC的面积是否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这个四边形的面积;(3)线段AP、PQ、BQ之间存在什么数量关系,写出这个关系,并加以证明.解:(1)在点P和点Q运动过程中,△APM与△CQM是否保持全等.理由如下:∵在△ABC中,BC=AC=8厘米,∠C=90°,点M是AB的中点,∴∠A=∠MCQ=45°,AM=CM,∴在△APM与△CQM中,,∴△APM与△CQM(SAS);(2)在点P和点Q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MQC的面积不变化,其面积是32厘米2,理由如下:由(1)知,△APM与△CQM,∴S△APM=S△CQM,∴S四边形PMQC=S△AMC=S△ABC=AC•BC=×8×8=32(厘米2),即在点P和点Q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MQC的面积不变化,其面积是32厘米2;(3)AP2+BQ2=PQ2.证明如下:∵由(1)知,△APM与△CQM,∴AP=CQ,又AC=BC,∴PC=BQ,∴AP2+BQ2=CQ2+CP2=PQ2.即AP2+BQ2=PQ2.解析:(1)通过SAS证得△APM与△CQM;(2)由(1)中的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以推知:S四边形PMQC=S△AMC=S△ABC;(3)AP2+BQ2=PQ2.利用(1)中的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推知AP=CQ,则PC=BQ,所以在直角△PCQ中,利用勾股定理推得AP2+BQ2=PQ2.8、如图,已知△ABC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解:(1)①∵t=1秒,∴BP=CQ=3×1=3厘米,∵AB=10厘米,点D为AB的中点,∴BD=5厘米.又∵PC=BC-BP,BC=8厘米,∴PC=8-3=5厘米,∴PC=BD.又∵AB=AC,∴∠B=∠C,在△BPD和△CQP中,∴△BPD≌△CQP.(SAS)②∵v P≠v Q,∴BP≠CQ,又∵△BPD≌△CPQ,∠B=∠C,则BP=PC=4cm,CQ=BD=5cm,∴点P,点Q运动的时间秒,∴厘米/秒;(2)设经过x秒后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由题意,得x=3x+2×10,解得.∴点P共运动了×3=80厘米.∵80=56+24=2×28+24,∴点P、点Q在AB边上相遇,∴经过秒点P与点Q第一次在边AB上相遇.解析:(1)①根据时间和速度分别求得两个三角形中的边的长,根据SA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②根据全等三角形应满足的条件探求边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公式,先求得点P运动的时间,再求得点Q的运动速度;(2)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分析发现:由于点Q的速度快,且在点P的前边,所以要想第一次相遇,则应该比点P多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长.9、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点B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点C向A点运动.(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分析:(1)经过1秒后,PB=3cm,PC=5cm,CQ=3cm,由已知可得BD=PC,BP=CQ,∠ABC=∠ACB,即据SAS可证得△BPD≌△CQP.(2)可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x≠3)cm/s,经过ts△BPD与△CQP全等,则可知PB=3tcm,PC=8-3tcm,CQ=xtcm,据(1)同理可得当BD=PC,BP=CQ或BD=CQ,BP=PC时两三角形全等,求x的解即可.解答:解:(1)经过1秒后,PB=3cm,PC=5cm,CQ=3cm,∵△ABC中,AB=AC,∴∠ABC=∠ACB,且BD=PC,BP=CQ,∴△BPD≌△CQP(SAS).(2)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x≠3)cm/s,经过ts△BPD与△CQP全等;则可知PB=3tcm,PC=8-3tcm,CQ=xtcm,∵AB=AC,∴∠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可知,有两种情况:①当BD=PC,BP=CQ时,②当BD=CQ,BP=PC时,两三角形全等;①当BD=PC且BP=CQ时,8-3t=5且3t=xt,解得x=3,∵x≠3,∴舍去此情况;②BD=CQ,BP=PC时,5=xt且3t=8-3t,解得:x=;故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cm/s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涉及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10、在△ABC中,AB=AC,(1)如图①,若∠BAC=45°,AD和CE是高,它们相交于点H.求证:AH=2BD;(2)如图②,若AB=AC=10厘米,BC=8厘米,点M为AB的中点,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某一时刻使得△BPM与△CQP全等,那么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点P、Q运动的时间t为多少?解:(1)证明:在△ABC中,∵∠BAC=45°,CE⊥AB,∴AE=CE,∠EAH=∠ECB,在△AEH和△CEB中,,∴△AEH≌△CEB(ASA),∴AH=BC,∵BC=BD+CD,且BD=CD,∴BC=2BD,∴AH=2BD.(2)∵AB=AC,∴∠B=∠C,∴△BPM与△CQP全等有两种情况:△BPM≌△CPQ 或△BPM≌△CQP当△BPM≌△CPQ时,BP=PC=4,CQ=BM=5,∴点P,点Q运动的时间秒,∴厘米/秒.当△BPM≌△CQP时,BP=CQ,∴V Q=V P=3厘米/秒.此时PC=BM=5,t=秒.综上所述,点Q的运动速度为厘米/秒,此时t=秒或点Q的运动速度为3厘米/秒,此时t=1秒.解析:(1)证得△BCE≌△HAE,证得AH=BC,证得AH=2BD;(2)根据全等三角形应满足的的件探求边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公式,先求得点P运动的时间,再求得点Q的运动速度B11、如图所示,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DE∥BC,如图①,然后将△ADE绕A点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图②,然后将BD、CE分别延长至M、N,使DM=BD,EN=CE,得到图③,请解答下列问题:(1)若AB=AC,请探究下列数量关系:①在图②中,BD与CE的数量关系是______;②在图③中,猜想AM与AN的数量关系、∠MAN与∠BA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若AB=k•AC(k>1),按上述操作方法,得到图④,请继续探究:AM与AN的数量关系、∠MAN与∠BAC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必证明分析:(1)①根据题意和旋转的性质可知△AEC≌△ADB,所以BD=CE;②根据题意可知∠CAE=BAD,AB=AC,AD=AE,所以得到△BAD≌△CAE,在△ABM和△ACN中,DM=BD,EN=CE,可证△ABM≌△ACN,所以AM=AN,即∠MAN=∠BAC.(2)直接类比(1)中结果可知AM=k•AN,∠MAN=∠BAC.解答:解:(1)①BD=CE;②AM=AN,∠MAN=∠BAC,∵∠DAE=∠BAC,∴∠CAE=∠BAD,在△BAD和△CAE中∵∴△CAE≌△BAD(SAS),∴∠ACE=∠ABD,∵DM=BD,EN=CE,∴BM=CN,在△ABM和△ACN中,∵∴△ABM≌△ACN(SAS),∴AM=AN,∴∠BAM=∠CAN,即∠MAN=∠BAC;(2)AM=k•AN,∠MAN=∠BA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本题还要会根据所求的结论运用类比的方法求得同类题目.12、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分别在坐标轴上,且OA=OB=OC,△ABC的面积为9,点P从C点出发沿y轴负方向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下运动,连接PA,PB,D(-m,-m)为AC上的点(m>0)(1)试分别求出A,B,C三点的坐标;(2)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问:当t为何值时,DP与DB垂直相等?请说明理由;(3)若PA=AB,在第四象限内有一动点Q,连QA,QB,QP,且∠PQA=60°,当Q在第四象限内运动时,下列说法:(i)∠APQ+∠PBQ的度数和不变;(ii)∠BAP+∠BQP的度数和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说法是正确的,请判断正确的说法,并求这个不变的值.解:(1)∵OA=OB=OC,∠AOC=∠BOC=90°,∴∠OAC=∠OCA=∠OBC=∠OCB=45°,∴∠ACB=90°,又△ABC的面积为9,∴OA=OC=OB=3,∴A(-3,0),B(3,0),C(0,-3);(2)当t=3秒时,即CP=OC时,DP与DB垂直且相等.理由如下:连接OD,作DM⊥x轴于点M,作DN⊥y轴于点N,∵D(-m,-m),∴DM=DN=OM=ON=m,∴∠DOM=∠DON=45°,而∠ACO=45°,∴DC=DO,∴∠PCD=∠BOD=135°,又CP=OC=OB,∴△PCD≌△BOD (SAS),∴DP=DB,∠PDC=∠BDO,∴∠BDP=∠ODC=90°,即DP⊥DB.(3)解:(i)正确.在QA上截取QS=QP,连接PS.∵∠PQA=60°,∴△QSP是等边三角形,∴PS=PQ,∠SPQ=60°,∵PO是AB的垂直平分线,∴PA=PB 而PA=AB,∴PA=PB=AB,∴∠APB=60°,∴∠APS=∠BPQ,∴△APS≌△BPQ,∴∠PAS=∠PBQ,∴∠APQ+∠PBQ=∠APQ+∠PAS=120°.解析:(1)利用OA=OB=OC,∠AOC=∠BOC=90°得出∠ACB=90°,再利用△ABC的面积为9,得出OA=OC=OB=3 即可得出各点的坐标;(2)作DM⊥x轴于点M,作DN⊥y轴于点N,假设出D点的坐标,进而得出△PCD≌△BOD,进而得到∠BDP=∠ODC=90°,即DP⊥DB;(3)在QA上截取QS=QP,连接PS,利用∠PQA=60°,得出△QSP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出△APS≌△BPQ,从而得出∠APQ+∠PBQ=∠APQ+∠PAS得出答案.13、如图1,已知P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不与A、C重合),PE⊥BC于点E,PF⊥CD于点F.(1)求证:BP=DP;(2)如图2,若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是否总有BP=DP?若是,请给予证明;若不是,请用反例加以说明;(3)试选取正方形ABCD的两个顶点,分别与四边形PECF的两个顶点连接,使得到的两条线段在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过程中长度始终相等,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可证△ABP≌△ADP,即BP=DP;(2)当四边形PECF的点P旋转到BC边上时,DP>DC>BP,此时BP=DP不成立;(3)由旋转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可证△BEC≌△DFC,即BE=DF.解答:(1)证明:证法一:在△ABP与△ADP中,∵AB=AD∠BAC=∠DAC,AP=AP,∴△ABP≌△ADP,∴BP=DP.(2分)证法二:利用正方形的轴对称性,可得BP=DP.(2分)(2)解:不是总成立.(3分)当四边形PECF的点P旋转到BC边上时,DP>DC>BP,此时BP=DP不成立,(5分)说明:未用举反例的方法说理的不得分.(3)解:连接BE、DF,则BE与DF始终相等,,在图1中,由正方形ABCD可证:AC平分∠BCD,∵PE⊥BC,PF⊥CD,∴PE=PF,∠BCD=90°,∴四边形PECF为正方形.(7分)∴CE=CF,∵∠DCF=∠BCE,BC=CD,∴△BEC≌△DFC,∴BE=DF.(8分)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正方形的性质.14、如图,在△ABC中,AB=AC=5,∠B=∠C,BC=8,点D从B点出发沿线段BC向C运动(D不与B、C重合),点E从点C出发沿线段CA向A运动(E不与A、C重合),它们以相同的速度同时运动,连结AD、DE.若要使△ABD≌△DCE,①请给出确定D、E两点位置的方法(如指明CD长度等),并说明理由;②此时∠ADE与∠C大小关系怎样?为什么?解:①DC=5,理由是:∵BC=8,CD=AB=5,∴BD=8-5=3,即CE=BD=3,在△ABD和△DCE中,,∴△ABD≌△DCE,即当CD=5时,△ABD≌△DCE.②∠ADE=∠C,理由是:∵△ABD≌△DCE,∴∠BDA=∠DEC,∴∠C=180°-∠DEC-∠EDC=180°-∠ADB-∠EDC,∵∠ADE=180°-∠BDA-∠EDC,∴∠ADE=∠C.解析:①CD=5时,根据SAS推出△ABD≌△DCE即可.②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出∠BDA=∠DE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180°-∠ADB-∠EDC,求出∠ADE=180°-∠BDA-∠EDC,即可得出答案.15、如图:△ABC中,AB=AC=5(即有∠B=∠C),BC=8,点D在线段BC上运动(D不与B、C重合),点E在线段AC上运动(E不与A、C重合),连结AD、DE.(1)点D从B向C运动时,∠BDA逐渐变_____(填“大”或“小”);(2)若要使△ABD≌△DCE,①请给出确定D、E两点位置的方法(如指明某些线段的长度等),并说明理由;②此时∠ADE与∠C大小关系怎样?为什么?(1)根据BD边逐渐增长可得∠BAD逐渐增大,又因为∠B的大小固定不变,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B+∠BAD+∠ADB=180°可得∠ADB逐渐减小.(2)①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可得DC=AB,DB=CE,进而得到答案;②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1=∠2,再根据∠1+∠B+∠ADB=180°,∠2+∠ADE+∠BDA=180°,可得∠ADE=∠B,进而得到∠ADE=∠C.解:(1)∵点D从B向C运动时,BD边逐渐变长,∴∠BAD逐渐增大,∵∠B的大小固定不变,∠B+∠BAD+∠ADB=180°,∴∠ADB逐渐减小;(2)①∵△ABD≌△DCE,∴DC=AB=5,CE=DB,∵BC=8,∴CE=DB=8-5=3;②∠ADE=∠C;理由:∵△ABD≌△DCE,∴∠1=∠2,∵∠1+∠B+∠ADB=180°,∠2+∠ADE+∠BDA=180°,∴∠ADE=∠B,∵∠B=∠C,∴∠ADE=∠C.17、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AF平分∠BAC,交BD 于点F.(1)求证:EF+AC=AB;(2)点C1从点C出发,沿着线段CB向点B运动(不与点B重合),同时点A1从点A出发,沿着BA的延长线运动,点C1与A1的运动速度相同,当动点C1停止运动时,另一动点A1也随之停止运动.如图2,A1F1平分∠BA1C1,交BD于点F1,过点F1作F1E1⊥A1C1,垂足为E1,请猜想E1F1,A1C1与AB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在(2)的条件下,当A1E1=3,C1E1=2时,求BD的长.分析:(1)过F作FM⊥AB于点M,首先证明△AMF≌△AEF,求出MF=MB,即可知道EF+AE=AB.(2)连接F1C1,过点F1作F1P⊥A1B于点P,F1Q⊥BC于点Q,证明Rt△A1E1F1≌Rt△A1PF1,Rt△QF1C1≌Rt△E1F1C1后推出A1B+BC1=A1P+PB+QB+C1Q=A1P+C1Q+2E1F1化简为E1F1+A1C1=AB.(3)设PB=x,QB=x,PB=1,E1F1=1,又推出E1F1+A1C1=AB,得出BD=.解答:(1)证明:如图1,过点F作FM⊥AB于点M,在正方形ABCD中,AC⊥BD 于点E.∴AE=AC,∠ABD=∠CBD=45°,∵AF平分∠BAC,∴EF=MF,又∵AF=AF,∴Rt△AMF≌Rt△AEF,∴AE=AM,∵∠MFB=∠ABF=45°,∴MF=MB,MB=EF,∴EF+AC=MB+AE=MB+AM=AB.(2)E1F1,A1C1与AB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E1F1+A1C1=AB证明:如图2,连接F1C1,过点F1作F1P⊥A1B于点P,F1Q⊥BC于点Q,∵A1F1平分∠BA1C1点/sub>,∴E1F1=PF1;同理QF1=PF1,∴E1F1=PF1=QF1,21又∵A1F1=A1F1,∴Rt △A1E1F1≌Rt △A1PF1,∴A1E1=A1P ,同理Rt △QF1C1≌Rt △E1F1C1,∴C1Q=C1E1,由题意:A1A=C1C ,∴A1B+BC1=AB+A1A+BC-C1C=AB+BC=2AB ,∵PB=PF1=QF1=QB ,∴A1B+BC1=A1P+PB+QB+C1Q=A1P+C1Q+2E1F1,即2AB=A1E1+C1E1+2E1F1=A1C1+2E1F1,∴E1F1+A1C1=AB .(3)解:设PB=x ,则QB=xm∵A1E1=3,QC1=C1E1=2,Rt △A1BC1中,A1B 2+BC12g/sup>=A 1C 12, 即(3+x )2+(2+x )2=52,∴x 1=1,x 2=-6(舍去), ∴PB=1,∴E 1F 1=1, 又∵A 1C 1=5, 由(2)的结论:E 1F 1+A 1C 1=AB , ∴AB=,∴B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正方形的性质等有关知识.18、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B=90°,AB=BC=8cm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线段AB 向点B 运动,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射线BC 运动,连接PQ ,交AC 于点D .作PE ⊥AC 于点E ,若在点P ,Q 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AP=CQ ,则线段DE 的长度为_____.作PF∥BC交AC于点D,就可以得出△AP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其性质就可以得出AE=EF,由△PFD≌△QCD就可以得出DC=DF,进而就可以得出DF+FE=CD+AE就可以得出结论.解:作PF∥BC交AC于点D,∴∠APF=∠B=90°,∠AFP=∠ACB.∠FPD=∠Q,∠PFD=∠QCD.∵∠B=90°,AB=BC=8cm,∴∠A=∠ACB=45°,∴∠A=∠ACB=45°,∴PA=AF.∵PE⊥AC,∴AE=EF.∵AP=CQ,∴PF=CQ.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出AC=8.在△PFD和△QCD中,,∴△PFD≌△QCD(ASA)∴DF=DC,∴DF+EF=DC+AE,∴DE=AC,∴DE=4cm.故答案为:4.19、如图,在Rt△ABC中,∠C=90°,AC=8cm,BC=6cm,M在AC上且AM=6cm,过点A(与BC在AC同侧)作射线AN⊥AC,若动点P从点A出发,沿射线AN匀速运动,运动速度为1厘米/秒,设点P运动时间为t秒(1)经过几秒时,Rt△AMP是等腰三角形?(2)又经过几秒时,PM⊥AB?(3)连接BM,在(2)的条件下,求四边形AMBP的面积.(1)解:设经过x秒时,Rt△AMP是等腰三角形,∵∠PAM=90°,∴只能AM=AP,∵AM=6cm,∴AP=6cm,即x=6(秒),答:经过6秒时,Rt△AMP是等腰三角形;(2)解:设经过t秒时,PM⊥AB,∵PM⊥AB,AN⊥AC,∠C=90°∴∠PAM=∠4=∠C=90°,∴∠3+∠2=90°,∠1+∠2=90°,∴∠1=∠3,∴△ACB∽△PAM,∴=,∴=,x=8,8-6=2,答:又经过2秒时,PM⊥AB;23(3)解:在Rt△ABC中,∠C=90°,AC=8,BC=6,由勾股定理得:AB=10,同理可求PM=10,∵PM⊥AB,∴四边形AMBP的面积S=AB×PM=×10×10=50,答:四边形AMBP的面积是50.解析:(1)得出腰时AM=AP,即可得出答案;(2)证△PAM∽△ACB,得出比例式,代入求出AP,即可得出答案;(3)由勾股定理求出PM、AB,关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与动点问题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与动点问题

一、解题思路1、利用图形想到三角形全等,相似及三角函数;2、分析题目,了解有几个动点,动点的路程,速度(动点怎么动);3、结合图形和题目,得出已知或能间接求出的数据;4、分情况讨论,把每种可能情况列出来,不要漏;5、动点一般在中考都是压轴题,步骤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路;6、动点类题目一般都有好几问,前一问大都是后一问的提示,就像几何探究类题一样,如果后面的题难了,可以反过去看看前面问题的结论。

二、三角形全等之动点问题(题型讲解)例题1、如图,AB=18 cm,动点 P 从点 A 出发,沿 AB 以2 cm/s 的速度向点 B 运动,动点 Q 从点 B 出发,沿 BA 以1 cm/s 的速度向点 A 运动。

P,Q 两点同时出发,当点 P 到达点 B 时,点 P,Q 同时停止运动。

设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请回答下列问题:(1)AP=2t ,QB=t (含t的式子表达);(2)在 P,Q 相遇之前,若 P,Q 两点相距 6 cm,则此时 t 的值为 4s 。

例题1图知识点总结:由点速度已知的运动产生的几何问题称为动点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如下:1、研究背景图形,标注;2、分析运动过程,分段;3、表达线段长度,建立等式。

例题2、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4,AD=10,点 E 为边 AD 上一点,且 AE=7。

动点P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2 个单位的速度沿 BC 向点 C 运动,连接 AP,DP。

设点 P 运动时间为 t 秒。

(1)当 t=1.5 时,△ABP 与△CDE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2)当 t 为何值时,△DCP ≌△CDE 。

例题2图解:(1)当 t=1.5 时,△ABP ≌△CDE;理由如下:如图,由题意得 BP=2t∴当 t=1.5 时,BP=3∵AE=7,AD=10 ∴ DE=3 ∴ BP=DE在矩形ABCD中 AB=CD,∠B=∠CDE在△ABP 和△CDE 中∵ AB=CD,∠B=∠CDE , BP=DE∴△ABP ≌△CDE(SAS)(2)如图,由题意得 BP=2t∵BC=10 ∴ CP=10 - 2t若使△DCP≌△CDE,则需CP=DE即10-2t=3,t=3.5∴当 t=3.5 时,△DCP ≌△CDE 。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优秀4篇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优秀4篇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优秀4篇全等三角形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四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本节课探索第一种判定方法—边边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几节中,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以及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图形的全等,对本节课要学习的三角形全等条件中的“边边边”和三角形的稳定性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探索图形全等的活动,通过拼图、折纸等方式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设计思想我们所在的学校处于市区,教学设备齐全,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在这之前他们已了解了图形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另外,学生也基本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拼出三角形的能力,具备探索的热情和愿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

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采用引探式教学方法。

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全等三角形教案

全等三角形教案

全等三角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判定条件。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判定条件。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老师将两个看似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的卡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是否全等?为什么?2.分享(15分钟)学生思考答案并讨论。

老师引导学生给出三角形全等的定义和判定条件:当两个三角形中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引入(10分钟)老师给出一个三角形ABC,再给出一个边长相等的线段DE,让学生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移动、旋转、翻转等操作使得DE与BC重合,与之相等?4.操练(15分钟)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两个三角形,一个为三角形ABC,另一个为三角形DEC,边长相等,然后尝试通过移动、旋转、翻转等操作使得DEC与ABC重合。

5.总结(10分钟)学生将结果展示给全班,让全班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6.拓展(20分钟)让学生再思考: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和一个角相等,是否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引导学生通过绘图和判断来验证自己的答案。

7.体验和应用(20分钟)让学生在学生手册上完成相关练习,巩固对全等三角形的理论和概念的理解。

8.归纳总结(15分钟)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和性质,让学生归纳总结,总结出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和应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操练、拓展、体验和应用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条件和性质,并通过练习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展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需要更多的实例来练习和巩固。

初中数学_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授课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三角形的有关证明》第一节《全等三角形》【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三条基本事实证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能灵活运用该定理进行有关证明。

3、理解命题证明的过程,能证明简单的命题。

【独学】阅读教材P92—94的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0min )任务一:知识准备: (1) 能够 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的符号: 读作“全等于”;(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4)如图: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则△ABC △ DEF .(注:顶点字母对应)。

(5)点A 与 点是对应顶点;点B 与点 对应,点C 与点 对应. 对应边: 对应角: 有关全等三角形的基本事实 (1) (2)(3) 。

任务二:已知:如图,在△ABC 和△A ’B ’C ’中,∠B=B ’,∠C=C ’,AB=A ’B ’求证:△ABC ≌△A ’B ’C ’由此得,定理: 。

(ASA )小结:在两三角形中,(1)若已知两边相等,可以补充 条件用 定理证明全等;(2)若已知两角相等,可以补充 条件用 定理证明全等;【群学】(3min )小组内由组长组织交流任务一、二的内容,有疑惑的做好记录,稍后在班内由其他成员或教师解决。

【展学】(5min )1.2~4个小组展示任务二的证明; A B C C’ B’ A’ D A B F E2.学生展示完后,自己讲解证明步骤和解题思路;由教师总结: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SSS 、SAS 、ASA 、AAS ;至少需要知道一组对应边相等;【巩固练习】(8~10min )如图,B,E,C,F 在同一直线上,AB ∥DE,AC ∥DF ,BE=FC ,求证:△ABC ≌△DEF 。

【测学】(10min )(2+2+2+4=10′) 得分:必做: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D.所有等边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A B CC’B’ A’2.(2分)在右图△ABC和△A1B1C1中,已知AB=A1B1,∠A=∠A1,若要证△ABC≌△A1B1C1,还需要 ( )A.∠B=∠B1B.∠C=∠C1B. C.AC=A1C1 D.以上全对3、(2分)如图,B,E,C,F在同一直线上,AB∥DE,AB=DE,BE=CF,AC=6,则则DF= 。

13章 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 教学案

13章  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 教学案

13章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点的变化过程2.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动点问题二、学习难点:会寻找运动规律,分析全等三角形动点问题三、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那么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又有什么规律呢?预学:如图,在△ABC中,∠C=90° ,AC=4,BC=3,AB=5,射线AX垂直于AC,A为垂足,一条长为5的线段 PQ 的两个端点P ,Q分别在边AC和射线AX上运动,则当AP= 时,△ABC与△PQA全等.解决重难点:1、如图①AB=8cm,AC⊥AB ,BD⊥AB,AC=BD=6 cm.点P在线段AB上以2 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判断当t=1时,线段PC与PQ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将图①中的AC⊥AB,BD⊥AB为改“∠CAB=∠DBA=a°”,其他条件不变.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 cm/s,是否存在x,使得△ACP与△BPQ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①②2、如图① ,在长方形ABCD中,AB=CD=6 cm , BC= 10 cm,点P从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BC 向点C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1)PC= 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当t为何值时,△ABP≌△DCP?(3)如图②,若点P从点B开始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v cm/s的速度沿CD向点D运动,是否存在这样的v,使得△ABP与△PQC全等?若存在,请求出v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①②归纳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动点问题。

解决动点问题的一般步骤:(1)用字母表示线段;(2)根据角相等,找到对应点(3)用全等符号写出全等,列出对应边相等(4)求出v或t,考虑是否符合题意当堂小测:如图,已知线段AB=20米,M4⊥AB于点A, MA=6米,射线BD⊥AB于B, P点从B 点向A运动,每秒走1米,Q点从B点向D运动,每秒走3米,P、Q同时从B出发,则出发x 秒后,在线段MA上有一点C,使△CAP与APBQ全等,则x的值为。

全等三角形教案六篇

全等三角形教案六篇

全等三角形教案六篇全等三角形教案范文1同学的学问技能基础:同学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把握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学问上的预备。

同学活动阅历基础:同学也具备了利用直尺、量角器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力量,这将使同学能够主动参加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二、教学任务分析全等三角形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洁,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学问的基础,还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相互平行、垂直的重要依据。

因此必需娴熟地把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能够敏捷应用。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共三课时,本节课探究第一种判定方法―边边边,为了使同学更好地把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同学操作、观看、探究、沟通、发觉、思维,真正把同学放到主置,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阅历,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问与技能:经受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把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索并进行简洁的推理。

2.方法与过程:争论、引导教学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同学在自主探究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经受画图、观看、比较、推理、沟通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让同学体验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辨证思想。

三、教学设计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学问回顾引入新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探究发觉、巩固运用及其推广、反思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学问回顾引入新知活动内容: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两个能够重合的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活动目的:回忆前面学习过的学问,为探究新学问作预备。

全等三角形动点问题

全等三角形动点问题

全等三角形动点问题咱来说说全等三角形的动点问题哈。

你可以想象有两个三角形,它们一开始可能是分开的,但是呢,有一些点是可以动的,就像小虫子在三角形的边上或者内部爬来爬去。

这些动点的运动就会带来各种好玩的情况。

比如说,一个三角形的某个顶点沿着一条直线慢慢移动,然后我们就得看看在这个移动过程中,这两个三角形啥时候能全等。

二、解题的关键思路1. 找对应关系- 这就像是给三角形的边和角找对象一样。

全等三角形嘛,得有对应的边相等,对应的角相等。

当有动点的时候,我们得时刻盯着哪些边和角是对应的。

比如说,有个动点在一条边上移动,我们得看这个动点所在的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哪条边可能是对应边呢。

有时候题目会直接告诉你一些对应关系,那还好,如果没说,我们就得根据已知条件去推理。

- 例如,已知两个三角形有一个角相等,然后有一条边相等,那我们就得看这个相等的边是不是对应边。

如果是,再看看其他的边和角能不能也对应相等。

2. 用方程思想- 动点在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数量关系。

我们可以设动点移动的距离为一个未知数,比如设为x。

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列出方程。

- 比如说,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长是5,另一个三角形对应的边长是 3 + x,如果这两个三角形全等,那这条边就相等啊,我们就可以列出方程 3 + x=5,然后解出x = 2。

这时候就知道动点移动到什么位置的时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啦。

3. 考虑运动范围- 动点可不是能无限制地跑,它有自己的活动范围。

这个范围可能是一条线段,也可能是一个区域。

我们得考虑在这个范围内,有多少种情况能让三角形全等。

- 就像一个动点在一条线段AB上移动,线段AB的长度是10,那这个动点P的位置AP的长度就只能在0到10之间。

如果根据全等条件列出方程得到AP的值不在这个范围里,那这个解就不合理,得舍去。

4. 分类讨论- 比如说,一个动点在三角形的一条边上移动,可能会出现这个动点靠近这条边的一个端点的时候,三角形和另一个三角形全等是一种情况;当动点靠近这条边的另一个端点的时候,又可能是另一种全等情况。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教案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教案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教案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教案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最简二次根式,遇到实际式子能够判断是不是最简二次根式、2、使学生掌握化简一个二次根式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3、使学生了解把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能够把所给的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2、难点:正确运用化一个二次根式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三、教学方法通过实际运算的例子,引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再通过解题实践,总结归纳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四、教学手段利用投影仪、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0.5m 2,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能不能求出它的近似值?了、这样会给解决实际问题带来方便、(二)新课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遇到一个二次根式将它化简,为解决问题创这两个二次根式化简前后有什么不同,这里要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被开方数的因数化简后是否是整数了,另一方面被开方数中还有没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总结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是最简二次根式、即: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例1?指出下列根式中的最简二次根式,并说明为什么、分析:说明:这里可以向学生说明,前面两小节化简二次根式,就是要求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前面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也都是最简二次根式、例2?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说明:引导学生观察例2题中二次根式的特点,即被开方数是整式或整数,再启发学生总结这类题化简的方法,先将被开方数或被开方式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然后把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从而将式子化简、例3?把下列各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说明:1.引导学生观察例题3中二次根式的特点,即被开方数是分数或分式,再启发学生总结这类题化简的方法,先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化简、2.要提问学生问题,通过这个小题使学生明确如何使用化简中的条件、通过例2、例3总结把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两种情况,并引导学生小结应该注意的问题、注意:①化简时,一般需要把被开方数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②当一个式子的分母中含有二次根式时,一般应该把它化简成分母中不含二次根式的式子,也就是把它的分母进行有理化、(三)小结1、满足什么条件的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2、把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主要方法、(四)练习1、指出下列各式中的最简二次根式:2、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六、作业教材P、187习题11、4;A组1;B组1、七、板书设计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教案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初中数学精品教案: 动点形成全等三角形

初中数学精品教案:  动点形成全等三角形

动点形成全等三角形(0401)学习目标: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进一步理解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不变化的等量关系,复习运用“A =B +C ”型证明题的截长法或补短法解决问题.学习重点:寻找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是解决动点类问题的重要方法,当等量关系不太明显时,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法去寻找.学习难点:构造全等三角形寻找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认识问题如图,已知在正△ABC 中,AB 边上的动点D 、E 分别由点A 、点B 向点B ,C 运动(不与点A,B,C 重合). 连结AE 、CD ,则CD 与AE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二、问题拓展如图1,已知在正△ABC 中,AB 边上的动点D 由点A 向点B 运动(不与点A,B 重合),动点E 与点D 同时出发,由点C 沿BC 的方向运动(点E 不与点C 重合),点D 、E 的运动速度相同. 连接DE 交AC 于点F ,DH ⊥AC 于点D ,求证:HF =AH +CF .分析:本题虽然涉及动点,但结论中需要要证明A =B +C ,仍可采用截长法或是补短法的思路去解决.【思路一】如图2,过点D 作DG //BC ,交AC 于点G ,先证GH =AH ,再证GF =FC ,从而证得结论;B图1【思路二】如图3,过点E 作EM ⊥AC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M ,先证CM =AH ,再证HF =MF ,从而证得结论成立.【解法】证明(选择思路一):过点D 作DG ∥BC ,交AC 于点G ,如图2所示: 则∠ADG =∠B ,∠AGD =∠ACB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 =∠B =∠ACB =60°, ∴∠ADG =∠AGD =∠A , ∴△ADG 是等边三角形, ∴GD =AD =CE ,∵DH⊥AC , ∴GH =AH , ∵DG ∥BC ,∴∠GDF =∠CEF ,∠DGF =∠ECF , 在△GDF 和△CEF 中,,∴△GDF ≌△CEF (A S A ), ∴GF =CF , ∴GH +GF =AH +CF , 即HF =AH +CF ;【小结】截长法或补短法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去找到运动图形中不变的等量关BB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思堂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
教师: 学生: 时间: 2016 年 月 日 段
授课内容:全等三角形中动点问题的处理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运动变化、分类讨论思想等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寻找运动规律,分析问题
(1)质点的运动形成全等三角形
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面积相等),来确定质点运动的速度或时间,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2)几何问题中三角板旋转形成的全等三角形
三角板是学生最常用的学习工具,以三角板为道具,以学生常见、熟悉的几何图形为载体,并辅之以平移、旋转等变换手段的问题,能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操作设计的空间,较好地考查了学生观察、实验、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的能力以及运动变化、分类讨论思想等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类操作性的题目格调清新,立意新颖,充分体现了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探索的能力”的要求,既注重基础知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受到了各地中考命题专家的青睐。

1.如图,已知ABC △中,10AB AC ==厘米,8BC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
(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 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
(2)若点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
A Q C D
B P
2.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中,AD=6cm,AB=4cm,点E为AD的中点.若点P在线段AB上以1cm/s的速度由点A 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C上由点B向点C运动.
(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AEP与△BPQ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并判断此时线段PE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
(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运动时间为t秒,设△PEQ的面积为Scm2,请用t的代数式表示S;
(3)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AEP与△BPQ全等?
3. 如图,在△ABC中,AC=BC=2,∠A=∠B=30°,点D在线段AB上运动(D不与A、B重合),连接CD,作∠CDE=30°,DE交BC于点E.
(1)AB=;
(2)当AD等于多少时,△ADC≌△BED,请说明理由;
(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CDE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求出∠ADC的度数;若不可以,说明理由.
4. 问题背景:
如图1:在四边形ABC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探索延伸:
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实际应用:
如图3,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8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1.5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且两舰艇之间的夹角为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
5.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D为BC的中点,将三角板MDN的直角顶点放在点D处,三角板的两边与AB,AC分别交于点E、F,当三角板MDN绕点D旋转时,且旋转过程中使点E不与A、B重合.
(1)请你说明△DEF一定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证明点E、F到线段BC的距离之和为定值.
6.问题情境:将一副直角三角尺(Rt△ABC和Rt△DEF)按图①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ACB=90°.CA=CB,∠FDE=
90°,O是AB的中点,点D与点O重合,DF⊥AC于点M,DE⊥BC于点N,试判断线段OM与O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探究展示:小宇同学展示出如下正确的解法:
解:OM=ON,证明:
连接CO,则⊙O是AB边上的中线.
∵CA=CB,∴CO是∠ACB的平分线(依据1).
∵OM⊥AC,ON⊥BC,∴OM=ON(依据2).
反思交流:
(1)上述证明过程的“依据1”和“依据2”分别是指:
依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有与小宇不同的方法吗?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3)将图①中的Rt△DEF沿着射线BA的方向平移至如图②所示的位置,使点D落在BA的延长线上,FD的延长线与CA的延长线垂直相交于点M,BC的延长线与DE垂直相交于点N,连接OM、ON,试判断线段OM、ON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7.△ABC中,∠ACB=90°,AC=BC,AB=2.现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AB的中点D处,两直角边分别与直线AC、直线BC相交于点E、F.我们把DE⊥AC时的位置定为起始位置(如图1),将三角板绕点D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α(0°<α<90°).
(1)在旋转过程中,当点E在线段AC上,点F在线段BC上时(如图2),
①试判别△D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②判断四边形ECFD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2)设直线ED交直线BC于点G,在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点G,使得△EFG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CG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8.如图,已知△BAD和△B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D=∠BCE=90°,点M为DE的中点,过点E与AD平行的直线交射线AM于点N.
(1)当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求证:M为AN的中点;
(2)将图1中的△BCE绕点B旋转,当A,B,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2),求证:△AC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将图1中△BCE绕点B旋转到图3位置时,(2)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试证明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课后巩固计划: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________
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教师签字:________ 教师评语:
教学主管审核批复:
教学主管签字:________
学思堂教育教务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