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读书》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二上小古文16篇》课件
![《二上小古文16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29694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1.png)
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Part
03
小古文16篇精讲
《论语》节选
总结词
讲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详细描述
选取了《论语》中的若干章,展现了孔子对于教育的独到见解,强调了“因材 施教”和“学思结合”的教育理念。
《孟子》节选
总结词
阐述孟子的道德观
详细描述
节选了《孟子》中的几段文字,深入剖析了孟子关于人性本善的论述,以及他对 于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的阐释。
Part
05
小古文拓展阅读
相关书籍推荐
《小学生小古文100篇》
这本书收录了100篇经典小古文,适合小学生阅读,有助于拓展阅读视野,提高文言文 阅读能力。
《中华经典诵读本》
这是一本收录了许多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的书籍,适合小学生拓展阅读,培养对古典文学 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网络资源分享
要点一
古诗文网
这是一个专门提供古诗文资源的网站,包括小古文、诗词 、文言文等,内容丰富,适合小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学习 。
引入更多教学资源
可以整合更多的教学资源,如 音频、视频、图片等,以丰富 课件的内容和形式。
推广应用
可以将该课件推广应用到更多 的学校和教学机构,让更多的
学生受益。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二上小古文16篇》 ppt课件
• 引言 • 小古文基础知识 • 小古文16篇精讲 • 小古文学习方法 • 小古文拓展阅读 • 小古文教学反思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二上小古文16篇》
适用对象:二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小古文,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 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Part
03
小古文16篇精讲
《论语》节选
总结词
讲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详细描述
选取了《论语》中的若干章,展现了孔子对于教育的独到见解,强调了“因材 施教”和“学思结合”的教育理念。
《孟子》节选
总结词
阐述孟子的道德观
详细描述
节选了《孟子》中的几段文字,深入剖析了孟子关于人性本善的论述,以及他对 于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的阐释。
Part
05
小古文拓展阅读
相关书籍推荐
《小学生小古文100篇》
这本书收录了100篇经典小古文,适合小学生阅读,有助于拓展阅读视野,提高文言文 阅读能力。
《中华经典诵读本》
这是一本收录了许多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的书籍,适合小学生拓展阅读,培养对古典文学 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网络资源分享
要点一
古诗文网
这是一个专门提供古诗文资源的网站,包括小古文、诗词 、文言文等,内容丰富,适合小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学习 。
引入更多教学资源
可以整合更多的教学资源,如 音频、视频、图片等,以丰富 课件的内容和形式。
推广应用
可以将该课件推广应用到更多 的学校和教学机构,让更多的
学生受益。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二上小古文16篇》 ppt课件
• 引言 • 小古文基础知识 • 小古文16篇精讲 • 小古文学习方法 • 小古文拓展阅读 • 小古文教学反思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二上小古文16篇》
适用对象:二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小古文,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 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25 古人谈读书 课件(共34张PPT).ppt
![25 古人谈读书 课件(共34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b1f00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6.png)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教的态度
喜欢古代文
天生
献或文化。 勉励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我不是天生就有知识的人,而
是喜欢古代文献,通过勤奋的追
求而获得知识。
道理:没有天生就知道
知识的圣人,像孔子这
样多知多智的人,之所
以能达到这一境界,也
是因为多听多记、勤奋
好学的缘故。
相似,如同
好像 不如;比不上 尚且仍然
读书需用心, 才能记得牢
语气词,意 为“吗”
三到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心到
三 到
眼到
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 细;心眼既不专一,却 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记亦不能久。
通过 “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 道理?
读书有三到,也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其中心到是最重要的,说明我们再读书学习的时 候不仅要仔细看、认真读,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 学习,把学习态度放到第一位。
(2)圈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小组讨论。
学法导读
初读课文,在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注意把握 停顿。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了解词语的古今 异义现象,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读书 方法对你有何启发。最后,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背诵 课文,并学习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明道理的方法。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心
睡觉
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 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 不如去学习。
说一说:通过阅读这段文章,你得到了哪些收获呢?
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请 教问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懂就 是懂,不要不懂装懂。学习要把知识牢记于心, 不能自满,不能患得患失。
小古文:读书(二年级晨诵)
![小古文:读书(二年级晨诵)](https://img.taocdn.com/s3/m/5388fbe8a26925c52cc5bfc9.png)
四读,读懂蕴含的道理。
小朋友,读完以后,你明白了什么呢?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 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 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 禽兽何异?
名人读书的故事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小时候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 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 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 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 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 光用圆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 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 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 的大文豪,写出了《资治通鉴》。
qín shòu
则/于禽兽何异?
二读,读懂字词的含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读书
qín shòu
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
cháo xué
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
wéi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
qín shòu
则/于禽兽何异?
二读,读懂字词的含义。
饥饿 读书 吃
qín shòu
名人读书的故事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 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 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 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 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 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 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 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cháo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
xué
wéi
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
部编版五上语文24 古人谈读书】PPT课件
![部编版五上语文24 古人谈读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9ee92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2.png)
读下面的长句子,说说为什么这样断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
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
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 东曲阜)人。著名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 想创始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 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 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与《孟子》《大学》《中庸》 合称“四书”。
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 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 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 力集中,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 文章还要有感情地大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 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 “脑到”指善于动脑筋,勤思考,多分析。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结构梳理
读书有三到
心到 眼到 口到
最重要
主题概括
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读书 要 心想 、眼看、口诵。“ 心到”, 是“三到”中最重要的,用心思考 了,自然就会看得字,也会读得正 确并记忆犹新。
课堂小结
• 勤奋 + 三到 • 态度最重要
课堂演练
一、说说下面成语的意思。 不耻下问: 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
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诲人不倦: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二、说一说,读书如何做到“心到”?
想要做到心到,先要放平心态,确定心无 杂念,没有别的事情困扰着自己,读进去即可。 可以用笔辅助读书,也可以在安静的地方读书, 读书时要做到心无杂念,自然会被书中的文字 吸引了。
小古文上课版PPT
![小古文上课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1fd7f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2.png)
5、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yú),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wèi)王吹竽,宣王悦之,廪(lǐn)食(sì)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湣王继位,他喜欢听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茎横泥中, ,
藕有节, , 。
10、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一章节
6、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第一章节
六幅图能体现出天气的变化
1、勿贪多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8、日 时
一日一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hài),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PART ONE
8、日 时
一日一夜, 分为十二时。
8、日 时
申酉戌亥(hài),是也。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子时】23至1时 子-鼠
6、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jí)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yù)珠也。
楚国有一个在郑国卖他的珠宝的人,用名贵的木料造盒子,用桂椒来熏,用珠玉来点缀,用玫瑰来点饰,用翠鸟的羽毛来装饰。郑国的人买了这个盒子却把珠宝还给了商人。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珠宝。
PART 01
2、芦 花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课件(共76张PPT)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精品课件(共7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eda3cad58fafab068dc0282.png)
2.拓展:利用所学方法,课后自行预习后部分内容。
、读一读,写一写。
xiū chǐ jiào huì shǎo
suǒ wèi
héng xīn
kuī shì
quē
(羞 耻) (教 诲) ( 所 谓 ) ( 恒 心 ) ( 窥 视 ) ( 缺 少 ) 二、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战国]孟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北宋]苏轼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南宋]朱熹
名人读书的方法
◎ 欧阳修“计字日读”法:即每日定量计字, 日积月累,就能将一部部书籍背熟。
◎ 鲁迅“五到法”:“五到”即心到、眼到、 口到、手到、脑到。其中“手到”是指边读书 边做笔记;“脑到”是指善于动脑,勤思考, 多分析。
课文学习 • 教师抽读,检测效果
要求:教师在班级抽测学生朗读,检查朗 读效果并对学生朗读情况予以评价、指导。
指导生字书写
chǐ
wèi
huì
sòng
qǐ
耻谓诲 诵 岂
héng
kuī
jiē
quē
恒 窥皆缺
课堂总结
1.本堂课内容:运用小古文学习的方法将课文读通、读 顺、读流利,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予以巩固练习。
B.流水
C.等级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知__道__就__是__知__道__,__不__知__道__就__是__不__知__道__,__这__ 才__是__真__正__的__智__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____既__然__思__想__和__眼__睛__不__集__中__,__就__只__能__随__随__便__ 便__地__诵__读__,__绝__对__不__能__记__住__。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写一写。
xiū chǐ jiào huì shǎo
suǒ wèi
héng xīn
kuī shì
quē
(羞 耻) (教 诲) ( 所 谓 ) ( 恒 心 ) ( 窥 视 ) ( 缺 少 ) 二、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战国]孟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北宋]苏轼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南宋]朱熹
名人读书的方法
◎ 欧阳修“计字日读”法:即每日定量计字, 日积月累,就能将一部部书籍背熟。
◎ 鲁迅“五到法”:“五到”即心到、眼到、 口到、手到、脑到。其中“手到”是指边读书 边做笔记;“脑到”是指善于动脑,勤思考, 多分析。
课文学习 • 教师抽读,检测效果
要求:教师在班级抽测学生朗读,检查朗 读效果并对学生朗读情况予以评价、指导。
指导生字书写
chǐ
wèi
huì
sòng
qǐ
耻谓诲 诵 岂
héng
kuī
jiē
quē
恒 窥皆缺
课堂总结
1.本堂课内容:运用小古文学习的方法将课文读通、读 顺、读流利,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予以巩固练习。
B.流水
C.等级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知__道__就__是__知__道__,__不__知__道__就__是__不__知__道__,__这__ 才__是__真__正__的__智__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____既__然__思__想__和__眼__睛__不__集__中__,__就__只__能__随__随__便__ 便__地__诵__读__,__绝__对__不__能__记__住__。________________
《古人谈读书》PPT课件(第1课时)
![《古人谈读书》PPT课件(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0c51ef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5.png)
zhì 识
shí
相识 认识 老马识途
生字我会写
耻诲谓诵 岂
书写指导
qǐ
注意下半部分是 “己”。
huì wèi sòng
都是言字旁,在书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
准备 读准字音
hào 敏而好学 喜好。
zhì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同“智”,智慧的意思。
学习古人读书智慧
学习《论语》
朗读课文第一部分,读好停顿, 注意长句子的断句。
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 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 睡,用来思考问题,(但并) 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
曾经
读一读
理解了课文大意,请大家再次 朗读课文。
通过阅读这则文言文,你得到了哪些 启发和收获呢?
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 态度,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 明白的问题,懂就是懂,不要不懂装 懂。学习要把知识牢记于心,不能自 满,要时刻保持一颗求知向学的心。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
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中国 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一生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四 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资 治通鉴纲目》《诗集传》等。
准备 学习认字写字 词语我会认
chǐ
不耻下问
zhì
默而识之
qǐn yǐ
qǐ
终夜不寝 矣 岂
记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默而识之 博闻强识
多音字我会读
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可以结合 注释或上下文先猜一猜,也可以跟同学交流 一下。
这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 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聪敏而又喜好学习, 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 己的人请教为耻。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 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不 知疲倦。
《古人谈读书》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古人谈读书》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9e7405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6.png)
课文解读
勤勉的态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注 释 【非】并不是。 【好】喜好。 【敏】此处指勤勉。
翻 译 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 化,靠勤奋求取知识的人。
课文解读
勤奋、进取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注 释 【如】好像。 【恐】害怕。
【及】赶得上。
翻 译 学习如同追赶什么一样,唯恐赶不上,赶上了, 又怕丢失掉。
也。”
——《论语·公冶长》
翻译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他‘文’的称号呢?” 孔子说:“他聪敏又喜爱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 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谥他‘文’的称号。”
课文解读
学与教的态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注 释 【识】记住。 【诲】教诲。
【厌】满足。
翻 译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知识不觉得满 足,教诲他人不知道疲倦。
——《不懂就要问》
结合刚才的句子,你从中读到了“智”吗?
课文解读
谦虚的态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注 释 【敏】聪敏。 【耻】以……为耻。 【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翻 译 聪敏而又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 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延伸阅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课文解读
学与思的关系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 如学也。
注 释 【尝】曾经。 【以】用来。
翻 译 我曾经整个白天不进食,整个夜里不睡觉,把时间 用于思考,但是徒劳无功,这样还不如去学习。
拓展延伸 《论语》(节选)
统编 五语上
25. 古人谈读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
飞鸟走兽这类动物,饿了知道去吃,渴 了就会去喝,还能自己建造巢穴作为自 己休息的场所,其中更灵异的,还能按 照人的指示去行动,只是因为不知道读 书 ,所以一直不如人,人如果不读书, 那么和禽类兽类有什么分别?
.
11
.
3
其异者,能为人言。
其中更灵异的,还能按照人的指示去 行动。
.4Biblioteka .5.6
.
7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只是因为不知道读书 ,所以一 直不如人。
.
8
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
人如果不读书,那么和禽类 兽类有什么分别?
.
9
拍手读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 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 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
四四方方一糍粑,一世也难吃光它 (打一物)
.
1
读书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 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 则于禽兽何异?
.
2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 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飞鸟走兽这类动物,
饿了知道去吃,渴了就会去喝, 还能自己建造巢穴作为自己休息的场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