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定义: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
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
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
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
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
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
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
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
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
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
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遂王天下。
(《韩非子·五蠹》)(王天下:统治天下。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㈠判断方法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
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㈡活用形式1.名词十名词(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用作动词。
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后一个名词作动词的,属于主谓结构)例1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 晋军函陵(军,驻扎.驻军)(《烛之武退秦师》)分析例1中“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例2中“军”本是名词,用“函陵”前,活用为动词,是“驻扎”的意思,“军函陵”是动补结构。
2.副词作状语十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3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模仿)(《屈原列传》)例4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寡人之于国也》)分析例3中“祖”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皆”后,活用为动词,是“效法.模仿”的意思。
例4中“王”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不”后,活用为动词,是“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的意思。
3.能愿动词+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5 左右欲刃相如(忍,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例6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劝学》)分析例5中“刃”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欲”之后,宾语“相如”之前,活用为动词,含有“杀”的意思,“欲刃相如”就是“想用刀杀掉相如”的意思。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在古代文献中,汉语的词类活用是一个重要的词汇现象。
不同于现代汉语,古汉语的词类活用是广泛应用的,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地介绍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结合一些例子进行说明。
一、名词类1. 名词的数古汉语名词的数有单数和复数之分。
复数形式的产生有以下几种方式:1)以“们”,“等”等结尾,如众人,诸侯等;2)重复同一个名词,如船船,马马,云云等;3)以“家”,“处”等词语表示单位数量,如三家、五处等。
例如:“笔下生花,语惊四座。
赖有牛倌心疼,毛驴皆知我心事。
”这里的“牛倌”和“毛驴”都是复数形式。
古汉语的名词有主格、宾格、属格、呼格、纪格等格。
其中,主格表示名词是主语,宾格表示名词是宾语,属格表示名词为某物的属主,呼格表示名词为被称呼的对象,纪格表示名词的标志。
例如:“夫君入宫天一九年,铜马铁骑空相见。
”这里的“夫君”是主格,“天”是宾格,“骑”是属格,“铜马铁骑”是呼格,“九年”是纪格。
二、动词类古汉语动词的时态有过去、现在、将来三种。
例如:“圣人于帝王之世,主文修武,将海内九州融为一体。
”这里的“于帝王之世”表示过去时,“主文修武”表示现在时,“将海内九州融为一体”表示将来时。
2. 动词的语气古汉语动词的语气有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假设语气等。
例如:“请安!疏阔虑得太深,盼吾妻永保清明。
”这里的“请安”是祈使语气,“盼吾妻永保清明”是假设语气。
三、形容词、副词类1.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古汉语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方式与现代汉语相似,一般在词尾加上“于”、“之”的后缀来构成。
例如:“楚王好为长鲸,将千里馀余。
虽有剧波亦不沉,猖珵可餐,不可制伏者也。
”这里的“长”是比较级,“最”是最高级。
古汉语形容词和副词的程度有“甚”的方式。
例如:“甚矣吾衰!”这里的“甚”表示非常,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很”。
综上所述,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汉语语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古汉语是中国古代的语言,其词类活用包括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代词和数词等。
这些词类在古代文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理解古文化和古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古汉语词类活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帮助读者了解古代汉语的词法特点。
动词古汉语的动词包括实义动词和虚词。
实义动词通常用于表示动作或状态,如“行”、“走”、“飞”等。
虚词则用于表示情态、愿望、推测或假设等,如“能”、“要”、“将”等。
古代文学中,动词常常通过词性转换或词义扩展来达到丰富表达的目的,例如“行”可以表示“行走”,也可以表示“行为”,“行为”可以表示“表现”。
“行”和“行为”在古文中常常互相转换,表达丰富的意义。
形容词古汉语的形容词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形容词可以通过词义扩展或者修饰语的方式来丰富表达,例如“美丽”可以表示“美好的”,也可以表示“漂亮的”。
“美丽”的意义在古文中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灵活表达,增加了古文的含蓄和韵味。
代词古汉语的代词用于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代词的活用主要体现在指称范围和语法功能上,例如“何人”可以表示“谁”,也可以表示“什么人”。
“何人”在古文中常常通过语境来确定具体的指称范围,增加了古文的含蓄和灵活性。
总结古汉语词类的活用主要体现在词义扩展、词性转换、语法功能和修饰语上。
通过对古汉语词类的活用进行简要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中词语的丰富含义和丰富表达方式,增加对古文化和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古代汉语的词法特点,提高古文阅读的能力和欣赏古文的乐趣。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古汉语是中国古代的语言,其词汇丰富多样,词类活用也颇为丰富。
古汉语词类活用是指古代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各种词类在句子中的使用和活用方式。
本文将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几个词类入手,对古汉语词类活用进行简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
一、名词的活用古代汉语的名词活用主要表现在名词的拟声和叠用上。
拟声是指通过词的音韵来表达其含义,比如“嘉”表扬、赞美;“噱”开心、愉快。
叠用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名词组合在一起,表示复合的概念,比如“风雨”、“悲喜”、“阴阳”。
古代汉语的名词活用还表现在名词的变化和派生上。
名词的变化包括单复数、格助词的变化,比如“士人”、“士人们”;名词的派生包括通过词缀、前缀、后缀等方式派生新词,比如“喜悦”、“悲伤”。
古代汉语的动词活用主要表现在动词的时态、语态和语气的变化上。
在时态方面,古代汉语的动词有现在、过去和将来时的区别,比如“行”、“行矣”、“将行”。
在语态方面,古代汉语的动词有主动和被动的区别,比如“见”、“见矣”;在语气方面,古代汉语的动词有陈述、疑问、祈使等不同的语气,比如“行”、“行否”、“行乎”。
古代汉语的形容词活用主要表现在形容词的级别和程度上。
形容词的级别包括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比如“美”、“较美”、“最美”;形容词的程度包括肯定、否定和疑问等不同的程度,比如“美”、“不美”、“美否”。
除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外,古代汉语还有副词、代词、连词等其他词类,它们在句子中的活用也各具特点。
比如副词的活用主要表现在副词的程度和方式上,比如“极矣”、“如此”;代词的活用主要表现在代词的人称、数和格的变化上,比如“吾”、“尔”、“余”;连词的活用主要表现在连词的连接关系和逻辑关系上,比如“而”、“乃”。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丰富多样,每种词类在句子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活用方式。
通过对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简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增进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古汉语是中国文化长河中一段重要的历史时间。
与现代汉语相比,古汉语的词汇用法有着较大的不同,如一些词汇的活用。
本文将简析古汉语的词类活用。
一、动词古汉语中的动词有时候并不会进行时态的变化。
因此,经常会在后面加上时间状语来表示动作时态。
比如,洒和泼,古汉语中是没有进行时态的,需要用“一路洒下”和“一路泼下”来表示过去的洒和泼。
同样地,古代汉语中也没有被动语态,需要用“受到”“被”等词来表示。
古汉语中的动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通过加上一个表示程度、方向的副词来表明它的意义。
比如“驱”本意是催促,但是加上副词“赶走”的话就表示赶走。
二、形容词古汉语中的形容词通常是不需要进行变化的,即不需要根据性数、时态等变化它的形式。
比如“红色”,无论是用来形容一个物品还是形容一条鱼,都是不会变化形式的。
此外,古汉语的形容词还能通过加上一个表示贬义、褒义的词来表示它们的正向或负向意义。
比如,“怯懦”+“无赖”的意思是害怕、胆小;而“怯懦”+“刚毅”的意思则是谨慎、稳健。
三、名词古汉语中的一些名词在用法上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活用。
比如,“亲”在古汉语中可以表示父母或者祖宗等,而它也可以用来表示称呼老师、长辈等时的尊称。
另外,很多名词在古汉语中是没有复数形式的,比如“金鱼”,无论是一条还是多条,它的形式都是不变的。
四、副词古汉语中的副词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活用。
比如,“反而”和“而反”都是表示转折的副词,但是它们的使用情况却略有不同。
如果前面是肯定的意义,就用“反而”;如果前面是否定的意义,就用“而反”。
此外,古汉语中的一些副词也可以与动词结合起来使用,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色彩。
比如“突然”+“抽泣”、“激动”+“澎湃”等,可以用来描绘持续不断的情感反应。
综上所述,古汉语中的各个词类都存在一些特殊的活用方式,需要我们仔细学习和理解。
只有在真正掌握了这些技巧之后,才能更加准确地使用古汉语,享受其中的美妙和古典。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古代汉语通论(一)一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定义: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
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
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
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
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
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
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
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
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
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
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遂王天下。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又称古汉文,指的是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汉族语言文字。
古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词类活用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在古汉语中,词类活用是指词语在不同语境和语法功能下,形态和用法的变化和变动。
古汉语的词类活用主要涉及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四类词。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些词类的活用特点。
名词:
古汉语的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
在单数形式中,名词一般不发生变化,如“人”、“山”等。
在复数形式中,名词的变化规则较为复杂,常见的变化方式有加“们”、加“等”、变音调等。
“人”变为“人等”、“人们”;“山”变为“山等”、“山北”等。
动词:
古汉语的动词有词干变化和时态变化两个方面的活用。
动词的词干变化主要包括词尾变化、词形变化和词义变化。
“行”、“走”、“看”等动词的词干在不同语法功能下会发生变化,如“行”在句末加“者”变为“行者”,表示施动者的意思;“走”在句末加以声调变化,如“走山”、“走水”等。
形容词:
古汉语的形容词有形容词性的后置补语和形容词性的量词等两个方面的活用。
形容词的后置补语一般在形容词后面加上“之”,如“美之人”。
形容词性的量词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如“一片白茫茫”。
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更加复杂和灵活。
词语的形态和用法在不同的语境和语法功能下会发生变化。
对于学习古代文献和古代汉语有一定的重要性和意义。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本文是关于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感谢您的阅读!(一)古代汉语的词分类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什么是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染绿了。
这是诗人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种临时性的手法。
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形容词“绿”在此活用为动词。
(三)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
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甘其食,美其服。
”――“食”为名词,食物。
“公赐之食,食舍肉。
”――前“食”为名词,食物。
后“食”为动词,吃。
这句意思是,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不吃)。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食”为动词,使动用法,给……吃。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
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从左右,皆肘之。
”――这句的“肘”本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
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
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
所以这只是活用。
又如上例的形容词“绿”在诗句中由于修辞的需要而活用为动词,也只是一种临时的用法,这种用法并没有成为“绿”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也属于活用。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详解
(1)将军被坚执锐,伐无道。(《陈涉世家》) ——将军身披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讨伐无道的昏君。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 ——你的理论是不杀少数人,却杀众多的人,这不能叫作了解事类。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醒晋文之事》) ——尊敬我的老人,从而推及别人的老人。
(4)乘坚策肥,履丝 缟。(《论贵粟疏》) ——驾着坚固的车子,骑着肥壮的骏马,穿着丝鞋,拖着丝绸的长衣。
4.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作状语直接修饰谓语动词的,而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 遍的现象。表时间、处所以外的其他名词,也能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比喻性的,可译为“像……一样”。 ①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像北斗七星那样地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地弯曲,或隐或现,隐约或见。 ②(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项伯)常常用身子像鸟的翅膀那样遮蔽沛公。 -3- ②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天下的人像云彩那样地汇集,像回声那样地应和,扛着粮食,像影子紧随形体那样跟从着。
(4)方位名词作状语 ①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从小丘往西走一百二十步。 ②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向上吃到尘土,向下喝到泉水。 ③ 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过秦论》) —在国内建立法令制度,……在国外采用连横的策略使诸侯互相争斗。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
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等类;虚词可此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等类。
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语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
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精华藏用作状语、补语,等等。
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形容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
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
名词用作状语,并不是词类活用,但是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 “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相如廷斥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待奴隶一样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负而前驱(方们名词“前”作动词“驱”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在前面)仓皇东出(方们名词“东”作“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东)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事不目见耳闻(名词“舟”“目”“耳”分别作动词“行” “见”“闻” 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用眼睛,用耳朵)内外多置小门/使不上漏/雨泽下注/东犬西吠/前辟四窗(方位名词作状语)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隶”作动词“使”的状语:当作奴隶一样)(二),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是指汉朝以前的汉语,因此它的词汇和语法系统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
其中词类活用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动词、形容词、副词等部分。
下面我们来简单地介绍一些古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活用方式。
1. 动词
动词是句子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活用方式可以是:
(1)时态:古汉语中的时态主要有过去、现在、将来三种,分别对应于过去式、现在式、将来式。
(2)语气:古汉语中的语气主要有陈述、疑问、祈使、虚拟四种,分别对应于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命令语气和虚拟语气。
(3)体:古汉语动词分为两种体,分别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
2. 形容词
形容词是描述名词特征的词汇,古汉语中的形容词一般分为两大类:形容词和形容动词。
它们的活用方式是:
(1)级别:形容词和形容动词都有比较等级和最高等级,表达不同程度的含义。
(2)修饰:在古汉语中,形容词和形容动词修饰名词时,可以作前、后和后置定语。
3. 副词
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的词汇,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概念。
古汉语中的副词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程度:副词可以表示不同的程度,如“极、甚、俄、微、庶、稍等”等。
(2)接续:副词可以与另一个副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短语,表达特定的含义。
(3)数量:副词可以表示数量,如“仍、尚、犹、靡”等。
总结起来,古汉语词类活用丰富多样,不同的词类之间可以灵活地相互组合,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学习古汉语的时候,要注意掌握其特殊的语法系统,提高汉语水平的同时也可以增长人文素养。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就是词类活用。
活用的类型:名词的活用名作状、名作动、名词使动、名词意动动词的活用动作名、动词使动、动词为动形容词的活用形作名、形作动、形容词使动、形容词意动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
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
1、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频率。
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石钟山记》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木兰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2、表动作方向、处所。
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向)……”。
而相如廷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3、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
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促织》4、表对人的态度。
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5、表比喻。
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当名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不再表示人或事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时,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了。
名词用作动词后,原有的名词义并没有消失。
只是增加了和上下文相适应的动词的意义而已。
1 驴不胜怒,蹄之2 一狼洞<其中>3 非能水也左右欲刃相如4 二月草已芽中通外直,不蔓不枝5 范增数目项王6 置人所罾鱼腹中7 天雨墙坏三、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语言中的一种,其词类活用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古汉语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连词、助词和叹词等。
下面对古代汉语词类的活用进行简要分析。
名词:古汉语的名词包括实词和虚词 two 英寸指物名称,也有部分动词和形容词用名词加“之”构成的形式表示状态。
例如“骆驼”、“鱼”、“花”等实词名词,而“礼之”,“怠之”等虚词名词。
古代汉语的名词没有性、数、格等变化,但在句子中根据语境可以表达单复数和主谓关系。
动词:古汉语的动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种。
实词动词表示具体的动作或状态,如“行”、“食”、“歇”等;虚词动词则表示抽象的动作概念,如“礼”、“怠”、“念”等。
古代汉语动词的活用和时态、语态等有一定差异,但整体上也是根据句子的语境来理解其意义。
形容词:古代汉语的形容词主要用于修饰名词或做谓语,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
形容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放在主语之前或之后,也可以作为谓语。
古代汉语的形容词没有程度、性、数等变化。
副词:古代汉语的副词主要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
古代汉语的副词常常与动词连用,形成动状结构,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方式、程度等。
数词:古代汉语的数词主要用于表示数量,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种。
基数词用于表示数量的总体,如“一”、“二”、“三”等;序数词用于表示次序,如“第一”、“第二”、“第三”等。
古代汉语的数词在句子中常常放在名词之前修饰名词。
量词:古代汉语的量词用于表示物品的数量或者物品的类别。
古代汉语的量词没有现代汉语丰富,大部分使用基础的量词,如“个”、“只”、“条”等。
代词:古代汉语的代词主要用于代替名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
古代汉语的代词在句子中的位置、语法功能等和现代汉语有一定差异,但整体上也是根据句子的语境来理解其意义。
连词:古代汉语的连词用于连接句子或词语,表示逻辑、关系、条件等。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使動用法是古漢語的重要語法現象之一,它實際上是用 動賓式的結構去表達兼語句式的內容。使動用法的內 容主要包括動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名 詞的使動用法以及數詞的使動用法等。
(一)動詞的使動用法
動詞的使動用法是指,動詞充當謂語時其意義 是使令性的。 這類謂語和賓語的關係是:在主語的作用下, 謂語使賓語產生謂語自身所代表的行為動作。 動詞的使動用法主要分为两类: 甲、不及物動詞的使用方法 乙、及物動詞的使用方法
例如:
•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孟 子· 盡心上》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戰國策· 齊策》 • 漁人甚異之。(陶淵明《桃花源記》)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韓非子· 說難》) • 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晁錯《論貴粟 疏》) • 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淮南子· 原 道訓》
注意
及物動詞用作使動時在形式上和一般的賓 動結構沒有兩樣,區別主要是根據語意和上 下文。例如: ·武丁朝諸侯,有天下,猶運之掌也。 《孟 子·公孫丑上》 • 孟子將朝王。 《孟子·公孫丑下》 前句意為:“武丁使諸侯朝見”。武丁是 王,不可能去朝拜諸侯。 後句意為:“孟子將朝見齊宣王”。孟子 是一個學者,不可能使齊宣王朝見自己。
(四)數詞的使動用法
數詞的使動用法是指,數詞用作動詞充當謂語後其意 義是使令性的。這種謂語與賓語的關係是:在主語 的作用下,謂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其自 身所代表的數目或特點。例如: • 霸主將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長有諸侯乎? (二三之:使德行反復無常。)《左傳·成公八年》 • 楚人惡君之二三其德也,亦來告我曰:“秦背令狐 之盟。” (君:秦桓公。令狐之盟:指魯成公十一年秦、晉兩國 在令狐舉行的媾和之盟。令狐,晉地名。) 《左傳·成公 十三年》 •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詩 經·衛風·氓》 •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詩經·秦風·黃鳥》
第八讲古汉语的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中,名词可以作状语,起副词的作用, 名词可以不用介词的帮助,直接放在谓语中心语前 面作状语,我们称之为“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有以下几种情况: 普通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 时间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 方位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黔之驴》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 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 《过秦论》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子· 天论》 贫:“贫之”的省略,使之(国家贫)。 “夫子华既为太子而求介于大国,以弱其国, 亦必不免。” 《左传》
C. “日、月”作状语表示情况逐渐发展。 译成“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的、一月月地” 。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 之生日蹙。 柳宗元《捕蛇者说》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之。 《史记· 田单列传》 D . “时”表示及时、按时、当时。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 秋水》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1.普通名词作状语的四种情况: 普通名词作状语指古代汉语常有的普通名词直接 用于动词前作状语的现象。 (1)表方位、处所。 表达行为动作在什么地方发生,或者行为动作向 着什么方向发生。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汉书· 高帝纪》 庭见相如。《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夫山居而谷汲者,媵腊而相遗以水。《韩非子》
三、特殊动宾关系(“为”动句) (一)表示主语替宾语施行某一动作。 宾语一般指人。 “主语给(替)宾语做什么”。 晋解张御郤克。《左传· 宫之奇谏假道》 夫人将启之。《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父曰:“履我。”《史记· 留侯世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2009-04-29 21:52:36)标签:古代汉语教育分类:文言文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汉语的词类,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一些小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属于实词。
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
比如,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带宾语,经常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作谓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作定语,这些情况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
例如《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其中的“风”本是名词,在这句话中,它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有吹风、乘凉的意思。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
”“刃”由名词而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并带上了宾语“相如”。
又如《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
”句中的“坚”和“锐”原是形容词,这里临时充当名词,作宾语。
这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临时改变词性和用法的现象叫做词类的活用,上古汉语中很常见,后代仿古作品中也不鲜见。
现代汉语虽也有这样的现象,如“铁了心”的“铁”,名词活用作动词,“今天你‘布袋’了吗?”(《扬子晚报》2003年9月15日B12版)中的“布袋”,但总起来说比较少。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现象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此外,名词用如一般动词和用作状语的现象也很常见。
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
如《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句子中的“惊”,并不是说主语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使宾语姜氏受了惊吓。
实际上,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宾+动”的意思。
现代汉语一般不用使动用法,而是用递系结构来表示。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2、动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见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
例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季氏》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来”“活”“生”本来都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这三个例句中全都带上了宾语,宾语分别有“之”和“死”(死者),它们的意思是“使宾语来、使宾语活、使宾语生”,而不是主语本身“来、活、生”。
有时侯,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仍然用作使动用法。
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论语·季氏》这个“来”是“使远人来”的意思。
再如: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荀子·天论》“病”为使动用法,但省略了宾语“之”,下文几乎相同的句式中用了“使之全”,为递系结构,有兼语“之”,由此可知,“病”是“使之病”的意思。
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少,但也存在。
如: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宣公二年》单看这一句看不出有使动用法,但如结合上下文就不难知道。
这一句不是主语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主语晋侯使宾语赵盾饮酒。
“饮”是个及物动词,在这里作使动用法,意为“使……喝”。
再如: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论语·微子》“食、见”两个动词原来也是及物动词,此处作使动用,从上下文看,分别是“使之食”“使其二子见”的意思。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及物动词的一般用法从形式上不容易分辨,必须认真分析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中,形容词也常常用作使动,它的意思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样,形容词也带了宾语。
例如: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膏腴之地。
《触龙说赵太后》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论语·子路》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礼记·礼运》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梁惠王上》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
《孟子·滕文公下》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孟子·告子下》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荀子·天论》“高”是“使……增高”,“尊”是“使……尊贵”,等等。
“高、尊、富、正、笃、睦、和、远、轻、苦、劳、空乏、强”等形容词用作使动以后,都带上了宾语,作谓语动词。
最后一例的“贫”字也是形容词用作使动,但是并没带宾语,不过与下文的“不能使之富”相比较,我们能够看出“贫”是“使之贫”的意思,在这里也是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在后代诗词中时有所见,增加了诗词的生动性,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形容词“绿”在诗句中是“使……变成了绿色”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中,名词有时也用作使动,从意思看,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今君为会而灭同姓。
《史记·晋世家》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例一“生死”与“肉骨”为对,“生死”不是并列结构,而是动宾结构,“生”是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死者复生”;同样,“肉骨”也是动宾结构,“肉”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白骨长肉”。
例二“国”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异姓立国”。
例三“王”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我成为王”。
用作使动用法的名词有时后面也可以省略宾语。
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刘向《新序·节士》)“臣”和“友”是名词活用作使动,但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不得而臣也”“不得而友也”两句的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
这种省略的宾语,要靠上下文的文意去体会和补足。
二、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和使动用法的区别是,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则是主观上的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
如: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孟子·梁惠王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两例中“小”都带了宾语,都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但第一例是“使之变小”,显然是使动用法。
第二例“小鲁”“小天下”,不可能是使鲁变小、使天下变小的意思,而是主观上感觉到鲁国变小、天下变小了。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事实上不一定具有这个性质或状态。
例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小国寡民》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齐策》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庄子·秋水》例一的“甘、美、安、乐”本来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意思是“以……为甘、以……为美、以……为安、以……为乐”;例二的三个“美我”是“认为我美,以我为美”;例三中的形容词“少、轻”也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少、认为……轻”。
以上各例活用作意动的形容词都带了宾语。
形容词用如意动,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
2、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如意动,意思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或当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如: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讬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
《荀子·赋》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苏轼《前赤壁赋》)例一的两个“夫人”是名词活用作意动,它带上了宾语“之”,意思是“把她看作夫人”;例二的“友”和“子”是名词用作意动,全句的意思是“以风为友,以雨为子”;例三的“侣、友”都是这种用法,并且分别和后面的名词构成了动宾结构。
对于意动用法,要把握住它所表示的“认为”这个意义特点,这样,就可以把它和表示“使令”意义的使动用法区别开来,也可以把它和表示一般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区别开来。
三、名词用如动词实际上,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也属于名词用如动词。
除了这两种用法外,名词还可以在其他情况下用作谓语动词,这时它并不起使动或意动的作用,但词义一般也产生一些变化。
名词用如一般动词比起用作使动和意动更普遍。
例如: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左传·成公二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例一“肘”本是名词,这里用作动词,是“用肘捣”的意思;例二“水”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游泳”;例三的“侯”用如动词,有“做诸侯”的意思;例四的“面、腋”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古汉语中不仅普通名词可以用作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用作动词,如:秦师遂东。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
(徐宏祖《游天都》)三例中的方位名词“东”“西”“前”都用作动词,词义分别变为“往东、往西、向前”。
四、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很少作状语。
古代汉语不但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以作状语。
由于名词的这种作用和副词相似,所以有的人称之为名词用如副词。
普通名词作状语,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有的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有的表示比喻。
1、表示方位或处所。
例如: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山海经·夸父逐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荀子·劝学》大月氏复西走。
《汉书·张骞传》范雎至秦,王庭迎。
《范雎说秦王》群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战国策·齐策》例一的“北”、例二的“上、下”、例三的“西”表示方位,例四的“庭”、例五的“面”表示处所。
2、表示工具或依据。
例如: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
《范雎说秦王》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汉书·霍光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列子·汤问》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三国志·华陀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