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
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由于 教 学 中 出 现 了体 育 教 学 的 应 试 化 现 象 , 正 使 常 的体育 课 教学 受 到一 定 程度 的影 响 。在实 际 操作 中 , 多 数 的测 验工 作 是在 体 育课 上 进行 的 , 育课 大 体
教 学 变 成 枯 燥 乏 味 的 达 标 课 , 些 都 影 响 了 学 生 学 习 这
间拓展其 个性需 求 , 体现 学生 的主体性原 则 。 以
二 、 育教 学 必须 以育 人为 本 体 1 转 换 “ 试 教 育” 思路 。 立 “ 康 第 一 ” . 应 的 树 健 的
新 理念
长 期 以 来 高 校体 育 受 “ 试 教 育 ” 影 响 , 利 应 的 不 于学 生形 成 正确 的健 康观 念 和终 身体 育 的 意识 。不 利 于 激 发 学 生 的 运 动 兴 趣 和 养 成 良好 的 锻 炼 习 惯 。 具 体表 现 为 , 生喜 欢体 育 却 不太 愿 意上 体育 课 。 学 体 育 课 学 的 内 容 大 都 在 实 际 生 活 中 用 不 了 ,想 用 的 又 无 法 从 体 育 课 上 学 到 。学 生 离 开 学 校 到 社 会 上 后 , 很 少人 能够 长期 坚 持锻 炼身 体 , 康 状况 不 如人意 。 健 所 以 , 须 树 立 “ 康 第 一 ” 理 念 , 学 生 变 被 动 为 主 必 健 的 使
、
学 生 体 质 现 状 总 体 分 析
1 .学 生 的 身 体 素 质 呈 逐 年 下 降 趋 势 , 缺 乏 正 确
的 学 法 引 导 从 总 体 情 况 看 , 生 的身 体 素 质 状 况 每 学 年 表 现 学 在体 能测试 成绩上 呈逐年 下降 的趋势 。 析其原 因在 分 于学 生 还 不 能 正 确 理 解 体 育 的 重 要 性 , 不 能 产 生 体 即 育 动 机 的 成 因 。2 0 0 6年 9月 初 上 海 电 机 学 院 高 职 学 院对 军 工路 校 区所 有被 纳 入体 育 教学 任 务 的几 乎 所 有班级进 行 了一次体 育理 论课 调查 , 现 经过 十三 年 发 体 育 教 育 的 高 职 学 生 ,不 能 正 确 理 解 体 育 的概 念 , 体 育 动 机 处 于 较 低 的 水 平 ; 中 近 一 半 的 学 生 没 有 明确 其 的体育 动 机 , 是 为 了不 违 反学 校 的课 程安 排 , 无 只 在 奈 的 情 况 下 被 动 地 参 加 体 育 教 育 , 有 近 三 分 之 一 的 另 学生 也只是 在应试体 育 动机 的促成 下接 受体 育教 育 。 根据 心理学原 理 , 生体 育行 为产生 的直 接原 因是 体 学 育 动 机 , 育 动 机 是 学 生 接 受 体 育 教 育 、 加 体 育 活 体 参 动 的 积 极 性 的 主 要 源 泉 和 心 理 因 素 之 一 , 学 习 的 始 是 动 因 素 。 由于 学 习 的 始 动 因 素 消 失 , 生 将 参 加 体 育 学 锻 炼 仅 限制 在 每 周 2学 时 的 体 育 课 , 样 体 育 锻 炼 缺 这 乏 连 续 性 和 经 常 性 , 生 日常 参 加 体 育 活 动 的 情 况 几 学 乎 是空 白 , 访谈 中得 知 , 于工作 、 习较 为繁忙 且 从 由 学
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
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体育教育的认识逐渐形成了许多新的理念。
其中,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这一理念的内涵和应用方法,并分析其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教育的影响。
一、引言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然而,长期以来,基于成绩和竞争的教育观念导致学生重视成绩和竞争,忽略了身心健康的培养。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一种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应运而生。
二、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即将学生的身体、心理和人格发展作为教育过程的核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
在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强调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和潜力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以人为本还强调体育教学的个人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健康第一”是体育教学的根本宗旨,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体育课程要以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基础,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体育教学中,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锻炼,还要关注其心理健康。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争,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方法1.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每个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不同,只有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体育教学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运动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并享受运动的乐趣。
2.注重个体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体育教学中,不能一刀切地对待学生。
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指导。
因材施教,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潜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强调综合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竞技成绩。
体育教学不能仅仅评价学生的竞技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
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摘要】体育教学在学生健康成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探讨了贯彻“健康第一”理念的体育教学新理念。
首先介绍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健康第一”理念的提出。
接着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论述了体育教学应该注重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生运动。
结尾强调了贯彻“健康第一”理念的重要性,探讨了未来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结合“健康第一”理念的实际操作建议。
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对学生的重要意义,为未来体育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关键词】体育教学、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体育教学理念、个体差异、学生全面发展、终生运动、发展方向、实际操作建议1. 引言1.1 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体育教学在学生的整体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体育教育,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坚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在当今社会,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身心健康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无法被忽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只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1.2 “健康第一”理念的提出“健康第一”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对体育教学的深刻思考和实践总结而提出的重要理念。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过分注重竞技和比赛,忽视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健康第一”理念应运而生,强调将学生的健康置于首位,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强调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优秀运动员或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运动习惯和健康意识。
谈小学体育课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教育文档
谈小学体育课的教育教学新理念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体育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新的课程面貌,为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新课堂也容易出现一些理论与实践的偏差,如教学内容庞杂、形式紊乱、过多的非体育活动喧宾夺主等,需要体育教师认真思考,尤其要学习和把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一、更新观念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要求的是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比如在中学阶段学习推铅球、大学还是学推铅球,学生就不太喜欢这个项目:又如体育课上,少数学生在场上运动(篮球、排球等),多数学生却充当了观众的角色。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有效地克服了这种现象,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进行选项教学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在教师制定的选项计划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也就增强了主动性,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也就比较轻松。
二、健康第一体育课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这一指导思想是学校教育本质功能的重要定位,它指明在课程的设计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以及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客观评价等诸多方面加以解决。
“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这些表述强调体育教学过程中,以体育教学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
过去的体育教学是以知识技术的传授为重,教材是中心,教师只有教材意识,教学始终是在对学生进行贯穿。
新的课程理念看重的不是竞争,而在乎每个学生的表现,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来为那些少数学生要求,让个体差异受到尊重,个性得到发展。
只有面向每一个学生,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激发兴趣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体育运动。
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健康第一”思想
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健康第一”思想概要:“健康第一”思想是在“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下,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提出来的,“健康第一”教育观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是指使人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和谐统一的新健康观,主要体现在它的时代性、全面性、主体性、人文性等方面。
“健康第一”思想正是这一时代要求的产物,它涵盖了体育素质教育全部的内容,突出了它的全面性特征。
1、健康的基本内涵何谓“健康”?这是在认识、认真贯彻“健康第一”思想时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
从古到今,人们对其有不同的解释,以往,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世俗文化的影响,往往将健康单纯理解为“无病、无病、无伤”。
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认为健康是身体的完全平衡,我国《辞海》中将健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且有劳动技能的状态。
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重量指标来测量。
”美国的健康专家贝克认为,健康是“一个有机体的部分处于安宁状态,它的特征是机体有正常的功能,以及没有疾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完全突破了原先的思维模式,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来卫个明确和全面的定义:“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从而使对健康的评价不仅基于医学、生物学的范畴,扩大到心理和社会学的领域,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2、“健康第一”思想的内涵毛泽东认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
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
”并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可见,身体健康不仅是人之一切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也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也就是说,身体健康是青少年茁壮成长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健康第一”最原始、最基本的意思。
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
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物质方面的追求,健康生活也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方面。
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活动,体育运动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体育教学方面,过度的竞争和功利导向的理念也逐渐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引发了一些安全事故。
为此,我们需要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
健康第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育教育一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不仅仅涉及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同时也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念。
我们需要强调健康和快乐的体验,而不是单纯的竞技成绩和比赛胜负。
在教育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同时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把人的健康列为第一位,课程设计也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建立健康的体育生活观念。
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要想让体育教育真正起到健康的作用,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
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区分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以满足学习者的不同兴趣和需要。
在选定体育活动项目和规定体育时间上,需要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防止过度竞争和不良现象的发生。
同时,需要把学生的心理需求放在考虑的范畴内,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注重体现探究、实践和自主学习等核心能力。
平等和人性化,去除双重标准在学生当中,存在不同年龄层次、性别和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体育教育也应该考虑到这些差异。
我们应该去除双重标准,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个性特点,培养学生体育爱好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此外,要建立一个平等、和谐、人性化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自由、平等、协作、自我探究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健康第一”的原则。
综合评价,标准明确在教育中,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活动和认知情况。
不能仅按照竞技结果和普及率来评价学生的体育实践成果。
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
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前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体育健康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新时代,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体育教育的新方向和新思路,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健康需求。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以人为本,推进体育教学新理念的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在任何时候,以人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紧紧围绕人们的价值追求,尽力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利益,使每个人在身体、精神、心理等多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更满足的需求和更多的实现。
在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是推进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将体育教学从传统的以竞技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注重身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发展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全面、更全面的得到发展,从而增强自身的健康体质。
同时,在实践中,学校和教师也应该深入研究如何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来基于科学的方法实行体育教学。
健康第一的实践推广在体育教学中,健康第一的思想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基于此思想加以实践,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
其中,健康的含义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状况,还包括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学校和教师应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全面的意义上得到提高。
在实践推广中,学校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身体健康情况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彩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激发人们对运动的热情,让学生在运动的中享受快乐、感受健康的带来。
同时教师需要对体育教学不断更新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实现从竞技向全面健康发展的转变,提高学生全面发展能力。
结语“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新理念是推进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实践推广则是更为重要的切入点。
在未来,教育系统和教育工作者需要持续推进适用于学生体质及各个领域的体育教学,倡导和践行“人类健康、低碳环保”的人文理念,为国家持续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摘要】高校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凸显。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及特点,以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接着提出了“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改革策略和实施路径。
最后探讨了该理念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改革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可以更好地指导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以人为本、改革、意义、现状分析、内涵、特点、必要性、策略、实施路径、启示、发展方向、重要性1. 引言1.1 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高校体育教学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意识,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体育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体能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通过体育教学,学生可以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合作、勇敢拼搏,这些能力和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通过体育锻炼,学生可以释放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
体育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信心,让他们具备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心态。
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习惯的重要手段。
我们有必要重视高校体育教学,不断完善改进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1.2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以人为本”理念是一种重视个体需求、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关注个体感受的教育理念,将人的发展置于首要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倡导“以人为本”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理念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
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对竞技体育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已势在必得,创建健康体育课程体系以“现代健康观”为指导,以社会化目标为导向,从更新体育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向科学化、生活化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等方面,阐述了要有效的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标签:体育教学体育健康课程体系中圖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22-01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追求综合教学效果的新体育教育思想形成后,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生活体育和主体性体育的教学模式正逐步渗透到体育教学当中来。
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途径。
只有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渗透相关的健康教育理论和知识,才能有效的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新理念,是终身体育落到实处。
一、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旨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因此,健康体与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在体育和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健康教育是为不可缺的一种教育。
是为提高人的生活生存质量的重要方面。
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把体育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体育的健康教育职能,改变以往的重技术,轻理论,重竞技轻健身的教育思想,把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等环节紧密的衔接起来,以保证体育教育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从而真正达到健身、启智、调心、育人的教育目标。
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向科学化、生活化调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已开始想强身与人的思想转变。
贯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
贯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健康教育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工作,而体育作为学生身体锻炼的重要环节,也应当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小学体育课程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身体素质和合作能力等。
为了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健康状况。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问题,合理安排体育活动。
在布置体育任务时,应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特点,科学制定锻炼目标和内容,避免过度训练或者过度竞争,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不仅是学生锻炼身体的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品德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途径。
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多种能力培养,比如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
培养学生合理的体育运动兴趣和良好的体育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在小学阶段获取体育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教育应该是面向全社会所有人群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培养爱好体育、积极参与体育的习惯,提高全民健身意识。
体育教学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体育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体育教学可以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相结合,通过体育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贯彻“健康第一”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工程。
学校和教师应重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注重保护学生的健康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牢固的基础。
建立大学体育教学新体系
建立大学体育教学新体系(一)、建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人爱好,教学模式由单一的竞技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向大众化、健身化体育教育转变,以学生较娴熟地掌握1-2门体育运动技能及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树立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健康教育体系,做到五个结合。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坚持课内引导,课外鼓励体育锻炼的方法,注重方法与技能教学,注重实践与运用体验,为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打下牢固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
2、“身体素质练习与选项课”相结合课堂既注重运动技能的教学又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把身体素质练习贯穿于每一堂课中,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
3、“课堂教学与运动队训练” 相结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组成各专项运动队,进行课外训练,提高体育特长生的运动技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4、“教学班与体育俱乐部”相结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和特长选择活动项目,通过体育俱乐部活动形式,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
体育素质较差学生可选择素质提高班,通过教师的辅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实现课内与课外统一运动体系,推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5、“校体育协会与系及自发组织的体育协会”相结合充分发挥各学生体育协会、学生社团的作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开展各种体育健康专题讲座,积极开展校内外有组织的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
(二)、以健康为本,以终身体育为目的,突出课程教学改革特色。
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由竞技体育(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武术、、舞龙舞狮、毽球等)项目,大众健身体育(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形体与表演等)项目,休闲体育(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定向运动等)项目构成。
1、教学内容的改革:(1)、加强体育理论课的传授,进行启发性的教学。
理论课的比重要占有一定的比例,并注重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努力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常识和体育运动的专项知识。
贯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
贯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导言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人们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强调“健康第一”成为了教育的指导思想。
在小学阶段,怎样贯彻“健康第一”思想,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益,也是教育实践的一种创新。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力求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期为小学体育教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健康第一”理念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健康第一”理念强调以健康为中心,把握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理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 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只有健康才能支撑起学习和成长,这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一种素质。
2.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了解到运动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远离疾病。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样重要,这也是“健康第一”理念的一个重要内涵。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在协作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健康第一”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在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时,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实践措施:1.注重体育锻炼的多样性。
在教学中,不能只着重于某一种运动项目,要注重多样性,使学生能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体育锻炼,如田径、篮球、足球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素养。
2. 引导学生正确锻炼。
在体育锻炼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运动方式,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方法,避免出现运动伤害。
还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运动锻炼,避免过度运动或是不足。
3. 创设积极的体育课堂氛围。
“健康第一”视域下的体育教学改革
健 康 的 概 念
一
、
“ 健康 ” 的定 义是 : 健康 不仅 是免 于疾病 和衰弱 , 而是 保持 体格方 面、 精神方面和社会 方面的完善状 态。 这种状态表现 在机体 与外界 环境 的和谐 、 平衡 , 自我感觉 和客观实际的一致统一 以及应对现实 的良好适 应能力。它表示一个 人对 自身身体 、 心理 和社 会方 面的 自我感觉 与这些 方面的实际情况的一致 、 合 , 符 是主观意识 和客观实际的统一 。健康不 仅涉及到人 的身体 、 心理 , 而且还 涉及到社会道 德方面 的问题 , 生理健 康、 心理健康 、 道德健康 , 同构成健康的整体概 念。 共
一
三 、健 康 第一 ” 学 中 的误 区和 偏 差 “ 教
然而 由于体育教师认识 的偏 差使得在一些地 区“ 健康第 一” 在具体 的实施过程 中流 于形式 , 在教学 的过程 中出现 了许 多问题 。1 . 教学 目标 实现 的误 区: 传统 的体育教学 是以知识 目标为本位 的, 教学 中过于注重 知识 与技 能 目标 的达 成 , 忽 视 了 学 生 生 理 、 理 和 适 应 社 会 能 力 的 全 而 心 面发展 。 新课标实施 中教师强化 了兴趣 、 情感 、 价值观的培养 , 完全 以学 生为中心 , 淡化 了基本技能 与运 动能力的提高 , 反而造成 了学生身体素 质 持 续 下 滑 。不 要 因为 强 调 了某 一 方 面 , 顾 此 失 彼 , 过 去 一 些 好 的 就 把 方 面丢掉 。要 以身体健康为基础 , 同时注意对心理健康 的培 养 , 既要注 意体育 的多功能化 , 又要注意体育 的主功能是增强体质 。2体育与健康 . 分离 的误 区: 有人认为体育课是在 教室外上 , 健康课在教室 内上。体育 与健康完全分裂 , 没有认识到体育 与健康是不可分裂 的整体 , 育是为 体 健康服务 的。要把体育 的运动手段与健康卫生知识结合起来 。3“ .放羊 式” 教学 的误 区: 有人认为放羊式 教学体现了新课标 中学生进行 探究学 习、 自主学 习的学习方式 , 充分体 现了学习中学生主体 的作用 。这种无 计划 、 无方法 、 目标 、 无 无过程 、 无指导 的体育教学是对“ 健康第 一” 体育 理念 的亵渎 。教学方法强调 了学 生 自主学习 、 合作学 习、 探究学 习三个 方 面, 实质上对教师要求更高 了。教 师要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 钻研 教法 和学法 ,让学生在运动锻炼 中体 验快 乐 ,在快乐 中培养运动锻炼 的兴
谈现代体育教学新观念
谈现代体育教学新观念摘要:本文将现代体育与健康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与传统的以项目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比较,分析与研究,提出确立以人为本新观念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并提出要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新观念。
对体育教师必须进行观念、知识重构的探索与建议。
关键词:以人为本;健康第一1.前言在体育教学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摒弃传统的以项目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
以人为本,即以人的发展为本。
在体育教学中是以人的健康成长为本,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目标的根本体现。
体育教学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
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而又切实的教学任务。
以项目为本的传统教育理念,过于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的系统话,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运动成绩。
教师是教授、学生是接受的容器。
在实践中学生不能参与选择教学目标、内容和学习方法。
强调统一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需求,把人(学生)作为实现某项目标要求的工具。
如此本末到置,不利于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生动活泼的发展。
导致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
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理念则正本清源,还其体育本来面目。
充分体现体育的功能,把体育项目练习作为促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身体能力、陶冶情操的手段。
2.两种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各要素的比较下表将以人为本和以项目为本二个不同理念在体育教学各要素中的要求作一对照。
3.研究和讨论从上表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以项目为本的一个认识上(观念上)的错误,是把某种体育项目对身体的要求与对一个普通人的健康要求混同起来了。
而且以项目为本的体育教学陷入了三个误区:一是教学成人化: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不能按成人的要求进行过多的力量性和静力性的练习,否则,则对健康不利。
在教学或比赛中常常用成人运动或训练方式来对待少年儿童是非常不妥的;二是女生男生化:一堂体育课从准备部分到结束不分男女一样做,违背了男女性别差异的规律;三是体育锻炼训练化:体育锻炼是为了促进健康,而在锻炼中,定时、定量比赛提高难度的训练方法,不适宜少年儿童。
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者:张恃才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02期摘要:本文采用文献法,从“健康第一” 指导思想的提出谈起,阐述了“健康第一” 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的内涵。
本文就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对策。
关键词:健康;健康第一;体育教学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35-01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在阐述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时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也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那么,什么是健康?“健康第一”思想的内涵的是什么?如何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呢?一、“健康”和“健康第一”的内涵1、“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都处于一种安宁完好的状态。
”具体是:一是身体不虚弱,没有疾病;二是心理要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
2、“健康第一”思想的内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也就是说,身体健康是青少年茁壮成长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健康第一”最原始、最基本的意思。
《决定》中提出来的“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对素质教育而言,是指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这一意义上讲,“健康第一”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主要体现在它的时代性、全面性、主体性、人文性等方面。
它涵盖了体育素质教育全部的内容,突出了它的全面性特征;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目的,促进人的发展“健康第一”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学校体育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作者:牟颖来源:《中国教师》2007年第07期21世纪学校培养的人才应是知识面宽、适应面广、基础理论扎实、身心健康、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
就学校体育而言,必须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以健康为理念,尽可能地把以精神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健康融为一体,把三维的健康理念贯穿整个体育教育活动中来,归纳起来就要实现三大观念的转变。
一、指导思想的转变由注重“三基”向重视健康观念的转变。
过去的体育课注重“三基”,要求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应该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体育传授技能不再是单纯传授运动技术,而是普及体育健身的手段、锻炼的方法和养护方法以及提高学生自我健身的能力等。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努力拼搏敢于竞争的品质,将过去的体育教育思想向现代以“人”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思想转变,坚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育思想。
二、体育意识的转变由阶段体育的意识向终身体育的意识转变。
学校体育不再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入门期和打基础的阶段。
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体育教学中应使学生自愿自主地参加适合于自己的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运动实践,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
同时,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
三、教育价值观的转变由“应试教育”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变,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观。
首先,素质教育强调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
新课程标准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在体育运动中如何理解和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
在体育运动中如何理解和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卫生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我国第六次全教会上也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学校各学科、各项工作都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
学校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指明了方向。
因此,明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如何贯彻执行此指导思想是摆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理解1、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都处于一种安宁完好的状态。
”具体是:一是身体不虚弱,没有疾病;二是心理要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强。
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健康第一的含义是什么?健康第一是针对健康与教育和学习的关系而言的。
健康或健壮的身体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体育应优先于智育,“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可见健康与教育和学习的关系是第一和第二的关系。
这种关系并不是说教育和学习不如健康重要,只是说明教育和学习应在健康的基础上进行;失去健康的教育和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3、“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含义又是什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用健康第一作为引导教育工作的思想,其具体含义首先是指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要以学生的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是指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对学生的健康负有责任,当然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责无旁贷地对健康承担着自己应当承担的、并且是能够承担的那一部分责任。
二、体育教学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第一,由被动体育教育转变为主动体育教育观。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大多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强行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技能,体育教学程式化、训练化,缺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忽视学生对所学知识技术的理解和练习方法的掌握,学生成了装载知识的“容器”和被动体。
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
活 水 平 逐 步 提 高 , 对 健 康 的 需 求 将 成 为 第 一 需 要 。 改 变 不 良的 生 活 习 性 , 建 立 健 康 科 学 的 生 活 方 式 。身 心 才 能 健 康 和 谐 的 发 展 。 体 育 教 学 担 负 着 增 进 学 生 健 康 的 重 任 。 同 时 在 教 学 竞 技 比 赛 中 , 为 学 生 营 造 竞 争 氛 同 , 还 能 激 发 学 生 的 竞 争 意 识 , 这 将
常 学 习 ; 对 怕 苦 怕 累 的 学 生 是 以 耐 力 练 习 和 一 般
理 健 康 和 社 会 适 应 、 合 理 饮 食 、体 育 保 健 、 体 育 休 闲 、体 育 欣 赏 、 校 园 安 全 等 内 容 , 通 过 有 目标 、 有
计 划 的 科 学 钳1 来 指 导 锻 炼 过 程 , 如 。 饭 后 四 十 分 识
康 状 况 , 并 通 过 锻 炼 达 到 最 佳 健 康 效 果 。 教 学 中
重 视 学 生 的 过 程 学 习 和 评 价 机 制 .如 : 对 原 始 体 能 不 佳 的 学 生 是 以 进 步 的 层 度 高 低 来 评 价 ; 对 伤 病 恢 复 期 的 学 生 以 愉 悦 身 心 的 项 目 活 动 为 主 要 形 式 , 帮 助 学 生 建 . 自 信 心 , 尽 快 恢 复 身 体 进 入 正
准 ;《辞 海 》 中 将 健 康 定 义 为 “ 体 器 官 系 统 发 育 良 人
好 ,功 能 正 常 , 体 质 健 斗 _ 精 力 充 沛 , 并 日. 有 劳 卜, 具
作 法 。 改 进 后 的 体 育 教 学 采 用 能 够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健康第一高中体育教学的新理念
健康第一高中体育教学的新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新理念,将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健康第一高中体育教学的新理念。
一、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高中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技能训练和成绩考核,而忽略了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而现在,我们应该将学生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例如,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户外运动和拓展训练,让学生在运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
二、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除了身体健康外,心理健康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协作的活动,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温暖。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三、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爱好、身体条件、性格特点等都存在差异。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案。
例如,对于喜欢运动的学生,我们可以增加一些竞技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对于喜欢舞蹈、瑜伽等运动的学生,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柔韧性、协调性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为了更好地实现健康第一高中体育教学的新理念,学校应该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运动器材和场地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对竞技体育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已势在必得,创建健康体育课程体系以“现代健康观”为指导,以社会化目标为导向,从更新体育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向科学化、生活化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等方面,阐述了要有效的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健康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22-01
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追求综合教学效果的新体育教育思想形成后,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生活体育和主体性体育的教学模式正逐步渗透到体育教学当中来。
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途径。
只有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渗透相关的健康教育理论和知识,
才能有效的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新理念,是终身体育落到实处。
一、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旨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因此,健康体与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在体育和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健康教育是为不可缺的一种教育。
是为提高人的生活生存质量的重要方面。
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把体育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体育的健康教育职能,改变以往的重技术,轻理论,重竞技轻健身的教育思想,把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等环节紧密的衔接起来,以保证体育教育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从而真正达到健身、启智、调心、育人的教育目标。
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向科学化、生活化调整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已开始想强身与人的思想转变。
然而,至今以强身育人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尚未成形,主要原因是没有把目标和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改造。
因此,在创建健康体育课程体
系中应突出以健康健康育人为目标,以终身教育为主线,从使全体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探索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新途径、新方法。
真正体现健康意识的培养,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习惯的养成。
增强健身教材,健康教材,立意于健康改造竞技体育教材,使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
在教学内容上要转向符合学生特点的生活体育,娱乐体育。
既让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又让学生掌握一定闲暇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手段和方法。
因此,健康体育课程应传授这些方面的内容,为学生个人的终身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教材体系现出健康性,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鲜明特征。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构成的,学生个体的多样性乃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的反映,而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依据了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则是衡量体育教育是否遵循了内在规律的尺度之一。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决定了他们的起点,进步程度等均有不同。
解决不同的问题应该用不同的手段方法,充分体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个性化,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因人施教”-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各尽所能,各
得其所。
必须指出的是,在强调“因人施教”的同时,不能因之而忽视“因人施教”-因“材”而异,有的放矢,各显其效。
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毕竟是班级授课制,与因人施教有一定的内在矛盾性。
“因材施教”促使教学内容发生结构分化与过程重组,使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评价标准。
“因人施教”与“因材施教”的互动状态呈现教法与手段的个性化与多样化。
四、拓宽视野,提高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修养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体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其体育兴趣,完善其个性为中心。
教学中心的转移并不是放松了对教师的要求,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信息角度上分析,影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体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其体育兴趣,完善其个性为中心。
教学中心的转移并不是放松了对教师的要求,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信息角度上分析,影响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的主要原因,使体育教师缺乏获取体育和健康教育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缺乏对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科研前沿,相关创新经验知之甚少,对知识结构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和学习,不但限制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也阻碍了学生体育文化素
质的培养。
一旦体育教师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会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立场考虑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自觉的将科学锻炼方法,运动处方理论,心理学理论,医学保健理论等运用到教学中,保持体育教学的持续生命力。
五、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身体教育主要是促进身体发育的系统教育,而健康教育是关于身体保养的系统教育,通过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的唯一途径。
学生们通过健康,亚健康,影响健康的因素等问题的学习,激发自身强烈的保健意识和健身欲望。
促其将保健知识经“内化”转化为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动力,同时在教学中将体育,健康,等科学知识分解,并巧妙安排,合理穿插,使学生即能掌握比较系统的健康知识。
又能了解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愉快的创造性的学习,在主动参与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快感,享受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
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使他们自觉通过体育运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
总之,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是学校
体育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我们应充分抓住大好时机,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教学方向,与时俱进,为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袁骏: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与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
[2]李祥,梁俊雄:学校健康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黎莎,祝莉:创建我国健康体育课程体系的构想【J】,体育学院学报,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