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产生和发展

合集下载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1.生态经济学理论从20世纪中期开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二次科技革命深深的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业发展模式,世界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

但是,随着工业快速发展,世界范围逐渐蔓延了各种资源与环境问题,诸如:粮食紧缺、人口激增、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以及资源匮乏等等。

这些问题既制约了当代人的发展,又威胁着后代人的生存,人们开始反思社会经济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和研究着我们人类的未来之路。

经济学家们发现传统经济学追求的资源配置效率、成本与效益等都没有把环境与生态纳入进去,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把生态学与经济学联系在一起,才能破解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这对矛盾,从而探寻到新的发展路径,由此生态经济学应运而生。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关于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兴未艾,由于生态环境的现实窘境使得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得到了理论界、政府和实业界的共同关注。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 E·Boulding)在其发表的《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

战略性、综合性、层次性和地域性是生态经济学理论的主要研究特点。

总的来看,生态经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而生态系统则包含了内容更多、承受能力更强的整体。

(2)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并依赖于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资源。

生态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企业生产后分配给消费者的各种产品都依赖于生态系统提供资源,而这些经过使用过后的产品部分变成废弃物,又再次回到生态系统中去,与最初生态系统提供资源最大的区别在于存在着资源消耗。

(3)生态经济学特别地把环境要素纳入了社会福利的核算之中。

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无极限,福利增长无极限。

但是,生态经济学家巴克莱和塞克勒指出:如果为经济增长而追加费用与追加效益相等时,为了不引起大范围环境恶化,就必须减缓或停止发展。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工业文明阶段:人定胜天
生态文明阶段:天人和谐
实践证明:
现代经济增长发展模式,既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也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而是强调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 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调和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特点
时间性
空间性
效率性
60 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经济概念 70年代,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进一步加强,
更重要。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很好,但是污染严重,
那么,知识精英会逃离这个环境,这使得这个国家无法获 得足够的智力资源在经济上升级。
邓小平的“猫论”对中国具
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性,突破了传 统的社会主义思想方式,发动经 济改革,实现对外开放。
中国在不经意、不自觉中成为了世 界上最大的“黑猫”,创造了人来
不能走高消费、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黑色模式”; 需要从“黑猫”模式到“绿猫”模式; 中国不仅要“和平崛起”,也要“绿色崛起”;
不仅是“和平发展”,也是“绿色发展”。。。
谢谢观赏!
威胁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理论界展开“悲观派” 和“乐观派”的激烈争论
80 年代,联合国首次确定以生态经济为核心
思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全球发展战略
“Our Common Future”
报告以“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以丰富的资料 论述了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 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具体的和现实的行动建议。
在受人造资本限制的时代, 河里的鱼是无穷的, 缺少的是渔船;
在受自然资源限制的时代, 渔船已经不再缺少, 稀缺的是河里的鱼。
“空的世界”
“满的世界”
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是“增长型”的,生态系统的
运行机制是“稳定性”的。随着经济系统规模的膨胀,生态系 统“容器”逐渐由“空”变“满”——自然生态之船逐渐到达 它的“装载线”。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和成就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和成就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和成就作者:杨荣俊来源:《鄱阳湖学刊》2011年第04期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高度融合的一门新型学科。

探索生态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必须首先了解生态学是如何产生的,然后进一步探索生态学是如何与经济学相融合的。

一、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活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生态学”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于1869年在其研究动物学的著作中提出的学科概念,他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有益和有害的关系”。

后来又把生物与环境条件所构成的整体称为“生态系统”,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及能量的交换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生态学则进一步概括为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

《中国大百科全书》把生态学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①。

(一)古代萌芽期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在《易经》、《吕氏春秋》等著作中,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地人是相互联系的。

辩证唯物论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

古代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从自然界中取得食物,他们从事捕鱼、打猎,后来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在实践中增长了对动植物习性和分布的认识,《管子·地员篇》就记载了许多植物的区域和垂直分布,描述了这些植物所处的土壤种类和水源状况,可以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植物地理生态学著作。

《淮南子》一书提出“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水处者渔”,讲的是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发展林业、牧业、种植业和渔业。

出于对人类食用和医学发展的需要,古代对食用和药用植物的生活环境,记载和描述比较深入,如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北魏时期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直到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都对食用和药用植物生活习性和物候学作了较详细的描述,这些描述符合现在的生态学和经济学规律。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邓小平的“猫论”对中国具
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性,突破了传 统的社会主义思想方式,发动经 济改革,实现对外开放。
中国在不经意、不自觉中成为了世
黑猫 界上最大的“
”,创造了人来
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
“经济奇迹”
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正在沿着“绿猫”
逆向线 理论的
走着。猫的颜色
可持 开始成为决定中国是否可以
实践证明:
现代经济增长发展模式,既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也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而是强调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 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调和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特点
时间性
空间性
效率性
60 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经济概念
70年代,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进一步加强,
威胁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理论界展开“悲观派” 和“乐观派”的激烈争论
在受人造资本限制的时代, 河里的鱼是无穷的, 缺少的是渔船;
在受自然资源限制的时代, 渔船已经不再缺少, 稀缺的是河里的鱼。
“空的世界”
“满的世界”
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是“增长型”的,生系统的运行机制是“稳定性”的。随着经济系统规模的膨胀,生态系 统“容器”逐渐由“空”变“满”——自然生态之船逐渐到达 它的“装载线”。
吸收物质和能量
经经济济系系统 统
生态系统
ThemeGallery is a Desig随n 着Dig经ita济l 系统扩张,逐渐充斥 Content & mall 生de态ve系lop统ed各b个y 方面时,世界由“空
www.1pp的t.c世om界. ”变成了“满的世界”,过
程不再永恒。
中国
不能走高消费、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黑色模式”; 需要从“黑猫”模式到“绿猫”模式; 中国不仅要“和平崛起”,也要“绿色崛起”; 不仅是“和平发展”,也是“绿色发展”。。。

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学*周立华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项目(2003110)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资助(G2000048705)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 概念 内涵通过回顾生态经济概念的提出过程,论述了生态经济的内涵与意义,提出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后所必然要选择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同时,总结了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将国外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提出了国内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三个突出特点.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1974年,美国著名思想家莱斯特 R 布朗,开始创办世界观察研究所,主要针对世界环境问题进行 观察 ,并出版了一系列 环境警示丛书 ,掀起了全球环境运动的高潮.21世纪伊始,布朗又开始对全球经济问题进行 观察 ,他于2001年5月创办了全球政策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同年11月,出版了 Eco-e conomy:Building an Economy f or t he Earth , 其宗旨是提供环境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生态经济的构想,提供从目前经济模式转向生态经济的途径,并且不断地对我们是否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进行评估 [1],这标志着世界范围内以生态经济为主旋律的全球经济运动已经开始.一、生态经济概念的提出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经济增长又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断进行技术变革和创新,不断积累资本的经济增长过程.正如布朗所说, 尽管我们许多人居住在高技术的城市化社会,我们仍然像我们的以狩猎和采集食物维生的祖先那样依赖于地球的自然系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全球的人口数量急剧增长、自然资源被大量开发、自然环境被不断改变,整个地球的负荷在不断加重 .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中叶,工业化国家相继出现的 八大公害事件 ,让世人开始认识到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到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不断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激起世界范围内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质疑与批判.进入70年代以后,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需求的增加和过度开采,导致能源危机、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退化,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开始出现了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的不协调现象.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温室气体增加、全球气温升高、自然灾害增多及人口增长过快等等[2].很明显,传统的经济学和生态学已经很难解释这些问题,这就促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生态学家和其他一些关心这些问题的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发展模式,并试图寻找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出路,生态经济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因此,生态经济学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实践中生态与经济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3,4].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Kennet h Boulding在他的一篇论文 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 中正式提出了 生态经济学 的概念.从此,关于生态经济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展开,并与可持续发展一起成为时代的声音.二、生态经济的内涵与意义近20年来,生态经济逐渐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认可,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经济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 生态经济 这个术语也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政府报告、研究论著、宣传标语甚至一些企业的宣传画册中.多数生态经济学家认为,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中最权威的是著名生态经济学家R obert Costanza给出的定义[5,6]:生态经济学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阐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也正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最紧迫的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酸雨、全球变暖、物种灭绝、财富分布),但目前的任何学科都没有238很好地包含这些内容.生态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要拓展这些交叉领域,将现代经典环境经济学和受生态学影响的学科都纳入其子学科之列,同时它也鼓励用新方法来考虑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虽然大都认为生态经济应该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但其出发点却不尽相同. 经济学家把环境看作经济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学家则与之相反,把经济看作环境的一个子系统 [1].布朗在其著作 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 中提出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的观点,并将这一思想同哥白尼挑战 地心说 对人们世界观的影响相提并论.他认为如果经济子系统的运作,不能与大系统 地球的生态系统相互协调,势必两败俱伤.相对于生态系统,经济规模发展得越大,施加给地球自然极限的压力越多,这种不和谐造成的破坏就越严重.因此,生态经济要求经济政策的形成,要以生态原理建立的框架为基础[1].国内学者的研究与国外基本一致.对于生态经济内涵的理解基本上等同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根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其表述也不同,常见的有: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和稳定、生态经济平衡等.王松霈提出,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并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他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其中生态经济系统是载体,生态经济平衡是动力,生态经济效益是目的[4].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专家的思想,笔者认为,生态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是经济的生态化.其内涵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它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首先应该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经济增长应该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即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与转化而构成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生态经济学则是从生态经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和解决当前生态经济问题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可以说,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后所必然要选择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化学肥料的应用推动了农业革命,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农业文明.科技进步推动了工业革命,19世纪和20世纪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立了现代灿烂的工业文明.生态经济理论也必将酝酿和推动一场新的革命 生态革命,并为这场革命提供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从而推动和建设21世纪人类社会的新型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三、国外研究进展生态经济学真正作为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关系的一门学科而走上国际舞台是在20世纪80年代. 1988年,国际生态经济学会(ISEE)的成立,以及1989年 Ec ological Economics 刊物的创办,成为生态经济学正式创立的标志[7].从生态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来看,国外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生态经济学概念的酝酿和产生阶段(1850~1969年)毫无疑问,生态经济学(ecological economics)的产生与经济学(economics)和生态学(ecology)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 海克尔(E.Haeckle)于1866年提出的,比生态经济学的出现大约早一个世纪.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阿瑟 乔治 坦斯利(A.G.T 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为后来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方面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生态系统思想的产生,人们才有可能把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8].传统的生态学只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而不考虑人类活动的社会经济问题.经济学的发展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不断加深,促使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重点逐渐向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领域扩展,从主要研究自然生态系统过渡到主要研究人类生态系统[9].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麦肯其(M ekenzie)首次把生态学的概念运用到对人类群落和社会的研究上,主张经济分析必须要考虑生态过程.1942年,美国耶鲁大学的学者林德曼(R.L.Lindcman)创立了生物量 十分之一 定律.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 卡逊(R achel Car-son)发表了著名的科普读物 寂静的春天 ,第一次向世人揭示了近代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作用.而后经济学和生态学交叉发展,各种论述生态经济问题的著作相继问世,如:污染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 鲍尔丁(Kennet h Boulding)发表了 宇宙飞船经济观 ,引起了世界的巨大轰动,60年代后期,他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2.全球生态经济问题的大辩论阶段(1970~1987年)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涌现出大批关于全球资源、环境与发展方面的论著,而且引起了全球范围内239的大辩论.1968年4月,以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为主要内容的 罗马俱乐部 成立,1972年美国的米都斯(D. M eadows)发表了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报告 增长的极限 .而后出现了一大批相关论著,如英国生态学家爱德华 哥尔德史密斯的 生存的蓝图 ,巴巴拉 沃德和雷内 杜博斯合著的 只有一个地球 ,罗马俱乐部总裁奥雷利奥 佩西的 未来的100页 ,美国未来研究所所长卡恩(Herman Kahn)的 下一个200年 ,朱利安 西蒙(G. Simmons)的 最后的资源 .在这场大辩论中,西方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都广泛参与进来,对人类与自然,以及对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做出了各种论述与预测,可谓百家争鸣.后来的学者将他们划分为三个学派:悲观派、乐观派和中间派.悲观派以 罗马俱乐部 为主要代表,其主要观点是,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是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人类社会的经济和人口增长是有极限的,因此他们主张限制增长;乐观派以美国未来研究所所长卡恩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人类正处于从贫困到富裕过渡的400年 伟大转变 的中期阶段,这个过渡只有在经济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因此他主张必须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中间派以柯尼什的 环境经济学 和阿尔温 托夫勒的 未来的震荡 、 第三次浪潮 为主要代表,其观点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既不悲观也不乐观,而是现实的对待和分析人类面临的问题.总之,无论是悲观派 增长的极限 还是乐观派 没有极限的增长 基本上都认为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很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方面的严重问题.因此生态经济学理论就成为时代的要求.3.生态经济学价值理论及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发展阶段(1988年至今)1988年国际生态经济学会(ISEE)的成立,以及第二年 Ecological Economics 刊物的出版发行,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7].从此以后,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三方面的重要进展.(1)概念和问题的明确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Cost anza在 Ecological Economics 创刊号的首篇文章中给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及其需要研究的生态经济问题.Cost anza给出的生态经济学概念前面已有论述,可以概括为: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利用跨学科和多学科的方法去研究当前的生态经济问题.笔者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应该是对生态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种探讨.生态经济学本身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科,其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还处于探索和发展时期,尚未形成一个固定的研究方法体系.Costanza本人也认为[6], 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不可能有人与所谓正确的方法、模型或范例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正如瞎子摸象的故事一样,我们有限的知觉手段也只能触及系统的一些不同部分,如果这些手段没有与其他方法、模型和范例充分结合的话,我们就会得到偏颇的结论. 解决问题是第一位的,详细而精确的方法应当为这一目标服务. 可见,生态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中心目的是解决当前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生态经济问题.(2)生态经济价值理论的研究实际上自从20世纪60年代生态经济学被提出以来,一些学者就开始探索生态经济资源的价值问题了,各种价值学说相继涌现,如有限资源价值论、收益决定价值论、边际效用论、均衡价格论、自然资源价值论等等,大都是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出发来研究生态经济价值的,不能反映环境资源与经济的本质关系[8].Odum在以往能量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值价值理论,为生态经济资源价值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而后,基于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特征以及热力学定律,Odum又提出了以能量为核心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方法 能值分析(emergy analysis).能值是 一种流动或者存储的能量中所包含的另一种形式能量的数量 ,或者说是 产品和劳务形成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投入应用的一种效能的数量 [10].能值分析就是把生态经济系统中不同种类的能量转换成同一基准的能值,来分析和衡量系统内部的能量运动特征.Odum的能值理论以及能值分析方法为生态经济学这一阶段的研究提供了很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后来的学者又发展了他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研究,并成为该时期生态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如,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GD P)的研究对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G DP进行了完善;D aly和Cobb提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以及Cobb等人将ISEW又进行修正提出的真实进步指标(G PI);Rees提出的生态足迹(ecological f ootprint)是一种更直观与综合的评价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模型指标.在这些指标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没有反映自然资源稀缺和环境质量下降两个方面的缺陷,联合国统计局于1993年建立了新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的研究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Costanza等13位学者建立的240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11].他们将全球的生物圈分为16个生态系统类型,将全球的生态系统服务分为17个指标类型,并根据他们建立的指标体系,对全球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全球生态系统服务每年的价值大约为16 1012~54 1012美元之间,平均价值为33 1012美元,相当于同期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G NP)(大约18 1012美元)的1.8倍.该研究成果于1997年在国际著名杂志 Nat ure 上发表以后,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巨大轰动,也掀起了国际生态经济学研究领域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热潮,从而为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四、国内研究进展我国生态经济学的提出和建立始于1980年,比美国最先提出的生态经济学概念晚了10多年.1980年8月,我国经济学家许涤新首先提出了进行生态经济研究和建立生态经济学科的建议.同年9月,以许涤新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和以马世骏为代表的生态学家,进行了第一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流,主要是讨论了生态经济学的建立问题.1982年11月,召开了第一次生态经济讨论会.1984年2月,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正式成立.1985年6月,创办了全世界第一份生态经济杂志 生态经济 ,比美国的 Ecological Economics 还要早4年.关于我国生态经济研究阶段的划分,国内学者的相关论述较多,本文不再赘述.但由于不同学者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划分的结果也差异较大.笔者综合考虑各家观点,认为划分为三个阶段比较合适:第一阶段, 1980~1985年,是生态经济学的提出、建立和理论探索阶段;第二阶段,1986~1994年,中国生态经济学科体系的形成以及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阶段;第三阶段,1995~现在,以 中国21世纪议程 为标志,中国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并逐步开始与国际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接轨,主要表现在应用西方生态经济价值理论,尝试开展定量研究等方面.国内的生态经济研究同国外比较而言,有三个突出特点.(1)政治性和政府行为比较强,富有宣传性从生态经济学在中国的提出,到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的成立,以及后来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参与.因此,中国的生态经济研究很大程度上受到行政的影响. 生态经济建设 、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与 可持续发展 一起,成为近些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的词语.生态经济建设很大程度上也是政府的事情,如西部大开发中的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等工作仍然是以政府指令的形式进行的.这种政府行为,对生态经济知识在全社会的普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生态经济理论在农业、工业、城市、企业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应用.(2)重视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具有系统性国外生态经济学研究比较重视全球性问题和研究方法的探索,而中国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比较重视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早在1982年的全国第一次生态经济讨论会上,就确立了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生态经济系统.到1985年姜学民等就已经初步提出了中国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并划分出部门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专业生态经济学、地域生态经济学的学科体系[12].在其后的10年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不断得以完善,从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从专业研究到部门研究,发表了大量论著.Tian Shi在 Ecological Economics 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对中国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总结[13].(3)注重应用领域的研究,具有实践性王松霈在其著作 生态经济学 中总结认为,20年来我国生态经济学研究做的更多的工作是服务实践和指导实践.中国生态经济学会自成立以来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也主要体现在生态农业,山区、林区、牧区等的生态经济开发与水土流失治理问题的研究[4].就目前生态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范畴:一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宏观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决策研究;二是,以定量化研究为核心的微观生态经济系统价值理论研究.或者参考经济学的划分方法,可以将这两个范畴称为宏观生态经济学和微观生态经济学.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宏观理论体系和应用研究已比较成熟,但微观生态经济价值理论和定量化的研究还正在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4年以来,国际上的一些研究方法开始逐渐被我国学者应用到国内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研究成果.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可以再一次证明,一门新兴学科总是在不同学科的交叉领域萌发,并总是要经历从定性描述到定量研究的一般过程.(2004年3月25日收到)周立华 博士,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1 莱斯特 R 布朗(林自新等译).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1-21(下转第242页)241(上接第241页)2 高吉喜.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 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 迟维韵.生态经济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4 王松霈.生态经济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 C ostan za R.Ecological Econ omics,1989;1:1-76 C ostan za R.,Kin g,J.Ecological Econom ics,1999;28:1-97 Turner K.,et al.Ecological econ omics:paradigm or p er s p ec-tive.In:van d en Bergh,J.,van d er Str aaten,J.ed s.Econo-m y and Ecosystem s in C hange:Analytical and H istorical Ap-pr oach es.Edw ard Elgar,C helten ham,1997:25-498 严茂超.生态经济学新论: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9 舒惠国.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9-9410 Od um H.T.Environm ent Accou nting:En ergy and environ-m ental Decision M aking.New Yor k:John Wiley and Son s, 1996:37011 Costanz a R.,et al.Nature,1997;387:253-26012 姜学民等.生态经济学概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13 Tian S.Ecological Econom ics,2002;41:5-20Eco-e con omy an d Ecolo gical Econ om icsZ hou L-i huaPh.D.,Associate Professor,Cold and Arid Regions En vironm ental and Engineer ing Res ear ch In 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 hou,Gansu730000,ChinaKe y w ords ecological economics,con cept,mean ing中国院士 的考证文榕生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100080)关键词 中国院士 院士考证 学术史 名称规范文章针对目前有关 院士 的一些混乱现象,提出 中国院士 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考证、澄清了某些具有相当权威性机构、媒体和出版物的有关差错,提供了不同时期 中国院士 的统计数字.院士 是国家设立的科技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对在相关科技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并可称之为学术权威的人士的肯定;他们享有终身荣誉.院士的情况对多学科、专业(包括相关的核心文献研究、人物名称规范、人才学的研究等)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但 中国院士 出现仅半个多世纪,就已造成有关情况的差错和失实,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故防微杜渐不无必要.一、 院士 沿革与多样性Academician的中译名词,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包括 院士 一词;1962年修订的 英华大辞典 中尚可见译为 学会会员,学士院会员,院士,协会会员 ,而1975年出版的 新英汉词典 中,已简化为 院士;学会会员 .1.各国 院士院士 的由来虽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但世界上诞生第一批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则延至17世纪中叶的法兰西科学院成立并招聘的那些著名科学家.迄今, 院士 称谓已基本通行于世界学术界(当然,也有称 会员 等).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与中国工程院(以下简称工程院)外籍院士介绍反映世界院士状况: 称 院士 ,如: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克里斯琴森,工程院)、奥地利科学院院士(莫里茨)、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辛克维奇)、丹麦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约瑟)、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比施根斯,工程院)、法国科学院院士(利翁斯)、荷兰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米歇尔)、日本学士院院士(井口洋夫)、中国 台湾 中央研究院 院士 (冯元桢) [中国 台湾 中央研究院 院士 (崔琦)]、意大利林琴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 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陈省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李约瑟)、 20个国家与地区科学院院士 (利翁斯); 不称 院士 ,如: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委员(米歇尔); 一国多种 院士 ,如: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冯元桢)、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陈省身)、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院士(冯元桢)、美国艺术和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约瑟); 一国有多种称谓,如:英国皇242。

生态经济学产生和发展

生态经济学产生和发展

4.资源问题
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 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 的总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能源、山地、森林、草原、耕地、河流、湖泊、海洋、 矿藏、动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空气、阳光、美景、名胜等 都是自然资源的一种。
资料卡
资料卡:
森林资源 76亿公顷
理开发;核能源的利用等等。
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
据调查,1994年我们矿山开发占用土地总面积 为587万公顷,破坏土地面积约157万公顷。其中矿 山开发占用耕地面积近109万公顷,占同期我国耕地 面积的1.19%,而恢复治理率仅为4—6%,加剧了耕 地的紧张形势,对矿业废弃物处置失当,还造成了 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打开一扇门,里面会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思考题:
1世界上第一部向人们揭示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破坏的著作是

》。
2.罗列五大生态经济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4.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5.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6.针对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理论界出现了“悲观派”和“乐观派 ”的激烈争论,他们的具体观点分别是什么?
表1 每增加10亿人口的时间比较
世界人口数(亿)
10 20 30 40 50 60
大致达到的年份
每增加10亿所需要时间
1800 1930 1960 1975 1987 1999
近300万年 约130年 约30年 约15年 约12年 约12年
现在,全世界人口在仅10年内将会增加两个全 欧(东欧和西欧),每14个月增加一个英国,每 月增加一个瑞典或两个新西兰,每秒钟增加3人 。如果世界人口按照这个速度继续增加,到2330 年,这个地球的表面,包括南极、北极、沙漠、 海洋,每平方米就有一个人。到3545年,世界人 口的总重量将等于地球的重量。

生态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生态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浅谈生态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摘要】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经济和社会复合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有别于传统的经济学和生态学,也不是两者的简单复合。

当前社会面临着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单纯的学科无法解释,于是就催生出了这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同时,为了更好的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我们应了解生态经济学兴起发展的来龙去脉,并结合未来发展趋势来更好的认识并运用这门全新科学。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标志着人类首次真正结合社会经济问题开展生态学研究。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人类经济迅猛发展,可是用著名经济学家布朗的话来形容,这是“自我毁灭的经济”[1],因为伴随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众多环境问题,已严重的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不容乐观的地球生态环境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给人类经济带来飞速发展,可是这也给环境带来的巨大的破坏。

经济理论和经济指标并不能解释经济是如何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的。

为什么中国西北部的沙漠化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南太平洋珊瑚礁大批死亡,为什么从南极冰原到北极冰盖冰雪融化无处不在,为什么人类已处在自恐龙灭绝后最大一次物种灭绝的早期阶段?以及日常报道的森林缩减、牧场退化、土地风化、渔业崩溃等诸多问题都在表明着经济发展与地球生态环境的激烈冲突。

我们将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就是产生经济衰退的结果。

(一)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即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况。

[2]它包括大气的平均状况,也包括多种可能的统计特征及其极端状况。

而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述,“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其本质为环境问题,但却给地球上所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影响。

它会影响经济增长、人口扩张、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管理等全球性的问题,同时也会受他们影响。

”[3]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致命的。

如上面提到的冰川融化,气象灾害频发,中国98洪水造成2.23亿人受灾,以及2005年的三场超级大西洋飓风,现在想起仍让人不寒而栗。

生态经济的发展

生态经济的发展

生态经济一、生态经济生态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

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生态经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即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

生态经济的特征生态经济主要有三个特征:1、时间性,指资源利用在时间维上的持续性.在人类社会再生产的漫长过程中,后代人对自然资源应该拥有同等或更美好的享用权和生存权,当代人不应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换取自己的舒适,应该主动采取“财富转移”的政策,为后代人留下宽松的生存空间,让他们同我们一样拥有均等的发展机会.2、空间性,指资源利用在空间维上的持续性。

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发展不应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并要求区域间农业资源环境共享和共建。

3、效率性,指资源利用在效率维上的高效性。

即“低耗、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它以技术进步为支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量和环境代价,来不断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和社会经济的支撑能力,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

生态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互动的层面:小层面即单个企业层面的生态经济,简称单一型生态经济;二是中观层面即企业之间的生态经济链,简称结合型生态经济;三是宏观层面即社会层面的生态经济层,简称复合型生态经济。

三个层面的生态型经济,体现出从单一到结合,从结合到复合,层层推进,每一次的推进,都将促使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

企业作为发展生态经济的基本个体和基础,是实施生态经济的主体,也是体现生态经济效益最直接的个体,结合型生态经济和复合型生态经济都是建立在发展生态企业这一层面之上的。

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一绪论(二)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生态经济系统。

其特点:(1)在构成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而经济系统则对整个系统的变化越来越起着主导的作用。

(2)生态经济系统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不断发展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通过劳动在改变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中逐步形成的。

(3)生态经济系统是必须把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这一关键性因素包括在内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

(4)在组成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中,各自存在着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而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以及在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平衡与生态平衡之间,它们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5)生态经济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特征。

(6)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循时发展的连续性的特点。

(7)在生态经济系统的地域大小的划分上,也如生态系统的划分一样,是可大可小的。

(三) 生态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1 综合性2 整体性3 前瞻性4 交叉性(四)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 系统分析法2 系统模拟法3 效益论证法4 历史比较法5 专家评分法二生态经济系统年龄金字塔:(1)增长种群(2)稳定种群(3)衰退种群生态系统的信息流: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二)经济系统: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有机整体;国民经济各部门(工业、农业、商业等)有机整体;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构成的有机整体(五)生态经济系统的配置原则:互利共生原则适度规模原则同步运行原则立体布局原则最大功率原则(六)生态经济系统的分类: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渔业生态经济系统)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城郊生态经济系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七)农业生态经济系统:1结构:农业生态结构、技术结构、经济结构(镶嵌)3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规律:1)适应改造法则2)转化循环法则3)自我维持法则4)演替发展法则5)动态平衡与无限循环法则6)整体大约总和法则7)生物种群的相生相克法则8)投入产出相适应法则9)食物链与营养结构法则10)百分之十定律三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基本关系(一)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1 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之间在能量流动、物质交换、信息传递等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相对稳定状态。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3 在直接和完全消耗系数确定后,就可应用线性分配平衡方 程组,计算出所有部门的总产品数量(当所有部门最终产 品数量已知时),或计算出所有部门的最终产品的数量(当 所有部门的总产品数量已知时)。
2、系统分析 类方法
系统分析是对所有体系系统均有普通意义的科学技术,对不同 类型的生态经济系统问题,一般说,都是适用的。运筹学的一 些方法,大系统多目标决策方法,动力学的方法等,都可创造 性的应用
1、经济分析 类方法
(1)效益——费用分析法
效益费用分析是判别和度量一个建设项目或 规划对象的经济效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评价方法是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对经 济——环境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其评价过 程可分四个步骤:
首先确定开发项目对各种重要的环境影响;
其次,对环境影响加以量化;
第三,对这些数量变化进行估价,并以货币价值表示,
最后,才是经济分析,即用某种形式的效益——费用分 析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方法对于复杂的生态经济系统 而言,目标并不单一,而是多目标的
1
风险效益分析是指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可能遭到不 利后果的概率及其效益的分析。
(2)风险效 益分析法
2 风险效益分析的内容:一是超前风险函数的估计,即估计风险发生的
的外部效益与外部费用也是可以测算的。因此,对于水、土资源生态
经济系统的效益评价可与上述经济效益费用分析法同时使用。
1 投入产出分析是由w.里昂捷夫1936年创立的。它的基 础是现代经济系统中生产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以投入 产出表来体现。
(3)投入产 出分析法
2 该表的一般结构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种产品的最终需 求;第二部分是各生产部门的生产与分配关系;第三部分 是新创造的价值。在编制好投入产出表后,需要计算各部 门间生产技术性的数量联系,以直接消耗(也称技术系数 或投入系数)表示。接着要计算完全消耗系数

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1.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生态经济学是综合不同学科(包括生态 学、经济学、生物物理学、伦理学、系统论 等)的思想,针对目前人类经济系统所产生 的问题及其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来研究 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亚系统应该如 何运行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这就需 要我们充分了解人类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 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 的影响。
• 传统的价值理论从经济学发展而来,它们对 人类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 极作用。但是这些价值理论只关注和人有关 的过程,对于人类以外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 然资源的关注很少。由于人类经济发展所依 赖的自然资源大多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 和经济发展却是无限的,这就产生了巨大的 矛盾,目前的地球生态系统所表现出来的众 多问题正是这一矛盾激化的结果。
1.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 生态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规 模、公平的分配和有效的配置 ①地球是一个热力学封闭的和没有物质增长的系统, 人类经济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亚系统;这意味着 从生态系统中取得的资源,经过人类的经济亚系统 后又以废弃物的形式返回到生态系统中的这个过程, 对于整个生物圈来说是有限制的。 ②人类未来的星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星球,它内部 的所有成员(包括其他生物)都可以在上述限制之 内享受着高质量的生活。 ③人类的每一个机构和管理部门的行动应该是积极的 而不是被动的,并且我们制定的政策应该是可执行 的和可校正的。
• 1976年,罗马俱乐部,《人类处于转折 点》。用全新的方法探讨了世界性疑难 问题,提出了人类面临的戏剧性选择: 或者在团结和正义、相互依存和自力更 生基础上建立真正的全球社会,或者是 地区性的以及最终是全球性的人类体系 的瓦解。
2.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 《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首 次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能 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 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生态经济学第十一讲: 循环经济11.1 循环经济

生态经济学第十一讲: 循环经济11.1 循环经济

资源开发—产生污染物-环境破坏
(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狭窄河谷内,有大量的炼油厂 、金属厂、玻璃厂等工厂。排 放大量的有害废气和工业粉尘 ,严重影响健康。
图示:1930年12月1-5日,河谷
内出现静风和逆温层,污染物
在低空聚集,难扩散到高空,
污染物浓度迅速上升。
结果:造成60多人在一周内死








自然资源价格<再生资源价格
国家环境管理战略、 制度建立
市场机制、经济 手段配合与运用
NGO组织、公众的参与合作
运输效率提高
销 售
实现循环经济 的制度建立与
责任分担
简易包装等措施


消 费
恰当地处置 废弃物
一次性商品量<长寿命商品量
循环回收的费用< 废弃物处理的费用
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少废弃型循环经济社会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在化
线性经济社会基本模式
资源 投入
隐性的物流、能流大 大量生产追求规模效益
制造
重复性运输
过剩包装
产 生 大 量 废 弃
物废
流通
薄利多销
销售

自然资源价格>再生资源价格
消费
缺乏循环回收利用技术
一次性商品量>长寿命商品量
循环回收的费用> 废弃物处理的费用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型社会环境外部不经济性产生的根源
注意环境问题
先污染,后治理
化工厂排污污染水及良田
太湖:先污染,后治理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地跨苏、浙、皖、沪三省一市。该流域以占全国3%的人口, 创造了占全国13%的国内生产总值,但这里拥有20多年的严重污染历史。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和成就——兼论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和成就——兼论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癣 畴c { 态 经 济 I生
黩 霜 一 、 一 : ¨“ 一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发展和成就
— —
兼 论 学科 建 设 的若 干 问题
。杨 荣 俊
[ 摘 要 】 文 论 述 了生 态 经 济 学 产 生 和 发展 的 历 史轨 迹 , 先 论述 了生 态 学 的 学 与 经 济 社 会 科 学 的 融 合 过 程 , 生 态 学 家 、 学 家 、 济和 社会 学 家 共 同参 与 并 将 其 学 术 思 想 和 方 法 是 哲 经
度融 合 的一 门新 型学 科 。 探索 生 态经济 学 产生 和
发 展 的历史 轨迹 , 必须 首先 了解 生 态学 是 如何 产 生 的 , 后进 ~ 步探 索 生态 学是 如何 与 经 济学 相 然
融 合 的。
的著作 中提 出 的学科 概 念 , 他将 “ 态学 ” 义 为 生 定 “ 究 动物 与其 有 机及 无机 环境 之 间相 互关 系 的 研
科学 , 特别 是动 物 与其他 生 物之 间 有益 和有 害 的 关系” 。后来 又 把生 物 与环 境条 件所 构 成 的整体 称为“ 生态 系统 ”把 生 物 与环境 的关 系归纳 为 物 ,
相 融合 的结 果 。马 克 思 揭 示 了私 有 制 是 产 生 生 态 危机 的 根 源 , 出 了认 识 问题 的 方 法 。中国 生 态经 济 学 的发 提
展 虽然 略 晚于 西 方 国家 , 取 得 了骄 人 的成 就 , 文将 它概 括 为 “ 大 贡 献” “ 个 创 新 ” “ 个 突破 ” 却 本 三 、三 、一 。 [ 关键 词 ] 态 学 ; 态经 济 学 ; 态 资本 ; 态 马 克 思 主 义 生 生 生 生 [ 图分 类 号 ]0 22 [ 献 标 识 码 ] [ 章 编 号 ]6 4 6 4 (0 10 — 0 2 1 中 F 6. 文 A 文 17 — 8 8 2 1 )4 0 6 — 8 [ 者 简 介 】 荣 俊 (9 6 ) 男 , 西 省 社会 科 学 院资 深 研 究 员 , 要从 事农 村 经 济 、 态 经济 研 究 。 江 作 杨 13 一 , 江 主 生 (

生态经济学概论

生态经济学概论

生态经济学概论姓名曾卫东专业生态学学号020*******学院农学院指导老师王淑彬时间2016.12.20摘要: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推进了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

但是,世界性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向人类敲响了生存环境危机的警钟。

随之世界上第一次掀起了旨在拯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的绿色运动。

生态经济学在当代的提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生态时代的必然要求,其产生的重要意义是实现生态时代提出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理论上的根本作用是为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其指导实践的根本作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0年来,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新学科已经迅速地发展起来,并且正在发挥着日益广泛的重要作用。

今后30年,我国应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继续深化经济改革。

关键字:生态学经济环境可持续保护;一、前言中国的生态经济学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许涤新先生于1980年倡导建立的。

从它的酝酿提出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30年了。

生态经济学在当代的提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生态时代的必然要求,其产生的重要意义是实现生态时代提出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理论上的根本作用是为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其指导实践的根本作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30年来,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新学科已经迅速地发展起来在理论上,从无到有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和理论体系。

在指导实践上,“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指导思想已经被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领导普遍接受,“生态经济”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正在发挥着日益广泛的重要作用。

二、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其增长令世界瞩目。

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属于粗放型经济。

生态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分析

生态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分析

生态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分析作者:董邦国靳清赵秋君来源:《辽宁经济》2020年第03期〔内容提要〕经济增长的多寡意味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而经济增长注定伴随资源环境约束。

生态经济学所涉及的主题贯穿整个人类历史,随着问题的出现,人类面对、研究、解决,并最终逐步达成共识,在资源环境的约束下,寻求人类经济增长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经济增长生态经济学环境一、经济增长与超载的世界经济增长支配着当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科技、文化等都必须服务经济增长。

现行的经济、政治、社会系统稳定存在的前提条件是没有尽头的经济扩张和与此关联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创造高税收才能减少赤字;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政府财政需要更多的收入;维持社会凝聚力也需要经济增长。

但是,这种“增长至上主义”已经让世界超负荷运转并恶化了环境问题、气候问题、收入不均等问题。

世界经济在增长,但生态系统不会随之增长。

增长意味着更大的嘴巴和更大的消化肠道比之前更快速地把更多的资源转换成更多的废物,以满足经常性破坏性的个人欲望(Daly,Herman E,2014)。

当今天的科学家们谈论气候变化条件下“沙尘暴”越来越多时,实际上预示着一种剧烈的生态与社会的改变。

这些可预计的危机也必将带来剧烈的后果(Hannah Holleman,2018)。

二、生态经济学的历史发展过程生态经济学所涉及的主题贯穿整个人类历史。

自古希腊人以来就一直争论着,包括财富创造的极限、美好生活的意义、如何实现个人福祉和社会福祉、伦理与行为、价值认识论和炫耀性消费的心理和社会影响。

这些现代主题的推理与观念线索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资料中均可检索到,并唤起很多被主流经济学家遗弃和忽略的话题,包括亚当·斯密(1759)有关社会动因的作品、马尔萨斯(1798)关于人口与贫困的作品、杰文斯(1865)关于对再生能源依赖的作品、约翰·斯图尔特·米尔(1848)关于稳态经济的作品、马克思(1867)关于剥削、阶级冲突与资本积累的作品、凡勃仑(1899)关于演进制度分析和炫耀性消费的作品。

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和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和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和理论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性。

生态经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学思想,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和理论基础。

一、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生态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环境保护运动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推动和普及。

在这一背景下,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1971年,美国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达利亚提出了《限制增长》一书,提出了“零增长”的概念,宣扬了人口控制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此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领域逐渐扩大,涉及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危机、生态系统管理等多个方面。

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 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是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之一,它是经济学和环境保护学的交叉学科。

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环境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

通过分析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环境经济学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和建议,同时也为企业的环境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学的另一个核心概念。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满足现今社会和经济需求的同时,也要符合未来的需求。

这种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重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 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基础是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研究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强调了资源的有限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生态学家们指出,自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其中每个环节都相互联系,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生态经济学的应用生态经济学在应用方面的表现十分灵活。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城市规划、能源管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

1. 城市规划生态经济学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需求,生态经济学可以帮助规划师们提高规划的可持续性,减少城市对于资源的浪费,同时注意到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生态环境知识:生态学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生态环境知识:生态学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生态环境知识:生态学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环境问题不断浮现。

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重点。

而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也在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生态经济学的出现随着环境的恶化,噪音、污染、稀缺资源等问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因此,经济学者开始对生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理论。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集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学提倡的是“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应该达到平衡,要通过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建立生态保护体系,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学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1.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指为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因人类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

生态补偿可以是直接的经济补助,也可以是对造成损失的企业和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和司法责任。

在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对于优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中国的三江源、黄河源和长江源地区都出台了生态补偿政策,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生态旅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发展迅速,而生态旅游则成为了一种热门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基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使旅游与环境和谐共存。

生态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文化和环境的保护,为当地百姓提供经济支持。

中国的乡村旅游正是依托生态旅游发展起来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提升和乡村振兴。

3.生态工程建设生态工程建设是环境生态保护的一种手段,包括生态修复、生态建设等。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恢复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降低环境污染。

生态工程建设广泛应用于土地治理、水资源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环境污染问题
(1)水污染与水馈乏
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水污染与水馈乏。
发展中国家有13亿人口缺乏充足的干净水,17亿人口缺少充足的卫生水 。不安全的水带来了诸多疾病:腹泻、沙眼、血吸虫病、霍乱和伤寒。 每日有5000个儿童死于被污染的水。
案例研究:水资源大国的水忧患
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
粮食问题:人口增多,需求上升 1-2
《谁来养活中国》 (美)莱斯特·布朗 1993 年 , 有 记 者 问 中 国 内 地 村 民 : 你 的 生 活 水 平 是
否已有提高?村民回答说:“总体上讲,我们的生 活已经改善多了,现在,我家每星期能吃肉四至五 次,10年前,我们一周一次肉也吃不上。”
全 球 有 近 10 亿 的 土 地 受 过 盐 碱 化 影 响 , 这 几 乎 是 可用陆地的三分之一。所以,农业耕地的合理利 用和粮食生产问题(无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都)是值得深入讨论的。
《粮食危机》(美)威廉·恩道尔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55亿公顷
19世纪,
43.2亿公顷 1980年,
34.42亿公顷 1990年。
热带雨林 30亿公顷
砍伐600—800万公顷。(其中,非洲每年砍伐密阔叶林 130万公顷。)
损失2.2亿公顷。
5. 环境污染问题
(1)大气污染
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过程,改变了大气圈中 某些原有成分和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致使 大气质量恶化,影响原来有利的生态平衡体系, 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正常工农业生产,以及对 建筑物和设备财产等的损坏,这种现象称为大气 污染。
表1 每增加10亿人口的时间比较
世界人口数(亿)
10 20 30 40 50 60
大致达到的年份
每增加10亿所需要时间
1800 1930 1960 1975 1987 1999
近300万年 约130年 约30年 约15年 约12年 约12年
现在,全世界人口在仅10年内将会增加两个全 欧(东欧和西欧),每14个月增加一个英国,每 月增加一个瑞典或两个新西兰,每秒钟增加3人 。如果世界人口按照这个速度继续增加,到2330 年,这个地球的表面,包括南极、北极、沙漠、 海洋,每平方米就有一个人。到3545年,世界人 口的总重量将等于地球的重量。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3 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人类文明 社会进步, 经济增长 全球的繁荣 环境污染 生态经济问题
➢“温室效应” ➢酸雨 ➢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自然资源的过渡开发
1.人口问题 2.粮食问题 3.能源问题 4.资源问题 5.环境污染问题
4.资源问题
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 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 的总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能源、山地、森林、草原、耕地、河流、湖泊、海洋、 矿藏、动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空气、阳光、美景、名胜等 都是自然资源的一种。
资料卡
资料卡:
森林资源 76亿公顷
理开发;核能源的利用等等。
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
据调查,1994年我们矿山开发占用土地总面积 为587万公顷,破坏土地面积约157万公顷。其中矿 山开发占用耕地面积近109万公顷,占同期我国耕地 面积的1.19%,而恢复治理率仅为4—6%,加剧了耕 地的紧张形势,对矿业废弃物处置失当,还造成了 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生态经济学旨在解释错综复杂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与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复 合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通常涉及社会、经济 、文化、制度等转型变化而实施的行动。
1. 理论基础
2. 生态系统中的各个主题,诸如价值、能量、产 业、消费、可持续发展等
学习从零散的现实开始
……
理论是系统的,却是抽象的; 而生活是粗糙的,却是现实的。
粮食问题:人口增多,需求上升 1-3
如果中国人年均多喝4瓶啤酒,其粮食消耗量相当于 挪威全国收成量的总和;还有,倘若中国人与日本人 年均海产品消费量持平,全世界的捕鱼总量将悉数由 中国人消费殆尽。
世界谷物年度储备量
发展中国家的居民缺乏粮食 控制人口 保护耕地 保护自然 土壤板结 次盐渍地的加剧 土壤污染河流污染
1.人口问题
“人口炸弹” “癌细胞”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人类将以1,2,4,8,16,32,64,128那样 的增加率增加,生活资料却以1,2,3,4,5,6 ,7那样的增加率增加。
病态状的人口增长现象只是近代才出现的。据不完 全统计,在公元初期,世界人口约在2~3亿之间, 16世纪初,世界人口约为5亿,17世纪中业,世界 人口约为7亿多。下表列出每增加10亿人口的时间 比较。(见下表)




粮食问题:人口增多,需求上升1-1
由于粮食需求增长的速度,几近历史最高记录,而粮 食收成的增长速度却徘徊不前。世界粮食存量趋于下 降。1996年以来,世界粮食存量始终保持在很低的水 平 , 其 维 持 期 仅 为 51 天 。 与 维 持 期 限 达 最 高 记 录 的 1987年比较,尚不足一半。
人均径流量(立方米/人) 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度尼西 亚
中国
印度 世界
468700
120000 90000 60000 30000 0
0 20000 40000 60000
案例研究 水资源大国的水忧患 2-1
忧患之一: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
机械主义发展观
➢“驾驭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笛卡尔 ➢“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洛

机械主义发展观缺陷
➢忽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忽视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的有限性 ➢忽视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
3、生态与经济的对抗
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可能组合
经济增长
忧患之三: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到21世纪中叶,以我国人口16亿人计,全国人均水资 源量比现在还要减少l/4。 缺水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
水资源大国的水忧患 2-2
时间上 空间上 农业干旱缺水 城市缺水
水资源大国的水忧患 2-3
忧患之二:水环境的严重恶化 黄河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 南方湖泊
水资源大国的水忧患 2-4
比如,多胎率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每位妇 女7胎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的4胎多一些。肯尼亚 的多胎率从20年前的8胎下降到目前的5胎。然而 由于下降的增长率是以始终增长的基数为基础, 所以世界人口仍在不断上涨,每分钟都有可观的 增长量,基本上是每年860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
我 国 每 年 净 增 人 口 1500 多 万 , 相 当 于 澳 大 利 亚 全 国的人口总数,即相当于中等国家的人口数;我 国一年净增人口数相当于美国7年中净增人口数量 。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有20%被新增人口吃掉。


生态保护
好 Ⅰ(好,快) Ⅱ(好,慢) 坏 Ⅲ(坏,快) Ⅳ(坏,慢)
.BACK
我们要记住马克思的警告
Karl Marx 1818-1883年
文明如果是自发地 发展,而不是自觉 地发展,则留给自 己的是荒漠。
恩格斯也告诫我们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 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 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 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 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 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7.阐述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关系.
第一讲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生态经济学产生的客观条件 二、生态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三、生态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四、生态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一 、 生态经济学产生的客观条件
(一)直接动因----生态经济问题
所谓生态经济问题,是指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所出现的生态非经济化、经济逆生态化以及生态系 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对抗的状况。
世界主要产粮国有中国、美国、前苏联和 印度等。世界出口粮食的主要国家是美国、加 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三个国家人均占有粮食均 达1500公斤以上。
从消费水平来看,美国和加拿大人均消费 800公斤粮食,欧洲是500公斤,非洲和南美最 低,每人不是250公斤。我国约为400公斤左右。
案例研究:粮食问题:人口增多,需求上升
BACK
1.生态非资源化 经济物品(服装、食品)--付费----稀缺 自由物品(空气、水)--不需付费—不稀缺 自由物品的“经济物品化” 洁净的水---付费(付高费) 清新的空气—付费
生态资源=自由物品 (价格≠稀缺性)或(价格≦稀缺性) 2.经济逆生态化 (1)史前文明阶段----人不敌天 (2)农业文明阶段----天人合一 (3)工业文明阶段----人定胜天 (4)生态文明阶段----天人和谐
2.粮食问题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1950年世界人口人均耕地 面积为0.23公顷,到现在年已下降到0.12公顷。在 70年代初,平均1公顷耕地养活2.6人,到现在需要 养活4人。
粮食的供需矛盾很大 小资料 :粮食转化成肉率:
5斤粮食-> 1斤猪肉 7斤粮食-> 1斤牛肉 3斤粮食-> 1斤鸡
尼亚大雪,赤峰水污染,陕西凤翔儿童血铅超标,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
D.课程内容:
生态经济是研究生态、经济和社会复合系统 运动规律的科学,有别于传统的经济学和生 态学,也不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简单组合。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由多学科相互交叉而形成 的边缘学科。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动 、植物之间彼此的依存关系,经济学主要研 究商品与人类之间的依存关系,生态经济则 侧重研究自然与人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