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会唱歌的瓶子》教案模板范文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教案

一、活动名称: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二、活动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不同材质和装载物对声音的影响。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塑料瓶、水、沙子、米粒、音乐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的教室,每个幼儿一个座位。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装有水的塑料瓶,提问:“你们猜猜,这个瓶子会唱歌吗?”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回答。

2. 探索声音产生:教师将塑料瓶分别装入沙子、米粒等不同材质,让幼儿摇晃瓶子,观察和倾听声音的变化。

引导幼儿发现不同材质装载物对声音的影响。

3. 团队合作: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装有水的塑料瓶。

组内成员轮流将沙子、米粒等装入瓶子,并摇晃瓶子,共同创作一首“瓶子之歌”。

4. 展示与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幼儿展示自己的“瓶子之歌”,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声音产生的认识,以及在不同材质和装载物下声音变化的感受。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一起探索更多声音产生的现象,如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等。

2. 环境创设:在教室一角设置“音乐角”,放置各种瓶子、水、沙子等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和创作。

3. 教学活动:开展“声音大集合”活动,让幼儿通过各种方式(如拍手、敲击、吹奏等)创造声音,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不同材质和装载物对声音的影响。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创作出有趣的“瓶子之歌”。

七、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装有水的塑料瓶,提问:“你们猜猜,这个瓶子会唱歌吗?”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回答。

2. 探索声音产生:教师将塑料瓶分别装入沙子、米粒等不同材质,让幼儿摇晃瓶子,观察和倾听声音的变化。

会唱歌的瓶子幼儿园教案(通用7篇)

会唱歌的瓶子幼儿园教案(通用7篇)

会唱歌的瓶子幼儿园教案(通用7篇)会唱歌的瓶子幼儿园篇1活动目标:1、分辨装有不同物品的瓶子发出声音的不同。

2、感受探索发现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分辨装有不同物品的瓶子发出的声音知道不同材料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活动过程:一、猜想与验证:瓶宝宝吃了什么。

1、出示3个分别装有米、白芸豆、棉花的瓶子,摇晃,请幼儿比较瓶子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逐一猜测每个瓶子内装有什么物品。

师:1.小朋友们,你们听,这些瓶宝宝肚子里有什么?2、出示米、白芸豆、棉花三种物品,请幼儿与发出不同声响的瓶子进行对比。

3、打开瓶盖,验证幼儿的猜测。

师:现在啊,老师就要来打开瓶子,看看我们的小朋友有没有猜对。

二、制作会唱歌的瓶宝宝1、请幼儿自选瓶子,拧开盖子,自选一种实物和工具喂瓶宝宝吃东西。

师:小朋友们,下面,请我们的小朋友自己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瓶子,我们来让我们的瓶子来唱歌。

2、喂好后要拧紧盖子。

(教师检查)师:小朋友要把盖子拧紧哦,老师来检查哦。

三、游戏“会唱歌的瓶宝宝”播放节奏对比明显的音乐,让幼儿随音乐节奏的变化,摇动瓶宝宝,为其配乐。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来摇晃自己的瓶宝宝,让我们的瓶宝宝一起来唱歌。

活动反思:这个活动的内容非常生活化、游戏化,很容易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活动中,以拟人手法的运用将普通的瓶子比喻成瓶宝宝,让幼儿更愿意亲近这些瓶宝宝,和这些瓶宝宝做朋友。

活动中我采用了“猜一猜,听一听、动一动”的游戏形式让幼儿相互交流,分享操作结果。

还有目的地引导幼儿通过“猜一猜,听一听、动一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来比较瓶宝宝中放入米、白芸豆、棉花后发出的不同声音,感受了瓶宝宝中放入不同的东西摇晃后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不足点:准备的材料不够丰富。

除了米、白芸豆、棉花这三种能发出声音的材料外,还可以多加入一些幼儿生活中经常看见的材料、区别比较明显的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空间去进行操作、探索。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含反思实验概述本实验是针对幼儿园中班儿童开展的科学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名称:会唱歌的瓶子实验对象:幼儿园中班儿童实验时间:40分钟实验材料:空瓶子、水、筷子、勺子实验步骤步骤一:地铃声音体验1.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敲门指导他们听声音。

2.模拟铃声声音,并会唱歌的瓶子的声音对比,让孩子们两者区别。

步骤二:实验前讲解1.准备好空瓶子和水,并把瓶子口向上放在桌子上。

2.给孩子们简单讲解水对声音的传播易导致变化。

3.先声先容气柱的概念、震源、声波和振动,还有孩子们听过悦耳乐器的演奏,更由此展开实验。

步骤三:挥动勺子1.拿起勺子,打开许多玩具或器械能发出铿锵作响的瓶子,用勺子敲击,让孩子们来体验并加强自身注意。

2.挥动勺子,轻轻碰触瓶口。

孩子们会发现,小的动作会让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

步骤四:加水提高音调1.小心地慢慢加入一小勺水,在,使幅射弧减小变紧一笔,扬而上升的音调和友好的歌声招待。

2.继续加水,让音调变得越来越高,孩子们会大声地欢呼和鼓掌。

实验效果通过本次实验,孩子们了解以下内容: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传播。

2.不同的振动会产生不同的声音,不同介质对声音产生不同的影响。

3.通过实验,孩子们学会了自己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反思这个实验可能有点简单,但是这个实验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此类实验能伴随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帮助孩子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概念性认识,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了让幼儿们更好地掌握实验内容,我们需要更具体、生动、富有想象力、新奇、有趣的实验方式,以及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话题来展开探究的能力,在实验的基础上,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总之,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科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不同水位、不同材质的瓶子发出的不同音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到不同水位、不同材质的瓶子发出的不同音调。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水、各种材质的瓶子(玻璃、塑料、金属等)、胶带、彩泥、筷子等。

2. 环境准备:安静、宽敞的实验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关于瓶子的故事,引发幼儿对瓶子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瓶子为什么会唱歌吗?”2. 实验操作:a. 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用筷子敲击不同水位、不同材质的瓶子,让幼儿听声音。

b. 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声音的产生原因,引导幼儿发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 教师指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尝试改变水位、更换瓶子材质,观察声音的变化。

3. 总结与拓展:教师带领幼儿总结实验现象,让幼儿明白不同水位、不同材质的瓶子发出的声音不同。

鼓励幼儿发挥创新能力,尝试用其他材料或方法制作会唱歌的瓶子。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声音产生原因的理解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收集幼儿在实验后的作品,评价幼儿的创作水平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实验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类似的科学实验,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音乐瓶子”展示区,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会唱歌的瓶子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内容拓展:1. 声音的传播:教师向幼儿讲解声音是如何通过空气传播的,让幼儿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材第四章《声音的奥秘》,详细内容围绕“会唱歌的瓶子”展开。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和动手操作,让他们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了解瓶子唱歌的原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声音产生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步骤。

重点:通过实验观察,让幼儿感受声音的振动,了解瓶子唱歌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用的瓶子、橡皮膜、橡皮筋、小锤子、音叉等。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瓶子、橡皮膜、橡皮筋、小锤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会唱歌”的瓶子,激发幼儿兴趣。

(2)邀请幼儿上台尝试,感受瓶子的“歌声”。

2. 例题讲解(1)教师示范实验操作,让幼儿观察瓶子是如何“唱歌”的。

(2)讲解实验原理,引导幼儿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尝试让瓶子“唱歌”。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题:《会唱歌的瓶子》2. 板书内容:声音产生原理:物体振动瓶子唱歌原理:橡皮膜振动,空气柱振动实验步骤:固定橡皮膜,敲击瓶子,观察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会唱歌”的瓶子,并观察其声音变化。

家长协助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幼儿通过实验发现,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瓶子,其“歌声”有所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科学实验活动,共同探索声音的奥秘。

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操作步骤的清晰度和安全性。

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能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发现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观察和操作实验,发现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振动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2. 能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声音的产生。

四、教学准备:1. 每个幼儿准备一个空的塑料瓶和一瓶水。

2. 教师准备一些音乐玩具,如小鼓、铃铛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音乐玩具,引起幼儿对声音的兴趣。

提问:“你们听到过这些玩具发出的声音吗?它们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2.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和操作塑料瓶和水的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a. 幼儿将塑料瓶装满水,用手敲击瓶子,观察和听瓶子发出的声音。

b. 幼儿将塑料瓶倒空,用手敲击瓶子,观察和听瓶子发出的声音。

c. 幼儿将塑料瓶装入不同水位的水,用手敲击瓶子,观察和听瓶子发出的声音。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观察结果,讨论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之间的关系。

4. 展示: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5. 总结:教师总结幼儿的发现,强调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6. 延伸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延伸活动,如唱歌、跳舞等,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声音的产生。

六、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探索声音的产生。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提问、讨论和分享,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 实践活动法:通过唱歌、跳舞等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声音的产生。

七、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介绍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实验操作: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塑料瓶和水的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3.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唱歌、跳舞等活动,体验声音的产生。

八、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音乐玩具,引起幼儿对声音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能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体验不同水位、不同材质的瓶子发出的声音。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不同水位、不同材质的瓶子发出的声音不同。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

2. 能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体验不同水位、不同材质的瓶子发出的声音。

四、教学准备:1.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瓶子、水、筷子、纸片。

2. 教学示范瓶子、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瓶子,提问:“你们知道瓶子会唱歌吗?为什么瓶子会唱歌呢?”引导幼儿思考声音的产生。

2. 探索声音的产生:a. 教师演示实验,将瓶子装满水,用筷子敲击瓶子,让幼儿听瓶子发出的声音。

b. 邀请幼儿尝试敲击瓶子,观察不同水位、不同材质的瓶子发出的声音。

3. 实验操作:a.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筷子敲击瓶子,观察和记录不同水位、不同材质的瓶子发出的声音。

b.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分享交流:a. 邀请各小组分享实验成果,让幼儿讲述观察到的现象。

5. 拓展活动:a. 邀请幼儿用瓶子、纸片等材料,创作会唱歌的瓶子。

b. 幼儿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大家一起欣赏、交流。

6. 结束活动:b. 邀请幼儿分享活动收获,引导幼儿表达对本次活动的喜爱。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操作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

2. 评价幼儿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如观察、操作、交流等。

3. 关注幼儿在创作环节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及音乐感知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观察、操作、交流?2. 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3. 教学方法是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八、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探索其他物体的声音产生。

2. 主题延伸: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如唱歌、跳舞等,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声音变化。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创造音乐的能力;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索精神;3. 增强幼儿对于声音的敏感度。

教学准备:1. 空瓶(可用塑料瓶代替),颜料和刷子;2. 水,薯片袋、彩纸、实验台等;3.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盒;4. 黑板和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幼儿回忆我们常唱的歌曲,并请他们用手指模仿唱歌的动作;2. 播放一段有节奏感的音乐,要求幼儿跟着节奏拍手。

二、发现(10分钟)1. 邀请幼儿围绕一个问题思考:是什么决定了声音的大小?2. 引导幼儿观察一个薯片袋,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薯片袋摩擦时发出声音?3. 邀请幼儿探究发出声音的原因,可以用手摩擦薯片袋。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将水倒入瓶子中,不同的瓶子倒入不同的水量;2. 让幼儿用手指或刷子在瓶子上涂上颜料,可以选用不同颜色的颜料;3. 引导幼儿观察瓶子摩擦时是否发出声音。

四、总结(10分钟)1. 与幼儿一起总结,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2. 引导幼儿思考:同样是摩擦,为什么不同的瓶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五、延伸(15分钟)1. 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材质的瓶子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可以借助其他物品如木头、玻璃等;2. 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形状对发声有没有影响;3. 引导幼儿用不同液体或不同颜色的水在瓶子中,观察是否会有变化。

六、展示(10分钟)1. 邀请每个幼儿上台表演用瓶子发声的音乐,可以提前准备一段音乐;2. 鼓励幼儿进行合作,可以尝试使用多个瓶子表演不同的音调。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实验,幼儿可以亲身体验到物体摩擦时发出声音的原理,培养了幼儿的实验探索精神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不同材质瓶子实验,加深了幼儿对声音大小的理解和对于声音的敏感度。

通过幼儿的合作表演,增进了幼儿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并激发了他们参与创造音乐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实验和表演活动,注重教学过程的启发性和趣味性,尽量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感受科学知识。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幼儿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材料
1.空玻璃瓶
2.水
3.小棍或铁棒
4.大玻璃瓶或大酒杯
三、实验步骤
1.将空玻璃瓶填充水至7/8满。

2.用小棍或铁棒轻轻击打瓶口。

3.观察瓶口会发出响声。

4.重复以上步骤。

四、实验原理
当用小棍或铁棒轻轻敲击瓶口时,玻璃瓶会产生共振,共振产生的声音就是我们听到的声音。

瓶内水的存在增加了共振的效果,使声音更加清脆动听。

五、实验效果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听到瓶子发出的声音,让他们对共振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孩子们还能体会到科学实验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六、教学反思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确保小孩子不会伤到自己。

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幼儿做出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七、延伸拓展
1.可以让孩子们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方法敲击瓶口,观察声音的
不同。

2.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其他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原理。

八、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幼儿能够亲身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实验的引导,也可以培养幼儿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一、实验目的通过“会唱歌的瓶子”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引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了解空气的特性和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材料1.玻璃瓶或塑料瓶 x12.泡沫海绵 x13.铅笔 x14.手工纸 x15.小钟表 x1三、实验过程1.将玻璃瓶或塑料瓶清洗干净并擦干。

2.将泡沫海绵剪成适当大小,用铅笔插入其中固定在瓶口上。

3.将手工纸卷成筒形,放入瓶子内,注意不要卡住铅笔。

4.放置小钟表在瓶子口外侧固定好。

四、实验步骤1.让幼儿搬起瓶子并观察瓶子的装置。

2.敲击瓶子的身体部分,观察是否发出声音。

3.将瓶子颠倒过来再次敲击,观察是否有不同的声音。

4.鼓励幼儿尝试轻重不同的敲击力度,观察和比较声音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当瓶子的口朝下时,敲击其身体部分,会发出柔和的声音。

•当瓶子颠倒时,敲击其底部,声音更为清晰响亮。

•这是因为空气震动产生声音,瓶口向下时震动受到阻碍,声音较弱,颠倒后震动传播更畅通,声音更响亮。

六、实验总结幼儿在这个实验中通过亲自动手的体验,观察到不同条件下瓶子声音的变化,了解到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以及科学实验的兴趣,同时也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七、延伸活动1.让幼儿尝试制作不同材质和形状的“唱歌瓶子”,比较它们的声音特点。

2.给幼儿设计更多有趣的声音实验,如“沙拉酱瓶魔法”等。

3.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探索生活中更多的声音现象,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以上是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希望可以启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

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1.探索瓶、罐等装上不同东西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2.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给每位幼儿<spanstyle="background:yellow;">提供经过装饰的红瓶子、绿瓶子(一个内有黄豆、米,一个没有;两个瓶子都有盖并盖好);黄豆、沙、米、纸等若干,勺子若干。

</spanstyle="background:yellow;">活动过程:一、玩一玩:发现两个瓶子的不同之处。

1.引导幼儿观察两个瓶子,提问:它们一样吗?2.引导幼儿在玩中比较自己手中的瓶子,发现:一个瓶宝宝会发出声音,一个瓶宝宝不会发出声音。

3.集中家里:为什么一个瓶子会发出声音,而另一个却不会发出声音呢?引导幼儿打开瓶盖观察,了解装有东西的瓶子会发出声音,而没有装东西的瓶子不会发出声音。

二、做一做:尝试让瓶宝宝发出声音。

1.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让不会发出声音的瓶子也能“唱歌”(发出声音)?2.出示黄豆、米、沙和小勺子,与幼儿一起协商如何让空瓶子“唱歌”:拧开瓶盖→用勺子舀豆、米、沙→轻轻放进瓶内→拧紧瓶盖。

3.幼儿探索、操作:幼儿自由选择蚕豆、米等,用勺子“喂”瓶宝宝吃豆、米、沙,然后拧上瓶盖。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使用勺子把材料放进瓶子里后摇一摇,试一试是否能发出声音。

5.交流分享:你在瓶子里放了什么?瓶子发出声音了吗?三、猜一猜:探索将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宝宝中,然后摇动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1.幼儿再次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引导幼儿尝试把另一种东西放在瓶中,摇一摇、听一听,比较前后两次操作时瓶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会唱歌的瓶子音乐教案

会唱歌的瓶子音乐教案

会唱歌的瓶子音乐教案教案一:《会唱歌的小瓶子》活动目标:1、大胆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并运用"弹、吹、拍、转"等动词完整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2、通过比较感知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3、喜欢动手制作音乐瓶子,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1、教具:歌曲"小瓶子音乐会"的磁带。

2、学具:每人1个透明、带密封盖的塑料小瓶,小盘12个,黄豆、石子、布块、纸团、花生、海绵各若干,小勺和漏斗4个,圆桌两个。

活动过程:一、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并运用"弹、吹、拍、转"等动词完整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1、老师出示一个空瓶子,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提问:听听老师手中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没有声音)怎样让小瓶子发出声音?请你来试一试吧。

2、引导幼儿探索让空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请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

教师注意观察并及时引导幼儿说出让小瓶发出声音的方法。

3、引导幼儿分享操作经验(1)提问:"你是怎样让小瓶子就发出声音?"(2)鼓励幼儿用恰当的动词描述自己的发现。

如拍、敲、吹、扔、弹等。

4、教师小结:小朋友发现了不同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用手拍瓶子、手指弹瓶子、用瓶子敲敲地面、把瓶子扔到地上等等,都会让瓶子发出声音。

5、请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分二次探索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二、制作"会唱歌的瓶子",比较感知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1、出示材料,引发幼儿制作兴趣。

提问: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礼物?(黄豆、石子、布块、纸团、花生、海绵)。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会唱歌小瓶子。

2、提出要求,指导幼儿灌装材料:(1)每个小朋友选择一种喜欢的材料装到瓶子里。

(2)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把掉在外面的材料送回家。

(3)装完后要扣紧盖。

3、师幼分享自制的"会唱歌的小瓶"引导语:音乐会开始了,请小瓶子为大家唱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声音的产生》,详细内容围绕“会唱歌的瓶子”展开。

通过让幼儿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了解声音与物体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理解瓶子会“唱歌”的原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表达、分享自己发现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瓶子会“唱歌”的原理,掌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发现瓶子“唱歌”与振动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瓶子、橡皮膜、橡皮筋、小石子、沙子、水、音响设备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空瓶子、橡皮膜、橡皮筋、小石子、沙子、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水的瓶子,用手轻轻敲击瓶子,让幼儿听瓶子发出的声音。

(2)邀请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小石子、沙子、橡皮膜等)放入瓶子,观察瓶子发出的声音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演示,让幼儿观察瓶子振动时产生的声音。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瓶子会“唱歌”?声音是如何产生的?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用不同的材料填充瓶子,观察并记录瓶子发出的声音。

4. 探索活动(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让瓶子发出更高、更低、更响亮的声音?(2)幼儿分组讨论、实践,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瓶子“唱歌”。

(2)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唱歌的瓶子》2. 板书内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瓶子振动→空气柱振动→声音产生不同材料填充瓶子,声音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瓶子“唱歌”的实验(2)请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实验过程和发现。

答案: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瓶子填充不同材料后,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

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1)

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1)

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依据教材第四章《声音的奥秘》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不同材质对声音的影响等。

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了解瓶子为何会“唱歌”,并探索声音的有趣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原理,知道不同材质对声音的影响。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表达、分享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原理,不同材质对声音的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的塑料瓶、不同材质的物体(如米粒、豆子、水等)、小鼓、锣、音响等。

2. 学具:透明的塑料瓶、不同材质的物体、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一个会“唱歌”的瓶子,引发幼儿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原理。

(2)讲解不同材质对声音的影响。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一个透明塑料瓶,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入瓶中,观察、记录瓶子“唱歌”的声音。

5.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自主选择材质,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瓶子“唱歌”的声音。

6. 课堂小结(5分钟)七、板书设计1. 板书《会唱歌的瓶子》2. 内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不同材质对声音的影响3. 板书形式:图文并茂,简洁明了。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探索家里的瓶子,找出会“唱歌”的瓶子,记录观察结果。

2. 答案:略。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声音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探索更多物体发声的奥秘。

(2)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声音,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会唱歌的瓶子》教案:会唱歌的瓶子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和描述瓶子在不同水位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2. 理解高低音的概念,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观察中;3. 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与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 透明的瓶子或玻璃杯;2. 水;3. 声音笛子或其他发声工具。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进行一次简单的声音游戏,鼓励他们观察和描述不同声音的特点。

例如,让幼儿分辨铃声、刮梗声、拍手声等。

2. 提出问题(2分钟)教师问幼儿:“你们听过有声音的瓶子吗?为什么会有声音呢?”鼓励幼儿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3. 进行实验(15分钟)a)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只透明的瓶子,并将水倒入其中,填满2/3的容量。

b) 教师示范用声音笛子或其他工具轻轻地敲击瓶口,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发出的声音。

c) 教师向幼儿解释当瓶子中有水时,声音发出的原理。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猜想。

d) 随后,教师将一部分水倒掉,在剩余的水面上留下1/3的容量。

e) 再次敲击瓶口,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发出的声音。

与之前相比较,声音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f) 教师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声音唱歌或发出各种音调,观察声音的变化并进行总结。

4. 总结(5分钟)与幼儿一起总结实验的过程和发现,强调瓶子水位对声音的影响。

引导幼儿理解高低音的概念,并帮助他们认识到不同音调的特点。

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意见。

5. 拓展活动(自由游戏时间)为了进一步拓展幼儿对声音和瓶子的兴趣,可以在自由游戏时间提供其他带有声音的材料或工具,例如音乐盒、响铃等,让幼儿继续探索和发现。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尝试在实验中改变瓶子中水的容量和水位,观察声音的变化,并进行总结;2. 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其他与声音有关的问题,例如:不同材质的瓶子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为什么我们的声音在一个闭合的空间里会更响亮?3.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声音或其他工具创造出不同的音乐节奏,进行音乐游戏和合奏。

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中班科学教案:“会唱歌的瓶子”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感知不同水位、不同材质的瓶子发出的不同声音。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感知不同水位、不同材质的瓶子发出的不同声音。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水、各种材质的瓶子(玻璃、塑料、金属等)、滴管、沙子、棉花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科学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会唱歌的瓶子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2. 探索与发现:a) 教师出示各种材质的瓶子,让幼儿观察并触摸,感知瓶子的不同质感。

b) 教师用滴管向瓶子中加水,让幼儿观察水位的变化,并尝试用手摇晃瓶子,听瓶子发出的声音。

c)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不同水位、不同材质的瓶子发出的声音不同,并记录下来。

3. 总结与反思: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实验现象,让幼儿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活动,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科学现象的理解程度,对幼儿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类似的科学实验,如用不同的液体(牛奶、果汁等)装入瓶子,观察声音的变化。

2. 环境创设:在科学角设置“声音探索区”,放置各种材质的瓶子和相关实验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

七、安全注意事项: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幼儿将水滴入口鼻。

2.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滴管,避免滴管接触眼睛等敏感部位。

3. 教师要确保实验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幼儿误食。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子》(2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子》(2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子》活动目标: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让瓶子发出声音。

活动准备:歌曲《表情歌》音乐磁带,幼儿人手一个瓶子宝宝,各种操作材料(玉米、黄豆、葵花籽、小石块。

)活动过程:一、听一听1.聆听,说说谁在唱歌?2.联系生活,说说周围事物中谁会唱歌。

3.出示瓶子宝宝导入新课。

二、想一想1.怎样能让你的瓶子宝宝唱起歌来呢?2.幼儿自由交流。

(引导幼儿想象出让"瓶子宝宝"唱歌的方法。

)三、试一试1.简单介绍操作材料。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黄豆、玉米、葵花籽、小石块,小朋友自己来动动手,想想办法,让你的瓶子宝宝唱起歌来,好吗?2.提出操作要求:师:待会儿小朋友可以选择一样材料放进瓶子里试一试,盖上盖子,摇一摇,听一听;它唱出来的歌声是怎样的?试好了以后,再换另一样材料试一试,听一听,它们发出来的声音一样吗?哪一种最响亮?3.幼儿自由尝试、探索。

(1)提醒幼儿注意倾听装不同材料的瓶子发出的声音。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4.分享交流操作结果。

(1)感受不同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

(2)小结:四、小结表演师:现在我们每一个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个会唱歌的瓶子宝宝,那我们来为歌曲伴奏好不好?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子》(2)科学实验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子》一、活动目标:1. 学习和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幼儿动手实践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实验材料:空饮料瓶、小石子或米粒、橡皮筋、钢丝;2. 实验器材:黑板、彩色粉笔、实验示范图片;3. 实验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1. 引入活动: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实验的名称《会唱歌的瓶子》并向幼儿解释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实验步骤:(1)观察实验材料:教师给每位幼儿发放一个空饮料瓶,让幼儿观察瓶子的特点和材料,引导他们发现瓶子是由透明塑料制成的,有开口和底部。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材第四章《声音的奥秘》,详细内容为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探索如何使瓶子“唱歌”,并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掌握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使瓶子“唱歌”。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实验用瓶子、橡皮膜、盐、小锤子等。

2. 学具:每组一个实验用瓶子、橡皮膜、盐、小锤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唱歌。

(2)教师提问:“我们刚才唱歌的时候,声音是从哪里来的?”(3)引导幼儿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实验用瓶子,并讲解瓶子“唱歌”的原理。

(2)教师演示如何操作,使瓶子发出声音。

(3)教师解释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引导幼儿观察瓶子振动的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邀请部分小组展示实验成果,并分享实验心得。

5. 情感教育(5分钟)教师强调合作意识,让幼儿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唱歌的瓶子》2. 板书内容:(1)声音产生的原理:物体振动(2)实验步骤:①将橡皮膜固定在瓶子上;②向瓶子里加入适量盐;③用小锤子轻轻敲击瓶子,观察声音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瓶子“唱歌”要求: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让瓶子发出悦耳的声音。

答案:根据实验原理,可以使用不同材质的物体进行振动,如橡皮膜、纸片等。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声音的奥秘》,详细内容围绕“会唱歌的瓶宝宝”,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探索声音产生的原理以及不同材料对声音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理解不同材料对声音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探索不同材料对声音的影响。

教学重点: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培养科学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玻璃瓶、小木棒、塑料瓶、金属瓶、橡皮膜等。

2. 学具:每组一套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玻璃瓶、小木棒、塑料瓶、金属瓶、橡皮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玻璃瓶,用小木棒敲击,引导学生观察瓶子发出声音的高低。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用不同材料(塑料瓶、金属瓶、橡皮膜等)制作“会唱歌的瓶宝宝”。

2. 例题讲解教师以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玻璃瓶为例,讲解声音产生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改变瓶子中水的量、材料等来影响声音的高低。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会唱歌的瓶宝宝”,并记录实验结果。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唱歌的瓶宝宝》2. 板书内容:(1)声音产生的原理(2)不同材料对声音的影响(3)实验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会唱歌的瓶宝宝”,并记录实验过程。

2. 答案要求:能够正确描述声音产生的原理,以及不同材料对声音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探索其他影响声音的因素,如空气湿度、温度等,并将实验结果分享给同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如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玻璃瓶,易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教案一、教学内容活动名称: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活动教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活动章节:第三单元《声音的世界》活动内容:通过探索和实验,让幼儿了解和感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感知和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

2. 帮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感知声音的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瓶子、水、筷子、音乐播放器、实验操作桌等。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实验操作包,包括瓶子、水、筷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聆听音乐,感受声音的美妙。

2. 实验操作: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幼儿自己尝试操作,验证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板书设计:用图示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展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家庭小实验,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答案:请幼儿根据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与家长一起探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幼儿对声音的传播原理仍存在疑惑。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操作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其他声音现象,如回声、音调等,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活动名称: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2. 活动教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3. 活动章节:第三单元《声音的世界》4. 活动内容细节:通过探索和实验,让幼儿了解和感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会唱歌的瓶子》教案模板范文.docx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让瓶子发出声音。

2.充分体验游戏与在音乐中感受自制乐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表情歌》音乐磁带,幼儿人手一个瓶子宝宝,各种操作材料(玉米、黄豆、葵花籽、小石块。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

1.聆听,说说谁在唱歌?
2.联系生活,说说周围事物中谁会唱歌。

3.出示瓶子宝宝导入新课。

二、想一想。

1.怎样能让你的瓶子宝宝唱起歌来呢?
2.幼儿自由交流。

(引导幼儿想象出让"瓶子宝宝"唱歌的方法。


三、试一试。

1.简单介绍操作材料。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黄豆、玉米、葵花籽、小石块,小朋友自己来动动手,想想办法,让你的瓶子宝宝唱起歌来,好吗?
2.提出操作要求:
师:待会儿小朋友可以选择一样材料放进瓶子里试一试,盖上盖子,摇一摇,听一听;它唱出来的歌声是怎样的?试好了以后,再换另一样材料试一试,听一听,它们发出来的声音一样吗?哪一种最响亮?
3.幼儿自由尝试、探索。

(1)提醒幼儿注意倾听装不同材料的瓶子发出的声音。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4.分享交流操作结果。

(1)感受不同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

(2)小结:
四、小结表演。

师:现在我们每一个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个会唱歌的瓶子宝宝,那我们来为
歌曲伴奏好不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