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声现象》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课件声现象 人教版优秀课件

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课件声现象 人教版优秀课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7.(11西宁)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管饭的应 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D
课堂互动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 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5、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如图1—3)。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 发出不同 音调的声音。
课堂互动
6、如图1—4,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 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 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响度不同。变钢尺伸 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音调 不 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三、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 的频率来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人类听觉范围:20Hz~20000Hz (2)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 (3)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的声 (4)超声波和次声波人类都听不到
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振动 的振幅来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还与发声体距离的远近有关:发声体离 得越近,响度越大。
年青人赶紧找来石匠,石匠与石头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听的懂石头的语言。左看右看,石匠认定这就是智慧老人所说的孪生石,石匠和年轻人找来村子里的其他人费了很大的劲把石头搬到村里的庙里。 石匠用手摸摸孪生石,感觉右边的有灵性,有质感!问石头,你愿意做石佛吗?石头回答到“愿意”石匠“砰砰砸了几下!”右边石头说:太痛了。石匠说:肯定会痛。右边石头:为了成为石佛,我能忍受。石匠说:每凿一下,你就流出鲜血和汗珠,一天、二天、三天、十天……二十天,就在雕琢面部的最后期限,那块会凿的更痛。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课件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课件

定义
物理学角度 环境保护角度
声源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
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 产生干扰的声音
等级 人们用声强级客观描述声音的强弱,单位:分贝(符号为dB)。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 划分 音; 90 dB以上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控制 途径
①在 声源 ②在 传播 ③在 人耳
[答案]A [解析]立交桥上安装隔音墙是可以在传播 途径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禁止大声喧 哗”中的“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因此 “禁止大声喧哗”标志是提醒人们要降 低发声的响度,故B错误;高于20000 Hz的 声波是超声波,低于20 Hz的声波是次声波, 因此次声波的频率低于超声波的频率,故 C错误;因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所以我们 才可“闻其声,辨其人”,故D错误。
图1-5
[答案]D [解析]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 弱噪声,A不符合题意;在道路旁设置 隔音板以及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C不 符合题意;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与禁鸣喇叭控制 噪声的方法相同,D符合题意。
热点考向探究
【变式1】 [2018·盐城市盐都区一模] 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 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振动 产生的,而且能传播较远的距离,是因为它的 响度 大。为了不 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
热点考向探究
【变式2】 [2018·盐城市亭湖区校级一模] 小明家临街而住, 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1-6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 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 dB 。利用噪声监测 仪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噪声 不能 (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课件★★声现象(共22张PPT)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课件★★声现象(共22张PPT)

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2□1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
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 定义
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优美的音
乐有时也会是噪声)
⇨ 1.(人教八上 P29 图 2.1-6 改编)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击鼓表演的场景.鼓 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鼓声是通过空空气气传到人耳的.
命题点 3:声的利用 4.(2021·贵阳)近期报道十几头大象集体从云南南部一路向北迁徙了几 百公里.一路上大象的很多活动似乎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实际上它 们可以用低于 20 Hz 的次声波交流. 5.(2018·贵阳)用手机通话和面对面说话,都是信息交流方式,传递信 息时前者主要靠电磁波,后者主要靠声波.从传递能量的形式看,电磁 波传递的是电电磁磁能,声波传递的是声能.
4.(人教八上 P37 动手动脑学物理 T3 改编)生活中经常用“高”“低” 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的“高”是指声音的音音调调;唱歌比赛活动时, 演唱者时而“引吭高歌”,时而“低声吟唱”,十分感人!这里的“高”“低” 描述的是声音的响 度度.区分鼓声和其他乐器声是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 音色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果应用了这一知识的是
(C )
A.发电机
B.望远镜
C.真空玻璃
D.体温计
命题点 2:声音的特性 3.(2022·六盘水)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所示,敲击编 钟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可以改变音调 B.编钟的声音传播速度是 3×108 m/s C.用不同力度敲击编钟可以改变音色 D.人们能分辨出编钟的声音是依据响度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课件★★ 声现象

2020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声现象》(共18张PPT)

2020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声现象》(共18张PPT)
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变产生神经衰弱、头痛等疾病; 1、声音传递信息:声呐探测、回声定位、医学诊断。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3、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人耳的听声条件: ① 声源在振动发声; ② 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③ 听觉器官完好。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3、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如果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里,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声现象》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噪声: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在介质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2)影响响度的因素一是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1)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简称赫
(Hz)。 ④ 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人耳的听声过程: ③ 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2、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② 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3③、人听耳觉是器怎官样完听好到。声外音的界。 传来的声音,沿着耳道引起鼓膜振动,
(2)人耳的听声过程:
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 (2)在介质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在介质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人教版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课件 声现象

人教版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课件  声现象

A.振幅
B.频率
C.材料
D.结构
2.(202X·宜昌)生活中经常用“高”来形容声音,以下的“高”
描述音调的是( A )
A.男高音歌唱家
B.请勿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
C.引吭高歌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202X·徐州)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感觉和 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在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中,考虑到录 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所以不是声音的__响__度___不同;询问其他同学, 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没有“跑调”,所以不是声音的__音__调___不同; 由此可以推断是声音的__音__色___不同。
3.(202X·聊城)“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
声音的( C )
A.传播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4.(202X·金昌)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
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音__色___(选填“音
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8.(202X·郴州)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声音特性的辨识及影响因素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将声音的特性补充完整。 声纹锁是根据_____音__色来辨别主人的声音。 声乐中的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_____音__调。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音__色来辨别的。 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音__调。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 第2章 声现象(共30张PPT)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  第2章  声现象(共30张PPT)
响亮或微弱
音色 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发声体的材料、结 构
悦耳动听
中考命题·导向
知识要点·归纳
教材图片·解读 重点难点·突破 广西真题·精练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第8页
改变 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 方法 短、粗细等
拨动长度、粗细不同的 生活 古筝琴弦;依次敲击相 实例 同的装有不同高度水的
杯子
改变用力的大小、距声 改变发声体的材料、
中考命题·导向
知识要点·归纳
教材图片·解读 重点难点·突破 广西真题·精练
中考命题·导向
知识要点·归纳
教材图片·解读 重点难点·突破 广西真题·精练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第7页
知识点2 声音的特性
特性
音调
定义 声音的⑭_高__低___
影响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 因素 率越大,音调越⑯_高___
细或低沉、“女高音、 描述
男低音”
响度 声音的⑮_强__弱___ a.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振 幅越大,响度越⑰_大___ b.距离发声体的距离:距 离越近,响度越⑱_大___
第4页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 产 生 : 声 音 是 由 物 体 ① 振动 产 生 的 , 一 切 正 在 发 声 的 物 体 都 在 ② 振动 ,③ 振动 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传播 (1)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④ 介质 .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 是液体,真空⑤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形式:声音以⑥ 波 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4)回声 a.产生原因: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⑬ 反射 ,回声 就是被反射回来的声音.
b.应用:回声测距离 s=12vt(t 为发出声波信号到接收到发射信号的时间).

2020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声现象》(共31张PPT)

2020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声现象》(共31张PPT)

传播 传播速度受介质、温度的影响,15 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3×3×101808
速度 ℃空气中声速为 340 m/s
m/s
应用 倒车雷达
雷达、手机信号、微波炉
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但是声波不能传递视频、图像等信息
1.噪声 (1)定义:①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 无无规规则则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②环境保护的角 度, 妨妨碍碍 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 干干扰扰作 用的声音. (2)图象:杂乱无章的波形.
专题1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振动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振动动 ,振动停止,发声 停止.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的传播 (1)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介质质 ,真空不能传声. (2)形式:声音以 声声波波 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3.声速 (1)定义: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2)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 介介质质种种类类 和 温温度度 有关. 一般情况下,v 固 >> v 液 >> v 气;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34400mm//ss .
6.听诊器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信信息息 (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在医院里 经常有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 响度 (填“音 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 声声源源处处 减弱噪声.


7.在西安的孔庙里有一个大古钟,有人发现在敲击古钟时,撞击停止后,大钟“余 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B )
4.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 17 m 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则 声音通过空气 00..0055 s 后到达甲同学耳朵里;甲同学能听到 11 次敲击声.(空气中声 速为 340 m/s,铁中声速为 5 200 m/s)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声、光专题复习(共44张PPT)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声、光专题复习(共44张PPT)

7、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 “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请写出改进 后的优点。
①成像稳定、清晰。
②便于观察、比较像的 大小、正倒。 ③减少污染。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后自己尝试构建知识结构图
树形
思维导图
物理方法盘点
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 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 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 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如探究平面镜成 像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用未点燃的蜡烛 确定像的位置都是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典型例题
2、俗话说:“闻其声知其人.”这句话是指即使
未看到人,也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声音的( D )
A.速度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典型例题
3、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研究方法:推理法(或理想化实验法)
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实验回顾
利用钢尺可以研究哪些声学问题?
运用的研究方法?
声波与电磁波
不同点
声波
声在介质中的传播形式, 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
传播不需要介质,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识纵横
相同点
都可以传 递信息和 能量
典型例题
1、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___振_动____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音__调___;二 胡的声音是通过___空__气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中考专题复习---声现象 PPT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声现象 PPT课件

考点 4 声的利用 2(2012 年宁夏) 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 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 A)
A.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呐探海深
C.利用 B 超做体检 D.利用回声定位
3.(2012.鸡西)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 量的是( B )
4.下列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 ) A、西瓜是否熟可以用手轻敲 B、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利用超声波加湿器湿润空气 D、用超声波来洗牙
(一定或不一定)有声音。
转换法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声音不能在 真空 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
3、 固体 、 液体 、 气体 都可以做为声音传播的 介质。一般来说,传播的速度 V固 >___V_液_ > V气 。
3、声音在介质中以_声__波___ 的形式向外传播。
4、声音的传播速度与 介质种类 和 温度 有关, 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 m/s。
影响因素:发声体的__材_料____、__形__状____、 结__构___。
探究活动
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探究活动 用刻度尺设计实验
(1)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长短不同的尺振动
(2)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将长度相同的尺拉到不同的振幅振动发声
1.(2010.宁夏)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 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 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 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声现象PPT课件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声现象PPT课件
“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__月__球__上__是__真__空__,__真__空__中__不__能__传__声____.
第11页/共36页
1.(2010年茂名)关于声音、电磁波的现象,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C ) A.声音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第24页/共36页
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 1.(2012·上海)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 的( B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2.(2012·潍坊)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海洋里,歌声、 风声、汽车喇叭声……这些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 性,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的 ( A)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第15页/共36页
考点3 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例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 些关于控制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
播 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
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
(2)B 超原理: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 不同的介质交接面时,会发生反射,根据监测其回声 的延迟时间、强弱,经过电子电路和计算机处理,就 形成了 B 超图像.
(3)通过监测次声波可以预报地震、海啸和台风等.
第9页/共36页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声音是一种 波 ,我们把它做 声波 。人们把声

第3页/共36页
5
第4页/共36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PPT内含29张幻灯片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PPT内含29张幻灯片

例题3: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 里, 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 后经过0.3s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 声音, 经过0.5s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 回来的声音。请你帮他估算这个山谷 的宽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为340米/秒〕
习题连接:
1.指出以下情况中声音主要是 靠什么传播的:(1)耳朵贴在枕头上, 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机械手表的
人能听到回声的条件是什么
15.如图所示,是几种情况下拍摄的声波振动
照片,其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分度值相同。通过
观察与比较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A/m
A/m

t/s
A/m
A/m
B t/s

t/s
D t/s
实验:真空铃实验,则就需 你掌握实验的仪器材料,实 验设计方案,实验操作步骤 及搜集处理数据,最后明确 探究结论。
例题1: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450米/秒,假设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 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 信号,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v=1450m/s t=4s
求:h = 解: s=vt=1450m/s×4s=5800m
3. 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 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 电 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某 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 渐变小, 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 分析原因可能是 玻璃罩火车进站时,工人师傅总是 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件,听了 发出的声音,便分辨出部件间是否 有松动,他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A. 超 声 波 能 获 得 较 集 中 的 能 量 , 可 以 进展超声清洗
B. 超 声 波 的 穿 才 能 比 较 好 , 可 以 穿 透 任何物体
C.超声波可以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 超声波

2020届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1讲 声现象 (共25张PPT)

2020届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1讲 声现象 (共25张PPT)
第2题图
类型 2
拓展训练
声音特性的辨识(北部湾经济区3年2考,南宁3年2考,均在声学
综合题考查)
3. (2015防城港2题3分)利用声音区分不同的乐器,主要是依据乐器发出声音 的( D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类型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北部湾经济区3年2考,南宁3年必考,多在
声学综合题考查)
命题点:减弱噪声的途径、声音的利用 6. 中考期间,考点周边会设置如图所示的标识,从控 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声__源__处___减弱噪声的;考 试结束铃声响起,考生停止答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__信__息____.(2017鄂州13改编)
(人教八上P44图2.4-4)
北部湾经济区6年真题“面对面”
口技演员模仿 震耳欲聋、猛击鼓面、调节
动物发声、分 电视机的音量大小
辨不同乐器
a.音调与响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
区别 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和音色一般不变,响度会随传播距离的改变
而改变
返回思维导图
考点 3 声的利用(北部湾经济区3年2考,南宁3年2考)
1. 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约20 Hz到20 000 Hz.
返回思维导图
考点 2 声音的特性(北部湾经济区3年2考,南宁3年2考)
返回思维导图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定义 决定 因素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强弱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 发声体的振幅和与听者的距
离,振幅越__大____、距发声
__快____,音调越高
体越___近___,响度越大
声音的品质 发声体的材 料、结构等
返回思维导图

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专题复习《第1讲 声现象》

2020中考人教版物理专题复习《第1讲 声现象》

回归教材
紧扣教材,复习教材,预习好帮手,回练教材变式题,精准高 效备考! 说明:本部分内容精选教材习题进行改编,习题覆盖全部高频 考点,近几年广东中考由教材习题演变过来的考题大幅度上 升,对教材习题的回练非常有必要.本部分内容可以作为课前 预习的内容,在复习教材内容和本书考点梳理的内容后,作为 检测题目,可以大幅度提升复习效率,也可以精准检测考生对 教材和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来源 噪声与乐音的分类:从物理学(客观)的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 做 _无__规__则__振__动_____ 时 发 出 的 声 音 ; 而 乐 音 是 发 声 体 做 ___有__规__则__振__动_____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主观)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 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 声;而凡是使人感到身心愉悦的声音都是乐音.
2.减弱噪声的途径 噪声的控制:噪声的减弱方法:(1)__在___声__源__处__减__弱___,如给 内燃机加消声器;(2)__在__传__播__过__程__中__减__弱___,如加隔音设备, 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3)__在__人__耳__处__减__弱___,如戴耳塞. 控制噪声的三个环节:消声(消除或削弱噪声源)、隔声(设置 噪声的传播屏障)、吸声(吸收声音,减少反射).
3.[人教版八上 P32 图 2.2-1(沪粤版八上 P31 图 2-17)改编] 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实验时用手 紧靠桌边压住刻度尺,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能听到刻度尺振 动时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音色:音色是指发声体发出的__声__音____特色(也叫音质或音 品).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 方式等因素决定的),不同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 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音色不同.音色是由发 声体本身决定的,发声体有变化,音色也将变化.例如:有经 验的工人师傅,可以通过听声音而得知机器运转情况是否良 好.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精品讲义:声现象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精品讲义:声现象

2020年中考复习声现象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1)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2)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均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1)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2)大小:15℃空气中声速为 340m/s 。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即: V固>V液>V气。

考点二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色、响度和音调。

名称概念影响因素相关关系音调声音的高低。

发声体的频率。

频率大,则音调高;频率小,则音调低。

响度声音的大小(强弱),常用分发声体的振幅及距离发振幅大,则响度大;贝(dB)表示。

声体的远近。

振幅小,则响度小。

音色声音的品质。

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体的发声方式决定。

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一般音色不同。

考点三噪声及噪声的控制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害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考点四声的利用1.超声波(频率高于20 000Hz 的声音)(1)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易集中。

(2)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

2.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 的声音)(1)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2)应用:预报地震、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3.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B超。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波碎石。

中考例题1.(2016•益阳)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分析】(1)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4)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乙、丙振动的快慢相同,即都是振动了两个波形,故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C错误;(2)甲、乙、丙的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B错误;(3)甲、乙、丙的波形不同,故两个物体的音色不相同,故A正确、D错误;故选A.【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2.(2016•临夏州)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分析】(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4)不同乐器发出的音色不同.【解答】解: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所以“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B正确;C、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可以运用到医疗领域,去除人体内结石;故C正确;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中国的古诗词也含有很丰富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物理是一个很综合性的知识.3.(2016•盐城)汽车经过我市某噪声检测装置时鸣放喇叭,该装置显示屏的显示如图所示,其中82.3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A.响度B.音调C.频率D.音色【分析】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外界的噪声越大,也就是声音越强,即响度越大,其所显示的数字就越大.【解答】解: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82.3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82.3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82.3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响度.故选A.【点评】知道噪声监测器的用途,且能真正的理解响度的定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4.(2016•德州)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分析】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进行区别,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大的大小;音色用来区别不同的发声体.【解答】解: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产生高低不同声音的原因是物体振动快慢不同,发出低沉的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比较慢,所以频率低,音调也低.因此“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音调.故选A.【点评】这是一类根据乐音的特征进行实际应用题目,要学会结合定义进行判断.重点关注音调与响度的区分.5.(2016•潍坊)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解答】解:“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选C.【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声现象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说法相联系,深入理解音调和响度的概念.6.(2016•陕西)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分析】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是乐音,无规则振动发出的是噪音;从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可能是噪音.【解答】解: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发声体的振幅不同,从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A错误;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则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因此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使声音放大,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此时对听到的人来说是乐音,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声音特性的辨别以及对乐音、噪音定义的理解等,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7.(2016•黔东南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B.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色辨别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D.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分析】(1)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程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3)“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4)减弱噪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在人耳处、在传播中.【解答】解:A、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程度是340m/s,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误;B、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色辨别,故B正确;C、“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而不是次声波,故C错误;D、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声现象的多个知识点,都是我们应该熟知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8.(2016•鄂州)某电视台举办了这样一套综艺节目,众多知名歌手戴着各种面具蒙着脸在舞台上演唱自己从未唱过的歌,观众只凭声音来猜测演唱的是哪一位歌手,由于歌手故意将自己的声音进行了“包装”,观众猜测的难度较大.节目中,观众往往容易猜出自己最熟悉的歌手,是因为观众熟悉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分析】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因为每个人的发声声带结构都不相同,因此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辨别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靠的是音色.故选D.【点评】不同人说话的特色不同,是指音色不同,对于熟人的音色,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即使没有见面,只听声音就可以判断出来.9.(2016•桂林)老师上课时使用“小蜜蜂”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传播速度【分析】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老师上课时使用“小蜜蜂”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使同学们听得更清楚.故选C.【点评】了解声音三个特性的概念,并能结合实例进行辨别是解答的关键.10.(2016•百色)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这两个词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声音尖而刺耳的音调越高,声音宽厚的音调越低.(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声音越大,响度越大;声音越小,响度越小.(3)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解答】解:“女高音”、“男低音”,这里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故选C.【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掌握三个特征的影响因素.能分辨音调、响度和音色.11.(2016•海南)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分析】(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2)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解答】解: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的钟,振动的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音调、音色、响度的区分.要掌握音调、音色、响度的影响因素,知道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12.(2016•大连)我们通常所说的男高音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声音尖而刺耳的音调越高,声音宽厚的音调越低.(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声音越大,响度越大;声音越小,响度越小.(3)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解答】解:男高音是指声音很高,音调高,是因为其声带振动的频率大.故选C.【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掌握三个特征的影响因素.能分辨音调、响度和音色.13.(2016•乌鲁木齐)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则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越近,响度越大;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主要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接收到的响度越大.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三个特征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需要清楚的是: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14.(2016•宿迁)《宿迁文明二十条》中第七条是“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大声”指的响度.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和响度、音色的区分,理解各自的含义和特点是正确判断的关键.15.(2016•泰州)俗话说:“闻其声知其人.”这句话是指即使未看到人,也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速度B.响度C.音调D.音色【分析】声音的特征有三个:响度、音调、音色.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解答】解:自己很熟悉的人,即使没有看到他,只听他的声音也可以辨别出来,依据就是不同人的发声部位特征不同,发出的音色不同.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的物理特征之一﹣﹣音色,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16.(2016•上海)我们能分辨女高音、女中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发声体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解答】解:女高音和女中音不同的主要是音调,是由于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引起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特征,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音调和响度、音色定义进行分析.17.(2016•徐州)人们能分辨出笛子、钢琴等不同乐器的演奏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我们常用音色来区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解答】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选C.【点评】不同的乐器可以发出相同音调、相同响度,但音色一般不同.18.(2016•长沙)2016年5月21日,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2)在同样的环境下,同种介质里,声速是相同的;(3)麦克风可将声音的响度扩大,但不能提高音调;(4)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据此可辨别不同的乐器.【解答】解:A、在演唱会上,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故A正确;B、在同样的环境下,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与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响度,但不能提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D、现场观众根据音色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而不是通过响度,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速度、音调与响度、音色的区分等,属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19.(2016•镇江)我们很空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传播速度【分析】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解答】解:熟悉的人声音的特色我们都非常熟悉,可以根据音色来进行判断.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情况.20.(2016•郴州)校园广播站正在播音,小明马上告诉大家:“这是我班的小丽同学在播音”.那么,小丽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分辨不同人的声音的.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3、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人耳的构造如图: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3、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人耳的听声过程: 外界传来的声音,沿着耳道引起鼓膜振动, 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 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② 工业噪声:纺织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③ 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④ 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 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2 0 2 0 年人教 版中考 物理专 题复习 课件《 声现象 》
2 0 2 0 年人教 版中考 物理专 题复习 课件《 声现象 》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4 噪声的控制与危害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3、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人耳的听声条件: ① 声源在振动发声; ② 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③ 听觉器官完好。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2 声音的特征 1、音调:
(1)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它与物体振动的频 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是描述物体 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简称赫(Hz)。
2 0 2 0 年人教 版中考 物理专 题复习 课件《 声现象 》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在介质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声音的传播: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声速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声音在 固体中最快,其次液体,气体中最慢。15℃时 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2、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噪声达到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 严重影响变产生神经衰弱、头痛等疾病;如果暴 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里,鼓膜会破裂出血,双 耳完全失去听力。
2 0 2 0 年人教 版中考 物理专 题复习 课件《 声现象 》
2 0 2 0 年人教 版中考 物理专 题复习 课件《 声现象 》
2 0 2 0 年人教 版中考 物理专 题复习 课件《 声现象 》(共 18张PPT)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 《声现象》
2 0 2 0 年人教 版中考 物理专 题复习 课件《 声现象 》(共 18张PPT)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即振动停止, 发声也停止。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2 声音的特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音调:
(2)人耳的听声频率范围是20Hz—— 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 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2 声音的特征
2、响度: (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2)影响响度的因素一是振幅,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二是离发声体的远近,离发声体越远, 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
考点4 噪声的控制与危害 1、噪声及噪声来源: (1)噪声: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 出的声音。 (2)噪声来源: ① 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 汽笛声等。
2 0 2 0 年人教 版中考 物理专 题复习 课件《 声现象 》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4 噪声的控制与危害 1、噪声及噪声来源: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2 声音的特征
3、音色: 不同的发声物体由于材料、结构等不同,即 使音调、响度都相同,但发出的声音不同。音色 反应了声音的品质。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3 声的利用
1、声音传递信息:声呐探测、回声定位、 医学诊断。
2、声音传递能量:清洗精密仪器、除去人 体结石。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4 噪声的控制与危害 3、噪声的控制: (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 0 2 0 年人教 版中考 物理专 题复习 课件《 声现象 》
2 0 2 0 年人教 版中考 物理专 题复习 课件《 声现象 》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复习试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