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一版 )第十一章 醛、酮、醌(3)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第一版 )第十一章 醛、酮、醌(1)

《有机化学》(第一版 )第十一章 醛、酮、醌(1)

2、分 类
一元醛、酮 1).据分子中含羰基的数目可分为: 二元醛、酮
2).据烃基的饱和程度可分为: 3).据烃基的不同可分为: 4).酮又可分为:
单一 酮 混合 酮
饱和醛、酮 不饱和醛、酮
脂肪醛、酮 芳香醛、酮 脂环醛、酮
3、同分异构
1).醛的同分异构:碳链的异构引起的。 2).酮的同分异构:碳链的异构引起的和酮羰基的 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 3).相同碳数的饱和一元醛、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芳基甲酮 ( R=R'=Ar )
某基某酮 ( R≠ R' ) : 小基, 大基, 芳基
O
O
CH3CCH 2CH2
CH3C
O C CH3
(2) 用希腊字母标记取代基位置来命名
γ β α
OH C C C C
C C C CHO
β 'α β
O
γ
Br
CH 3
CH3CHCHO α -甲基丙醛
CH3CC(CH 3)3 α ,α -二甲基丁酮
H
CN H2C C CH3
CH2NH2 H3C C CH3 OH
2).与Grignard试剂的加成
δR δ+ MgX + δ+ δ C O OH R C OH + Mg X
R C OMgX
H2O
HCHO
RCH2 OMgX
H 2O
H2O
RCH2OH
增加一个C伯醇
R-MgX +
R'CHO
R'CHOMgX R
教 学 内 容
§11-1 醛、酮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 §11-2 醛、酮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11-3 醛、酮的化学性质

华工有机化学11醛酮和醌PPT课件

华工有机化学11醛酮和醌PPT课件
10
2) 羧酸衍生物的还原
O
① DIBA–H,己烷,-78℃
R C OR'
② H3O+
O RC H
注:
(CH3)2CHCH2
CH2CH(CH3)2 Al H
DIBA–H 二异丁基氢化铝
O
C Cl
① LiAl(OBu–t)3H,乙醚,-78℃
OCH3
② H3O+
CH3
第11页/共77页
CHO
OCH3 CH3
R'''
O
Wittig 试剂:
(C6H5)3P C
内盐
R'' R'''
R''
(C6H5)3P
C R'''
44
第44页/共77页
Wittig 试剂的制备:
a)
的制备
(C6H5)3P
R'' + R''' CH X
RX: 1°,2°
(C6H5)3P
季盐
R'' CH X
R'''
b) 季 盐在强碱的作用下,生成Wittig试剂。
11
O CH3CH2CH2C Cl
+ H2
Pd–BaSO4 硫–喹啉
O CH3CH2CH2C H
(90%) +
HCl
催化氢化还原,称为Rosenmund 还原法。
12
第12页/共77页
4) 芳环的酰基化
O
+
C Cl AlCl3
(82%)
O

有机化学醛酮和醌H

有机化学醛酮和醌H

甲基环戊基甲酮
乙酸环戊酯
酮分子中α-碳碳键断键的优先顺序:
R3C- > R2CH-,C5-6环烷基 > Ph- > PhCH2- > RCH2- > CH3-
2.2 还原反应 2.2.1 催化氢化
CH3CH=CHCH2CHO H2/Ni T,P CH3(CH2)3CH2OH
3-戊烯醛
1-戊醇
反应物分子中的C=C、C=O双键均被还原。
无α-H的醛
甲醛
甲酸钠
苄醇
3、α-H的反应
醛、酮分子中α -H原子具有酸性,原因是羰基的
极化作用,使生成的共轭碱变得相对稳定(负电荷被
离域化)。事实上,这种转化是以烯醇负离子的形式 为纽带的。
O RCH
-H+
C H( or CH3)
H+ -H+
烯醇负离子
H+
α
RCH2
O C H( or CH3)
水会分解,故需在干醚或四氢呋喃中使用。
2.2.3 异丙醇铝-异丙醇还原法
异丙醇铝
CH3CH=CHCH2CHO + i-PrOH Al(PrO-i)3 CH3CH=CHCH2CH2OH + (CH3)2CO
3-戊烯醛
异丙醇
3-戊烯-1-醇
丙酮
反应物分子中的C=O双键被还原。 该反应又称为麦尔外因-庞道夫-维尔莱 (Meerwain-Ponudorf-Verley)还原法。其逆反应 称为欧芬脑尔(Oppenauer)反应。
使用挥发性的剧毒物HCN。例如:
PhCHO NaHSO3 PhCHSO3Na OH NaCN H2O PhCHCN OH HCl
回流

有机化学课件第醛酮醌

有机化学课件第醛酮醌

选择性还原:
C H 3 C HC H C H ON aB H 4 C H 3 C HC H C H 2 O H
巴 豆 醛
巴 豆 醇
硼氢化钠(NaBH4 氢化锂铝(LiAlH4) 异丙醇铝Al[OCH(CH3) 2]3
第三十一页,共43页。
(2)还原成烃
克莱门森(Clemmenson)还原
R
Zn- Hg
R ' CO H叔 醇
H 2 OR
R " 第十五页,共43页。
R "
根据所要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可以选用适 当的格氏试剂及羰基化合物来制备各种伯、仲、 叔醇。
O
OC O + R M g X 无 水 乙 醚 R C — O M g XH +
O R C — O H
H 2 O
CH2=CH2
OH CH3CHCH3
黄色结晶碘仿(CHI3)析出;
【意义】 1 鉴别:碘仿是黄色固体。 2 制备少一个碳的羧酸;
第二十七页,共43页。
四、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1)及强氧化剂的反应
RCH O[O ] RCO O H
酮的不氧化;
第二十八页,共43页。
(2)及弱氧化剂的反应
常用的弱氧化剂有:费林(Fehling)试剂 班尼狄克(Benedict)试剂 吐伦(Tollens)试剂
X
如果同一个α-碳上有三个氢原子,卤代后生成α-三卤衍生物。
O C X 3 CH+ N aO HI2 C H I3 + H C O O N a
O
C X 3 CR+ N aO HI2
第二十六页,共43页。
C H I3 + R C O O N a

伍越寰主编有机化学第十一章醛酮醌答案

伍越寰主编有机化学第十一章醛酮醌答案

伍越寰主编有机化学第十一章醛酮醌答案
第十一章醛、酮、醌
1.(1)甲基苯基酮;苯乙酮(2)1,3-环辛二酮
(3)2,2-二甲基丙醛(4)2-仲丁基-4-溴苯甲醛
(5)三氯乙醛(6)2,4-二羟基-6-辛烯醛
(7)3-戊酮二甲基缩醛(8)吡哆醛
(9)甲基乙烯基酮(10)2,4,4-三甲基-2-甲酰基环己酮(11)(反)-二苯甲酰基乙烯(12)环丙基丙酮
(13)(反)-4-溴二苯酮肟
3.
6.(1)、(3)的产物是外消旋体
7. (1)
(a )
异丙醇丙醇丙酮丙醛混浊
Ag(NH )?
↓Ag NaOI
↓3CHI (b )
(2)题中化合物分别标上(Ⅰ)、(Ⅱ)、(Ⅲ)、(Ⅳ)。

(Ⅰ)和(Ⅲ)的IR 谱在3200cm -1
~3600cm
-1
有νO ——H 峰(s ),(Ⅱ)、(Ⅵ)无。

(Ⅰ)和(Ⅱ)的
NMR 谱在δ=10ppm 附近有醛基质子的信号,故可分别与(Ⅲ)(Ⅵ)区别之。

8.
9.化合物的分子式C 5H 12O 符合C n H 2n+2O 通式,说明该化合物是饱和醇或醚。

A 可氧化得C 5H 10O(B),B 能和苯肼反应,也能发生碘仿反应(这都是甲基酮的反应),说明A 是醇,而且具有结构单元:。

A 和浓H 2SO 4共热得C 5H 10(C ),符合烯烃的通式C n H 2n 。

C 氧化后得丙酮和乙酸,则C 的结构应为:。

综上所述,
A 的结构应为:
10.。

有机化学 第十一章 醛酮

有机化学 第十一章 醛酮
苯乙酮的红外光谱图:
O CCH3
山东科技大学
王鹏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1.3 醛酮的制备
丁酮的1H NMR谱图:
单峰
三重峰
四重峰
山东科技大学
王鹏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1.6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醛和酮的反应部位:
氧化还原反应
亲核加成反应
O C C R (H) H
α-氢的反应
山东科技大学
王鹏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碳负离子 • 氧负离子 • 氮负离子 • 硫负离子
山东科技大学
王鹏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1.6.1 醛和酮的亲核加成
二、羰基与碳负电中心的加成
1. 与HCN的加成:
反应现象:
• 仅丙酮与氢氰酸混合,长时间加热仅得极少产物
• 加入极少量的碱,反应能迅速完成;而体系存在酸 时反应受到抑制,甚至不反应
δ+ Li
-n-BuH
H
+
_
(C6H5)3P CH2CH3Br
+ (C6H5)3P (C6H5)3P
_
CHCH3 Ylide CHCH3 磷 叶 立 德
• 磷叶立德可与羰基反应生成烯烃:
R1
Ph3P=CHR +
CO
R2
R1 C CHR
R2
山东科技大学
王鹏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1.6.1 醛和酮的亲核加成
CH3CH2CH2 C H
CH3
O CH
正丁醛
异戊醛
苯甲醛
酮:以甲酮作母体,“甲”字可省略
O
CH3 C CH2CH3
甲乙酮 甲基乙基(甲)酮

有机化学——醛、酮、醌ppt课件

有机化学——醛、酮、醌ppt课件

醛、酮对氢氰酸的加成反应活性次序
H H
O
O C O > CH3 C H> R
O C H>
O C
H
> CH3CCH3
O
O
>
> CH3
O C
R
>
O R C
R' &g;
C
适用范围:只有醛、脂肪族甲基酮、八 个碳原子以下的环酮才能与氢氰酸反应。
练习题
将下列化合物与HCN反应的活性按由大到
小顺序排列:
OH

C
+
C N

-
OH C-CN
哪种占优,主要取决于各自中间体的相对稳定性 。
实验事实
(1) 丙酮和氢氰酸反应3-4小时,仅有一半原 料起作用。 (2)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滴氢氧化钾溶液, 则反应可在几分钟内完成。 (3)若加入大量酸,则放置几周也不起反应 。
HCN
H +C N
+
-
实验事实说明羰基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是亲核加成。
RC H S O N a 3 O H
(3)与格氏试剂加成
格氏试剂是较强的亲核试剂,非常容易与醛、酮 进行加成反应,加成的产物不必分离便可直接水解生 成相应的醇,是制备醇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M g X R C O
R H O 2 C O M g X+ + M g ( O H ) C X O H H
R
格氏试剂与甲醛作用,可得到比格氏试剂多一个碳 原子的伯醇;与其它醛作用,可得到仲醇;与酮作用, 可得到叔醇。
反应是可逆的,必须加入过量的饱和亚硫酸氢钠 溶液,以促使平衡向右移动。 适用范围:只有醛、脂肪族甲基酮、八个碳原子 以下的环酮才能与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

有机化学——醛、酮、醌

有机化学——醛、酮、醌

? OH
OH CH3CHCHCHO CH3 OH CH3CH2CHCHCHO CH3 OH CH3CH2CHCH2CHO
(4)交叉醇醛缩合反应 (Claisen-Schmidt reaction)
OH CHO + CH3CHO CH-CH2CH=O
延长碳链!
CH=CH-CH=O
肉桂醛
(5). 分子内的醇醛反应
1) Et2O 2) H+
OH CH2CH3
O HC NH3 C Na
ONa C CH
H2O
OH C CH
(二)α-H 的反应
1、烯醇 化 H C H
H
C O C C H OH
+ C H 酮式 C O H
+
C
..
C
O (1)
碳 负离 子 H + C C O (2) 烯醇 阴 离 子
(α- H)
O Na2CO3,H2O OH -H2O O O
O
1,6-环葵二酮
(三)、歧化反应(Cannizaro’s reaction)
NaOH HCOONa + CH3OH 2 HCHO △
CHO + HCHO
(氧化剂)
(还原剂)
Na OH △
CH2OH + HCOONa
1、歧化化反应机理
CHO CHO COOH CH2OH
H
+ R
OCH3 C H OH2 +
-H2O R
OCH3 C + + O H H
OCH3 R-CH
+ H OCH
3
R
缩醛
OCH3 CH3OH + C OCH3 R-C H H

醛酮醌jppt课件

醛酮醌jppt课件
水浴
O || Ar—C—O- + Ag↓银镜
R1 C O + Ag+ OH -
水浴
R2
无现象
五、化学性质—氧化反应
CH3CHO
Ag(NH3)+2

乙醛
O || CH3—C—ONH4 + Ag↓银镜
—CHO + Ag+ OH -
水浴
O || —C—ONH4 + Ag↓银镜
苯甲醛
CH3 C O + Ag+ OH -
O || CH3—C—H + NaHSO3
OH | CH3—CH—SO3Na↓
乙醛—α—羟基磺酸钠
五、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O || CH3—C—CH3 + N(饱aH和S)O3
OH | CH3—CH—CH3↓ | SO3Na
丙酮—α—羟基磺酸钠
醛、脂肪族甲基酮、8碳以内的脂环酮能与NaHSO3反应
* α—羟基磺酸钠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都可水解。
OH | R—C—H | SO3Na
H+ Na2CO3
R—CHO + SO2 + H2O + NaCl R—CHO + Na2SO3 + NaHCO3
五、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CH3—CH—OH | SO3Na
Na2CO3
CH3—CHO + Na2SO3 + NaHCO3
OH | CH3—C—CH3 | SO3Na
醛、酮
醛、酮都是醇的氧化产 1. 醛、酮的结构。
物,它们的分子中都含 2. 醛、酮的化学性质。
有羰基( C O),因此
醛和酮常被合称为羰基化合 物。

有机化学11---醛酮醌

有机化学11---醛酮醌
O + Na C
液氨
ONa
C
CH
H2O
OH C CH
低温
CH
H
+
11.5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 Reformatsky反应——醛、酮等羰基化合物在锌存在下,和 α-卤代酸酯反应,得到β-羟基酸酯或α,β-不饱和酸。
Zn + BrCH2COOC2H5 BrZnCH2COOC2H5
β α
R-CHO
RCH CH2COOC2H5
浓 H 2SO 4
CH 3CH=CCOOH CH 3
11.5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可改进:
CHO CN OH NaHSO3 SO3Na CH OH CH COOH OH
苦杏仁酸(67%)
NaCN
CH
H2O HCl
该法可避免使用有毒氢氰酸。 有机合成上,这是一种常用的增长碳链的方法。 进一步水解得α-羟基酸
CHCOOH
11.5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由Grignard试剂制醇:
O CH3CH2CCH2CH2CH3
1. C2H5MgBr
O
CH3CCH2CH2CH3
②OH ①

1.
CH3Mg I
2 . H2O

2.
H2O
CH3CH2CCH2CH2CH3

CH3
2.

1.
CH3CH2CH2MgCl
H2 O
O
CH3CCH2CH3
CCH2CH2CH3 1680cm-1
NMR
RCHO RCH2CHO
δH 9~10 ppm δH 2~2.7 ppm
(丁酮、苯甲醛的核磁共振图p.386)

清华大学有机化学课件11醛酮醌

清华大学有机化学课件11醛酮醌
一、极性
δ+
δ
CO
CO
碳氧双键中,因为氧原子电负性大,双键电子云偏向氧原子, 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较低, Cδ+==Oδ-,故醛和酮是极性较强的分 子。
二、亲电和亲核反应活性
δ+
δ
CO
羰基中,因为氧原子电负性大,双键电子云偏向氧原子,碳 原子上电子云密度较低, Cδ+==Oδ- ;C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 具有亲电性,容易受亲核试剂的进攻,碳氧双键发生加成反应。 如含C、S、O、N试剂:
CH3CH2CH2CH2CHO 正戊醛
CH 3CHCH 2CHO CH3 异戊醛
CH3(CH2)10CHO
正十二醛(月桂醛)
单酮:二“某基”酮 脂肪混酮:小基团在前,大基团在后,“某基某基酮”
CH3CH2COCH2CH3
CH3COCH2CH3
CH3COCH2CH2CH3
二乙酮
甲基乙基酮
甲基丙基酮
芳香混酮:芳香基在前,脂肪基在后,“某基某基酮”
1/2Na2CO3 R
C
O
+ Na 2SO 3
+
1/2CO
+
2
1/2
H2O
CHO + NaHSO3
NaCN H2O
CH SO3Na OH
+ CH CN
Na 2SO 3
OH
三.与醇的加成:
在无水HCl 的作用下,醇和羰基加成先生成半缩醛 (酮),进 步反应生成的缩醛(酮)。反应可逆,在一定条件下,缩醛 (酮)又可 以水解为原来的羰基化合物。缩醛 (酮)很稳定,故 有机合成中常 用此法来保护羰基。
1、与格氏试剂反应:RMgX与镁相连的碳原子带负电荷,具有强 亲核性,与醛、酮、酯发生加成反应,产物为醇。

中科大有机化学课件chapt 11 醛、酮、醌

中科大有机化学课件chapt 11  醛、酮、醌

Organic Chem
(4)与水的加成
K = 2 × 103 多数情况下平衡偏向左边;但甲醛、乙醛和α-多
卤代醛酮的胞二醇在水溶液中是稳定的。
茚三酮的水合物也是稳定的:
Organic Chem
(5) 与金属有机化合物加成
R-是极强的亲核试剂,RMgX, RLi, RCCNa 都可以和几乎所有的醛酮发生加成反应:
(CH 2) n
Ar
O C
R

Ar
O C
Ar
Organic Chem
2、反应类型
(1) 加HCN
♪ 反应可逆 ♪ 少量碱存在则加速反应(注意:碱的存在并不
能改变平衡常数)
Organic Chem
机理:
HCN H
+
CN
OH 的 存在有利于CN 的产生
R R' R
C C
R O
O
C
+
CN
R' R
CN OH
1) 与格氏试剂加成:
HCHO RMgBr + R'CHO O R' C R'' RCH2OH OH R CH R' OH R C R'' R' 1O 醇 2O 醇 3O 醇
2) 与金属锂试剂加成:
Organic Chem
O C3H7MgBr + i Pr C
iPr
iPr 30%
OH C iPr C3H7
O C H O C
酮 R2 CH
13
R
CH3
~2.2
2.4-2.6 O R C R'
200 - 220 Chem Organic

有机化学-醛、酮和醌

有机化学-醛、酮和醌

3030cm-1苯环上C-H伸缩振动
1696cm-1C=O伸缩振动
1599,1583,1450cm-1,苯环骨架伸缩振动
(见书P374)
761,691cm-1一取代苯Ar-H面外弯曲振动
四、 醛酮波谱的性质
CHO
苯甲醛的1HNMR谱
四、 醛酮波谱的性质
O C CH3
8
7
6
5
PPM
4
3
2
1
0
第十一章 醛、酮和醌
二、 醛酮的制法
CH 3 CH 2 OH
b.P. 78℃ K 2 Cr 2 O 7 H 2SO4
b.P. 20.8℃
CH 3 CHO
① 控制氧化剂的量 ② 不断蒸出乙醛
Oppenauer 氧化法:
氧化不饱和醇生成相应的醛酮
异丙醇铝,丙酮
CH3CCH=CHCH=CCH=CH2 O CH3
CH3CHCH=CHCH=CCH=CH2 OH CH3
三、 醛酮的物理性质
溶解性: 1) 低级醛酮可溶于水。因为醛、酮的极性强,且与水分 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2) 随着分子中烃基部分增大,在水中溶解度迅速减小。 3) 醛、酮都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醚、氯仿等中。 气味: 低级脂肪醛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某些C9和C10的醛酮 具有花果香味,可用于香料工业。
,反应
HCHO > RCHO > ArCHO > CH3COCH3 > CH3COR > RCOR > ArCOAr
O C CH3 O
>
(CH3)3C C
C(CH3)3




比较下列化合物亲核加成的活性次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CH 2)2CHCHO
附注: 羰基化合物的鉴定示例
鉴别小结
无变化
有机物
2,4-二硝基苯肼
黄色沉淀
其他化合物
无变化
醛酮
Tollen 试剂
银镜(Ag)
醛 脂肪族甲基酮 ≤ 8C 的环酮: 饱和NaHSO3, 生成白色晶体

I2, NaOH

Fehling 试剂
黄色 碘仿 无变 化
无变 化
有砖红色Cu2O生成
H3O
HOCH2COOH
Cannizzaro反应应用实例—季戊四醇的制备
CH2OH CH2OH 浓 NaOH HOH 2C C CH2OH HOH 2C C CHO HCHO CH2OH CH2OH
稀 NaOH CH3CH 3HCHO
O
O
O
OH HCH CH2CHO
HCH + CH3CH
O HCH + HOCH2CH2CHO
O CCH 3
O
PhCO3H CHCl3 PhCO3H CH3COOC2H5
O O CCH 3
O
O
2. 醛酮的还原反应
• 还原
• • • • • 1). 生成醇: (1)催化氢化: H2 / Cat 无选择性 (2)用LiAlH4 或NaBH4 还原: 对C=C, C≡C 无作用. (3)异丙醇铝/异丙醇 还原: Meerwein-
NaOH+I2、饱和NaHSO3
11.4
醛酮的制法
一. 从烃合成:
1. 从芳烃制备
(1) 芳烃的酰化:
O + R-C-Cl
• 无 - 活泼H原子的醛,在强碱作用下,发生分子 间氧化-还原反应,1个分子醛基H以负氢的形式转 移给另1个分子,结果1分子被氧化成酸,而另1分 子则被还原为1级醇,故又称为 歧化反应,例如:
NaOH CH=O + O=HC CH2OH + O C-O -
NaOH 2 HCH=O CH3OH +
2. 醛酮的还原反应
1)生成醇:
(1)催化氢化: H2 / Cat 无选择性
(2)用LiAlH4 或NaBH4 还原:
对C=C, C≡C 无作用. (3)异丙醇铝/异丙醇 还原: Meerwein-Poundorf 还原反应选择性还原羰基为 醇. (4)活泼金属 Na,Mg等 + 酸(醇,水 or 碱)
非甲基酮
甲基酮 芳香醛
无变 化
脂肪醛
I2, NaOH
黄色 碘仿
其它脂肪醛
乙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甲醛、丙酮、丙醇、异丙醇
2,4-二硝基苯肼、Tollen试剂、NaOH+I2
(2)丙醛、2-戊酮、3-戊酮、环戊酮和苯甲醛
饱和NaHSO3、NaOH+I2、Tollen试剂、Fehling试剂
(3)苯甲醛、苯乙酮、1-苯基-2-丙酮
O C H3C H2C H2CH
O CH3CH2CCH 2CH 3
O CCH3 RC O3H ?
RC O3H
O C H3C H2C H2CO H
O CH3CH2COCH2CH3
O COCH3 + ? O OCCH3
RCO3H
Baeyer-Villiger 氧化反应机理
:
O: C R' O OC R' HO OCCH3 O -H
+ H-
O Ar C H
O-
+ H
-
Ar C H H
+ H2O
OH Ar C H H
反应实例
CHO + NaOH
CHO + NaOH O O
- + COO Na +
- + COO Na + O
CH 2OH
CH2OH
分子内的Cannizzaro反应
CHO 浓 NaOH CHO H2O
HOCH2-COONa
+
R
OC R' O OCCH3 O
:
R
+
C H3C O OH
:
R
H+
:
RO
O: C R'
O + C H3C O H

过酸氧化(RCO3H, O2, H2O2) —— 酸或酯
CHO
O2
COOH
自动氧化----自由基反应
O RCR
PhCO3H
RCOOR + PhCOOH
基团迁移到O上的能力为:
R: H- > Ar- > 3° R- > 2° R- > 1° R- > -CH3
精品课程 Organic Chemistry
第十一章 醛、酮、醌(3)
11.3.4
醛酮的氧化与还原
加氧或脱氢的反应 称为氧化
脱氧或加氢的反应 称为 还 原
1) Tollens test
—— Tollens’ reagent: Ag2O/NH3
—— 银镜反应 —— 醛的鉴定方法
2) 铬酸氧化
3)过氧酸的氧化 Oxidation with peroxyacids —— Baeyer-Villiger 氧化
OH OH Ph C C Ph Ph Ph OH OH H3C C C CH3 CH3 CH3
O 2 PhCPh
Na , NH3(liq)
O Na 2 Ph C Ph
Na Ph
O
O Ph
Na
Ph Ph
H2O OH OH Ph Ph Ph Ph
——片呐醇(pinacol)的合成及 Pinacol重排
H2NNH 2, NaOH(KOH)
C O
HO O OH 或 DMSO
CH2
克莱门森还原(Clemmensen)Wolff-Kishner-黄鸣龙还原
(适用于对酸稳定者)
二缩乙二醇: bp 245℃
二甲亚砜: bp 190℃
(适用于对碱稳定者)
O
CH3SCH3
3)自氧化还原反应—Cannizzaro反应
还原
RCH=O
RCH2—OH 伯醇
• (5) 双分子还原:
• 活泼金属 Na,Mg等 + 酸(醇,水 or NH3): 酮在上述条件下则会进行双分子还原, 生成邻二醇
酮的双分子还原,如:
——片呐醇(pinacol)的合成及Pinacol重排
2 Ph2C O O 2 H3C C CH3
Na NH3( L) Mg 苯
HCOO-
2 R-CHO
浓 NaOH H2O
RCH2OH + RCOOH
(CH3)3C-CHO HCOH
O CHO
R中无α -H: 叔烷基, 芳基, 氢.
总是羰基活性大的醛被氧化为酸,
活性小者还原为伯醇.
Cannizzaro反应机理
O Ar C H OO Ar C OH
+ OH-
Ar C H OH
R1
R3
C C 4 2 R R OH OH
H2SO4
R1
3 R
C C R2 O R4
Pinacol重排的机理如何?请思考。
实例:
O C R O C R'
Mg(Hg) 二甲苯
OH C R C R' OH
CH 3 OH OH CH 3
O H3C O CH 3
Zn(Hg) 二甲苯
2)还原成烃
CH2
Zn(Hg) 浓HC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