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原子质量》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原子质量》说课稿
一、备课
首先认真研读课本、教参完成伴你学、配套练习册、化学报纸和随堂练习卷上的习题查阅网上相关资料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想办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写出纸质版教案最后仔细挑选随堂习题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组内说课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基准和计算公式(四)说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相对原子质量定义的生成过程、基准的选择和会应用公式进行多见的计算我说课时将难点设为了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基准的理解和教研组的相比出现了偏差我当时没有意识到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对初三学生是非常抽象非常难理解的必须通过生动形象的类比让学生一步步接受从而突破难点
(五)学情分析
见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1、相对原子质量定义的生成
(1)我的版本:先给出一组多见原子的质量让学生体会原子的实际质量非常小计算和使用都非常不便当因此要想办法将其转化为常规范围内的数值通过“采用米作为单位来计量星球间的距离非常不便当”来引入“基准”为了计算和使用便当必须想办法将大数值转化为小数值即选择恰当的基准从而引出计量原子质量的基准为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并解释什么是碳12原子最后根据基准让学生自己归纳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2)在此基础上教研组做了进一步修改:
给出一组多见原子的质量并给一分钟时间让学生记忆原子质量学生会发现记忆起来非常困难从而产生将其转化为常规范围内数值的急迫需求虽然只是增加了一个小小的环节但是通过让学生亲自体会原子实际质量记忆的不便当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必要性
分别设计两个生活中多见的事例来引入计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第一个事例为“古希腊人用一种植物的种子克拉来计量钻石的质量从而将小数值转化为常规数值”第二个事例采用了我前面的设计仔细分析第一个事例发现它也是将小数值转化为常规数值用它来引出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非常牵强并且更加全面这样设计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在介绍碳12原子时我只是口述教研组修改为:一边描述一边给出碳12原子的微观示意图从该图中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碳12原子中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这样设计更加直观生动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介绍碳12原子质量的时我只是简单的描述教研组修改为:将一个碳12原子比喻为一个大西瓜然后平衡分成12份每一份就相当于是基准这样设计接近学生生活和认知水平利于学生理解
(3)这个环节我设计的是6分钟左右经过上述修改该环节大约需要10分钟
2、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
(1)我的版本:根据定义让学生总结出公式然后练习三道题这三道题由易到难第一题可以直接套用公式第二题需要稍微转一个弯第三题将详尽的数值变为抽象的字母这样设计帮助学生一步步学会公式的应用便于学生接受
(2)在此基础上教研组在第一道习题后引出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而我则是根据公式直接推出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相比较而言教研组这样设计使知识点呈现的很自然
3、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实际质量之比
(1)我的版本:通过习题总结出该规律并通过习题巩固(2)在此基础上教研组增加一句话:我们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来代替实际质量比较大小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我的版本:让学生观察表格找规律然后再从理论上帮助学生分析该公式是推导出来的最后做练习巩固
(2)教研组建议理论分析在新授课中可以不讲理由:该知识点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推导该公式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从而造成后面做习题时间紧迫该推导过程对本校初三学生来讲有较大难度班级后20名学生可能听不懂因此建议新授课中不去推导可以放到下节习题课中
5、原子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6、课堂小结
三、课后反思
经过组内说课改正了一些问题在实际讲课过程中发现仍有不足之处
1、提到“克拉”时虽然强调了“2克拉”不是实际质量而是相对质量但是未明确指出“克拉”是该种子的名字而不是质量的单位
2、引出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后进行第一个计算题时没有把它作为例题一步步教学生列公式带数据计算而是直接让学生计算由于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化学计算题这是第一次所以要告诉学生做题的步骤并且强调化学上做计算题必须带单位
3、在计算时发现学生不会利用科学计数法计算这是我之前没有考虑到的于是我又讲解了科学计数法的计算方法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充分备课备学生对重难点熟记于心并采用最恰当的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