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历算和编历规则2014版
农历是怎么计算大小月的?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农历固定地把朔的时刻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
所谓“朔”,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瞬间。
(太阳和月亮黄经的计算十分繁琐和复杂,这里就不予介绍了)农历月的大小很不规则,有时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历年的长短也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
节气和中气,在农历里的分布日期很不稳定,而且日期变动的范围很大。
这样看来,农历似乎显得十分复杂。
其实。
农历还是有一定循环规律的:由于十九个回归年的日数与十九个农历年的日数差不多相等,就使农历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
每隔十九年,农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阳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
每隔十九年,节气和中气日期大体上是重复的,个别的相差一、两天。
相隔十九年闰月的月份重复或者相差一个月。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
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
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
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
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
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
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
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
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十九年七闰法”。
一般情况都是这样的:正月,3月,5月,7月,8月,10月,腊月30天。
2014年日历(竖版、带周序、骏马图、农历)A4纸打印完美版
周一二三四五六日周一二三四五六日周一二三四五六日周一二三四五六日123451212123456元旦初二初三初四小寒初二初三二月龙抬头初二初三初四初五清明节初七67891011123456789345678978910111213初六初七腊八节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初四立春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初三初四初五惊蛰初七妇女节初九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13141516171819101112131415161011121314151614151617181920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元宵节十六十七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谷雨20212223242526171819202122231718192021222321222324252627大寒廿一廿二小年廿四廿五廿六十八十九雨水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春分廿二廿三廿二地球日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2728293031242526272824252627282930282930廿七廿八廿九除夕春节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三十廿九四月初二31三月周一二三四五六日周一二三四五六日周一二三四五六日周一二三四五六日12341123456123劳动节初四初五青年节儿童节建党日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建军节七夕初八56789101123456787891011121345678910立夏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母亲节端午节初六初七初八芒种初十十一小暑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初九初十十一立秋十三十四中元节1213141516171891011121314151415161718192011121314151617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父亲节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19202122232425161718192021222122232425262718192021222324廿一廿二小满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夏至廿五廿五廿六大暑廿八廿九三十七月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处暑廿九262728293031232425262728292829303125262728293031廿八廿九三十五月初二无烟日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六月初二初三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八月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30初四周一二三四五六日周一二三四五六日周一二三四五六日周一二三四五六日123456712345121234567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国庆节重阳节初十十一十二初九初十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大雪89101112131467891011123456789891011121314中秋节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十三十四寒露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立冬十六十七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南京大廿三15161718192021131415161718191011121314151615161718192021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十八光棍节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三十22232425262728202122232425261718192021222322232425262728廿九秋分九月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廿七廿八廿九霜降十月初二初三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小雪十一初二冬至十二初二平安夜圣诞节初五初六初七2930272829303124252627282930293031初六初七初四初五初六初七万圣节初三初四初五感恩节初七初八初九初八初九初十七月八月九月wk27wk1wk2wk3wk4wk222014年甲午马年wk26wk27wk22wk8wk9wk18wk19wk20wk21wk23wk24wk25wk9wk10wk11wk12wk13wk14一月二月三月五月六月wk5wk5wk6wk7wk31wk36wk28wk32wk37wk29wk33wk30wk34wk39wk31wk35wk40wk38十月十一月十二月wk40wk44wk49wk41wk45wk50wk44wk48wk53wk42wk46wk51wk43wk47wk52wk18四月wk14wk15wk16wk17。
2014日历年历(A4一页_含农历节气假日周数等)
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12341元旦节初二初三初四初二5678910112345678234567小寒初六初七腊八节初九初十十一初三初四立春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二初三初四惊蛰初六初七12131415161718910111213141591011121314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元宵节情人节十六初九初十十一植树节十三十四1920212223242516171819202122161718192021十九大寒廿一廿二小年廿四廿五十七十八十九雨水廿一廿二廿三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春分262728293031232425262728232425262728廿六廿七廿八廿九除夕春节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3031三十3月小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12345123123456初二初三初四初五清明节劳动节初四初五儿童节端午节初六初七初八芒种6789101112456789108910111213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青年节立夏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1314151617181911121314151617151617181920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母亲节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父亲节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2021222324252618192021222324222324252627谷雨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二十廿一廿二小满廿四廿五廿六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6月大27282930252627282930312930廿八廿九4月大初二廿七廿八廿九三十5月小初二初三初三初四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123451212345建党节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建军节七夕节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67891011123456789789101112初十小暑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初八初九初十十一立秋十三十四十四中秋节白露十六教师节十八十九1314151617181910111213141516141516171819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中元节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2021222324252617181920212223212223242526廿四廿五廿六大暑廿八廿九三十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处暑廿八廿九秋分9月大初二初三2728293031242526272829302829307月小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廿九8月大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五初六初七31初七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1234112345国庆节国庆节重阳节国庆节十一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5678910112345678789101112十二十三十四寒露十六十七十八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立冬十六大雪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121314151617189101112131415141516171819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1920212223242516171819202122212223242526廿六廿七廿八廿九霜降闰9月大初二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小雪三十冬至初二初三圣诞节初五2627282930312324252627282928293031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七初八初九初十302014年2月2014年1月2014 年 农历甲午【马年】2014年3月2014年4月2014年10月2014年11月2014年12月2014年9月2014年8月2014年7月2014年6月2014年5月初九六1 2月大8妇女节15十五22廿二29廿九六7初十14十七21夏至28初二六6十三13二十20廿七27初四六6十五13廿二20廿九27初六。
农历 计算 标准
农历计算标准
农历,也称阴历或农民历,是一种以月亮的运行周期为基础的日历系统。
与阳历(格里高利历)不同,农历根据月亮的位置确定日期,因此每个月的天数会有所不同。
农历的计算标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年份和月份。
年份的计算标准:
- 农历年份采用十干十二支纪年法,其中十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干支纪年法采用了天干地支相配的原则,每60年循环一次。
例如,2024年是甲子年(甲为天干中的第一个字,子为地支中的第一个字),下一个甲子年将是2084年。
- 年份的开始点通常是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
月份的计算标准:
- 农历每个月从新月开始,到下一个新月之前的时间为一个月份。
- 一个农历年一般包含12个或13个月,每个月的长度在29至30天之间变化,根据月亮的运动轨迹而定。
- 闰月是为了调整农历和阳历之间的差异,一般在需要调整的年份中增加一个额外的月份。
闰月的位置可以是任意一个月份,并且使用闰字来表示,如闰四月。
总的来说,农历的计算标准基于天文观测和传统习俗,通过干支纪年法和月亮的运动规律来确定年份和月份。
这种日历系统在中国以及其他一些东亚国家仍然被广泛使用,并且对于农业、节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1。
2014年日历_A4纸打印版_带农历_横式
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1234111234元旦节初二初三初四初二2月大初二初三初四初五5678910112345678234567867891011小寒初六初七腊八节初九初十十一初三初四立春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二初三初四惊蛰初六初七妇女节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1213141516171891011121314159101112131415131415161718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元宵节十六初九初十十一植树节十三十四十五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192021222324251617181920212216171819202122202122232425十九大寒廿一廿二小年廿四廿五十七十八十九雨水廿一廿二廿三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春分廿二谷雨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2627282930312324252627282324252627282927282930廿六廿七廿八廿九除夕春节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廿八廿九4月大初二3031三十3月小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1231234567123451劳动节初四初五儿童节端午节初六初七初八芒种初十建党节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建军节456789108910111213146789101112345678青年节立夏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初十小暑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初八初九初十十一立秋十三111213141516171516171819202113141516171819101112131415母亲节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父亲节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夏至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中元节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181920212223242223242526272820212223242526171819202122二十廿一廿二小满廿四廿五廿六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6月大初二廿四廿五廿六大暑廿八廿九三十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2526272829303129302728293031242526272829廿七廿八廿九三十5月小初二初三初三初四7月小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廿九8月大初二初三初四初五31初七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1234561234112345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国庆节重阳节国庆节十一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789101112135678910112345678789101112十四中秋节十六教师节十八十九二十十二十三十四寒露十六十七十八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立冬十六大雪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14151617181920121314151617189101112131415141516171819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212223242526271920212223242516171819202122212223242526廿八廿九秋分9月大初二初三初四廿六廿七廿八廿九霜降闰9月大初二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小雪三十冬至初二初三圣诞节初五2829302627282930312324252627282928293031初五初六初七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七初八初九初十30初九2014年1月2014年2月2014年7月2014年4月2014年6月2014年10月2014年11月2014年12月2014年5月2014年日历2014年8月2014年9月2014年3月六5清明节12十三19二十26廿七六2七夕节9十四16廿一23处暑30初六六6十五13廿二20廿九27初六。
阴历算法
* 以包含雨水中气月为正月,即是「寅」月
* 月无中气者为闰月,以前月同名
? * 在含两个中气的月之后的第一个闰月(假闰月)需删除(历理历法)
备注:
1.一天始自夜里零时。尽管旧时的子时相当于现今的23时至1时,但是子时的上四刻属于前一天,下四刻才属于新的一天,所以和现今一天始自零时的定义是一致的。
农历规则
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基本法则:
* 月朔日即是初一(大月30天,小月29天。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
农历一年按12个朔望月计算,只有354.4天,比阳历回归年少10.9天。如果去年不安插闰二月,那么,去年春节就会出现在2005年1月10日。再过几年,农历就会出现“六月飞雪”的现象。为了协调阴历与阳历的季节关系,我国在春秋时代就采用“十九年七闰月”,即在19个回归年(6939.6天)中,农历要安插七个闰月。19个农历年有228个朔望月,再加上七个闰月,就有235个朔望月(6939.7天)。因此,农历19年安插七个闰月,就能使农历的寒暑变化与公历基本一致。
中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农历计算
农历的计算方法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
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
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1994-1977=17=4×4+1故:Q=4,R=1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14×4+10.6(1+1)+(31+28+31+31+7)-29.5n=204.2- 29.5n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
一、推算年干支口诀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图一),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
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
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
农历历法规则
农历历法规则引言概述:农历历法是中国传统的历法,它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以农作物的生长和季节变化为基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历历法的规则和特点。
正文内容:1. 农历年份计算规则1.1 年份的起始点:农历年份的起始点是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
1.2 年份的长度:农历年份的长度一般为354或355天,比阳历年份短约10天左右。
1.3 闰年的规定:为了与太阳年更好地对应,农历年份中会有闰月。
闰月是指在某些年份中插入一个额外的月份,使得农历年份的长度与太阳年更加接近。
闰月的规定是根据太阳历和农历之间的差异来确定的。
2. 农历月份计算规则2.1 月份的起始点:农历月份的起始点是每个农历月的初一。
2.2 月份的长度:农历月份的长度一般为29或30天,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来确定。
2.3 闰月的规定:闰月的出现是为了保持农历月份与太阳月份的对应关系。
当一年中出现两个农历月初一之间的时间间隔超过30天时,就会插入一个闰月。
3. 农历节气计算规则3.1 节气的定义:农历历法中,节气是指太阳到达黄经的特定位置时所对应的日期。
农历历法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相隔约15天。
3.2 节气的计算方法:农历历法中,节气的计算是基于太阳的运行轨迹和地球的自转来确定的。
通过观测太阳的位置和测算地球的位置,可以精确计算出节气的日期和时间。
4. 农历年份的纪年法4.1 十天干、十二地支:农历历法采用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纪年法。
十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2 干支纪年的循环:农历纪年法是以干支纪年来表示的,干支纪年按照60年一个循环,即六十甲子。
5. 农历历法的应用5.1 农业生产:农历历法是以农业生产为基准的,农民可以根据农历来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间。
5.2 传统节日:农历历法中的重要节气和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日历(Excel精编版_A4打印_带农历)
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11元旦初二初三初四初二56789101123456782345678小寒初六初七腊八节初九初十十一初三初四立春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二初三初四惊蛰初六初七妇女节1213141516171891011121314159101112131415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元宵节十六初九初十十一植树节十三十四十五192021222324251617181920212216171819202122十九大寒廿一廿二小年廿四廿五十七十八十九雨水廿一廿二廿三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春分廿二26272829303123242526272823242526272829廿六廿七廿八廿九除夕春节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3031三十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1231234567初二初三初四初五清明节劳动节初四初五儿童节端午节初六初七初八芒种初十678910111245678910891011121314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青年节立夏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131415161718191112131415161715161718192021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母亲节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父亲节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夏至202122232425261819202122232422232425262728谷雨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二十廿一廿二小满廿四廿五廿六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6月大初二27282930252627282930312930廿八廿九4月大初二廿七廿八廿九三十5月小初二初三初三初四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12123456建党节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建军节七夕节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6789101112345678978910111213初十小暑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初八初九初十十一立秋十三十四十四中秋节十六教师节十八十九二十131415161718191011121314151614151617181920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中元节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202122232425261718192021222321222324252627廿四廿五廿六大暑廿八廿九三十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处暑廿八廿九秋分9月大初二初三初四2728293031242526272829302829307月小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廿九8月大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五初六初七31初七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1123456国庆节重阳节国庆节十一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5678910 11234567878910111213十二十三十四寒露十六十七十八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立冬十六大雪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12131415161718910111213141514151617181920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192021222324251617181920212221222324252627廿六廿七廿八廿九霜降闰9月大初二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小雪三十冬至初二初三圣诞节初五初六2627282930312324252627282928293031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七初八初九初十30初九1月2月3月9月4月5月6月2014年日历 甲午年 【马年】2月大3月小10月11月12月7月8月。
2014年日历(带农历_带节假日)A4 横向 修订版
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1234111234元旦节初二初三初四初二2月大初二初三初四初五5678910112345678234567867891011小寒初六初七腊八节初九初十十一初三初四立春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二初三初四惊蛰初六初七妇女节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1213141516171891011121314159101112131415131415161718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元宵节情人节十六初九初十十一植树节十三十四十五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192021222324251617181920212216171819202122202122232425十九大寒廿一廿二小年廿四廿五十七十八十九雨水廿一廿二廿三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春分廿二谷雨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2627282930312324252627282324252627282927282930廿六廿七廿八廿九除夕春节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廿八廿九4月大初二3031三十3月小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1231234567123451劳动节初四初五儿童节端午节初六初七初八芒种初十建党节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建军节456789108910111213146789101112345678青年节立夏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初十小暑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初八初九初十十一立秋十三111213141516171516171819202113141516171819101112131415母亲节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父亲节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夏至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中元节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181920212223242223242526272820212223242526171819202122二十廿一廿二小满廿四廿五廿六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6月大初二廿四廿五廿六大暑廿八廿九三十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2526272829303129302728293031242526272829廿七廿八廿九三十5月小初二初三初三初四7月小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廿九8月大初二初三初四初五31初七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1234561234112345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国庆节国庆节重阳节国庆节十一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789101112135678910112345678789101112十四中秋节白露十六教师节十八十九二十十二十三十四寒露十六十七十八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立冬十六大雪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14151617181920121314151617189101112131415141516171819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212223242526271920212223242516171819202122212223242526廿八廿九秋分9月大初二初三初四廿六廿七廿八廿九霜降闰9月大初二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小雪三十冬至初二初三圣诞节初五2829302627282930312324252627282928293031初五初六初七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七初八初九初十30初九一、元旦:1月1日放假1天。
2014年日历_公农历横版+公休安排+_A4_打印版
Jan FebMarApr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13031112345元旦初二初三初四初二三十3月小2月大初二初三初四初五清明567891011234567823456786789101112小寒初六初七腊八初九初十十一初三初四立春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二初三初四惊蛰初六初七妇女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121314151617189101112131415910111213141513141516171819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元宵十六初九初十十一植树十三十四十五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19202122232425161718192021221617181920212220212223242526十九大寒廿一廿二小年廿四廿五十七十八十九雨水廿一廿二廿三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春分廿二谷雨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2627282930312324252627282324252627282927282930廿六廿七廿八廿九除夕春节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廿八廿九4月大初二May Jun Jul Aug 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181231234567123453112劳动初四初五儿童端午初六初七初八芒种初十建党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七建军七夕194567891089101112131467891011123456789青年立夏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初十小暑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初八初九初十十一立秋十三十四2011121314151617151617181920211314151617181910111213141516母亲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父亲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夏至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中元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2118192021222324222324252627282021222324252617181920212223二十廿一廿二小满廿四廿五廿六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6月大初二廿四廿五廿六大暑廿八廿九三十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处暑22252627282930312930272829303124252627282930廿七廿八廿九三十5月小初二初三初三初四7月小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廿九8月大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SepOct NovDec 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1234301123456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国庆重阳国庆十一初九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78910111213567891011234567878910111213十四中秋十六教师十八十九二十十二十三十四寒露十六十七十八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立冬十六大雪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1415161718192012131415161718910111213141514151617181920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21222324252627192021222324251617181920212221222324252627廿八廿九秋分9月大初二初三初四廿六廿七廿八廿九霜降闰9大初二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小雪三十冬至初二初三圣诞初五初六2829302627282930312324252627282928293031初五初六初七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七初八初九初十1/20142/20143/201415261093711481224281359252923275/20146/20149/20142630273110/20144038393736404411/201412/20145241454942465048434751444/201414158/2014317/201435323334482014年日历161718。
2014年日历(带周序)_农历_A4纸打印完美版
11 12
十二
wk6
3
初四
4
立春 十二 十九 廿六
5
初六 十三 雨水 廿七
6
初七
7
初八
8
初九
9
初十
4
初四 十一 十八 廿五
5
初五 十二 十九 廿六
6
惊蛰 十三 二十 廿七
7
初七 十四 春分 廿八
8
初八 十五 廿二 廿九
初七 腊八节 初九 十四 廿一 廿八 十五 廿二 廿九 十六 小年 除夕
wk3
13 14
19 20
廿四
wk33
11
十六
12 13 14 19 20 21 26 27 28
15 16 22 23 29 30
15 16 17 22 23 24 29 30
wk30
21 22
廿五
26 27
初一
wk34
18
廿三
24
廿九
wk31
28 29
初二
wk35
25
初一
31
初七
2014年10月 周
wk40
2014年11月 五 六 日 周
2014年日历
甲午马年
2014年1月 周
wk1
2014年2月 五 六 日 周
wk5
2014年3月 五 六 日 周
wk9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
元旦
2
初二
3
初三
4
初四 十一 十八 廿五
5
小寒
2014年日历一张纸A4纸横向打印版_带农历和周次
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1112345元旦节初二初三初四初二2月大初二初三初四初五清明节567891011234567823456786789101112小寒初六初七腊八节初九初十十一初三初四立春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二初三初四惊蛰初六初七妇女节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121314151617189101112131415910111213141513141516171819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元宵节十六初九初十十一植树节十三十四十五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19202122232425161718192021221617181920212220212223242526十九大寒廿一廿二小年廿四廿五十七十八十九雨水廿一廿二廿三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春分廿二谷雨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2627282930312324252627282324252627282927282930廿六廿七廿八廿九除夕春节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廿八廿九4月大初二3031三十3月小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12312345671234512劳动节初四初五儿童节端午节初六初七初八芒种初十建党节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建军节七夕节4567891089101112131467891011123456789青年节立夏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初十小暑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初八初九初十十一立秋十三十四11121314151617151617181920211314151617181910111213141516母亲节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父亲节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夏至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中元节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18192021222324222324252627282021222324252617181920212223二十廿一廿二小满廿四廿五廿六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6月大初二廿四廿五廿六大暑廿八廿九三十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处暑252627282930312930272829303124252627282930廿七廿八廿九三十5月小初二初三初三初四7月小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廿九8月大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31初七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周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1234150123456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国庆节重阳节国庆节十一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7891011121356789101123456785178910111213十四中秋节十六教师节十八十九二十十二十三十四寒露十六十七十八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立冬十六大雪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141516171819201213141516171891011121314155214151617181920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2122232425262719202122232425161718192021225321222324252627廿八廿九秋分9月大初二初三初四廿六廿七廿八廿九霜降闰9月初二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小雪10月三十冬至11月初二初三圣诞节初五初六282930262728293031232425262728295428293031初五初六初七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七初八初九初十30初九4614474849434445910111213272889232441426373839401819202122361234552014年10月2014年1月2014年2月2014年3月2014年9月25262014年11月7293027312014年7月2014年5月2014年6月2014年4月14151617182014年8月31323334353645502014年12月公元2014年 甲午年【马年】。
农历的算法与规则
农历的算法与规则农历,又称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是一种阴阳合历。
它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农历的算法和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月份长度:农历的月份长度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两次日月合朔的时间间隔来确定的。
如果一个月内只有一次日月合朔,那么这个月的长度就是29天;如果有两次日月合朔,那么这个月的长度就是30天。
此外,如果一个月份内没有中气,那么这个月份会被视为闰月。
2. 闰月:为了调整农历与阳历之间的时间差,农历设置了闰月。
通常情况下,每隔19年就会增加7个闰月。
具体的闰月规则是,从冬至节气所在的月份开始数,如果有13个朔望月出现,那么就需要增加一个闰月。
这个闰月通常是在二月到十月之间选择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
3. 岁首:农历的岁首是正月初一,也称为春节。
在农历中,一年的第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而不是立春或立夏等节气。
4. 节气:农历的节气分为中气和节气两种。
中气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大暑、处暑等;节气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等。
在农历中,月份的名称通常是以该月的中气命名的。
5. 置闰法:为了调整农历与阳历之间的时间差,农历采用了置闰法。
具体的置闰方法是,如果一个年份中有13个朔望月出现,那么就需要增加一个闰月。
这个闰月通常是在二月到十月之间选择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
如果在一个年份中有超过两个朔望月没有中气,则只有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朔望月是闰月。
总之,农历的算法和规则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科学性的时间计算方法。
日历的计算方法(阴阳历的完美配合)
日历的计算方法(阴阳历的配合)日常所使用的时间单位,除平阳日外,较长的时间单位还有朔望月和回归年,两次朔(月球与太阳的黄经相同)为1个朔望月,太阳两次春分点为1个回归年;1朔望月=29.530588个平阳日,1回归年=365.2422个平阳日,现行的回历是太阴历,以朔望月为订历依据,一年12个月,30个平阳日为大月,29个为小月;12个朔望月=354.367056个平阳日;这样阴历年要少算0.367056日,30个阴历年要少算11.01168日,因此,太阴历规定在30个阴历年中设置11个闰年,在闰年末增加一日为355日,阴历的历法是精确的,要经历2568个阴历年才相差1日,但它的缺点是完全不考虑回归年以致阴历年的日期和季节毫无固定关系。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采用太阳历,以回归年为依据,平年为365个平阳日,为使阳历年的日期与季节保持固定关系,在400个阳历年中设97个闰年,这样,要3333年才相差1天,阳历历法规定:“在4的倍数年中除100的倍数年另行规定外,均为闰年,在100的倍数中仅400的倍数为闰年。
”此规定为1582年起执行;每一阳历年为12个月(1、3、5、7、8、10、12为大月,大月为31日,4、6、9、11为小月,小月为30日,2月为平月,平年置28日,闰年置29日)优点是日期与季节基本固定,最多相差一天,缺点是完全不考虑朔望月的周期。
我国现行农历主为阴历,以朔望月和回归年为依据订历的,历月长度以朔望月为依据,大月为30天,小月29天,并固定朔日为每月的第一天,农历年一般置12个月,为354天,比回归年约少11天,为使其与回归年长度接近,农历规定在19年中置12个平年和7个闰年,这样农历年的日期与季节也就不会差别太大了,19个农历年含235个朔望月为6939.68818平阳日,两者相差约0.09天,优点是与朔望月一致日期和节气相差不超过半个月。
中国日历(公历+农历)算法
中国公历算法中国公历算法不是太难,关键是星期值的确定。
这里给出了简单算法:public static int dayOfWeek(int y, int m, int d) {int w = 1; // 公历一年一月一日是星期一,所以起始值为星期日y = (y-1)%400 + 1; // 公历星期值分部 400 年循环一次int ly = (y-1)/4; // 闰年次数ly = ly - (y-1)/100;ly = ly + (y-1)/400;int ry = y - 1 - ly; // 常年次数w = w + ry; // 常年星期值增一w = w + 2*ly; // 闰年星期值增二w = w + dayOfYear(y,m,d);w = (w-1)%7 + 1;return w;}中国农历算法根公历相比,中国农历的算法相当复杂。
我在网上找的算法之中, 的算法是最好的一个。
这个算法使用了大量的数据来确定农历月份和节气的分部,它仅实用于公历 1901 年到 2100 年之间的 200 年。
中国农历计算程式跟据 提供的算法,我写了下面这个程式:[HTML]/*** ChineseCalendarGB.java* Copyright (c) 1997-2002 by Dr. Herong Yang./* 中国农历算法 - 实用于公历 1901 年至 2100 年之间的 200 年*/import java.text.*;import java.util.*;class ChineseCalendarGB {private int gregorianYear;private int gregorianMonth;private int gregorianDate;private boolean isGregorianLeap;private int dayOfYear;private int dayOfWeek; // 周日一星期的第一天private int chineseYear;private int chineseMonth; // 负数表示闰月private int chineseDate;private int sectionalTerm;private int principleTerm;private static char[] daysInGregorianMonth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private static String[] stemNames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private static String[] branchNames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private static String[] animalNames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 {ChineseCalendarGB c = new ChineseCalendarGB();String cmd = "day";int y = 1901;int m = 1;int d = 1;if (arg.length>0) cmd = arg[0];if (arg.length>1) y = Integer.parseInt(arg[1]);if (arg.length>2) m = Integer.parseInt(arg);if (arg.length>3) d = Integer.parseInt(arg);c.setGregorian(y,m,d);puteChineseFields();puteSolarTerms();if (cmd.equalsIgnoreCase("year")) {String[] t = c.getYearTable();for (int i=0; i< FONT>} else if (cmd.equalsIgnoreCase("month")) {String[] t = c.getMonthTable();for (int i=0; i< FONT>} else {System.out.println(c.toString());}}public ChineseCalendarGB() {setGregorian(1901,1,1);}public void setGregorian(int y, int m, int d) {gregorianYear = y;gregorianMonth = m;gregorianDate = d;isGregorianLeap = isGregorianLeapYear(y);dayOfYear = dayOfYear(y,m,d);dayOfWeek = dayOfWeek(y,m,d);chineseYear = 0;chineseMonth = 0;chineseDate = 0;sectionalTerm = 0;principleTerm = 0;}public static boolean isGregorianLeapYear(int year) { boolean isLeap = false;if (year%4==0) isLeap = true;if (year%100==0) isLeap = false;if (year%400==0) isLeap = true;return isLeap;}public static int daysInGregorianMonth(int y, int m) {int d = daysInGregorianMonth[m-1];if (m==2 && isGregorianLeapYear(y)) d++; // 公历闰年二月多一天return d;}public static int dayOfYear(int y, int m, int d) {int c = 0;for (int i=1; i<>c = c + daysInGregorianMonth(y,i);}c = c + d;return c;}public static int dayOfWeek(int y, int m, int d) {int w = 1; // 公历一年一月一日是星期一,所以起始值为星期日y = (y-1)%400 + 1; // 公历星期值分部 400 年循环一次int ly = (y-1)/4; // 闰年次数ly = ly - (y-1)/100;ly = ly + (y-1)/400;int ry = y - 1 - ly; // 常年次数w = w + ry; // 常年星期值增一w = w + 2*ly; // 闰年星期值增二w = w + dayOfYear(y,m,d);w = (w-1)%7 + 1;return w;}private static char[] chineseMonths = {// 农历月份大小压缩表,两个字节表示一年。
农历日纪规律
农历日纪规律农历日纪规律农历日纪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这一纪日法有些什么规律呢?先看下表——2001(辛巳)年5月1日至6月29日60天每一天的日纪:从上表可看出农历日纪的设置规律——不论是否闰月,均按六十甲子顺序依次下排,60天一循环。
以2001辛巳年为例:正月初一日(公历1月24日)的日纪为“丁亥”,按六十甲子顺序依次下排,正月初二、初三的日纪则为“戊子”、“已丑”;60天一循环,到农历三月初一(公历3月25日)又从“丁亥”开始按六十甲子顺序依次往下排;到闰四月初二(公历5月24日)则再从“丁亥”开始按六十甲子顺序依次往下排。
依此类推,循环不已。
每一日纪的起算时间:日柱, 在命学上是以晚上子时开始顺时针到亥时, 十二个时辰为一天, 每一个时辰占两个钟点. 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晚上的十一点.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这一点请特别留意,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四柱八字中所说的日柱, 就是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要确定准确的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纪日始于鲁隐公三年夏历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
因为儒略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20日,合80年。
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儒略历月日日期会反复一次循环。
(公元4年本来应为闰年,但因为公元前45年开始实施儒略历后,“每隔3年”加一次闰日被误为“每3年”加一次闰日,所以罗马皇帝屋大维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闰以修正错误置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历历算和编历规则(2014版)农历又被称为夏历、阴历、旧历、中历、华历,我国已经用了几千年,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设置闰月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
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农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节日。
农历还使用干支纪年,因此就每60年重复六十甲子。
如公元1991年称为辛未年,公元2051年也为辛未年。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皇帝年号与干支同时使用,以避免重复。
如清同治三年、甲子年。
农历还使用干支纪日。
古代史书上不记月之几日,而记月之干支日,读古代史书就必须查明该月朔日的干支,再按干支纪日法顺推是月之第几日。
中国历朝颁布的历书,历理均大同小异。
编历规则不变、改革的是推算方法。
史上推算农历方法有几十种之多,还好各时期的史书都有收录中国历朝颁行历书的推算方法;史书有收录我在编写《电脑医生万年历》和《福星万年历》(简称程序、下同)时才能还原史实农历。
程序在网上发布后得到广大网友的支持,同时也有网友来信或来电询问古今农历推算方面的问题。
现在我专门把这些常见问题知识写出来。
以飨网友。
程序选用还原的颁行历及使用年限一、农历(又称:夏历、旧历、中历、华历)1、农历历算和编历常用术语黄经:是在黄道座标系统中用来确定天体在天球上位置的座标值、共分成360度、在这个系统天球被黄道平面分割为南北两个半球,太阳移到黄经0度为春分、移到黄经90度为夏至、移到180度为秋分、移到270度时为冬至。
朔日:月球移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时的那一天叫朔日。
平朔:用朔望月的平均长度计算、没考虑日月运行的不均等性;缺点:“含有真正的“朔”的当天有时可能会出现在前一月的最后一日(“晦日”、廿九日或卅日),有时会出现在初二”。
定朔:计算考虑了日月运行的不均等性,将含有真正“朔”的当天作为每月的开始。
平气:计算不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平气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15.22天。
定气:计算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定气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不一样、短的只有14天、长的达16天。
冬至日:冬至交接时间所在的那一天就叫冬至日。
冬至日必须在子月:冬至日当天或冬至日前的那个朔日定为子月初一“起点”(注意:起点和算命不同)。
建正:年首月份,所说的建正就是“夏正:夏历正月建寅[子月为11月];殷正:殷历正月建丑[子月为12月]、鲁历同殷历;周正:周历(周朝历)正月建子[子月为正月];秦正:秦历《颛顼历》正月建亥[子月为2月]”。
置闰:农历1个月就是1个朔望月、月的平均天数≈29.53059天,农历一年12个月≈354.367天;但是1回归年≈365.2422天,这样农历一年比回归年少≈10.866天,农历≈2.71771年就比回归年少1个月,如不调整过不了几十年就会出现冬、夏倒置。
为了让农历年平均天数等于回归年农历≈2.71771年必须设一个闰月。
置闰规则请看《历代农历编历规则》。
2、历代农历编历规则:节气:一年分二十四个节气,清朝(公元1644年)以前用平气计算,清朝(公元1644年)以后用定气计算。
月策规则:朔日为每月起点(初一日);朔日(月初一日)到下个朔日(下月初一日)有多少天、这月就有多少天。
有30天为大月、有29天为小月;唐朝(公元619年)以前用的是平朔、唐朝(公元619年)以后用的是定朔。
年策与置閏规则:以冬至日必须在子月(寅正11月),上个冬至月(子月农历寅正11月)到下个冬至月(子月\农历寅正11月)有12个月就不置閏、上个冬至月(子月、农历寅正11月)到下个冬至月(子月、农历寅正11月)如有13个月就要置閏、以上个冬至月(子月农历寅正11月)后的第一个没中气月设为闰月、在几月后面就称闰几月。
例如:2032年农历冬至月到2033年农历冬至月之间有12个月,就不置闰。
2033年农历冬至月到2034年农历冬至月有13个月就必須置闰,在2033年冬至月(11月)后的第一个无中气之月就是2033年冬至月后的第1个月,就定为闰月。
它正好在冬至月(子月[11月])后,所以就叫闰子月(闰11月)。
3、无还原的颁行历古六历⑴[“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及鲁历”] –夏朝前-夏朝、商朝、西周(?-前104)4、程序公元前104年以前历法还原参考(公元前4713年- 前1188年)-用现代天文计算(农历置闰在年尾)还原(前4713年-前1188年)-暂用现代天文计算(农历置闰规则:用《殷历》闰章)还原(公元前850年- 公元前221年)-暂用周古四分历还原-(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104年)-颛顼历(秦历)还原- 秦朝、西汉初5、程序公元前104年后还原的颁行历平气平朔(公元前104年- 公元618年)太初历(三统历)- 西汉、新朝、东汉(公元前104年- 84年)汉四分历- 东汉(85年- 220年)、曹魏(220年- 236年)景初历- 曹魏、西晋、东晋、[南朝]宋(237年- 444年)元嘉历- [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445年- 509年)祖冲之的大明历– [南朝]梁、[南朝]陈(510年- 589年)开皇历- 隋(590年- 596年)大业历- 隋(597年- 618年)平气定朔(公元619年- 公元1645年)戊寅元历- 唐朝(619年- 664年)麟德历- 唐(665年- 728年)大衍历- 唐(729年- 761年)五纪历- 唐(762年- 783年)正元历,观象历-唐(784年- 821年)宣明历- 唐(822年- 892年)崇玄历- 唐、后梁、后唐、后晋⑵*、后汉、后周(893年- 955年)、契丹(辽)(907年- 947年)钦天历- 后周、北宋(956年- 963年)应天历- 北宋(963年- 981年)干元历- 北宋(981年- 1001年)仪天历- 北宋(1001年- 1023年)仪天历,崇天历- 北宋(1000年- 1064年)明天历- 北宋(1065年- 1067年)崇天历- 北宋(1068年-1075年)补修奉天历(奉元历)- 北宋(1075年- 1093年)观天历- 北宋(1094年- 1102年)占天历- 北宋(1103年- 1105年)纪元历- 北宋、南宋(1106年- 1135年)统元历,乾道历,淳熙历- 南宋(1168年- 1190年)[统元历(1136年- 1167年)乾道历(1168年- 1176年)淳熙历(1177年- 1190年)]会元历- 南宋(1191年- 1198年)统天历- 南宋(1199年- 1207年)开禧历- 南宋(1208年- 1251年)淳佑历- 南宋(1252年)会天历- 南宋(1253年- 1270年)成天历- 南宋(1271年- 1276年)本天历- 南宋(1277年- 1279年)授时历(大统历)- 元、明朝、清初(1280年- 1645年)定气定朔(公元1644年以后)时宪历- 清朝(1646年- 1742年)重修时宪历(癸卯元历) - 清朝(1743年- 1911年)[注:以1911年以前均是用制历(颁历)机构所在地区的真太阳为基准]新法天文夏历-民国(1912年- 1928年)[注:以东经116度平太阳时为基准]天文时宪历-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1929年 -1960年)[注:以东经120度平太阳时为基准]现代天文时宪历[紫金历⑵]-中华人民共和国、?(1961年-? 本程序算到10000年)[注:以东经120度计算平太阳时为基准]⑴、古六历据说就是古四分历,只有岁首月份的不同,实无其它历理的任何区别。
⑵*、后晋(939年 - 943年)用调元历;本程序(939年 - 943年)用崇玄历还原,因943年后晋复用崇玄历。
⑶、因为主要是以紫金山天文台发布为准,所以有人称他为“紫金历”。
主要特点是历法固定,而历算即算法不固定,而是完全用历算时最新最先进的天文数据最新最先进的算法计算。
6、新旧朝代更替时、或分裂时各政权颁行历没还原的古六历[“黄帝历、秦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及鲁历”] -[东周]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汉四分历-东吴(222年)、蜀汉(221年- 263年)乾(干)象历- 东吴(223年- 280年)三纪历- 后秦(384年- 517年)景初历- [北朝]魏(445年- 451年)玄始历-[北朝]魏(452年- 522年)、北凉(412年- 439年)正光历- [北朝]魏(523年- 534年)、正光历–[北朝]东魏(535年- 539年)、[北朝]西魏(535年- 556年)兴和历- [北朝]东魏(540年- 550年)天保历- [北朝]齐(551年- 577年)正光历–[北朝]周(556年- 565年)天和历- [北朝]周(566年- 578年)大象历- [北朝]周(579年- 581年)大象历-隋(581年- 583年)开皇历- 隋(584年- 589年)注:因开皇历只有还原(590年- 596年)调元历-契丹(辽)(948年? - 993年)、后晋*(939年 - 943年)大明历- 辽(994年- 1125年)、金(1126年- 1181年)重修大明历- 金、蒙古(元)(1182年- 1280年)授时历(大统历)- 南明、住臺湾的南明郑(明皇帝赐姓朱)氏政权(1646年- 1683年住臺湾的南明与清统一)。
7、本程序建正说明现行的农历采用的是夏历(即建寅为正),由于历史上改朝换代或君王改换纪元等原因,曾有多次修改月建,本程序编写时为了更符合史实也多次修改月建,所采用的月建(年首)如下:建寅为正(子月为11月)-(前4713年-前1600年);建丑为正(子月为12月)-(前1600年-前1046年);建子为正☆(子月为1月)-(前1046年-前1046年);建亥为正(子月为2月)-(公元前255(丙午)年-前104年[太初元年四月]);建寅为正(子月为11月)-(公元前104年[西汉太初元年五月]-公元9年);建丑为正(子月为12月)-(公元9年-公元23年);建寅为正(子月为11月)-(公元23年-公元237年);建丑为正(子月为12月)-(237年-239年);建寅为正(子月为11月)-(公元239年-公元689年);建子为正(子月为1月)-(公元689年-公元700年);建寅为正(子月为11月)-(公元700年十月-公元761年★);建寅为正(子月为11月)-(公元762年-?本程序到7800年);☆周朝历法较为混乱(因春秋战国时各国历法不一);本程序公元前1046乙未年—公元前723戊午年用周历建子为正(子月为1月),公元前722(己未)年因周不修历用鲁历、鲁历建丑为正(子月为12月),公元前476乙丑年恢复周历建子为正(子月为1月);前264丁酉年—前256乙巳年可能因周历失闰又(子月为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