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的现状与展望_鞠文君
浅谈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的现状及前景
一
全质 量保 证体 系 , 建立 健全本 企业 的《 巷锚杆 支护 煤
技术 设计 、 施工 、 监测 管理规 定》 为推广 及应用 提供 , 强有 力 的技 术依 据 和保障 ( )完善 施 工 机具 , 高现 场 施工 机 具装 备 水 2 提
巷道 的支护效果
5 结 语
煤 巷锚杆 支护技 术是行 业 发展 的需 要 .是 技术 改革 的大趋 势 在推 广应用 中. 根据各 地 的实 际情 应 况. 切实做 到 以下几点 : ( )从 源头抓 起 , 1 强化 技术 管理 . 制定 完善 的安
( )现行 施工 中锚 索及 帮部 锚杆滞 后 迎头 的距 3 离只是经 验数据 。可否确 定一 个合 理 的 、科学 的数 据 ,既安 全又不 影响循环 作业 的次 数 .还 可提 高进 度. 便于 现场施工 操作 这需要 在施 工前期 和施 工 中
( )巷道 断面设计 时必 须有 精确 的理论计 算 . 2
顶板下沉 量 顶板 离层指 示仪 进行监 测 . 用 数据 单一 且 时效较 滞后 , 加之仪 器本 身存 在一定 局限性 . 不能
进 行准确 分析 和预测
采取锚 网梁索支 护 的巷 道尤应 如此 应 根据煤层 自 然受力情 况将现行 两 帮垂 直 的梯形 断面改 为两 帮倾 斜的倒梯 形断 面 . 既加 大施工 过程 的安全性 . 又确保
啦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龆 业 业 龆 业 啦 业 业 业 业 业
种普 遍 的现象 , 每年 的发生率 都 比较高 国外 , 国 、 德
e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盘 业 业 啦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业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的研究现状机制 预警与控制
背景
在我国,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据不完 全统计,我国大部分煤矿都曾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尤其是东北、华北和华东等 地区的矿井尤为严重。冲击地压的发生不仅会对矿井的生产带来影响,还会危及 矿工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冲击地压进行研究,预防其发生已经成为我国煤矿生 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3、强化冲击地压防治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冲击地压防治的监管机制和激 励机制,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意识和主动性。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 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内容二
一、引言
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中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是由地下岩石应力超过其强 度极限而引起的突然破裂现象。在冲击地压发生时,煤矿巷道和采煤工作面会受 到强烈的挤压和破坏,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因此,对煤 矿冲击地压应力进行控制,对于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演示 将介绍煤矿冲击地压应力控制的理论与实践。
2、案例二:某矿采用合理的开 采顺序降低冲击地压风险
某矿在开采过程中,采用了上行式开采顺序,先采上层煤,再采下层煤。这 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因开采下层煤而引起的上层煤应力集中和冲击地压发生的风 险。同时,这种开采顺序还降低了矿井的涌水量和瓦斯含量,提高了矿井的安全 性。
3、案例三:某矿杂的过程,其发生与煤岩体的物理性质、地质 结构以及采掘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在采掘过程中,煤岩体受到应力作用,产生 变形和破裂,最终导致冲击地压的发生。此外,地质结构也是影响冲击地压发生 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褶曲、断层、煤层厚度变化等地质构造都可能促使冲击地 压的产生。
某矿在开采过程中,采用了预注水方法,通过增加煤体的含水量来改变其物 理力学性质。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了煤体的弹性模量和强度,从而降低了冲击地 压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起到软化煤体的作用,提高采煤效率和 质量。
对于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几点思考
对于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几点思考1. 引言1.1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重要性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重要性在煤矿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煤矿冲击地压灾害是造成煤矿事故和灾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有效地监测和预警这种灾害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
通过采用先进的监测预警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矿山地质运动情况,提前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预警相关部门和矿工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及损失。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提高矿山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推动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现状煤矿冲击地压灾害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危险性灾害,通常指矿体岩层发生松动、位移或坍塌,对地面造成冲击或挤压作用,导致地面上的建筑物、设施或人员受到损害。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工作面产生的巨大采场压力会引起岩层应力的调整,导致地压变形和地质灾害的发生。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监测手段单一,监测点位有限,预警响应速度慢等。
传统的监测手段主要依靠人工观察和采集数据,存在着监测不及时、准确性低等缺点,无法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冲击地压灾害。
发展先进的监测预警技术对于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防范和控制至关重要。
采用现代监测技术,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和遥感技术等手段,实现对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可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有助于及时发现灾害风险,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字数:274】2. 正文2.1 传统监测预警技术存在的问题1. 数据采集困难:传统监测预警技术往往依靠人工手动收集数据,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漏检、漏报情况。
由于煤矿工作环境的封闭性和危险性,很多地点无法直接到达,导致数据采集受限。
对于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几点思考
对于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几点思考1. 引言1.1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重要性煤矿冲击地压灾害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安全生产。
为了及时监测和预警煤矿冲击地压灾害,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监测预警技术,可以提高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带来的损失,为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2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危害煤矿冲击地压灾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灾害,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造成人员伤亡: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往往会导致矿工被埋压、伤亡甚至死亡。
由于地压突发性强,瞬间就会对周围的工人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的监测预警显得尤为重要。
2. 破坏矿井设备和工具:冲击地压的巨大压力会导致矿井内部设备和工具的损坏,进而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运行。
这将不仅对煤矿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对整个矿区的安全产生威胁。
3. 影响矿山环境:冲击地压对地下空间的变化会使地表产生裂缝或塌陷,进而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这不仅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还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4. 经济损失:煤矿冲击地压灾害会导致生产中断和矿山设备损坏,进而给矿区和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也会产生额外的经济负担。
加强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2. 正文2.1 监测手段的种类及原理监测手段的种类及原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煤矿有效地监测地压灾害的情况并提前预警,从而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目前,常用的监测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地表测量:地表测量是一种常见的监测手段,通过放置测点、测站等设备,定期进行测量,获取地表变形情况,从而判断地下岩层压力的变化情况。
2. Borehole监测:Borehole监测是在矿井内部钻孔设置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岩层应力、变形等情况,通过长期观测数据的积累,可以准确地判断地压灾害的风险。
煤矿冲击地压监测和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si cm to , l t m gei e i in( ME n n okb m o t leh o g c dsm il ca sa w t j — e mi e d e c o ant m s o E )a dS o .R c u t nr cnl i l e an o em ae i e s h er c s O c ot o nu y y l rn e
S N n HE Ro g—x i ,Z HAN Jn G ig—mi ,B IT i n E a —we i
( .F cl f a t E g er g C iaU i rt f iigadT cn l y X zo , i gu2 1 ,hn ; 1 au yo f y n i e n , hn nv syo nn n eh o g , uhu J n s 2 6 C ia t S e n i ei M o a 1 1
2 Qw o sut n& Pout nC a n , i a , hn og 76 6 C i ) . iuC nt ci r o rdci ol e We hn S ad n 7 0 , h a o Mi s 2 n
Ab t a t s r c :Du ed v l p n fmi i g d p h,i a t r s u e h sb c me o e o e man f co sw ih me a es f t r — e t t e e o me to nn e t mp c e s r a e o n f h i a tr h c n c aey p o oh p t d ein i o lmi e . h n tr—fr c s tc n lg o s t o e u ae mo i r—fr c s e h oo n e p y i a mo i r— u t n c a n s T e mo i o o o e a t e h oo y c n i s fr g lt nt s o o e a ttc n lg a d g o h sc l y nt o fr c s tc n lg ,t e r g lt t o c u e e c mp e e s e i d x meh d,d i i g meh d t s oe a t e h oo y h e u ae meh d i l d st o r h n i e to n h v n rl n t o ,sr s—sri a u e n t — l e t n me s rme t a meh o .T e g o h r c l n t r o e a t e h o o y i cu e e lg lcrc meh d d h e p y ia s mo i —f r c c n lg n l d sg oo y ee t t o ,mir o s t i co—ga i t o r vt meh d,a o si miso y c u t e s in,mi r c co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现状与难题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现状与难题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现状与所面临的难题。
冲击地压作为煤矿生产中常见且具有极大破坏性的地质灾害,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近年来,尽管我国在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系统分析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现状,包括已经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
文章还将重点探讨当前防治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如地质条件复杂、防治技术落后、管理体系不完善等,以期为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in dep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fac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al mine rockburst in China. Rock burst, as a common and highly destructive geological hazard in coal mine production,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coal mine p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China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al mine rockburst, there are stillmany urgent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This article will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al mine rockbur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in China, including the measures already taken, the results achiev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article will also focus on exploring the main challenges faced in curr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such as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outd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and incomplete management system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coal mine rockbur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in China.二、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现状Current situation of coal mine rockbur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近年来,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提高,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和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和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摘要:煤炭是我国工业的主要能源,目前,随着浅部煤炭资源日益减少,矿井开采强度和开采深度持续增加,具有动力灾害的矿井分布区域越来越大。
冲击地压是深井矿山作业面临的最严重地质灾害之一,有效防控此种灾害,对于提高矿井开采安全度和综合效益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和治理技术两个方面着手,对国内现有的冲击地压灾害防控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展望,以期为开展煤炭井下深部作业中的安全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煤炭;矿井;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治理冲击地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煤(岩)体中聚积的弹性变形势能突然强烈释放,导致岩石爆裂、弹射的一种动力灾害,在深井矿山作业中,主要发生在巷道围岩或回采工作面,具有突发性、部位集中性、时间集中性与延续性、弹射性等特点。
近年来,我国煤矿地质类型以及开采条件日益多元,在东北部、东部、中部等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老矿区,冲击地压灾害较为多发,特别是在深部开采条件下,煤层采动应力、巷道围岩所受的构造应力和自重应力都有所增加,动静载往往叠加,诱发冲击地压的概率也进一步增大,如自重型冲击地压、构造型冲击地压、顶板型冲击地压、采动与构造耦合型冲击地压等,对煤矿有序生产和矿工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极大[1]。
影响煤(岩)冲击动力灾害发生的因素较为复杂,从煤矿生产和防冲工程建设角度看,目前在冲击地压灾害防控技术领域,主要有冲击地压危险性预评估、监测预警和治理等重点环节,需要针对各环节存在的难点问题优化技术手段,起到促进安全生产、提升作业效益的作用。1煤矿冲击地压灾害防控的技术难点1.1在冲击地压危险性预评估方面煤矿冲击地压是采场应力剧烈变化、能量积聚、耗散和突然释放的动力学过程,孕灾和致灾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多元。现有的综合指数、多因素耦合等评价方法只能局限在定性评价层面,且因不同矿井的地质环境和开采条件不尽相同,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在危险性评价时可能并不具备代表性。例如,顶板岩层、断层、褶曲等构造的危险性评价参数单一,不能全面表述地质构造特征;开采空间结构、地质构造、煤(岩)物理力学等特性复杂多变,导致矿井采掘过程中应力分布和能量释放的动态演化特征发生显著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出现评价结论与实际危险程度存在较大偏差的情况。1.2在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面传统的局部监测预警方法,如电磁辐射、钻屑法、应力在线等方法,受作业环境、煤(岩)属性等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应用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同时也很难实现对大范围煤(岩)体进行动态监测。与上述三种方法相比,微震监测预警具备覆盖范围广、实时动态性强等特点,可以对矿区进行连续性的三维立体监测,但因其原理主要是根据震动频次、能量等微震活动的时间、空间变化进行定性评价,加之该技术尚处在完善和普及阶段,在应用过程中,最关键的煤岩体波速参数必须由人为设定,目前其监测预警结果还不够准确可靠。1.3在冲击地压治理方面防治冲击地压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监测并识别冲击地压危险状态、危险区域及其发展趋势,并依据危险区域的冲击地压形成过程,提前实施有针对性地人为干预,及时释放煤(岩)体积聚的能量,阻断冲击地压发生的动静载力源,从而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但在防治工程实际应用中经常发现,在现有监测手段和方法下,冲击地压危险状态较难判定,冲击危险区域及其发展趋势也难以识别,容易造成防冲工作扩大化或忽视防冲工作两个极端问题,同时也造成防冲卸压、解危施工的效果难以得到准确评估。2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2.1自震式微震监测预警系统传统微震监测预警是通过一定数量的拾震器对煤(岩)体破裂过程中所产生的地震波震动波形进行记录而实现的,通过对地震波频率和振幅的分析,能够对煤(岩)体的破裂程度和变形速度等特征进行初步判断。
浅谈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研究现状
浅谈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研究现状1、引言煤矿开采中的自然灾害众多,作为一种强烈的动压显现现象,冲击地压已成为威胁煤矿安全开采的重要灾害之一。
冲击地压是以抛出煤岩体的形式释放变形能,具有突发性和猛烈性的特点,会造成支架损坏、片帮冒顶、人员伤亡,伴随着巨大的响声和岩体震动可能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煤层自燃发火、冒顶等次生灾害,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1-2]。
冲击地压的监测与掌控问题相当复杂,而其造成的破坏又是相当巨大的,很多发达国家都由于其巨大的灾害性都选择了关闭冲击地压的矿井,而我国由于能源结构的问题,必须对冲击地压进行研究。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质构造更加复杂,冲击地压的显现形式和破坏规模都有增大的趋势,目前对于冲击地压的研究过于离散化,难以形成一定的标准,使得冲击地压矿井尤其是新出现冲击地压的矿井难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冲击地压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地预测和治理冲击地压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3-4]。
2、冲击地压的发生条件分析2.1 冲击倾向性煤层的冲击倾向性理论最早是由欧洲学者提出的,我国的科研工作者根据我国煤矿的实际资料选择了其中的弹性能、动态破坏时间和冲击能3个指数,同时又结合近年来我国煤矿的实际试验得出的单轴抗压强度总共4个指标作为冲击倾向性的指标,尤其对于顶板的岩层,还增加了弯曲能量指数[5-6]。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冲击倾向性指标的前提下,又提出了通过冲击危险性系数来评价冲击地压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主要是又添加了煤体的受力状态,该方法也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可。
2.2 地质影响因素通过对国内有发生冲击地压矿井的大量资料的查阅,可以得出岩层条件是诱发冲击地压的主因,主要包括了坚硬厚层顶板、大倾角、煤厚变化及天然地震等,同时,地质构造也是诱发冲击地压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由于破坏了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使得应力重分布过程中弹性能得以突然释放,从而诱发冲击地压或矿震。
我国煤矿冲击矿压微震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展望
我国煤矿冲击矿压微震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展望煤岩体在开采影响下发生破裂、滑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频率地震波向周围传播,释放聚集的能量,而波的振幅和频率又取决于煤岩体的强度、应力状态、破裂尺寸和变形速度等。
因此,每一个微震信号都包含有岩体内部状态变化的丰富信息。
应用微震监测系统,其功能是对全矿范围进行微震监测,为评价全矿范围的顶板来压危险提供依据,有效预防灾害发生。
标签:地球物理微震前景展望1矿震机理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科研项目的推进,中国矿业大学多位教授已经将矿震研究成果证实:矿山地震和天然地震的破裂机制具有相似性和一致性。
然而,不同矿山地震由于诱发成因不同,破裂机制也各有特点。
但是目前,冲击矿压震源机理的认识还不甚明了,直接导致现有微震监测系统的冲击预测精度和各种重要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尚不够高。
不同震动类型诱发冲击矿压的震源机理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现有的双力偶、集中力偶等震源机制对许多矿山微震事件都无法给予合理解释。
因此,揭示不同冲击矿压类型的震源过程,寻找较好的矿震理论来解释和指导冲击矿压的预报和防治实践,是微震法预测预报冲击矿压的首要任务。
2冲击矿压破坏机理的研究冲击矿压发生的震源机理和破坏机理,是冲击矿压的因与果。
然而我们发现,震源机理相同产生的后果可能不同,造成相同或相近破坏效果的冲击矿压,其震源机理并不一定相同。
实践证明,冲击矿压和岩层震动总是相伴而生。
因此,需要根据微震监测岩层破裂结果,在充分分析岩层震动,尤其是关键层运动产生的地震波传播与煤岩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深入进行煤岩体受地震波的动力分析和能量聚集与耗散规律研究,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冲击矿压可能造成的破坏,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依据。
3地震波波速机制研究研究表明,岩石强度越高,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快,即质量因数越高,地震振荡中所发生的频谱越高。
换言之,即在某介质内随应力增加,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也增大。
根据微震监测系统各个观测站接收到的震动信号,进行震源定位后,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技术,通过地震波到达各测点所需的时间和已知的距离,反演出地震波在不同岩层不同区域的传播速度,并通过数学方法做出波速等值线图,即可得知岩体的应力分布状态及变化趋势,进而可划定高应力和高冲击危险区域。
矿山冲击地压实时监测预警技术及发展趋势
矿山冲击地压实时监测预警技术及发展趋势山东恒安电子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煤矿矿压监测系统,锚杆拉力计,矿用数字压力计,顶板离层指示仪,恒安24小时热线电话400-000-8958转载: 通过分析国内外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理论、技术和装备现状以及我国煤矿在冲击地压预警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水平的关键途径即正确确定冲击地压类型、判定冲击危险区域和确定相应的监测预警方法及关键指标。
山东恒安电子科技公司介绍了冲击地压发生“时间空间强度”实时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的技术架构以及以“高精度微地震监测和冲击地压应力动态实时在线监测预警系统”为主、其他手段为辅的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在多个煤矿的应用情况。
提出了“危险区域危险程度”一体化监测实时远程监测为主、人工抽样检验为辅和以治理为目的的监测是冲击地压实时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煤矿 冲击地压 监测预警 微地震监测实时预警1、微地震监测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我国大面积应用只有几年的时间在煤矿应用的微地震监测系统中国外引进的以波兰为主有10余套国内研发的微地震监测系统也已经安装了10余套从使用情况来看约有一的矿山能够用得很好解决了很多难题但也有近一半的矿山使用不当主要存在以下4方面的问题。
1)选型不当。
主要存在的选型问题是选择地震监测系统监测冲击地压导致定位误差很大经常出现这个矿发生冲击定位到了另外一个矿的情况选择声发射或地音监测系统监测冲击地压导致监测不到大能量震动信号只能监测到小能量高频信号。
2)缺乏应用软件。
微地震监测的针对性很强需要针对具体的采掘和地质条件进行数据分析因此需要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但由于部分国外仪器是针对金属矿山或单一用途开发的只提供数据采集软件和简单的分析软件需要用户自己开发适用的应用软件导致难以推广。
3)数据处理和监测结果反馈不及时。
由于我国缺乏大量的专业人员导致数据处理和监测结果反馈不及时不能及时指导生产。
部分原因是矿山企业不重视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现状与难题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现状与难题一、概述冲击地压,作为矿山开采过程中的一种典型动力灾害,长期以来一直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和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的发生频度和强度也在快速增加,给煤矿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近年来,尽管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冲击地压矿井的防治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冲击地压的复杂性、瞬时性和难预知性,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难题。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的研究与防治工作始于上世纪末,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冲击地压防治理论与技术体系。
在法规建设方面,我国逐步建立了以《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为核心的法规体系,为冲击地压的防治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方面,形成了“三因素”理论、动静载叠加诱冲理论等多种机理共存的局面,为深入认识冲击地压的发生规律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监测预警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综合多因素、多系统、多前兆信息的复合预测预警体系,预警效率不断提升。
在防治技术方面,区域防范、局部解危相结合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体系逐步成熟,有效提升了灾害防控能力。
尽管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冲击地压与矿震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晰,冲击危险的定量预测方法仍有待完善,空间监测精度仍需提高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深入研究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完善防治法规与标准,提升监测预警和防治技术水平,仍是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1. 冲击地压的定义与特点冲击地压,又被称为矿山冲击,是矿井巷道或工作面周围的煤岩体,由于弹性变性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以突然、急剧、猛烈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
在国内,人们习惯称之为“煤爆”、“岩爆”、“板炮”、“煤炮”等。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其定义为“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性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的抛出、巨响及气浪等”。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摘要:冲击地压也叫作“岩爆”,冲击地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聚集在岩石中的弹性变形势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突然的剧烈释放,最终导致的是岩石的爆裂并随着这种势能弹射开来。
与此同时,在岩石爆裂发生的同时,还会带有一定程度的震动。
冲击地压所带来的岩石爆裂现象而产生的震感不仅仅发生在岩石爆裂的瞬间,而是延续时间较长的震感。
如果在煤矿中出现冲击地压的情况,对于身处煤矿深处的工作人员是一种极大的安全威胁。
本文主要分析了煤矿的冲击地压的防治技术研究现状以及展望。
关键词: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现状;展望地球自形成以来,一直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有些地质作用进行的非常迅速,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发生急剧变化,如地震和火山爆发;有些地质作用却进行的非常缓慢,往往不易被察觉,如华北大平原根据钻探资料证实从第四纪以来,已下沉达1000多米。
许多自然现象证明:各种地质作用既有破坏性,又有建设性。
在破坏中进行新的建设,在建设中又同时遭到破坏。
而我们煤矿中就有这么一项地质运动—冲击地压,其会给开采带来危险,故消除其运动意义深远。
1影响冲击地压的因素1.1煤岩体的物理性质煤岩体的弹性、硬度和湿度等都是影响其发生冲击地压事故的重要物理性质。
岩体弹性的变形程度与能量聚集程度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发生冲击地压可能性的大小。
煤岩体的弹性变形程度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大。
在弹性变形小的煤岩体中,其变形大部分都是塑性变形,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此外,如果煤岩体中含有的水分较少,变形的能力就会增大,从而更容易积聚能量发生冲击地压事故。
1.2人为因素分析事故地点为强冲击危险区域,综放工作面防冲专项设计规定了人员管控措施。
事故发生前,班长违章指挥专职把口工兼干其他工作,工人违章进入工作面下巷人员管控区;跟班队长没有及时查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
1.3地质构造冲击地压事故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下,比如断层、褶皱、煤层厚度发生改变等地应力较大的地方发生的概率比较大。
对于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几点思考
对于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几点思考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
在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监测技术不够成熟目前,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基本上还是通过人工观测和经验判断的方式进行监测预警。
虽然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仪器已经在一些大型煤矿中得到应用,但是监测技术与外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强对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方法的研究,完善监测技术,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监测数据处理不够及时目前,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数据的处理一般都是离线进行的,监测数据的采集存在着显著滞后,从而导致了预警的时效性不够高。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降低监测数据处理的时间和增加数据的实时性,以便及时做出预警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三、监测预警标准不够统一对于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标准,不同煤矿、不同地区的标准会存在一定的不同,因此需要在各地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的制定和统一。
只有标准化的监测预警标准,才能更好的避免各地针对不同标准而产生的监测误差。
四、监测预警人员的能力不够对于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岗位的从业人员,是进行监测预警工作的核心力量。
但是目前监测预警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很大,造成了监测预警的误差和预警效果的参差不齐。
因此,提高监测预警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必须拓宽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并逐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对于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不足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提高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水平,以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和顺利。
我国冲击地压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冲击地压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冲击地压研究工作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起步。
相关理论及控制技术研究都是在接受前苏联、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相关研究的基础进行的。
参与研究的相关研究单位包括煤炭研究总院、重庆、抚顺分院等研究院所,阜新矿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矿大、山东矿院(山东科技大学)等煤炭高校。
重点深入研究的煤矿包括抚顺、徐州、开滦、新汶等深部矿井,以及由厚层坚硬顶板覆盖有“冲击倾向性”的煤层开采深度较浅的矿井,包括鹤岗、兖州等煤业集团的相关矿井。
在包括“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及实现条件即发生“机理”的研究、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的理论和手段研究,以及在上述两方面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控制实践成果等三个方面,均取得了领先全世界的创造性成就。
坚硬岩层覆盖的煤层,采煤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发生的“冲击地压”,极易造成采矿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坏等重大事故灾害。
深入研究相应煤层条件下“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及相关事故、实现的条件以及有效控制的办法意义重大。
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现状及改进建议分析
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现状及改进建议分析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的研究和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的现状,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当前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主要包括挡板法观测、钢筋、电缆应变观测以及测绘法观测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但整体来看,存在准确性不高、操作繁琐、数据获取周期长等问题。
由于煤矿化及煤与岩石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会导致观测数据的不稳定性和不一致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进行改进:可以结合现代测量技术,如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实现全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处理。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数据的干扰,同时也能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可以结合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煤矿矿压观测中。
通过在采煤工作面各个重要位置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矿压变化,并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处理。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远程监测,还可以对大数据进行分析,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如地质雷达、虚拟现实技术等,进行矿压观测。
地质雷达可以通过测量地下的物理参数,提供更为精确的矿压数据。
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以在矿压观测中进行辅助预测,通过模拟工作面矿压的变化,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
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技术研发。
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活动,需要相关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加大对观测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也面临着改进和发展的机遇。
通过结合现代测量技术、物联网技术、相关行业的先进技术以及加强培训和研发,可以有效改进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并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对于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几点思考
对于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几点思考煤矿冲击地压灾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监测预警技术是矿井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和减轻冲击地压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于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进行了几点思考,希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启发。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监测预警技术需要综合多种监测手段,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目前,常用的地压监测手段包括地下地压仪、应变仪、变形仪等。
这些监测手段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地下压力、变形和应变的变化情况,提供矿井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预警信息。
单一手段的监测结果往往不能全面反映地质灾害的全貌,因此需要综合利用多种监测手段,形成全面、准确的监测预警系统。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监测预警技术需要与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大数据的高效利用。
监测预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庞大且复杂,需要借助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提取出有效的信息,为预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在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可以建立模型预测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并进行及时的预警。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监测预警技术需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全程的远程监测和预警。
传统的煤矿地压监测手段往往需要人工操作,并且受限于人力资源和时间的限制,局限了监测的范围和时效。
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远程监测和预警。
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和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建立起覆盖全矿区的监测网络,并通过远程数据传输和处理,实现对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及时预警。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还需要考虑与矿井管理和人员安全的相互协作。
监测预警仅仅是一个环节,如何将预警结果与矿井管理和人员安全进行有效的协作,是矿井冲击地压灾害防控工作的核心问题。
需要建立完善的预警反馈机制,及时向相关人员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新进展
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新进展
刘金海
【期刊名称】《煤炭科学技术》
【年(卷),期】2016(044)006
【摘要】为促进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水平的提高和监测预警新技术的推广,阐述了6种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分类方法及相应分类结果,探讨了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在监测参量、预警阈值、测点布置、数据分析等4个方面存在的困难,指出了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在监测范围、监测参数、监测方式、预警参量等4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分析了震动场、应力场联合监测技术和“全频广域”震动监测技术,最后介绍了“全频广域”震动监测技术应用案例.结果表明,震动场、应力场联合监测技术和“全频广域”震动监测技术在监测范围、监测参数、监测方式和预警参量等方面能够满足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7页(P71-77)
【作者】刘金海
【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河北省矿井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16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324
【相关文献】
1.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J], 鞠文君;潘俊锋
2.坚硬顶板工作面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 [J], 刘悦昕
3.掘进工作面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J], 林治国
4.煤矿冲击地压监测及防治技术的应用实践 [J], 杨丹
5.关于煤矿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监测解危关键技术研究 [J], 王林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的现状及前景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的现状及前景摘要:冲击地压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矿山动力现象。
主要体现在矿井深部采掘场所围岩体内的变形可以在瞬间产生强烈的释放,对巷道以及工作面带来严重破坏,并且还会导致较大程度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属于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威胁的重大灾害之一。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上对现阶段煤矿冲击地压的特征以及破坏机理和发展现状及前景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工程以及单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引言在煤矿开采期间具备典型性特征的动力灾害之一就是冲击地压,冲击地压这一动力灾害容易引发出更多的灾害,例如煤与瓦斯突出以及煤层自燃发火或者冒顶等,这些灾害都会带来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因为冲击地压的形成属于载荷集中局部化的问题,具备抽象化的特征,并且很难对其进行直接性的检测以及掌控,所以冲击地压动力灾害较为繁琐化。
现阶段国内对冲击地压的认知以及检测和防止方式等多个方面还不够成熟,因此在面对冲击地压矿井特别是新出现冲击地压矿井的时候很难即使挑选出合适的方式对该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基于此,本文对冲击地压发展的状况进行了总结展望。
1、冲击地压的特征及破坏机理冲击地压这一动力灾害又名岩爆,在煤矿生产的过程当中巷道与才没工作面附近的岩体在应力的作用下把变形能进行释放,岩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收到破坏,从而出现垮落的状况,并且还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噪音以及震动,这些因素对于支架而言,会带来一定的损坏或者冒顶的问题,从而影响到煤矿的生产[1]。
冲击地压具备较多的特征,例如突发性以及瞬时爆炸、复杂性等。
岩体受到采动对其带来影响的情况下,岩体局部应力也会出现一定的转变,会把原有的应力状况转变成为二维或者多维的状态,巷道或者有关的煤矿采掘面附近的压力也会随之减少,煤岩体会将脆性体现出来,煤矿内部的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破碎的现象,因煤岩体内部结构已经受到了破坏,因此会产生软弱层,随之会在煤岩体内部聚集全部的能量,应力会从平衡状态下逐渐往动力状态的方向靠近,如果这个时候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那么就会将聚集的全部能量进行释放,煤岩体从自由面被抛,最终导致地压事故的发生。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_1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发布时间:2022-05-27T01:22:59.93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30卷3期作者:王爱军[导读] 当前,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日益重视,煤矿安全标志的陆续完善和煤矿工人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王爱军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照金煤矿,陕西省铜川市,727104摘要:当前,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日益重视,煤矿安全标志的陆续完善和煤矿工人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煤炭是中国重要的工业燃料,多是在地下开采,露天开采量很少。
由于中国煤层多经历过地质构造运动,煤层赋存条件极其复杂,在开采过程中各种灾害频发。
在煤矿各种灾害中,瓦斯灾害较为严重。
为了实现更安全的开采,应该对煤矿井下的危险状况进行监测,实现灾害的预防和预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监测监控技术被应用到煤矿安全生产中,极大地保证了煤矿的开采,例如瓦斯浓度在线监测技术、矿山压力实时监测技术等。
然而,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现有的监测监控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还需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
关键词: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引言伴随新旧动能转换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断推进,矿山运行智能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国内露天矿在设计建设研究、教育科技、矿山开发等方面的信息化、自动化等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的重要性a)对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生危险情况,则应该立即警报;b)对生产环境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井下有害气体的浓度和巷道的变形状况,从而保证整个生产环境的安全性;c)对井下人员的行为进行监控,杜绝违规操作行为,避免因人为因素引发煤矿安全事故。
无论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还是从短期发展来看,构建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都是十分必要的。
2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现状a)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受到挑战。
煤矿井下具有较强的电磁辐射,虽然一些设备已经做了一定的防电磁干扰处理,但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设备发热非常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的现状与展望鞠文君,潘俊锋(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北京100013)[摘要]总结分析了我国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主要方法和技术特点,提出了冲击地压矿井的4种主要监测预警模式,指出了目前我国冲击地压矿井的监测预警模式在监测理论、方案设计、监测目标、设备搭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警模式设计分源、空间层次化;监测点布置信息动态反馈调整;监测设计实施精细化、精度化;预警结果综合权重分析。
[关键词]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冲击启动理论;分源;权重;信息动态反馈[中图分类号]TD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225(2012)06-0001-05Status and Prospect of Rock-burst Monitoring and Alarm Technology in Chinese Coal MineJU Wen-jun ,PAN Jun-feng(Coal Mining &Designing Department ,Tiandi Science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013,China )Abstract :By concluding main methods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ck-burst monitoring and alarm in China ,this paper put for-ward 4main monitoring and alarm modes ,and indicated current problems in monitoring theory ,projection design ,monitoring goal and equipment collocation ,etc.Development tendency of rock -burst monitoring and alarm technology was present including different-source and space-layering alarm ,monitoring layout information dynamic feedback and adjustment ,précised alarm and comprehensive weight analysis of alarm result.Key words :rock-burst ;monitoring and alarm ;rock-burst start theory ;different-source ;weight ;information dynamic[收稿日期]2012-11-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409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226806)[作者简介]鞠文君(1965-),男,内蒙古赤峰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副总经理,主要从事巷道支护技术及工程监测技术的研究。
冲击地压是指矿山井巷或采场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间释放而产生的以突然、急剧、猛烈的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1]。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如何预测冲击地压的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位置去进行解危或诱导;不得已的情况下怎样合理避灾,是冲击地压防治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而,探索冲击地压前兆信息,辨识冲击地压危险源分布特征,以及在此基础上探索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是冲击地压研究的重要内容。
国内外学者针对冲击地压前兆信息探测开展了许多研究[1-6],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
近年来,在冲击地压监测手段上也有长足进展,一些高技术含量的监测设备被引入到冲击地压的监测预警中来。
但由于冲击地压发生条件复杂,预警模式多样,监测设备繁多,使得煤矿企业在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本文分析了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主要方法和模式,指出了冲击地压的监测预警发展趋势,以期对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和防治工作有所帮助。
1煤矿冲击地压主要监测预警方法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法复杂多样,并不断推陈出新,根据监测目标与原理可将其分为2类:岩石力学方法和地球物理方法。
1.1岩石力学方法岩石力学方法主要以监测冲击地压发生前围岩变形、离层、应力变化、动力现象等特征为主,属于直观接触式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煤粉钻屑法、钻孔应力计法、支架载荷法、围岩变形测量法等。
(1)煤粉钻屑法由德国首先提出,目前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是我国冲击地压前兆探测最基本的一种监测手段。
我国《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都将钻屑法作为确定冲击危险程度和采取措施后的效果检验方法。
该方法简单,便于实施,能直接反映煤体压力大小,并且通过不同深度的取屑,可以测量煤体不同深度的压力状态,实现“线”监测。
缺点是:探测范围小,打钻工程量大,钻机布置受巷道断1第17卷第6期(总第109期)2012年12月煤矿开采Coal mining Technology Vo1.17No.6(Series No.109)December 2012面、设备等影响,取屑、称量等过程人工操作存在较大误差,目前还不能实现在线监测,探测范围有限,有时顾此失彼。
(2)钻孔应力计法此法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最早由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现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研发,通过在煤体中埋设带有油管的压力枕来间接反映煤体应力值。
钻孔应力计法测试的是煤体相对应力值,这个值虽然不是煤体垂深位置处的真实垂直应力,但可以得到监测处采动应力变化。
2004年这套仪器实现了在线连续监测,主要监测应力变化梯度,命名为采动应力监测系统。
该方法的优点是:直接深入煤体中探测煤体应力大小,不受外界干扰;监测数据可实现自动采集,在线传输;监测范围随着传感器的增加而增大;探测应力值属于超前探测,也是冲击地压的力源探测,符合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不足之处是:传感器只能反映所在位置的应力,属于“点”监测,每个传感器性能、初始参数各异,因此相邻传感器探测值离散性较大,不适合关联分析;监测数据受安装质量影响很大。
(3)支架载荷法支架载荷是回采工作面和巷道矿压最基本的观测内容,其通过支护体受力的大小和变化来反映外载特征,主要观测项目有液压支架工作阻力、锚杆及锚索载荷等,近年来支架载荷的监测仪器实现了在线连续监测。
冲击地压发生前的应力集中和能量聚集一定会在支架载荷上有所反映,但支架载荷受多种因素影响。
然而,近期冲击地压发生主要在综放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单纯依靠支架载荷还不能及时准确预警冲击地压。
(4)巷道变形测量法对巷道围岩变形情况的测量,综合反映了围岩强度和外载的耦合矿压效应,冲击地压发生必然伴随巷道的剧烈变形,因此可以通过观测巷道变形量和变形速度间接警示冲击地压的发生。
目前对两帮移近和底鼓的观测基本采用手工量测,对于顶板下沉和离层的观测目前已实现在线连续观测。
该方法的优点是:方便直观,简单易行,成本低,观测结果可同时用于矿压分析和校核支护设计。
缺点是:方法粗略,监测数据准确程度受人工操作影响较大,人工监测数据不连续,并且为表面监测,同载荷法一样巷道变形受多因素影响,预警的特征性不是很明显,难以用此单指标预测冲击地压的发生。
1.2地球物理方法实际上,煤岩体在采动影响下,其产生裂隙,发生破坏时向外发射出振动波、电磁辐射等信号,通过对这些地球物理信号的远程响应分析,可以间接地辨识到冲击地压危险源及其发展趋势。
地球物理方法主要根据煤岩破坏时会释放出弹性波、地音、电磁波等信号,通过捕捉这些信号来预警冲击地压,属于非接触式、远程监测方法。
地球物理方法主要有:微震法、地音法、电磁辐射法等。
(1)微震法井下煤岩体是一种应力介质,当其受力变形破坏时,将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过程,微震是这种释放过程的物理效应之一,即煤岩体在受力破坏过程中以较低频率(f<100Hz)震动波的形式释放变形能所产生的震动效应。
微震监测系统通过对煤岩破坏启动发射的震动波的响应,实现约10km范围的危险源探测。
微震法优点是:监测范围广,比地震台定位精度高出上千倍,能对煤岩破裂事件作出较准确的定位,并计算出释放能量;在线实时监测,节省人力,并及时通报信息,软件数据后处理功能强大;设备传感器布置在开拓巷道,受井下设备影响小,可重复使用,波兰的第五代产品ARAMIS M/E使用期一般15 20a。
缺点是:初期投资较大,价格较高;井下传感器布置受开采范围影响,开采水平越多,形成包围网络时精度越高,目前水平、垂直定位误差仍然在两位数;传感器优化布置需要人为爆破,不能自动化自我调整。
(2)地音法地音是煤岩体破裂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形式向外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声学效应。
地音是由于井下开采活动诱发的,其震动频率高,大约150 3000Hz;震动能量一般为0 103J。
与微震相比,地音为一种高频率、低能量的震动。
研究表明地音是煤岩体内应力释放的前兆,地音信号的多少、大小等指标反映了岩体受力的情况。
地音监测系统是通过对近场煤岩破坏启动发生的地音信号的响应,实现约200m范围的危险源探测[8-10]。
煤岩层的破坏、裂隙扩展总是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因此对微震活动频繁的重点区域,采用地音监测技术,是对微震监测技术的补充。
地音监测区域一般集中在主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
通过提供统计单位时间监测区域内地音事件的频度、能率、频率、延时等一系列地音参量,找出地音活动规律,以此来判断监测区域的煤岩体受力状态和破坏程度。
2008年10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分院冲击地压研究室人员将地音监测技术从波兰引进国内。
图1为华亭矿区砚北煤矿井下地音探测器布置方案示意图。
可见工作面每条巷道布置2个探测2总第109期煤矿开采2012年第6期器,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探测器迈步迁移。
通过对一段时间内接收到的煤岩破坏地音信息的分析,可以分别按分、小时、工作班对当时危险状态作出评价。
图1砚北煤矿井下ARES 5地音传感器布置地音监测方法的优点是:依据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填补了微震所监测不到的盲区;设备井下安装简单、方便;传感器可重复性使用,使用周期较长;软件数据后处理功能强;在线实时监测,节省人力,监测范围较大。
(3)电磁辐射法俄罗斯在前苏联时期就研究应用电磁辐射法,近年来,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也较广泛,它通过接收煤岩破坏产生的电磁辐射来测量煤岩体内应力集中程度。
电磁辐射是一种非接触式探测方法,其优点是:不需要安装,直接挂靠在巷道煤帮;为便携式设备,单个工人就能携带;可实现在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