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嫦娥奔月》∣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嫦娥奔月》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嫦娥奔月》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教材分析:《嫦斌奔月》这篇课文叙说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故事。

文章意境优美,情节动人。

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净化。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读悟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美,做到在读中悟,悟中读。

学情分析:阅读是个体精神对象化的过程,本课应着力引导学生用心去阅读,在阅读文本中去生成,一是在语言文字中去生成情景。

二是在语言文字中去生成体验。

三是在语言文字中去生成思想。

最后让学生吐露心声,水到渠成。

如此一来,文本活了,活跃在学生的心中,活跃在阅读的课堂中。

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语言文字的意境美;感悟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复述课文。

3.学习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

重点难点:重点:深入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难点: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重点难点:1.自学字词,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准备:1.熟读课文,读懂读通。

2.画出重点字词,借助工具书,小组自学字词。

教学流程:导人新课,揭示课题→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理清脉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夜幕降临,月亮爬上了树梢,月光洒满整个大地。

那神奇的月亮,常常会吸引同学们进行遐想。

那么你想知道月亮的传说吗,想读读有关嫦娥的故事吗?下面让我们走进《嫦娥奔月》这个优美而久远的神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1.布置课内预习。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想一想:嫦娥是谁?她为什么要奔月?这个“奔”是什么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

苏教版五年级上《嫦娥奔月》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嫦娥奔月》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嫦娥奔月》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嫦娥奔月》公开课教案1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AABB和ABAB的叠词的特点,积累这两类词语。

3、学会5个生字,绿线中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

掌握多音字“济”,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资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嫦娥的品质。

情感目标: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媒体设计:课文录音、投影片教学时间:三教时第一教时知识目标:学习生字词语。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能力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

投影富于色彩感的《月之图》。

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作为一个受过中华保守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心中此时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方……(让生去补)在四年级,我们还学过一首苏轼在中秋之夜写的词……引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婵娟。

师:是啊,在月圆的中秋之夜,天各一方的人们多么盼望能和自身的亲人相聚在一起。

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甜蜜的时刻啊。

记得小时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经常倚在奶奶的怀里看月亮,看吴刚伐桂,看玉兔捣药,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解题:奔,奔向。

“奔”是个多音字。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任务:(1)读要过关(正确地读,流利地读)(2)自学好生字新词(会读、会写、理解),常规:比较组词、课后描红。

2、自学情况交流。

(1)认读生字词。

远古昆仑山后羿逢蒙嫦娥敬重奸诈贪婪接济宝剑时值中秋迫不和待威逼翻箱倒柜洒满银辉焦急树影婆娑企盼(2)指名开火车朗读课文,缺乏处和时指导练习。

(3)讨论课文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归为一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嫦娥奔月5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嫦娥奔月5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嫦娥奔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嫦娥奔月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嫦娥奔月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的情节,把握故事的主题。

教学难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教学准备:课本、故事卡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介绍课程大纲中的学习目标和今天的故事主题“嫦娥奔月”。

向学生解释嫦娥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仙人,她的故事被称为“嫦娥奔月”。

Step 2 学习故事(15分钟)1. 呈现故事卡片或展示PPT,让学生观看图片并描述图片上的人物和场景。

鼓励学生使用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2. 给学生分发故事课本或阅读材料,让他们自己阅读故事,找出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

3. 鼓励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隐含意义。

Step 3 理解故事(15分钟)1. 舞台剧表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用手中的故事材料或自己编写的台词进行表演。

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人物,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嫦娥奔月的意义和思想内涵。

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a. 嫦娥为什么会选择奔月?b. 嫦娥的奔月有什么意义?c. 这个故事教给我们什么?Step 4 归纳总结(10分钟)集中注意力,总结学生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可以使用PPT来展示学生们的回答,让每个小组介绍自己的讨论结果。

Step 5 拓展活动(10分钟)1. 给学生分发绘画纸和彩色笔,在课堂上绘制嫦娥奔月的场景。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来绘制,也可以参考课本上的插图。

2. 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嫦娥奔月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Step 6 延伸阅读(5分钟)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与嫦娥奔月相关的其他故事,如《吴刚伐桂》等。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阅读嫦娥奔月的故事,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Step 8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嫦娥奔月教案设计 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嫦娥奔月教案设计 苏教版

10.嫦娥奔月【教材分析】《嫦娥奔月》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十课的课文,是一篇神话故事。

这篇神话故事内容浅显,线索清晰,文字简洁优美,情节生动,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

课文主要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不让奸诈之人成仙称霸,吞下了长生不老药升天成仙,从此夫妻分离的感人故事。

文中展示了嫦娥、后羿、逢蒙等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既有后羿射日的壮观场面,又有逢蒙威逼嫦娥交出仙药的惊险情节;既反映了嫦娥的善良美丽,又表现了她义无反顾吞下仙药的机智勇敢。

尤其是对嫦娥升天之后的景色描写以及后羿回来后与妻子天人永隔的场景描写,清冷凄美,有一种震摄人心的悲剧色彩。

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所感染。

本文一共八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理解。

第一部分为第一至二自然段,主要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九个太阳;第二部分是第三到六自然段,主要讲嫦娥为了不让老百姓受苦,吃下仙药,飞到天上去了;第三部分是第七至八自然段,主要讲百姓们思念嫦娥,期盼与她团圆。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对于神话故事并不陌生,曾经学习过《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等多篇文章。

本文语言文字优美动人,通俗易懂,学生阅读起来难度不大,并乐于从中感受到意境美。

但是如何让学生从故事本身走入故事背后,感受人物的内心,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本文分为两个课时讲解,主要是通过课文内容让学生们感受到嫦娥的舍己为人的精神,上课时候带领学生学习,探讨课后问题。

第一课时先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第二课时,则是精读课文,逐字逐句的理解课文。

让学生能由浅入深的理解文章,最终感悟文章中所传递的嫦娥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语。

3、第一课时,理解课文内容。

4、第二课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掌握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体会文中蕴含的意境美。

5、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语文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语文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语文教案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AABB和ABAB的叠词的特点,积累这两类词语。

3、学会5个生字,绿线中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

掌握多音字济,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嫦娥的品质。

情感目标: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四、教学过程:(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

投影富于色彩感的《月之图》。

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作为一个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心中此时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让生去补)在四年级,我们还学过一首苏轼在中秋之夜写的词引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是啊,在月圆的中秋之夜,天各一方的人们多么盼望能和自己的亲人相聚在一起。

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甜蜜的时刻啊。

记得小时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常常倚在奶奶的怀里看月亮,看吴刚伐桂,看玉兔捣药,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解题:奔,奔向。

奔是个多音字。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任务:(1)读要过关(正确地读,流利地读)(2)自学好生字新词(会读、会写、理解),常规:比较组词、课后描红。

2、自学情况交流。

(1)认读生字词。

远古昆仑山后羿逢蒙嫦娥敬重奸诈贪婪接济宝剑时值中秋迫不及待威逼翻箱倒柜洒满银辉焦急树影婆娑企盼(2)指名开火车朗读课文,不足处及时指导练习。

(3)讨论课文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归为一段。

讨论交流后总结。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

第二段(第36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自然段):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五年级上《嫦娥奔月》教案苏教版说课稿

五年级上《嫦娥奔月》教案苏教版说课稿

《嫦娥奔月》教案苏教版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内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讨论、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的神奇色彩。

2.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人物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讲述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引导学生关注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赏月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讲解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掌握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故事复述(1)教师挑选几名学生复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其他学生倾听并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讨论交流(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嫦娥为什么要奔月?她是一个怎样的人?”(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表演课本剧(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排练一段《嫦娥奔月》的课本剧。

(2)学生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3)教师给予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新和表现。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熟读课文。

2.综合实践作业:调查了解我国其他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下周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讨论、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内容,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细节需要改进,如对学生的点评可以更加具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嫦娥奔月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嫦娥奔月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嫦娥奔月教案苏教版教材简析: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讲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了长生不老的药升天成仙的故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十二个生字,理解“贪婪、皓月当空、企盼”等词语。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

3.练习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读中理解,读中想象,为学生搭建交流的语言平台,让思维在碰撞中闪耀火花,达到语言文字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嫦娥善良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请同学们背一背有关“月亮”的古诗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吟诗叹月,引入课文题目。

1.激趣:同学们,老师将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到这个字,或许会使你联想起许多诗句,或许会让你回忆起儿时听过的故事……因为在人们的眼里,这个字的含义十分丰富,它有时代表着团圆、美满,有时又代表着忧愁、分离,还有时代表着寂寞、凄凉……它就是“月”字。

(板书:月)看到它你想起了哪些千古名句或故事呢?(学生自主交流)预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杜甫〈〈水调歌头〉〉等。

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2.在古代人们的眼里,月亮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于是,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美妙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一则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五年级语文上册 3.10 嫦娥奔月教案1 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3.10 嫦娥奔月教案1 苏教版

嫦娥奔月【教材简解】:《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

讲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事,课文意境优美,情节动人。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逼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故事浅显易懂,妙趣横生。

【目标预设】:1、知识目标: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了解AABB和ABAB式叠词的特点,积累这两类词语。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读感悟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思维、表达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学习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激发学生对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重点、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朗读、感悟,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荡涤。

【设计理念】:遵循阅读教学中记叙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引领学生把握故事情节,认识人物形象,剖析人物品格;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让学生在品读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设计思路】:以品读故事,感悟人物形象为教学主线,层层递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朗读、感悟,引领学生由感受人物外在表现,进而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得以丰富。

具体思路设计如下:1、导入故事,激趣生情;2、初读故事,整体把握故事情节;3、再读故事,初步认识人物形象;4、三读故事,深入剖析人物品格;5、延伸故事,升华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激趣生情。

1、导入:本单元我们通过学习三则成语故事,明白了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通过“推敲”的故事,感受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故事富有情趣,故事让人明理。

正所谓“小故事,大道理”。

今天,老师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则故事,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迪呢?揭题:嫦娥奔月2、齐读课题。

正音:“奔”(bèn);这是一则神话故事,故事情节动人,妙趣横生。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嫦娥奔月》优秀教学案例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0嫦娥奔月》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可以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嫦娥奔月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情节和结构。
2.教师可以重点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型和修辞手法,如:“嫦娥为了拯救人类,毅然奔向月宫。”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和价值观,如:嫦娥的英勇、善良和无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
3.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中秋节和嫦娥奔月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自演绎课文中的情节,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课文中的角色,思考自己在类似情境下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如:“你们认为嫦娥为什么会选择奔月?她奔月后经历了什么?”等。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10嫦娥奔月》,掌握其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2.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相关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训练。
3.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他人,了解有关中秋节和嫦娥奔月的文化背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嫦娥奔月》∣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嫦娥奔月》∣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嫦娥奔月》∣苏教版第10课《嫦娥奔月》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嫦娥奔月单元第三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5个生字,并能规范认真书写。

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掌握多音字“奔”“济”“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这个故事。

3、了解AABB和ABAB类型叠词的特点,积累这两类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1、辨析各人物的特征,学习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来源:]2、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剖析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人性的真、善、美。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课文内容,学习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难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点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中秋节)[来源:学*科*网Z*X*X*K]那在这一天,都有什么习俗呢?一家团圆、吃月饼、拜月祈团圆、舞龙、花灯。

2、出示小资料:中秋节。

3、为什么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定为团圆的中秋佳节呢?4、点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月亮的故事——《嫦娥奔月》。

板书课题。

5、重点指导:“奔”的读音及意思。

奔bēn:(1)奔走;急跑。

(2)紧赶;赶忙或赶急事。

(3)逃跑。

奔bèn:(1)直向目的地走去。

(2)介词,朝;向。

(3)年纪接近(四十欣赏图片。

回答。

指名回答。

了解齐读课题。

再读课题。

教师通过复熟悉的中秋节导入新课,然后通过解题让学生对于本课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

岁、五十岁等)。

(4)为某事奔走。

题目中的“奔”读bèn 。

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第10课《嫦娥奔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10课《嫦娥奔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10课《嫦娥奔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掌握《嫦娥奔月》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2.学会本节课的重点词语和成语,如“寂寞”、“圆满”、“五彩斑斓”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5.实践: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3.引导学生体会嫦娥的寂寞与无私,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珍惜家庭的情感;
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们认识到努力拼搏的重要性;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与人分享、相互帮助。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寓言、神话等文学体裁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嫦娥奔月》这一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内容充满好奇心。然而,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抽象词语和成语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教学手段,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4.小组讨论,促进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5.创设实践机会,提高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如编写小故事、绘制插图等,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6.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嫦娥的寂寞与无私,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珍惜家庭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苏教语文五上10《嫦娥奔月》教案设计

苏教语文五上10《嫦娥奔月》教案设计
板书: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
(学生补充)
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学生齐读课题,解题:奔,bèn奔向。
1、学生自读课文,任务:
(2)读要过关(正确地读,流利地读)
(3)自学好生字新词(会读、会写、理解),常规:比较组词、课后描红。
2、自学情况交流。
3、同学们,嫦娥奔月就意味她与丈夫……意味她美满的家庭将……意味乡亲们再不能……现在再读这段话(第六小节),你的心情怎样?
4、因为这样的美好情感,也就产生一个美好的节日,那就是——
四、引疑探究
其实,《嫦娥奔月》有许多版本,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同桌共练→
讲述
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说画面
4、读一读。
朗读体会
学生轻声读课文。
先默读,把一些支持想法的语句用线画下来。
交流。
(1)理解什么是“接济”,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
读。
理解什么叫“周旋”,演一演,
第5自然段读一遍,用一个词语描述嫦娥此刻的心情。
读7小节
全体男生读
交流
朗读
读最后一小节
指名学生讲偷药的故事。
4.讨论课文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归为一段。
5.试着用简练的语言给三段分别列一个小标题,
教师活动预设
预设学生行为及设计理念
补充修订
6.看词语串讲课文。
师:列小标题,我们是把课文读短了,这是本领;读完课文,头脑中留下了印象,这时能用自己的语言将头脑的印象生动地讲出来,这也是本领。这节课先来个简单的,请你用上黑板上的词语将这个故事讲出来。试试吧。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嫦娥奔月》教案三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嫦娥奔月》教案三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嫦娥奔月》教案三篇篇一【教材简析】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讲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了长生不老的药*成仙的故事。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⑴学会十二个生字,理解“贪心、皓月当空、企盼”等词语。

⑵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

⑶练习朗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读中理解,读中想象,为学生搭建交流的语言平台,让思维在碰撞中闪耀火花,到达语言文字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嫦娥善良的品质,激发学生对浏览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请同学们背一背有关“月亮”的古诗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吟诗叹月,引入课习题⑴激趣:同学们,教师将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到这个字,或许会使你联想起许多诗句,或许会让你回顾起儿时听过的故事┅┅因为在人们的眼里,这个字的含义十分丰盛,它有时代表着团圆、美满,有时又代表着哀愁、别离,还有时代表着寂寞、凄凉┅┅它就是“月”字。

(板书:月)看到它你想起了哪些千古名句或故事呢?(学生自主交流)预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离合悲欢,月有阴晴圆缺。

”——杜甫〈〈水调歌头〉〉等。

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⑵在古代人们的眼里,月亮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于是,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美好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间故事〈〈嫦娥奔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第10课《嫦娥奔月》1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5个生字,并能规范认真书写。

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掌握多音字“奔”“济”“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这个故事。

3、了解AABB和ABAB类型叠词的特点,积累这两类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1、辨析各人物的特征,学习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来源:]2、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剖析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人性的真、善、美。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课文内容,学习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难点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中秋节)那在这一天,都有什么习俗呢?一家团圆、吃月饼、拜月祈团圆、舞龙、花灯。

2、出示小资料:中秋节。

3、为什么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定为团圆的中秋佳节呢?4、点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月亮的故事——《嫦娥奔月》。

板书课题。

5、重点指导:“奔”的读音及意思。

奔bēn:(1)奔走;急跑。

(2)紧赶;赶忙或赶急事。

(3)逃跑。

欣赏图片。

回答。

指名回答。

了解齐读课题。

教师通过复熟悉的中秋节导入新课,然后通过解题让学生对于本课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

奔bèn:(1)直向目的地走去。

(2)介词,朝;向。

(3)年纪接近(四十岁、五十岁等)。

(4)为某事奔走。

题目中的“奔”读bèn 。

再读课题。

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二)自学课文反馈1、出示生字:蒙奸贪丸企仑诈济匣(第二行生字只识不写)2、生字写字指导(1)出示部分生字:蒙奸贪丸企(2)师指导描红,巡视检查。

3、出示生词:嫦娥后羿逢蒙敬重接济宝剑周旋威逼企盼凝望昆仑山百宝匣皓月当空树影婆娑迫不及待翻箱倒柜洒满银辉奸诈贪婪飘飘悠悠碧蓝碧蓝4、理解词语的意思。

迫不及待:急迫地不能再等待。

贪婪:本文指贪得无厌。

婆娑:本文指枝叶扶疏的样子。

凝望:本文指目不转睛地看。

读要求。

自读课文。

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学生描红。

同桌互评互议。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名读。

在整体感知环节,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正确规范地书写,然后概括出课文的脉络。

在精读感悟环节,抓住人物的特点一一展开。

首先,了解后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对一二自然段的梳理,很容易得出结论。

其次,对第二自然段重点讲解,抓住两个线索:1、嫦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逢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对文中重点语句的讲解,得出结企盼:盼望。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意思给课文分段。

2、讨论后交流:第一段(1-2):后羿为民除害,射下太阳。

第二段(3-6):嫦娥吞下仙药,飞上月亮。

第三段(7-8):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二、精读课文,细读感悟(一)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1、2自然段。

2、嫦娥是吃了仙药奔月的,那仙药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与另一个有名的神话故事有关——后羿射日。

3、“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直晒得大地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

”(1)这句话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

(2)举例:教室里真安静。

教室里真安静,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

(3)从哪些词能看出人们生活在苦难中?直、实在、无法。

4、“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

”(1)后羿是如何帮助百姓的呢?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指名分段读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回答。

指名读。

指名回答。

指名读。

小组讨论。

生自主完成。

指名回答。

指名读。

指名读。

论。

文中还要穿插AABB、ABAC类词语的拓展。

——嗖——嗖——”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

他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2)射箭的声音是怎样的呢?这种声音说明了什么?拟声词“嗖——嗖——嗖——”说明箭射得远,速度快,这需要很大的力量。

5、后羿是一个怎样的人?力大无比为民造福(二)学习第二段1、自由朗读第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1)后羿射日后人们对他的态度怎样?怎么做的?(2)逢蒙是个怎样的人?(3)嫦娥是个怎样的人?2、后羿射日后人们对他的态度怎样?怎么做的?“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

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

”3、学艺的人中有一个导致嫦娥奔月的重要的人是谁?逢蒙。

4、再读课文3-6自然段,画出描写逢蒙的语句?(1)出示关于逢蒙的句子,并描红如下词语:“奸诈贪婪”、“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威逼嫦娥”、“翻箱倒柜”、“四处搜寻”。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自由朗读课文。

指名回答。

指名读。

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

从这些词你觉得“奸诈”“贪婪”是什么意思呢?奸诈:虚伪狡猾。

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2)“迫不及待”什么意思?“威逼”什么意思?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威逼:威胁强迫。

(3)文中谁威逼谁干什么?逢蒙威逼嫦娥交出仙药。

(4)你觉得逢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奸诈贪婪、不择手段。

5、面对一个如此奸诈之人,嫦娥又是怎么应对的,她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画出描写嫦娥的语句?(1)出示句子: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

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

“经常接济”、“非常喜欢”等词说明嫦娥的心地善良。

(2)出示句子: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

“周旋”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可以体会出嫦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与敌人较量。

体会到嫦娥是一个勇敢机智的人。

(3)出示句子: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小组讨论、交流。

集体交流。

指名回答。

集体交流。

指名读。

指名读。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读。

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为什么要把仙药一口吞下呢?从这又可以看出什么?不想让逄蒙吃下仙药害更多人。

为民着想,为了不让老百姓受苦,宁愿牺牲个人的幸福。

(4)你感觉嫦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美丽善良、勇敢机智、舍己为人6、嫦娥吃了仙药后,怎样了呢?请同学们先看图,再自由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

(1)出示图片:嫦娥飘飘悠悠的向月亮飞去,衣袖纷飞,她不时的回头看着她的家,看着她生活的这片土地。

她当时会是什么感受呢?孤独寂寞、无怨无悔(2)出示句子: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

重点理解“飘飘悠悠”及AABB类词语。

(3)出示句子:碧蓝碧蓝的月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重点理解“碧蓝碧蓝”及“ABAC”类词语。

(4)看着飞天成仙的嫦娥,你能够体会出她此时此刻心里在想些什么吗?也许在想:欣慰的是乡亲们不会受到逢蒙的毒害了;也许在想:遗憾的是再不能接济乡亲们了;也许在想:舍不得的是自己深爱的丈夫后羿是啊,她义无反顾,舍己为人,虽然孤独寂寞,可是无怨无悔。

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

欣赏图片。

自主感受。

指名读。

集体交流。

指名读。

集体交流。

学生想象交流。

[来源:]奔月》3、写出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齐读。

认识。

课堂练习1、照样子写词语。

飘飘悠悠:支支吾吾、浩浩荡荡、恭恭敬敬、吞吞吐吐碧蓝碧蓝:雪白雪白、金黄金黄、乌黑乌黑、火红火红2、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

描写了美丽善良、舍己为人、为民造福的嫦娥,力大神勇、造福百姓的后羿,奸诈贪婪的逢蒙。

3、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根据日期写出相应的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学生自主练习。

小组互评互议。

通过对课文基础内容的检测,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更深的了解。

课堂小结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也由此产生,成为了所有人都十分重视的团圆日。

人们常说,美的力量是永恒的。

“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希望下次中秋节时,当你看到月亮会想到这个凄美的神话故事,会记得嫦娥的善良,和家人讲讲这个故事,一起为嫦娥祝福,好吗?回顾本课学习情况,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归纳总结本课所讲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