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公式大全(新)
会计人必须掌握的50个常用公式汇总
会计人必须掌握的50个常用公式汇总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会计公式,以便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下面是50个常用的会计公式的汇总:1.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总负债=短期负债+长期负债3.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4.流动负债=短期负债+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流动负债5.总收入=销售收入+其他收入6.销售收入=销售量×销售价格7.净收入=总收入-总成本8.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9.直接成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10.间接成本=工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11.净利润=总收入-总成本-税费-利息费用12.总现金流入=销售收入+其他收入+借款+资本注入13.总现金流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负债偿还+分红+资本退出14.税前利润=总收入-总成本15.税后利润=税前利润-税费16.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17.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18.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19.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20.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21.销售成本率=总成本/销售收入22.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23.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24.存货周转率=销售收入/存货25.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26.应付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付账款27.总资本回报率=税前利润/总资本28.净资本回报率=税后利润/净资产29.资本周转率=总资产/净资产30.速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总负债31.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入/总负债32.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33.应收账款占比=应收账款/总资产34.资本积累率=利润留存/净资产35.存货周转天数=存货/(销售成本/365)36.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销售收入/365)37.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销售成本/365)38.现金比率=现金/总负债39.速动比率1=(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流动负债40.资产负债率1=总负债/(总资产-累计折旧)41.ROA=净利润/(总资产-累计折旧)42.ROE=净利润/净资产43.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44.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值45.股东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资产46.应收账款占比1=应收账款/(总资产-累计折旧)47.资本周转率1=销售收入/(总资产-累计折旧)48.期间费用率=间接成本/销售收入49.销售利润率=(销售收入-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销售收入50.商誉形成速度=商誉/(所有者权益+商誉)以上是会计人员常用的50个公式汇总。
最新会计公式大全(基本)
会计基础:会计基础公式大全一、基本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二、账户余额平衡公式资产、费用账户期末余额=资产、费用账户期初余额+资产、费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数-资产、费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期初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本期借方发生数资产、支出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余额合计三、资产和权益的动态平衡关系:(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2)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3)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4)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5)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6)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7)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8)资产减少,负债减少。
(9)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
这9种类型还可以简化为4种类型:第一,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增加;第二,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减少;第三,会计等式左边一增一减;第四,会计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四、企业未达账项的调节方法1、双方余额调节法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2、单方余额调节法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或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是库存现金限额库存现金限额=前一个月的平均每天支付数额×限定天数赊销净额百分比法坏账损失估计数额=当期实际赊销净额×估计坏账百分比估计坏账的百分比=(估计坏账-估计坏账收回)/估计赊销净额应帐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坏账损失估计数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估计坏账百分比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调整的数额=(坏账准备账户期初余额+坏账准备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坏账准备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期末估计的坏账损失数额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应收票据到期价值-贴现息5应收票据到期价值=面值(不带息票)=面值+利息(带息票据)贴现息=票据到期价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五、存货计价方法1、先进先出法2、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3、移动加权平均法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发货前库存存货总成本-发出存货的成本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总成本+本次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次收入存货数量);发出存货的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存货成本差异1、存货成本差异额=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计划成本2、存货的成本差异率=(期初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本期收入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期初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期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100%3、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存货的成本差异率4、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六、成本费用的分配一)间接费用的分配1、按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间接费用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种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分配率各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各种产品的单位耗用定额×该产品的实际产量分配率=应分配的费用/全部产品的定额耗用量是"2、按实际耗用的工时分配间接费用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分配率分配率=间接工资总额/全部产品生产工时总数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各受益部门(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该部门(产品)的受益数量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1、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材料费用分配重量(体积、产量)比例分配法是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重量(产量或体积)×分配率分配率=应分配的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加工重量(产量或体积)2、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3、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某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系数)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三)外购动力费用分配1、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是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1、机器工作小时比例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机器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机器工时之和。
会计的60个基础公式
会计的60个基础公式1.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 收入 = 销售收入 + 其他收入。
3. 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
4. 净利润 = 收入 - 成本 - 费用。
5. 毛利润 = 收入 - 销售成本。
6. 经营利润 = 毛利润 - 经营费用。
7. 应收账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
8. 存货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平均存货。
9. 负债率 = 负债 / 资产总额。
10. 所有者权益比率 = 所有者权益 / 资产总额。
11.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12.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
13. 每股收益 = 净利润 / 股本总额。
14. 总资产回报率 (ROA) = 净利润 / 总资产。
15. 股东权益回报率 (ROE) = 净利润 / 股东权益。
1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现金流+ 融资活动现金流。
17. 现金流量比率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流动负债。
18. 固定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固定资产。
19. 利润率 = 净利润 / 收入。
20. 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 / 收入。
21. 资产负债表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2. 资本结构比率 = 长期负债 / (长期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3. 息税前利润 (EBIT)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费用。
24.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EBITDA) = EBIT + 折旧 + 摊销。
25. 利息保障倍数 = EBIT / 利息费用。
26. 每股净资产 = 总股东权益 / 股本总额。
27. 净资产收益率 (ROE) = 净利润 / 平均股东权益。
28. 经营现金流 = 净利润 + 非现金费用 + 营运资本变动。
29. 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总资产。
30. 存货周转天数 = 365 / 存货周转率。
31.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365 / 应收账款周转率。
会计基础公式总结
《会计基础》公式总结1等式(01)资产=权益(0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03)收入—费用=利润(04)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2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0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02)余额试算平衡法【依据:会计第一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①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3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①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账户结构:借增贷减】②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结构:借减贷增】③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①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调节后余额=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②银行对账单调节后余额=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5资产负债表编的编制(01)根据几个总账账户余额计算填列①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②存货=原材料+周转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在途物资+材料成本差异+存货跌价准备③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02)根据有关账户余额分析计算填列①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②预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③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④预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03)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户余额分析计算填列①长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账期末余额-一“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②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期末余额—“一年内到期的持有至到期投资”6利润表(0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利润=营业收入-2营业-3费用-1损失+2收益】(0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0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04)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05)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06)企业当期应交纳的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前利润)】7原材料的采购成本(01)原材料的材料成本=买价+采购费用(02)采购费用=运输费及其他费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购入原材料应负担的税金8存货的计价方法(01)个别计价法(02)先进先出法(0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①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初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增加存货实际成本)/(期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期增加存货数量)②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③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04)移动加权平均法【每购入一次,算一次单位成本】①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次(批)增加存货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批)增加存货数量)②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的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③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9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固定资产成本=买价+运输费+装卸费+相关费用10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当月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上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11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的计算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比率—(或+)“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借方)余额1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01)年限平均法①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②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③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0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固定资产每期折旧额=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该固定资产该期实际工作量(03)双倍余额递减法①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②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般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会计基础各类会计公式总结
会计基础各类会计公式总结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账户期末余额=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资产账户增加额合计+权益账户减少额合计=权益账户增加额合计+资产账户减少额合计资产账户期末余额合计=权益账户期末余额合计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税额公式: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税额进项税额=购进货物或劳务价款×增值税税额材料采购费用的分配:材料采购费用分配率=共同性采购费用/分配标准合计某材料应负担的采购费用=采购费用分配×该材料的分配标准不含税价款=价税款总额÷1+税率增值税税额=价税款总额-不含税价款制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分配标准额×制造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的计算公式: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 - 期末在产品成本商品销售收入的计量方法:销售净收入=不含税单价×销售数量―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商业折扣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已销售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本期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一次加权平均法: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入库存货数量发出存货成本=加权平均单价×发出存货数量期末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入库前结存成本+本次入库存货成本/本次入库前结存数量+本次入库存货数量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不含税单价×销售数量—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商业折扣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值税销项税额=销售货物的不含税售价×增值税税率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应交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应交城建税=当期的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城建税税率应交营业税=转让收入×营业税率利润:利润或亏损总额=英语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企业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所得税前利润中予以调整的项目各期预交所得税:当前期累计应交所得税=当前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当前期应交所得税=当前期累计应交所得税—上期累计已交所得税企业利润分配: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以前年度非分配利润+公积金转入数本年末未分配利润=可供投资人分配的利润—优先股股利—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普通股股利原材料采购:原材料采购成本=买价+采购费用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实地盘存数×单价存货结存数量=存货盘点数量+在途商品数量+已提未销数量—已销未提数量本期减少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银行存款清查: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明细账余额计算: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帐借余-坏账准备+预收账款明细帐借余预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帐借余+应付账款明细帐借余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帐贷余+预付账款明细帐贷余预收账款=预收账款明细帐贷余+应收账款明细帐贷余待摊费用=待摊费用明细帐借余+预提费用明细帐借余预提费用=预提费用明细帐贷余+待摊费用明细帐贷余记忆口诀:两收合一收,借贷分开走;两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利润”账户余额—“利润分配”账户余额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利润虚增、资产偏高资本性支出按收益性支出处理——利润虚减、资产偏低库存现金日记帐:日余额=上日余额+本日收入额—本日支出额会计科目:资产类: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存货跌价准备、待摊费用、长期股权投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收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预计负债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财务会计报告:根据总账余额直接填列: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其他应付账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根据总账余额计算填列:货币资金、存货、未分配利润根据总帐与明细账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长期借款、长期待摊费用根据有关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资产负债表内容表首: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报告式上下结构和账户式左右结构在我国,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利润表内容表首: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单步式和多步式在我国,利润表一般采用多步式财经法规-主要税收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考试大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四、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五、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33%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1、应纳税所得额制造业: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商业: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服务业: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额×1—综合税率×税率×退税率七、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八、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预算管理的职权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的原则,预算法明确地规定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政府、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职权;预算管理的职权一预算的编制1.预算年度我国国家预算年度采取的是公历年制;预算法规定: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各预算活动的主体都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要求及时地编制预算;2.预算草案的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3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4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5上级政府对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3.二预算的审批1.预算的审批机构在我国,国务院和各级政府有预算提案权,预算的批准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预算的审批权限我国预算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批准中央预算;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本级预算草案,批准本级预算;3.预算的审批程序具体来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预算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审阶段;初审是指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之前,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财经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对预算草案内容进行初步审查;二是审查和批准阶段;审查和批准阶段是指预算草案获人民代表大会的审查批准;最后是预算的批复;按预算法的要求,财政部应当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中央预算之日起30日内,批复中央各部门预算,中央各部门应当自财政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自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级政府预算之日起30日内,批复本级各部门预算,地方各部门应当自本级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l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三预算的执行国家预算经法定程序批准之后即进入执行阶段,预算执行是把国家预算收支计划由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必需阶段,是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1.预算执行的组织机构我国预算执行的机构有各级政府、各级政府财政部门、预算收入征管部门、国家金库、各有关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具体如下:1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负责组织中央和全国预算的执行;地方各级政府负责组织本级政府预算和本行政区域内总预算的执行,并负责对本级各部门和所属下级政府预算执行进行检查和监督;2财政部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中,具体负责组织执行的职能机构是财政部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财政部在国务院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国家预算的执行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在同级政府领导下,统一负责组织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执行;3各级预算收入征收机构主要包括税务部门、海关和财政机关;税务部门主要负责征收并管理各项工商税收、企业所得税和国家交办的其他收入任务的执行;海关主要负责关税的征收管理,并代理税务机关征收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消费税和其他有关税收;财政机关主要征收不由税务部门监缴的国有企业上缴利润以及其他收入;4预算支出的执行机构分别由财政部门、各主管拨款和贷款的银行及主管财务部门负责;国家指定或委托办理拨款和贷款的银行有:①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②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5政府预算资金的出纳机构预算资金的收纳、保管和拨付,即出纳业务,由国家金库简称国库负责办理;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并代理中央级事业单位经费的限额拨款;6国民经济各部门预算收入主要来自国民经济各部门,预算支出都要通过各部门、各单位分配和使用;各部门、各单位在预算执行中要:①正确执行部门单位预算,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积极培养财源、组织收入,按规定向国家缴纳应缴预算收入;②按支出预算和财政、财务制度的规定,办理各项支出;③对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④定期向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报告部门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并接受预算管理部门的监督;2.国家预算收入的执行1预算收入执行的基本要求国家预算收人执行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负责组织,其基本要求是:①组织预算收入与促进生产发展相结合;②组织预算收人与坚持政策相结合;③组织预算收入与遵守法律法规相结合;④抓好国家预算收入执行的日常管理,保证预算收入的真实性;2预算收入的缴库方式和缴款程序按照现行国库制度的规定,国家预算收入缴库共有三种方式:①就地缴库,指不论企业的隶属关系,企业向政府缴纳的各种款项一律在企业所在地,由开户银行以转账的方式向国库缴款;②集中缴库,指基层缴款单位和企业应缴的预算收入先通过银行汇缴到主管部门,再由主管部门汇总并定期集中缴入主管部门所在地金库或国库经收处;③自收汇缴,指由缴款单位或缴款人直接向基层征收机关税务机关、海关缴纳款项,再由征收机关将所收款项汇总缴入国库或国库经收处;3预算收入库款的划分和报解预算收入库款的划分是指国家对于每天收纳入库的预算收入,根据预算管理体制的规定划分和计算中央预算收入额和地方各级预算收入额;预算收入库款的报解是指在划分收入的基础上,按规定程序和方法将各级预算收入的库款分别报解各级国库,相应增加各级财政金库存款,以保证各级预算及时取得预算收入;4预算收入的退库国库收纳预算收入的退付,必须在国家规定的退库项目范围内,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属于下列范围,可以办理收入退库:①由于对工作疏忽,发生技术性差错需要退库的;②改变企业隶属关系办理财务结算需要退库的;③企业按计划上缴税利,超过应缴数额需要退库的;④财政部明文规定或专项批准的其他退库项目;预算收入的退库,由各级国库办理,国库经收处只办理库款收纳,不办理预算收入的退付;预算收入库款的退库,应按预算收入的级次办理;中央预算收入退库,从中央级库款中退付;地方各级预算固定收入的退库,从地方各级库款中退付;地方预算分成收入的退库,按规定的分成比例,分别从上级和本级库款中退付;各级预算收入的退库,原则上通过转账办理,不支付现金;除个别特殊情况,必须退付现金时,财政、征收机关应从严审查核实,在收入退还书上加盖“退付现金”的明显戳记;3.国家预算支出的执行1预算支出执行的基本要求国家预算支出执行工作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由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各个支出预算机关具体负责执行;执行的基本要求有:①坚持按支出预算执行;②加强预算支出管理;③讲求资金使用效益;2国家预算的拨款原则预算拨款应坚持下列原则:①按预算计划拨款;②按事业进度拨款;③按核定的资金用途拨款;④坚持按预算级次拨款;3国家预算的拨款程序和方法国家预算支出的拨款由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财政部门审查后签发拨款凭证,由国库审查拨款凭证无误后在同级财政存款额度内支付,一般只办转账,不支付现金;国家预算的拨款方法有划拨资金和限额拨款两种;划拨资金指主管单位根据国家核定的支出预算和季度分月用款计划填写经费拨款申请书,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签发拨款凭证,通过国库办理库款拨付手续,直接把预算资金转入主管部门在银行开立的“经费存款户”,再由主管部门开出银行结算凭证,通过开户银行将其“经费存款户”中的预算资金转拨到所属单位的“经费存款户”中,由用款单位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使用;限额拨款指财政部门根据主管部门的申请,在核定的年度内分期下达一个预算额度,用款单位在限定的额度内根据事业进度随时从开户银行支取或转拨经费限额,并定期由财政机关统计国库结算限额支出的一种拨款管理办法;四预算的调整1.预算调整的基本概念预算调整是指经过批准的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总额发生变化,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使原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而发生的预算收支指标的增减变化;2.预算调整的法律规定1各级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该调整方案必须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2未经批准,各级政府不得作出任何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决定;对违反上述规定作出的决定,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上级政府应当责令其改变或者撤销;3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经批准后,由本级政府报上一级政府备案;4各单位、各部门的预算支出,不同科目间需要调整使用的,必须按财政部的规定报经批准;3.预算调整的程序各级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县级以上各级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乡、民族乡、镇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决算一、国家决算的概念国家决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各级政府预算执行的总结;二国家决算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国家决算是国家政治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2.国家决算反映国家预算执行的结果;3.国家决算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4.国家决算便于公告预决算信息,促进民主理财;三国家决算的组成国家决算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组成,包括中央级决算和地方总决算;中央级决算由中央主管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决算、企业财务决算、基本建设财务决算、国库年报和税收年报等汇总而成;地方总决算由省市、自治区总决算汇总而成,省市、自治区总决算由本级政府决算及所属设区的市、自治州的总决算汇总而成;设区的市、自治州的总决算由本级政府决算及所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总决算汇总而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总决算由本级政府决算及其所属乡、民族乡、镇总决算汇总而成;各级政府的本级决算由同级主管部门汇总的直属单位的单位决算、企业财务决算、基建财务决算等汇总而成;四国家决算的编制1.编制要求1准确性2完整性3及时性2.编制程序和方法1编制程序我国决算的编制程序是从执行预算的基层单位开始的,在搞好年终清理和结算的基础上,根据决算编报办法的规定和决算表格的内容,自下而上编制、审核和汇总,最后由财政部将中央决算和地方财政总决算汇编成政府决算;2编制方法①单位决算的编制方法;预算年度终了后,各基层预算单位都必须在搞好年终清理、结清会计账目的基础上,及时、正确、完整地编制单位决算;基层单位决算编成后,连同单位决算说明书,报送上级单位;上级单位连同本单位决算汇总报送主管部门,汇编成部门的汇总决算;然后由主管部门报送同级财政部门,作为财政部门汇编财政总决算的依据;②总决算的编制方法总决算是各级总预算的执行结果,由各级财政部门在收到同级主管部门报送的汇总部门决算后,连同总决算会计账簿的有关数字进行审核后汇总编制;各级财政部门同时要编制总决算说明书;五国家决算的审查和批准1.决算审查的内容对决算的审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政策性审查政策性审查主要是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财政制度、财经纪律等方面进行审查分析;具体内容包括:收入审查、支出审查、结余审查、资产负债审查;2技术性审查技术性审查主要是对决算报表的数字关系方面进行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字关系审查、决算完整性和及时性审查;3预算管理审查主要审查是否正确执行了预算管理体制规定的财政上下级之间的留解比例以及各级财政收支平衡情况;2.决算草案的批准财政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审定后,由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乡、民族乡、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报送备案的决算,认为有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或者有其他不妥当之处,需要撤销批准该项决算决议的,应当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经审议决定撤销的,该下级人大常委会应当责成本级政府依法重新编制决算草案并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个人所得税一个人所得税概念个人所得税,是指对个人即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个人,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等;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也征收个人所得税;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1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2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三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税率1.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现行个人所得税共有11个应税项目:l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票、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10偶然所得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11其他所得;2.个人所得税税率;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项所得税制,税率按不同征税对象确定,具体分为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大类;累进税率分为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为20%;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 %一45%的超额累进税率;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基础会计公式大全
基础会计公式大全一、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权益(2)收入-费用=利润(3)资产=权益(4)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二、固定资产折旧;(1)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公式(2)月折旧额=原值×(1-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2(3)年折旧率= 1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三、利润表公式;(1)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3)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4)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四、完工产品成本核算公式;(1)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2)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五、银行存款的清查公式;(1)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调节后的存款余额=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收企未收—银付银未付(2)银行对账单调节后的存款余额=银行对账单余额+企收企未收—企付银未付六、直接分配法各受益部门(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该部门(产品)的受益数量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2、一次交互分配法(1)材料费用分配1、重量(体积、产量)比例分配法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重量(产量或体积)×分配率分配率=应分配的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加工重量(产量或体积)2、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3、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某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系数)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外购动力费用分配1、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2、机器工作小时比例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机器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机器工时之和制造费用分配1、生产工时比例法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时总数2、机器工时比例法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机器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机器工时总数3、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数×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工资总数4、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比例法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耗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总额5、直接费用比例法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直接费用数额×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直接费用总额6、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计划分配率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预计产量的定额标准7、累计分配法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已完工该种产品全部分配标准数×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期初费用结存数+本期费用发生数)/(期初未完工产品累计分配标准数+本期发生的分配标准数)在产品成本1、约当产量法期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总成本=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数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完工产品单位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成本)/(产成品数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3、定额耗用量比例法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分配率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分配率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完工产品数量×完工产品的单位定额耗费期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在产品数量×在产品的单位定额耗费分配率=(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成本)/(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期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 成本标准成本标准=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直接材料成本标准=单位产品用量标准×直接材料价格标准直接工资成本标准=单位产品工时标准×小时工资分配率标准制造费用成本标准=单位产品工时标准×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成本差异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实际产量×成本标准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材料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材料数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2、直接工资成本差异直接工资成本差异=直接工资实际成本-直接工资标准成本=工资率差异+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3、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发生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可控差异+能量差异可控差异=实际发生制造费用-标准工时弹性预算能量差异=标准工时弹性预算-制造费用标准成本营运资本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存货+其他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税金+短期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速动比率=(现金+应收账款+短期应收票据+短期投资)/流动负债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余额+期末存货余额)/2负债比率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负债对股东权益的比率负债对股东权益的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企业资产总额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资产平均总额营业净利=销货毛利+利息收入-销货费用-管理费用七、资产负债表公式;1、资产(1)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2)短期投资=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3)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贷)(4)预收账款=应收账款(贷)—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5)应收票据=应收票据(6)其他应收款=(7)存货=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等-存货跌价准备(8)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9)固定资产=固定资产(10)在建工程=在建工程2、负债:(1)短期借款=短期借款(2)应付票据=应付票据(3)应付账款=应付账款(4)预收款项=预收款项(5)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6)应交税费=应交税费(7)应付股利=应付股利(8)长期借款=长期借款(9)实收资本=实收资本(10)资本公积=资本公积(11)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会计常用的52个公式。
会计常用的52个公式。
会计常用的52个公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收入-费用=利润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具体是借方还是贷方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来判定,根据“贷来”)3.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4.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一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5.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计算出的期末余额-账上已经存在的6.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一坏账准备7.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取得价款-初始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影响损益的金额=取得价款一账面价值8.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9.计划成本法下实际成本的计算: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注意题目是问的“库存”的还是“发出”的)10.发出商品的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X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额X 毛利率销售成本= 销售额 -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11.发出商品的售价金额核算法: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商品进销差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1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月折旧率1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X单位工作量折旧额1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X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最后两年直接取平均,此时才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会计基础公式大全
会计基础公式大全1.资产类:资产=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因此: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2.资产类、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1)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费用类与资产类相同)2)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所有者权益、收入与负债类相同)3.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4、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取得计算公式:(此借方、贷方是指其所属明细账借贷方)1)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即: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借方余额合计)2)累计折旧=买入价—残值(残值=固定资产原值*5%)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3)资产类(余额在借方)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收借方+预收借方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贷方+应收贷方4)负债类(余额在贷方)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贷方+预付贷方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贷方+应收贷方5、利润计算公式: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即: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成本—主营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6、企业未达账项调节方法:1)双方余额调节法: 企业余额+银已收企末收—银已付企末付=银行余额+企已收银末收—企已收银末付(其中企业余额是指银行存款日记余额,银行余额是指银行对账单余额)7、附加:账户结构1)资产类账户:(与费用或成本类账户结构相同)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2)权益类账账户:(包括负债类账户与所有者账户)(与收入类账户结构相同)3)由公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得知:资产、费用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初级会计公式2024
初级会计公式2024截至2023年7月,2024年的初级会计考试还未发生,相关的准确公式也没有官方发布的最终版本。
不过可以先参考2023年及之前的初级会计公式进行学习:一、会计实务部分。
1. 资产类公式。
- 货币资金=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 坏账准备。
- 存货成本的确定。
- 个别计价法:发出存货成本=∑各批(次)存货发出数量×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
- 先进先出法: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按照这个顺序来确定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
-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 = [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移动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实际成本 + 本次进货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2. 负债类公式。
- 短期借款利息计算。
- 按月预提、按季支付:- 每月预提利息=借款本金×月利率(月利率 = 年利率÷12)-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短期借款利息=借款本金×年利率×借款期限(以年为单位)- 应付职工薪酬。
- 货币性职工薪酬的计算。
- 工资分配:- 生产工人工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计入制造费用;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计入管理费用等。
- 某部门应分配工资=该部门职工人数×平均工资。
- 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 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产品公允价值+增值税销项税额(如果涉及)-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3. 所有者权益类公式。
-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按原投资者的出资比例增加各投资者的出资额,资本公积减少,实收资本(或股本)增加。
初级会计公式一览表
初级会计公式一览表
1.利润公式:利润=收入-成本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收入与相关成本之间的差额。
2.资产负债表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是用来展示企业在特定日期内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状况的财务报表。
3.费用公式:费用=成本+支出
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和支出的总和。
4.成本公式: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
的总和。
5.毛利润公式:毛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毛利润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实现的销售收入与销
售成本之间的差额。
6.利润率公式:利润率=利润/收入
利润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占收入的比例,用于衡量企
业的盈利能力。
7.资产周转率公式: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
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平均资产的比例,用于衡量企业利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效率。
8.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用于衡量企业对客户的信用销售政策和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力。
9.速动比率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款项)/流动负债
10.负债比率公式:负债比率=负债/资产
负债比率是指企业债务所占的比例,用于衡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
以上是初级会计中常见的公式一览表,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会计人员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以有效管理企业的财务状况。
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公式大全
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公式大全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权益
2.利润=收入-费用
3.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4.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所有借方相加(不包括期初余额)
5.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所有贷方相加(不包括期初余额)
实地盘存制=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期末实存数=本期发出数
6.永续盘存制=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本期发出数=期末实存数资产负债表公式:
7.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
8.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预收明细账借方余额-坏帐准备
9.预付款项=预付账款的明细借方余额+应付账款的明细借方余额-坏帐准备10存货=原材料+库存+低值易耗品+生产成本+委托代销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存货跌价准备-受托代销商品款
11.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余额-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2.应付账款=应付账款的明细贷方+预付账款的明细贷方记入
13.预收账款项=预收明细账贷方余额+应收明细账贷方余额
14.长期借款=减掉偿还短期借款数
15.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利润表公式:
16.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17.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18.营业利润=主营业务的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值变动收益+-投资净收益
19.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0.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会计计算公式总结
会计计算公式总结1会计基础:1、资产类:资产=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因此: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2、资产类、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1)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费用类与资产类相同)2)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所有者权益、收入与负债类相同)3、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4、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取得计算公式:(此借方、贷方是指其所属明细账借贷方)1)货币资金期末余额: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即: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借方余额合计)2)累计折旧=买入价-残值 (残值=固定资产原值*5%)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3)资产类(余额在借方)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借方+预收借方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借方+应付借方4)负债类(余额在贷方)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贷方+预付贷方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贷方+应收贷方5、利润计算公式: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期间费用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成本-主营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6、企业未达账项调节方法:1)双方余额调节法:企业余额+银已收企未收-银已付企未付=银行余额+企已收银未收-企已收银未付(其中企业余额是指银行存款日记余额,银行余额是指银行对账单余额)附加:账户结构1.资产类账户: (与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相同)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
会计学计算公式大全
会计学计算公式大全
以下是会计学中的一些常用计算公式及其解释: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公式是会计的基本等式,表明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负债是企业欠他人的款项,所有者权益则是企业所有者的权益。
2.本期收入=本期销售收入-本期销售退回及折让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本期收入,通过本期销售收入减去本期销售退回及折让来得出。
3.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产品成本,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相加得出。
4.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利润,从营业收入中减去各种费用和支出,再加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等项目得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净利润,将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得出。
6.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流动比率,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会计学计算公式,它们在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这些公式对于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至关重要。
(完整版)会计基本公式
会计基本公式合集一、基本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二、账户余额平衡公式资产、费用账户期末余额=资产、费用账户期初余额+资产、费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数-资产、费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期初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本期借方发生数资产、支出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余额合计三、资产和权益的动态平衡关系:(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2)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3)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4)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5)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6)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7)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8)资产减少,负债减少。
(9)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
这9种类型还可以简化为4种类型:第一,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增加;第二,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减少;第三,会计等式左边一增一减;第四,会计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四、企业未达账项的调节方法1、双方余额调节法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2、单方余额调节法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或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是库存现金限额库存现金限额=前一个月的平均每天支付数额×限定天数赊销净额百分比法坏账损失估计数额=当期实际赊销净额×估计坏账百分比估计坏账的百分比=(估计坏账-估计坏账收回)/估计赊销净额应帐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坏账损失估计数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估计坏账百分比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调整的数额=(坏账准备账户期初余额+坏账准备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坏账准备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期末估计的坏账损失数额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应收票据到期价值-贴现息5应收票据到期价值=面值(不带息票)=面值+利息(带息票据)贴现息=票据到期价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五、存货计价方法1、先进先出法2、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3、移动加权平均法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发货前库存存货总成本-发出存货的成本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总成本+本次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次收入存货数量);发出存货的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存货成本差异1、存货成本差异额=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计划成本2、存货的成本差异率=(期初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本期收入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期初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期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100%3、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存货的成本差异率4、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六、成本费用的分配一)间接费用的分配1、按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间接费用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种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分配率各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各种产品的单位耗用定额×该产品的实际产量分配率=应分配的费用/全部产品的定额耗用量是"2、按实际耗用的工时分配间接费用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分配率分配率=间接工资总额/全部产品生产工时总数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各受益部门(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该部门(产品)的受益数量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1、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材料费用分配重量(体积、产量)比例分配法是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重量(产量或体积)×分配率分配率=应分配的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加工重量(产量或体积)2、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3、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某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系数)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三)外购动力费用分配1、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是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1、机器工作小时比例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机器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机器工时之和。
会计基础公式
会计基础(公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本期期未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3、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月未产品成本4、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它收入5、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6、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7、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8、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额χ税率9、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10、调节后存款余额=对账单余额+自方未收-自方未付(余额调节表:去同存异,注:正确的对账单余额先算)11、流动资产项目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
12、非流动资产项目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生产性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及其他非流动资产。
13、流动负债项目:短期借款、交易行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以及其他流动负债等。
14、长期负债项目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其他非流动负债等。
15、(总账)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16、(根据明细账)“应付账款”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所属相关明细科目期款贷方余额填列。
17、“应收账款”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所属相关明细科目期款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填列。
18、“固定资产”等于“固定资产”科目期未减去“累计折旧”19、“无形资产”等于“无形资产”科目期未减去“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存货”根据“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等总账分析汇总数减去“存货跌价准备”账户借方:资产类、费用类增加负债、所有者、收入类减少贷方:资产类、费用类减少负债、所有者、收入类增加会计凭证种类会计账簿按用途分类:序时(普通和特种日记账)、分类(总账和明细账)、备查账簿按账页格式分类:两栏(普通和转账)、三栏(各种日记账、总账、资产、债权、债务明细账)、多栏(收入、费用明细账)、数量金额式(原材料、库存、产成品等明细账)。
会计常用公式50个
会计常用公式50个以下是50个常用的会计公式: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3.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4.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5.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6.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7.总资产增长率=(期末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期初总资产8.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额-上期净利润额)/上期净利润额9.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100%1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100%11.资产利润率=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12.负债利润率=利润总额/负债总额×100%13.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14.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5.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16.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17.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00%18.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00%19.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额-上期净利润额)/上期净利润额×100%20.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21.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22.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23.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24.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25.已分配利润=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26.未分配利润=税后利润-已分配利润27.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8.所得税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100%29.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30.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31.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32.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转增股本=年末未分配利润33.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00%3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天/应收账款周转率35.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36.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100%37.总资产周转天数=365天/总资产周转率38.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39.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100%40.存货周转天数=365天/存货周转率41.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42.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43.现金销售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100%44.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净额/应付账款平均余额×100%45.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5天/应付账款周转率46.预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净额/预付账款平均余额×100%47.预付账款周转天数=365天/预付账款周转率48.预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净额/预收账款平均余额×100%49.预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天/预收账款周转率50.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表或明细表。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公式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公式一、财务会计公式1. 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3. 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4. 负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5. 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6. 非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7.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流动负债8.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其他非流动负债9.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10. 销售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11. 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所得税费用二、成本会计公式1. 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2. 直接材料成本=期初原材料+购入原材料-期末原材料3. 直接人工成本=工资+奖金+津贴4. 制造费用=工资+福利费+工会经费+设备折旧费+设备维修费5. 制造费用率=制造费用/生产产值6. 生产产值=销售产值+期末存货-期初存货7.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8.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9.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资-标准工时*标准工资10. 直接人工价格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资-实际工时*实际工资三、管理会计公式1. 利润=总收入-总成本2. 利润率=利润/总收入3. 平均利润率=总利润/总资产4. 可变成本=销售量*每单位可变成本5. 固定成本=固定费用+固定资产折旧6.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可变成本7.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8. 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9.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四、财务管理公式1. 现金收入=销售收入-坏账准备-滞销产品准备2. 现金流出=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所得税3. 经营现金流量=现金收入-现金流出4. 利息收入=本金*利率*时间5. 现值=未来现金流量/(1+折现率)^时间6 表内利息支出=借款金额*借款利率*借款期限/3607. 表外利息支出=银行贷款利息*借款金额8. 经营杠杆=经营利润/经营净资产9. 财务杠杆=净利润/净资产10. 总杠杆=经营杠杆*财务杠杆五、税务会计公式1. 净利润=税务利润-企业所得税2. 增值税=可扣除进项税-应纳进项税3.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4.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六、审计公式1. 式样费=总费用*式样数/总数2. 检查费=总费用*检查数/总数3. 抽样误差=抽样误差上限-抽样误差下限4. 抽样误差上限=样本总体比例+抽样误差5. 抽样误差下限=样本总体比例-抽样误差以上是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常用的公式,熟悉这些公式对于备考和实际工作都非常重要。
会计基础,公式汇总
会计等式一、财务状况等式(静态)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经营成果等式(动态)收入—费用=利润三、六个要素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四、资产和成本期末计算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五、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计算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六、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七、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固定资产每期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该固定资产该期实际工作量(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限平均法下年折旧率的两倍)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额八、发出原材料的账务处理实际成本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月末一次加权平局法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实际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本月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月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或:月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月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实际成本(2)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单价=(库存存货成本+本批进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本批进货数量)计划成本法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九、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总数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制作费用分配率(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生产工人实际工资总额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数*制作费用分配率(3)机器工时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机器运转总时数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机器运转时数*制作费用分配率(4)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总额)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所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总额)*制作费用分配率(5)产成品产量比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实际产量(或标准产量)*制作费用分配率(6)年度计划分配率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期该产品的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十、完工产品成本的基本计算公式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十一、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税)十二、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商品流通企业)(1)毛利率法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毛利率)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2)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货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成本十三、利润的形成(1)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2)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十四、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1)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可共分配的利润=净利润(或亏损)+年初末分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2)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可供投资分配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十四、财产清查盘存制度(1)实地盘存制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期末实存数=本期发出数(2)永续盘存制期初账面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本期发出数=期末账面结存数十五、银行存款清查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十六、结算往来款项盘存的账务处理(赊销百分比法)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按照相应的方法计算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有余额—“坏账准备”科目已有的贷方余额(或加上“坏账准备”科目已有借方余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基础:会计基础公式大全
一、基本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二、账户余额平衡公式
资产、费用账户期末余额=资产、费用账户期初余额+资产、费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数-资产、费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数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期初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本期借方发生数
资产、支出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三、资产和权益的动态平衡关系: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2)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3)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4)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5)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6)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7)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8)资产减少,负债减少。
(9)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
这9种类型还可以简化为4种类型:
第一,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增加;
第二,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减少;
第三,会计等式左边一增一减;
第四,会计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四、企业未达账项的调节方法
1、双方余额调节法
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
2、单方余额调节法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
或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是
库存现金限额
库存现金限额=前一个月的平均每天支付数额×限定天数
赊销净额百分比法
坏账损失估计数额=当期实际赊销净额×估计坏账百分比
估计坏账的百分比=(估计坏账-估计坏账收回)/估计赊销净额
应帐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坏账损失估计数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估计坏账百分比
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调整的数额=(坏账准备账户期初余额+坏账准备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坏账准备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期末估计的坏账损失数额
应收票据贴现净额
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应收票据到期价值-贴现息5
应收票据到期价值=面值(不带息票)=面值+利息(带息票据)
贴现息=票据到期价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五、存货计价方法
1、先进先出法
2、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
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3、移动加权平均法
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发货前库存存货总成本-发出存货的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总成本+本次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次收货
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次收入存货数量);
发出存货的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存货成本差异
1、存货成本差异额=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计划成本
2、存货的成本差异率=(期初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本期收入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期初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期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100%
3、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存货的成本差异率
4、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
六、成本费用的分配
一)间接费用的分配
1、按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间接费用
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种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分配率
各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各种产品的单位耗用定额×该产品的实际产量
分配率=应分配的费用/全部产品的定额耗用量是"
2、按实际耗用的工时分配间接费用
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分配率
分配率=间接工资总额/全部产品生产工时总数
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各受益部门(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该部门(产品)的受益数量
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
1、一次交互分配法是
材料费用分配
重量(体积、产量)比例分配法
是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重量(产量或体积)×分配率
分配率=应分配的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加工重量(产量或体积)
2、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
3、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
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某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系数)
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
三)外购动力费用分配
1、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是
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
1、机器工作小时比例法
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机器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
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机器工时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