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基础强度计算

合集下载

1岩石地基承载力

1岩石地基承载力

单轴抗压强度以及与静力触探等土的原位测试指标间的经验关系,以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
向极限承载力。
2、规范条文正解
岩石地基承载力
[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50-047-2016 > 4 地基计算 > 4.2 地基承载力计算
概 4.2.6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式确定:
机 确定。 理 为 本
2、规范条文正解
岩石地基承载力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1041-2014 > 13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 13.3 地基承
概 载力
念 13.3.4 对完整、较完整和较破碎的岩石地基,除极软岩外,承载力特征值
为 可按下式计算: 先
(13.3.4)
机 式中:fak——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MPa);
0.2~0.5;对较破碎岩体可取0.1~0.2。
机 注:1 上述折减系数值未考虑施工因素及建筑物使用后风化作用的继续;


2 对于黏土质岩,在确保施工期及使用期不致遭水浸泡时,也可采用
本 天然湿度的试样,不进行饱和处理。
2、规范条文正解
岩石地基承载力
条文说明:5.2.6 岩石地基的承载力一般较土高得多。本条规定:“用岩石
岩石地基承载力
1:岩石地基承载力
邱明兵 2019年6月
1、提出问题
概 岩石地基承载力 跟 土质地基承载力 比较,有哪些特点? 念 为 先 机 理 为 本
岩石地基承载力
2、规范条文正解
岩石地基承载力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 5 地基计算 > 5.2 承载力计算
概 念
5.2.6 对于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本规范附录

岩石抗压强度与地基承载力换算

岩石抗压强度与地基承载力换算

岩石抗压强度与地基承载力换算(桩基与扩大基础)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我省高速公路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在我省高山丘岭的特殊环境下,桥梁工程在高速公路中也占据主要的领域。

在桥梁工程的建设施工中,桥梁基础是十分关键的部位,在设计和施工中都有相应的严格要求,在设计图纸中对地基承载力也有严格的控制,但有时施工中的特殊因数(比如:桩基孔深、涌水量大,试验人员无法到达孔底检测,试验仪器在孔底无法操作等),就对孔底的地基承载力无法进行相应的试验检测。

此时,就可以从开挖到设计嵌岩深度时开挖出来的岩石作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以换算地基承载力,从而得到相应的检测数据。

在作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之前,必须把开挖出来的岩石切割成直径为7~10cm,高度与直径相同的立方体试件,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取其一组六个试件的平均值为该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的代表值(Ra)。

在已知岩石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后,还必须了解施工中的几个重要参数和设计图纸中的几个指标,然后进行换算:[P]=(C1A+C2Uh)Ra式中:[P]—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Pa)Ra—天然湿度的岩石抗压强度值(KPa)h—为桩嵌岩深度(m),不包括风化层U—桩嵌入基岩部分横截面周长(m)对于钻孔桩和管柱按设计直径采用A—桩底横截面面积(m2),对于钻孔桩和管柱按设计直径采用C1,C2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的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系数在贵州省崇溪河至遵义的高速公路上K70+310段,是一座3×20米装配式预应力砼空心板桥,下部构造采用双墩柱,基础为直径1.2米桩基,桩基设计要求嵌岩深度不低于3米,地基承载力要求≥3.5MPa,在开挖终孔时嵌岩深度实测值为3.3米,岩石破碎程度一般,取其终孔时开挖出的岩石,切割成7×7×7(cm)试件6个,经过试验测得天然湿度下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6.6MPa,对该桩基地基承载力换算为:[P]=(C1A+C2Uh)Ra=((0.5×1.13)+(0.04×3.77×3.3)) ×36600=38911(KPa)=38.9(MPa)经换算该孔桩桩基地基承载力为38.9MPa ,大于设计值。

岩石抗压强度与地基承载力换算

岩石抗压强度与地基承载力换算

岩石抗压强度与地基承载力换算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岩石抗压强度与地基承载力换算(桩基与扩大基础)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我省高速公路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在我省高山丘岭的特殊环境下,桥梁工程在高速公路中也占据主要的领域。

在桥梁工程的建设施工中,桥梁基础是十分关键的部位,在设计和施工中都有相应的严格要求,在设计图纸中对地基承载力也有严格的控制,但有时施工中的特殊因数(比如:桩基孔深、涌水量大,试验人员无法到达孔底检测,试验仪器在孔底无法操作等),就对孔底的地基承载力无法进行相应的试验检测。

此时,就可以从开挖到设计嵌岩深度时开挖出来的岩石作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以换算地基承载力,从而得到相应的检测数据。

在作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之前,必须把开挖出来的岩石切割成直径为7~10cm,高度与直径相同的立方体试件,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取其一组六个试件的平均值为该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的代表值(Ra)。

在已知岩石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后,还必须了解施工中的几个重要参数和设计图纸中的几个指标,然后进行换算:[P]=(C1A+C2Uh)Ra式中:[P]—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Pa)Ra—天然湿度的岩石抗压强度值(KPa)h—为桩嵌岩深度(m),不包括风化层U—桩嵌入基岩部分横截面周长(m)对于钻孔桩和管柱按设计直径采用A—桩底横截面面积(m2),对于钻孔桩和管柱按设计直径采用C1,C2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的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系数在贵州省崇溪河至遵义的高速公路上K70+310段,是一座3×20米装配式预应力砼空心板桥,下部构造采用双墩柱,基础为直径米桩基,桩基设计要求嵌岩深度不低于3米,地基承载力要求≥,在开挖终孔时嵌岩深度实测值为米,岩石破碎程度一般,取其终孔时开挖出的岩石,切割成7×7×7(cm)试件6个,经过试验测得天然湿度下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对该桩基地基承载力换算为:[P]=(C1A+C2Uh)Ra=(×+××) ×36600=38911(KPa)=(MPa)经换算该孔桩桩基地基承载力为,大于设计值。

岩土计算示例

岩土计算示例

岩土工程计算示例一、承载力验算1、建筑物荷载估算P k =Fk+Gk=29(含地下室)层×(16.5~17)KN/m2层+25 KN/m3×1.5m(基础厚度)=KPa (框剪结构)P k =Fk+Gk=6(含地下室)层×(17~17.5)KN/m2层+25 KN/m3×1.5m(基础厚度)= KPa(砖混结构)2、地基承载力的确定(1)天然地基①确定天然地基承载力:目前方法确定fak②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2.4条式5.2.4进行修正(P21-22),由fak 修正为fa依据《GB50007-2002》中第5.2.4条公式f a =fak+ηbγ(b-3)+ηdγm(d-0.5)对持力层承载力进行修正。

式中: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b 、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基底下土的类别查表5.2.4;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b——基础底面宽度(m);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d——基础埋置深度(m);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得出修正后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KPa③按土的抗剪强度确定承载力:(GB50007-2002)5.2.5条式5.2.5进行 (P23),不修正直接为fak c m d b a c M d M b M f ++=γγa f ---由土的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 db M M M 、、---承载力系数,b ---基础底面宽度,大于6m 时按6m 取值,对于砂土小于3m 时按3m 取值; k c ---基底下一倍短边宽深度内土的粘聚力标准值。

④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GB50007-2002)5.2.6条式5.2.6和附录J 进行 (P23-24),不修正直接为f avk r a f f .ϕ=rm rk f f .ϕ=(平均值)δϕ⎪⎪⎭⎫⎝⎛+-=2678.4704.11n n式中 a f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rk f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a ),可按规范附录J 确定;v ϕ---折减系数。

岩石的本构关系和强度(公式)

岩石的本构关系和强度(公式)
2
平面应力及应力状态分析
计算岩石的抗压强度
ctΒιβλιοθήκη 1 sin o 2C cos c 2C 2Ctg 45 1 sin 2 1 sin
抗拉强度
2C cos Rt 1 sin
内聚力
C
C
t c
2

2
1 sin 2 1 sin 2
1 tg 1 tg 2 2 1 3 1 tg 1 tg 2 2
2
0 0 1 3 tg 45 2C tg 45 2 2
1 3
2

1 3
2
sin
1 1 1 1 n 1 3 1 3 sin 1 3 1 3 cos 2 2 2 2 2 1 1 f 1 3 cos 1 3 sin 2 2 2
极值应力与主应力
237
平面应力及应力状态分析 --《材料力学》P
极值应力与主应力
237
平面应力及应力状态分析 --《材料力学》P
极值应力与主应力
237
平面应力及应力状态分析 --《材料力学》P
极值应力与主应力
237
平面应力及应力状态分析 --《材料力学》P
极值应力与主应力
237
平面应力及应力状态分析 --《材料力学》P
O1
1 3 / 2 sin 1 3 / 2 c ctg
平面应力及应力状态分析
莫尔-库伦破坏准则:
1
3 / 2 sin 3 / 2 c ctg

岩石抗拉强度公式

岩石抗拉强度公式

岩石抗拉强度公式岩石的抗拉强度是指岩石在受到拉力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是岩石力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之一、了解岩石抗拉强度的公式与计算方法对工程建设、矿山开采、地质灾害评价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一、经验公式经验公式是通过大量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的,其简单易行、计算速度快等特点常被工程师和研究人员采用。

以下是一些经常用于计算岩石抗拉强度的经验公式:1. 斯坦福经验公式(Stanford empirical formula):σt=C+μ×σc式中σt:岩石抗拉强度,单位为MPa;C:常数,可根据实验数据确定;μ: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σc: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2. 马克斯韦尔经验公式(Maxwell empirical formula):σt=C+β/σc式中σt:岩石抗拉强度,单位为MPa;C:常数,可根据实验数据确定;β:常数,可根据实验数据确定。

以上经验公式都是简化的近似公式,其精度并不高,仅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岩石类型。

对于一些复杂的工程问题或对精度要求较高的研究,通常需要采用物理力学公式。

二、物理力学公式物理力学公式是基于岩石力学理论与试验数据的分析,更为精确。

其中应力理论主要包括弹性力学理论和破裂力学理论。

1.弹性力学公式根据弹性理论,通过应力应变关系可以计算岩石的抗拉强度。

岩石的弹性理论根据材料的不同有多种模型可用,包括线弹性模型、非线弹性模型和粘弹性模型等。

2.破裂力学公式破裂力学理论研究岩石在破裂前后的变形与力学性质。

著名的破裂力学理论有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和弹塑性断裂力学(EPFM)等。

物理力学公式适用范围广,适用于不同岩石种类和复杂力学条件下的计算。

但是,物理力学公式的计算一般较复杂,需要调用较多参数和复杂算法。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所得的结果仅仅是预测值,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

很多因素会影响岩石的抗拉强度,如岩石组成、结构及裂隙发育情况等。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之间的算法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之间的算法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之间的算法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第5.2.6条: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本规范附录H岩基载荷试验方法确定。

对完整、较完整和较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室内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
fa=ψr.frk (5.2.6)
式中
fa---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a),可按本规范附录J确定;
ψr---折减系数。

根据岩体完整程度以及结构面的间距、宽度、产状和组合,由地区经验确定。

无经验时,对完整岩体可取0.5;对较完整岩体可取0.2-0.5;对较破碎岩体可取0.1-0.2。

注:1.上述折减系数值未考虑施工因素及建筑物使用后风化作用的继续;
2.对于粘土质岩,在确保施工期及使用期不致遭水浸泡时,也可采用天然湿度的试样,不进行饱和处理。

对破碎、极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地区经验取值,无地区经验时,可根据平板载荷试验确定。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抗压强度的区别
2.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
3.岩石地基载荷试验的相关叙述
正文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抗压强度的区别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反映的是由各种地层组成的地基的承载能力,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则反映的是岩石本身或者地层本身的工程性质。

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换算。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式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公式为:
特征值 = 极限承载力 / 承压板面积
其中,极限承载力是指岩石地基在极限状态下能承受的最大荷载,承压板面积是指用于测量岩石地基承载力的承压板的面积。

岩石地基载荷试验的相关叙述
在进行岩石地基载荷试验时,通常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其直径为300mm。

岩石地基承载力需要进行深度修正,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在进行岩石地基载荷试验时,还需要注意宽度修正,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抗压强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分别反映的是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岩石本身的工程性质。

通过岩石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岩石地基的承载能力。

岩石三轴抗压强度公式

岩石三轴抗压强度公式

岩石三轴抗压强度公式
岩石三轴抗压强度公式是指在三轴应力状态下,岩石的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三轴应力状态下的破坏准则,将岩石破坏的应力状态转化为等效应力下的单轴破坏状态,从而求得岩石的抗压强度。

具体来说,岩石三轴抗压强度公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极限平衡原理的公式,如莫尔-库伦公式、霍克公式等;另一种是基于能量原理的公式,如胡克公式、瑞利公式等。

其中,莫尔-库伦公式是最常用的岩石三轴抗压强度公式之一,其表达式为:
σc = (σ1 + σ3) / 2 + [(σ1 - σ3) / 2]^2 + τ^2 / [(σ1 + σ3) / 2]^(1/2)
其中,σc为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σ1、σ3为主应力,τ为主应力之间的剪应力。

此外,岩石三轴抗压强度公式的适用范围也需要考虑,通常只适用于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数据,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实验条件和假设前提。

因此,在使用岩石三轴抗压强度公式时,需要谨慎选择,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 1 -。

岩石力学 岩石的强度理论

岩石力学  岩石的强度理论

1.抛物线型强度包络线
n( t )
2
适用于岩性较坚硬至较软弱的岩石,如泥灰岩、砂岩、 泥页岩等岩石。 5
2. 双曲线型强度线
2 ( t ) 2 tg 2 0 ( t ) t
1 tg o 2 t
1 c ( 3) 2
适用于砂岩、灰岩、花岗岩等坚硬、较坚硬岩石。 3.直线型强度线
1 c tg o ( 3) 2 2 t
1
适用条件:中等应力或较坚硬岩的剪切破坏。
三、格里菲斯强度理论
( 1 3 ) 2 8 t 1 3 t 3
1 3 3 0 1 3 3 0
10
适用条件:非常适用于脆性岩石的拉破坏。
二、莫尔判据
•莫尔考虑了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库仑--纳维尔判据 后认为:当材料中一点可能滑动面上的剪应力超 过该面上的剪切强度时,该点就产生破坏,而滑 动面的剪切强度τ 又是作用于该面上法向应力σ 的函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 ( )
•判断岩石中一点是否会发生剪切破坏时,可在莫尔包络 线上,叠加上反映实际研究点应力状态的莫尔应力圆, 如果应力圆与包络线相切或相割,则研究点将产生破坏; 如果应力圆位于包络线下方,则不会产生破坏。 4
C tg c 1 c 3 t
适用条件:低应力或坚硬、较坚硬的岩石的剪切破坏.
二、莫尔强度理论
1. 斜直线型:同库仑--纳维尔强度理论 2. 二次抛物线型:
n( t )
2
适用条件:高应力或软弱、较软弱岩石的剪切破坏
9
3. 双曲线型:
2 ( t ) 2 tg 2 0 ( t ) t

岩体级别的计算公式

岩体级别的计算公式

岩体级别的计算公式岩体级别是指岩石的质量和强度等特性的综合评价,通常用于工程建设和地质勘探中。

岩体级别的计算公式是通过对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的,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地质学家更好地了解岩石的特性,从而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和勘探工作。

岩体级别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岩石的密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岩石的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或者现场勘探得到,然后根据一定的计算公式进行综合评价。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岩体级别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 岩石密度的计算公式。

岩石密度是指岩石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g/cm3或kg/m3来表示。

岩石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 m/V。

其中,ρ表示岩石的密度,m表示岩石的质量,V表示岩石的体积。

岩石的密度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或者现场测量得到,是岩体级别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

2. 岩石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

岩石抗压强度是指岩石在受到压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通常用MPa或Pa来表示。

岩石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为:σc = F/A。

其中,σc表示岩石的抗压强度,F表示岩石受到的最大压力,A表示岩石受压的横截面积。

岩石的抗压强度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或者现场测量得到,是岩体级别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

3. 岩石抗拉强度的计算公式。

岩石抗拉强度是指岩石在受到拉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通常用MPa或Pa来表示。

岩石抗拉强度的计算公式为:σt = F/A。

其中,σt表示岩石的抗拉强度,F表示岩石受到的最大拉力,A表示岩石受拉的横截面积。

岩石的抗拉强度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或者现场测量得到,是岩体级别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

4. 岩石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计算公式。

岩石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是岩石的弹性特性参数,分别表示岩石在受到外力时的变形和应力状态。

岩石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计算公式为:E = F/ΔL/L。

ν = ΔW/W。

其中,E表示岩石的弹性模量,ν表示岩石的泊松比,F表示岩石受到的外力,ΔL表示岩石的长度变化,L表示岩石的初始长度,ΔW表示岩石的横向变形,W表示岩石的纵向变形。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检测培训一、概述岩石是在各种不同的地质作用下,由造岩矿物形成的集合体。

根据其形成作用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例如重庆常见的砂岩属于沉积岩,设计规范上根据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划分岩石的坚硬程度。

二、相关标准1.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1999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 《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6.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三、检测方法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是试件在无侧限条件下受轴向力作用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荷载。

本试验采用直接压坏试件的方法来确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1适用范围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适用于能制成规则试件的各类岩石。

2试件制备试件可用岩芯或岩块加工制成。

试件在采取、运输和制备过程中,应避免产生裂缝。

试件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1)圆柱体直径宜为48~54mm。

(2)含大颗粒的岩石,试件的直径应大于岩石最大颗粒尺寸的10倍。

(3)试件高度与直径之比宜为2.0~2.5。

试件制备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试件两端面不平整度误差不得大于0.05mm。

(2)沿试件高度,直径的误差不得大于0.3mm。

(3)端面应垂直试件轴线,最大偏差不得大于0.250。

试件含水状态可根据需要选择天然含水状态或饱和状态。

同一含水状态下,每组试验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

3主要仪器设备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测量平台、饱和设备、材料试验机等。

4检测步骤(1)将制备好的试件置于试验机承压板中心,上下承压板与试件之间放置刚性垫块,调整球形座,使刚性垫块与试验机上下承压板接触均匀,受力对中;(2) 以每秒0.5~0.8MPa 的速度加荷载至破坏;5 数据处理及结论按下列公式计算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计算值取3位有效数字。

岩石抗剪强度计算公式(一)

岩石抗剪强度计算公式(一)

岩石抗剪强度计算公式(一)岩石抗剪强度计算公式1. 概述岩石抗剪强度是指岩石在受到剪切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而言,准确计算岩石抗剪强度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岩石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2. 破坏准则摩尔-库伦准则(Mohr-Coulomb Criterion)摩尔-库伦准则是岩石力学中最常用的破坏准则之一,它基于岩石材料的内聚力(C)和摩擦角(φ),计算岩石的抗剪强度。

公式:τ = C + σ * tan(φ) - τ:岩石抗剪强度 - C:岩石材料的内聚力 - σ:正应力 - φ:摩擦角莫尔托 Coussy 准则(Mortar Coussy Criterion)莫尔托准则是最近发展的一种破坏准则,它在摩尔-库伦准则的基础上考虑了岩石材料内部的裂纹分布情况。

公式:τ = C + K * σ * tan(φ) - τ:岩石抗剪强度 - C:岩石材料的内聚力 - K:材料的裂纹协调系数 - σ:正应力 - φ:摩擦角3. 计算实例假设某个岩体的内聚力C为10 MPa,摩擦角φ为30°,正应力σ为20 MPa。

根据摩尔-库伦准则,岩石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为:τ = C + σ* tan(φ) 把具体数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τ = 10 + 20 *tan(30°) ≈ 10 + ≈ MPa根据莫尔托准则,岩石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为:τ = C + K * σ * tan(φ) 假设K为,把具体数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τ = 10 + * 20 * tan(30°) ≈ 10 + 6 * ≈ MPa因此,该岩体的抗剪强度分别为 MPa(根据摩尔-库伦准则)和MPa(根据莫尔托准则)。

4. 结论岩石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而言非常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破坏准则和相应的计算公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岩石的抗剪强度。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之间的算法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之间的算法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之间的算法首先,需要收集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UCS)和地基承载力(Qc)的试验数据。

根据试验数据,我们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经验关系,常用的关系有林德伯格(Lindberg)关系和霍布涅特(Hobneit)关系。

林德伯格关系:
Qc=k*UCS
其中,Qc为地基承载力,UCS为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k为经验系数。

霍布涅特关系:
Qc=k*(UCS)^m
其中,Qc为地基承载力,UCS为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k和m为经验系数。

为了确定经验系数k和m的数值,我们需要利用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选择多个试验数据点,将UCS和Qc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通过回归分析拟合出最佳的k和m的值。

可以使用常见的拟合方法如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需要注意区分不同岩石类型和试验条件对于经验系数的影响。

不同岩石类型的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应该进行分类分析,找出各个岩石类型的最佳经验系数。

另外,试验条件也会对经验系数的数值产生影响,如试验速度、试样尺寸等。

因此,在选择试验数据时应该尽量尽量选择与实际工程情况相近的试验数据。

以上是一种基于试验数据的算法,通过建立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之间的经验关系来进行估算。

但需要注意,这只是一种经验方法,实际应用中仍然需要进行现场试验和实际监测,以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准确数值。

岩石基础强度计算

岩石基础强度计算

1.岩石基础的概念岩石基础是将锚筋直接锚固于灌浆的岩石孔内,借助于岩石自身的抗拔、抗剪切能力,岩石与水泥砂浆间、水泥砂浆与锚筋间的粘结力来抵抗杆塔传递下来的荷载,以保证基础结构的稳定性的一种基础形式。

它也被称为“原状土”式基础,其强度取决于岩石自身的抗拔、抗剪切强度,岩石与水泥砂浆间、水泥砂浆与锚筋间的粘结强度,钢筋的抗拉、抗剪切强度等。

2.岩石基础设计的控制条件上拔稳定。

3.岩石基础的特点充分利用岩石的整体性和坚固性,抗压能力强;岩孔较大开挖基坑小得多,节约材料,成本低廉,节约材料;岩孔开凿多用机械,节省劳动力。

二、岩石基础的分类方法1.按岩石的坚固分类按岩石坚固程度分类如表2-19所示。

质岩石;小于300kg/cm2(29.4MPa)者,称为软质岩石。

2.按岩石的风化程度分类按岩石风化程度分类如表2-20所示。

三、岩石基础的基本类型1.直锚式用于覆盖层厚度小于0.3m、微风化硬质岩石;如图2-27所示。

2.承台式适用于覆盖层厚度在0.8~1.5m、中等风化,硬度稍差的岩石;如图2-31所示。

3.嵌固式又称岩固式,适用于质地较软的强风化岩石,但要求岩石完整性好;如图2-28所示。

4.自锚式适用于微风化、硬质、完整性好的岩石;如图2-29所示。

5.拉线式适用于岩质较硬、中等风化或弱风化岩石,作拉线基础;如图2-30。

各种形式的岩石基础中,除了拉线式外,随着基础承受的荷载的大小,又分为:单孔和多孔基础。

四、岩石基础强度的设计计算1.岩石基础的五种破坏形式对岩石而言,其承受下压力的能力远大于一般土壤(如软质岩石的[P]≥100MPa),所以岩石基础一般不存在下压失稳的问题,抗倾覆也不成问题,岩石基础的控制条件是上拔稳定。

岩石基础上拔稳定破坏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⑴锚筋被拉断。

上拔力超过锚筋的允许拉应力;⑵锚筋被拔出。

锚筋与水泥砂浆间的粘结力不够;⑶冰棒破坏。

锚筋与水泥砂浆块一起从岩孔中拔出,水泥砂浆块与岩石间的粘结力不够;⑷岩石整体性破坏。

岩石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岩石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岩石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1.空间应力理论公式(穆勒-布歇尔理论):
穆勒-布歇尔理论适用于没有水的、运动静力平衡状态下的岩石抗剪强度计算。

根据该理论,岩石抗剪强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τ = σn * tan(φ) + c
其中,τ表示剪切应力,σn表示法向应力,φ表示内摩擦角,c表示内聚力。

2.斯威特廷公式:
斯威特廷公式适用于判定岩石在剪切应力下发生破裂的条件,具有物理意义和实用价值。

其计算公式为:
τf=k*σn+c
其中,τf表示岩石剪切破裂应力,σn表示法向应力,c表示内聚力,k为斯威特廷系数。

3.摩尔-库伦强度准则(M-C准则):
M-C准则是根据岩石实验数据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岩石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裂行为。

其计算公式为:
τ = τ0 + σ * tan(φ)
其中,τ表示剪切应力,τ0表示岩石强度的截距,σ为主应力,φ为岩石强度的内摩擦角。

上述公式是岩石抗剪强度计算中常用的几种公式,它们都是基于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实验数据建立的。

根据具体的岩石类型、应力状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公式进行计算,能够更好地评估岩石的稳定性和工程设计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岩石类型和应力状态下,公式的参数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同时,在进行岩石抗剪强度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岩石的裂隙、孔隙度、含水量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岩石抗剪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岩石抗剪强度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岩石基础的概念
岩石基础是将锚筋直接锚固于灌浆的岩石孔内,借助于岩石自身的抗拔、抗剪切能力,岩石与水泥砂浆间、水泥砂浆与锚筋间的粘结力来抵抗杆塔传递下来的荷载,以保证基础结构的稳定性的一种基础形式。

它也被称为“原状土”式基础,其强度取决于岩石自身的抗拔、抗剪切强度,岩石与水泥砂浆间、水泥砂浆与锚筋间的粘结强度,钢筋的抗拉、抗剪切强度等。

2.岩石基础设计的控制条件
上拔稳定。

3.岩石基础的特点
充分利用岩石的整体性和坚固性,抗压能力强;岩孔较大开挖基坑小得多,节约材料,成本低廉,节约材料;岩孔开凿多用机械,节省劳动力。

二、岩石基础的分类方法
1.按岩石的坚固分类
按岩石坚固程度分类如表2-19所示。

质岩石;小于300kg/cm2(29.4MPa)者,称为软质岩石。

2.按岩石的风化程度分类
按岩石风化程度分类如表2-20所示。

三、岩石基础的基本类型
1.直锚式
用于覆盖层厚度小于0.3m、微风化硬质岩石;如图2-27所示。

2.承台式
适用于覆盖层厚度在0.8~1.5m、中等风化,硬度稍差的岩石;如图2-31所示。

3.嵌固式
又称岩固式,适用于质地较软的强风化岩石,但要求岩
石完整性好;如图2-28所
示。

4.自锚式
适用于微风化、硬质、完整性好的岩石;如图2-29所示。

5.拉线式
适用于岩质较硬、中等风化或弱风化岩石,作拉线基础;如图2-30。

各种形式的岩石基础中,除了拉线式外,随着基础承受的荷载的大小,又分为:单孔和多孔基础。

四、岩石基础强度的设计计算
1.岩石基础的五种破坏形式
对岩石而言,其承受下压力的能力远大于一般土壤(如软质岩石的
[P]≥100MPa),所以岩石基础一般不存在下压失稳的问题,抗倾覆也不成问题,岩石基础的控制条件是上拔稳定。

岩石基础上拔稳定破坏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锚筋被拉断。

上拔力超过锚筋的允许拉应力;
⑵锚筋被拔出。

锚筋与水泥砂浆间的粘结力不够;
⑶冰棒破坏。

锚筋与水泥砂浆块一起从岩孔中拔出,水泥砂浆块与岩石间的粘结力不够;
⑷岩石整体性破坏。

以岩孔为中心同心圆状裂隙向四周辐射,岩石基础垂直变形超过10mm;
⑸岩体被抬起(基础位于孤岩)。

⑴、⑵、⑶种破坏可通过提高钢筋抗拉强度、钢筋与水泥砂浆间、水泥砂浆与岩孔壁间粘结力以满足设计要求,而第四种破坏则受岩石强度和岩石的完整程度的控制,因此确定岩体自身抗拔力是岩石基础设计的关键。

2.岩石基础上拔稳定计算
⑴锚筋的抗拉强度计算
钢筋与底脚螺栓合称锚筋。

前已述及,钢筋的抗拉强度取其屈服点强度(Kg/mm2或N/mm2)。

锚筋抗拉强度校核计算公式:
⑵锚筋与砂浆的粘结力应满足下式:
与水泥砂浆的标号、锚筋的表面等因素有关,在相同的水泥砂浆一般有

纹:
光面
=1.38:1
一般地,对200号的水泥砂浆,取=20 Kg/mm2;对300号的水泥砂浆,
取=30 Kg/mm2。

在实际的工程中通常在锚筋的下部焊接如:圆盘、帮带、鱼尾
等附加装置,如图2-28所示。

因此
的物理学意义就不仅是反映锚筋与
砂浆间的粘结能力,而且也反应了锚
筋下部焊接的附加装置在上拔中对砂浆块的剪切,严格说来应称为粘剪强度。

⑶水泥砂浆与岩石间的粘结力式中D—岩孔直径;h—岩孔深度;n—岩孔数;
—砂浆与岩石间粘结强度(Kg/mm2或N/mm2),其值主要与岩石的坚固性和
风化程度有关,取值请查阅相关参数表
⑷岩石的抗拔力校核计算
1)岩石的破坏,成喇叭状,其理想图如图2-32虚线所示。

国外也有理论认为岩体的破裂面不是喇叭形状,而是正弦曲线形。

岩石抵抗上拔荷载靠均匀分布在岩石破裂面上的抗剪强度(Kg/mm2或N/mm2)的合力在
垂直方向的分力。

破裂面的大小又取决于θ的大小,它一般取30°或45°。

下面以取45°来介绍岩体抗拔力的校核计算公式。

2)的确定方法
的确定通常是根据实验资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岩石,在其上进行上拔破坏性实验而得到的。

的实验数据离散程度,这是由于岩体的不均匀性及不同
种类岩石间的差异引起的,所以对只能极其谨慎地规定取值区间,它只是粗
略地反应了岩体抗拔能力与岩石质地的硬、软及风化程度等之间的关系。

一般地说,岩石硬度愈高,风化愈弱,岩石的抗拔力愈强。

3)岩石基础的上拔稳定校核计算
对岩石基础的抗拔力,一般不考虑基础自重,因为岩石基础本身尺寸不大,而岩石基础的抗剪强度很大,自重在抗拔力中占的比例小。

①对单孔锚,如图2-33所示上拔力校核公式:
式中 D—岩孔直径; h—岩控埋深。

②对嵌固式或多孔群锚,如图2-34和2-35所示上拔力校核公式:
式中Q—承台自重;
D—基础下部直径或群锚时岩孔外接圆的直径;
—群锚时的孔间距;
—岩孔直径;
③实际计算公式
在实际计算时可以按下面公式计算
五、岩石基础施工
1.施工机具简介
施工机具分类:岩石基础施工与其它的现浇混凝土基础不同点是不开挖基坑,只凿岩孔。

凿岩孔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方法,人工凿岩孔用钢钎;机械用岩石钻机。

岩石钻机的种类较多,多为各施工单位自行研制,下面做简单介绍。

⑴东北地区曾经试用的“争光10型”取样钻机,动力:2.2KW汽油机、孔径:φ46~58.5 mm、孔深:10m;特点:可一人背运,钻进时采用杠杆加压,结构简单,操作容易。

⑵东北送变电工程公司在220KV兴-卧线岩石基础施工中用“TK—25型”机动凿岩机,孔径:φ40mm。

⑶XJ—100型钻机参见《500KV线路施工实践》相关资料。

⑷西南电力设计院和四川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共同研制的轻型钻机,动力:柴油机,孔深10m,最大孔径:φ127mm,搬运时部件可拆卸,最大部件重95kg。

⑸1989年,沈阳光华实用技术开发公司研制出我国第一套适合输电线路岩石基础施工的钻机“QZZ—88”型,轻便易装卸,孔径:φ90~130mm,钻深:30m。

2.岩石基础施工
⑴岩石基础施工,首先应根据设计资料逐基核查覆土层厚度及岩石性状,当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时,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一般来说,岩石基础的经济性较好,但在原设计为岩石基础的情形下,实际塔位的覆土层厚度大于普通大开挖基础的埋深,采用岩石基础已无经济价值,为节省投资可将其改为普通大开挖
基础;当然,若原设计为大开挖基础,而实际的覆土层厚度小于埋深处是岩石,也可将其改为岩石基础,以降低工程成本。

⑵岩石基础施工内容:清理施工基面(清理岩石上面的植被及覆土)、钻岩孔、安装锚筋、、浇灌混凝土砂浆(配制、搅拌、浇灌)、养护;对承台式基础还有承台浇制(扎筋、支模、浇灌混凝土养护)、回填等。

⑶岩孔开挖或钻孔应满足以下要求:
1)施工过程中应保证岩石构造的整体性不受破坏。

2)岩孔中的石粉、浮土、孔壁松动的石头及积水应清除干净(用压缩空气或干净的水)。

3)软质岩石成孔后,应立即安装锚筋或底脚螺栓,并浇灌混凝土,以防孔壁风化;若不能立即浇灌混凝土,应将孔口封闭,防止进入杂物和雨水等。

⑷岩石基础的锚筋或底脚螺栓的安装及混凝土的浇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灌前应复查孔位、孔深等;
2)锚筋或底脚螺栓埋入前应除锈,不允许有明显弯曲;埋入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值;安装后应有临时固定措施,混凝土砂浆终凝前绝对不得触动;
3)浇灌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时,应分层捣实,并按现场浇灌混凝土的规定进行养护;岩石基础浇灌的通常为细卵石混凝土(如200号混凝土,石径0.5~1cm,中砂,525号水泥,坍落度15~20cm);
4)岩孔内浇灌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的数量不得少于设计规定值;
5)对浇筑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的强度检验,应以相同条件养护的试块为依据;试块每基取一组;
6)对浇灌的岩石基础,应采取措施减少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的收缩量;
7)岩石基础的施工误差,岩石基础的施工成孔深度不应小于设计值;嵌固式成孔尺寸应大于设计值,且保证设计锥度;钻孔式成孔度孔径,允许偏差为+20mm,整基基础施工允许偏差应与现场浇筑基础混凝土时的要求相同。

小结
1.岩石基础是将锚筋直接锚固于灌浆的岩石孔内,借助于岩石自身的抗拔、抗剪切能力,岩石与水泥砂浆间、水泥砂浆与锚筋间的粘结力来抵抗杆塔传递下来的荷载,以保证基础结构的稳定性的一种基础形式。

岩石施工基本要求是保证上拔的稳定。

2.岩石基础可以按岩石的坚固程度和岩石的风化程度来分类,其基本的类型有直锚式、承台式、嵌固式、自锚式、拉线式几种。

3.岩石基础上拔稳定的计算包括:锚筋的抗拉强度计算锚筋与砂浆的粘结力、水泥砂浆与岩石间的粘结力岩石的抗拔力校核计算,它们是岩石基础施工的先决条件。

4. 岩石基础施工不需要开挖基坑,只凿岩孔。

其基本操作步骤是清理施工基面(清理岩石上面的植被及覆土)、钻岩孔、安装锚筋、、浇灌混凝土砂浆(配制、搅拌、浇灌)、养护;对承台式基础还有承台浇制(扎筋、支模、浇灌混凝土养护)、回填等。

作业
1.岩石基础施工分为哪几种?其选型的特点是什么?
2.锚固工具有何作用?有哪些基本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