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第1篇: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免疫调节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研究性学习将班上同学分为4个小组,分别搜集以下有关内容的资料:疫苗的发明与应用、免疫学在各种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器官移植搜集资料,形成本组的发言稿,并推选发言代表。

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免疫学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活。

课堂交流、讨论、小结免疫学的应用组织学生讨论:你知道哪些疫苗?对什么病起作用?引导学生回顾人教版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中用来说明细胞膜的流动性的科学史:1970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

这两种细胞刚融合时,融合细胞的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

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

其中的荧光标记法就是免疫荧光标记法,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标记物,再用这种荧光抗体与细胞膜上的相应抗原结合,使细胞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发荧光。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

讨论:为什么器官移植难以成功?免疫抑制药物对人体免疫力起什么作用?如何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展示交流搜集的有关疫苗的资料回顾与思考阅读、分析、讨论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感受免疫学的应用为治疗和预防人类疾病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认识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充分利用课本已有的科学史素材为教学服务,让学生感受免疫学技术对生物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充分认识到科学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也从器官移植供体不足中认识到科学的局限性。

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唤起爱心。

引入科学史,建构调节网络的概念提出疑问:20世纪以前,人们只知道神经调节,1902年,促胰液素的发现使人们发现了体液调节,随后,人们又发现了二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免疫调节教案 (3)

免疫调节教案 (3)

免疫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免疫调节的概念和重要性;2.理解免疫调节在健康维护和疾病防治中的作用;3.掌握免疫调节的方法和技巧;4.培养免疫调节意识,提高自身免疫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免疫调节–免疫调节的定义–免疫调节的意义和作用2.免疫调节的机制和方式–免疫调节的机制–免疫调节的方式3.提高免疫调节能力的方法–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充足的睡眠4.免疫调节的技巧–减压和放松–学会管理情绪–正确使用药物和保健品–合理运用免疫增强方法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由组内成员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和总结;–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

2.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免疫调节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引发学生对免疫调节的兴趣。

2.讲解免疫调节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提示学生思考:什么是免疫调节?为什么免疫调节对我们的健康很重要?–讲解免疫调节的定义和重要性。

3.探讨免疫调节的机制和方式(15分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免疫调节的机制和方式;–汇报和总结:组间分享并进行总结。

4.探讨提高免疫调节能力的方法(15分钟)–提示学生思考:怎样能提高我们的免疫调节能力?–讲解良好生活方式、健康饮食习惯、适度运动和充足睡眠对免疫调节的影响;–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提高免疫调节能力的方法。

5.分析免疫调节的案例(20分钟)–提供一些免疫调节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

6.总结和讨论(10分钟)–总结课程内容和学生的收获;–讨论学生对免疫调节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交流观点。

五、教学资源1.PPT课件,包含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和案例分析;2.免疫调节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文献。

免疫调节》 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 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教材《免疫调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的内容。

该节共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为“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以及“免疫学的应用”。

本节教学共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介绍免疫系统及其类型,第二课时则重点讲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以及免疫学的应用。

本节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旨在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强调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免疫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了解了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的阐述本节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培养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包括:通过资料搜集、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以图解、问题串、和讨论的方式研究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让学生了解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四、重、难点的分析与突破本节教学的重点在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难点则在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为了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资料搜集、讨论、图解、问题串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研究和探讨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深入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教案

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教案

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教案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品味文章语言,了解本文说明方法,学习使用典型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3.明白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赖和制约的系统,要按照科学规律对待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与难点1.重点:品味文章语言,了解本文说明方法,学习使用典型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2.难点:理解“生物入侵”这一现象的危害,增强遵循科学规律的意识。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理解文本大体内容。

2.参照课后“学习建议”,检查自己预习的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并揭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朗读课文。

2.探讨课题的理解:给“生物入侵”下个定义。

三、整体感知1.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文章以美国引进葛藤、中国引进水葫芦为例,介绍了生物入侵的原因和结果。

告诉人们引进物种是好的,但不要“不顾国情、不讲科学地盲目引进外来物种”,要“警惕生物入侵”。

2.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总(生物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分(举例:生物入侵打破了生态平衡,及其后果)━━━━总(呼吁警惕生物入侵,维护生态平衡)四、具体探究1.“生物入侵”究竟会带来哪些“生态灾难”?破坏生态平衡、危害经济发展、(威胁人类健康)2.作者是如何告诉我们这些危害的?通过典型例子3.小组讨论:本文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你的依据)它们有怎样的作用?举例子:增强文章的说服性,使说理更充分、更真实。

列数字:使说理更准确、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打比方:把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4.小组合作:本文语言有何特点?本文语言既具有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洁、通俗的特点,又具有小品生动有趣的特点。

五、知识拓展1.除了文中讲到的葛藤和水葫芦的例子引起生态失衡、生态灾难,你还能找到一些关于“生物入侵”的例子吗?2.幻灯片展示其他“生物入侵”的例子。

六、师生小结1.字词积累。

2.就文章主旨和科学小品等方面谈谈你学习本文的收获。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必要的计划与安排。

其中《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课程内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免疫调节》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免疫调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联系和区别。

(4)说出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5)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培养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

(2)学习用网络图的方式,归纳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养成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个男孩他生活的环境却和我们不一样,他的名字叫戴维,大家都叫他泡泡男孩。

教师用一个患有“重症免疫缺陷疾病”,从小生活在无菌的塑料泡泡里男孩图片和视频,启发学生思考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和免疫调节的重要性。

教师:(1)泡泡男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2)他为什么要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呢?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问题:大卫患了“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从出生那一刻便生活在一个完全无菌的环境里。

二、建构概念教师: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同学们请阅读教材35页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归纳。

过渡:人体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就不会感染疾病了吗?三、实验探究教师出示温与艾滋病人握手共餐图片提出问题:(1)你敢和艾滋病患者握手共餐吗?(2)为什么握手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果你手上有伤口你敢与艾滋病人握手吗?(3)如果感冒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穿过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两者都会引发身亡吗?(4)为什么人患感冒不会死亡,而患艾滋病就会死亡呢?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免疫调节教案 (2)

免疫调节教案 (2)

免疫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3.掌握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免疫调节的定义–免疫调节的作用及重要性–免疫调节与免疫系统的关系2.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免疫系统的正调节和负调节–免疫调节的信号传导途径–免疫调节的调控因子3.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免疫调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免疫调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免疫调节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结合具体案例解释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引导学生分析免疫调节的信号传导途径和调控因子;–分析免疫调节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2.学生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促进学生对免疫调节的理解;–学生小组讨论,就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教师讲授;2.电子板书,用于记录重点内容和学生提问;3.相关课本和参考书籍,供学生查阅。

五、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介绍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免疫调节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2.理论讲解(30分钟)–结合PowerPoint演示文稿,详细讲解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分析免疫调节的信号传导途径和调控因子,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关键概念。

3.案例分析(20分钟)–选取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传染病三个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免疫调节在这些疾病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

4.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5.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提问和提出自己的思考。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评估–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专注度和参与度;–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能力目标:(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培养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 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 3)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学情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第 4 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分 2课时学习:第 1 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 2 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

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二、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是一种合作活动也是一种体验。

因此,教师教学方法选择如何?是否有利于创设一种有趣、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会直接关系到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主动还是被动。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资料搜集法、成果展示法、讨论学习法、赏识性评价等教学方法,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免疫调节教案

免疫调节教案

免疫调节教案免疫调节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免疫调节的概念和作用。

2. 了解免疫调节的机制和种类。

3. 掌握免疫调节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性。

4. 能够解释免疫调节在免疫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一、免疫调节的概念和作用1. 什么是免疫调节?2. 免疫调节的作用是什么?二、免疫调节的机制和种类1. 好的免疫调节机制是如何工作的?2. 免疫调节的种类有哪些?三、免疫调节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性1. 免疫调节在维持免疫系统平衡中的作用。

2. 免疫调节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四、免疫调节在免疫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 免疫调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2. 免疫调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3. 免疫调节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授课引导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知识。

2. 示范法:通过举例和实验演示来说明免疫调节的原理和应用。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免疫调节案例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免疫调节的概念和作用。

二、讲解免疫调节的机制和种类(15分钟)通过示范法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讲解免疫调节的机制和种类,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讲解免疫调节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性(10分钟)通过示范法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讲解免疫调节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四、讲解免疫调节在免疫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5分钟)通过示范法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讲解免疫调节在免疫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总结与归纳(5分钟)让学生总结和归纳今天所学到的内容,并解答他们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和研究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免疫调节的简短文章。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他们对免疫调节概念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黑板。

2. 相关的书籍和文献。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及反思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及反思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及反思免疫调节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关键研究方向之一、针对高中生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机制和调节方法,并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综合分析能力。

本次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导入活动、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验操作。

【导入活动】(1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列示一些常见的免疫疾病,如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疾病。

3.通过观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了解免疫调节的重要性和意义。

【理论知识讲解】(40分钟)1.简要介绍免疫调节的定义和作用:免疫调节是机体内在的调控系统,它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保持机体免疫平衡,防止机体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2.分类讲解:自身调节和非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包括中枢调节和外周调节;非自身调节包括细胞介导和体液介导。

3.作用机制讲解:例如,中枢调节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将免疫反应限制在合理范围内,防止过度或不足的免疫反应发生;外周调节是通过细胞因子、免疫细胞等作用于免疫细胞表面受体,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4.调节方法讲解:例如,通过药物的应用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如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以抑制免疫反应,治疗自身免疫疾病;通过疫苗的接种来激发免疫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实验操作】(55分钟)实验题目:不同浓度二硫化碳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步骤:1.分组:将小白鼠随机分为高、中、低浓度组和对照组。

2.注射:分别用高、中、低浓度二硫化碳溶液注射小白鼠,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3.抽血检测:注射后的第1、3、7天,分别采集小鼠的血液样本,进行免疫功能指标的测定,如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

4.数据分析:将血液样本的免疫功能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观察不同浓度二硫化碳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情况。

【反思】此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导入活动和实验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免疫调节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 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

二、教学重难点1.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机制。

2.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用于诠释和演示。

2. 准备免疫调节的实验材料,如抗原、抗体、细胞等。

3. 设计互动式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 制作PPT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和案例等素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调节机制,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机制,并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为《免疫调节》的第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实验探究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进一步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免疫调节的机制和原理。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免疫调节与人体健康的干系。

一、导入新课:起首,我们会提出一些关于免疫系统的问题,例如:“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免疫失调会导致哪些疾病?”等等。

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新课的探索欲望。

二、讲授新课: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我们将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然后,我们会详细讲解免疫调节的机制和原理,包括抗原的识别、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观点,我们会应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三、实验探究:学生将有机缘亲自观察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如淋巴细胞和脾脏等。

他们需要记录观察结果,并尝试诠释这些器官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免疫系统的运作方式。

四、小组讨论:在学生对免疫调节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我们会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免疫调节与人体健康的干系。

免疫调节教案

免疫调节教案

免疫调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免疫调节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免疫调节的原理和方法;
3. 了解免疫调节在治疗和预防疾病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免疫调节的概念;
2. 免疫调节的原理;
3. 免疫调节的方法;
4. 免疫调节在治疗和预防疾病中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引入免疫系统的概念,引起学生对免疫调节的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免疫调节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3. 示范:展示免疫调节方法的实际操作和效果;
4. 练:分组进行免疫调节方法的练和讨论;
5. 总结:总结免疫调节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6. 拓展:探讨免疫调节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教学资源
1. 幻灯片资料:介绍免疫调节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2. 实验材料:提供免疫调节方法的实际操作实例。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讨论:针对免疫调节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2. 练成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免疫调节方法的准确性和效果;
3. 个案研究:要求学生深入研究一种具体疾病案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免疫调节方法。

六、教学反思
1. 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建议;
2. 对学生研究成果和反馈的分析和总结;
3. 对免疫调节教学的进一步思考和改进方向。

免疫调节教案

免疫调节教案

免疫调节教案教案:免疫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免疫调节的种类和作用。

3. 能够运用免疫调节的方法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1. 免疫调节的作用和种类。

2. 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实验器材:培养皿、细胞培养试剂、细胞培养箱等。

3. 实验材料:小鼠白细胞。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免疫调节的概念和重要性。

解释免疫调节是一种维持免疫系统功能平衡的过程,可以调节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应答,防止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活化或低活化。

Step 2: 免疫调节的种类和作用(10分钟)讲解免疫调节的种类和作用。

包括主要的免疫调节机制,如抑制性T细胞、调节性B细胞等,以及特定的免疫调节分子,如细胞因子、抗体等。

Step 3: 实验操作(30分钟)演示免疫调节实验的操作步骤。

以小鼠白细胞实验为例,展示细胞培养、处理和检测等步骤。

Step 4: 学生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操作的指导,进行小组练习。

每个小组自行准备实验材料和器材,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Step 5: 总结与讨论(1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讨论。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免疫调节的机制和应用。

Step 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免疫调节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或参加科研讨论,进一步了解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报告或展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免疫调节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2.理解和区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3.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特点教材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人体的免疫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对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具体组成、免疫的具体过程、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等相关知识没有接触过,因此对于免疫过程的掌握和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要突破的知识难点。

教学过程课题导入激发兴趣播放视屏《康熙因痘得福,继位成天花防治专家》问题:1.康熙是靠什么战胜天花的?2.影片中提到的“种痘法”原理是什么?3.康熙为什么终身再也不会得天花?认真观看视屏,注意视频中的细节,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视屏中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欲望。

自主学习知识初探一、自主阅读教材35至36页内容,并思考完成如下任务:1、说出免疫系统由什么组成。

2、依次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3、比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二、学生代表发言,发表自己对知识点的初步理解使学生对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人体的`三道防线有自己的初步理解。

小组探究加深理解一、给学生观看“艾滋病”的介绍视频,引导学生分析艾滋病的致病机理;二、给学生分配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教材36页资料和曲线,思考相关问题,说出第三道防线的作用;三、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区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不同特点观看视屏,了解艾滋病的致病机理;小组合作,对资料和曲线进行理解分析;仔细阅读教材,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找出两种免疫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选派小组代表,上讲台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

锻炼学生的资料分析和知识处理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难点突破一、结合各组的讨论情况,予以点评;二、总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特点和二者的区别;三、提出二次免疫的概念,结合疫苗注射的实例和相关二次免疫的曲线图,引导学生找出二次免疫的特点:更多、更快、更强。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及反思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及反思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三》将免疫调节的概念引入到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并强调了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机体的调节网络。

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 一方面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如:神经、体液与免疫调节都具有化学语言(信息分子),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调节网络的概念是教师进行教学时应特别注意体现的重要概念,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学情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学过免疫与计划免疫,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了解免疫的功能,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疾病的原理、免疫学原理的应用方面还了解太少,这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学生普遍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

教师正好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知道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

(4)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2.态度观念方面(1)通过介绍科学家在免疫科学方面的研究史实,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2)通过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两者的关系,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生命运动的多样性,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3)通过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引起学生对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关注,认识到自尊自爱的重要性。

(4)通过了解免疫学发展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同时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3.能力方面(1)通过介绍淋巴细胞的种类、分化和功能等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从科学事实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2)通过组织小组自学,师生共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精品通用教辅文档】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精品通用教辅文档】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一.对教材的分析本节是高中生物课程人教版第二章中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之后,通过对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学习,特别是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分析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设计思路教学时首先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三道防线入手,采用动画演示第一、二道防线的免疫过程,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动画呈现出来,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重点分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协同作用机制。

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由表及里,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和理解生命系统的整体性。

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大的知识背景下学习免疫调节,了解免疫调节在机体维持维持稳态的许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加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生物学知识之间的整体联系,认识生命现象的整体性,提高了生物学素养。

积极思考生活碰到的免疫学知识,通过注重生活实际,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终生。

三.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免疫学的知识在初中就已经涉及,学生通过课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途径已经知道一些诸如过敏反应、抗体、疫苗、计划免疫、艾滋病等生物学术语。

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3个层次上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和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1)播放flash,学生自主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找出两者的异同点和关联性,理解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自学与讨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比较、分析、判断、归纳等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

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三)对教学目标的阐述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把教学目标拟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5)培养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资料搜集、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

(2)以图解、问题串、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3)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四)重、难点的分析与突破据以上教材、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落实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理解水平的内容,其中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学生初中就已经涉及,所以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

本节的重点是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所起的作用。

首先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即以艾滋病为例,说明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在免疫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说明第三道防线的重要性,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怎样起作用的?然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学习来解决之前的问题。

对体液免疫的教学,让学生结合体液免疫的示意图阅读教材进行问题讨论,然后用图解的形式画出体液免疫的过程,细胞免疫的过程利用课件动态演示的辅助手段,使学生有个直观印象,再来层层深入探讨相关问题,最后用图表表现出简单过程。

在艾滋病病因的基础上,让学生考虑T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从而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

二、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是一种合作活动也是一种体验。

因此,教师教学方法选择如何?是否有利于创设一种有趣、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会直接关系到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主动还是被动。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资料搜集法、成果展示法、讨论学习法、赏识性评价等教学方法,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搜集、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以图解、问题串、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三、教具准备1.幻灯片:学生搜集的资料汇总。

2.视频1:温家宝总理看望阜阳艾滋病孤儿和患者。

3.多媒体CAI:动态演示细胞免疫的过程。

4.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一)课前准备1.制作教具。

2.学习本节内容前一周,教师就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艾滋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准备课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活动时将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搜集有关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危害等方面的资料,第二组搜集有关目前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等方面的资料,第三组搜集有关世界艾滋病日的资料。

教师将学生搜集的资料汇总做成幻灯片,便于展示和教学。

(点评:本节内容多而复杂,学生学习会感到比较困难。

可以以艾滋病问题为切入口,围绕艾滋病问题的讨论而逐步展开。

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学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已有所了解,近年来媒体的宣传,也使得艾滋病的问题的讨论比较感兴趣。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艾滋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

在活动时让学生分组搜集,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避免运用互联网搜索造成的大量资料的积压与浪费。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

)(二)导入新课教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不能直接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的细胞。

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什么调节呢?学生:免疫调节。

板书:第4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点评:承上启下,快速进入主题。

并且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三)交流与讨论播放视频1:温家宝总理看望阜阳艾滋病孤儿和患者。

教师:这是中国防治艾滋病历程中又一个历史镜头——在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温总理专程前往阜阳,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交谈。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艾滋病也许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艾滋病正在对人类的生命和尊严发出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而我们又对它了解多少呢?学生:根据艾滋病资料的搜集情况,从以下几方面交流讨论:(1) 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危害。

(2) 目前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3) 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4) 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面对艾滋病,我们能够做些什么?(5) 你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吗?历年的主题是什么?开展世界艾滋病运动有什么意义?(点评:学生在汇报资料搜集结果时可以利用教师课前做好的幻灯片,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加强直观性。

触目惊心的图片,很快就能引起学生的关注。

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能对艾滋病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认识到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艾滋病的病因是什么?艾滋病的死因是什么?为什么艾滋病病人最后往往是患不同的疾病而死亡?为什么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揭示艾滋病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引入对“免疫系统的组成”的学习。

板书: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四)师生互动教师:大家自主学习教材P35-P36这一部分内容,然后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免疫器官?它包括哪些器官?(2)什么是免疫细胞?包括哪些细胞?它们有什么不同?(3)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哪些?(4)当我们体内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等部位还出现淋巴结肿大。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阅读教材P35-P36有关内容,并思考回答。

(点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看书可以总结出前三小题的答案,最后一题可能有点困难,教师要适当加以提示。

在这里教师还要补充一下: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因为在练习中经常会涉及。

)教师: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病原体,吸入的气体中含有病原体,周围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得病,这是为什么?人被HIV感染后,也并不得病,一般有几年时间的潜伏期,这是什么原因?通过这些问题引入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的学习。

板书: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教师:在初中的时候关于免疫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我们知道,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几道防线?学生:有三道防线。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二、第三道防线的作用及特点。

教师:板书归纳:资料分析:P37。

以艾滋病为例,认识到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在免疫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说明第三道防线的重要性,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呢?教师: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其中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我们先来学习体液免疫。

板书:1.体液免疫教师:先请学生阅读教材P37关于体液免疫的内容和图2-15,课件展示阅读提纲:(1)什么是抗原?大多数抗原进入内环境后首先被什么细胞处理?(2)抗体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是如何起作用的?(3)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机体的反应速度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时候更迅速、高效?学生:阅读、分析相应内容并针对阅读提纲进行交流讨论。

(点评:材料阅读,示意图的分析,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但体液免疫过程比较复杂,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讲解。

)教师:讲解抗体的特点,用“5月11日上午,长沙市世界之窗园林工作人员何楚恒在给草地拔草时被毒蛇咬伤”的事例,说明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用母乳喂养的孩子不易生病说明抗体的分布。

教师:根据教材“图2-15体液免疫示意图”,对体液免疫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指导学生在示意图的箭头上标注过程名称。

教师:请同学们用图表的形式画出体液免疫的过程,然后相互交流,进行解说。

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图,小组间进行交流。

教师:把构建较好的图片进行投影展示,相应代表进行解说。

(点评:在此活动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各小组情况,确认差异,及时纠正错误,激励参与,注重过程评价。

本活动意在训练学生归纳、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资源共享,欣赏他人,提高自己的意识。

)教师:通过体液免疫机体只能消灭体液中的病原体,如果病原体侵入了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消灭这些病原体通过什么途径呢?从而进入细胞免疫的教学。

板书:2.细胞免疫教师:下面我们来观看细胞免疫过程的动态演示,观看的时候请同学们仔细分析,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同点。

演示多媒体CAI:动态演示细胞免疫的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同点。

教师:提示:(1)吞噬细胞在其中起什么作用?(2)效应T细胞有没有接触抗原?(3)你能说出记忆细胞的作用吗?(4)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什么?最后抗原是如何消灭的?教师:根据教材“图2-16细胞免疫示意图”,对细胞免疫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指导学生把相应过程补充完整。

教师:请同学们用图表的形式画出细胞免疫的过程,然后相互交流,进行解说。

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图,小组间进行交流。

教师:把构建较好的图片进行投影展示,相应代表进行解说。

教师强调:通过细胞免疫,使侵入细胞内的抗原失去藏身之处,暴露在体液中,然后抗原还是与抗体结合成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