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论文
当代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

当代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在当代的世界中,中国无疑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国家。
其崭新的经济模式,不断攀升的地位和其海外的影响力,让世界对于中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大国,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也承载着极高的期望和压力。
一、中国的外交理念:和平、合作、共赢中国一直秉持着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在推行民族复兴计划,并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秩序的构建。
中国将自己的成就与世界分享,并在同各国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例如,中国在联合国和各种其他国际组织中提出并推动了许多议案,如“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二、中国的外交思路:多元化、新兴的伙伴关系中国目前正在推广一种多边主义的外交政策,这种政策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各地伙伴之间平等、尊重和互利的态度。
同时,中国也在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积极发展与当地国家之间的关系。
2013年,中国启动了“一带一路”经济带的计划,将中国和亚洲、欧洲和非洲联系到了一起,构建了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使中国的在海外的影响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三、中国的外交策略:坚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开放合作中国一直主张“开放合作、共赢发展”,在坚持自身核心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同时,始终是非常重视与世界各国的普遍合作和对话。
中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一种积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提出新的方案,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合作”,开展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并通过主动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改革,促进全球治理的民主化和地域平衡。
四、中国的外交挑战:应对国际形势变化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国际形势的凸显,中国必须掌握不断发展的国际动态,并积极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
例如,美中贸易争端、台湾问题等等。
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敏感性,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各种国际会议和平台上更加积极地参与。
浅谈当前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战略

浅谈当前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战略随着中国近年来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渐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地提升。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国之一,对国际事务有着举足轻重的发言权;而中国也善于利用自己的权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国际社会的秩序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新的时期,中国的外交战略在立足国情的同时也紧随时代潮流发展,不断依据外交形势做出相应调整。
下面,我想浅谈一下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国家外交战略,说说我对这方面的一些看法。
首先谈一下当前的国际局势。
众所周知,当今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国际局势正发生着变化,一点小的变动都会导致国际形势发生大变动。
总体看来,依旧以美、日、韩、俄罗斯、中国以及欧洲诸国为主。
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今国际舞台,各个国家都是为了自身利益,在政治、经济竞技场上角逐。
而中国与各国的外交形势亦是如此。
抛开意识形态的对立情况,单就国家利益而论,中国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利益。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发展形势良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有发言权和影响力,而是这种状况威胁到了日本和美国的国家利益。
日本曾想谋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位置,而由于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具有一票否决权,有力地阻止了日本所谋。
就意识形态、社会体制而言,中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与先进世界相比落后五十年并处于转型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仍需要继续发展。
在世界多极化的前景日趋明朗的情况下,中国要以大国、强国的姿态稳步前进,也要不断发展自身实力,才能在以科技为先导、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如此国际局势中,中国的外交战略一直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由和平崛起调整为和平发展。
外交谋求合作与发展,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准则,结伴而不结盟,为谋求国家利益而不懈努力着。
中国的外交布局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以周边国家为首要处理对象,与大国的外交是关键,以发展中国家为外交基础,多边外交则是重要舞台。
2024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国外交

2024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国外交2024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国外交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大国外交在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2024年的形势与政策,着重分析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策略及其实际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2024年国际形势分析全球经济格局2024年,全球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过程中。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依然显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多边贸易体系构成挑战。
在此背景下,我国需要继续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国际政治格局2024年,国际政治格局继续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特点。
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其外交政策对全球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其他大国如我国、欧盟、俄罗斯等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逐步上升,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之间的较量愈发激烈。
科技进步与网络安全2024年,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继续深入发展,人工智能、5G等领域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
同时,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大国之间在网络空间的安全竞争不断升级。
我国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维护国家利益。
我国大国外交策略及其实际效果分析外交战略目标我国外交战略目标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此目标指导下,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外交策略1. 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我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
2. 深化伙伴关系,扩大国际合作。
我国致力于与各大国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合作。
3. 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
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应对外部势力的干涉和挑衅。
4. 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
我国加强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实际效果1.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关键力量。
形势与政策大国外交论文

形势与政策大国外交论文导言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在面对国际形势和内外环境变化时所采取的对外行动的总称。
大国外交政策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所采取的政策举措直接关系到国际格局的演变和国家利益的实现。
本文旨在探讨形势与政策对大国外交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一些相关的分析与建议。
一、国际形势的演变当前,国际形势快速变化,全球化、多极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显著。
大国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竞争使得各国外交政策必须随之调整。
而且,地缘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重大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大国的外交选择。
1.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更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存,但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例如,环境问题、恐怖主义威胁、贸易保护主义等都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来解决。
因此,大国需要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合作机制来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
然而,全球化也为大国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全球化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大国可以通过加强经济联系和互利合作增强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例如,中国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2.多极化的崛起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除了传统的大国外,还有其他地区性和区域性大国崛起,如巴西、印度和南非等,它们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这种多极化的趋势使得大国外交政策需要更加注重地区间的平衡和合作,以维护和增强自己的国际地位。
3.地缘政治的变化地缘政治因素也对大国外交政策产生了影响。
例如,中东局势的动荡和东海南海争端等地缘政治争议,使得大国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外交政策来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此外,国际能源安全、海洋资源争夺等问题也对大国外交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大国外交政策的应对策略针对以上形势变化,大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外交政策来应对,以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并促进国际和平与稳定。
1.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需要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机制。
2019年当代国际关系论文

2019年当代国际关系论文篇一:当代国际关系论文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如同许多国家关系一样,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一直是令人如雾里看花一般。
建国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中美关系一直保持着神秘的“不正常关系”。
直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这才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抓住机遇,促成中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至今,中美建交已走过50多个年头。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
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
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
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
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纵观70年代以来,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形式与政策论文——国际秩序与中国外交(优秀范文5篇)

形式与政策论文——国际秩序与中国外交(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形式与政策论文——国际秩序与中国外交组员:国际秩序与中国外交摘要:2015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重建国际新秩序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
当前世界各大国不断因时因势就其对外交政策进行战略性调整,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额重新塑造。
习总书记在访美时也提出了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同时也是受益者。
在国内经济迈向新常态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外交大力开拓创新,成果显著,中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国际秩序中国外交一、当前国际秩序1.国际格局演变呈现多极化当今世界,在国际事务中,各国都要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促进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国际秩序体系,从1945年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形成的美苏两极到发展为如今的“新一超多强”实为“一超六强”多极化的国际秩序,综合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实力因素来看当今世界存在着七大力量中心,分别是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印度与巴西。
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渐成大势,中国的经济与综合实力尤为明显。
2.当今大国关系的变化趋势难以逆转的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导致各国相互依存加深,共同利益增大,各国利益交融,彼此命运休戚与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泾渭分明。
相互割裂。
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逐渐式微,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崭露头角。
面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国际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各大国都难以独善其身,只能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换言之,全球性挑战对大国之间的合作与对抗分别起到“助推”和“刹车”的功效。
二、中国外交如何定位中国的角色,是决定中国外交的首要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将中国看作是一个“泱泱大国”,毛泽东认为中国“理应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邓小平断言,“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
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步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和影响力日益壮大,尤其是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之后,中国特色的外交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从国际关系角度论中国外交策略

从国际关系角度论中国外交策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外交战略一直备受世界关注。
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所采取的外交策略,不仅仅关乎自身发展和利益,也直接影响着国际政治的格局和发展。
那么,从国际关系角度来看,中国采取了哪些外交策略呢?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原则。
这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一原则的提出,既是中国对于国际事务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国际公理。
这一原则,符合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也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同和支持。
在国际关系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一种和平、合作、共赢的理念。
中国通过坚持这一原则,既维护了自身发展和利益,也推动了世界和平进程的发展。
据统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已经签署了超过400个条约和协议,其实就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参与到了世界事务中,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二、外交多元化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的外交战略也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过去,中国的外交往往被认为是“收缩、内向”,但是,如今的中国,却采取了更多元化的外交手段和策略。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上,也体现在中国对外开放和合作上。
例如,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外交多元化策略的一种体现。
这一倡议在不断推进,已经成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
除了“一带一路”,中国在多个领域都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包括贸易、投资、文化等方面。
这一多元化的外交策略,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崛起,也促进了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发展。
三、不结盟政策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各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错综复杂。
在这个背景下,很多国家依然坚守着所谓的“结盟”政策。
然而,中国的外交策略则是坚决不会采取结盟政策。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自主外交政策的国家,坚持的是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原则。
大国外交论文3000字

大国外交论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国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首先,我们将回顾大国外交的定义和起源。
然后,我们将分析大国外交对国际安全、全球经济和区域冲突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讨论大国外交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介绍大国外交是指大国之间的交往和合作。
大国通常在地缘政治、经济实力以及军事能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其外交活动对国际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大国外交既涉及国家对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国家对地区组织和国际机构之间的关系。
大国外交的发展和变革对全球政治和经济秩序都具有深远意义。
大国外交的起源大国外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各个文明时期。
古代希腊和古罗马帝国是早期大国外交的代表。
这些帝国通过扩张和战争来确保自身的地理利益和政治影响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国外交逐渐演变为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形式。
近代大国外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48年的《威斯特法伦条约》。
该条约标志着欧洲的和平和秩序,大大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
从那以后,大国之间的外交活动变得更加重要和正式化。
大国外交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大国外交在国际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国之间的合作和冲突对全球和地区安全格局产生直接影响。
一方面,大国之间的外交对于遏制冲突和战争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和纠纷可以减少军事对抗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大国的外交政策也可能导致紧张局势和冲突的升级。
大国之间的相互对抗可能引发地缘政治上的紧张局势,威胁到全球和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大国外交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大国外交对全球经济也产生重要影响。
大国拥有庞大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因此它们的外交政策往往会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秩序和贸易体系。
大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和经济合作可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然而,大国之间的经济摩擦和贸易战也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
因此,大国外交在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国外交与区域冲突大国的外交政策和军事行动对地区冲突具有重要影响。
大国可以通过外交手段促进地区稳定和和平。
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论文

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下,国际局势变化微妙,当下的国际是以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等为主轴的,各国都围绕着自己的利益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着竞争与合作。
在利益之间的竞争中,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和经济实力的强大,在利益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攻势地位,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守势地位。
在当下的国际局势下要想在国际潮流中站稳脚就必须发展强大的经济实体,采取正确的外交策略,才能使自立于强国之林。
关键词:国际局势;中国外交;和平发展一、当前国际形势1.1世界政治对多极化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但其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多极化格局将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力量的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放在对外关系的首位。
冷战结束后,在国际旧秩序的运行机制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美国想构建单级世界,谋取世界霸权,南北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全球化条件下第三世界国家的整体利益呈分化态势,在国际舞台上合力作用的发挥受到制约,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还将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1]1.2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动荡当前国际形势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际形势在总体上是和平的,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本国经济作为第一要务。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上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还很多,世界仍然不太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对世界和平存在一定威胁,地区之间特别是中东地区局部动乱频繁爆发,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核危机的存在这一切都造成世界格局的不稳定。
同时,国际多边军控谈判停滞不前,军备竞争有增无减,主要大国启动核武库更新换代,太空争夺已现端倪。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核裁军、防扩散问题依然困难重重。
另外,频繁发生的海盗活动、国际贩毒等事件也严重国际社会的安全。
目前的国际热点不少,而且有增多之势,如非洲之角形势、伊朗—美国关系、俄罗斯—格鲁吉亚关系、乌克兰危机、美国在东欧几个国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等。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复杂而深远的变化。
在这个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交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当前国际形势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首先,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给中国外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经济全球化面临着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加剧。
这使得中国外交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中,坚持自由贸易、推动经济合作,并积极应对贸易争端和挑战。
此外,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依然存在,国际安全形势依然脆弱。
中国外交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安全合作,深化国际多边合作机制,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其次,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一些新的问题也为中国外交提供了发展空间。
随着全球治理的变革,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一系列的国际倡议和合作框架,为世界各国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参与,为中国外交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当前国际形势对中国外交的影响还体现在各个地区的局势变化上。
东亚地区是中国外交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由于南海争端和朝鲜核问题等复杂因素,该地区的局势不稳定。
中国外交需要与周边国家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同时,中国还需要在亚洲经济一体化和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区域合作与发展。
对于中国外交,当前国际形势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首先,中国需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兼顾其他国家的合法权益。
其次,中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需要与其他大国和地区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最后,中国还需要加强外交智库建设,提高外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全球视野,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分析

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亚洲国家。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的地位和角色在逐渐提升。
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国家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变得更加重要。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中国的外交政策长期以来以“低调”为主,力图避免被视为“霸权主义”的代表。
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这种策略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最近的宣传,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更加强调其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
中国正在积极推动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二、国际关系中的中国角色1.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多年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发展迅速。
然而,双方之间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分歧。
尤其是在朝鲜半岛问题、南海争议和贸易战等重大事件中,两国的关系日趋紧张,尽管两国仍在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2.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中国在亚洲地区的作用日益增强。
与此同时,中国对亚洲国家的发展也提供了巨大帮助。
中国正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共建基础设施、贸易合作、投资流通等方式,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3.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近年来,中国日益关注非洲大陆的发展。
中国成为非洲大陆的主要开发商和投资国。
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和建设活动已经为该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和影响力的增加,中国对该地区的政治局势和经济动态也越来越关注。
三、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思考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发展不是孤立的,需要通过制定战略来规划自身发展轨迹。
以下是本文提出的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思考。
1.适应世界新格局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发展趋势都在发生变化,因此中国需要不断适应世界新格局。
中国应加强与其他重要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同时通过扩大经济和文化交流,加深相互了解和信任。
2.防范风险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角色的不断增强,外界也将更加关注中国的行为。
因此,中国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和交流,防范不利影响。
大国外交申论作文

大国外交申论作文无标题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大国外交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往往影响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全球秩序的维护。
要实现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各大国应以务实和合作的态度去推动外交关系的发展。
首先,大国外交应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
各大国之间的地位不同,实力也有差距,但并不代表某个大国拥有绝对的优越性。
在对外交往中,大国应尊重彼此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平等地位,促进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
只有平等对话、相互尊重,才能增进信任与合作,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其次,大国外交要秉持和平共处的原则。
和平始终是各国人民所期待的,而大国更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来维护全球和平秩序。
大国应该坚决摒弃以武力解决争端的做法,而是通过政治外交手段来解决分歧和争端。
积极倡导多边外交合作,加强国际法律体系建设,共同维护国际安全与稳定。
再者,大国外交需要展现责任担当的态度。
作为大国,其外交政策和行动对国际形势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大国外交应该不仅仅关注自身的利益,更应考虑到全球的共同利益。
在全球性问题上,如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大国应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解决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最后,大国外交需要弘扬文明互鉴的精神。
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大国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去接纳并尊重差异。
通过文化交流和互鉴,让各国人民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推动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总之,大国外交扮演着推动国际秩序的重要角色。
通过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责任担当和文明互鉴的原则,大国外交将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国际环境做出贡献。
只有各大国以务实的态度面对外交挑战,才能实现和平共赢的局面。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我国自建国以来,中国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密集,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三条外交脉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外交政策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外交政策的论文篇一:《浅谈我国外交政策》摘要:新中国外交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脸面而轻实利"、"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例如"搁置争议"就反映出我国在解决主权争端问题上一厢情愿的和平愿望,而他国则践行社会达尔文主义,"重实利而轻脸面"。
他国对争议地区实际控制日久即为既成事实,从而令我国的愿望彻底落空。
关键词:外交政策我国是外交战略学的发祥地,战国时即产生了纵横捭阖、远交近攻的伟大战略思想。
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
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
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
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
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
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外交的实质是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权力的极大化,即国家利益。
因此,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必然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最早产生于西方。
西方外交实践遵循的是马基雅维里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曾经是西方殖民地的广大发展我国家在独立后,因袭了这种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导思想和实践。
因此,国家利益至上成为几乎所有国家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的准则。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的发展1955年,于万隆会议,我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浅谈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最终版)

浅谈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最终版)第一篇:浅谈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最终版)浅谈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感。
但总体而言,仍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和欧洲诸国为主轴,在国际上为本国利益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角逐与对垒。
外交作为国与国之间沟通往来的重要手段,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
而我国作为当今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发展中国家,高超的外交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们对我国现有外交政策也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周边有大量邻国:东有朝鲜,韩国,日本等,西有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南有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等,外交环境可谓错综复杂。
我国与周边的日本,越南,印度等国均存在领土争端;特别是对日关系,相对而言一直比较紧张,中日之间面临领土争议、台湾问题、历史遗留等诸多问题。
所以,如何处理好亚洲问题是我国外交的重中之重。
我认为,我国在适当情况下可以采用搁置争议的举措,一切服从经济建设,依靠周边不同阶层国家来推动自身的经济增长——对有的国家可以依靠劳动力资源优势,有的可以依靠资本技术优势,有的则可以依赖出口市场,通过各种手段利用周边各国拉动经济蓬勃发展。
总体来说,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壮大实力,始终是我国的首要任务。
处理亚洲邻国之间的各种问题,都要服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
拓宽视野,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具战略性的视角寻求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深化合作,承担大国责任,共同致力于实现地区稳定和繁荣;正视历史问题,冷静处理领土争议。
中国濒临辽阔的太平洋,在太平洋的另一端就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
自我国建国以来,中美关系可谓历尽坎坷。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使得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势力对我国不断围堵;但由于两个巨大的双边贸易额,美国对于中美关系的考量非常谨慎,2012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美国并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时提出,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为中美关系的现状和将来做出了明确指示。
浅论当前中国国际外交中的大国关系

浅论当前中国国际外交中的大国关系浅论当前中国国际外交中的大国关系摘要:外交,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重要职能,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作为一个新型大国,中国同其他大国的关系,备受关注。
针对新情况,我国对外交工作做出了调整,提出外交工作要建立“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关系是重要舞台”的战略格局。
明确提出中国外交中关键之处便是要处理好中国同大国的关系。
认清国际外交格局,把握中国外交中的大国关系,对于中国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字:国际外交;典型大国关系;新格局正文:一、中国国际外交中大国关系的意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国际上的新兴大国。
但在新形势下,中国国际外交的形势依然严峻,中国需处理好同大国,周边和多边的国际政治外交关系。
而其中,中国同大国间的国际外交关系是中国外交关系的关键。
新时代,中国提出了新型大国关系的新理念。
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
2012年5月3日,这一概念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被高调推出,新型大国关系更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中国国际外交中的大国关系包括同发达国家中大国的关系,也包括同发展中国家大国的关系。
其中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是中国大国关系中的重中之中。
二、几种典型的大国关系1、中美关系: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
习近平主席在安纳伯格庄园用三句话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
这三句话体现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质内涵。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权,二战后一直扮演的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警察”角色。
虽说美国经历过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等事件的冲击,但其仍拥有无可比拟的超级实力。
国际关系与外 交

国际关系与外交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关系与外交变得日益重要。
它们不仅影响着国家的繁荣与安全,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国际关系,简而言之,是指国家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些关系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复杂且多变。
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往往取决于其在国际关系中的表现和策略。
外交,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手段和方式。
它是国家通过和平手段,以谈判、协商、合作等方式,来实现国家利益和维护国家安全。
优秀的外交政策能够帮助国家在国际社会中赢得尊重和支持,拓展发展空间,化解潜在的危机和冲突。
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不仅决定了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地位,也影响着其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影响力。
例如,中国凭借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也不断提升。
政治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各国的政治制度、政治理念和政治目标的差异,常常导致在国际事务中的分歧和冲突。
同时,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也会对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国际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军事力量在国际关系中也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然而,过度依赖军事手段往往会引发其他国家的警惕和反感,甚至可能导致地区局势的紧张和冲突。
因此,军事力量的运用需要谨慎权衡。
文化交流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文化交流,各国可以增进相互了解,消除误解和偏见,促进友好合作。
电影、音乐、文学等文化形式成为了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桥梁。
例如,韩国的流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不仅提升了韩国的国家形象,也加强了其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关键。
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论文

学 院:应用科技学院指导老师:**** *****专业班级:14级物联网(2)班 学 号:**************文论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王修儒(14级物联网工程2班、20142835320115)摘要: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复杂的不确定和非传统因素分化演绎,为中国的国家发展和对外交往提出了新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思路变得尤为重要。
尽管世界局势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在加剧,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关键词:国际形势;外交;合作;共同体我们抛开意识形态之对立不言,单就国家的利益博弈而论。
中国,目前处于守势,而日本,美国之类的国家则是出于攻势。
他们视中国为未来国际地位的最大挑战者,那正是因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举世瞩目,成为21世纪真正的世界大国,才使他们对中国的崛起虎视眈眈,警惕加倍!就意识形态、社会体制而言,中国目前仍处于转型期,相当于落后世界先进主流50年。
但是这种逐渐形成的并且正在完善的社会体制一旦崩溃,势必将动乱频仍,民不聊生。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为韬晦策略,而在目前形势之下,已转为主动突围。
2006年11月初,在北京举行的中非数十国论坛足以见证了中国的国际发展战略方针:是以新时代的步伐在迈进,是以寻求外部合作为主的外交政策。
对当前的中国而言,最大的国际问题莫过于台湾和朝鲜问题。
台海局势,关乎世界格局,牵涉中、美、日、俄世界各极,这也是中国和平统一的关键关口。
而对中国台湾的回归有极大异议和阻力的无疑是美国和日本,他们与台湾“渊源”颇深,单在目前的局势下,大家都在观察对方的举动,以伺机获得主动。
恰恰中国与日本在东海问题上也是纠葛不休,另外,日本首脑“拜鬼”也时常引发中国民众被屠杀时留下的伤痛。
那么,现任日本信任首相安倍是否将依照自己的承诺不再参拜“神社”,是否有与中国修好之意,中日真能合作开发东海能源吗?台湾问题在好的发展趋势之下日本还会如此干涉吗?我们均不得而知,更有待观察。
浅谈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浅谈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经济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当然不排除一些小的波澜。
与此同时,世界的形势也在不断发生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继续在曲折中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国的综合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前进,致使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就局部来讲,并不和平。
但世界需要和平,这更是世界上每个人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意识潮流。
以下是鄙人就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些拙见。
主要就4方面的问题来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对于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无论谴责或者回避它都是没有用的。
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积极的对策,趋利避害,寻求发展。
首先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包括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科技水平,改革观念和体制,积极与国际接轨。
发展中国家也应加强团结合作,维护自身的利益,推动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规则和制度的改革,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这是中国的态度也是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态度。
发展中国家要结成友好联盟,共同奋进,充分利用这把双刃剑,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世界竞争力,向发达国家的行列进军。
二、世界多极化发展二战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的两极格局,支配世界场大半世纪之久。
论当代国际战略和中国外交政策

论当代国际战略和中国外交政策指导老师: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摘要: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制定和实施正确的估计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世界格局、国际战略、外交政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独立自主一、当今世界格局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巨大风险。
但利用机遇,防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
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贫国愈贫,富国愈富。
如此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也难以实现稳定增长。
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一致要求。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存在以下规律性特点:1.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
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
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
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
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其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3.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俄罗斯战略的异同与相互关系
一、总述
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轰然倒塌,苏联成为昨日黄花,而美国一国独大,拥有世界上最强的经济军事科技力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际战略格局风云变幻,到当今之时,已形成一超多强之势,一超自然是美国,而多强则包括俄罗斯、中国、欧洲和日本等。
要谈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一则离不开美国,二则绕不开俄罗斯。
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美国、俄罗斯的战略关系异同与相互关系。
二、美国战略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其经济军事科技在世界上均拥有他国不可撼动的优势,美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百分之二十,美军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核武库,美国科技几乎在方方面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美国将继续保持这种优势。
正因为美国的这种独特的巨大的优势,导致其国家战略的独特性。
而一个国家的国家战略又具有时代性,美国也是如此,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我们先来谈一谈美国国家战略的演变。
在美国初建之时,美国推行的是“孤立主义”战略,通俗地讲就是经济上互通往来而政治上保持距离。
到了十九末世纪二十世纪初,随着美国的发展与逐渐强大,其外交战略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从门罗的“门罗主义”到威尔逊的“文明扩展论”,再到罗斯福的“国际警察论”,美国逐步开始谋求世界霸权,这样导致了美国国际关系中的以权力为核心的现实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取代理想主义理论。
二战后,国际格局经历大洗牌,美国正式确立其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巨大优势开始谋求世界霸权。
而社会主义大国苏联成为其称霸路上最大绊脚石,因而美苏不可避免的进入冷战阶段。
在这个阶段,美国国家战略的首要目标是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在冷战前期,美国的战略主要是杜鲁门的“遏制战略”、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和“尼克松主义”;而冷战后期,随着美苏之间的平衡被逐渐打破,优势逐渐向美国方面倾斜,美国的战略也逐渐变得富有侵略性,从卡特的“世界
秩序战略”,到里根的“以实力换和平”战略,再到老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美国步步为营,最后成功拖垮苏联,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目标为维护世界霸权,而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9.11事件之前,在政治上,美国把西方民主提高到战略地位,意在把美国模式推广到全世界。
经济上,把“经济安全”列为国家对外政策战略重点之首,大搞经济外交。
军事上,把强化军事实力最为实现全球霸权的重要手段。
而9.11事件之后,美国将反恐作为对外政策的中心,改善与俄罗斯、中国的关系,寻求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恐联盟。
调整了其南亚政策和中东政策,密切了与中亚、东南亚国家的关系。
但是美国在外交政策上仍然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其谋求全球霸业之心不死。
三、俄罗斯战略
苏联解体后,虽然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部分的领土、经济、军事力量,但是解体的阵痛也使得俄罗斯伤筋动骨,尤其是其错误的使用“休克疗法”来解决经济问题更是差点把俄罗斯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力量上的相对弱小也决定了俄罗斯的国家战略注定不能像苏联时期那样。
在苏联时期,其推行的主要是与美国一争高下的战略,二战后苏联占领了东欧国家,扶持其卫星国。
苏联而后与卫星国组成华沙公约组织,与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峙。
在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但俄罗斯却再也无力继承苏联的全球战略。
普京对国家实力有清醒的认识。
他坦言,俄正处于“最困难的时期”,面临下降为“二等国家”、甚至是“三等国家”的危险;其次,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愿望更加迫切,认为俄依靠自身力量很难摆脱落后局面,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唯一出路。
第三,内政重于外交。
外交必须有“经济效果”,在国际事务中“经济务实主义”要压倒“意识形态行为”。
几年前,有“外交智库”之称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系统阐述了所谓“有选择参与‘的新外交战略。
报告主张最大限度地避免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发生冲突,主张放弃代价高昂的“地缘政治手段”来实现“经济利益”。
应该说,俄罗斯外交目前仍处于调整阶段,许多方面尚未明朗化。
美国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军事存在的规模与期限、北约东扩的速度与范围、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后的世界战略平衡等敏感问题上,俄罗斯的政策底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俄美接近的“战略趋势”不仅取决于两国在战略利益发生冲撞时能否达成妥协,也将受到俄罗斯国内政治力量对比的影响。
在综合国力衰退、常规力量无法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相抗衡的情况下,俄将核武器作为维护大国地位、遏制侵略、保障俄及其盟国军事安全、维护国际稳定与和平的有效因素,同时也是维持与美低水平战略平衡、遏制北约东扩的主要盾牌。
四、美俄战略相同点
美国身为当今世界霸主,自然不肯轻易放弃霸主地位,除开他的盟友欧洲和日本等,挑战其霸主地位的最有力的的竞争者莫过于俄罗斯和中国。
俄罗斯身为当今世界第二军事强国,虽然经济实力自苏联解体后元气大伤,但是其综合实力不容小觑,不见得不会觊觎美国的霸主地位。
所以,美国必定要千方百计地保住优势,继续做领头羊,而俄罗斯必定要奋起直追,创造属于俄罗斯的世纪。
那么,他们的国家战略的相同点用一个词就能概括,那就是发展:发展本国的经济实力,发展军事实力,发展文化软实力,发展综合实力。
那么我们来简单探究一下他们为了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首先,经济实力。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的阴霾依然存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深受其害,但是美国仍然不遗余力的发展经济水平,比如,政府投入巨资刺激本国经济复苏,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寻找新型能源等。
而俄罗斯也不甘示弱,比如普京推行新的经济政策,依靠其自身能源优势,大打能源牌,在油价天然气价高居不下的今天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其次,军事实力。
美国制定新的全球战略,如半小时打遍全球战略;研制新型高科技武器,比如F22隐形战斗机,空天飞行器,新型相控阵雷达等。
俄罗斯方面受限于科技力量,虽然之前与美国的差距很大,但近年来随着其经济的复苏,军事力量也有较大提升,比如,重新启用苏联时期的海外基地,成功研制出T-50隐形战斗机,重开苏联时期的全球战略轰炸机航线等。
另外世界军火市场基本是由美俄两国霸占。
最后,文化软实力。
美国依靠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摇滚乐等向全球输入美国文化,输送自由民主的美国普世价值观。
而俄罗斯在文化方面稍有欠缺,但俄罗斯的文学等在世界上依旧占有重要地位。
五、美俄战略不同之处
美国与俄罗斯的战略不同之处有很多,在此,我重点探讨两点不同之处,一是,美俄对待中国的外交政策,二是美俄在军事发展上面的侧重点。
由于中国近年来发展迅猛,兼之发展潜力巨大,因此一直以来美国都视中国为其潜在的最大竞争对手。
而俄罗斯与中国都面临着来自美国的沉重压力,因而自然而然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一方面,美国、俄罗斯都与中国存在竞争关系,另一方面,又都不得不与中国合作,所以美俄对待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同之处在于遏制与合作的比重。
美国对中国遏制大于合作,而俄罗斯对待中国合作大于遏制。
在冷战时期,美国的航母与反导系统一枝独秀,而苏联的核潜艇与战略导弹则一马当先。
因此由于冷战的原因,美俄在发展军事力量上的侧重点不同。
具体而言就是,美国更加注重战略核力量与反导系统的建设,而俄罗斯更加注重核潜艇与战略导弹的发展。
六、美俄战略的相互关系
美国与俄罗斯的相互关系总体来说是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
对比两国的战略与外交政策可以发现,俄罗斯与美国对彼此的政策在每个阶段的大体基调是一致的,或者投桃报李,或者以强对强,一国的政策取向往往影响着另一国的政策选择。
但由于美国挟冷战获胜的余威,俄罗斯受国力衰落的掣肘,美俄之间政策互动的总体特征是美攻俄守;在决定美俄关系的基本状态方面,美国始终占据相对强势和主导的地位。
虽然近年来受伊拉克战争、叙利亚问题,尤其是最近的斯诺登事件的影响,美俄关系进入了新的紧张状态,但是美俄之间目前的较量更多停留在两国之间,不具备集团对集团性质。
其次,美俄虽在推进民主方面存在冲突,但并不存在水火不容的意识形态对垒。
最后,两国的经济关系仍然在稳步发展。
可以说,美俄之间同样有竞争、有合作,但是直接军事对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和平发展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