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分类法由初创至成熟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四部分类法

四部分类法

四部分类法一、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形成中国的书籍分类法在先秦时期是否已经存在,现在是不得而知了,已知最早的图书分类法著作,也就是所谓的目录学著作,是西汉末年由刘向、刘歆父子撰写的《七略》。

刘向、刘歆父子是西汉皇族后裔,也是大学问家,起先汉成帝命令刘向整理皇家藏书。

当时的皇家图书馆里,充斥着从全国各地进献来的各种典籍,其中就有大家熟知的《战国策》。

但《战国策》当时并不叫《战国策》,它有着各式各样的名字,《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不一而足。

刘向将这几种不同的书除去重复的部分,整理出一本相对完整且规范的新书,并将其命名为《战国策》。

对待其他的书籍,刘向也像对待《战国策》一样认真负责,而当这项工作做了接近20年的时间时,刘向辞世,未完成的工作就交给了他的儿子刘歆继续完成。

刘歆继承父亲的志向,将皇家图书馆的图书整理一新,并且在其父亲所做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对这些图书的分类,并将分类结果撰写成《七略》一书。

“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

辑略是一篇类似于导读的文字,剩下的六略,才是对书籍的分类。

六艺略的六艺,指的是六经,也就是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儒家经典。

诸子略的诸子,也就是所谓的“九流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诗赋,记录的是先秦至于汉代的赋与歌诗。

兵书略,有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个小类,这些名称听上去有些歪门邪道,不过除了兵阴阳有些迷信色彩之外,其他多是军事经验的总结。

数术略,有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数术略的内容若单从名称上看,对现代人来说似乎是完全陌生古奥的。

不过实际也不完全如此,像天文类的书籍中就包含有占星术。

西方的占星术现在大行其道,但中国的占星术其实起源更早。

还有蓍龟,也就是用蓍草和龟甲进行占卜,这两者是都《周易》卜卦的前身。

方技略,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这一类的书籍既有中医知识,也有民间偏方,也有所谓的房中术与修仙术,这些书的出现都是出于解除病痛、延年益寿的目的,当然,延年益寿的终极目标是长生不老,这也是为什么神仙类书籍会较多出现的原因。

四部分类法由初创至成熟的发展史

四部分类法由初创至成熟的发展史

四部分類法由初創至成熟的發展史摘要:我國古代圖書分類主要以四部分類法為主,其從初創至完全成熟,大致經歷了由七分法到四分法以至最終確立四部分類法的階段。

漢劉向父子的《七略》開我國圖書七分法的先河;而唐初官修《隋書·經籍志》以首次用經史子集四部命名分類的方式正式確立了四分法在古代目錄學中的地位;直到清乾隆敕修《四庫全書總目》,集四分法之大成,類目空前細密,分合也更趨合理,達到了我國古代四部分類法的高潮。

關鍵字:四部分類;七略;隋志;四庫全書總目我國古代盛行的圖書分類法,叫做四部分類法,其四大基本部類為“經、史、子、集”。

四分法發端於魏晉時期,至唐人編撰《隋書·經籍志》才正式確定“經、史、子、集”的名稱和順序。

一、有關四部分類法的簡介(一)含義:經、史、子、集是我國圖書分類的名稱,統稱“四部”,又可分為甲部、乙部、丙部、丁部。

“經部”指儒家的經典。

經部之下又有小類。

“史部”即歷史,包括各種體裁的歷史著作。

“子部”包括政治、哲學、科技和藝術等類的書。

“集部”收歷代作家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著作等。

經部代表著:十三經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史部代表著:《史記》、《資治通鑒》。

子部代表著:《老子》、《莊子》。

集部代表著:《李太白集》、《杜工部集》。

這種四部分類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為一種傳統分法,它在類分我國浩如煙海的古籍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二)有關目錄:四部分類法是目錄學分類法中的一種,熟悉目錄學的知識有助於對四部分類法的瞭解。

因此我們有必要掌握有關目錄學的知識。

目錄分“目”與“錄”兩部分。

其中“目”指目次,為一書之篇名和次第,即《漢志》所謂“條其篇目”。

目錄之“錄”即指將校讎整理情況、著者生平、內容大要撰成的一篇敘錄,即《漢志》所謂“撮其旨意”。

小论四部分类法

小论四部分类法
2 四部分类法是以学术为基础的图书分类法
2.1 学术分类与图书分类的联系与区别。 有人把学术 分 类 与 图 书 分 类割裂开来 ,或二者的联系不明确 。 其实二者是不可能割裂开来 。 所谓 图书分类法,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编制起来的类 分图书的工具,用来满足读者按照科学内容检索图书的需要。 (韩承铎 和李兴辉的论文《图书分类法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初探》,该论 文出自《图书分类学文集》1985 年版)。 所谓的学术分类,-----。 二者 是有联系和区别的。 但如果离开了以学术分类为基础的主要原则(图 书分类学的实质)而只追求表面上的一些特征,自然就容易把我们引 上歧途。 二者的关系,张德芳的《论编制图书分类法的基本的原则》中 有精辟的论述:
得不“中国化”,才有它的生存之道。 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的图书分 类,无论是统治者也好,还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也好,都会自觉不自觉地 从人文价值需要来分类, 这里的人文价值既包括政治统治上的价值, 也包括民族精神的价值。 这里笔者认为所谓的学术分类,应该是不带 有政治目的而纯粹是学术的分类,从上面的分析看,这几乎是不可能 的,所以四部分类法首先它不是一个纯粹学术分类,人文价值的取向, 才是它的第一需要。 既然首先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分类,当然也不首 先是图书分类(学术分类与图书分类关系,笔者后面将提到)。
【关键词】四部;人文价值;学术分类;图书分类
1 四部分类首先是人文价值的分类
四部分类法是西晋“荀勖创之,李充变之,后世因之”,自此四部分 类法奠定了中国古代图书文献分类编目的主导模式。 从晋到清末,无 论是官府还是书院乃至私家藏书一直以经、史、子、集为编目的主导模 式,期间虽有什么十二分类法等,终难成大气候。 这一具有近两千年、 焕发如此光辉魅力的分类方式,其本身已构成一个值得深思和品评的 文化事实。 我们知道,作为排在首位的经部的内容经过一段长时间的 变化才定度看,它都是很不科学的,(古人的分类我 想并非首先从图书或学术的角度来考虑, 而是从它的重要性来考虑) 因此四部分类法实质是以经学为中心的分类法,这一分类法其出发点 和归宿取决于我国古代社会的人文价值,其经学内容经过后世的不断 阐述和嬗变,一方面成为巩固统治秩序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成为塑造 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 本文阐述四部分类首先是人文价值 的分类。 1.1 我国古代的书目编目是以经学为基础的。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直接影响到图书的编目。 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校勘群籍,刘歆撰 《七略》一书,将当时所藏的图书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 技六类,六艺相当于后来的经部。 到西晋时,荀勖编撰了藏书目录《中 经新簿》。 《隋书·经籍志》谓,《中经新簿》分图书为四部:“一曰甲部,经 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 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 书”,所谓四部分类由此开始。 至东晋李充编制《晋元帝四部书目》中, 把史书编为乙部,把荀勖所录的乙部书即所谓的诸子书编为丙部。 于 是,甲、乙、丙、丁四部图书的次序变为经、史、子、集。 可见,荀勖的甲 部,就是经部(黄宴的《四部分类是图书分类而非学术分类》中说:“四 部分类在早期初创时根本就是以甲乙丙丁为名称,显然是对书库中书 籍排列有所区分的简称。 ”笔者认为就算甲乙丙丁是书库中书籍排列 的简称,但甲部基本算经部,这点无疑)。 南朝宋时王俭撰《七志》一书, 第一类是经籍。 南朝梁时阮孝绪撰《七录》一书。 第一类也是经典。

四库分类法简介

四库分类法简介

我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法,简称四分法,其四大基本部类为“经、史、子、集”。

四分法发端于魏晋时期,至唐人编撰《隋书·经籍志》才正式确定“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

经部收录
集部收录汇集几个作者或一个作者的诗文集,如《唐五十家诗集》等,以及文学评论、戏曲方面的著作。

四部简介
经、史、子、集是我国图书分类的名称,统称“四部”,又可分为甲部、乙部、丙部、丁部。

“经部”指儒家的经典。

经部之下又有小类。

清代的《四库全书》经部之下又分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

“史部”即历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

《四库全书》史部之下又分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官职、政书、目录、史评等十五类。

“子部”包括政治、哲学、科技和艺术等类的书。

《四库全书》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共十四类。

“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著作等。

《四库全书》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五类。

这种四部分类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为一种传统分法,它在类分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四部分类法由初创至成熟的发展史

四部分类法由初创至成熟的发展史

四部分类法由初创至成熟的发展史摘要:我国古代图书分类主要以四部分类法为主,其从初创至完全成熟,大致经历了由七分法到四分法以至最终确立四部分类法的阶段。

汉刘向父子的《七略》开我国图书七分法的先河;而唐初官修《隋书·经籍志》以首次用经史子集四部命名分类的方式正式确立了四分法在古代目录学中的地位;直到清乾隆敕修《四库全书总目》,集四分法之大成,类目空前细密,分合也更趋合理,达到了我国古代四部分类法的高潮。

关键词:四部分类;七略;隋志;四库全书总目我国古代盛行的图书分类法,叫做四部分类法,其四大基本部类为“经、史、子、集”。

四分法发端于魏晋时期,至唐人编撰《隋书·经籍志》才正式确定“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

一、有关四部分类法的简介(一)含义:经、史、子、集是我国图书分类的名称,统称“四部”,又可分为甲部、乙部、丙部、丁部。

“经部”指儒家的经典。

经部之下又有小类。

“史部”即历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

“子部”包括政治、哲学、科技和艺术等类的书。

“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著作等。

经部代表著: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史部代表著:《史记》、《资治通鉴》。

子部代表著:《老子》、《庄子》。

集部代表著:《李太白集》、《杜工部集》。

这种四部分类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为一种传统分法,它在类分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二)有关目录:四部分类法是目录学分类法中的一种,熟悉目录学的知识有助于对四部分类法的了解。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有关目录学的知识。

目录分“目”与“录”两部分。

其中“目”指目次,为一书之篇名和次第,即《汉志》所谓“条其篇目”。

目录之“录”即指将校雠整理情况、著者生平、内容大要撰成的一篇叙录,即《汉志》所谓“撮其旨意”。

图书目录经史子集四部分法的形成过程

图书目录经史子集四部分法的形成过程
《隋书•经籍志》以后,四部分法成 了我国古典目录分类法的 主流。但是如何 用它来范围包括道、佛著作在内的全部书籍,如何将古代所有典籍按其性质分别隶属四部, 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附. [2]《广弘明集》卷三. [3]《初学记》卷十二. [4]《晋书》卷四十四. [5]《隋书》卷三十二. [6]余嘉锡《目录学发微―目录类例之沿革》. [7]《文选》 卷四十六《王文宪集序》李善注. [8]《广弘明集》卷三,阮孝绪《七录》.
作者简介:赵金鑫(1988―),女,山东临沂人,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研 究方向:古典文献学。
钱大昕《元史•艺文志》也说:“晋荀勖撰《中经簿》,始分甲乙丙丁四部,而子犹先 于史。至李充为著作郎,重分四部,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 而经史子集之次始定。”就是说史书由原来的丙部上升到第乙部 ,子书降到第三位丙部。从 此以后四部的格局基本确定。但是那时还不叫经、史、子、集,而叫甲乙丙丁。所以说此时 的四分法只是一种单纯的四分法(而且还包含佛经目录),可以说是四部分法的第一时期。
图书目录经史子集四部分法的形成过程 摘要:经、史、 子、集四 部分类是我 国古代图书 分类的主流 ,从汉代 一直到隋代 的《隋书 •经籍志》才真正形成。图书目录是文化和学术发展的反应,因此理清古代目录的类 例沿革,对研究我国古代文献、学术发展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目录 分类 经史子集 在目录中首次给群书分类首推汉时刘歆的《七略》。据《汉书》记载:“诏光禄大夫刘 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 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 刘向死后,刘歆承担了总结校书成果,建立系统目录的重任,并在 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撰成 了我国第一步综合性的分类目录《七略》,使国家的藏书有了统计,学术流派和文化水平得 到了反映。 《七略》是一部比较严格的综合性分类目录,虽已经亡佚,却被班固的《汉书• 艺文志》全部记载下来,所以其分类部次仍然可以看得到的。现据《汉志》将《七略》的分 类列于下: 辑略 六艺略:易 书 诗 礼 乐 春秋 论语 孝经 小学 诸子略:儒家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农家 小说家 诗赋略:屈赋之属 陆赋之属 荀赋之属 杂赋 歌诗 兵书略:兵权谋 兵形势 兵阴阳 兵技巧 数术略:天文 历谱 五行 蓍龟 杂占 形法 方技略:医经 经方 房中 神仙 有人因《七略》之名 而称之为七分,这 是一种误解。阮孝 绪《七录序》云: “其一篇 即六篇之总最,故以《辑略》为名。”所以《辑略》实际上相当 于现在目录的叙例,与分类 无关。所以刘歆《七略》实将群书分为六类,是一种六分法。 《七略》虽已久佚,但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容毁灭的,尤其在目录学方面。东汉的东莞、 仁寿阁和兰台的藏书都是依《七略》的体力而作,班固把《七略》改变成《艺文志》,成为 《汉书》的内容之一,自此成为史志目录的开端,以后王俭的《七志》、阮孝绪的《七录》 都是直接受了《七略》的启发。就连此后官私目录,无论怎样部居别次,都能看出《七略》 影响。所以说《七略》是我国目录学的开创,它奠定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基石,影响深远。 东汉时期的目录学成就,集中体现在班固所撰写的《汉书•艺文志》上。《艺文 志》是《汉书》 的一个组成 部分。《汉 书•艺文志》 前有总序, 概述了汉初 至成帝时 的图书事业、刘向校书的过程、刘歆完成《七略》和自己编成《汉书•艺文志》等内 容。《汉书•艺文 志》全书分 六大类,即 六艺、诸子 、诗赋、兵 书、数术和 方技。从 《汉书•艺文志》 的分类上可 以看出,《 汉书艺文志 》和《七略 》一样也是 一种六分 法。 魏晋时期目录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录是文献内容和学术的集中反映,文献的成分 变化了,目录的分类势必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自汉魏以来,文史典籍显著增加,兵书、术 数、阴阳书籍相对减少。《七略》的六分体系已难以适应此时文献资料的变化和发展,再加 上整理图书的多由秘书郎、秘书监、著作佐郎等担任,他们对数术 、方技方面的著作不怎么 专业,又不足够重视。因此这个时期的目录学主要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私家目录与佛典 目录的兴起;二是改《七略》和《汉书•艺文志》的六分法为四分法。 阮孝绪《七录序》系统总结了魏晋时期四部分类产生的情况: “魏晋之世,文集 逾广,皆藏在秘书 中外三阁,魏秘书 郎郑默删定旧文。 时之论者,

古典文献学名词解释

古典文献学名词解释

古典文献名词解释复习第二章古典文献的目录1、目录:目录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 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P712、目录学:目录学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探讨目录工作一般规律的专门学术,它是目录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P763、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略4、叙录:叙录或称书录解题、提要等列于书名之后,是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叙录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的结构成分,是古代目录学具有学术性和指示读书治学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P805、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创始于七略;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辑略是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因此实际上只有“六略”六类;六分法反映了当时学术和图书状况的实际;P846、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7、官修目录:即所谓“朝廷官簿”,一称官修目录,是封建社会由朝廷主持对国家藏书进行校理后所编的国家图书目录;自从西汉末年成、哀之时,刘向、刘歆父子等人编成的七略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由政府组织人力编修过这类目录,其中清乾隆时修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是这类目录书中最突出的代表作;P908、史志目录:即所谓“史家着录”,是指由史家编入史籍的目录;它包括历代“正史”中的或有些正史中原来没有而由后人补修的“艺文志”或称“经籍志”,有些朝代的“国史经籍志”,某些政书、专史中的目录书等;P92—979、补史志:正史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所缺甚多,后来学者尤其是清代学者纷纷补撰与补注,王重民先生在其普通目录学中称已“造成了一个小小的目录学的流派”;我们称这些补撰或补注正史的目录为“补史志”,或简称“补志”;P9210、私人藏书目录:即非官修的,由私人藏书家或学者私人撰修的目录书;或说起自南朝宋齐时目录学家王俭的七志,稍后又有梁阮孝绪的七录;私人藏书而又编制藏书目录,大概开始于南朝宋齐之时;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后,书籍易行,私人藏书风气日盛,私人藏书目录也愈来愈多;如唐代有名的三家:吴竞西斋书目、蒋或新集书目、杜信东斋集籍,宋代私家藏书甚富,现存宋代着名私人藏书目录有以下三家: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P93/94/96 11、丛书目录:丛书是一种按一定编辑原则汇聚群书的形式,它的特点是仍然保留所汇各书的书名和原有体例,再冠以一个总的书名如四库全书,一同抄刻或印行;这种形式很便于利用;P96/97 12、禁毁书目录:古代统治者因为政治或某种其他原因常销毁或禁止发行阅读某些书籍,为这类书籍所编制的目录称为“禁毁书目录”;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称“禁书目录”;P9813、七略: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辑略”是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如汉书颜师古注云“辑与集同,谓诸书之总要”,而不是图书分类;所以实际上只有“六略”六类王充论衡·对作曾直接称七略为“六略之书”,与当时校书分工的门类相同;P8414、别录:西汉末年汉成帝之时,刘向等进行大规模的整理图书与目录编制工作;刘向对所校各书校定新本,编写篇次,撰写一篇撮述全书大意的叙录,然后奏上;当时,他把所校各书的叙录汇集成编,称为别录;可知别录就是一部汇集诸书叙录的提要目录学着作;P7715、郡斋读书志:郡斋读书志晁公武着,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全书前有总序,四部各有大序,各类小序在每一类第一种书的提要中;每书写有提要,介绍作者生平,讨论书中要旨;或评论学术渊源,叙述篇章次弟;P9516、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共56卷,主要是根据他丰富的藏书历时20年而撰成;书中没有总序和大序,只有7类有小序,即语孟类卷三、小学类卷三、起居注类卷四、时令类卷六、农家类卷十、阴阳家类卷十二和音乐类卷十四;这些小序着重说明分类增设的原因,或叙述着录内容的分合变化,也反映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意图;17、通志艺文略:是宋元时代着名学者的重要着作;自经籍至物异等5门为所未有者,此外19门均为通典的原目或子目;书的内容起自上古,终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就其体例与内容来看,实为通典的扩大与续作,这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本书的取材中唐前以通典为基础,并进行适当补充;18、文献通考经籍志:郑樵着,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性史志目录 ,其思想的精华和核心是“会通”的观点 ,与会通思想紧密联系的是他的“类例”原则;艺文略在着录内容上和分类体系上的两大突破 ,极大地丰富了古典目录学宝库 ,对后世有着积极的影响;19、录鬼簿:元代的戏曲史料性着作,为着,全书为上﹑下两卷,共记述 152位杂剧及散曲作家,书中一些零星的记载,揭示了作家的活动和组织情况﹐并且透露了元代戏曲发展的线索﹐如院本的创作﹐杂剧作家的南迁﹐杂剧作家写南戏的情况﹐后期杂剧的音乐采用的情况等等;2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主编;编纂四书全书时,将“着录书、“书”逐一撰写提要,于乾隆四十六年汇编成此书,二百卷;收录古籍计一万零二百八十九种,是内容丰富、较系统的研究古典文献的重要工具书、解题式书目的代表作;21、书目答问:书目答问是撰写的一本举要性目承书;是作者因诸生不知“应读何书”及“书以何本为善”而为其开列的学习经史词章考据诸学指示门径的导读目录;书后附有别录及清代着述诸家姓名略;22、目录学发微:余嘉锡所作,其认为目录学的根本意义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在此思想指导下,本书对目录学的发展源流各种体制的利弊得失、历代书目的类例沿革都作了详尽的探讨,被杨树达先生誉为“透辟精审”之作;第三章古典文献的版本1.版本: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刻板也称雕版印书出现后为区别刻本和写本而使用的名称;因最初的印刷是以木板为原料雕刻而成,故“版本”又称“板本”;广义的“版本”又可以指一切形式的书本;另我们似可对“版本”的定义作出如下表述:由特定工艺制作的、具有特定形式和内容的图书物质形态;中国古籍版本学2.写本:又称手写本,是成书时以手写形式流传的本子,是印刷术发明以前书籍的主要版本形式,唐以前的纸书都是手写本;3.刻本:在木上刻字刷印而成的图书;4.手稿本:作者亲笔所写,多增删修改,一般有署名和序跋,最能体现作品原貌,可据以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过程;5.稿本:非作者亲笔所写,但经过作者的校改,一般有作者印鉴;这种稿本又称为清稿本,也能体现作品原貌;6.抄本:又叫传抄本,是根据底本传录而制成的副本;中国古籍版本学未经作者过目,更无作者笔迹;有的可能是从稿本过录,价值仅次于稿本;有的仅为转抄,其价值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些难见的珍本便依赖抄本得以保存;根据时代可以分为唐抄本、宋抄本、明抄本、清抄本等;时代难以确定的古代抄本统称为旧抄本;7.善本:珍贵难得的古籍刻本、写本,其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某一方面的特殊价值;不仅原本或接近原来的版本可称善本,大凡经过名家精校过后的版本都可视为善本;8.孤本:举世无双的本子;如宋刻三十卷本臣注文选、宋刻昌黎先生集考异等都是孤本;中国古籍版本学9.活字本:用活字排印的书本;根据制造活字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泥活字本、磁活字本、木活字本、铜活字本、锡活字本、铅活字本;10.影印本:采用照相制版等工艺使原书或原稿得以再现的复制本;影印本具有能够保持作品原貌、出版周期短、制作成本低、价格相对便宜的优点,它的版本价值主要依赖所影印的原本的价值;根据印版材料和工艺技术的不同,影印本可以分为石印本、胶印本、珂罗版印本等;11.卷轴装:又叫卷子装;中国古籍版本学把抄了书的纸粘连起来,形成长卷,在其尾端装上一根用木或竹做成的轴,收藏时用轴由尾端向前卷成一束,成为一卷;因此,卷轴装的纸本又称为卷子;卷轴装虽然有容量大的特点,但卷面过长,翻阅极不方便;12.旋风装:又称“龙鳞装”;是将裁成一定大小的纸两面书写,或将两页纸裱成一页两面书写,然后将写好的书页的一端依次粘贴在一张卷纸上,装上卷轴,就成为一本旋风装的书籍;旋风装不仅缩短了卷子的长度,而且增大了卷子的容量,且便于翻检;但是旋风装的散叶在卷曲后可能很难平复展开,反而增加了阅读的困难,因而这种形式后来也没有被普遍采用;13.梵夹装:本指古印度用梵文将经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的装帧,而后依次将贝叶经顺好,每页穿一圆孔,用两块长条形竹板或木板上下相夹,然后用绳穿过圆孔,在再逐页穿过每页圆孔,最后穿过另一板圆孔;绳头打起比圆孔大的疙瘩,以防脱出;这种装帧方式是两板相夹,又是梵文书写,故称梵夹装;14.经折装:一名折子装;是唐代后期产生的一种新的装订形式;其制作方法是将写好的长条折子,按照特定的行数,就像折扇那样均匀地折叠成长方形折子,再在前后分别加上两块硬纸片,保护封面和封底;中国古籍版本学15.蝴蝶装:由经折装演变而来;是以版心中线为准,版面向里对折,然后再一叶一叶重叠在一起,在折线处对齐,用浆糊粘再一起,另外三边切齐,再用硬纸连背裹住作封面;打开书,可以看到一整页,以版心为中轴,两边各半页,颇似展翅蝴蝶,故称蝴蝶装;16.包背装:是对蝴蝶装的一种改进;把印好的书页在版心中线处背面对折,让版心向外,单口向内,然后将单口粘连到裹背上,外面加上护叶和封面,这样就产生了包背装;这种形式的包背装也有其缺点:一是单口与包背纸的粘连比较费事,且粘连不牢则容易脱离散乱;二是为了粘连牢固使用过多的浆糊则容易造成生虫生霉,不利于书籍的保存;17.线装:是对包背装的一种改进;其基本方法和包背装一样,所不同的是,包背装用整纸裹背,而线装只在前后各加一张护页,连同正文用线装订在一起,不包书背;18.版面界栏:版面四周的边线,上方的叫“上栏”,下方的叫“下栏”,两边的叫“边栏”或“左右栏”,它们确定了版面的大小;19.行款:即行文的款式,包括行格和字数,通常以半页计算;20.版心:也叫中缝、书口、版口,指每页正中较窄的一格,格内常常刻有书名、卷次、页码、字数和刻工姓名;中国古籍版本学21.鱼尾:版心全长四分之一处的鱼尾形标志;以鱼尾数量区分,有单鱼尾、双鱼尾、三鱼尾等;以鱼尾的方向区分,有对鱼尾和顺鱼尾;以鱼尾的虚实图案区分,有白鱼尾、黑鱼尾、线鱼尾、花鱼尾等;中国古籍版本学22.牌记:又名碑牌、木记、墨围,俗称书牌子,是刻书的一种版本记录,相当于今天的版权页;牌记一般为长方形,也有作钟形、鼎形、琴形等其他形状;通常为一行或两行字,用以说明刻书的时间、地点或刻书人、刻书铺号等;23.书衣:也叫书皮,指包在全书最外层的一张纸,这张纸较厚,有保护全书的作用;明末毛晋汲古阁的书衣多用宋笺藏经纸或宣德纸,清初钱曾述古堂的书衣多用自造五色笺纸;第四章古典文献的校勘1、校勘:古又称校雠或雠校;雠chóu 仇,正字通:言相雠对也;韵会:犹校也;谓两本相复校,如仇雠也;由此可知,雠,本义为以言对答,以后逐渐引申,遂与校字义近,而用于校核文字;2、讹、脱、衍、倒:讹也称误,为文献中最常见的错误现象;文献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脱漏一字或数字成为脱文,也称夺文或阙文;原稿所无二传抄或出版过程中误增的文字称为衍文,亦称衍字、羡字;倒指文献在流传过程中产生文字前后次序颠倒错乱的现象;3、对校:对校就是将某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先选择一种版本作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逐字逐句地比较,把各本的异同记录下来;P1544、本校:将某种文献的上下文进行对比,找出其内容上与文字上的异同,从而确定与改正其错误的方法,称为本校;分为据相同词句、相同句式、对文、文义校勘;P1565、他校:用其他文献中的引文及相关文字来校勘某一文献称他校;陈垣指出:“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此等校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而有时非此不能证明其讹误;” P1576、理校:理校,即推理的校勘,是校勘工作的补充方法;当我们发现了书面材料中的确存在着错误,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供比勘时,就不得不采用推理的方法来加以改正;7、底本:底本是校勘时选用为主的本子,再用种种方法对这个本子进行校勘处理,这个本子就是校勘用的底本;一般情况下也可叫“工作本”; 选择底本要尽量选用善本;8、校本:凡经校勘的书称校本;校本是保存校勘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校本有两个优点:一是前人据以校书的某些版本及有关资料可能已经亡佚,常能在校本中觅得;二是凡勤于校勘者多为专家学者,他们的校勘成果当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P 1469、定本:书籍经过校勘,分别异同,判断是非,然后将自己认为正确的文字记录下来,即成定本;凡重新整理编排的文献常采用定本形式;P16510、校勘记:记录校勘内容与成果的文字,古人又名“异文”、“考异”或“辨证”、“辨误”;其撰写目的,一则说明校改的依据和理由,增加校本的可信性;二则备列异同,供读者分析选择;撰写校勘记,是校勘工作中的重要一步;第七章古典文献的标点1、句读:古人着书,一般不加标点符号,人们在读书时必须对如何停顿作出判断,这项工作,古代称为句读在一句话的结尾点断称为“句”,为便于阅读在一句话当中点分称为“读”;2、标点:宋代已经出现了标点一词;张舜微先生认为:“当时所谓的“标点”,必然是除句读外,还有符号;‘点’是指句读说的;至于‘标’,只是将书中重要的或特殊的内容,用各种符号打记下来以帮助记忆;有了这种符号,书中的要义,便可一望而知;传中所说‘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道理便在这里;”3、胡适:略4、顾颉刚:略5、古书句读释例:6、标点符号使用法: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使用法,适用于直行文稿,同年十月政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使用;1956年4月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了再版,主要用于横行文稿;P2327、古籍点校通例:针对古籍整理,中华书局编辑部草拟了古籍点校通例初稿,标点部分已发表于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编的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112期,颇适用于古籍标点工作;P2328、标点致误原因:一、不明古汉语词汇1.不明古音通假2.不明典故3.不明方言俗语;二、不明专有名词1.不明人名2.不明地名3.不明官名;三、不明文献名称;四、不明引文1直接引用的话未加引号 2非直接引用的话加了引号 3将两条引文误合在同一引号中;五、不明语法1.不明词类2.不明句式3.不明句子的成分和结构;六、不明文体;七、不明文意;八、文献有误; 9、标点方法:一、弄清全文和上下文义,二、参考已有的标点结果,三、要勤于查考,四、要注意利用文体特点第八章古典文献的注释1、训诂:“训”是解说,“诂”是古言;合起来讲便成为一种注释、翻译古书的工作的代名词;早期的训诂还主要是词、句的解释,后来其范围逐渐扩大,凡是对古书的注释都可以叫做“训诂”;P253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另一个字的读音,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及声调,拼读成被批注的音;P2643、串讲:或称串解、释句,就是解释一句或几句的意思;P2534、通释:即解释全章全篇的大意;P2545、义疏:起源于南北朝;其体例与“集解”大致相同,只是更为详尽;义疏有许多别称,如疏义、义记、义章、义宗、传义、章疏、讲疏等等,开唐疏先河;P2626、注疏: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和称注疏:十三经注疏;自汉以来,释经之书,有传、经、解、学等名目,今通谓之注;唐太宗诏孔颖达与诸儒,择定五经义疏,敷畅传疏,谓之正义,今通谓之疏;南宋以前,经疏皆各单行,至绍熙开始有合刊本,合称注疏;P2637、直解:全用白话文译释经书的一种方式;P2638、传:是转述的意思,是阐明经义的;最早的传,相传是孔子所做的易传,又称十翼;9、注:是注释中最通行的一种名称;以注名篇的注释,内容很广,注音、释义、阐述语法、说明表现方法或者修辞手段、阐释其他文化知识均可涉及,也有侧重一方的;P26010、笺:就是表识的意思,指引申、发挥,或补充、订正前人说法的一种注释;笺的体例是从汉郑玄开始的,实际是后世疏、正义的源头;P26111、章句:章句是在解释词义之外,再以分章析句的方式串讲经文大意,为的是使文章意义更为明显;它是传注的一种,但往往传注比较简明而章句则较为繁琐;P26212、集解:有两种情况,名同异实;一如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一如魏何晏的论语集解;13、疏不破注:疏即正义,是对“注”解释,疏解时一般不突破原书的范围即属不破注;P26314、如字:这个术语涉及多音字的问题;一字有多音,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依照它本来的读音去读,叫如字;P26515、声训:之言、之为言,这两个术语用来释义,但释者和被释者之间还有语音关系,或是同音,或是音近,或是双声叠韵;这种注释方法,称为声训或者音训;P26616、某,某也:最常见的注释格式;它采用判断句的形式,直释其义;这种格式,注释的内容很广,单词、词组、句子、实词、虚词、名物、制度都可用这种格式注解;P26917、以训诂代经文:18、信、雅、达:信、雅、达三者,是相互联系而又各有侧重的;所谓“信”,是真实,即孔子周易·乾卦·文言传中所说:“修辞立其诚”;指译文要忠实于原着,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旨,不能任意发挥;在语言、表达方式、艺术手法、文体特征等方面,译文与原文要最大限度地保持等值;译文脱离原文,违背“信”,其实就不是翻译,而是改写了;所谓“达”,是通达;要求译文要通达,通畅,通顺,明白,文从字顺;仅仅做到了“信”,字字对应,句句对译,但生吞活剥,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行文规范,读起来不通顺,还是会让人觉得晦涩难懂;所谓“雅”,则是要求译文要典雅优美,有文采;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明好的文章是优美的,有文采的;如果信、雅、达三者兼及,必是译文中的最高境界了,然而很难;在三者中,“信”是基础,如果失去“信”,译文如果不忠实原文,就是再明白畅达,再优美,再富有文采,也是不足取的;所以古典文献的今译,应当在“信”的基础上,求“达”、求“雅”;P27519、直译:就是按照原文的词序,逐字逐句对应地翻译;词语的意义、词性,词在句中的位置、句法结构,译文与原文都是对应的;这是古文今译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它能够保持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比较容易反映原文的句型结构和语言风格,方便读者借助译文去理解原文;20、意译:就是在不改变原文原着文意的前提下,可以调整原文的语法结构,调整原文的词序,也可以增减一些词语和句子,以达到使译文更符合原意,且更明确完善,更通顺自然;要注意的是在意译的时候,这些调整和增减绝不能随心所欲,不能任意滥用;P27521、八备:隋沙门彦宗撰辨证论曾有译才须具“八备”之说;他谈的是翻译佛经的人才,但其中“诚心爱法”、“耽于道术”、“不惮久时”、“不过鲁拙”、“不好专执”,以及“要识梵言,乃闲正译”,“粗谙篆隶,不昧此文”,是从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两方面讲述的,以之要求从事古典文献的翻译者,亦为不刊之言;只有具备敬业精神,具有严谨学风,又有熟悉、掌握古今汉语的能力,才能做好这一工作;P276。

《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比较——兼论典籍分类与学术观念变迁

《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比较——兼论典籍分类与学术观念变迁

《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比较——兼论典籍分类与学术观念变迁摘要:中国的“典籍分类”观念源于史官司籍、以类相存的传统,自“六经”萌芽,以《汉志》呈现出最早的“六分法”图书分类实践,到《隋志》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奠定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基本格局。

典籍分类与知识分类密切相关,从《汉志》与《隋志》体例上的差别可以看出两汉至隋唐学术观念的变迁,“典籍分类”伴随着中国学术自觉的进程而逐渐定型。

关键词:《汉志》;《隋志》;目录学;学术变迁中图分类号:Z812.3 文献标识码:AComparison between the "Hanshu·Yiwenzhi" and the "Suishu·Jingjizhi"——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classics and the change of academic ideasWang Qi(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81)Abstract: The concept of "classification of ancient books" inChina originated from the the fact that historians managed books and stored them in categories. From the germination of the "Six Classics"to the earliest practice of "six classification" of the Han Zhi, to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asic pattern of ancient Chinese book classification of the Sui Zhi with four parts of classics and history. The classification of ancient book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classification of knowledge. From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tyles, we can see the changes of academic concepts from the Han Dynasty to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ancient books" gradually took shape with the process of Chinese academic consciousness.Key words: "Han Zhi";"Sui Zhi"; bibliography; academic changes《汉书·艺文志》(下文简称《汉志》)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史志目录”,是班固在刘向《别录》与刘歆《七略》的基础上“爰著目录,略序洪烈”而成,记录了先秦至两汉最重要的典籍,《汉志》开始了正史记录图书的先例,此举对研究古代图书以及学术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源流概述

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源流概述

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源流概述作者:张莎莎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7期摘要:古代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了解、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然而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要更好的利用和研究古代典籍就要把汗牛充栋的典籍按不同的层次有机的组织起来,加以整理、编纂和分类,做到纲举目张,执简驭繁。

在中国历史上对文献目录的分类早已有之,历经了准备、创制、发展、兴盛的不同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分类原则与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

关键词:文献目录;源流;四部分类法我国历史悠久,典籍浩繁,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重要的学科及学术分类的观念,这一时期可以视为我国文献目录的准备阶段。

其后,两汉时期是文献目录的创制阶段,刘歆继承其父刘向遗志,利用天禄阁的政府藏书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东汉明帝时期由班固撰《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文志的先例,自此完成了具体、实用的目录体制的创立。

至隋唐一段时期为文献目录的兴盛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晋时四分法的出现,其后又经过诸多学者的不断调整和改进,最终完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定制。

一、四部分类法的产生魏氏代汉,采掇遗亡,与秘书中、外三阁藏之。

魏秘书郎邓默,删省旧文,除其浮秽,始制《中经》。

西晋时期,秘书监荀勖重编国家目录,依据魏秘书郎郑默的《中经》更辑新簿而撰《中经新簿》(亦称《中经新簿》或《晋中经簿》)。

《中经新簿》改刘向《七略》的分类法,始为四部,分甲乙丙丁四部,其中甲部记六艺及小学等书,乙部记诸子百家、兵书、兵家、术数,丙部记史事、皇览簿、杂事,丁部有诗赋,图赞和汲冢书。

从内容上看,甲、乙、丙、丁四部基本上就是后世经、子、史、集的分类方法。

可见荀勖在郑默《中经》的基础上,创立了四部分类法,并由此开创了我国图书四分法的源头。

古代图书分类方法演变历史

古代图书分类方法演变历史

古代图书分类方法演变历史对于古籍整理工来说,为古籍分类是前期工作中的一项关键环节。

如今的古籍整理工依然在沿用古代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那么了解其历史源流则是熟练运用分类法的基础。

四部分类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集大成者,它的形成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历史演变过程,肇始于秦汉,发展于隋唐,而完善于明清,最终定型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春秋战国之前,世存书籍数量十分稀少,尚未形成对文献分类的概念。

而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引爆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段文化繁荣期,各流派著述纷起,逐渐产生出文献分类的需求。

孔子率先进行了文献的分类整理,编成《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成为古代最早有史可据的文献分类。

秦朝因文化思想专制而进行的“焚书”之举,使得当时的图书文献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文献分类的发展一度陷于中断。

到了汉代,由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大繁荣,朝廷大力“广开献书之路”,又“置写书之官”,使文献典籍日益丰富。

于是,对于古代文献分类、辑录的要求又开始应运而生。

刘向(图片来自网络)西汉的刘向、刘歆父子受命对文献典籍进行校对整理,刘歆在父亲刘向撰著的《别录》基础上撰成《七略》,创建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图书分类体系。

《七略》原书已佚,但在《汉书·艺文志》的辑录中可窥其大概体系。

刘氏父子将当时的文献典籍总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共六大类。

类之下又分种,种下有家: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诸子略: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诗赋略:屈原赋等25家、陆贾赋等21家、孙卿赋等25家、杂赋12家、歌诗28家兵书略:权谋、形势、阴阳、技巧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耆龟、杂占、形法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七略》的“六分法”已基本形成了古代图书分类的大体结构。

三国时期魏国秘书郎郑默据皇室藏书编成《中经簿》,虽因原书散佚而无法睹其概貌,但它却奠定了晋代“四分法”产生的基础。

建国以来我国图书分类法的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图书分类法的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图书分类法的发展历程发表时间:2019-06-13T15:13:36.38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作者:王珺[导读] 通过梳理建国后主要的分类法,研究其发展的经历,领略分类法在制定及修订的历程。

(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河南开封 475004)摘要:通过梳理建国后主要的分类法,研究其发展的经历,领略分类法在制定及修订的历程。

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发展1.建国后我国的分类法的产生过程从1949年10月1日建国以来,我国主要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集体编著,张照、程德清主编的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简称《人大法》17个大类。

1952年编成草案,1953年出版。

1954年出版初稿第 1版,1955年出版增订第2版,1957年出版增订第 3版,1962年增订第4版,1982年出版第5版。

至此也为《人大法》的修订画上了句号。

1956年4月中央文化部社会文化建设管理局和北京图书馆组织中小型书馆图书分类法座谈会在北京图书馆召开,标志中型表的编制开始启动1957年8月开始公布试用。

1959年北京图书馆出版《中小型图书分类表草案》简称《中小型表》。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制的等级列举式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

1954年开始编写,1957年 4月完成自然科学部分初稿,1958年3月完成社会科学部分初稿,1958年1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

1959年10月出版索引。

1970年10月开始修订,1974年2月出版第2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和附表部分;1979年11月出版第 2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和社会科学部分;1982年12月出版第2版的索引。

1994年12第3版出版,并宣布至此再不推出修订版本,而宣告《科图法》的修订已经完结。

《山东法》由山东图书馆于1950出版草稿,1951年出版铅印本《图书分类新法》简称《山东法》东北图书馆在建国后也编著了《新图书分类法》简称《东北法》这些都是建国后的。

简述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2

简述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2

简述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2简述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摘要古代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了解、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然而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又无比繁复,要更好的利用和研究古代典籍就要把汗牛充栋的典籍按不同的层次有机的组织起来,对典籍加以整理、编纂和分类,做到纲举目张,执简驭繁。

在中国历史上对文献目录的分类早已有之,历经了准备、创制、发展、兴盛等不同的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分类原则与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晋时四分法的出现,其后又经过诸多学者的不断调整和改进,最终完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定制。

本文拟就对四部分类法的源流作浅要的论述。

关键词文献目录源流四部分类法我国历史悠久,典籍浩繁,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重要的学科技及学术分类的观念。

这一时期可以视为我国文献目录的准备阶段。

其后,两汉时期是文献目录的创制阶段,刘歆继承其父刘向遗志,利用天禄阁的政府藏书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东汉明帝时期由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术志的先例。

自此完成了具体使用的目录体制的创立。

至隋唐为文献目录的兴盛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晋时四分法的出现,其后又经过诸多学者的不断调整和改进,最终完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定制。

一、四部分类法的产生魏氏代汉,采掇遗亡,与秘书中、外三阁藏之。

魏秘书郎邓默,删省旧文,除其浮秽,始制《中经》。

西晋时期,秘书监荀勖重编国家目录,依据魏秘书郎郑默的《中经》更辑新簿而撰《中经新簿》(亦称《中经新簿》或《晋中经簿》)。

《中经新簿》改刘向《七略》的分类法,始为四部,“一曰甲部,记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

”①因此,从内容上看,甲、乙、丙、丁四部基本上就是经、子、史、集。

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

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

簡述中國文獻目錄四部分類法的源流摘要古代典籍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是人們瞭解、學習和研究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

然而中國古代典籍浩如煙海又無比繁複,要更好的利用和研究古代典籍就要把汗牛充棟的典籍按不同的層次有機的組織起來,對典籍加以整理、編纂和分類,做到綱舉目張,執簡馭繁。

在中國歷史上對文獻目錄的分類早已有之,歷經了準備、創制、發展、興盛等不同的階段,出現了許多重要的分類原則與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晉時四分法的出現,其後又經過諸多學者的不斷調整和改進,最終完成了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的定制。

本文擬就對四部分類法的源流作淺要的論述。

關鍵字文獻目錄源流四部分類法我國歷史悠久,典籍浩繁,早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重要的學科技及學術分類的觀念。

這一時期可以視為我國文獻目錄的準備階段。

其後,兩漢時期是文獻目錄的創制階段,劉歆繼承其父劉向遺志,利用天祿閣的政府藏書編成了我國第一部綜合性的圖書分類目錄——《七略》。

東漢明帝時期由班固撰《漢書·藝文志》,開創了根據官修目錄編制正史藝術志的先例。

自此完成了具體使用的目錄體制的創立。

至隋唐為文獻目錄的興盛發展階段,出現了許多重要的分類原則和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晉時四分法的出現,其後又經過諸多學者的不斷調整和改進,最終完成了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的定制。

一、四部分類法的產生魏氏代漢,采掇遺亡,與秘書中、外三閣藏之。

魏秘書郎鄧默,刪省舊文,除其浮穢,始制《中經》。

西晉時期,秘書監荀勖重編國家目錄,依據魏秘書郎鄭默的《中經》更輯新簿而撰《中經新簿》(亦稱《中經新簿》或《晉中經簿》)。

《中經新簿》改劉向《七略》的分類法,始為四部,“一曰甲部,記六藝及小學等書;二曰乙部,有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術數;三曰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四曰丁部,有詩賦,圖贊、汲塚書。

”①因此,從內容上看,甲、乙、丙、丁四部基本上就是經、子、史、集。

简述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2

简述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2

简述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摘要古代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了解、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然而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又无比繁复,要更好的利用和研究古代典籍就要把汗牛充栋的典籍按不同的层次有机的组织起来,对典籍加以整理、编纂和分类,做到纲举目张,执简驭繁。

在中国历史上对文献目录的分类早已有之,历经了准备、创制、发展、兴盛等不同的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分类原则与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晋时四分法的出现,其后又经过诸多学者的不断调整和改进,最终完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定制。

本文拟就对四部分类法的源流作浅要的论述。

关键词文献目录源流四部分类法我国历史悠久,典籍浩繁,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重要的学科技及学术分类的观念。

这一时期可以视为我国文献目录的准备阶段。

其后,两汉时期是文献目录的创制阶段,刘歆继承其父刘向遗志,利用天禄阁的政府藏书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东汉明帝时期由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术志的先例。

自此完成了具体使用的目录体制的创立。

至隋唐为文献目录的兴盛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晋时四分法的出现,其后又经过诸多学者的不断调整和改进,最终完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定制。

一、四部分类法的产生魏氏代汉,采掇遗亡,与秘书中、外三阁藏之。

魏秘书郎邓默,删省旧文,除其浮秽,始制《中经》。

西晋时期,秘书监荀勖重编国家目录,依据魏秘书郎郑默的《中经》更辑新簿而撰《中经新簿》(亦称《中经新簿》或《晋中经簿》)。

《中经新簿》改刘向《七略》的分类法,始为四部,“一曰甲部,记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

”①因此,从内容上看,甲、乙、丙、丁四部基本上就是经、子、史、集。

四部简介

四部简介

四部简介“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

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

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

《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

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

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

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

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

从此,四部分类法为大多数史志、书目所沿用。

除了上述四分法、六分法外,历代还有将古籍七分、九分以至十二分的,但都不占主导地位,这说明经过时间的检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当然,四部之下的各种类目,历代都有所变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

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

四部分类法

四部分类法
四部分类法
古代图书分类法的发展变化
汉 魏晋南北朝
经学方面--独尊儒术 诸子百家--内法外儒
诸子衰微
1、农家 受重视 2、道家 上升 三玄 多限于对《老》、《庄》作传义疏 3、名家 刘邵《人物志》 4、墨家 无 5、杂家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后世杂家著录书籍,多是儒家外有所兼 涉
农家条目,至为芜杂。诸家著录,大抵
辗转旁牵,因耕而及《相牛经》,因 《相牛经》及《相马经》、《相鹤经》、 《鹰经》、《蟹录》至於《相贝经》, 而《香谱》、《钱谱》相随入矣。因五 穀而及《圃史》,因《圃史》而及《竹 谱》、 《荔支谱》、《橘谱》至於《梅谱》、 《菊谱》 ……
3、小类后有案语
四部分类法最终确定
唐代初年,魏徵等修《隋书· 经籍志》,
直接以经、史、子、集代替了甲、乙、 丙、丁的称号,从此确立了以经、史、 子、集为部称的四部在图书分类体系中 的主导地位。 实际上集部后附有道经、佛经,共六大 类。
经部:
易、书、诗、礼、乐、春秋、 孝经、论语、纬书、小学 比《七录》增加纬书。
据《隋书
经籍志》,晋荀勗《新薄》
分类: 甲部:六艺、小学等; 乙部:古诸子百家、近世子家、兵书、 数术等; 丙部: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 丁部:诗赋、图赞、汲冢书。 荀勗所定甲、乙、丙、丁四部顺序是经、 子、史、集。
东晋,秘书郎李充“以类相从,分
作四部” 《晋元帝四部书目》将乙、丙两部 的顺序加以调换,奠定了四分法的 基础。

“《七略》之流而为四部,如篆隶之流而为行楷, 皆势之所不容已者也。史部日繁,不能悉隶以《春 秋》家学,四部之不能返《七略》者一。名墨诸家, 后世不复有其支别,四部之不能返《七略》者二。 文集炽盛,不能定百家九流之名目,四部之不能返 《七略》者三。钞辑之体,既非丛书,又非类书, 四部之不能返《七略》者四。评点诗文,亦有似别 集而实非别集,似总集而又非总集者,四部之不能 返《七略》者五。凡一切古无今有、古有今无之书, 其势判如霄壤,又安得执《七略》之成法以部次近日 之文章乎?--章学诚《校雠通义》

我国古籍分类法

我国古籍分类法

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过程, 而分类正是这个过程中的最基本, 也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分类是把一个属概念划分为若干种概念的思维过程。

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 人们通过比较, 揭示事物之间属性的异同, 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归并为较大的类, 再根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划分为较小的类。

分类既是科学认识和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也是信息整序的主要手段。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按其属性区分开来, 并归入一定的类。

这一思想虽未构成据以组织图书的分类体系, 还不能称其为图书分类法, 但它却为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法的形成和发展, 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的文献分类第一节《七略》分类法也叫做六分法大家都知道,孔子把当时的史册定为六艺, 也就是将图书分为六大类,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这是孔子对当时学术流派的系统总结, 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图书分类思想。

这一思想虽未构成据以组织图书的分类体系,还不能称其为图书分类法, 但它却为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法的形成和发展, 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所讲的即:真正的文献分类法。

汉代,文化学术繁荣,科学技术发达,文献种类与数量骤增,文献收藏利用频繁,文献组织工作如雨后春笋般地扩展,出现了官修、史探、专著三大类型的目录,形成了一定的工作体系,奠定了我国文献组织的坚实基础。

这一时期,文献组织也从简单幼稚走向成熟。

汉武帝时,下令征集全国图书。

公元前26年,汉成帝再次下令征集图书,命谒者陈农前往各地搜求遗书,聘请各方面专家,分工协作,对我国历史上对古籍的第一次大整理,为我国古籍的流传、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向去世后,哀帝又令刘向的儿子刘歆继承父业,刘歆综合群书《叙录》,将所收的书编成目录, 写出学术性的总论及各类的分论,即《七略》。

这部图书分类法的诞生, 比瑞士人吉士纳于年编的《万象图书分类法》要早。

《七略》原书在唐朝以后遗失了,现在只能在《汉书·艺文志》中见到《七略》的概貌。

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

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

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是文章引言的一部分,目的是对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进行简要介绍和概述。

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是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籍进行分类整理的一种方法。

通过这种分类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我们的学术知识和思想。

在概述部分,我们可以先介绍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的起源和发展。

这一分类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的学者们开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整理和分类,并形成了“四部”之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分类法逐渐完善和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基本分类方法之一。

接下来,我们可以简要介绍一下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的内容和特点。

根据这一分类法,传统的典籍可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

其中,“经”是指经典,如《周易》、《论语》等;“史”是指历史文献,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子”是指儒家的子部典籍,如《孟子》、《论衡》等;“集”是指杂家的集部典籍,如《韩非子》、《庄子》等。

四部分类法的特点在于其系统性和全面性。

通过这一分类法,我们可以将中国经典著作进行有序的归类,使得我们能够通过分类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些文献。

同时,这种分类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学科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涵盖,使我们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

综上所述,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起源于明代,经过演变和发展成为中国研究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种分类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通过这一分类法,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我们的学术知识和思想。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一篇长文的骨架,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组织方式。

本文的结构按照以下方式组织:1. 引言:首先,对国学典籍四部分类法进行引言,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这个主题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介绍四部分类法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本文的目的。

2. 正文: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四部分类法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内容和特点。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法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法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法我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法,经历了一个提出、完善和定型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约从西汉开始,经历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唐,有千年左右的时间。

从西汉到三国之前是图书分类法提出和探讨的时期。

探讨图书分类法的最早著作出现于西汉。

光禄大夫刘向“以通达,能属文辞”受到朝廷重视。

(《汉书·刘向传》)汉成帝命刘向等人总校群书。

刘向每校完一书,就为该书著录篇目,撰写提要。

刘向去世后,汉哀帝又令时为骑都尉的刘歆继承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

”西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汉书·艺文志》中所采用的图书分类法与刘歆的《七略》基本相同,共有“六略”。

从三国到南北朝是图书分类法得到完善的时期,“四部”分类法成为图书分类法的主流。

三国时已出现“四部”之名,但其确切的含义并非后来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

著名史学家周予同先生认为,汉、魏时人一般将“五经”之外的《乐》、《论语》、《孝经》、《小学》称为“四部”。

魏文帝曹丕在其所著《典论·自序》中说:“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

”从其表达的意思看,“四部”应在“五经”、“诸子”之外。

曹丕在《典论·自序》中所说的“四部”即为此意。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下册第24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西晋初年,秘书监荀勖将当时的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这才是我国历史上开始出现的真正的图书四部分类法。

荀勖历曹魏和西晋,自幼聪明好学,“十余岁能属文……既长,遂博学,达于从政,仕魏。

”(《晋书·荀勖传》)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清朝著名史学家钱大昕对荀勖的四部分类法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四部之分,实始于此。

”钱大昕还认为,荀勖的四部分类法与后来出现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所排次序不同,而是将“子”部放到了“史”部之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部分类法由初创至成熟的发展史摘要:我国古代图书分类主要以四部分类法为主,其从初创至完全成熟,大致经历了由七分法到四分法以至最终确立四部分类法的阶段。

汉刘向父子的《七略》开我国图书七分法的先河;而唐初官修《隋书·经籍志》以首次用经史子集四部命名分类的方式正式确立了四分法在古代目录学中的地位;直到清乾隆敕修《四库全书总目》,集四分法之大成,类目空前细密,分合也更趋合理,达到了我国古代四部分类法的高潮。

关键词:四部分类;七略;隋志;四库全书总目我国古代盛行的图书分类法,叫做四部分类法,其四大基本部类为“经、史、子、集”。

四分法发端于魏晋时期,至唐人编撰《隋书·经籍志》才正式确定“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

一、有关四部分类法的简介(一)含义:经、史、子、集是我国图书分类的名称,统称“四部”,又可分为甲部、乙部、丙部、丁部。

“经部”指儒家的经典。

经部之下又有小类。

“史部”即历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

“子部”包括政治、哲学、科技和艺术等类的书。

“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著作等。

经部代表著: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史部代表著:《史记》、《资治通鉴》。

子部代表著:《老子》、《庄子》。

集部代表著:《李太白集》、《杜工部集》。

这种四部分类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为一种传统分法,它在类分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二)有关目录:四部分类法是目录学分类法中的一种,熟悉目录学的知识有助于对四部分类法的了解。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有关目录学的知识。

目录分“目”与“录”两部分。

其中“目”指目次,为一书之篇名和次第,即《汉志》所谓“条其篇目”。

目录之“录”即指将校雠整理情况、著者生平、内容大要撰成的一篇叙录,即《汉志》所谓“撮其旨意”。

目次加叙录,构成一书之目录,而许多书的目录汇总在一起,便成为群书目录。

但后来袭用,把录之名专属于目,于是有篇目而无叙的也称为目录。

久而久之,连只记书名不载篇目的也冒称目录之名。

刘向是我国目录学的创始人,他对西汉时国家保存的图书进行的分类整理工作,开创了我国目录学工作的范例。

(三)图书分类的原因:1、查找方便。

书籍种类的繁多导致查找的艰难,把相近的数目统一编排分类可以使读者按照学术门类探求所需之书。

2、通过分门别类总结学术源流。

分类能从一个角度体现学术的发展历史状况。

清代学者章学诚所谓“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正是图书分类的目的。

历代的目录学家对图书分类皆有着重研究,从而各有不同的分类体系,反映在各代公私目录中,成为目录学发展的推动力量。

二、四部分类法由初创至成熟的发展过程: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沿袭着从“七分法”到“四分法”以至最终确立四部分类法的发展轨迹。

七分法以刘歆的《七略》为开端,此后南北朝宋王俭的《七志》、梁阮孝绪的《七录》纷纷沿袭七分法,形成了目录学中七分法的一大系统。

以《隋书·经籍志》为开端,《四库全书总目》为高潮,“四分法”渐趋一统之势。

1、汉刘向父子的《七略》开我国图书七分法的先河。

此后《汉书·艺文志》、《七志》、《七录》采用了七分法。

2、魏晋时期,由郑默的《魏中经簿》到荀勖的《晋中经簿》,开始改六略为甲、乙、丙、丁四部,分别对应《七略》各部分,其内容则很像后世的经、史、子、集四部,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

3、东晋李充编成《四部书目》,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按照经、史、子、集四部顺序的编排分类已略具雏形。

4、唐初官修《隋书·经籍志》首次以经史子集四部命名分类,正式确立了四分法在古代目录学中的地位。

5、直到清乾隆敕修《四库全书总目》,集四分法之大成,类目空前细密,分合也更趋合理,达到了我国古代四部分类法的高潮。

6、清同治年间,张之洞质疑四部分类法,编《书目答问》,另立丛书部,开创一种新的五部分类法。

以七分法和四分法为两种主流分类法为依据,具体可以详细分为:(一)七分法1、《别录》和《七略》:西汉光禄大夫刘向受汉成帝之命校经传、诸子、诗赋三类图书,苦心孤诣近二十年为诸多整理成定本的图书撰写了目录。

有人将这些目录汇编在一起,“别集众录”,即成一部提要书目总编——《别录》。

其内容包括书名篇目、叙述校勘经过、介绍著者生平思想、说明书名含义、著书原委与书的性质、辨别书的真伪、评论思想或史实的是非、剖析学术源流以及确定书的价值。

刘歆在其父《别录》的基础上总群书而向哀帝进上《七略》。

《七略》分群书为六大类三十八小类,详目如下: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诗赋略:屈赋之属,陆赋之属,荀赋之属,杂赋,歌诗;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方技略:医经,医方,房中,神仙。

特点:《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总目录,它比欧洲第一个正式的图书分类表,1545年瑞士人吉士纳(Konard Nesner)的《万象图书分类法》(Bibliotheca universals)要早一千五百余年。

《七略》承袭了《别录》的分类法而更为严格。

(1)其图书分类法实际是六分法。

六略之前还有《辑略》,但因为其中《辑略》不是单独一类,不过是其他六类的总要,所以《七略》采用的是六分法。

即梁阮孝绪《七录序》云:“其一篇即六篇之总要,故以《辑略》为名。

”(2)史部书籍并没有取得独立的地位。

由《七略》的六大分类内容不难看出,后来成为图书类别中一大部类的史部书籍并没有单独给予列出分类,而仅仅是附在《六艺略》的春秋家后。

原因:魏晋以前的史学并不发达,史籍的数量较少。

所以说魏晋以前出现了有史籍、无史部的特殊情况。

从魏晋时期开始,为适应实际的需要分类改革应运而生:一方面汉魏之际的动乱导致图书的散乱分离,从而产生重新整理和编目图书的需求;另一方面史学的发达和史学著作的增多与原来的附目地位不相适应,分类编目有重加调整均衡的必要。

《七略》奠定了我国图书馆目录的基础,开我国图书七分法的先河,对我国的目录学、图书分类法、图书编目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以后的公私藏书,都纷纷效法,编制藏书目录。

2、《汉书·艺文志》《汉书》东汉班固在其父班彪所著《史记后传》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历时二十余年写成。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目录书,是班固依据《七略》编成的。

它不仅著录了西汉官府的藏书,而且还分析了学术源流和派别,是我国目录学史上一篇杰出的代表作。

全书分六大类,即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和方技六略。

班固删取《七略》中原有的第一部分《辑略》改称为“序”,所以《汉志》虽无《辑略》之名,却存《辑略》之实。

班固在我国目录学史上的贡献,就在于他开始了史书收入书目的办法,并创立了又一种目录类型——史志目录。

3、《七志》继承刘向父子《七略》分类体系而又有所发展的是刘宋时期王俭的《七志》。

王俭仿《七略》体裁,分《七志》为七类和二附:经典志,记六艺、小学、史记等;诸子志,记古今诸子;文翰志,记诗赋;军书志,记兵书;阴阳志,记阴阳图纬;术艺志,记方技;图谱志,记地域及图书;道经,记道教经籍;佛经,记佛教经籍。

《七志》相比较与《七略》增加图谱一类,成为七分法,又附道经佛经二录,实际为九类。

4、《七录》七志之后有梁阮孝绪著《七录》,分为内外篇,以经典录、纪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技录合为内篇,佛法录、仙道录为外篇。

《七略》、《七录》虽以“七”命名,实非七类,《七录》才是真正的“七分法”。

(二)、四部分类法的演进过程背景: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争频繁,政局动荡的年代,但图书事业则由于文化发展而有所发展。

当时不仅有外来的佛经译书,在文史方面如五言诗、乐府诗、文学批评著作、起居注、地方志和氏族谱等等,在数量上都有所增多,需要搜集整理。

同时,史部书籍数量的增多都对目录学分类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此一背景下,四部分类法逐渐形成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学术的发展,变化引起了目录学分类相应的改变,以《七略》为代表的汉代六分法逐步向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演变过渡,至唐代四部分类法才最终确定,此后一直在封建社会的图书分类法中居于正统地位。

1、《中经》魏晋以来,典籍日众,《七略》所有各部难以尽收。

于是另一种概括之法——四部分类法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郑默所撰的《中经》很可能是第一部以四部分类法分类的国家图书目录。

又有人认为四部分类方法创始于西晋荀勖的《中经新簿》,而《中经新簿》又是根据魏人郑默的《中经》编成的。

据梁阮孝绪的《七录》序中所说:“荀勖因魏《中经》更著《新簿》。

”总之,《中经》在我国古代四部分类方法初创及至最终确立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容小觑的地位和作用,对我国图书分类学作出了开创四分法的贡献。

《中经》是国家内部藏书目录的意思。

撰者郑默,字思元,开封人。

在任魏秘书郎时,郑默主管图书工作,“考核旧文,删省浮秽”,撰成《中经》。

可惜的是这部目录佚散,并且由于缺乏具体记载,使我们很难对其内容和成就作出评价。

2、《中经新簿》四部分类法真正确立,始于西晋学者荀勖。

荀勖因魏《中经》更籍新簿,叫做《中经新簿》。

此书正文14卷,另附佛经2卷,共著录图书1885部,20935卷。

是中国较早的一部以四部分类为主的书目。

内容特点:(1)开创甲、乙、丙、丁四部分类。

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书、术数;丙部记史记、旧事、杂事等;丁部为诗赋、图赞、汲冢书;四部之外,附佛经一部。

一共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

(2)史籍已独立分为一部。

(3)其甲、乙、丙、丁对应的次序分别为经、子、史、集,与后来经史子集的次序有差异。

“晋荀勖撰《中经簿》,始分甲乙丙丁四部,而子犹先于史。

”《中经新簿》的主要成就是开创了四部分类法,变革了图书分类的体系。

它反映了《七略》以后由于学术发展,文化典籍增多的情况。

缺点是只记书名、卷数与作者,没有提要或题解。

3、《晋元帝四部书目》在目录学史上,正式确定将甲、乙、丙、丁的分类顺序分别对应经、史、子、集的,是东晋人李充。

他主持编制了《晋元帝四部书目》。

其四部分类与荀勖相同,但次序有所变更。

清代学者钱大昕说:“至李充为著作郎,重分四部: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

而经史子集之次始定。

”李充虽然确定了经史子集的次序,但其并不用此名目,而仍称之为甲乙丙丁。

李充这一四部分类编次方法,一直被后世所沿用。

4、四部分类法正式确立——《隋书·经籍志》唐初官修的《隋志》由魏徵、李延寿和敬播等编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