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体介绍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 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 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作者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山西 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 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 “韩柳”。代表作有《永州 八记》、《三戒》、《捕蛇 者说》等。
参差( cēn )( cī ) 缀( zhuì )
翕( xī )
佁( yǐ )
怆( chuà ng)
Leabharlann Baidu
邃( suì)
龚( gōng)
字词解释
篁竹: 成林的竹子。篁,竹林。
坻: 水中高地。
屿: 小岛。
嵁: 不平的岩石。
翠蔓: 翠绿的藤蔓。 佁然: 愣住的样子。 悄怆幽邃: 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俶尔远逝: 忽然向远处游去。俶尔 ,忽然。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包围 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感到心神 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 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呆得太久,就 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 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两个 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健康的审美 情趣。
学习重难点
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 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 3、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3、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作者这样描写潭上景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4、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 “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的确 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 “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 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 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 不尽是石的冰凉,不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 的心境。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 地位,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 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 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 《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写作背景
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 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 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由 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韦皋 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 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 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飞景佳丽的地方, 记下了其中八处名胜:西山、钴鉧潭、钴鉧 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 小石城山。
永州 西山
永州 钴鉧潭
永州 袁家渴
永州 石渠
永州 石涧
小石城山
读准字音
篁( huá ) ng 屿( yǔ ) 坻( chí ) 嵁( kān )
导入新课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 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 用,放之山下。虎见之,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 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 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 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一词多义
以: 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 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动词,“成为”)
清: 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可: 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差: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全石以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 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从小山岗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 林听见水声,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珮、玉环 相碰撞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于是 砍伐竹子开出道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 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透明。潭由整块的 石 头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 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形成小石礁、小 岛屿、 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 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 象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 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 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 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身象北斗七 星那样曲折,水流象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有 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淹没了,隐隐约 约可以看得出。那石岸的形势象狗的牙齿那 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古今异义
1、乃记之而去 古:离开; 今:前往。 2、小生 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整体感知
第一段:叙写寻潭的过程, 概写石潭的全貌。 第二段:写潭水与游鱼。 第三段:写潭溪与岸势。 第四段:写潭上人的感受。 第五段:记同游者。
译文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课文讲解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从小山丘向西边走一百二十步,隔着一片 竹林,听见水的声音,非常悦耳,好像佩在身 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一样,心中高兴 而好奇,想看看究意是怎样的一片水,于是砍 倒竹子,辟开一条道,这样就发现了隔着竹林 的小石潭。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小石潭的全貌是: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 的部分,有的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四周树长得很茂 密,高高低低,随风飘摇;潭水很清,有鱼儿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