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

合集下载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怎么回事?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怎么回事?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病因,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因
*一、发病原因
几乎所有细菌均可引起本病。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大多由毒性强烈的细菌侵入心内膜所致,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杆菌等。

这些细菌毒力较强,起病急,病情重,常继发于其他部位的感染,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如脑膜炎、肺炎、血栓性静脉炎等,有时伴有其他器官的转移性化脓病灶。

通常发生于正常心脏。

*二、发病机制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在发病机制上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
炎有所不同,50.0%~60.0%发生在正常的心瓣膜上。

病原微生物一般来自皮肤、肌肉、骨骼或肺等部位的活动性病灶,其毒力较强,具有高度侵蚀性(如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和黏附力,可直接侵犯瓣膜引起感染。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因,急性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
最具特征的是新出现的病理性杂音或原有 杂音的改变。
临床表现及体征
皮肤及其附属器和眼的五大表现:皮肤淤 点,Osler小结,Janeway斑,Roth斑,甲 下线状出血
脾大:30%患者,与病程有关 贫血:为轻、中度
瘀点
petechiae
指和趾甲下线状出血 splinter hemorrhage
Roth斑:视网膜卵圆出血斑,中央为白色
Osler结节:指和趾垫出现豌豆大的红或紫色痛性结节
19
Janeway损害:手掌和足底处直径1~4mm无痛性出血斑
20
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 脾大 贫血 杵状指(趾)
21
常见并发症
心脏:心衰(首位死亡原因),心肌脓肿,心 包炎,心肌炎;
动脉栓塞:约5%-30%,见于任何器官组织; 细菌性动脉瘤:较少见,约3%-5% 转移性感染:可在任何部位形成(金葡菌及念
超声心动图
➢ TTE/TEE结果阴性不能完全排除IE,因为在有严 重瓣膜病变(二尖瓣脱垂、退行性钙化、人工瓣 膜)、赘生物很小(<2 mm)、赘生物已脱落或 未形成赘生物者中,超声不易或不能检出赘生物。
➢ 超声心动图也可能误诊IE,因为有多种疾病可显 示类似赘生物的图像,如风湿性瓣膜病、瓣膜黏 液样变性、瓣膜血栓、腱索断裂、系统性红斑狼 疮患者、心腔内小肿瘤(如纤维弹性组织瘤)等。
血流动力学
常与原发的心脏病变及所侵犯的瓣膜有关。赘生 物可导致或加重瓣膜的狭窄和关闭不全;瓣叶穿 孔,乳头肌及腱索的缩短或断裂,亦可导致或加 重瓣膜关闭不全,而引起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此外,发热、贫血可增加心肌的耗氧和损害,从 而诱发或加剧心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及体征
发热:见于95%以上患者,为驰张热。 心脏杂音:见于90%患者,且杂音易变,

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

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

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心内膜炎主要系心瓣膜的炎症。

有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如风湿性、红斑狼疮性、类风湿性)两大类。

临床上以感染性为主,多数由细菌感染引起,故又称细菌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依其发病基础,细菌毒力的不同,又分为急性与亚急性。

但由于细菌毒力与人体抵抗力对比间常有个体差异,同一细菌在不同病人中可以有不同临床差别,再加上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两者临床表现,已无明显界限,有时难以严格区分。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Acute Infective Endocarditis)病因常因致病力强的细菌引起,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为多见。

这些细菌毒力较强,起病急,病情重,常继发于其他部位的感染,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如脑膜炎、肺炎、血栓性静脉炎等,有时伴有其他器官的转移性化脓病灶。

通常发生于正常心脏。

病理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50-60%发生于正常心瓣膜,瓣膜及腱索可有溃疡穿孔,腱索断裂及大而脆的赘生物,赘生物脱落为细菌栓子,导致栓塞及迁移性脓肿。

临床表现主要为:①败血症表现,起病急,进展快,有高热,寒战、乏力等中毒症状。

②皮肤出血点及栓塞现象。

③心脏表现,早期多无杂音,个别起病后短期内出现新的杂音并迅速变为高调、粗糙、及出现心力衰竭。

④葡萄球菌感染可并发肺脓肿、脑脓肿及其他迁移脓肿,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抽搐、偏瘫等。

⑤白细胞增加,进行性贫血,多次连续血培养阳性率较高。

诊断及鉴别诊断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为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尤其在心脏无杂音时,本病常为原发感染所掩盖,易于漏诊,对一周以上的发热,需注意心脏听诊改变,皮肤出血点及栓塞现象。

常需与流行性感冒、急性关节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急性肾盂肾炎等鉴别。

近年来,由于心脏外科学手术的进展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不典型或特殊类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有日渐增加之势,如人工瓣膜置换术,血液透析或先心病矫正术后,均增加了心内膜感染机会,对手术后发热患者,应提高警惕。

感染性心内膜炎疾病详解

感染性心内膜炎疾病详解

疾病名:感染性心内膜炎英文名:infective endocarditis缩写:IE别名:传染性心内膜炎疾病代码:ICD:I33.0概述:心内膜炎(endocarditis)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内膜炎症病变,常累及心脏瓣膜,也可累及室间隔缺损处、心内壁内膜或未闭动脉导管、动静脉瘘等处,按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非感染性心内膜炎包括:风湿性心内膜炎、类风湿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心内膜炎、新生儿急性症状性心内膜炎等,此处主要阐述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在过去常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个类型。

急性者多发生于原无心脏病的患儿,侵入细菌毒力较强,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程在6 周以内。

亚急性者多在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感染毒力较弱的细菌,起病潜隐,进展相对缓慢,病程超过6 周。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本病的病程已延长,临床急性和亚急性难以截然划分,致病微生物除了最常见的细菌外,尚有真菌、衣原体、立克次体及病毒等。

近年来随着新型抗生素的不断出现,外科手术的进步,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率已显著下降,但由于致病微生物的变迁,心脏手术和心导管检查的广泛开展,长期静脉插管输液的增多等因素,本病的发病率并无显著下降。

流行病学: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为每年 1.7/10 万~4.2/10 万。

国外报道,20 世纪30 年代感染性心内膜炎占住院患儿的1/4500,80 年代占1/1280,其他报道为1/500~1/1000。

国内,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1964~1999 年共收治感染性心内膜炎 72 例,年收治2 例,其中前20 年年收治1.7 例,后16 年年收治2.3 例。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总结1957~1966 年感染性心内膜炎,占同期住院患儿的 1/1133,1967~1976 年为1/568,1977~1986 年为1/225,提示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

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

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通常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心内膜而引起。

该病症具有多样的临床表现,且易被漏诊,因此对其诊断标准的准确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治疗该疾病。

1. 临床表现。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贫血、全身乏力、心脏杂音等。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皮肤瘀点、脾大、关节疼痛等表现。

然而,由于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2. 实验室检查。

血培养是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患者血液进行培养,可以明确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从而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此外,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的检测也有助于判断炎症程度及病情变化。

3.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瓣膜的形态、功能及是否存在赘生物等特征,有助于判断病变的程度及类型。

此外,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像学检查也可作为辅助手段进行诊断。

4. 诊断标准。

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HA)的相关指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两方面,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上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临床医生在诊断该疾病时,应当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以确保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希望本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有所帮助,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疑难病例讨论--感染性心内膜炎 ppt课件

疑难病例讨论--感染性心内膜炎  ppt课件
(3)栓塞症状视栓塞部位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发生于病程后期,但约1/3的患者为首发症状。皮肤栓塞可见散在 的小瘀点,指趾屈面可有隆起的紫红色小结节,略有触痛,此即Osler结节;内脏栓塞可致脾大、腹痛、血尿、便血,有时脾大 很显著;肺栓塞可有胸痛、咳嗽、咯血和肺部啰音;脑动脉栓塞则有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抽搐甚至昏迷等。病程久者可见 杵状指、趾,但无发绀。 同时具有以上三方面症状的典型患者不多,尤其2岁以下婴儿往往以全身感染症状为主,仅少数患儿有栓塞症状和(或)心脏杂 音。 常见部位:二尖瓣左房面,二尖瓣腱索,主动脉瓣左室面,左室心内膜,肺动脉内膜。
ppt课件
2
病因:

引起心内膜感染的因素有: 1.病原体侵入血流 2.心瓣膜异常 引起菌血症、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并侵袭心内膜。 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寄居繁殖。



3.防御机制的抑制 肿瘤患者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和器官移植患者用免疫抑制剂。临床经过与病原微生物有关, 病原微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真菌等。传统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类,其临床经过及病理变化均有所不同。急性感染 性心内膜炎是由于被累心内膜常有溃疡形成,故又称为溃疡性心内膜炎。此类心内膜炎起病急剧,多由毒力较强 的化脓菌引起,其中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化脓链球菌。通常病原菌先在机体某局部引起化脓性炎症 (如化脓性骨髓炎、痈、产褥热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肿瘤、心脏手术、免疫抑制等)病原菌则侵入血 流,引起败血症并侵犯心内膜。此型心内膜炎多发生在本来正常的心内膜上,多单独侵犯主动脉瓣,或侵犯二尖 瓣。亚急性者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首先为心脏瓣膜病,其次为先天性血管病。
感谢您的观看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ppt课件
16
ppt课件

《感染性心内膜炎》课件

《感染性心内膜炎》课件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菌类型选择敏感抗生素 ,早期、足量、全程治疗,以降
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复发率。
抗凝治疗
对于伴有血栓形成或栓塞的患者 ,需要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
等,以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
止痛治疗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 止痛药进行对症治疗。
手术治疗
心脏瓣膜置换术
对于严重瓣膜损伤或瓣膜赘生物导致 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心 脏瓣膜置换术。
03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鉴 别诊断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出现发热、心脏杂音、贫 血、脾肿大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培养阳性,白细胞计数 升高,贫血,血沉加快等 。
超声心动图检查
发现心内膜赘生物,同时 排除其他心脏疾病。
诊断方法
以确定 病原体的种类。
通过手术获取心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 查,以明确诊断。
赘生物摘除术
对于赘生物较大或位于关键部位的患 者,可以进行赘生物摘除术,以恢复 瓣膜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其他治疗
支持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需要进行支持治疗, 如强心、利尿等。
预防并发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 常等,需要积极预防和治疗。
05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与预 后
分类
根据病程和临床表现,感染性心 内膜炎可分为急性感染性心内膜 炎和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流行病学特征
01
02
03
发病率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 较低,但随着医疗技术的 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易感人群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发生 于有心脏瓣膜病、先天性 心血管病、长期使用抗生 素、免疫抑制剂等人群。

第10章感染性心内膜炎-内科学第8版第二篇

第10章感染性心内膜炎-内科学第8版第二篇

.
35
பைடு நூலகம்
治疗
(一)抗微生物药物治疗
1.经验治疗(病原菌未培养出时)
➢ 急性IE:
萘夫西林2g q4h IVgtt +氨苄西林2g q4h或庆大霉素 每日160-240mg
➢ 亚急性IE
青霉素为主,或加庆大霉素 不能耐受β-内酰胺酶时,用万古霉素每日30mg/kg/d+
环丙沙星800mg分2次ivgtt,疗程4-6w
.
13
临床表现
(二)心脏杂音
➢ 产生的原因:基础心脏病和/或心内膜炎导致瓣 膜损害
➢ 急性:比亚急性者更容易出现杂音强度和性质的 变化或出现新的杂音。
.
14
临床表现
(三)周围体征
瘀点
➢ 多为非特性
➢ 近年来已经不多见线状出血 ➢ 原因:微血管炎或微
周围体征
Roth斑
栓塞
Osler结节
Janeway损害
.
52
(一)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瓣膜再置换术适应证
➢ ①因瓣膜功能不全致中至重度心力衰竭; ➢ ②真菌感染 ➢ ③充分抗生素治疗后持续有菌血症; ➢ ④急性瓣膜阻塞; ➢ ⑤X线透视发现人工瓣膜不稳定 ➢ ⑥新发生的心脏传导阻滞
.
53
(二)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
1.致病菌最常来源于皮肤,药物污染所致者较少见。 主要致病菌是金葡菌,其次是链球菌、G-杆菌和真 菌。
.
15
临床表现
(四)动脉栓塞:赘生物栓塞
➢ 体循环栓塞 ➢ 肺循环栓塞:肺梗死、肺坏死、脓气胸
(五)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
➢ 脾大:免疫系统激活 ➢ 贫血:多见于亚急性患者,表现为苍白乏力和多
汗。多为轻中度贫血。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四节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心内膜炎,主要是由细菌引起,故也称为细菌性心内膜炎,通常分为急性和亚急性心内膜炎两种。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一、原因主要由细菌引起,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亦可引发本病。

二、病理变化与临床联系1.心脏常发生在已有病变的瓣膜上,如风湿性瓣膜病。

在瓣膜表面形成单个或多个较大且大小不一的菜花状或息肉状赘生物,赘生物呈污秽灰黄色,质松脆,易破碎,脱落。

镜下赘生物由纤维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坏死物及细菌菌团组成,赘生物脱落后瓣膜上可形成溃疡。

瓣膜的损害可造成瓣膜狭窄和(或)闭锁不全。

临床上可出现心脏杂音和心力衰竭。

2.血管细菌毒素和赘生物脱落形成的栓子,可引起动脉性栓塞和血管炎。

3.肾炎赘生物脱落可形成微栓子,栓塞在肾脏引起局灶性肾小球肾炎,或因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基底膜引起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4.败血症细菌和毒素的长期作用,致病人发热、肝脾肿大、白细胞增多、贫血等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重要知识点: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是草绿色链球菌。

心脏病变主要累及已有病变的瓣膜,在瓣膜上形成大小不一、多个较大的赘生物,赘生物易脱落,含有细菌。

脱落后形成栓子,可引起器官、组织的栓塞。

同时有细菌的感染,可引起败血症。

例题:1.一位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下床活动后出现意识逐渐模糊至昏迷,并有右侧偏瘫。

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肺动脉栓塞B.脑动脉栓塞(答案)C.心冠状动脉栓塞D.右上、下肢动脉栓塞E.右上、下肢静脉栓塞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致病微生物是:A.大肠埃希菌B.草绿色链球菌(答案)C.溶血性链球菌D.结核分枝杆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第四节肺癌一、肉眼类型肺癌的肉眼形态多种多样,根据其部位和形态可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弥漫型三种主要类型。

1.中央型是从主支气管壁或叶支气管壁发生的肺癌,最为常见,癌肿位于肺门部。

早期表现为局部管壁弥漫增厚,或自管壁长出息肉状、乳头状物突出于腔内,使管腔狭窄甚或闭塞,晚期癌肿沿支气管壁纵深方向浸润扩展,除浸润管壁外还累及周围肺组织、支气管及肺淋巴结,在肺门部融合成环绕癌变支气管的巨大癌肿。

第10章感染性心内膜炎(九版循环内科学)

第10章感染性心内膜炎(九版循环内科学)

关节炎、心包炎和微血管炎(引起皮肤黏膜体征和心
肌炎)
13
自体瓣膜IE 临床表现
(一)发热 是最常见的症状(例外:老年、心肾衰竭重症患者)
➢ 亚急性 可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非特异 症状。 可有弛张热(<39℃),午后及晚上高。常见头痛、背痛、 关节痛
➢ 急性: 有寒战高热,呈爆发性败血症过程 突发心衰常见
2.规范IE诊断流程:仍推荐改良的Duke标准,同时强调需根据临床表现 、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等综合分析作出诊断。共识规范了血培养的 操作流程,以提高致病菌的阳性检出率和准确合理地选用抗生素。也对 不同情况下超声心动图(包括经胸和经食管途径)的应用和流程作了循 证推荐。
*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IE)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
18
自体瓣膜IE 临床表现
(四)动脉栓塞:赘生物栓塞
➢ 体循环栓塞 ➢ 肺循环栓塞:肺梗死、肺坏死、脓气胸
(五)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
➢ 脾大:病程>6周者多见,急性者少见。 ➢ 贫血:较为常见,尤其多见于亚急性患者,表现为苍白乏
力和多汗。多为轻中度贫血。
19
自体瓣膜IE 并发症
(一)心脏
内科学第九版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十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IE)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心内科 刘培光
1
IE概述
心脏是人体温度最高的 地方,很少患肿瘤,如
果患IE,说明心脏功能 受到严重损害或身体抵 抗力明显下降,邪不胜
正。
定义: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一般因细菌、
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循血行途径直接感染心脏瓣膜、 心室内膜或邻近大动脉内膜,伴赘生物形成。而心肌炎

第十五章感染性心内膜炎ppt课件

第十五章感染性心内膜炎ppt课件

大小不等,单个或多 个,息肉状/菜花状, 污秽,灰黄色,干燥质 脆,易脱落
由血栓,细菌菌落,炎 细胞,少量坏死组织 构成, 瓣膜破坏稍轻 伴肉芽组织
除心脏病变外,赘生物脱落可形成血栓栓 塞。
细菌毒素和引发的异常免疫反应可造成小 血管的损伤,在皮肤、粘膜和眼底形成出 血点。
3.病理变化及其与临床联系
(1)心脏
病变主要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膜,在瓣膜 表面形成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菜花状或息肉状赘 生物(比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小,比风湿性心内膜 炎大),严重时瓣膜可发生溃疡、穿孔
临床上可听见相应的杂音, 与赘生物形成有关
(2)血管
由于细菌毒素和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子,引起动脉栓塞和 血管炎。栓塞多见于脑,并引起相应部位的梗死。栓子来源 于赘生物浅层,含菌少. 因此, 一般不引起败血性梗死,无菌性 梗死.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6. 病变特点
(1)引起急性化脓性心瓣膜炎,在受累的心瓣 膜上形成赘生物.
(2)赘生物由脓性渗出物、血栓、坏死组织及 细菌的菌落组成
(3)赘生物脱落形成含菌性栓子,可引起心、 脑、肾的败血性梗死,梗死处继发血栓形成
1.病因
本病由毒力弱的草绿色链球菌引起,多侵 入原有病变的瓣膜。细菌从全身的各感染 灶入血再侵入瓣膜。
由于毒素作用,微小血管壁受损,发生漏出性出血.临床表 现为皮肤、粘膜及眼底出血点(Roth点),部分病人由于 皮下小动脉炎,在指、趾末节、或大、小鱼际处,出现紫红 色、微隆起、有压痛的小结节,称Osler 小结
指甲下出血
(3)肾
因微栓塞引起灶性肾小球肾炎
(4)败血症
由于毒性低的细菌和毒素的持续作用,致 病人有长期低热、脾大,白细胞增多、皮肤、粘 膜、眼底出血点等败血症表现

感染性心内膜炎讲解

感染性心内膜炎讲解
口腔卫生
注意避免身体损伤和感染,特别是与心脏手术相关的操作,如拔牙、泌尿道手术等。如果需要进行这些手术,应提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避免损伤和感染
加强呼吸道健康管理,注意室内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因为呼吸道感染可能增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
预防呼吸道感染
早期诊断和治疗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2
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需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心理干预
03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往往病程长、病情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和疏导也是综合治疗措施的一部分。
04
CHAPTER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和预后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并定期就诊牙医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以降低口腔感染的风险。
发病率
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对罕见,但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均有发生,且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流行病学特征
该病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数病例集中在20-40岁年龄段。某些职业(如牙科医生、医疗工作者等)及生活习惯(如不洁注射、不良口腔卫生)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症状:发热、寒战、乏力、肌肉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感染性心内膜炎讲解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感染性心内膜炎概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和预后
01
CHAPTER
感染性心内膜炎概述
定义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心脏内膜炎症。
病因
通常由细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通过血液流入心脏,并附着在心脏内膜上引发感染。此外,心脏疾病(如心脏瓣膜疾病)、免疫系统较弱、注射毒品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
添加文档副标题
感染性心内膜炎
CONT E NT S
01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定义 和概述
02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 和病理生理
03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与治疗
04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 和预后
感染性心内膜炎 的定义和概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定义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 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 生物引起的心脏内膜炎
插入术等医疗操作。
症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 症状包括发热、寒战、乏 力、呼吸困难、胸痛、心
悸等。
1
2
3
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 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液培养、 心脏超声、心内膜活检等
检查方法。
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 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
手术治疗等。
4
5
感染性心内膜炎 的病因和病理生 理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
病理变化:炎症反应、组织 损伤、血栓形成等
诊断方法:血培养、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等
病原体:细菌、真菌、 病毒等
感染部位:心内膜、心 肌、瓣膜等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 呼吸困难、心悸等
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 手术治疗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 的诊断与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01
02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有心脏 疾病、免疫系统疾病、静脉注射 毒品等高危因素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是否有心脏 杂音、心律失常、发热、贫血等 症状
04
影像学检查:进行心电图、超声 心动图、心脏CT、心脏MRI等检 查,了解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情 况
05
微生物学检查:进行血培养、心 内膜组织培养等检查,确定感染 性心内膜炎的病原体
03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尿常 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 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贫血、肾 功能不全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
2.体征
1)心脏杂音:原有杂音+新的杂音(关闭不全的杂音) 2)周围体征:瘀点、指(趾)下线状出血、Roth斑、Osler
结节、Janeway损害 3)脾大 4)贫血(非特异性)
五、并发症
1.心脏:
心力衰竭(瓣膜关闭不全所致), 心肌脓肿, 急性心肌梗塞(冠
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栓塞),化脓性心包炎, 心肌炎(少见)
感染性心内膜炎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吴旻
概念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s,IE)是心内膜表 面微生物感染,伴有赘生物形成。 特征性病变—赘生物,是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 小板和纤维素的团块,其内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少量炎 症细胞。 最常累及心脏瓣膜;也发生于缺损的间隔或腱索或 心壁内膜。 细菌、真菌、分枝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均可引 起IE,但寄居于口腔和上呼吸道的链球菌、葡萄球菌、 肠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是IE的主要病因。
» 对青霉素敏感不确定的: PG+庆大,q4h*4w; » 对青霉素耐药的:β-内酰胺类药物和氨基糖甙类联合 » 金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甲氧西林q4-6h+庆大;万古
霉素 » 其他细菌:PG+头孢或万古;哌拉西林,头孢 » 真菌:两性霉素
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1)急性主动脉返流伴二尖瓣关闭不全; 2)Valsalva窦瘤破裂到右心室; 3)破裂到心包; 4)瓣膜梗阻; 5)人工瓣膜不稳定; 6)急性主动脉或者二尖瓣关闭不全伴NYHA III-IV级;
亚急性:草绿色链球菌,D族链球菌(牛链球 菌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细菌
二、发病机制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原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必须具备三个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内膜炎也可以根据感染来源分为: 社区获得性心内膜炎
医疗相关性心内膜炎(院内感染和非院内感染)
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
流行病学
美国80年代感染性心内膜炎年发病率为2.0/10 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男女比约为1.6~2.5:1 国内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率尚无确切的统计学 资料。 尽管抗生素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多数学者认为感 染性心内膜炎发病率未见减少,甚至有些增加, 其原因可能与心脏手术广泛开展、心血管介入 技术应用以及静脉吸毒者增多等因素有关。
例数 75 34 23 5 3 2 2 1 5 65 36 17 12 36 32 7 215
% 34.9 15.8 10.7 2.3 1.4 0.9 0.9 0.5 2.3 30.2 16.7 7.9 5.6 16.7 14.9 3.3 100
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构成(1976年-1986年阜外医院)
颅底动脉滋养动脉栓塞后管壁出现囊性扩张, 形成细菌性动脉瘤,常见于动脉分叉处,动脉 瘤破裂后可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心肌可见灶性退行性变和坏死。 脾栓塞或脾周围炎。 肾脏可见局灶性或弥漫性肾小球肾炎、肾梗死 和肾脓肿。 血管病变以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动脉炎常见。
临床表现
(一)全身性感染表现 发热:为本病最常见症状,热型不规则,老年、 心力衰竭、尿毒症、体质差和已用过抗生素者 体温可正常。 乏力,纳差,肌肉关节酸痛,进行性贫血。 杵状指:部分患者晚期可出现杵状指,无紫绀。 脾肿大:约占15%~50%,质软有轻压痛。
易患因素1
多数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在原有心脏病 的患者,也可在无基础心脏病患者。
易患因素2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病,既往 资料表明占70%~90%,但近年来在风湿性心 脏病基础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有所下降, 国外报道约占25%,国内报道为40%~60%。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二尖瓣,其次是主动 脉瓣,显著的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或心力衰 竭者较少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
近年来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减少,而人工瓣膜、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和静脉药瘾者更多地成为心内膜炎 的基础病因,随着心血管系统疾病器械治疗的增多, 器械相关的心内膜炎也日益常见。因此2009年欧洲心 脏病学会发布的新版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南中摒弃了传 统的心内膜炎分类,采用了新的分类。
2005年-2008年阜外医院SBE致病微生物(血培养)
肾栓塞:可有菌尿、血尿及腰痛,但小 栓塞有时不一定引起显著腰痛。 肺栓塞: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和吸毒者 的右室腔内赘生物脱落,表现为突然胸 痛、呼吸困难、紫绀、咯血或虚脱,小 的肺栓塞可无症状。
脾栓塞:左上腹痛,脾大,脾区摩擦音。 冠状动脉栓塞:可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 肠系膜动脉栓塞: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腹肌 紧张。 肢体动脉栓塞:受累肢体疼痛,苍白,发凉, 脉搏消失。 视网膜中心动脉栓塞:可引起偏盲或突然失明。
病因
抗生素应用前80%~90%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 草绿色链球菌所引起,其次为葡萄球菌,革兰阴性 球菌及杆菌。 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及心脏手术的开展,致病菌的 种类发生了改变。不同类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其 致病菌的种类有所不同。
自体瓣膜的感染30%~65%由链球菌所致,而人 工瓣膜的感染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其次是金黄 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及真菌。 长期静脉注射毒品者瓣膜的感染57%由金黄色 葡萄球菌所致,其次为肠球菌(占10%)。 此外,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少见致病菌还有立 克次体、衣原体及支原体等。
实验室检查
血培养:对确诊本病具有决定性价值,同时为选 用抗生素提供重要依据。血培养阳性率各作者报道 的差异性很大,国外50%~70%,国内24%~34%。 做血培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血标本污染。 采集动脉或静脉血均可。
血培养
应至少每隔1小时连续采血不少于3次进行血培养, 且至少2次培养出同样微生物才可确诊。 不一定要求在发热或寒战时采血。典型SBE伴持 续菌血症者可在任何时间采血。 同时进行厌氧和需氧培养,如考虑为真菌或立克 次体感染则应作特殊培养。 已用抗生素患者需停药数天或 1周后采血或用 FAN需氧培养基培养。 培养观察不少于3周,布氏杆菌不少于4-6周。
25 19 5 3 1 3 3 2
25 1 13 1
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构成(1989-1999年阜外医院)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马凡氏综合征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房间隔缺损 法乐氏四联症 其他 风湿性心脏病 联合瓣膜病 单纯主动脉瓣病变 单纯二尖瓣病变 无基础心脏病 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 其他 合计
新分类根据感染部位及是否存在心内异物将感染性心内 膜炎分为4类: 左心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左心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其中瓣膜置换术后1 年内发生的心内膜炎称为早期人工瓣膜感染心内膜炎, 术后1年以后发生心内膜炎称为晚期人工瓣膜感染性 心内膜炎);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 器械相关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包括发生在起搏器或除 颤器导线上的心内膜炎,可伴或不伴有瓣膜受累)。
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构成(2005-2008年阜外医院)
基础病因 例数(百分比%) 风湿性心脏病 16(7.6) 非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 49(23.3) 先天性心脏病 61(29.0) 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窦瘤破裂 VSD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 房间隔缺损 法洛四联症 复杂畸形 心脏手术或其他有创治疗后 42(20.0) 心脏手术 40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 二尖瓣成形术后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 (马凡综合症)Bentall术后 PDA封堵术后 1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 1 肥厚型心肌病 3(1.4) 无基础病因 39(18.6) 合计 210例(100)
感染性心内炎临床表现(n=215)
例数 发热 189 贫血 133 肝肿大 57 脏器栓塞 47 心律失常 39 寒战 38 脾肿大 27 杵状指 18 关节疼痛 15 皮肤出血点 12 % 87.9 61.9 26.5 21.9 18.1 17.7 12.6 8.4 7.0 5.6
2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脏器栓塞
(三)皮肤粘膜损害 淤点:多分布于上腔静脉引流区、下肢、口 腔及眼结膜处,中心呈白色或灰色。 Roth点:眼底呈中心发白的棉絮状出血区。 Janeways结:手掌或足底部小结节状出血, 无压痛。 Osler结:手指或足指末端的掌面较大的皮 内或皮下栓塞损害,约如青豆大小,略微隆 起,多呈紫红色,有明显压痛。 指甲下可出现条纹状出血,有压痛。
(二)心脏病变表现
心脏杂音:取决于原有心脏病和赘生物 的部位,杂音易变是本病的特征。 心力衰竭:延误治疗或治疗无效的患者, 常出现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加重,且是 死亡的重要原因。
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心律 失常除心房颤动外,多数为期前收缩。 累及主动脉瓣的细菌感染较易蔓延至束 支传导组织而影响传导功能,出现房室 传导阻滞。 可出现心肌炎、心肌纤维化或冠状动脉 栓塞所致的心肌梗死样改变。
心脏器械(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 器)感染(Cardiac Device Infection,CDI)的发 生率直线上升 ,CDI的发生率报道不一。而且 起搏器植入后感染的发生率还因植入部位而不 同,脉冲发生器置入腹部的感染发生率为19.9 %,置入胸前的发生率为0.13%。而ICD的发 生率估计在0.7%~1.2%。
易患因素3
先天性心脏病 青少年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出现在先天性心脏病基 础上,占10%~20%,成人患者中有先天性心脏 病基础者国外报道为8%,国内报道为27.7%~ 33.3%。 动脉导管未闭、心室间隔缺损、法乐四联症和二 叶式主动脉瓣畸形较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由 于心房间隔缺损两侧心房压差较小,故很少并发 感染性心内膜炎。
某些心脏病的诊断操作包括心内膜活检以及静 脉高营养插管等均可直接损伤内膜,成为细菌侵 入的病灶,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易患因素4
其他手术操作 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的 患者,拔牙或扁桃体摘除术后易发生感染 性心内膜炎;泌尿道、胃肠道或妇科器 械检查、腹膜或血液透析和肝穿刺也可 出现暂时性菌血症,诱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易患因素5
长期静脉注射毒品 由吸毒者静脉注射毒品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日 见增多,多见于青年男性,男女比为5.4:1。 静脉注射毒品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危险性高于 风湿性心脏病或人工瓣膜置换术的数倍,其发生 率约为2%~5%病人年。
这种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累及右侧心脏瓣膜,其 中三尖瓣占78%,二尖瓣占24%,主动脉瓣占 8%。 三尖瓣赘生物易脱落引起肺栓塞是本病特征, 75%~93%的静脉注射毒品者并发感染心内 膜炎前心脏瓣膜正常。
风湿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无基础心脏病 其他 合计
例数 45 25 8 5 83
% 54.2 30.1 9.6 6.0 100
摘自秦学文等:感染性心内膜炎83例临床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1989,4:30。
发病机制
心内结构损伤或异常 存在血流压力阶差 和高速喷射血流 心内膜损伤 菌血症存在
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形成
脑 肠系膜 肢体 肺 肾 脾 视网膜 冠状动脉 合计 例数 23 8 8 4 4 3 2 1 53 % 43.4 15.1 15.1 7.5 7.5 5.7 3.8 1.9 100
2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死因构成
例 心力衰竭 13 脑血管意外 5 心律失常 2 多器官功能衰竭 2 升主动脉破裂 1 合计 23 住院病死率为10.6% % 56.5 21.7 8.7 8.7 4.3 100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熊长明
定义与分类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 IE)是指微生物感染所致的心内膜及大血管炎 症。 致病菌以细菌,真菌多见。 以往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