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做法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8114e8e6f1aff00bed51e5d.png)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摘要】循环经济得提出打破了传统经济进展理论把经济和环境系统割裂得弊端,要求把经济进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得基础上,为传统经济模式转向可持续进展得经济模式提供了新得理论范式.本文重点归纳总结国外发达国家进展循环经济得成功经验,指出我国要探究适合国情得循环经济进展模式,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建设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等.【关键词】循环经济经验启发一、国外循环经济进展得要紧经验1、法律法规体系方面在法治社会,“先进得经济模式要以立法来规范”.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都有自己得循环经济立法,本文以立法进展比较完善得德国、日本、美国等来看立法对进展循环经济得作用.纵观这几个国家得立法,总得来讲:立法目得明确、横向和纵向体系完备、结构合理.立法模式要紧有:单个行业法立法模式和混合立法模式.德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展循环经济得国家之一,其立法模式为单个行业法立法模式,包过法律、条例、指南三个层面,1972年制定了《废物处理法》,1991年制定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1994年制定了《循环经济和废物处理法》,经三次修改1996年制定了《循环经济和废弃物治理法》.在此基础上,德国于1991年通过《包装条例》,1992年通过《限制废车条例》,逐步建立了完善得法律体系.日本采取自上而下得立法方式,分差不多法、综合法、专项法三个层面,制定《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差不多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两部综合法:《废弃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在综合法得框架下制定各种专项法律法规,包括:《多氯联苯废弃物妥善处理专门措施法》、《容器和包装物得分类收集与循环法》、《专门在利用法》、《建筑材料循环法》、《绿色采购法》、《化学物质排出治理促进法》、《特种家用机器循环法》等.wcoM而美国采取混合立法模式,尽管没有一部全国性得立法,但各个州都有自己得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促进循环经济得进展.2、循环经济政策方面在循环经济得进展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引导作用,制定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政府奖励惩处政策、政府采购政策、收费政策等相关政策.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采取得具有不错效果得政策有:(1)征收新材料税,目得是减少厂家对新材料得使用,在生产源头减少资源得使用.(2)征收填埋和焚烧税,从而迫使企业对废弃物进行多层次得利用,减少废弃物得排放.(3)征收生态税,目前德国已开始征收生态税,除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外,其他能源都要征收生态税,间接产品也不例外,鼓舞使用可再生能源.(4)减税退税政策,美国对购买回收再生资源及污染防治型设备得企业可减税(销售税)10%,日本对废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限内,除普遍退税外,还按价格得14%进行专门退税.对废纸脱墨处理装置、铝再生制造设备、空瓶洗净装置等,除实行专门退税外,还可退还3年得固定资产税.(5)垃圾处理预交费制度,一些发达国家采纳预交金制度,一部分用于废弃物得回收处理,另一部分用于回收新技术得研究开发.(6)按垃圾数量收费,从而使企业对自己得生产行为负责,促使其减少垃圾数量得制造.(7)废旧物资商品化收费,即对废弃物再商品化收取一定得费用.(8)收取污水治理费,在德国,居民用水中含有污水治理费,市民用水每立方米为75马克,其中25马克归饮水公司,5马克归废水处理公司.(9)押金抵押返回政策,德国对饮料瓶收取押金制度,非常好地减少了瓶子得白费.(10)政府绿色采购制度,规定政府必须优先采购使用可再生资源得产品.(11)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规定了生产者得产品责任和产品使用后废弃物得处理责任.(12)循环目标制度,在开展各项循环经济活动过程中,确立明确、具体得循环目标制度作为导向,有利于实践活动有目得性、有针对性得开展.(13)绿色信贷制度,对采取可再生资源、致力于废弃物回收利用、新节能技术研发得一些企业,提供优惠信贷服务,但同时在对循环经济产业贷款时,要严格把关,防止混水摸鱼.3、企业主体作用方面企业是进展循环经济得主体,企业得进展状况直截了当关系到循环经济进展得好坏.一些发达国家得企业如杜邦公司、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基本上非常好得企业进展模式,发达国家在完善本国循环经济立法得同时,还注重企业得社会责任.终端产品得生产企业一般都要承产品回收再利用得责任.不管是生产者责任原则,依然家用电器循环利用得法律规定,都要求生产企业必须按照规定处理和循环利用最终使用后得废弃物.生产厂家有责任回收利用自己得产品,并逐步提高这种回收利用得比例.企业要实行绿色设计,推广清洁生产,建立绿色工业园区,实施绿色营销和绿色治理.同时应强调资源利用和环境爱护中权力和责任得相当匹配,逐步形成企业社会责任得社会化、制度化,使得企业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到社会价值最大化.4、社会舆论宣传方面进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得提倡和企业得自律,同时需要全社会公民得共同参与,政府在对循环经济不断地宣传教育得过程中,公众参与得程度也会越来越高.一些发达国家特别重视循环经济得宣传教育,在电视上、报纸上、甚至于街头进行宣传教育,美国把每年11月15日定为“循环利用日”,日本把每年10月定为“循环宣传月”,运用各种手段与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得宣传,提高国民对实现零排放或者低排放得环保意识,从幼儿到老人各个年龄层,在学校、社区、家庭、单位等多种场所进行宣传教育,同时把环保教育列为学校教育,通过小孩来妨碍大人们得消费行为.同时,由于消费者意识得提高,从而促使企业生产行为得改变,消费者对可再生资源得产品得偏好使得企业不得不生产可再生资源得产品.5、社会中介服务组织方面社会中介组织得作用是政府部门和盈利性部门无法代替得,要是做到循环经济在全国开展,公众得参与是必不可少得,下面具体介绍其他一些国家在这些组织建设方面得情况.(1)日本得废旧物品回收情报服务机构.日本大阪有关部门专门建立了废旧物品回收情报服务机构.该机构还出版《大阪资源信息循环月刊》,定期公布各类废旧物品方面得信息.同时,该机构还定期组织废旧物品调剂交易会,及时沟通信息、调剂商品余缺,推动垃圾减量运动得进展和消费得节约,推进循环经济得进展.(2)加拿大得社区服务组织.蒙特利尔市政府定期与社区服务组织签订环境维护与废弃物回收合同,由该组织动员社区群众和志愿者担任区域内环境监督检查工作,协助政府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推进循环经济得进展.(3)英国得环保团体.该组织是环境领域得非政府组织,其职责是对国家制定得环境法得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并关心当地政府把可持续进展得观念贯穿到经济与社会进展得项目中去.同时,监督企业以更加积极自觉得态度爱护环境,在进展循环经济中发挥着重要得作用.二、对我国得启发1、探究适合我国国情得循环经济进展模式发达国家从其本国得国情动身,选择适合其进展循环经济得切入点和进展目标,各有特色,但总得来讲,发达国家差不多上走得是“先污染,后治理”得进展道路.德国源于本国垃圾处理,然后向各领域扩展,因此也称为“垃圾经济”.二战后得日本实行“追赶型”和“赶超型”得进展经济道路,经济得高增长以资源得高消耗为代价,为了解决进展与环境出现得咨询题,日本提动身展循环型社会得进展目标.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在向工业化和都市化得进展转变过程中,处于较低得进展时期,因此我们绝不能走发达国家得“先污染,后治理”得进展道路,我们应该寻求综合性和全然性得战略措施来解决复合型生态环境咨询题.发达国家得循环经济首先是从解决消费领域得废弃物咨询题入手,向生产领域延伸,最终旨在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气”得社会经济进展模式.从当前我国高速经济进展所引发得社会与生态咨询题来看,进展循环经济得全然目得是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得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走出新兴工业化道路,解决复合型环境污染咨询题,实现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得和谐进展.因此,我国循环经济实践最先应从工业领域开始,并逐渐拓展到包括企业内部循环经济体系(小循环)、产业循环经济体系(纵向中循环)、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横向中循环)和社会整体循环体系(大循环)等四个层面.在小、中、大循环层面上,我国仍存在非常多咨询题:在小层面上,要求企业提高研发清洁生产技术,引进设备,但由于企业为寻求利润增长而引起得外部性咨询题没有付出足够得成本,有得企业并没有进展循环经济得意识,或是缺乏这种技术和信息得猎取渠道,加上政府得赏罚政策并没有落到实处,从而使得他们没有动力去改进生产设备、提高废弃物处理技术以落低环境污染.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政策执行力度,幸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得覆辙.在中层面上,目前我国国内有一些工业园或企业群得产业链建设取得了一定得成果,但还有些不足:生态工业区得共生网络还不够完善合理,产业链还需要加宽加深,整体布局还未形成一种有效得互补状态,各区得建设良好,但区间得联动不足,缺乏自发形成得产业链,多为政府主导型,不能非常好地发挥市场作用.在大得循环层面,我国政府只提出了建设循环型社会得目标,但并没有制定相应得进展战略,法律法规还非常不完善,因此,进展循环经济对我国来讲是一个循序渐进得进展过程,需要全民得共同参与.2、制定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尽管差不多有《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妨碍评价法》等几部立法,但总得来讲立法比较笼统,要紧是宏观得一些概括性讲法,在微观上并不能够得以实现,立法目得不够明确,没有形成一个法律体系,立法跟实际脱节,甚至有违实际情况,与其他部门得法律法规不配套.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还处于初级时期,我们能够借鉴一些国家得立法经验,比如能够制定一个差不多法,对总目标进行规范,在此基础上建立各项专项法、基础法等,依照各个行业得污染情况,指定一个立法得先后,能够先在汽车、建筑材料、废旧家电、一些电力行业等进行立法,逐步形成一个完善得法律法规体系.但同时我们应注意到我国得特别国情:区域经济不同,有得是工业中心,有得是金融中心,采取得措施所以有不.因此立法不应太笼统,而应有针对性,防止法律一刀切得情况,要结合各种政策,将法律切实落到实处.3、提供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依照我国得特别国情,进展循环经济得政策尤为重要.与法律法规相比,政策具有相对灵活性和时效性强得特点,因此,在制定一些政策得同时,政府应该看到,在进展循环经济得初期可能会出现短期得“不经济性”,但长期却是“经济性”得,这就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重视和推进循环经济得建设,增加公共投入,制定战略打算,同时建立完善得治理体制和监督体制,保证这些政策能够顺利得得以实施.我国在进展循环经济得过程中,能够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得做法,结合我国得具体国情,将法律法规与政策良好得结合,保证在法律法规得体制下,将各种政策落实,切实地推进循环经济得进展.目前我国得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得政策,确实是一个非常好得尝试,对个体回收人员得清理整顿,建立统一治理和规范化再生资源回收队伍,这基本上我国特别国情下可形成得循环经济政策.4、鼓舞公众参与绿色消费发挥消费者和一般民众得作用,进一步进行宣传,变政府节能环保为全民节能环保,这对我国得节能生产、清洁生产具有重要得意义.我国得资源人均相对匮乏,因此提高我国国民得忧患意识也必须是宣传教育得一个重点,从而激发各种社会资金力量,为循环经济建设服务.5、加快建设社会中介服务组织我国进展循环经济得时刻并不长,没有形成进展循环经济得完善体系,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得重要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一些专门得中介服务组织还非常少.同时,一些差不多建立得中介服务组织得作用并没有得到非常好得发挥,公众得参与积极性不高,政府得宣传鼓舞也不够.因此,首先,我们有必要加快建立国家性和地区性得中介服务组织,尤其是信息服务机构,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及时提供国内外得相关信息和服务,并为政府制定法规政策和企业制定环境治理策略等提供决策依据和服务.其次,各地点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发挥社区服务组织得作用,使政府得有关法规和政策通过该组织得到贯彻和落实.而且要积极支持现有得环保团体得进展.目前我国得环保团体还要紧局限于北京,而且这些团体在组织资金、人才方面还十分欠缺,使环保团体得进展受到了限制,因而应从政策上对其进行鼓舞和支持,加快人才得培养,促进其顺利进展.【参考文献】[1] 曹盈:构建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得进展模式[j]上海商业经济,2007(9)[2] 金晶、曲福田: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得内涵及其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3] 刘凝霜:对我国加快进展循环经济得几点考虑[j]现代经济信息,2009(10)[4] 宋德勇、欧阳强、申米玲:循环经济得本质与我国进展循环经济得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科学,2005,27(3)(责任编辑:胡婉君)。
发展循环经济经验介绍
![发展循环经济经验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24360d176a20029bd642dc0.png)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村域经济建设红桃村有8个村,211户,819人,村域面积15.7平方公里,山场总面积2.35万亩,茶园2752亩,耕地面积332亩。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以“猪---沼---茶(菜)”模式的生态农业为重点,积极探索适合我村村情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法是:以生态型循环农业发展有机茶。
茶叶是我村拳头产业,红桃村生态环境好,茶叶品质优,最适合发展有机茶。
为此,我们几番“走出去”、“请进来”,与有机茶认证机构和省内外茶叶出口企业联系,于2000年4月组建了红桃有机茶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建立后,,先后对全村1547亩老茶园坚持不懈地进行品种改良和低产茶园的改造,同时培育和发展了优质高产无性系茶园300余亩,并在茶园中实行立体间作套种板栗和中药材枣皮,使有机基地茶园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为保证有机食品安全,我们全面实施了“三禁三改”即禁施化学农药,改生态防治;禁施化肥,改施农家肥;禁打除草剂,改深沟吊槽埋青茬,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按照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求,全部利用沼液、沼渣和农家肥,既可降低生产成本,杜绝水、土污染源,也保证了农产品的品质安全。
在利用沼液代替农药的同时,还在无性系茶园中安装了20盏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进行物理防治病虫害,覆盖面积270亩,大大地降低了茶农管理费用。
全村2752亩茶园先后获得了国家环保有机食品(OFDC)、瑞士生态研究(IMO)、美国(NOP)的认证,使红桃茶叶拿到了通往欧盟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有机茶专业合作社通过几年来的运作,已经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集“工、贸、商”于一体,如此同时还组织农村众多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抓好劳务输出和“引凤还巢”工程,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解决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农民收入。
全年共生产生态有机红茶12万公斤、绿茶1.1万公斤,全部销往欧、美市场,销售产值达200万余元,分别使茶农增收20万余元,集体增收12.5万元。
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与关键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与关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3961bdb84254b35eefd34a7.png)
t e tme h i s,e t b ih n n mp o ig t o iis a d r g l t n y t m st e f n me t lwo k f rt e sa ls i g a d i r vn he p lce n e u a i s s se i h u da n a r o h o
济要从城 市垃圾 处理和工业三废综合利 用入 手, 需要广 大民众 的积极参 与。
关 键 词 : 环 经 济 ; R原 则 ;政 策 措 施 循 5
中图分类 号 :4 7 7 F 0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0 3— 4 7 20 ) 1 0 0 — 4 10 3 6 (0 7 1 — 0 1 0
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的关键 措施 。结论认 为, 我 国发展 循环 经济是 大 势所趋 , 在 建立健 全 系
统 的政 策 法规 体 系是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的 基 础 性 工作 , 快 突 破 一 批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的 关 键 技 术 至 关 重 要 , 展 循 环 经 尽 发
Ke r y wo ds: y l c n my ;prn il f5R :poiy & me s e c ce e o o i cp e o lc a ur s
20 0 7年 6月 3 日《 国务 院关 于印 发节 能 减 排综 性工作方案 的通知》 发布 , 志着我 国以节能 减 标 为切入 点 的发 展 循 环 经 济 工 作 进 入 全 面 实 施 阶
维普资讯
l l期
董 金友 : 展 循 环 经 济 的 国 际 经 验 与 关 键 措 施 发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的 国 际 经 验 与 关 键 措 施
国外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1943d74a26925c52cc5bf30.png)
产 品的整个 生命周 期 ,特 别是产 品消 费后 的回收处 理 和再 利用环 节 ,是 减少 生产过 程 以及 整个产 品生命 周期 内的环
旺
20. 09 3
赵保安 :国外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 及对 中国的启示
家 回收利 用企业 都 取 得 了很 好 的效 益 。仅 P T瓶 的 回收 E
了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任务与责任。在 《 进循环 促
型社 会形 成 基 本 法 》 的原 则 指 导下 ,各 配 套 法 发 挥 在 各 自 域 的作用 ,构筑 恰 当的社会 物 质循 环 。 《 器与 包 装 领 容 再 生法》 和 《 用 电器 再 生法 》 两 部 法 实施 以来 ,近 3 家 7
就达到 了 2万 吨 ,回收率 达 3 % 以上 。从 20 0 0 0年 纸容 器
降耗 、推进 清 洁生产 、开展 资源综合 利 用、发展环 保产 业和 开展循 环经 济试 点。脚踏 实地 、 因地 制 宜、有条 不紊 地将循
环 经济 引向深入 。
[ 键词 ]循 环 经济 ;经验 ;启 示 关
[ 中图分类号]F 1 O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 42 (0 9 3 09 — 4 0 5 63 20 )1 — 0 2 0
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
废弃物管理法 l
I
资源有效利用促进 法
( 针对特定产品的法规 】
匝至
匝卫
匦圈 巨困
圆
圈
( 促进国家机关采购再生产品 】
主要宗旨是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保证垃圾得到最大限度
的再 利用 。
在 《 物质 闭路 循 环 与废 物管 理 法 》 的框 架 下 ,德 国 还根据 各个行 业 的不 同情 况 ,制 定 了促 进各行 业垃 圾再 利 用 的法 规 ,使 饮料 、废铁 、矿渣 、废 旧车辆 、废 旧电子 商 品等 都变 废 为宝 。生 产 者 责 任延 伸 制 度 是 《 质 闭 路 循 物 环与 废物 管 理法 》 的 中心 ,也 是 德 国循 环 经 济 的 基 础 。 其特 点就是要 求生 产者在 设计 、制造 、利用 和处理 中考 虑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5b624d976eeaeaad1f33053.png)
次史无前例的里程碑式 的产业革命。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经济发 展与资源 、 环境保护 的协调 。 能够实现经济社会 的可持 续发展 。 这种经济模式 以恢 复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为 目的 。要求按照
经济规律 、 社会规律 、 自然规律 、 技术规律 、 环境规律组织整个生 产、 消费和废弃物处 理过程 , 将现行 的“ 源——产 品——废 弃 资 物”的开环式 经济 流程转化为 “ 资源一产 品一废弃物一 再资源 化” 的闭环式经济流程 , 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实现 “K 原则 ” 资源 3 : 的减量化( 七 u e——强调从生产和消费的源头 ( R d c) 输入端 ) 就注
维普资讯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 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詹 穗 者
( 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 院。 江苏 南京 20 9 ) 10 6
【 摘 要】 0世纪9 2 0年代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目标, 并通过强化循环经济立法等措施,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 文章论述 了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概念 。 分析 了发达 国家的循环经济实施现状 以及发达 国家发展循环经 济的典型模式、 从而提 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该采取 的对 Nhomakorabea措施。
地使 D DT遭禁” 美 国经济学家鲍尔 丁( en t o d g 指 。离 K ne B u i ) h l n 出, 人类在工业化道路上过去一直采取像美 国在 1 9世纪野蛮开
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关 系为目的。变消极的产品污染治理为积极 的产品全程 管理 。 倡导一种与地球和谐 的全新 的经济发展模式 。
、
循环经 济概 念
循环经济的思想正是起源 于环境保护兴起 的 2 O世纪 6 O年 代。那时 , 国家先后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 。 发达 资源短缺和生态 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影 响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同时 , 经济发展 过程 中暴露 出许多生态环境 问题 。为了解决 日益受到破坏的 自 然生态环境和人类 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循环经济的概念也 就随之提 出来 了。 92年 , 国经济学家卡森( ah a o ) 16 美 I cd C r n 出 k s 版 了《 寂静的春天》 该书对现代农业 、 , 化学工业和应用昆虫学都 进行 了审慎的却又十分严肃 的控诉 , 并提 出了保护环境 的主张。 她指出 :人类一方面在 创造 高度文明 ,另一方面又在毁灭已有 “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003b6f1770bf78a65295437.png)
维普资讯
流动 的线 性经 济 。循 环经 济把 经济 活动组 织成
一
模 式 。该模 式是 一种单 个企 业组 织 的循 环经济
2 世纪 7 0 0年 代 , 环 经 济 的思 想 更 多 的 循
还是 一 种超 前 性 理 念 , 人们 并 没 有 积极 地 沿着
这条线 索研 究 下 去 。当时 , 界 各 国关 心 的 问 世
题 仍然 是 污 染 物 产 生 后 如 何 治 理 以减 少 其 危
国家 直接 进 入 更 为 现代 化 的经 济 方 式 , 大 了 加
在 环境治 理 方 面 对 发 达 国 家 的依 赖 。 于是 , 国
害, 即所 谓 环 境 保 护 的末 端 治 理 方 式 。8 0年 代 , 们 意 识 到必 须 采用 资 源 化 的方 式 处 理废 人
弃 物 , 想上 和 政 策 上 都 有 所 升 华 。但 对 于 污 思
外 在 实施 可 持 续 发展 战 略 的情 况 下 , 出人 类 提 社 会 的未 来 应该 建立 一种 以物 质闭环 流 动为特
展成 为 与化学工 业实 际相结合 的“ R制 造 法” 3 , 以达到少 排放甚 至零排 放 的环境保 护 目标 。他
们 通 过 放 弃 使 用 某 些 对 环 境 有 害 型 的化 学 物 质 、 少某 些化 学 物 质 的使 用 量 以及 发 明 回收 减 本 公 司产 品 的新 工 艺 , 生 产造 成 的塑 料废 弃 使
征 的经 济 , 即循环 经 济 。 所谓 循环 经 济是 对物 质闭环 流动 性经 济 的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7972b3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1.png)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有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目标的经济模式。
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制定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法律,加大对循环经济项目的支持力度,提供财政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刺激。
2.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组织宣传活动、开展培训和教育,提高企业和公众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和参与度。
3. 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鼓励和支持循环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废物回收再利用、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
通过引导投资和提供技术支持,促进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
4. 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包括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的机制、废物分类处理的系统、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完整等。
通过建立这些体系,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5.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分享循环经济的经验和技术。
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6.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循环经济。
对于实行循环经济的企业给予奖励、资金扶持和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增加参与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7. 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循环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促使企业更加遵守循环经济的规则和要求。
8. 提高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展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科技研究。
尤其是开发和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废物再利用能力。
9. 加强信息共享: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的建设,促进循环经济相关方面的信息共享和合作。
建立循环经济数据库,共享循环经济的最新经验和技术,加强各方间的沟通和合作。
10. 培养循环经济人才:加大对循环经济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通过开展培训和教育,提高循环经济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60个循环经济案例
![60个循环经济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6b8f66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b.png)
60个循环经济案例一、引言随着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循环经济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废物产生、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等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精选了60个循环经济案例,旨在总结经验、推广成功模式,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二、循环经济案例分类本文所选案例涵盖了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三大领域,具体如下:1.工业领域(1)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通过技术手段,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2)产品生命周期延长:通过设计、生产、回收等环节,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减少废弃物产生。
2.农业领域(1)农业废弃物处理: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2)低碳农业技术:推广低碳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服务业领域(1)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融入绿色理念,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低碳旅游: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三、成功案例分析本文选取了六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分别来自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领域,具体如下:1.工业领域典型案例(1)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某化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转化为新型材料,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2)产品生命周期延长:某电子产品生产企业采用可拆卸、可回收的设计理念,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降低废弃物产生。
2.农业领域典型案例(1)农业废弃物处理:某农业企业采用生物降解技术,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资源利用率。
(2)低碳农业技术:某农业合作社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技术,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低碳农业生产。
3.服务业领域典型案例(1)绿色建筑:某城市综合体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实现了节能、减排、舒适等多重目标。
(2)低碳旅游:某景区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提高游客环保意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与展望循环经济在我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如何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如何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858b7a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5.png)
如何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当今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使得循环经济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呢?首先,加强教育和宣传至关重要。
要让广大民众深刻理解循环经济的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向人们普及循环经济的知识。
让大家明白,我们的每一个消费选择、每一次资源利用方式,都对环境和未来产生着影响。
例如,在学校里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在社区组织环保活动,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等实践。
其次,完善政策法规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政府应当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资源利用法规,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约束和规范。
对于那些积极采用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而对于那些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企业,则要加大处罚力度。
同时,建立健全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的相关制度,规范废品回收市场,提高资源回收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创新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加大对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例如,开发更加高效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技术,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研究新型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此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的大数据平台,实现资源的精准配置和高效利用。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企业应当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循环经济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生产经营过程中。
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加强产品设计,使其易于回收和再利用。
同时,积极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资源在企业间的循环流动。
比如,一家制造企业可以与原材料供应商合作,共同开发可回收利用的原材料;与下游的回收企业合作,确保产品废弃后能够得到有效的回收处理。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3e44008de80d4d8d15a4fba.png)
维普资讯
财经 理 论 与 实 践 ( 月 刊 ) 双
2o o 6年 第 2期
特色和优势产业。总体来说 , 发达国家走的是“ 先污 染, 后治理” 的发展道路 。德 国循环经济起源于垃圾 处理 , 然后逐渐向生产和消费领域扩展与转移 , 因此 又被称 为 “ 垃圾经 济 ” 。二 战后 日本 实 行“ 赶 型 ” 追 和 “ 赶超型” 经济 , 经济 的高增长却是 以牺牲 环境 为代 价的。为了谋求环境和资源问题 的有效解决 , t F本 根据本 国国情选择了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全面发展 目 标。2 O世纪 7 0年代世界性 的石 油危 机爆 发后 , 丹 麦开始积极开发清洁 的可再生能 源 , 大力推行 秸秆 等物质发电。英国 、 瑞典 、 芬兰、 西班牙等 国也建立
循环经济作为人类 发展历史 上的一种先进 的 模式选择 , 正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 2 世纪 是 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方式。我国建设资源节约 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 循环经济是 其重要途径。认真总结与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 济的主要模式和基本经验 , 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 可
的发展 。
一
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 形成 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 良性循 环 。1 _ J
3 社 会 层 面废 弃 物 的 回收再 利 用 体 系 , . 又称 德
国模式。建立废 旧物资的 回收和再 生利用体 系, 实 现消费过程 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德 国的废弃 物双元 回收体 系 ( S 是 其典 型代 表。 D D) 19 年 D D由 9 家产 品生产厂家 、 95 S 5 包装物生产厂 家、 商业企业 以及垃圾 回收部 门联合组成。这些企 业组织成 网络, 在需要 回收 的包装物上打上绿点标 记, 然后 由 D D 委托 回收企 业 进行 处 理 。2 S _ l J 4社会循环经济体系 , . 也称 日本模式。循环 型 社会是指限制 自然资源消耗 、 环境 负担最小化 的社 会。 日 本是其典型代表。2 0 0 0年 , 日本制定《 促进 循环社会形成基本法》提出了要把整个社会建成循 , 环型社会的发展 目标 , 2 1 到 00年要达到资源投入产 出率提高 4 %, 0 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 4 %, 0 废弃物 最终 处置 量减 少 5 %。 0
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新机制
![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新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d6a9bb1210a6f524ccbf854b.png)
吨石油而未综合利用 , 节能型小排量汽车遭到歧视, 导致每年浪费 l 0 万吨石油。这些触 0 5
的难 度 。
二、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 的主要经验
与我国形成鲜明对 比的是 , 近年来 , 循环经济在西方发达国家成为一股新经济的潮流和 趋势 , 呈现 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 日 , 本 建立循环经济社会的战略方针已经深入人心 , 许多
一
,
目前也仍然只是在技术层次的探索, 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3技术障碍 . 循环经济 的实现需要能源综合利用技术 、 清洁生产技术、 废物 回收代技术、 污染治理技术 、 环境监测技术以及预 防污染 的工艺技术等等技术支 持。这些技术是构筑循环性经济的物质基础 , 是建设循环经济的技术依托 , 只有在这些技术 上取得 了突破性进展 , 循环经济才有可能有效 、 快速地建立。近 1 年来我国在资源节约和 0
法, 只有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 及对环境污染进行惩治的法律 , 环境保护法》《 如《 、清洁 生产促进法》 , 等 这些制度也只是从法律上或是道义上规范人们的行为 , 告诉人们应该或不 应该怎样做 , 根本无法激发人们保护环境与实行循环经济的主动性 , 根本不能最大限度地激 发人们追求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其次, 在税收制度上, 国 目前的税制、 我 税种还不适应循环 经济发展的要求, 增值税、 消费税、 资源税等与环境保护有关税种的环境保护功能不 明显, 保 护力度不够。此外 , 现阶段我国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经济效益仍是考核政绩的主要指标之 各地区为了发展本地经济, 很可能选择急功近利 的经济政策来获取政绩 , 使得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实现的途径
![循环经济实现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c505557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6.png)
循环经济实现的途径
循环经济实现的途径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途径:
1. 建立回收和再利用系统:设立回收和再利用系统,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加工,将资源重新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促进产品设计和制造的可持续性:通过推动绿色设计和制造,减少产品对资源的需求,延长产品寿命周期,提高产品回收和再利用的可行性。
3. 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将不同产业之间的废弃物和资源进行有效的转化和共享,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4. 推动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投资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经济和税收激励措施。
5. 加强教育和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鼓励个人和企业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实践。
6.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分享循环经济的经验和技术,推动循环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发展。
7. 改善政府管理和监督体系:加强政府对循环经济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循环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推动循环经济实践的落地。
国外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5efd38b02d276a200292ee3.png)
国卜环 济 发 经 及 我 的 示 夕 经 的 展 验 对 国 启 循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资源 、 环境 、 经济发展之 间的矛 盾 日益 突 出 , 环 经 济 作 为 可持 续发 展 经 济 , 以从 根 本 上 消 除 资 源 消 循 可
耗 、 境 好 的经 济 发展 模 式 , 环 它 发
一
、
相关政策:
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 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循环经济理 念的
产生是人类对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反思的结果, 人与 自然关系在认识 上 是 不 断 升 华 的结 果 。 人类 要 不 断 前 进 、 济 要 持 续 发 展 , 经 就要 探 索 新 的 发 展 模式 , 以减少对 自然生态 系统 的破坏 。16 9 2年 ,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 出的“ 宇宙飞船理论 ”可看作是循环经济思想萌芽 ,9 2年联合国人类 , 17 会 议 和 19 9 2年 里约热 内 卢环 发 大 会 , 掀起 “ 持 续 发 展 浪潮 ” 提 出可 持 可 , 续发展之路 , 这标志着循环经济的诞生。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循环经济已成 为世界共识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实践证 明, 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 展 经济 , 以从根本 上消除环境 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 可 它是一种更好 的 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 、 环境 污染 、 实现可持续发 展 的 最 佳选 择 。 二、 国外 发 展 循环 经 济 的 经 验 1 . 通过立法 , 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首先 被发达国家 所采 用, 经过长期的实践 , 这些 国家将循环经济法制化 , 运用法律规 范促进循 环经济的发展。德 国是世界上最 实施循环经济的国家之一 , 其循环经 济立法也走在世界的前列 。 早在 17 9 2年 , 为了处理生产 和消费 中的废弃 物, 德国就制定实施 了《 废弃物处理法》 18 ,96年 , 国将 此法改为《 德 废弃 物限制处理法》 19 ,94年 9月 2 7日,德 国公布 《 循环经 济和废物处理 法》 这部法律是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代表性法律规范。 , 日本是 目前世界上循环经济立法最完善的国家 , H本制定循环经济 方面的法律较晚 , 但是其采取的法律措施 比较坚决全面。其法律体系 町 以分为三个层 面: 一是基本法 , 2 0 年 6 即 06 月公 布的《 建立循环型社会 基本法》二是综合性法律 , ; 主要包括《 废弃物处理法》 资源有效利用 和《 促进法》 三是专项治理法律 , 特种 家用 电器循环法》 《 ; 如《 、可循环性食 品 资源循环法》 等。除德 国、 日本外 , 法国 、 国等国家都通过 立法 , 美 运用法 律规范推动和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 2 . 通过宣传 、 , 培训 提高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 民积极主动参 与是 全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 的一个共同特征 。 国外非常重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加 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 , 充分利用广播 、 电视 、 报纸 、 网络等宣传工具 , 推出资源循环利用 的科普知识和公益广告 以提高整个社会 的资源意识 、 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 日本把 每年 l 0月定为循环宣传月 , 美国除把每年 1 1月 1 5日定为循环利用 日外 ,有关部 门还对公众进行 大规模 的教育 , 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以美国纽 约为例 , 纽约市民经 常会收 到各种购 物优 惠券 、 商品广告等邮件 , 这些信件绝大多数被随手扔掉 , 无形 中浪费
借鉴循环经济发展经验 探索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路径
![借鉴循环经济发展经验 探索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6aa6f247767f5acfa1c7cdbf.png)
一
循环 经济 的内涵和提 出依据 ( 、 一) 循环经 济的内涵
、
二 、 外 循 环 经 济 发 展 的经 验 做 法 国 ( 、 一) 政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 济是 由美 国经济 学家 K. 波尔 丁在 2 O世纪 6 0年代提出的, 作为一种科 学 的发展观 , 循环经济 以一种全新的经济 发展模式, 与传统经济模式有着根本 的区 别 。2 O世纪 7 0年代开始 , 循环经 济 已逐 步成为一股潮流 和趋势 ,从上世纪 9 O年
经济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 让循环经济型 企业得 到更多制度 保证 。 ( 部 门、 三) 行业和企业建立技术支撑
体系? 我国在提 高资源利 用效率 的某些 技 术 . 得 了一 些突破 , 总体上看 , 1 但 循环
销售所得 , 被用于在全 国建立和维持一个 完 善的分类 回收体 系 以及 开展包装 回收 知识宣传等活动 。 ( 、 四) 国民积极 主动 配合。 在 韩国首尔 , 为了加 强对 生活 废弃 物 和垃圾的管理,推行法定卫生塑料袋 , 实 施 一种 叫“ 垃圾终量制 ” 的措施 。 每个 区政 府都分别组织生产卫 生塑料袋 , 印有本 并 区的标记 , 通过商店销售给居 民家庭 。居 民使用本区 的卫生塑料袋为法定义 务, 不 得违反 。在 日本 , 消费者 必须为废 弃家 电
鱼 l 篁 墨
借鉴循环经济发展 经验 探索 我国发展 循环 经济路 径
口 马 晓 燕
( 巴楚县委 党校 ,4 80 830)
摘
要: 当前在 经济高速增 长的同时, 国经济发展 与资源环境之 间的矛盾 日益 突出。循环经济 不同于传统经 济模 式, 实现可 我 是
经验 途径
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 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做法
![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2b37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f.png)
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做法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和再生产,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并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经济模式。
这种经济模式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实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的经验做法。
本文将探讨一些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做法,并探讨其积极影响。
一、加强政策与法规支持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障。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例如,法律可以要求企业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回收,政府可以提供经济刺激措施来支持循环经济项目。
同时,政府还可以与企业和民众合作,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和目标,以实现循环经济的长期规划。
二、推动技术创新与研发技术创新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
通过研发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可以实现废弃物的高效处理和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
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和有价值的化学品;利用新型材料和设计,可以实现产品的循环使用和再利用。
因此,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三、强化环境意识与教育环境意识与教育是培养公众和企业意识到循环经济重要性的关键。
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促进循环经济理念的普及。
同时,企业也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加强环境意识与教育,可以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广泛的支持。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循环经济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各国可以共享经验和最佳实践,相互学习和借鉴。
同时,国际组织和机构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贸易组织可以在循环经济领域提供技术援助和经济支持。
五、培育循环经济产业和市场为了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培育循环经济产业和市场。
政府可以提供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吸引和扶持循环经济企业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环保产品,扩大循环经济市场的规模。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与经验借鉴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与经验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faf3f013227916888486d730.png)
产 和 服 务 过 程 对 环 境 和 人 类 的
风险。
农 业 清 洁 生 产 的 目标 , 是 一 合 理 利 用 和 保 护 自然 资源 , 轻 减
农 业 资源 的 消耗 , 以减 少 对 生 态
发 展 农 业 循 环 经 济 的 实 践
活 动 需 要 在 相 关 理 论 的 指 导 下
进行 。
一
环 境 的破 坏 : 是 在 农 业 生 产 过 二
程 中 , 减 少废 物 的生 成 和 排 放 , 同 时 防 止 有 毒 化 学 物 质 污 染 农
费 , 且 也 形 成 了对 生 态环 境 的 而
污染 。
发 展 农 业 循 环 经 济 , 是 要 就
改 变 以 往 农 业 发 展 过 度 依 赖 土 地 资 源 和 大 量 增 加 物 质 投 入 的 增长 方式 , 减 量化 、 利用 、 用“ 再
环 境 温 和 的绿 色 农 用 品 ( 绿 色 如 肥 料 、 色 农 药 、 色 地 膜 等 ) 绿 绿 ,
‘
和 环 境 的风 险 。 清 洁 生 产 的 核 心 是 防 止 污 染 物 的产 生 , 通 过 改 变 产 品 设 它 计 和 工 艺路 线 , 可 能 不产 生有 尽
约 资源 和 能源 的 目的 。 洁 生产 清 的概 念 中 , 不但 含 有 技 术上 的可 行 性 , 还 包 括 经 济 上 的 可 盈 利 性 , 现 经 济 效 益 、 态 效 益 和 体 生
社会 效 益 的统 一 。 也正 与农 业 这
Hale Waihona Puke 品环境影 响评 价与 比较 , 以环 境 影 响最合 理化 为 目标 ,对 某 一产
资 源 化 ” 循 环 经 济 理念 指 导 农 的
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96a394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0.png)
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模式,旨在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包括提供财政支持、建立奖励机制等,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循环经济的实践。
2.提倡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鼓励企业采用低碳、高效、节能和环保的生产方式,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3.加强产品设计:引导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鼓励设计和生产可持续的产品,以便后续的再利用、再循环和回收。
4.推动产业协同发展:鼓励产业链上的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促进产业的协同发展。
5.建立循环经济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监测体系,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6.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实践。
7.建立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建立起完善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加强回收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废物回收和再利用的效率。
8.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循环经济实践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促进全球范围内循环经济的发展。
9.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低利率贷款和资金支持,以支持循环经济相关项目的发展。
10.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加强对循环经济相关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11.强化政府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监管和执法,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指导。
12.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示范企业:通过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示范企业,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培育循环经济的典范。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各方的协作合作,才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废物的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如何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f45d74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4.png)
如何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当今世界,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旨在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那么,如何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呢?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关键。
大多数人对于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已经习以为常,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流动。
而循环经济则强调“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流动。
要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广泛宣传循环经济的理念、好处和实践案例。
让人们明白,循环经济不仅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能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
例如,可以举办循环经济主题的展览、讲座和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成功企业代表分享经验和成果。
同时,将循环经济的知识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让他们成为未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其次,完善政策法规,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政府应制定和出台一系列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等。
对于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和项目,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降低其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监管,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处罚措施,迫使企业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处理。
此外,建立健全资源回收利用的法律法规,规范回收市场秩序,打击非法回收和处理行为,保障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创新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大对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合作,攻克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处理、可再生能源开发等关键技术难题。
例如,研发高效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技术,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开发新型的环保材料和产品,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探索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化和存储技术,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
同时,加强技术推广和应用,建立技术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让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能够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循环经济的发展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
![循环经济的发展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54dbd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a.png)
循环经济的发展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编者按: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后工业化,发展中国家的新型工业化,均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显突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上升为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
日本是发展循环经济较为成功的国家,借鉴该国的经验,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一)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是世界上最完备的,在立法体系上采取了基本法统率综合法和专项法的模式。
该国自上而下制定了综合性循环利用法,然后向具体领域推进。
具体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基础层,即《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二是综合性法律,如《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等;三是针对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具体法律法规,如《促进容器和包装物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车辆再生法》、《绿色采购法》等,这些法律对不同行业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等作了具体规定,并相继付诸实施。
(二)有力的政策扶持一是政府奖励政策。
日本设立资源回收奖,旨在激发市民回收有用物质的积极性,该奖项实施后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税收优惠政策。
日本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有成就的企业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如企业设置资源回收系统,非盈利性的金融机构将向其提供中长期优惠利率贷款;凡修建废弃物处理设施,皆会得到部分财政补贴;三是价格优惠政策。
如规定废旧物资实行商品化收费,即废弃者应支付与废旧家电收集和商品化相关的费用;四是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
在绿色消费中,贴有政府认可的环境标志的商品可出售,表明该产品从生产到使用和回收的全过程符合环保要求;五是强化行政管理机制,保障政策实施。
日本环境厅在机构改革中升格为环境省,将原来多部门执掌的废弃物管理职能统一划归环境省,由下属的废弃物回收利用对策部统一管理。
(三)全社会共同努力1.政府主导。
日本各级政府将发展循环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和日常管理中,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做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优化产业结构,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也是贯彻落实区委、政府工作安排部署,扎实推进我区节能降耗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工作情况及主要做法
1、节能降耗方面: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自治区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要求,按照自治区政
府和市政府节能工作要求和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节能目标任务,,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工业产品单耗控制在自治区定额标准以内。
采取了强有力的调控措施和保障措施。
2、工业经济转型方面:为了进一步对接自治区给予我市资源枯竭城市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自治区支持我市加快推进全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8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9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石嘴山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宁政发〔〕134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经济转型示范区工作方案。
该方案以打造宁夏陆港经济区为目标,紧紧围绕经济转型这一主线,抢抓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国家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石嘴山工业园区被自治区确定为“四大工业园区”的历史机遇,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强化投资拉动,积极探索经济转型与低碳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工业经济的新突破推动经济社会的快发展,努力在产业转型上再上新台阶。
3、循环经济方面:抓住石嘴山工业园区被列入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机遇,加快石嘴山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通过规划、改造和建设,使园区内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形成各种循环利用链条,以宁夏博宇60万吨矿渣微粉新型建材、荣华缘25000kva硅铁矿热炉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试点项目为带动,鼓励生产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资源,形成循环发展规模优势,获得最大的可持续发展效益。
二、对策及措施
(一)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必须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严把项目审核管理关、项目审批程序关、“两高”产品出口关。
采取铁的手腕淘汰落后产能。
(二)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
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点行业烟气脱硫、节能环保能力建设等,着力抓好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重点领域节能。
(三)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加快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继续做好高效节能空调推广工作,加大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力度,推广节能灯。
鼓励企业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攻关。
扩大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实施范围。
全面实行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
认真落实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四)切实加强用能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电力、建材、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节能监管。
坚决压缩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用电,对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单位,收取惩罚性电价。
(五)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法规标准,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严格执行即将出台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推进高效节能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先进发电设备等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完善主要用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严肃查处违规乱上项目、对高耗能企业实
行电价优惠、严重浪费能源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
(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继续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
新闻媒体要定期公布各地方节能减排进展和能耗情况,报道先进经验,曝光反面典型,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总之,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政府主要领导、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对本地区、本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要强化行政问责,对节能目标完成好的要给予奖励,未完成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责任,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分。
同时还要严防弄虚作假,对任何地方和企业,一经发现数据造假、做表面文章,都要坚决严肃处理,确保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