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十一:酸和碱

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十一:酸和碱
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十一:酸和碱

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十一:酸和碱

考点一:酸碱度

1.身边的一些物质pH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

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C.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

D.橘子的酸性强于柠檬

2.头发油腻是因为油脂的分泌,清洗时用碱性溶液效果更好。从pH角度考虑效果最好的洗发水的pH为( )

A.8 B.7 C.6 D.4

3.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胆汁和胰液显碱性

B.胃液比唾液酸性弱

C.胰液比胆汁碱性强

D.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4.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C.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5.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汁的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弱

B.肥皂水的碱性比炉具清洁剂的碱性强

C.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

D.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以减轻痛痒

6.下列4种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 )

7.下列常见物质的pH大于7的是( )

A.食醋B.食盐水C.氨水D.柠檬水

8.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是( )

A.澄清石灰水B.NaCl溶液C.稀硫酸D.KNO3溶液

考点二:常见的酸和碱

1.下列试剂能将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步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盐酸B.二氧化碳C.碳酸钙D.石蕊溶液

2.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

3.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蕊溶液使石灰水变蓝

B.碱都能使指示剂变色

C.酸碱使指示剂变色属于酸碱的物理性质

D.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常在纸表面涂敷某种物质的工艺,但存在副作用,该物质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该物质是( ) A.烧碱B.明矾C.草木灰D.熟石灰

6.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

B.滤渣里一定有Cu

C.滤液中可能有CuSO4、H2SO4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7.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8.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C.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

9.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10.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Mg B.AgNO3 C.Cu(OH)2D.FeSO4

11.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 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 )

A.水和生石灰

B.稀盐酸和碳酸钠

C.水和硝酸铵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13.山西的酒文化、醋文化驰名中外。陈年老酒,醇香四溢,从微观角度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醋是餐桌上常见的调味品,它呈酸性,主要是因为食醋中含有________。

14.化学知识与应用。

(1)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人们通常用下列方法生产轻质碳酸钙:将石灰石煅烧后加水制成石灰乳,净化后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轻质碳酸钙。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的原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

(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NaH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画出HCl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16.按如图进行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

17.小娟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化学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娟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猜想】①该溶液没有变质;②该溶液全部变质;③该溶液部分变质。

【进行实验】小娟和同学们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问题讨论】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现象可得出:猜想(填序号)错误。

(3)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猜想_______(填序号)正确;若“现象X”是__________,则猜想③正确。

【拓展应用】

(4)小娟和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填“BaCl2”或“Ba(OH)2”]除去。

18.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注射器内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先推入的溶液是_________。

(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利用盐酸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请回答:

(1)写出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NaCl、CaCl2和Na2CO3。

猜想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中和反应

1.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 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 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2.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向b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该实验是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

3.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它是________(填序号)。

①HNO3②CuSO4③CaCl2

4.现有如下药品:NaOH溶液、浓H2SO4、Na2CO3溶液、Fe、Mg、酚酞溶液、蒸馏水,用来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请回答:

(1)实验时涉及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小明进行酸碱中和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振荡,最后滴加2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不变色。小明据此判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①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选用提供的药品继续实验,判断酸和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铜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1)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 mL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①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方案Ⅱ:

【实验反思】

(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________(填序号)。

A.铜片B.pH试纸C.氧化铜D.紫色石蕊溶液

6.甲、乙两组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别做了如下相同的四个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探究】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本组A、B、C、D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

①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②乙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红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___。【拓展延伸】甲、乙两组同学共同讨论后一致认为两个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为同一物质,请写出本实验过程中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7.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_______。

(2)性质②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试写出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

A.Na2CO3 B.CO2 C.FeCl2D.Ba(NO3)2

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十一:酸和碱参考答案

考点一:酸碱度

1.身边的一些物质pH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

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C.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

D.橘子的酸性强于柠檬

【答案】C

2.头发油腻是因为油脂的分泌,清洗时用碱性溶液效果更好。从pH角度考虑效果最好的洗发水的pH为( )

A.8 B.7 C.6 D.4

【答案】A

3.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胆汁和胰液显碱性

B.胃液比唾液酸性弱

C.胰液比胆汁碱性强

D.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B

4.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C.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答案】C

5.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汁的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弱

B.肥皂水的碱性比炉具清洁剂的碱性强

C.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

D.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以减轻痛痒

【答案】D

6.下列4种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 )

【答案】A

7.下列常见物质的pH大于7的是( )

A.食醋B.食盐水C.氨水D.柠檬水

【答案】C

8.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是( )

A.澄清石灰水B.NaCl溶液C.稀硫酸D.KNO3溶液

【答案】A

考点二:常见的酸和碱

1.下列试剂能将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步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盐酸B.二氧化碳C.碳酸钙D.石蕊溶液

【答案】D

2.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

【答案】C

3.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B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蕊溶液使石灰水变蓝

B.碱都能使指示剂变色

C.酸碱使指示剂变色属于酸碱的物理性质

D.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D

5.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常在纸表面涂敷某种物质的工艺,但存在副作用,该物质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该物质是( ) A.烧碱B.明矾C.草木灰D.熟石灰

【答案】B

6.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

B.滤渣里一定有Cu

C.滤液中可能有CuSO4、H2SO4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答案】B

7.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答案】C

8.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C.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

【答案】C

9.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答案】B

10.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Mg B.AgNO3 C.Cu(OH)2D.FeSO4

【答案】D

11.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

【答案】C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 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 )

A .水和生石灰

B .稀盐酸和碳酸钠

C .水和硝酸铵

D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答案】C

13.山西的酒文化、醋文化驰名中外。陈年老酒,醇香四溢,从微观角度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醋是餐桌上常见的调味品,它呈酸性,主要是因为食醋中含有________。

【答案】(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醋酸(或乙酸或CH 3COOH )。 14.化学知识与应用。

(1)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人们通常用下列方法生产轻质碳酸钙:将石灰石煅烧后加水制成石灰乳,净化后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轻质碳酸钙。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的原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Al +3O 2===2Al 2O 3;(2)①CaCO 3=====高温

CaO +CO 2↑;②_CaO +H 2O===Ca(OH)2_;

③CO 2+Ca(OH)2===CaCO 3↓+H 2O 。

15.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

(1)在充满HCl 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NaHCO 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 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HCl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答案】(1)染有石蕊的纸条变红色;(2)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NaHCO3+HCl===NaCl +H2O+CO2↑。

16.按如图进行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BD;(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3)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

17.小娟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化学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娟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猜想】①该溶液没有变质;②该溶液全部变质;③该溶液部分变质。

【进行实验】小娟和同学们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问题讨论】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现象可得出:猜想(填序号)错误。

(3)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猜想_______(填序号)正确;若“现象X”是__________,则猜想③正确。

【拓展应用】

(4)小娟和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填“BaCl2”或“Ba(OH)2”]除去。

【答案】(1)过滤;(2)Na2CO3+BaCl2===BaCO3↓+2NaCl;①;(3)②;溶液变成红色;(4)密封保存;(5)Ba(OH)2。

18.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注射器内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先推入的溶液是_________。

(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OH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

(3)2HCl+Na2CO3===2NaCl+H2O+CO2↑。

19.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利用盐酸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请回答:

(1)写出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NaCl、CaCl2和Na2CO3。

猜想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2CO3+2HCl===2NaCl+H2O+CO2↑;(2)NaCl和Na2CO3;三;二;有白色沉淀;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考点三:中和反应

1.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 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 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答案】B

2.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向b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该实验是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

【答案】B

3.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只有一种能与KOH溶液发生上述类似反应,它是________(填序号)。

①HNO3②CuSO4③CaCl2

【答案】(2)HCl+NaOH===NaCl+H2O;(3)①。

4.现有如下药品:NaOH溶液、浓H2SO4、Na2CO3溶液、Fe、Mg、酚酞溶液、蒸馏水,用来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请回答:

(1)实验时涉及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小明进行酸碱中和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振荡,最后滴加2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不变色。小明据此判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①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选用提供的药品继续实验,判断酸和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2)①若硫酸过量,滴入酚酞溶液也不变色;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Fe 粉(或镁条),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铜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1)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 mL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①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方案Ⅱ:

【实验反思】

(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________(填序号)。

A.铜片B.pH试纸C.氧化铜D.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1)①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②H+和OH-反应生成H2O分子;

③2NaOH+CO2===Na2CO3+H2O;Na2CO3+2HCl===2NaCl+CO2↑+H2O;(2)有气泡产生;(3)稀盐酸量不足时,也无明显现象;(4)BD。

6.甲、乙两组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别做了如下相同的四个实验: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并不同意这一种说法,第一,按照当时项羽和刘邦两军兵力对比.项羽在解赵国之围后,收编了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兵力达到40万,而刘邦虽然占据了咸阳城,但是兵力只有10万,而且由刘邦军队把守着的函谷关已经被项羽攻破,可以讲,项羽消灭刘邦是指日可待.所以,鸿门宴,并不是唯一一次消灭刘邦的机会.第二,鸿门宴的出现的原因.由于当时项羽来到鸿门后,听到刘邦一个下属讲刘邦准备据关中为王,一怒之下便决定对刘邦发动一场军事行动,其实就是打击报复刘邦.但是由于项羽集团里面,一个人的出现,项伯.他和张良是老朋友.所以当他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连夜偷偷地跑到张良那里(当时张良跟随在刘邦的身边),叫张良快跑.而张良,则和刘邦在项伯面前演了一出戏,让刘邦在项伯面前诉冤,并告诉项伯,刘邦很希望化解这段误会,自己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赔罪.而项伯这个糊涂虫,回去后把刘邦的”冤“告诉了项羽,项羽一听心软了,居然取消了第二天对刘邦的军事行动,从而催生了鸿门宴.第三,鸿门宴上的刺杀行动.此次刺杀行动的主谋,便是项羽手下谋士范增,此事还得到项羽的默许.当刘邦一见到项羽时,便对项羽大拍马屁,让项羽的虚荣心和骄傲得到最大的满足,此时的项羽居然还对刘邦有一点点悔意,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刺杀刘邦.在宴席上,范增频频发出暗号示意项羽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却“不忍心”杀掉刘邦,而在项伯和樊哙的掩护下,项羽对刘邦的“悔意”越加严重.最后刘邦丢下张良和二百多随从,只带着四员大将,在陈平的协助下偷偷地逃出项羽的军营,回到自己的驻地灞上,从而结束了鸿门宴.所以,鸿门宴对于刘邦集团而言,是化解项羽对他的一场迫在眉睫的军事行动,而采取的一种妥协的行为,在项伯,张良和樊哙的精彩演出下,这场戏演的非常成功.而对项羽

中考必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 正一氢锂钠钾银铵根;负一氟氯溴碘氢氧根;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锰有二四六和七,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0永不变;酸根负,一价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2、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 白色沉淀:CaCO3、BaCO3、Mg(OH)2、Al(OH)3、Zn(OH)2、AgCl、BaSO4(其中仅BaSO4、AgCl是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微溶于水:Ca(OH)2、CaSO4、Ag2SO4 3、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S (7)氢硫酸:H 2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苏打: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NaHCO3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有毒、误食造成失明甚至死亡):CH3OH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 (17)氨气:NH3(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 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4、常见物质的颜色 (1)固体物质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五 氧化二磷、白磷、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氯化钠、 B、黄色固体:硫粉(S) C、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铜(Cu)、氧化汞(HgO) .5H2O D、蓝色固体:胆矾CuSO 4 E、黑色固体:木炭、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锰酸钾K2MnO4 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H、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锌等金属。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复习》教学设计

酸和碱的复习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2)巩固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酸和碱的性质进行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区分酸和碱,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关案例的讨论和处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酸和碱的区分方法。 (2)构建酸碱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 三、教学难点:构建酸碱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 四、教学方法:对比与讲练相结合、实验与探究相结合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①实验仪器:烧杯、试管、胶头滴管、镊子、吸管 ②实验试剂:没有标签的试剂(一瓶是稀硫酸,一瓶是氢氧化钙),石蕊、金属锌、生锈铁钉、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学生准备:①复习本单元所学内容。②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师:(表演胃痛),最近胃不舒服,所以去医院看了下,医生说我这是胃酸过多而引起,于是给我开了下面这种药。(展示ppt)这个药还真起些作用。 提出问题:在这个治疗过程中有无涉及到我们学习过的化学反应呢?观察并思考其治疗原理。 回答:斯达舒里有个主要成分 是氢氧化铝,它属于碱,可以 中和胃里的盐酸。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常见的酸和碱的性 质复习

【过渡】同学们分析的很到位,酸和碱 还有哪些性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复习的内容,首先请大家看到我们这节 课的复习要点。(ppt展示复习要点) 带着复习要点完成自主复习部分。 【板书】: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明确复习要点 完成导学案自我复习 使学生带着目标进行学 习。 基础自测,自我检验 【过渡】:看大家都完成的又快又好, 那我们再来看个练习。请大家对下列化 合物按照酸碱盐进行分类,看谁又快又 准,找到后举手抢答。 学生根据酸:氢离子+酸根离 子。碱: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盐:金属离子(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对酸碱盐进行分类。 再次认识酸碱盐的构 成,学会对物质进行分 类。 【分析】:这些酸、碱、盐,都为实验 室中常见的试剂。酸从组成上看都含有 氢元素,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所以 酸具有酸的通性,而碱从组成上看,都 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其阴离子全部是 氢氧根离子,所以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 性质。 【过渡】:那酸的碱具有哪些重要的通 性呢?我们今天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来 巩固提升。正好今天发现实验员在给同 学们准备实验药品的时候准备了一大 瓶稀硫酸和一大瓶氢氧化钙溶液,但是 忘记贴标签了,现在想请同学们根据已 学的知识,通过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 行实验,帮老师鉴别出这两瓶待测液A 和B。现在进行第一步,小组间讨论, 找出用于鉴别的试剂,尽量选择不同类 别的药品。 【课堂探究】:鉴别试剂 【提出问题】(1)鉴别它们的方法有哪 巩固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 微观实质。 学生小组内讨论,找出可以用 于鉴别的药品。并选择试剂进 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对应实验、现象及结论 1、取样→滴加酚酞 2、取适量锌粒→滴加无标签 试剂 3、取适量生锈铁钉→滴加无 标签试剂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 力以及动手能力。 结论:试剂A是稀硫酸, 试剂B是澄清石灰水 现象: 1、A试管不变色,B试 管变红色。 2、A中产生大量气泡 3、A中铁锈消失,溶液 变成黄色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 纳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酸和碱单元测试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宿迁市)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 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 ...的是()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 2.(2006年济宁市)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 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 顺序排列的是() A.HClO HCl Mg(OH)2MgCl2 B.CO2H2CO3CaCO3Ca(HCO3)2 C.H2O HNO3NH3·H2O NH4NO3 D.SO3NaHSO4NaOH Na2SO4 3.(连云港)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NaOH溶液治疗胃酸过多症:NaOH+HCl=NaCl+H2O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H2SO4+CaCO3=CaSO4+CO2↑+H2O C.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锈迹:Fe2O3+6HCl=2FeCl3+3H2O 点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 === 2CO2 4.(2006年烟台市)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需药品(括号中的物质)选择不正确的是()A.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2SO4(硝酸钡溶液) B.CO2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浓硫酸) C.NaOH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2CO3(石灰水) D.铜粉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铜(稀盐酸) 5.(2006年滨州市)Cu20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 Cu SO4+H2O。氧化铜与氢气反应后得到的Cu中常常混有少量Cu2O。现将10 g Cu和Cu2O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得到9.5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含Cu2O的质量为() A.0.9 g B.9.5 g C.0.5 g D. 0.45 g 6.(2006·北京市)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火碱 B、烧碱 C、熟石灰 D、小苏打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 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 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 OH- NO3- CO32- SO4 2- NH4+ 2、(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 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 (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Zn + 2HCl= ZnCl2 +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价亚铁离子) (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价铁离子) (9)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 2、Fe3O4 2、红色固体:Cu、Fe2O 3、红磷▲硫磺:淡黄色▲绿色:碱式碳酸铜(铜锈,俗称铜绿)

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

2019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 2019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第一部分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 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 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 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变化和性质的区别:性质中有“能”“可以”“容易”等字眼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选择合适的量程:所测液体不能超过量程,也不能比量程太小为宜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2019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 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 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 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 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 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 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 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装点移—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d.分类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 C.H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 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最新九年级化学最全必背知识点

最新九年级化学最全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生命之源——水 一、概念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二、实验题、填空题常考句子 1. 水污染:(1)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2. 水污染的防治:(1)加强对水质的监测(2)工业三废经过处理后再排放(3)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4)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3. 保护水资源的途径:(1)节约用水(方法:工业用水循环使用、使用节水龙头、使用节水马桶、使用喷灌、滴管设施、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2)防止水污染。

4. 水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蒸馏、吸附、过滤、沉淀。 5.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加肥皂水。 6. 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煮沸。 7. 电解水时通的是直流电,给水中加少量NaOH或硫酸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8. 电解水实验要点: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氧八氢一。 9. 电解水:2H2O2H2↑+O2↑ 10. 电解水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1. 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变化中,原子总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2.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要选择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如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需在密

闭容器内进行。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燃料 一、实验题、填空题常考句子 1. 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氢气。 2. 氢气燃烧:2H2+O2==2H2O 现象:氢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有水珠产生。 3. 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验纯。 4. 氢气作为理想能源的优点:(1)来源广泛(2)热值高(3)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5. 碳单质常考物理性质: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能导电,活性炭有吸附性。 6.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O22MgO2Mg+O22MgO注:MgO:白色固体 4Al+3O22Al2O34Al+3O22Al2O3注:Al2O3:白色固体 3Fe+2O2Fe3O42Cu+O22CuO注:CuO:黑色固体 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酸→盐+H2↑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H2SO4+MgMgSO4+H2↑2HCl+MgMgCl2+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3H2SO4+2AlAl2(SO4)3+3H2↑6HCl+2Al2AlCl3+3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ZnZnSO4+H2↑2HCl+ZnZnCl2+H2↑ 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FeFeSO4+H2↑2HCl+FeFeCl2+H2↑ 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或硫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 ×M(金属) 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法: M(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置换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Al+3CuSO4Al2(SO4)3+3Cu 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无色 Cu+2AgNO3Cu(NO3)2+2Ag 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①CuSO4溶液:蓝色FeSO4、FeCl2溶液:浅绿色 ②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考点二、置换反应 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化合物 考点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人教版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易错题集锦(精华)

初中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 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铵根 OH-NO3-CO32-SO4 2-PO43-NH4+ 2、化合价口诀 (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 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 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 ===2H2O+O2↑ (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 (9)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 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 2、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磺:淡黄色 4、溶液的颜色: 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氨气)、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空气、稀有气体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即醋);氨水;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6、有毒的:气体:CO ; 四、一些物质的特性及用途: 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 (甲烷) 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还原性的物质:C、H2、CO 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O2,CO2 助燃性物质:O2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有毒的气体: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只有CO2 最轻气体:H2也是唯一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 干冰(CO2固体):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 盐酸(HCl):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 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 生石灰CaO: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Ca(OH)2。 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Na2CO3反应制取NaOH 五、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气(气) 六大营养物质: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 油脂、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维生素(蔬菜、水果)、水、无机盐 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儿童);缺铁: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 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Cu-Zn合金 铁生锈条件: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O2)和水接触 防锈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涂油漆、涂油、镀其它金属等)。可燃物燃烧条件:⑴是可燃物;⑵与空气(或O2)接触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⑴隔离可燃物,如建立隔离带、釜底抽薪;⑵隔绝空气(或O2),如用湿布、灯帽、土盖灭火焰,用CO2灭火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环境污染名词: 酸雨:主要由SO2、NO2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物、金属被腐蚀。 臭氧层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线,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坏而形成 温室效应:空气中CO2排放过多引起全球气温上升 白色污染:塑料随意丢弃,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空气质量日报:污染物主要指标是:总悬浮颗粒、SO2、氮氧化物(如NO2)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 1原子团(根):氢氧根 硝酸根 碳酸根 硫酸根 铵根 OH - NO 3- CO 3 2- SO 4 2- NH 4 + 2、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 3、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 4===K 2MnO 4+MnO 2+O 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 2O 2 ===2H 2O+O 2↑ (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 3===2KCl+3O 2↑ △ MnO 2 △

(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通电 (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从硫酸铜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高温 (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 (9)石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高温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碳酸钙分解):CaCO3 ===CaO+CO2↑ 二:初中化学上必背化学反应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7、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8、碳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分)=点燃=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 10、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11、锌和盐酸的反应:Zn+2HCl=ZnCl2+H2↑ 12、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13、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14、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15、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16、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中考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初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100题

初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100题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物理变化中,原子可分为原子核、电子;也可分质子、中子、电子。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另寸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混合物。 1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三大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能源。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 H ) Cu Hg Ag Pt 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 g、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 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 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 +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属于中考必考考点之一,一般都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判断一些常见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例如: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矿石粉碎 D、汽油挥发 2、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气化后跑到空气中去 B、白糖熔化制造食品 C、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 D、布匹先剪裁后缝制衣服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 C. 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 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溜水 4、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用疏通淤泥的办法整治广州市的河涌 B.用稀盐酸使生锈的铁制品恢复光亮 C.海水经过蒸馏成为可以饮用的蒸馏水 D.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医用消毒酒精精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中考的常考考点之一,既有可能以选择题方式呈现,也有可能在第二卷的大题中出现。 例如: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氢气用于填充探 空气球③氧气用于气焊④干冰用作制冷剂⑤焦炭用于炼铁工业。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C、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3、下列对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其对应用途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石墨在工业上常用来作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 C、医院抢救危重病人,常常要输入氧气,这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D、水厂进行水的净化时,一般都要用到活性炭,这是因为活性炭能杀菌消毒 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节选) (1)指出金属铝的一个性质及其对应的用途 性质,对应用途。 。。。。。。。 (2) CO2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可用CO2生产小苏打:一定条件下,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通入氨气(NH3)和CO2,即可析出碳酸氢钠固体,此时溶液变浑浊;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提示:方程式配平后,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是体现学科思想方法的基本内容,是近几年中考重点考查对象。通常在选择题中可能出现两个这方面内容的试题,也可能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例如: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粗盐 C、纯水 D、糖水 2、根据组成元素的类别,对下列氧化物分类,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它是 () A、MnO2 B、CuO C、P2O5 D、Fe3O4 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C60B.碳酸钠C.石灰水D.稀盐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