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
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
![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f612a4de33d4b14e852468a3.png)
主题一:巧折纸盒活动一学折纸盒教学目标:1.了解纸盒在生活中的用处,学习折纸盒的常用方法,学会折纸盒。
2.认识折纸的材料,能根据作品需求选择合适的纸张进行折纸,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3.通过巧折纸盒学习,体会纸盒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喜爱折纸,乐于探究,大胆展示自己的创意。
体验互帮互助、团结协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看懂图例,掌握最基本的折纸方法方法。
难点:巧折纸盒,做到美观实用。
教具准备:各种纸盒若干学具准备:卡纸、旧报纸、旧挂历纸、广告纸。
剪刀、美工刀、胶水一、认识材料教学前组织学生搜集折纸材料料,了解折纸,感受折纸艺术的魅力。
材料:卡纸、旧报纸、旧挂历纸、广告纸。
工具:剪刀、美工刀、胶水1、请学生介绍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点二、了解技法1、要照图样折一个纸盒,需要读懂折纸符号。
2、认识并想办法记住各种线表示的意。
三、规范折叠1、试着折纸,教导学生向上折叠和向下折叠。
2、折叠时,要求学生做到平整。
折硬卡纸时,可先用尺子、牙签、美工刀等工具在反面刻线,然后再折。
3、刻线时,手脚要轻,不能刻过头。
四、探究尝试1、曲线折教师可提示学生借用尺子、牙签等工具,先在折痕的位置画上辅助线。
教师的示范指导要到位,尽可能用直观形象的手段来讲解。
2、试一试学生按图示,尝试折一折,练好折厚卡纸的基本功。
3、折纸盒①在卡纸上打好图样。
②按实线剪③按虚线折。
④插接、完成五、评价展示1、你掌握了折纸盒的哪些技术要领?2、根据同学作品折叠平整,技法熟练,结构牢固,形状美观情况给小组同学打分,最高五星。
3、思考反思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活动二简易垃圾盒教学目标:1.了解纸盒在生活中的用处,学习折简易垃圾盒的常用方法,学会折简易垃圾盒。
2.选择折纸的材料,能根据作品需求选择合适的纸张进行折纸,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3.通过巧折简易垃圾盒学习,体会纸盒的实用性,体验简易垃圾盒的环保和卫生,学会废物利用。
苏科版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一册教案(共10节课)
![苏科版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一册教案(共10节课)](https://img.taocdn.com/s3/m/9d0a797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d.png)
苏科版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一册教案(共10节课)一. 教材分析《劳动与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将劳动技能的培养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劳动和技术,包括清洁卫生、环保、简单手工制作等方面。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劳动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一些劳动和技术,对于清洁卫生、环保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手工制作和技能操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因个体差异而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清洁卫生、环保、简单手工制作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合作交流,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清洁卫生、环保、简单手工制作等。
2.教学难点: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劳动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应用劳动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
2.教具:清洁工具、环保材料、手工制作工具等。
3.教学资源:相关图片、视频、案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或案例,引起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fb966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17.png)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劳动的价值。
2. 第二课时: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桌子等。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劳动技能。
3. 第三课时:培养合作劳动的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劳动任务。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劳动。
4. 第四课时: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劳动成果的珍贵。
5. 第五课时: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将所学劳动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劳动活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实践法、游戏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分组合作、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的情况。
3. 学生在合作劳动中的表现。
4. 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的树立。
5. 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成果。
六、第五课时: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将所学的劳动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劳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增强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a00f6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8.png)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劳动与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重要性。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4.2 新课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1.4.3 案例分析:分析劳动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4.4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体验。
1.4.5 总结:强调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2.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及其应用。
2.3 教学方法: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示范法:教师演示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学生跟随操作。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4.2 新课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及其应用。
2.4.3 示范演示:教师演示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4.4 学生实践:学生跟随教师动手操作,实践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4.5 总结:强调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章: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
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定,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及其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及其重要性。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遵守安全规定,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劳动与技术 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劳动与技术 四年级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6bc0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b.png)
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劳动与技术是指人们通过劳动活动运用技术手段来改造自然、
生产物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
以下是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的知识点:
1. 劳动的意义: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通过劳动可以改造自然、生产物品和提供服务,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2. 劳动的分类:劳动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
主要依靠人的肌肉力量,如搬运、种植等;脑力劳动则依靠人的智
力和思维能力,如设计、研究等。
3. 劳动的方式:劳动可以分为手工劳动和机械劳动。
手工劳动
依靠人的手和简单工具完成,如种地、编织等;机械劳动则依靠机
器和设备完成,如挖掘机、电脑等。
4. 技术的应用:技术是劳动的工具,通过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
劳动效率和质量。
例如,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交通技
术可以提高交通工具的速度和安全性。
5. 劳动的过程:劳动过程包括劳动准备、劳动操作和劳动整理
三个环节。
劳动准备是为了做好劳动所需的准备工作,如准备工具、材料等;劳动操作是根据要求进行具体的劳动活动;劳动整理是对
劳动过程进行总结和整理。
6. 劳动的合作:劳动可以通过合作来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合作
劳动可以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不同的工作环节,提高效率和质量。
7. 劳动的安全:劳动过程中需要注意劳动安全,保护自己和他
人的安全。
例如,穿戴适合的劳动防护用具,遵守劳动规章制度等。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知识点归纳(全)
![人教版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知识点归纳(全)](https://img.taocdn.com/s3/m/e676a64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e.png)
人教版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知识点归纳
(全)
本文档旨在归纳人教版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和掌握相关内容。
以下是该教材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劳动与技能
- 劳动的定义和分类
- 技能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章:劳动用具
- 劳动用具的种类和用途
- 使用劳动用具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家庭劳动
- 家庭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
- 常见的家庭劳动项目
第四章:制作手工制品
- 制作手工制品的材料和工具
- 制作手工制品的步骤和技巧
第五章:工具和仪器的安全使用- 工具和仪器的种类和用途
- 安全使用工具和仪器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劳动保护
- 劳动保护的概念和意义
- 常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措施
第七章:职业与劳动
- 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第八章:职业技能与发展
- 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 不同职业的发展前景和要求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知识点归纳(全)》的总结。
学生们可以参考此文档来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提升自己在劳动与技术方面的理解和能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bccb5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c.png)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以帮助教师有效教授劳动与技术课程。
教案概述本教案全册共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以不同的主题为中心,涵盖了劳动与技术的各个方面。
每个单元都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方法等内容,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 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研究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培养实践动手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绘画技巧与表现方法;- 手工制作工艺;- 制造与修理简单工具;- 研究使用电子产品;- 了解与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探究式研究:通过探索实践来理解劳动与技术的原理;-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和任务;- 游戏化研究:将研究内容融入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
教学过程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导入与情境呈现:引入本单元的主题,并通过情境呈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2. 知识探究:帮助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内容,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辅助;3. 技能提升:通过练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4.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开展实际项目和任务,培养实践动手的能力;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促进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评价方法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并准确评价他们的研究成果,本教案将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表现进行评价;-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的绘画、手工制作等作品展示评价;- 问答测试:通过问答形式的测试评价学生的研究掌握情况。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的概述,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过程以及评价方法等。
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0e267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c.png)
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课程名称: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课时:10课时课时安排:1. 课时一:木工制作技巧2. 课时二:纸艺制作技巧3. 课时三:编织制作技巧4. 课时四:家居装饰制作技巧5. 课时五:科技制作技巧6. 课时六:食品制作技巧7. 课时七:花艺制作技巧8. 课时八:服装制作技巧9. 课时九:刺绣制作技巧10. 课时十:手工制作综合实践教学目标:1. 学习基本的劳动与技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 培养学生对不同制作技巧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味。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促进互动和交流。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课时一:木工制作技巧1. 介绍木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示范如何使用锯子、锉刀、打孔器等工具进行木工制作。
3. 学生根据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木制品,如钥匙链或小盒子。
课时二:纸艺制作技巧1. 介绍纸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示范如何用剪刀、胶水、折纸等进行纸艺制作。
3. 学生根据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纸艺品,如剪纸样板或折纸动物。
课时三:编织制作技巧1. 介绍编织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示范如何用编织线、针、织布机等进行编织制作。
3. 学生根据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编织品,如手链或编织座垫。
课时四:家居装饰制作技巧1. 介绍家居装饰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示范如何用布料、剪刀、缝纫机等进行家居装饰制作。
3. 学生根据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家居装饰品,如抱枕或桌布。
课时五:科技制作技巧1. 介绍科技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示范如何用电子元件、导线、焊接设备等进行科技制作。
3. 学生根据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科技作品,如电动小车或发光灯。
课时六:食品制作技巧1. 介绍食品制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
2. 示范如何用食材、刀具、厨具等进行食品制作。
3. 学生参与制作一个简单的食品,如水果沙拉或三明治。
课时七:花艺制作技巧1. 介绍花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0c1bd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b.png)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劳动与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常见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3.简单的劳动技能训练4.创新实践:设计与制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简单的劳动技能训练。
2.教学难点:创新实践:设计与制作。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基本概念与劳动工具的使用(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2.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劳动与技术?(二)讲解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1.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铁锹等。
2.示范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跟随示范操作。
(三)实践操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劳动工具,进行实践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确保安全。
1.学生分享实践操作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简单的劳动技能训练(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劳动工具使用方法。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劳动技能有哪些?(二)讲解简单的劳动技能1.向学生讲解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书包等。
2.示范操作,让学生跟随示范学习。
(三)实践操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简单的劳动技能训练。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确保安全。
1.学生分享实践操作中的心得体会。
第三课时:创新实践:设计与制作(一)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到的劳动技能可以运用到哪些方面?2.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创新实践呢?(二)讲解创新实践的要求1.向学生讲解创新实践的要求,如:设计合理、制作精细等。
2.示范创新实践的过程,让学生跟随示范学习。
(三)实践操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创新实践:设计与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实践顺利进行。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10课时)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10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579c43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5.png)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10课时)1、煮面条教学目标:能够自己把面条煮熟。
教学重点:面条煮熟、软硬适当,调味恰当。
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面条200克,调料少许,碗筷,锅灶。
二、步骤方法1、烧开水2、下面条3、煮熟面条4、调料。
三、质量要求用具干净,面条煮熟、软硬适当,调味适当。
教学反思:每个同学都能会煮面条了,个别同学煮的时候水放的太多。
2切菜教学目标:能够把菜切成片、切成丝、切成丁。
教学难点:刀的握法以及菜的按法。
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萝卜等蔬菜一些,盛有蔬菜的器具1个,菜墩1个,菜刀1把。
二、步骤方法1、用具清洗与准备2、切菜3、选择样式:切片、切丝、切丁。
4、整理收拾三、质量要求用具干净,菜式多样,切的均匀。
教学反思:都学会了切菜,只是有的同学切的不太好。
3凉拌菜教学目标:能够拌简单的凉拌菜。
教学难点:调料的多少把握是否恰当以及切菜的均匀。
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切菜工具,盛放蔬菜的器具,莴笋250克、红萝卜100克,白萝卜125克,葱、盐、酱油、白糖、醋、花椒粉、蒜、等等调料。
二、步骤方法1、切菜成丝2、拌丝调味3、注意事项三、质量要求要求蔬菜新鲜、切丝均匀,味道可口。
教学反思:都学会了拌凉拌菜。
4、电饭煲煮饭教学目标:会使用电饭煲煮饭。
教学难点:放水和米的比例。
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小盆,电饭煲,适量的米。
二、步骤方法1、淘米2、放米入锅3、插电煮饭三、质量要求要求饭煮熟且不焦糊,放水适量,熟饭软硬适中。
教学反思:都学会了煮饭,但是有部分同学把水放的多了一点,煮稀了。
5、炒菜教学目标:能够自己炒简单的菜。
教学重点:炒菜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白菜适量,调料少许,灶具1套。
二、步骤方法1、洗菜、切菜2、炒菜3、调味三、质量要求要求菜要清洗干净,炒熟的白菜色泽鲜嫩,味道可口,咸淡适宜,没有焦糊味。
教学反思:多数同学都学会了方法,但有个别学生胆小,油还没有烧热就把菜放下锅炒。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7c86b1d90c69ec3d5bb758b.png)
第一课:大公鸡教学内容 :学习大公鸡的制作方法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大公鸡.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 有创意地制作大公鸡教学准备彩泥。
教学过程:1导入: 大公鸡挺拔矫健的身影,再加上一身光滑漂亮的羽毛,总是显得那么自信。
我们来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观察思考用彩泥制作的大公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造型和色彩上分别有什么特点?3实践探索A、塑造身体(1)选择2~3种颜色邻近的彩泥,揉合后制公鸡的身体,使其色彩更加丰富。
(2)将彩泥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条状,并将细的一头向上弯曲。
提示: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比例大小的协调。
B、刻划头部(1)选择红色彩泥制作鸡冠,黄色彩泥制作鸡喙并安装好。
(2)选择白色和黑色彩泥制作鸡眼眶、眼睛,安装在鸡头部的两侧。
提示:注意大胆使用鲜艳亮丽的颜色。
C、添加翅膀和尾用搓、剪的方法装上翅膀和尾等部分。
D、安装基座做一个大小合适的基座。
把大公鸡安装在基座上。
4思考与实践你还能依据动物的基本特征做出其他可爱的小动物吗?第二课:面具教学内容: 学习做面具的制作方法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感受古老的面具文化。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义乌小商品信息教学重难点: 有创意地制作面具。
教学准备 :彩泥、雕塑刀教学过程:一、导入: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在一些传统节日里戴上面具,以表示对自然的崇拜。
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戴面具有也是主要的化妆手段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
二、观察思考这些面具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三、实践探索A、设计头部和脸形根据想象,设计一个脸型,安放在一块木板上。
B、刻划五官(1)用双手大拇指在面部适当的位置压出两个眼窝。
(2)用夸张的手法,分别做眼睛和鼻子,安装在头部适当位置。
(3)运用挖的方法刻划嘴巴。
制作牙齿,安装在嘴巴中。
(4)塑造一对特别的耳朵,安装在头部两侧。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9d5bb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2.png)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教案标题: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的概念,明确劳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2. 了解不同劳动类型和行业,并掌握相关专业知识;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对劳动与技术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材;2. 教具:图片、实物、多媒体设备;3. 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案例和故事。
三、教学步骤:课程设计一:认识劳动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劳动的思考,并与学生进行简要讨论,激发他们对劳动的认识。
2. 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劳动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劳动的含义、种类和重要性。
3. 劳动类型介绍(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劳动类型的图片和视频,例如农民、医生、教师等,向学生介绍不同劳动类型的特点和重要性。
4. 小组活动(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劳动类型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准备一个短小精悍的展示。
5. 小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介绍他们所选择的劳动类型,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体会。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劳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
课程设计二:技术知识的认识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技术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并与学生进行简要讨论,激发他们对技术的认识。
2. 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技术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技术的含义、分类和应用。
3. 技术类型介绍(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技术类型的图片和视频,例如交通工具、电子设备等,向学生介绍不同技术类型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4. 互动活动(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技术类型进行讨论,例如交通工具、电子设备。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该技术的了解和应用经验,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
四年级上学期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学期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259f476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b.png)
四年级上学期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劳动工具:学习使用扫把、拖把、抹布等基本的清洁工具。
2. 学习整理物品:学会整理书桌、书架、房间等。
3. 学习制作简单的食物:如做煎蛋、西红柿炒蛋等。
4. 学习种植植物:如种花、种菜等。
5. 学习缝补衣物:学会基本的缝补技巧,如缝扣子、补破洞等。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劳动的过程。
2. 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 示范教学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示范,引导其他学生学习。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劳动技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技能掌握程度:检查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情况。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4. 学生作品质量:评价学生完成劳动任务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 劳动工具:扫把、拖把、抹布等。
2. 食材:鸡蛋、西红柿等。
3. 种植工具:种子、花盆、铲子等。
4. 缝补工具:针线、扣子等。
5. 教学课件和视频:用于辅助教学。
四年级上学期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继续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学习使用剪刀、锤子等基本的工具。
2. 学习简单的木工技能,如锯木、打磨等。
3. 学习制作手工艺品,如编织、剪纸等。
4. 学习烹饪简单的食物,如做煎饼、煮面条等。
5. 学习照顾动物,如喂鱼、养小鸟等。
八、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劳动的过程。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33f99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b.png)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体验劳动的过程,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导入:讲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学习: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了解各种劳动类型。
讨论:讨论劳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第二课时:手工制作导入:讲解手工制作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学习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折、粘等。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3. 第三课时:家庭劳动导入:讲解家庭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学习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如打扫卫生、洗衣服等。
讨论:讨论如何合理安排家庭劳动时间。
4. 第四课时:农村劳动导入:讲解农村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学习农村劳动的基本技能,如种菜、施肥等。
实践:学生动手参与农村劳动。
5. 第五课时:现代劳动科技导入:讲解现代劳动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学习:学习现代劳动科技的基本知识,如计算机操作等。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现代劳动科技设备。
三、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劳动与技术学习方面的进步。
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手工制作材料:彩纸、胶水、剪刀等。
3. 家庭劳动工具:扫把、拖把等。
4. 农村劳动工具:铁锹、化肥等。
5. 现代劳动科技设备:计算机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劳动技能。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与技术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4.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ecab3777232f60ddcca1ee.png)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手缝技巧。
2.学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并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教学重点: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教学难点:穿针引线和给线打结。
学具:针、线、布块(或手帕)、剪刀、(双、四)眼扣各数枚。
板书:
穿针
··
引线
∷
钉纽扣
打结
“一”字 “二”字 “口”字 “十”字
看老师第一步干什么?(师做穿针动作)并提问:第一步是什么?生回答(穿针)
师板书:穿针。看老师第二步干什么?(师做引线动作)并提问:第二步是什么?
生回答(引线)师板书:引线。再看老师第三步干什么?(师做给线打结动作)并
2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14f88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7a.png)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四年级第一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材分析一.家政1.单元解读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学会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以及运用简单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本单元首先安排《我是家庭小主人》一课,树立应该学会家务劳动的意识。
然后安排有关洗涤的两个项目和一个关于收纳的小制作活动,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和简单的制作技能。
2. 教学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四个课题:我是家庭小主人、洗茶具、洗衣物、自制收纳盒。
3.教学安排本单元的教学建议安排5课时。
其中,前三个项目各用1课时,第四个项目用2课时。
4.教学注意事项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本单元中后三个项目的操作性比较强,课前必须做好工具和材料的准备工作。
各个项目都有不同的操作重点,教学中应突出重点,不要平均用力。
教材内容通俗易懂,教学要点、教学难点都有相应的图片展示,小栏目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学习、实践,要让学生掌握家政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要领。
组织学生分组学习,每组以不超过六人为宜,便于操作实践和合作探讨,也便于开展自评和互评等活动。
教材中的“拓展创新”属于开放性活动,教师应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价、有记录。
二.技术初步1.单元解读技术初步单元包括泥塑系列和其他材料的制作系列。
通过简单的泥塑制作,学生可以了解泥塑工艺的基本材料、特性、工具和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泥塑加工的基本技法,学习设计和制作1-2件简单的泥塑作品。
其他材料的制作,包括塑丝、涤纶以及纸材料的制作。
其中,纸材料的制作与自制收纳盒相比,更加突出了作品的空间概念。
通过这些活动,启迪学生思维、激励创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真细心的劳动习惯。
2.教学内容本单元除了《走进技术世界》的通识学习之外,共安排了六个制作项目:泥蔬果、泥碗、泥笔筒、塑丝毽子、涤纶彩球和建筑纸模。
3.教学安排建议本单元用9课时进行教学,前三个项目各用2课时,后三个项目各用1课时。
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教学大纲
![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2a218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1.png)
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与技术意识,提升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劳动与技术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安全意识和常见劳动与技术事故的预防;3. 不同类型的劳动与技术活动,如农林牧渔、工业制造、服务行业等;4. 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如剪纸、绘画、木工等;5. 劳动成果的展示和鉴赏。
三、教学方法:1. 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劳动与技术活动,并进行讨论和思考;2. 实践与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劳动与技术操作,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劳动与技术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4. 探究与创新: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展示与鉴赏: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并进行鉴赏和评价。
四、教学评估:1. 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劳动与技术活动表现,评估其实际操作能力;2. 作品评估: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估,包括技术操作的正确性、创意性和美观性等;3. 参与评估:评估学生在合作小组中的合作态度和贡献程度;4. 测验评估:组织适当的测试,评估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材及参考资源:1. 《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材;2. 相关绘本、图片和视频资料;3. 实际劳动和技术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六、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2节劳动与技术课程,每节课45分钟;2.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培养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理解;3. 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4. 安排小组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5. 不定期进行作品展示和鉴赏活动。
七、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观察劳动与技术活动- 学生观察周围的劳动与技术活动,如家里的家务劳动、学校的勤工俭学等;- 学生讨论观察到的劳动与技术活动,分享彼此的观点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能辨别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插图、纺织品实物。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纺织品实物、图片、资料。
2、探究学习:分成小组学习,展示你所收集的纺织品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烁烁它们是用什么面料制成的?
3、写一写:在表格中铁写你认为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三)课外拓展
1、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身边的纺织品,并说说它们是由什么面料制成的?
2、举办以“温馨可爱的纺织品”为主题的小饰品、小布贴、小服装、小靠垫等实物、图片展览。1、初步认识并辨别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了解各种纺织品的用途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拍摄录象片:现代办公技术、厨房设备、玩具。
学生准备:收集人们衣食住行和技术有关的信息,每人带一中玩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有关录象,激发学生对现代办公技术的兴趣。
2、启发谈话:你们看到了哪些现代科技产品?它们都有哪些本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经过讨论,从而懂得什么是技术。
复印机:利用光敏导体的静电性和光敏特性将文件、图片等照原样印在纸张的机器。
(二)巩固理解
1观看录象:现代办公技术的用途。
2我们的工作、学习都离不开技术,铅笔的制作与使用也都包含着技术。
3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离不开技术呢?
播放录象:厨房设备,使学生加深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技术,处处离不开技术。
4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需要技术,哪怕是玩,也离不开技术,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玩具,分一分,并讲讲玩的技术。
2、教育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
1、钉纽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手缝技巧。
2.学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并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教学重点: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教学难点:穿针引线和给线打结。
学具:针、线、布块(或手帕)、剪刀、(双、四)眼扣各数枚。
▲.学生作全过程的穿针……。师给予帮助。
4.探究学习书P5
师:同学们穿针、引线和打结我们都会了,现在我们能不能自己动手学习钉纽扣呢?
5.学一学做一做书P5
师:(学生回答后)好,那么怎么钉纽扣呢?请同学们看书P5上的学一学做一做,纽扣有双眼扣和四眼扣,怎么钉呢?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双眼扣和四眼扣的钉法,以及纽扣位置的处理。
板书:钉纽扣
2.看一看说一说书4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纽扣。请你们把自己准备的纽扣拿出来给同学们看一看。指名学生说一说你带来了什么样的纽扣。
▲.再请同学们打开书P4师:看过同学们带的纽扣,我们再来看书上左边图中的纽扣,同学们仔细看一看,纽扣的品种多吗?各式各样的纽扣漂亮吗?你见过吗?漂亮的纽扣不仅起固定作用,它还可以起到妆饰作用呢。
★师进一步讲解:起始结——终止结(并在布块上作示范)
▲.请同学们看书P5上的想一想试一试下面的四幅图是不是这样的?现在你会了吗?你有兴趣上来试一试吗?好!我们找一位同学上台来试一试看看他(她)会不会。
▲.(生完成后)师:我们来评一评,看他(她)的整个过程怎么样?(师生一起进行
评议)
▲.师:这个学生会了,你们会不会呢?请你们一起穿针、引线和打结好不好?
电话:利用电流使两地的人互相交谈的装置。
传真机:利用光电效应,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电脑:是一种自动、高速、精确地完成很多工作的电子设备,它能代替人脑干很多事情,因此也称为电脑。
打印机:由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打字机,没有键盘,把字符的代码转换成字符印出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教师出事品种繁多、色彩鲜艳的纺织品图片:你们认识图上画的是什么物品吗?觉得怎么样?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纺织品,而这些花样繁多、用途很光的纺织品是靠什么技术织成的呢?
(二)认识并辨别各种纺织品
1、说一说:你家的房间、客厅里有哪些纺织品?你还用国、见过、听过哪些纺织品?
3.想一想试一试书P5
师:同学们,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师边做师范边提示:看老师第一步干什么?(师做穿针动作)并提问:第一步是什么?生回答(穿针)师板书:穿针。看老师第二步干什么?(师做引线动作)并提问:第二步是什么?生回答(引线)师板书:引线。再看老师第三步干什么?(师做给线打结动作)并提问:第三步是什么?生回答(打结)师板书:打结。
(三)布置作业
1、每个小组合作一期小报,介绍“技术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组织一次参观访问活动或举办一次主题队会。
第二单元:温馨可爱的纺织品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并辨别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了解各种纺织品的用途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教育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
教材分析:
板书:
钉纽扣
穿针引线打结
··∷∷∷
“一”字“二”字“口”字“十”字
起始针——终止针
教学过程:
一.揭标
1.指导学生初步掌握手缝技巧,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指导学生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基本学会钉纽扣。
二.施标
1.激趣
师:同学们,在现代生活中,用机器来缝制各类纺织用品已经很普及了。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背的书包、连纽扣等都是机器缝制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服会绽先,书包会裂口,纽扣会脱落等等。怎么办呢?如果还用机器来缝制就不方便了,这就需要我们用手来缝制。一枚针、一根线,自己动手就可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动手学习钉纽扣。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单元:身边的技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技术,激发学生对技术活动的兴趣。
教材分析:
以一个社会调查小故事为载体,用准备举办“身边的技术”研究性学习活动导入,把“什么是技术”作为思考题,启发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
通过妈妈带着孩子了解办公室的技术这个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技术无处不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处处离不开技术。并知道进行社会调查可以穴道好多知识。学会上电脑上网查询,可以更快更多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