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如何推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79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79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79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已经2005年3月25日市人民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王鸿举二00五年四月二十二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现就推进我市循环经济的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提高认识,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资源消耗及废物排放减量化、产品再利用、废物资源化)为原则,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组织经济活动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遵循的“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的线性过程,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发展经济,其要旨是将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生产—消费—二次资源”的闭环过程。

发展循环经济能使资源和能源得到最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并使经济活动对环境和人的不良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它符合我国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市人均资源少,供需矛盾较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

按照到2020年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地区生产总值需要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

如果沿袭传统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

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市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必然选择。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二、循环经济的组织推进(二)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原则和鼓励、扶持、倡导与规范相结合的原则。

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

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

产 业 园区是 生 产 的集 中区域 , 是 各类 污染 物 也 集 中产 生 或排 放 的 区域 。由于多 方 面 的原 因 , 目前

些 地 方 的 产 业 园 区成 为 污 染 物 集 中排 放 场 所 , 已对 当地 生 态 环 境 乃 至 群 众 的 健 康 产 生 不 利 影
对 所 在 区域 的生 态 环 境 造 成很 大压 力 ,有 的甚 至
实现 园区可持 续发展 的 内在要 求
园区是 我 国产业 发 展 的集 聚 区 . 也是 国 民经济
改善 生 态 环 境 质量 , 降低 区域 环 境 风 险 , 少 园 区 减 与周 边居 民 的环 境 纠纷 , 促进 当 地社 会 和谐 稳 定 。
二、 总体 要 求 、 原则 和 目标
区 资 源 高 效 、 环 利 用 和 废 物 “ 排 放 ” 不 断 增 强 循 零 ,
园 区可 持 续 发展 能 力 。 ( )推 进 园 区循 环 化 改 造是 转 变 经济 发 展 方 式 , 一
响 。推 进 园 区循 环 化 改 造 ,变 末 端治 理 为源 头 减
量 、 过 程 控 制 , 现 园 区废 物 “ 排 放 ” 可 以最 全 实 零 , 大 限度 地 减 少 企 业 入 园 后 集 中生 产 的 环 境 负 荷 ,

4 -日农 药
政 策 导 向
发 改委 、 财政部关于推进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
发 改 环 资 [0 27 5号 2 1 16
各省 、 自治 区 、 辖 市 及 计 划 单 列 市 、 疆 生 产 建 直 新
快速 发展 提 供 有效 支 撑 。推 进 园 区循环 化 改造 , 用 循 环 经 济 理 念 改造 存 量 、 构建 增 量 , 效 引 导 园 区 有 调 整产 业 结 构 , 进 产 业 集 聚 发展 , 育 战 略 性 新 推 培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法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法

•循环经济概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方法•循环经济的实践案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挑战•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目•未来展望和发展趋势录循环经济的定义减缓资源约束矛盾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和特点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减量化原则要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数量;再利用原则要求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资源化原则要求将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

特点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特征。

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封闭性,即实现资源的闭路循环;二是高效性,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三是节约性,即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四是保护性,即保护环境和资源。

政策引导和扶持提供财政支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和突破030201产业协同和融合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念,鼓励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和服务。

培养绿色消费观念鼓励公众参与总结词政府推动、企业协作、科研支持、环保导向要点一要点二详细描述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是丹麦政府推动下的一个环保合作项目,汇集了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

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企业间进行互利互惠的协作,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主要目标,同时带来经济效益。

该园区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基础,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源高效利用等方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总结词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区域规划、环保先行详细描述北九州生态工业园是日本政府引导下的一个区域性环保工业园区,注重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

政府制定区域规划,引导企业参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实现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园区内的企业之间也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学术研究、技术创新、政策建议、未来展望总结词加州伯克利大学能源系统研究所是一个汇聚了多学科背景和多种技术手段的研究机构,以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为目标。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压力分析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压力分析
经济价格政策。
政府在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 并且在
关于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般认为, 政府在 政府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维持这一迫使作用
循环经济 发展过程中的 作用主要体现在: 循环经济发展的 的各种迫 立 使因 素的作用总和。 法和执法工作、 制定发展规划、 制定发展政策、 宣传引导工
域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三、 地方政府循环经济发展压力构成
可以确定每一个压力因素在地方政府推进循环经济发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 笔者认为, 大小, 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进而为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所承受的发展循环经济 展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过程提供决策 支持。 的压力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上级政府压力 、 资源环境压力、 相关主体的决策
压 力、 上级政府压力、 公众需求压 力、 同级政 府压力。最后给 出政 府循环经济发展压 力测评指标体 系。
[ 关键词】 政府; 循环经济; 压力; 指标体 系 [ 中图分类号] 29 2 F9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05— 4 2 20 )5- O6— 5 [ 10 39 (09 0 O6 0 收稿 日期 】 20 —1 2 0 8 2—1 [ 作者简 介】 石森昌, 天津社会科 学院助理研 究员, 男, 天津 大学管理 学院博士 生, 主要研 究方向为技术 经济及管理、 循环
地位和作用的讨论。 二、 地方政府循环经济发展压力的概念
在经济学中经常使用到压力的概念, 例如通货膨胀压
关于政府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张思锋等人认为, 政府 力、 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压力等, 它描述了某些因素的存在, 的循环经济政策应该随着循环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 使得经济系 统具有向 某一方向 演化的趋势这一客观经济现 侧重。 …吴大华认为, 政府的循环经济激励政策包括: 循环经 象。因此, 存在某些因素, 当 迫使地方政府在决定区域经济 济产业政策、 循环经济税收政策、 循环经济财政政策、 循环经 发展模式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 则地方政府承担了发展循环 济金融政策 、 循环经济产业布局政策、 规模经济政策和循环 经济的压力。所以, 地方政府循环经济发展压力是指, 迫使

2024年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篇)

2024年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篇)

2024年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加剧,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我国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循环经济的建设,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2024年是循环经济建设的关键一年,为了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制定本方案以指导相关工作的实施。

本方案的目标是在2024年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点任务和措施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制定和完善循环经济相关的法规政策,明确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和路径。

(2)加大财政资金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循环经济项目的研发和推广。

(3)推动建立健全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对循环经济企业给予奖励和优惠政策。

2. 增加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力度(1)加强生态产业的建设,推动资源的再利用和再生产。

(2)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和装备产业,提高资源的再生利用率。

(3)推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推动循环经济与新经济深度融合(1)发展数字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推动数字科技在循环经济中的应用。

(2)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兴循环经济企业,推动循环经济与科技创新的结合。

(3)促进循环经济与共享经济的融合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培训(1)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知和支持度。

(2)加强循环经济的培训和人才培养,提高循环经济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3)建立循环经济交流和合作平台,促进各方面的合作和共享。

三、实施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循环经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统筹协调。

2. 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工作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循环经济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3. 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循环经济项目的研发和推广。

4. 加强技术支持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推动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分析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分析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分析一、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与目标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利用中,尽可能地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并在废弃物的利用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够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多重效益,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国家制定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循环经济系统建设基本完善、初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重点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资源环境约束能力显著增强,循环经济体系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

二、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和法规保障为了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法规保障。

例如,循环经济促进法、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财政投入,出台了有关税收和金融服务的政策,对循环经济领域的企业进行了资金的扶持和鼓励。

三、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重点行业包括能源、建筑、交通、钢铁、电子、纺织等领域。

这些行业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量较大,也是能否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

以钢铁行业为例,在钢铁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炼钢需要高温,导致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较大。

而且钢铁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废渣、废渣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程度仍然不足。

因此,对于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政策支持,实现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区域循环经济是以地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由多个企业和产业链组成的循环经济体系。

在我国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一些地方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废弃物管理比较混乱、循环经济产业链不够完善等。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地方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和管理,鼓励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着重解决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再利用问题。

五、循环经济创新实践与经验分享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多方面。

广东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

广东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

《广东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意见稿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范围内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循环经济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全省循环经济发展工作。

省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循环经济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循环经济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同级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循环经济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向社会普及循环经济相关知识,引导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单位应当积极宣传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政策,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舆论引导和监督。

第五条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技术指导和服务作用。

政府可以委托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

第六条单位和个人应当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合理消费,尽可能使用节能、节水、节材和再生产品,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任何单位、个人都有权举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权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管理制度第七条省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全省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县循环经济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及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应当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循环经济评价考核制度。

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对下级人民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定期进行考核,并将其结果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落实科学发展观 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 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体现科学发展观和
环 境 全面 协 调 发 展 的要 求 ,具 有 重要 意 义 。 法 律 第 十 四 条 规 定 :国 务 院 循 环 经 济发 展 “
颁布 , 立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制度 正确政 绩观 的内在要 求 , 现经济 、 确 体 社会和 环经济促进法》 立的主要制度 : 确
者 包 装物 负 责 回 收 ;对 其 中可 以 利 用 的 , 由 定 .主 要 包 括 :建 立 循 环 经 济 发 展 专 项 资
各该生产企业负责利用 ; 对因不具备技术经 金 、对 循环经济 重大科技攻 关项 目实行 财 济条件而不适合利 用的 , 由各该 生产企业负 政 支持 、对促进循环 经济发 展的活动给 予
要 为产 品 的质 量 负 责 , 同时 还 应 依 法承 担 产
技术 、 工艺 、 设备和材料 。” 强 化 激励 措 施 品废弃后 的回收 、 利用 、 处置等责任 , 这就要 促 进 循 环 经 济 的 发 展 ,必 须 依 法 建 立 求 生 产 者在 设 计 时 采 用 有 利 于 产 品 废 物 回
有效手段 , 更是政府规范和 引导产 业发展 的 重要 依 据 。 律 第 十八 条 规 定 :国务 院循 环 法 “
、 - j 循环经济的状况定期进行考核 , 并将 主要评 经济发展综合 管理部 I 会同 国务院环 境保 定 限制和 价指标 完成情况作 为对 地方人 民政府及其 护 等有关 主管 部门 , 期发布鼓励 、
负 责 人考 核 评 价 的 内容 。”
淘汰 的技术 、 工艺 、 设备 、 材料和产 品名录。 ” “ 禁止生产 、进 口、销售列入淘汰名 录的设 备 、 料和产 品 , 材 禁止使 用列入淘汰 名录 的

地方政府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

地方政府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企业自主 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要素配置,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贸易投资规则制 定,加强与国际组织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
经济转型升级的难点与问题
资源环境约束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资源环境 压力不断加大,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 重要制约因素。
案例二
要点一
总结词
优化创新环境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县优化创新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 新平台。
案例三:某区深化改革释放市场活力的经验
01
总结词:简政放权
02
详细描述:该区政府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干预,降低市场门槛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总结词:推进市场化改革
03
案例三:某区深化改革释放市场活力的经验
案例四
总结词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详细描述
该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保投入,推进生态修复 和环境治理,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案例四
总结词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详细描述
该省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大对环保、新能源等 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案例四
总结词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详细描述
该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减量 化、无害化处理,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放宽市场准入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更多领域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
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 ,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05.07.02•【文号】国发[2005]22号•【施行日期】2005.07.02•【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

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社会氛围。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
色经 济与 地方 社 会 文化 和 自然环 境相 一 致 、产业 建设元公 害农产 品基地。推广应用 可降解地膜

1 一
维普资讯
工 作 指 南
《 资源与发展》 0 6 第 1 20 年 期
7加 强 产 、学 、研技 术 开发 与合作 。增加 研 .
“ 大 产 业集 群 ”的 基 础 上 ,优 化 和 改造 传 统 产 相 关 产业 链 接技 术 、有毒 有 害 原 材料 替 代 技 术 、 六
业 ,引进上下游产 品链 接项 目,培植 与资源优 优势资 源高效利用技术 、可回收利用材料 和回 势 相 匹 配 的关 联 产 业 ,逐 步 实 现 生 态 产 业 体 系 收处 理 技 术 、绿 色 再 制 造 技 术 以及 新 能 源 和 可 由单 一 型 向复合 型 的转变 。 以大炼 油项 目为 再 生 能 源开 发 利 用 技 术 ,开 发 与 人 们 生 活 密 切 “ 龙头” ,延伸拓展产业链 ,建设 资源循 环利用 相 关 的绿 色产 品 ,开 发 、示 范 和 推 广 应 用 循 环
和 强力 地 膜 ,建立 地 膜 残 留综 合 治 理试 点 ,逐 步 消 除农 村 发 基 金 投 人 ,引 进 和 培 育 专 业 研 发 人 才 ,引 导 “ 白色污染”( 农用地膜残 留污染) 。 各高等 院校 、科研 院所及专业 职能部 门开展 与 5建 设 生 态 工业 。在 发展 “ . 四大 工 业基 地 ” 循 环 经 济 相 关 的研 究 ,组 织 开发 延 长 产 业 链 和 、
3主要 指 标 。力 争 到 2 1 . 00年 ,全 市 资 源 利 为 实现 经 济 、环 境 和社会 效 益相 统一 ,建设 用效 率和再生资源 回收利用率 明显提高 ,万元

以提高国民幸福为着力点推进甘肃民族地区循环经济发展

以提高国民幸福为着力点推进甘肃民族地区循环经济发展
为核心 的发 展模式 ,应 将 人 的幸福 作为 发
政府 与公 民对公共生活 的合作管理 ,要
建 立 一 个 有 效 的协 商 机 制 。再 次 , 民族
得 主斯 蒂格利 茨 和 阿马 蒂亚 ・ 森牵 头 ,
旨在 提 出 一 套 衡 量经 济 和 社会 发 展状 况 的新 标准 。在我 国 ,2 0 年在 两 会期 间 , 05
人 的 幸 福 为 目的 发 展 体 现 了科 学 发 展 的 真 正 含 义 。 以 人 为 本 是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核
济核算方式进行改革 ,将代 表国民幸福 程度 的一些指标纳入衡量经 济表 现的指 标 体 系 。 他 主 张 以 “ 民幸 福 总 值 ” 国
( N ) , 取 代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 G H (D ) 萨科 齐 于 20 GP。 0 8年 成 立 了 一 家 名 为 “ 济 表 现 和 社 会 进 步 测 算 国 际 委 经 员 会 ” 的 机 构 , 由两 位 诺 贝 尔经 济学 奖
成分 、2 0多万少数民族人 口、民族地 4 区面积 占全省总面积 的 4 %,所 以 ,发 0 展甘肃民族地 区循环经济 ,对 推进甘肃 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 民族地 区如何发展循 环经济 ?
地带 ,海拔相对较高 ,为我省林牧业主 要分布 区。这些民族地 区不仅是保护河
西部 大 开 发 十周 年 生 态 环 境 与 人居 环 境 成 就 展
以提高国 民幸福为着 、 /占 1、 ,、
推进 甘肃 民族地 区循 环经济发展
@ 特 约 研 究员 宋 圭武 20 0 9年 1 2月 2 日 , 国 务 院 正 式 4 笔 者 认 为应 以 国 民 幸 福 度 提 高 为 着 力 点 , 积 极 推 进 甘 肃 民族 地 区 循 环 经 济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及框架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及框架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及框架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1-015-02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正面临着资源能源的耗竭和环境的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已是大势所趋。

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只有制定一个明确的发展思路与发展框架,才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关键词发展思路与框架循环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一)发展思路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应紧紧抓住西部大开放机遇,完善市场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其的发展思路可以概括为:“政府主导,市场辅助,全民参与,全面向前推进。

”大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政策导向,依靠技术进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循环经济宏观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然而欠发达地区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还存在着不作为和阻碍的现象,因此必须强化政府的职能,促进政府以各种手段来规范人们对资源的使用和对环境的排放以促使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同时也应该看到市场的作用,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加快静脉产业的形成,根据现有资源优势和工业体系,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加强公众的环境教育,促进公众参与,形物质资源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完善欠发达地区的循环经济体系。

(二)发展目标近期目标是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发展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机制和框架。

使欠发达地区创建一批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型企业,形成若干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园区和资源节约型城市。

在行业选择上,重点发展静脉产业,通过发展“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在技术选择上,研发一批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新技术,如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等。

欠发达地区如何走循环经济之路?

欠发达地区如何走循环经济之路?

段 就 是推 行 清洁 生
产 , 在 企 业 内 实 施 废 物 的全 过 程 控 制 。

方 面 ,要 在鼓 励
已 达 标 企 业 自愿 开
展 更 高层 次 的 清洁
境 、 资 源 基 础 优 势就 更 加 凸 显 。 同 时 ,
发战略转型 模式 , 其特征是 循环经 济发 生 产 审 核 的 同时 , 污 染 物 排 放 超 过 国 对
济战略 目标和规划 , 确定 重点发展 领域 压缩 型、累积 型环 境 问题 , 在这 个过程 中按 给人 类可持 发达 地区 的产业 内移 ,
和 区域 ,探索不 同地 区具有可操 作性 、 续 发展 造成 了制约 和 阻碍 。作 为 后 发 循环 经济 发展要求把 好项 目准入 关, 是
便于推 广的循环 经济发展 模式 , 显得十 者 ,欠发达地 区就 可 以少走这 些弯路 , 实现经济 发展与生 态建设 “ 双赢 ”的重
分迫切 和必要 。 在 经济起步 阶段就选 择新型 发展模 式 , 要 环 节 。
循环经济是欠发达地 区 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
通过发展循环 经济 , 利用有 限投入得 到
略, 循环 经济走过 了理念倡导 、 局部 试 协调发展 阶段 , 内一些 发达地 区也走 欠发达地 区以较低 的成本实 现生态效率 国 点等阶段 ,目前正 处于总结 经验 、 面 过 了一条 以 “ 污染后治理 ”为特 征的 的较 大幅度提 高 。 当前全球 范 围内的 全 在 先
推进的重 要转折 时期 。 研究 制定循环 经 粗放 型增长道路 。 欠发达地 区势必要承接 这种模 式及其 带来 的 产业 大转移 中 ,
多重 回报 ,减少对 资 源环 境 造成 的压 争力的重要载体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宏观经济调控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
控制信贷规模,提高银行存贷款准备金率。提高住房建设的资本金。 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少上或不上高耗能、高耗料项目。 从生产环节控制生产,防止产能过分扩张,减少对原料的供给,抑制需求。如限制
钢铁、电解铝、水泥新项目的开工。江苏铁本责任人受到惩处。 房地产泡沫的表现:房价过高及空置率大,中国为年收入的15-20倍,美国为3倍,
20.7家/Km2,在面积为149Km2的老市区,这两个指标分别高达42900人/Km2与34家/Km2, 集中度很高。
不同战略时期的主要区域问题
区域问题
时间段
贫困落后病
1949年至今
表现 老少边穷、西部。
生产力地区布局不平衡 1949年至今
区域差距扩大,区域矛 1978年改革开放后。 盾突出
改革开放前,沿海向内地转移,支援内地建设, 三线建设,国防需要。改革开放后沿海与内地区 域发展不平衡加大。
区域经济冲突愈发突出
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冲突的表现:重复建设——原料大战——市场封锁——价格大战。 重复建设、产业趋同、过度投资是其主要原因,由于生产原料需求旺盛,为取得高 额利润,抬高价格,地方盲目快速上项目,力图控制市场,使市场经济秩序混乱。 所以国家要求在区域政策中要限制水泥、钢铁、电解铝的生产。防止各地固定资产 投资过大、乱占耕地发展工业或房地产现象,遏制投资过热,保证经济的持续、健 康发展。
区域经济政策中的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原理与图示
P
AS1
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S3
p′
AS3′
AS2
AD′
AD2
p
AD1 Y
AD Y
(a)
(b)
供给学派认为,当供应曲线呈曲线AS1,水平AS2的情况下,提高需求都意味着总产出的增 加,这时凯恩斯理论有效。但是供应曲线呈垂直形态的AS3时,刺激需求只能刺激通货膨胀, 此时,如图b所示,总需求AD增加到AD′,价格从P上涨到P′,Y则不变。事实上,只要AS曲

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与政策支持——以江苏泰州为例

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与政策支持——以江苏泰州为例
学技 术 ; 大循 环 经 济发 展 的 资金 投 入 。 加
关键 词 :区域 ;循 环 经 济 ;可 行性 分 析 ; 策 支持 政
中 图 分 类 号 :F0 1 5 6 . 文 献标 识 码 :A
2 O世纪 9 O年代 以来 , 随着人 类对 生态 环境 保
护 认 识 的 发 展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理 论 研 究 的 深 入 , 环 循
维普资讯
第 6 第 3 卷 期
20 0 6年 O 9月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J u n l f in s Unv riy o S in e n Teh oo y ( o il ce c iin) o r a o a g u J ie st f ce c a d c n lg S ca in eEdt S o
赢 ” 实现 区域 可持 续发 展 。 , ( ) 展 循 环 经 济 是 降低 资 源 消 耗 。 解 资 源 约 一 发 缓 束 矛 盾 的 根 本 出 路
地级 泰州市组 建 以来 , 济的高速增 长并 没有 经 改变 高投入 、 高能源消耗 和环境 污染 为代 价 的粗放
情况, 分析 区域 发 展循 环经 济 的制 约 因素 , 出 区 提
要 解决 好两 个方 面 的 问题 : 是 经 济 建 设 对 资 源 一 和生 态产 生 的压 力 与破 坏 ; 二是 资源 与生 态 环 境 保 护 对经 济建 设 的持续 支撑 。泰州 正处 于工 业化
中 期 , 两 个 方 面 的 问 题 显 得 更 为 突 出 。 如 果 仍 这
经济越 来越受到人 们的重视 , 展循环 经济 正成 为 发 当今世 界 的潮 流 。发 展循 环 经 济需 要 国家 、 区域 、 企 业及全社会 的共 同参 与 , 即使 国家 的态度 是积 极 的, 但仅 限舆论 宣 传 和宏 观政 策 的制 定 , 要完 全 实 现经济 发 展模 式 的转 变 , 必须 依 托 于 区域 这 个 层 面, 或者说 地方政府应 有所作 为。泰州 市地 处江苏 省 苏中地 区 , 然 已进人 工 业 化 中期 阶段 , 经济 虽 但 发 展水平在 东部 沿海 地 区 只能是 中等 。如 果 仍沿 用 传统 的经济 发展模式 , 区内 自然 资源特 别是矿 藏 资源 的缺 乏 , 直接 制 约着 经济 的进一 步 快 速增 长 , 发展循环 经济将 是 今后 发展 经 济和 提高 地 区竞 争 力 的唯一 出路 。本 文 以泰 州 为例 , 立足 区 域经 济 、 社会 、 环境 的发展 现状和循环经 济局部 发展 的基本 解 资 源 约 束 矛 盾 , 发 减轻 环境 污 染 , 实现 经 济 建 设 与 环 境 保 护 协 调 发 展 的 有 效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循环经济是一种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和《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801号)中,前者规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管理制度、政策导向和激励措施等内容,后者是对相关投融资政策措施的深化和细化。

一、循环经济概述(一)循环经济的概念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本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

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二)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实施原则和基本要求(1)发展循环经济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

(2)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

(3)在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过程中,应当保障生产安全,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防止产生再次污染。

(三)政府部门管理分工和职责要求1.管理分工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循环经济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循环经济的监督管理工作。

2.政府职责(1)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应当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等规划,应当包括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容。

地方发展循环经济建议

地方发展循环经济建议

地方发展循环经济建议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发展循环经济被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为地方政府,如何加强循环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策扶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指导意见,推广循环经济理念。

加大环保领域的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建设。

同时,转变政府部门工作方式,鼓励和支持市场化运作。

以政策为引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进循环经济企业的发展。

二、健全企业经营体系,增强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性。

企业应当发挥自身优势,保护和利用好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通过成本计算,推进废弃物再利用,促进资源的再循环利用。

在运营过程中,加强监管和管理,增强企业规范性和自身可持续发展性。

三、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水平。

加强科技创新,推广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水平。

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循环经济产业的竞争力。

同时,加强对循环经济技术的普及,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循环经济的监管。

建立循环经济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强循环经济的监管和管理。

加强对循环经济企业的管理和指导,确保企业遵守循环经济的原则,加强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加强环保部门的规范化和化整为零的管理方式,提高监管效率和循环经济的质量。

五、加强宣传,培养社会意识。

对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广泛的宣传工作,让公众了解循环经济的好处,培养循环经济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建立产业联盟、社区联盟等组织形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社会共识和合力。

总之,地方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的建设中,应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的理念,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强化政府、企业、社会的责任意识,使循环经济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5.31•【字号】南府发[2007]68号•【施行日期】2007.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南府发〔2007〕6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各企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桂政发[2005]56号)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市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得到根本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总体上还是粗放型的,循环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资源短缺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中国绿城建设,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争创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市环境污染的压力,必须进一步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确保取得实效。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优化资源利用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全市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中,地方政府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1]。

笔者结合近几年山东省日照市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方面的实践,谈一下体会和认识。

1 统一认识,强化对循环经济的组织领导日照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是一座新兴的港口城市。

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蓝天、碧海、金沙滩”是日照引以自豪的名片。

与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较大反差的是,由于建市晚、基础差等原因,日照综合经济实力较弱,结构层次低,特别是工业化水平滞后,可以说,“环境优势突出”与“经济欠发达”构成了日照的基本市情。

我们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

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是不要发展,更不是回到原始社会。

建设生态市必须建立在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基础之上。

如果经济落后、人民贫困,环境质量再好也谈不上生态城市。

传统观念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要发展就要抓工业、上项目,就必然会污染环境。

事实上,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是工业本身,而是由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

我们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感到,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既能实现加快经济发展的目标,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和环境,是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化有机结合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最佳模式。

它采用“生态链”的方法,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使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从而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从根本上消除了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尖锐冲突。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程,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今年年初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之后,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富裕、文明、健康的生活,这与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决心。

为坚持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循环经济的发展,市委常委会、市人大主任会和市长办公会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作为重要议题研究部署,出台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市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文件,分别成立了由书记、市长挂帅,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环境保护委员会、生态市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导委员会,明确各地方政府如何推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How Local Government Push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山东省日照市市长 于建成摘 要 地方政府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本文结合日照市近几年的实践,提出地方政府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统一认识,强化对循环经济的组织领导;高起点做好生态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和循环经济理念;以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以严格执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智力支持体系等,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循环经济 措施10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4.12自职责,定期召开例会,研究部署环境保护、生态市建设与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环保督查、企业治理、公众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

同时,市政府还把生态市建设的各项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区县和市直部门,逐级签定环境目标责任书和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将考核结果列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离任也要过生态环境审计关,从制度上保证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2 高起点做好生态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确保生态城市规划具有较高的层次和水准,2000年9月市政府委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编制《日照生态市建设规划》,著名生态学家王如松博士担任规划工作组组长,并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参与编写,在多次征求著名生态专家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日照生态市建设规划》文本。

为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市政府两次邀请李文华、蒋有绪两位院士及全国著名的生态专家进行论证,并于2002年1月通过了省环保局主持召开的专家评审,2003年8月正式颁布实施。

市委、市政府在提出“生态建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又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生态市的核心,提出了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市的奋斗目标,以期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升生态城市的建设水平。

2003年3月,日照市委、市政府联合省环保局和山东大学成立了《日照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导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指导委员会由市委书记和省环保局局长任主任,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19个部门和各区县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同时聘请国内外部分知名专家担任顾问。

2003年12月,省环保局主持召开了《山东省日照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论证会,邀请了孙铁珩院士、王文兴院士等7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规划进行审查。

2004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主持召开了《山东省日照循环经济市发展规划》论证会,通过了由金鉴明院士、金涌院士等8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审查。

目前,《规划》已完成修改并上报国家环保总局。

3 通过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和循环经济理念3.1 强化对领导层的宣传通过赠阅环境报刊、举办培训班、开设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向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进行宣传。

市委、市政府邀请中科院生态中心主任王如松博士做了生态市建设理论与方法专题讲座,邀请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领导做了循环经济发展与环保法制建设的专题讲座,邀请山东省环保局张凯局长和清华大学教授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做报告,有力强化了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

邀请省环科院专家为全市骨干企业的负责人举办专题讲座,就如何面对国际市场、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能力,深入讲解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的有关内容。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许多重要会议上反复强调循环经济和生态建市的发展思路,提高了各级各部门参与生态市建设的自觉性。

3.2 加强对社会各界的宣传在日照环保网站设立了生态市建设专题网页,在日照各大门户站点均建立链接,在全市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了《建设生态城市》专栏,制作播发了《建设生态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电视专题片。

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港城环保世纪行和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活动,营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浓厚氛围,举行了废旧电池换鲜花、环保专题邮票展、环保文艺演出、创模万人签字等一系列集中宣传活动,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向白色污染宣战”、“提倡绿色消费”等活动,使生态文明根植民心,提高了公众参与生态市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使中小学生更多地了解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知识,通过教育一个学生,达到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同时,深入开展了“绿色社区”和环保志愿者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

已建成“绿色学校”35所和“绿色社区”15处。

“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宾馆”、“绿色饭店”等创建活动也在积极推进当中。

绿色环保与生态循环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3.3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计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将清洁生产审计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同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优势产业的循环型生态化转型相结合,制定规划,分阶段实施。

根据日照产业发展现状,首先在部分企业进行了试点,确定了日照发电厂、海通制丝有限公司、泰山洁晶生化有限公司、日照酒业有限公司等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112004.12环境保护了清洁生产审计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通过清洁生产审计和认证,使传统老企业重现活力和生机,优势企业核心竞争明显增强。

目前,全市已有16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计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20家企业正在进行中,到2008年所有重点工业企业将全部通过清洁生产审计。

4 以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4.1 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2003年,我市规模以上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有13家,完成产值5.86亿元,实现利润1808万元,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93.46万吨。

其中9家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建材企业固体废物搀加量都达到30%以上。

上述13家企业增值税减免共计3388.64万元,所得税减免手续正在办理之中。

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另外我市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已开展了资源综合利用,但由于不了解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尚未申请税收减免。

有关部门正在帮助企业完善材料,积极申报。

4.2 支持循环型企业加快发展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家鼓励优先发展的项目,对符合日照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项目,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土地、税收以及配套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项目审批实行绿色通道制,加快行政许可手续办理速度。

泰山洁晶生化有限公司利用薯干生产柠檬酸,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菌丝体和废钙泥,过去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理措施,该公司将其产生的废物乱排乱放,造成了环境污染,几次受到环保部门的处罚。

2002年,企业申请扩大生产规模,由于现有的环境污染问题没有解决,被有关部门予以否决。

2003年该公司对废水厌氧处理设施进行了改造,既改善了排水水质,又使沼气产生量大大增加,同时投资320万元建设了菌丝体综合利用项目,利用污水厌氧处理制得的沼气作为能源烘干菌丝体,将产生的菌丝体全部综合利用,年生产蛋白饲料7000余吨,创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在此基础上,公司又研究开发了连续蒸压烘干生产高纯度高强度α-半水硫酸钙技术,利用废钙泥生产石膏,产品纯度达到99.5%以上,粒度比天然硫酸钙矿床均匀,杂质含量少,强度高,黏结性好,非常适合制作陶瓷模具。

今年公司又投资810万元,对生产中产生的4万t废钙泥全部进行综合利用。

该项目已于8月份完成调试并投入运行,预计达产后年产值1050万元,实现利税300万元。

该项目成功地解决了硫酸钙泥污染难题,并化废为宝,生产出品质远优于天然矿石的特殊用途石膏材料,同时减少了天然石膏的开采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