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液压动力元件

合集下载

第3章动力元件

第3章动力元件
• 外啮合齿轮泵的泄漏途径:
泵体内表面和齿顶径向间隙的泄漏: 10%-15%; 齿面啮合处间隙的泄漏:很少; 齿轮端面间隙的泄漏, 70%-75%。
减小端面泄漏是提高齿轮泵容积效率的主要途径。
2.液压径向不平衡力
• 原因:
在压油腔和吸油腔之间存 在着压差; 泵体内表面与齿轮齿顶之 间存在着径向间隙。 • 液体压力的合力作用在 齿轮和轴上,是一种径 向不平衡力。
⑵ 额定压力: 液压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 验标准规定连续长期运转的最高压力。额定压
力值的大小由液压泵零部件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来 决定。超过这个压力值,液压泵有可能发生机械或 密封方面的损坏。
液压泵在正常工作时,其工作压力应小 于或等于泵的额定压力。
⑶ 最高允许压力:在超过额定压力的条件下,根据
c) 在配油盘上开卸荷三角槽。
③定子工作表面(内)曲线 要求: a) 叶片不发生脱空 ; b) 获得尽量大的理论排量; c) 减小冲击,以降低噪声,减少磨损 d) 提高叶片泵流量的均匀性,减小流量脉动。 常用定子的过渡曲线有:阿基米德曲线、
等加速-等减速曲线、正弦曲线、高次曲线等。
④叶片倾角:
叶片在转子中的安放应当有利于叶 片的滑动,磨损要小。
压泵技术规格指标之一。
⑹瞬时流量qin:泵在每一瞬时的流量,一般指 泵瞬时理论(几何)流量。
3.功率:
液压泵的输入能量为机械能,其表现为转 矩和转速;液压泵的输出能量为液压能,表现 为压力和流量。
⑴理论功率Pt: 它用泵的理论流量与泵进出
口压差的乘积来表示,
Pt pqt
⑵输入功率Pi 实际驱动液压泵轴所需要的机械功 率,由电动机或柴油机给出,即 Pi T 2nT
q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二、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
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可参照轴向柱塞泵
斜盘 2-缸体 3-柱塞 4-配流盘 5-轴 6-弹簧
2、结构特点
齿轮马达和齿轮泵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如下:
(1)齿轮泵一般只需一个方向旋转,为了减小径向不平衡液压力,
因此吸油口大,排油口小。而齿轮马达则需正、反两个方向旋转,
因此进油口大小相等。
(2)齿轮马达的内
泄漏不能像齿轮泵那样直接引到低压腔去,而必须单独的泄漏通
道引到壳体外去。因为齿轮马达低压腔有一定背压,如果泄漏油
积每转内吸油、压油两次,
称为双作用泵。双作用使
流量增加一倍,流量也相
应增加。
压油
吸油
图3-13 双作用叶片工作原理
2、结构上的若干特点
(1)保持叶片与定子内表面接触
转子旋转时保证叶片与定子内表面接触时泵正常工作的必要 条件。前文已指出叶片靠旋转时离心甩出,但在压油区叶片顶部 有压力油作用,只靠离心力不能保证叶片与定子可靠接触。为此, 将压力油也通至叶片底部。但这样做在吸油区时叶片对定子的压 力又嫌过大,使定子吸油区过渡曲线部位磨损严重。减少叶片厚 度可减少叶片底部的作用力,但受到叶片强度的限制,叶片不能 过薄。这往往成为提高叶片泵工作压力的障碍。
容积式液压泵的共同工作原理如下:
(1)容积式液压泵必定有一个或若干个周期变化的密封容积。密 封容积变小使油液被挤出,密封容积变大时形成一定真空度,油液 通过吸油管被吸入。密封容积的变换量以及变化频率决定泵的流量。 (2)合适的配流装置。不同形式泵的配流装置虽然结构形式不同, 但所起作用相同,并且在容积式泵中是必不可少的。
结束
§3-3 叶片泵和叶片油马达
叶片泵有两类:双作用和单作用叶片泵,双作用 叶片泵是定量泵,单作用泵往往做成变量泵。而马达只 有双作用式。

《液压伺服控制》(王春行版)课后题答案

《液压伺服控制》(王春行版)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 液压放大元件 习题1. 有一零开口全周通油的四边滑阀,其直径m d 3108-⨯=,径向间隙m r c 6105-⨯=,供油压力Pa p s 51070⨯=,采用10号航空液压油在40C ︒工作,流量系数62.0=d C ,求阀的零位系数。

s pa ⋅⨯=-2104.1μ3/870m kg =ρ解:对于全开口的阀,d W π=由零开口四边滑阀零位系数s m p w C K s d q /4.1870/107010814.362.02530=⨯⨯⨯⨯=⋅=-ρ()s p m r K a c c ⋅⨯=⨯⨯⨯⨯⨯⨯⨯=⋅=----/104.4104.13210814.310514.33231223620μπ m p K K r p C K a c q c s dp /1018.332110020⨯==⋅=πρμ2. 已知一正开口量m U 31005.0-⨯=的四边滑阀,在供油压力Pa p s 51070⨯=下测得零位泄漏流量min /5L q c =,求阀的三个零位系数。

解:正开口四边滑阀零位系数ρsd q p wc k 20= ssd co p p wuc k ρ=ρsd c p wuc q 2=s m q K cq /67.11005.060/1052330=⨯⨯==--ν s a s c c p m p q K ⋅--⨯=⨯⨯⨯==/1095.51070260/1052312530 m p K K K a c q p /1081.211000⨯==3. 一零开口全周通油的四边滑阀,其直径m d 3108-⨯=,供油压力Pa p s 510210⨯=,最大开口量m x m 30105.0-⨯=,求最大空载稳态液动力。

解:全开口的阀d W π= 最大空载液动力:4.113105.010********.343.043.035300=⨯⨯⨯⨯⨯⨯⨯=⋅⋅=--⋅m s s x p W F4. 有一阀控系统,阀为零开口四边滑阀,供油压力Pa p s 510210⨯=,系统稳定性要求阀的流量增益s m K q /072.220=,试设计计算滑阀的直径d 的最大开口量m x 0。

液压动力元件

液压动力元件

上一页 返回
3.2 齿轮泵
• 齿轮泵的种类很多,按工作压力大致可分为低压齿轮泵(p≤2.5MPa)、 中压齿轮泵(p>2.5~8MPa)、中高压齿轮泵(p>8~16MPa)和高压齿轮 泵(p>16~32MPa)四种。目前国内生产和应用较多的是中、低压和中 高压齿轮泵,高压齿轮泵正处在发展和研制阶段。 • 齿轮泵按啮合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内啮合和外啮合两种,其中外啮合 齿轮泵应用更广泛,而内啮合齿轮泵则多为辅助泵。
• 3.2.2 内啮合齿轮泵
• 内啮合齿轮泵有渐开线齿形和摆线齿形两种,其结构示意如图3-5所示。 这两种内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皆同于外啮合齿轮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齿轮泵
• 与外啮合齿轮泵相比,内啮合齿轮泵内可做到无困油现象,流量脉动 小。内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紧凑,尺寸小,质量轻,运转平稳,噪声低, 在高转速工作时有较高的容积效率。但在低速、高压下工作时,压力 脉动大,容积效率低,所以一般用于中、低压系统。在闭式系统中, 常用这种泵作为补油泵。内啮合齿轮泵的缺点是齿形复杂,加工困难, 价格较贵,且不适合高速高压工作状况。
上一页 返回
3.5 液压泵的选用
•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提供一定流量和压力的油液动力元件。它是每个液 压系统不可缺少的核心元件,合理地选择液压泵对于降低液压系统的 能耗、提高系统的效率、降低噪声、改善工作性能和保证系统的可靠 工作都十分重要。 • 选择液压泵的原则是:根据主机工况、功率大小和系统对工作性能的 要求,首先确定液压泵的类型,然后按系统所要求的压力、流量大小 确定其规格型号。 • 表3-2列出了液压系统中常用液压泵的主要性能比较。 • 一般在机床液压系统中,往往选用双作用叶片泵和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而在农业机械、港口机械以及小型工程机械中往往选择抗污染能力较 强的齿轮泵;在负载大、功率大的场合往往选择柱塞泵。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三章解读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三章解读

p3

F3 A3

4MPa
下-页 返回
第三部分拓展题及答案
T3-4
解:(1) V 100.7 / 106 0.95
(2)
36.550.95 34.72(L / min)
(3)泵的驱动功率在第一种情况下为4.91KW。第二种情况 下为1.69kw
T3-5试分析双作用叶片液压泵配油盘(图T3-5)
上-页 返回
第三部分拓展题及答案
T3-2图T3-2所示
解 (a) p 0;(b) p 0;(c) p p;(d ) p F / A
(e) p 2TM / VMM M
T3-3如图T3-3所小的液压系统
解:
p1

F1 A1

2MPa
p2

F2 A2
3MPa
油困难。 3-3解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和额定压力的区别如下。 ①工作压力是指液压泵出日处的实际压力值,由外界负载决
定,而额定压力是指液压泵连续工作中允许达到的最高压力, 其值由液压泵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决定。
下-页 返回
第二部分主教材习题及答案
②从数值上看,正常工作时实际压力不会超过额定压力,但 在外负载突然增大的瞬间实际压力也可能超过额定压力。
往复运动的同时改变工作腔的容积来实现压油和吸油。 7.常用液压泵的性能比较(表3-1 )
上-页 返回
第二部分主教材习题及答案
3-1 解:在液压泵运转的过程中,密封工作腔容积发生周期 性变化,容积增大时将油液吸入,容积减少时将油液压出。 压油腔与吸油腔之间用配流装置隔开。
3-2解:①密闭的工作腔。 ②容积可周期性变化的工作腔。 ③将吸油腔和压油腔隔开的配流装置。 ④吸油过程中油箱必须通大气或增压,以免形成真空造成吸

液压伺服控制液压动力元件

液压伺服控制液压动力元件

K ps
Kq K ce
ωr——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
r
K ce k
Ap
2
1
k kh
K ce
Ap 2
1 k
1 kh
稳态时阀输入位移所引起的液压缸活塞的输出位移
外负载力作用所引起的活塞输出位移的减小量
k 1 时 kh
xp
Kq Ap
xv
K ce Ap 2
4
Vt
eK
ce
s 1FL
s
K ce k Ap 2
s2
总流量 = 推动活塞运动所需流量 + 经过活塞密封的内泄漏流量 + 经过活塞杆密封处的外泄漏流量 + 油液压缩和腔体变形所需的流量
4
流入液压缸进油腔的流量:
Q1
Ap
dx p dt
V1
e
dp1 dt
Ci ( p1
p2 ) Ce p1
从液压缸回油腔流出的流量:
Ap
Q2
Ap
dx p dt
V2
e
dp2 dt
V1 Ap
比例,其作用相当于一个线性液压弹簧,
V
总液压弹簧刚度为:
V2
F
kh
e
Ap
2
1 V1
1 V2
压力P
V左
总液压弹簧刚度是液压缸两腔液压弹簧刚度的并联。
18
当活塞处在中间位置时,液压弹簧刚度最小,当在两端时,V1 或V2为零,液压弹簧刚度最大。 液压弹簧与负载质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系统的固有频率,中间位
QL Kq xv Kc pL
QL
Apsx p
( Vt
4e
s Ct ) pL
Ap pL (M t s2 Bps k )x p FL

第三章-补充知识-液压传动基础知识-精简版2020

第三章-补充知识-液压传动基础知识-精简版2020
度的自动控制过程,而且可以实现遥控。
二、液压传动的主要缺点
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以下缺点
1、由于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和泄漏较大,所以效率较低。如果处理不当,泄 漏不仅污染场地,而且还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2、工作性能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不宜在很高或很低的温度条件下工作。 3、液压元件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因而价格较贵。由于液体介质的泄漏及可
液压传动
第一章 液压传动概述
第一节 液压传动的定义、工作原理及组成
一、基本概念 1、液压传动的定义
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在密封的回路里,以液体的压力能进行能 量传递的传动方式,称之为液压传动。
2、液压控制的定义
液压控制与液压传动的不同之点在于液压控制是一个自动控制系 统,具有反馈装置,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所以系统输出量 的精度高。
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以下优点
1、液压传动的各种元件、可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 2、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 3、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达2000:1); 4、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 5、一般采用矿物油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面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 6、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 7、容易实现机器的自动化,当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后,不仅可实现更高程
低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形式是 径向柱塞式,例如多作用内曲线式、单作 用曲轴连杆式和静压 平衡式等。
低速液压马达的主要特点是:排量大,体积大,转速低,有的可低到每 分钟几转甚至不到一转。通常低速液压马达的输出扭矩较大,可达 几千 到几万 ,所以又称为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第三节 液压缸
一、 液压缸的类型和特点
3、 活塞式液压缸典型结构

第3章 液压动力元件

第3章 液压动力元件
欢 迎 使 用
《液压伺服与比例控制系统》
多媒体授课系统
燕 山 大 学 《液压伺服与比例控制系统》课程组
第3章 液压动力元件
本章摘要
液压动力元件(或称液压动力机构)是由液压放 大元件(液压控制元件)和液压执行元件组成。有四 种基本型式的液压动力元件:阀控液压缸、阀控 液压马达、泵控液压缸、泵控液压马达。 本章将建立几种基本的液压动力元件的传递函 数,分析它们的动态特性和主要性能参数。
忽略Bp后近似为:
K ce h Ap
e mt
Vt
2 h
K c mt 2 h Ap
标准传递函数形式:
K ps Ap 1 Vt X v 1 s FL K K 4 e K ce Xp s s 2 2 o 1 2 s 1 o r o
简化为:
s FL Xp 2 s 2 h K K ce K s 1 s 2 2 h h Kh Ap
Kq K ce Vt X v 2 1 Ap Ap 4 e K ce
综合固有频率:
o h
K 1 Kh
综合阻尼比:
Bp 1 4 e K ce o 2o Vt 1 K K h mt
或进一步简化为:
s FL Xp K ce K s 2 2 h s 1 s 2 2 Ap h h Kq K ce Vt X v 2 1 Ap Ap 4 e K ce
(三) 其它简化形式:
Xp Xv Kq Ap K ce mt s 2 s 1 Ap Kq Ap Kq Ap s s 1 1
根据阀控液压缸的拉氏变换方程式绘出系统方框图。

第3章动力元件与执行元件

第3章动力元件与执行元件

第3章动力元件与执行元件3.1㊀液㊀压㊀泵液压泵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元件.液压泵属于动力装置,它由原动机(如电动机㊁内燃机等)驱动,把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以液体的压力和流量的形式输入到系统中去.3.1.1㊀液压泵的基本工作原理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㊀㊀图3G1所示为单柱塞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图.柱塞2装在泵体3中,和单向阀5㊁6共同图3G1㊀单柱塞液压泵工作原理图1 偏心轮;2 柱塞;3 泵体;4 弹簧;5㊁6 单向阀;7 油箱形成密封工作腔a ,柱塞2在弹簧4的作用下始终紧压在偏心轮1上.原动机驱动偏心轮1旋转,柱塞2在偏心轮1和弹簧4的作用下在泵体3中作往复运动.当柱塞2伸出时,密封工作腔a 的容积由小变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7中的油液在大气压作用下,经过进油管顶开单向阀6进入密封工作腔a ,单向阀5在系统压力和弹簧力的作用下关闭,该过程为吸油过程;当柱塞2缩回时,密封工作腔a 的容积由大变小,其中的油液受到挤压,压力升高,单向阀6在密封工作腔a 压力油和弹簧力的作用下关闭,密封工作腔a 压力油顶开单向阀5进入系统,该过程为排油过程.原动机驱动偏心轮1不断旋转,液压泵不断地吸油和排油,这样就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由此可见,液压泵是依靠密封容积变化进行工作的,所以把液压泵称为容积式泵.单柱塞液压泵只有一个工作腔,输出的压力油是不连续的.工程上,为了使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运行平稳,希望液压泵的流量连续且脉动量小,因此要用均匀排列的三缸以上的柱塞泵或其他结构形式的液压泵.2.液压泵的特点从上述单柱塞液压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得出液压泵的基本特点:26㊀汽车液压与液力传动(1)具有周期性变化的密封工作容腔.容积式液压泵中的密封工作容腔处于吸油时称为吸油腔,吸油腔体积增大吸入油液,完成吸油过程;密封工作容腔处于排油时称为排油腔,排油腔体积缩小排出油液,完成排油过程.(2)具有相应的配流机构.配流机构使吸油腔和排油腔严格分开,保证液压泵连续工作.图3G1所示的单向阀5㊁6就是配流机构.吸油时,单向阀5关闭,将单向阀5后面的排油管路(排油腔)与吸油腔隔开;排油时,单向阀6关闭,使吸油管路(吸油腔)与排油腔隔开.液压泵的结构原理不同,其配流机构也不相同.(3)具有一定自吸能力.液压泵能够借助大气压力自行吸油而正常工作的能力称为泵的自吸能力.3.1.2㊀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1.压力㊀㊀1)工作压力p液压泵实际工作时的压力称为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在工作过程中,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与液压泵的流量无关.2)额定压力p n液压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能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称为液压泵的额定压力.实际工作中,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应小于或等于额定压力.3)最高允许压力p m a x按试验标准规定,超过额定压力允许短暂运行的最高压力称为液压泵的最高允许压力.2.排量与流量液压泵的流量为单位时间内排出液压泵的油液体积.1)排量V液压泵轴每旋转一周,按其密封容腔几何尺寸变化而计算得到的排出(或输入)的油液体积,称为液压泵的排量.2)理论流量q t根据液压泵的密封容腔几何尺寸变化而计算得到的单位时间内排出(或输入)的油液体积,称为液压泵的理论流量,一般指平均理论流量.对于液压泵,有q t p=V p n p(3G1)式中㊀q t p 泵的理论流量;V p 泵的排量;n p 泵的转速.第3章 动力元件与执行元件27㊀㊀㊀3)实际流量q实际情况下,液压泵不可避免地存在泄漏,液压泵工作时实际排出的流量,称为液压泵的实际流量q p.它等于液压泵的理论流量q t p减去因泄漏㊁油液压缩等损失的流量Δq p,即q p=q t p-Δq p(3G2)㊀㊀需要注意的是,泵的泄漏和油液的压缩量是受工作压力影响的,压力越高则泄漏量与压缩量越大,因此,液压泵的实际流量随着工作压力的升高而略有降低.工程实践中,常把空载情况下液压泵的输出流量视为液压泵的理论流量.4)额定流量q n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如在额定压力和额定转速下),液压泵必须保证的输出(或输入)流量.3.功率与效率1)理论功率P t液压泵理论上所产生(或需要)的液压功率,即P t=Δp q t(3G3)式中㊀P t 液压泵理论功率;Δp 液压泵的进㊁排油口压力差.2)输入功率P i p液压泵的输入功率P i p为实际驱动液压泵轴的机械功率,即P i p=2πn p T p(3G4)式中㊀P i p 泵的输入功率;n p 泵的转速;T p 泵的实际输入转矩.3)输出功率P o p液压泵的输出功率P o p为实际输出液压泵的液压功率,即P o p=Δp p q p(3G5)式中㊀P o p 泵的输出功率;Δp p 泵的进㊁排油口压力差;q p 泵的实际流量.在实际的计算中,若油箱通大气,液压泵的进㊁排油口压力差用液压泵出口压力p p代入.4)容积损失与容积效率ηv p因油液的泄漏㊁压缩等损失的流量称为容积损失.液压泵的容积损失用容积效率来表示.液压泵的容积效率ηv p等于泵的实际流量q p与理论流量q t p之比,即ηv p=q p q t p(3G6)㊀㊀因此,液压泵的实际流量q p为q p=q t pηv p=V p n pηv p(3G7)㊀㊀容积效率表示液压泵抵抗泄漏的能力.它与工作压力㊁液压泵工作腔中的摩擦副间隙28㊀汽车液压与液力传动大小㊁油液的黏度以及转速等有关.当工作压力较高,或间隙较大,或油液黏度较低时,因泄漏较大,故容积效率较低;当转速较低时,因理论流量较小,泄漏量比例增加,也使得液压泵的容积效率降低.5)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因运动部件之间和运动部件与流体之间摩擦而损失的能量称为机械损失.液压泵的机械损失用机械效率表示.液压泵的机械效率ηm p 等于泵的理论转矩与实际输入转矩之比,即ηm p =T t p T p (3G8)㊀㊀因摩擦而造成的转矩损失ΔT p ,使得驱动泵的实际转矩T p 大于其理论驱动转矩T t p ,即T p =T t p +ΔT p (3G9)㊀㊀机械效率与摩擦损失有关,当摩擦损失加大时,对于液压泵,同样大小的理论输出功率需要较大的输入功率,对于液压马达,同样大小的实际输出功率需要较大的理论输出功率,故机械效率下降;当油液的黏度加大或间隙减小时,因液体摩擦或运动部件间的摩擦增大,机械效率也会降低.6)总效率液压泵的实际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称为液压泵的总效率ηp ,即ηp =P o p P i p =Δp p q p 2πn p T p =Δp p q t p ηv p 2πn p T t p ηm p =ηv p ηm p (3G10)㊀㊀因此,液压泵的总效率等于液压泵的容积效率与机械效率之积.液压泵的输入功率即原动机的驱动功率,也可写成P i p =Δp p q p ηp (3G11)3.1.3㊀液压泵的分类与图形符号1.液压泵的分类㊀㊀液压泵的种类较多,液压泵按排量是否可以调节而分为定量式和变量式两类;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齿轮式㊁叶片式㊁柱塞式等.图3G2㊀液压泵的图形符号(1)单向定量液压泵;(2)单向变量液压泵;(3)双向定量液压泵;(4)双向变量液压泵按齿轮啮合形式不同,齿轮泵分为外啮合齿轮泵㊁内啮合齿轮泵.叶片泵分为单作用叶片泵㊁双作用叶片泵;柱塞泵分为轴向柱塞泵和径向柱塞泵.齿轮泵㊁双作用叶片泵和螺杆泵是定量式液压泵;单作用叶片泵㊁径向柱塞泵和轴向柱塞泵是变量式液压泵.2.液压泵的图形符号液压泵的图形符号如图3G2所示.第3章 动力元件与执行元件29㊀3.1.4㊀齿轮泵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泵.它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㊁制造方便㊁外形尺寸小㊁重量轻㊁造价低㊁自吸性能好㊁对油液的污染不敏感㊁工作可靠.由于齿轮泵中的啮合齿轮是轴对称的旋转体,因此允许转速较高.其缺点是流量和压力脉动大㊁噪声高,排量不能调节.低压齿轮泵的工作压力为2.5M P a ;中高压齿轮泵的工作压力为7~21M P a;某些高压齿轮泵的工作压力已达到31.5M P a .齿轮泵的最高转速一般可达3000r /m i n 左右,在个别情况下(如飞机用齿轮泵)最高转速可达8000r /m i n .齿轮泵的低速性能较差,当其转速低于200~300r /m i n 时,容积效率过低,泵不能正常工作.1.外啮合齿轮泵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如图3G3所示,装在泵体中的一对参数相同的渐开线齿轮互相啮合.这对齿轮与前后端盖(图中未示出)和泵体形成密封工作腔,当传动轴带动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时,泵的吸油腔的轮齿逐渐退出啮合,使吸油腔容积增大而吸油,油液进入齿间被带到排油腔.在泵的排油腔,轮齿逐渐进入啮合,使排油腔容积减小,将油液压出.齿轮泵齿轮啮合线分隔吸㊁排油腔,起到配油作用,因此外啮合齿轮泵不需要专门的配油机构,这是这种泵与其他类型泵的不同之处.图3G3㊀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图1 泵体;2 主动齿轮;3 从动齿轮1)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与流量根据齿轮泵的结构尺寸可计算其排量.外啮合齿轮泵排量的精确计算应依啮合原理来进行.在工程实践中,通常采用以下近似计算公式.可以认为泵的排量等于两个齿轮的齿间工作容积之和,假设齿间的工作容积与轮齿的有效体积相等,则齿轮泵的排量等于一个齿轮的所有齿间工作容积和轮齿有效体积的总和,即等于齿轮齿顶圆与基圆之间环形圆柱的体积,因此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为V p =πD h B =2πz m 2B (3G12)式中㊀D 齿轮分度圆直径D =m z ,m ;h 有效齿高h =2m ,m ;B 齿宽,m ;m 齿轮模数,m ;z 齿轮齿数.上述公式所表示的是齿轮泵的平均流量.实际上随着啮合点位置的不断改变,齿轮泵每一瞬时的容积变化率是不均匀的,即齿轮泵的瞬时流量是变化的.2)流量脉动为了评价液压泵瞬时流量的品质,即液压泵的流量脉动,引入流量不均匀系数δq 和流30㊀汽车液压与液力传动量脉动频率f q.流量不均匀系数δq可定义为瞬时流量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与理论流量的比值.设q s h m a x㊁q s h m i n分别表示最大㊁最小瞬时流量,则流量不均匀系数δq可表示为δq=q s h m a x-q s h m i nq t pˑ100%(3G13)㊀㊀流量脉动频率f q是指单位时间内流量脉动的次数.对于齿轮泵来说,每转过一个齿时,流量脉动一次,所以流量脉动频率f q(单位H z)可表示为f q=z n p60(3G14)㊀㊀3)外啮合齿轮泵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泄漏.齿轮泵存在三个间隙泄漏途径:一是齿轮端面与端盖间的轴向间隙(占总泄漏量的75%~80%);二是齿轮外圆与泵体内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占总泄漏量的15%~20%);三是轮齿啮合处的间隙.其中,轴向间隙由于泄漏途径短㊁泄漏面积大而使泄漏量最大.如果轴向间隙过大,泄漏增加,会使齿轮泵的容积效率下降.如果轴向间隙过小,则齿轮端面和端盖间的机械摩擦损失增大,会使齿轮泵的机械效率下降.因此,应严格控制齿轮泵的轴向间隙.(2)困油现象.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及供油的连续性,吸㊁排油腔应严格地隔开,齿轮泵齿轮啮合的重合度ε必须大于1(一般ε=1.05~1.3),即在前一对轮齿尚未脱开啮合之前,后一对轮齿已经进入啮合.当两对轮齿同时啮合时,在两对轮齿的啮合线之间形成一个密闭容腔,该密闭容积与泵的吸㊁排压油腔均不相通,且随齿轮的转动而变化,如图3G4所示.从图3G4(a)~(b),密闭容腔逐渐减小,直到两啮合点C㊁D处于节点P两侧的对称位置,如图3G4(b)所示,密闭容腔为最小;从图3G4(b)~(c),密闭容腔逐渐增大.图3G4㊀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和困油卸荷槽第3章 动力元件与执行元件31㊀当密闭容腔由大变小时,密闭容腔中的油液受挤压,压力急剧上升,齿轮泵轴承受周期性压力冲击,同时压力油从缝隙中挤出,造成功率损失,使油液发热;当密闭容腔由小变大时,又因无油液补充而形成局部真空和空穴,出现气蚀现象,引起振动和噪声.这种因密闭容腔大小发生变化而导致压力冲击和产生气蚀的现象称为困油现象.困油现象对齿轮泵的正常工作十分有害,必须予以消除.消除困油现象的常用办法,通常是在齿轮泵的前后端盖或浮动轴套等零件上开困油卸荷槽,如图3G4(d)虚线所示.当密闭容腔减小时,使其与排油腔相通,当密闭容腔增大时,使其与吸油腔相通.一般的齿轮泵两卸荷槽是非对称布置的,使其向吸油腔侧偏移了一定距离,使V a在压缩到最小值的过程中始终与排油腔相通.但两卸荷槽的距离必须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使吸油腔和排油腔互通.(3)径向不平衡力.齿轮泵工作时,齿轮承受圆周油液压力所产生的径向力的作用.假设所有油液压力都作用在齿顶圆上,齿轮圆周压力的近似分布如图3G5所示,在吸油腔和排油腔的齿轮分别承受吸油压力p o和工作压力p p,在齿轮和泵体内表面的径向间隙中,可以认为油液压力从吸油腔压力逐渐过渡到排油腔压力.因此,油液压力产生的径向力是不平衡的.工作压力越高,径向不平衡力越大,其结果不仅加速了轴承的磨损,降低了轴承的寿命,而且使轴变形,造成齿顶和泵体内表面的摩擦等,使齿轮泵压力的提高受到限制.将齿轮圆周的压力分布曲线展开,可得齿轮圆周油液压力p随夹角φ的变化值,如图3G6所示.图3G5㊀齿轮的圆周压力近似分布图图3G6㊀齿轮的圆周压力近似分布展开图4)提高外啮合齿轮泵压力的措施低压齿轮泵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都是定值,当工作压力提高后,其间隙泄漏量大大增加,容积效率下降到不能允许的程度(如低于80%~85%);另外,随着压力的提高,原来并不平衡的径向力随之增大,导致轴承失效.高压齿轮泵主要是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在结构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尽量减小径向不平衡力和提高轴的刚度与轴承的承载能力;对泄漏量最大处的间隙泄漏采用自动补偿装置等.由于外啮合齿轮泵的泄漏主要是轴向间隙泄漏,因此下面对此间隙的补偿原理作简单介绍.在中高压和高压齿轮泵中,轴向间隙自动补偿一般是采用浮动轴套㊁浮动侧板或弹性侧板,使之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压紧齿轮端面,使轴向间隙减小,从而减少泄漏.图3G7所示表示浮动轴套式的间隙补偿原理.两个互相啮合的齿轮由前后轴套中的滑动轴承(或滚动轴32㊀汽车液压与液力传动承)支承,轴套可在泵体内作轴向浮动.由排油腔引至轴套外端面的压力油,作用在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面积A1上,产生液压力F1,使轴套紧贴齿轮的侧面,因而可以消除间隙并可补偿齿轮侧面和轴套间的磨损量.在泵起动时,浮动轴套在弹性元件橡胶密封圈的弹力F t的作用下,紧贴齿轮端面以保证密封.齿轮端面的液压力作用在轴套内端面,形成反推力F f,设计时应使压紧力F y(F1+F t)大于反推力,一般取F y/F t=1~1.2.此外,还必须保证压紧力和反推力的作用线重合,否则会产生力偶,致使轴套倾斜而增加泄漏.图3G7㊀浮动轴套式间隙补偿原理图为了满足液压系统对不同流量的要求,外啮合齿轮泵结构上还有双联泵和多联泵可供选择.2.内啮合齿轮泵内啮合齿轮泵主要有渐开线齿轮泵和摆线转子泵两种类型.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如图3G8(a)所示.相互啮合的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有月牙形隔板,月牙板将吸油腔与排油腔隔开.当传动轴带动内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外转子以相同方向旋转,图中左半部轮齿脱开啮合,齿间容积逐渐增大,从端盖上的吸油窗口A 吸油;右半部轮齿进入啮合,齿间容积逐渐减小,将油液从排油窗口B排出.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与外啮合齿轮泵相比具有流量脉动小㊁结构紧凑㊁重量轻㊁噪声低㊁效率高以及没有困油现象等优点.它的缺点是齿形复杂,需专门的高精度加工设备.渐开线内啮合齿轮泵结构上也有单泵和双联泵,工程上应用也较多.摆线转子泵是以摆线成形㊁外转子比内转子多一个齿的内啮合齿轮泵.图3G8(b)所示为摆线转子泵的工作原理图.在工作时,所有内转子的齿都进入啮合,相邻两齿的啮合线与泵体和前后端盖形成密封容腔.内㊁外转子存在偏心,分别以各自的轴心旋转,内转子为主动轴,当内转子围绕轴心以图示方向旋转时,带动外转子绕外转子轴心作同向旋转.左侧油腔密封容积不断增加,通过端盖上的吸油窗口A吸油;右侧密封容积不断减小从排油窗口B排油.内转子每转一周,由内转子齿顶和外转子齿谷所构成的每个密封容积,完成吸㊁排油各一次.内啮合摆线转子泵的优点是结构紧凑㊁体积小㊁零件数少㊁转速高㊁运动平稳㊁噪声低等;缺点是啮合处间隙泄漏大,容积效率低,转子的制造工艺复杂等.内啮合齿轮泵可正㊁反转,也可作液压马达用.第3章 动力元件与执行元件33㊀图3G8㊀内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图(a)渐开线齿轮泵;(b)摆线转子泵1 内转子;2 外转子;A 吸油窗口;B 排油窗口3.1.5㊀叶片泵叶片泵具有流量均匀㊁运转平稳㊁噪声低㊁体积小㊁重量轻㊁易实现变量等优点,在机床㊁工程机械㊁船舶和冶金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一般叶片泵的工作压力为7M P a,高压叶片泵的工作压力可达25~31.5M P a.叶片泵的缺点是:对油液的污染较齿轮泵敏感;泵的转速不能过高,也不宜过低,一般可在600~2500r/m i n范围内使用;叶片泵的结构比齿轮泵复杂;自吸性能没有齿轮泵好.叶片泵主要分为单作用(转子旋转一周完成吸㊁排油各一次)和双作用(转子旋转一周完成吸㊁排油各两次)两种形式.单作用叶片泵多为变量泵,双作用叶片泵均为定量泵.1.单作用叶片泵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3G9所示,泵由转子1㊁定子2㊁叶片3㊁配油盘和端盖等组成.定子具有圆柱形内表面,定子和转子间有偏心量e,叶片装在转子槽中,并可在槽内滑动,当转子转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叶片紧靠在定子内表面,配油盘上各有一个腰形的吸油窗口和排油窗口.这样在定子㊁转子㊁叶片和两侧配油盘间就形成若干个密封的工作腔,当转子按图示的方向旋转时,在右半部分,叶片逐渐伸出,叶片间的工作腔逐渐增大,通过吸油口从配油盘上的吸油窗口吸油.在左半部分,叶片被定子内表面逐渐压进槽内,密封工作腔逐渐缩小,将油液经配油盘排油窗口从排油口排出.在吸油腔和排油腔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吸油腔和排油腔隔开,这种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一次吸油和排油,因此称为单作用叶片泵.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为各工作容积在泵轴旋转一周时所排出的油液的总和,如图3G10所示,两个叶片形成的一个工作容积V0近似地等于扇形体积V1和V2之差,即V0=V1-V2=12Bβ[(R+e)2-(R-e)2]=4πz R B e(3G15)式中㊀R 定子的内径,m;34㊀汽车液压与液力传动e 转子与定子之间的偏心距,m ;B 定子的宽度,m ;β 相邻两个叶片间的夹角,β=2π/z ;z叶片的个数.图3G9㊀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1 转子;2 定子;3 叶片㊀图3G10㊀单作用叶片泵排量计算简图因此,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V p 为V p =z V 0=4πR B e (3G16)㊀㊀当单作用叶片泵转速为n p ,泵的容积效率为ηv p 时,泵的理论流量q t p 和实际流量q p分别为:q t p =V p n p =4πR B e n p (3G17)q p =q t p ηv p =4πR B e n p ηv p (3G18)㊀㊀单作用叶片泵的流量也是有脉动的,理论分析表明,泵内叶片数越多,流量脉动越小.此外,泵具有奇数叶片时的脉动比偶数叶片时小,所以单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均为奇数,一般为13片或15片.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可调,因此常用来作为变量泵使用.变量泵可以根据液压系统中执行元件的运行速度提供相匹配的流量,尤其是运动速度变化时,避免了能量损失及系统发热,功率利用率高.按改变偏心距方式的不同,变量叶片泵的变量形式分为手动变量㊁压力补偿变量㊁功率匹配变量㊁恒压力变量以及恒流量变量等.下面介绍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变量叶片泵限压式变量叶片泵.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也称压力补偿或压力反馈式叶片泵)是利用泵出口压力控制偏心量来自动实现变量的,根据控制油的作用方式分为外反馈和内反馈式两种,下面分别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特点.1)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图3G11所示为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图.转子1中心O 1固定,定子2可以左右移动,配油盘上的吸油窗口和排油窗口沿定子与转子的中心连线对称布置,泵出口油压p 经泵内通道引入柱塞缸作用于柱塞4上.在泵未运转时,定子2在调压弹簧5的作用下,紧靠柱塞4,柱塞4靠在最大流量调节螺钉3上.这时,定子2与转子1之间有一初始偏心量e o .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3的位置,可以改变偏心量e 的大小.。

第三章:液压动力元件

第三章:液压动力元件

第三章液压动力元件教学内容:本章首先介绍液压泵和马达的工作原理,接着介绍了齿轮泵及齿轮马达、叶片泵及叶片马达、柱塞泵及柱塞马达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最后简介几种泵和马达的工作特点。

教学重点:1.对容积式泵和马达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对容积式泵和马达的效率进行计算;2.介绍几种泵和马达:齿轮泵及齿轮马达、叶片泵及叶片马达、柱塞泵及柱塞马达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与效率;3.简介几种泵和马达的工作特点、优缺点与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泵马达的基本原理及效率计算;2.柱塞泵及柱塞马达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分析马达产生输出扭矩的方法。

液压动力元件起着向系统提供动力源的作用,是系统不可缺少的核心元件。

液压系统是以液压泵作为系统提供一定的流量和压力的动力元件,液压泵将原动机(电动机或内燃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工作液体的压力能,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

§3-1液压泵的概述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图3—1 液压泵工作原理图液压泵都是依靠密封容积变化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故一般称为容积式液压泵,图3-1所示的是一单柱塞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图,图中柱塞2装在缸体3中形成一个密封容积a,柱塞在弹簧4的作用下始终压紧在偏心轮1上。

原动机驱动偏心轮1旋转使柱塞2作往复运动,使密封容积a的大小发生周期性的交替变化。

当a有小变大时就形成部分真空,使油箱中油液在大气压作用下,经吸油管顶开单向阀6进入油箱a而实现吸油;反之,当a由大变小时,a腔中吸满的油液将顶开单向阀5流入系统而实现压油。

这样液压泵就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原动机驱动偏心轮不断旋转,液压泵就不断地吸油和压油。

2.液压泵的特点单柱塞液压泵具有一切容积式液压泵的基本特点:(1)具有若干个密封且又可以周期性变化空间。

液压泵输出流量与此空间的容积变化量和单位时间内的变化次数成正比,与其他因素无关。

这是容积式液压泵的一个重要特性。

(2)油箱内液体的绝对压力必须恒等于或大于大气压力。

3第三章液压泵及液压马达(1)

3第三章液压泵及液压马达(1)

2. 工作原理
3. 流量
q 2 k z m2 b n V
4. 特点
流量和压力的脉动较小;无困油区,噪声较低; 加工难价格高;轮齿接触应力小,泵的寿命较长。
(二)摆线形内啮合齿轮泵
1 . 主要组成
摆线齿轮泵又称为转子泵,由两齿轮及 前后端盖等组成。且两齿轮相差一个齿。
2. 工作原理
吸油 —— 左半部分,轮齿脱开啮合,容积↑ 压油 —— 右半部分,轮齿进入啮合,容积↓
三 液压泵(马达)的性能参数
液压泵(马达)的性能参数主要有: 压力 转速
排量和流量 功率和效率
一、 排量、流量和压力
1. 压 力
⑴ 工作压力(p) —— 液压泵(或马达)工作时输出液体的实际压力。 其值取决于负载(包括管路阻力)。
(2) 额定压力(p n)—— 油泵(或马达)铭牌上标注的压力值。指在 连续运转情况下所允许使用的工作压力。它能使泵(或马达)具有较高的 容积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轴套 采用浮动轴套的中高压齿轮泵结构图
2. 高压内啮合齿轮泵
➢ 轴向间隙补偿原理
与外啮合齿轮泵浮动侧板的补偿相似,也是利用背压使两侧的浮 动侧板紧贴在小齿轮、内齿环和填隙片端面上;磨损后,也可利用背 压自动补偿。
➢ 径向间隙补偿原理
径向半圆支承块(15)的下面也有两个背压室,各背压室均与压 油腔相同。在背压作用下,半圆支承块推动内齿环,内齿环(6)又 推动填隙片与小齿轮齿顶相接触,形成高压区的径向密封。同时,可 自动补偿各相对运动间的磨损。
qt qm
qm q qm
1
q qm
(6) 马达总效率(ηm)
液压马达的总效率是实际输出功率与实际输入功率的比值,即:
m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1.额定转速n 在额定压力下,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能长时间连续 运行并保持较高运行效率的转速。 2.最高转速nmax 在额定压力下,为保证使用寿命和性能所允许的 短暂运行的最高转速。 3.最低转速nmin 为保证液压泵可靠工作或运行效率不至过低所 允许的最低转速。
(三)液压泵排量和流量
1.排量Vp (m3/r) 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液压泵主轴每转一 周所排出的液体体积。 2.理论流量qt (m3/s) 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排出的 液体体积。 qt =Vn 3.实际流量qp 指液压泵工作时的输出流量。 qp= qt - △ q 4.额定流量qn 指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泵输出的流量。
(动画) 2、工作原理:
旋转一周,完成二次吸油,二次排油——双作用泵
径向力平衡——平衡式叶片泵(两个吸油区,两个排油区)
3、 流量计算
忽略叶片厚度:
V=2π(R2-r2)B q=Vnηv = 2π(R2-r2)Bn ηv
如考虑叶片厚度: V=2π(R2-r2)B -2BbZ(R-r)/cosθ q=Vnηv = 2π(R2-r2)Bn ηv -2BbZ(R-r)/cosθ nηv
2、液压泵进口压力 p 0 0MPa , 出口压力 pp 32MPa , 实际输出流量q 250 L min,泵输入转矩 T pi 1350N m , 输入转速 n 1000r min ,容积效率 0.96 。试求: (1)泵的输入功率 P i ,(2)泵的输出功率 P o ,(3) 泵的总效率 ,(4) 泵的机械效率 m
第三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液压泵--动力元件: 将驱动电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 供液压系统使用,它是液压系统的能源。
3-1概

(张奕版)液压系统分析复习题

(张奕版)液压系统分析复习题

第一章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液压泵为系统能源,以恒压向系统供油,液压动力元件为四边滑阀和液压缸,滑阀为转换放大元件,液压缸是执行元件,构成负反馈闭环控制系统。

当滑阀阀芯处于阀套中间位置时,阀的四个窗口均关闭,阀无流量输出,液压缸不动;若给阀一个输入位移(例如右移xi ),则窗口a,b 便有一个相应开口量xv=vi,压力油经窗口a 进入液压缸右腔,推动缸体右移,液压缸左腔油液经窗口b 回油。

在缸体右移同时,带动阀体右移,使阀的开口量减小,即xv=xi-xp 。

当xp=xi,开口量xv=0,阀的输出流量为零,液压缸停止运动,处在一个新的平衡位置上。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组成:输入元件 给出输入信号加于系统的输入端。

反馈测量元件 测量系统的输出并转换为反馈信号。

比较元件 将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给出偏差信号。

放大转换元件 将偏差信号放大,转换成液压信号。

执行元件 产生调节动作加于控制对象上,实现调节任务。

控制对象 负载。

此外还有各种校正装置。

液压伺服系统分类:按系统输入信号变化规律:定值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伺服控制系统。

按被控物理量名称:位置伺服控制系统,速度伺服控制系统,力控制系统和其他物理量控制系统。

按液压控制元件控制方式:节流式控制(阀控制)系统和容积式(变量泵或变量马达)控制系统。

按信号传递介质形式:机械液压伺服系统,电气液压伺服系统,气动液压伺服系统等。

液压伺服控制的优缺点:优点:1液压元件的功率-重量比和力矩-惯量比大2液压动力元件快速性好,系统响应快3液压伺服系统抗负载刚度大缺点:1液压元件抗污染能力差,对工作油液清洁度要求高2油液体积弹性模量随油温和混入油中空气含量而变化3当液压元件的密封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不当时,容易引起外漏,造成环境污染4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高5液压能源的获得和远距离传输都不如电气系统方便。

第二章 液压放大元件特点:液压放大元件结构简单,单位体积输出功率大,工作可靠性和动态性能好。

第三章液压泵

第三章液压泵

第3章液压泵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液压动力元件的几种典型液压泵(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基本结构、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等)。

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基本要求:掌握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结构特点。

了解各类泵的典型结构及应用范围。

重点: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功能、性能参数(压力和流量等)、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

难点: ①密闭容积的确定(特别是齿轮泵)。

②容积效率的概念。

③额定压力和实际压力的概念。

④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

⑤柱塞泵的变量机构。

3.1液压泵基本概述液压泵作为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将原动机(电动机、柴油机等)输入的机械能(转矩T 和角速度ω)转换为压力能(压力p 和流量q )输出,为执行元件提供压力油。

液压泵.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在液压传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1.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如图3-1所示,单柱塞泵由偏心轮1、柱塞2、弹簧3、缸体4和单向阀5、6等组成,柱塞与缸体孔之间形成密闭容积。

当原动机带动偏心轮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柱塞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柱塞与缸体孔组成的密闭容积增大,形成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单向阀5进入其内(单向阀6关闭)。

这一过程称为吸油,当偏心轮的几何中心转到最下点O 1/时,容积增大到极限位置,吸油终止。

吸油过程完成后,偏心轮继续旋转,柱塞随偏心轮向上运动,柱塞与缸体孔组成的密闭容积减小,油液受挤压经单向阀6排出(单向阀5关闭),这一过程称为排油,当偏心轮的几何中心转到最上点O 1//时,容积减小至极限位置,排油终止。

偏心轮连续旋转,柱塞上下往复运动,泵在半个周期内吸油、半个周期内排油,在一个周期内吸排油各一次。

图3-1 单柱塞泵工作原理 1-偏心轮 2-柱塞 3-弹簧 4-缸体 5、6-单向阀 7-油箱如果记柱塞直径为d ,偏心轮偏心距为e ,则柱塞向上最大行程e s 2=,排出的油液体积2422e d s d V ππ==。

《液压与气动技术》复习指导

《液压与气动技术》复习指导


第四章
液压执行元件
• 单作用和双作用液压缸
• 双活塞杆液压缸又称为双作用液压 缸,单活塞杆液压缸又称为单作用 液压缸。(×)
第四章
液压执行元件
• 液压缸推力和速度计算
• 已知单活塞杠液压缸的活塞直径D为活塞直 径d的两倍,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非差 动连接前进速度的(C )倍。 • A 2 B 4/3 C 4 • 双出杠液压缸,采用活塞杠固定安装,工 作台的移动范围为缸筒有效行程的( C)。 •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 图为齿轮泵及齿轮马达的工作原理图,齿 轮按图示方向旋转,那么齿轮泵及齿轮马 达的进油口分别为( A )和 D ( ),出油口 C • 分别为( )和( )。 B
第三章 液压动力元件
• 叶片式液压马达的工作 原理如右图所示, 转子 按图示方向旋转, • 当其作泵用时,进、出 油口分别为(B)和 (A); • 当其作液压马达用时,进、 出油口分别为(A)和 (B)。
第五章
液压控制元件
• 图中阀1、2、3的调整压力应满足怎样的关 系?
Py1 Py 2 ; Py1 Py3 ; Py 2 Py3
第五章
液压控制元件
• (a)、(b)图中所示两个基本回路有何 不同?
Py 2、Py 3
因为a)中换向阀、 通过的流量大于b)中换向阀、 通过的流量, 故,a)中换向阀、 的规格大于b)中换向阀、 的规格
D
第三章 液压动力元件
• 轴向柱塞泵和轴向柱塞马达的工作原理图。 当缸体如图示方向旋转时,请判断各油口 D 压力高低,(1)作液压泵用时 _____(2)作 C 油马达用时 _____ • A a为高压油口 b为低压油口 • B b 为高压油口 a为低压油口 • C c 为高压油口 d为低压油口 • D d 为高压油口 c为低压油口

液压传动课后习题及解答

液压传动课后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一部完整的机器一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 、 、2 、液体传动是主要利用 能的液体传动。

3 、液压传动由四部分组成即 、 、 、 。

4 、液压传动主要利用 的液体传动。

5 、液体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的流体传动。

包括 和 。

二、计算题:1:如图 1 所示的液压千斤顶,已知活塞 1 、 2 的直径分别为 d= 10mm , D= 35mm ,杠杆比 AB/AC=1/5 ,作用在活塞 2 上的重物 G=19.6kN ,要求重物提升高度 h= 0.2m ,活塞 1 的移动速度 v 1 = 0.5m /s 。

不计管路的压力损失、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摩擦阻力和泄漏。

试求:1 )在杠杆作用 G 需施加的力 F ;2 )力 F 需要作用的时间;3 )活塞 2 的输出功率。

二、课后思考题:1 、液压传动的概念。

2 、液压传动的特征。

3 、液压传动的流体静力学理论基础是什么?4 、帕斯卡原理的内容是什么?5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6 、液压系统的压力取决于什么?第一章绪论答案一、填空题第1空:原动机;第2空:传动机;第3空:工作机;第4空:液体动能; 第5空 :液压泵; 6 :执行元件; 7 :控制元件; 8 :辅助元件; 9 :液体压力能; 10 :液力传动; 11 :液压传动二、计算题:答案:1 )由活塞2 上的重物 G 所产生的液体压力=20×10 6 Pa根据帕斯卡原理,求得在 B 点需施加的力由于 AB/AC=1/5 ,所以在杠杆 C 点需施加的力2 )根据容积变化相等的原则求得力 F 需施加的时间3 )活塞 2 的输出功率第二章液压流体力学基础一、填空题1、油液在外力作用下,液层间作相对运动进的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叫做 。

2、作用在液体内部所有质点上的力大小与受作用的液体质量成正比,这种力称为 。

3、作用在所研究的液体外表面上并与液体表面积成正比的力称为 。

4、 液体体积随压力变化而改变。

液压试题库(答案)

液压试题库(答案)

第一章液压传动概述一、填空题:1.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传动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一种传动方式。

2.液压传动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依靠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依靠(压力能)来传递运动。

3.液压传动系统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五部分组成。

4.在液压传动中,液压泵是(动力)元件,它将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向系统提供动力。

5.在液压传动中,液压缸是(执行)元件,它将输入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

6.各种控制阀用以控制液压系统所需要的(压力)、(方向)和(流量),以保证执行元件满足各种不同的工作需求。

7.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只表示元件的(功能),不表示元件的(具体结构)和(参数),以及连接口的实际位置和元件的(空间位置)。

8.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在系统中均以元件的(静止位置或常态位)表示。

二、判断题:(×)1. 液压传动不易获得很大的力和转矩。

(×)2. 液压传动装置工作平稳,能方便地实现无级调速,但不能快速起动、制动频繁换向。

(√)3.液压传动与机械、电气传动相配合时,易实现较复杂的自动工作循环。

(×)4.液压传动系统适宜在传动比要求严格的场合采用。

三.简答题:1. 简述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2. 液压传动有哪些优缺点?1.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利用压力能来驱动执行机构的传动方式。

具体的工作原理是:电动机驱动液压泵从油箱中吸油,将油液加压后输入管路。

油液经过一系列控制通断、流量和方向的液压阀进入液压缸一腔,推动活塞而使工作台实现移动。

这时液压缸另一腔的油液经换向阀和回油管流回油箱。

2.答:优点:1)在同等的体积下,液压装置能比电气装置产生更多的动力;2)液压装置工作比较平稳;3)液压装置能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也可在运行的过程中调速;4)液压传动易于自动化;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6)液压元件已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第三章 液压动力元件

第三章 液压动力元件



式中: R和r — 定子圆弧的长短半径;
θ— 叶片的倾角;
s— 叶片的厚度;
Z —叶片数。
45
2)、流量脉动:
双作用叶片泵若不考虑叶片的厚度,则瞬时流 量是均匀的。但实际上叶片是有厚度的,且R和r也 不可能完全同心,尤其叶片底部槽设计成与压油腔 相通时,泵的瞬时流量仍将出现微小的脉动。但脉 动率较其他泵(螺杆泵除外)小得多,且在叶片数 为4得倍数时最小,一般取12和16片。
53
2)、为何为变量泵:改变斜盘的倾角δ,可以改变柱 塞往复行程的大小,因而改变流量q。
2、流量的计算
1)、流量: 轴向柱塞泵的实际输出流量:
q

4
d 2 Dtg zn v
式中:z — 柱塞数;
d — 柱塞直径;
D — 柱塞分布园直径; δ — 斜盘与缸体轴线间的夹角。
54
2)、流量脉动:
轴向柱塞泵的输出流量是脉动,当柱塞 数为单数时流量脉动较小,一般取7、9或11。 3、优缺点 1)、优点:结构紧凑、径向尺寸小、易实现变 量,压力可以很高(可达30Mpa以上)。 2)、缺点:对油液污染较敏感。
8
2 、排量 V :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轴 转过一整转时所能输出(或所需输入)的油 液体积。 3 、流量 q 1〉、液压泵(液压马达)的油液流量 qt : 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 所能输出(或所需输入)的油液体积。 设液压泵(液压马达)的转速为n
qt = V n
9
2〉、液压泵(液压马达)的额定流量:指 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液压泵输出 (或输入马达)的流量。
近似计算可认为“排量=两个齿轮的齿间槽容
积之和”,而“齿间槽的容积≈轮齿的体 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周期性变化的密闭工作容积。 (2)相应的配流机构。
(3) 隔离封油装置。
(4)油箱内油液必须具有一定的压力。
3.1.2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 1. 液压泵的压力
• (1) 吸入压力
• (2) 工作压力Pp
• (3) 额定压力Pn
• (4)最高允许压力Pmax
2. 液压泵的额定转速和最高转速
• 按主要运动构件的形状和运动方式分为:

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螺杆泵
• 按排量能否改变分为:

定量泵、变量泵
• 按一个工作周期密闭容积变化次数可分为:

单作用泵、双作用泵、多作用泵
液压泵的图形符号
3.2齿轮泵
• ①.齿轮泵一般为定量泵 • ②.按结构不同齿轮泵可分为: • 外啮合齿轮泵、内啮合齿轮泵 • (外啮合齿轮泵应用最广)
视频
3.2.1外啮合齿轮泵结构:
齿轮泵工作原理
3.2.2 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流量计算
• 排量:
Vp=πDhB=2πzm² B → Vp=6.66zm²B
(由于实际中齿间容积要比轮齿体积要大,故式子中的π 以3.33代替)
m2↑ → V↑ z↑ → V↑
当mz一定:m↑,z↓ → V↑
• 泵的平均流量:
2. 径向力不平衡及其减小措施
3. 内泄漏及减小内泄漏的措施
1) 泄漏途径 : 端面(轴向)泄漏 75-80% ql 径向间隙 15-20% ql 啮合处 2) 危害: ηv↓
3) 减小泄漏的措施: a) 轴向间隙补偿装置 b) 径向间隙补偿
减小泄漏措施:
a) 减小轴向间隙
小流量:间隙0.025-0.04 mm
大流量:间隙0.04-0.06 mm b) 轴向间隙补偿装置
浮动轴套 弹性侧板
浮动侧板
c) 径向间隙补偿装置
径向间隙补偿块
视频
3.2.4 齿轮泵的优缺点和用途
优点:
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工作可靠, 自吸性能好,对油液污染不敏感,便于 制造、维修。
缺点:
效率低,流量脉动大,噪声高。
用途:
工程机械、机床低压系统。
3.2.3齿轮泵存在的问题 • 1. 困油现象及消除办法 压
1) 原因: ε > 1,构成闭死容积Vb

Vb ↓ ,p↑
Vb ↑ ,p↓
油液发热,轴承磨损 气蚀、噪声、振动、金属表面剥蚀
2) 危害:影响工作平稳性、缩短寿命 3) 措施:泵的前后盖板或浮动轴套开卸荷槽 4) 原则: Vb ↓ ,与压油腔相通 Vb↑ ,与吸油腔相通 保证吸、压油腔始终不通
1. 困油现象及消除办法
f和g为后端盖的卸荷槽 外啮合齿轮泵彩色立体分解图 视频
2. 径向力不平衡及其减小措施
2. 径向力不平衡及其减小措施
什么是径向力F? 由沿齿轮圆周液体压力产生的径向力F1和由齿轮啮合产生 的径向力F2组成
1)原因:径向液压力分布不均 排油压力越大,F1和F1'越大 啮合力F2和F2从动轮径向力比主动轮承受的径向力大 2)危害:使泵轴弯曲和泵体偏磨,加速轴承的磨损, 降低了机械效率及轴承的使用寿命 3)减小措施: 缩小压油口;扩大排油腔;扩大吸油腔;开设平衡油槽
3.2.5 内啮合齿轮泵
• 分为渐开线齿轮泵和摆线齿轮泵(摆线转子泵)两种。
3.2.5内啮合齿轮泵
1. 渐开线齿轮泵 特点:




1)无困油现象,无气蚀; 2)流量脉动小,噪声小, 振动小; 3)轮齿接触应力小,磨损 小,寿命长 4)结构紧凑,尺寸小,重 量轻; 5)主要零件的加工难度大, 成本高。
视频
3.2.5内啮合齿轮泵
2. 摆线齿轮泵(转子泵)
特点:
1)零件少,结构紧凑,工作 容积大; 2)吸油条件好 3)齿数少,流量脉动较大; 4)啮合处间隙泄漏大; 5)齿形复杂,加工精度要求 高,造价高。
应用:
一般在系统中用于补油及润 滑等辅助泵使用,多用于转向 系统。
视频
3.3叶片泵
4. 液压泵的功率和效率 (1)理论输入功率pit (2)实际输入功率pip (3)实际输出功率pop (4)理论转矩Tt (5)实际转矩Tp (6)容积效率η (7)机械效率η (8)总效率η源自pvpit q pt p
pip T
pop q p p
Tt q pt p
Tt
第三章 液压动力元件
视频
章节目录
3•1液压泵概述 3•2齿轮泵 3•3叶片泵 3•4柱塞泵 3•5液压泵的选用
3.1液压泵概述
• 3.1.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液压泵是依靠密闭容积周期性变化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
1.吸油阀 2.排油阀 3.弹簧 4.柱塞套 5.柱塞 6.偏心轮
视频演示
构成容积式液压泵的基本条件是:
(3) 泵的瞬时流量qsh 每一瞬时的流量,一般指泵的瞬时理论流量。
(4) 实际流量qp 泵工作时单位时间实际排出的液体体积。它等于泵的理 论流量qpt减去泄漏、压缩等损失的流量 qp。 (5) 额定流量qpn
q p q pt q p q pt k1 p p
泵在额定压力和额定转速下输出的实际流量。
(1) 额定转速 nn 额定压力下能连续长时间运转的最高转速 r/min (2)最高转速 nmax 额定压力下超过额定转速允许短时间运行的最高转速
3. 液压泵的排量和流量
(1) 排量Vp (m3/rad) 泵每转一弧度,由几何尺寸计算所得到的排出液体的体积。
(2) 理论流量qpt 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排出液体的体 积.(m3/s L/min)
q=6.66)
-3
p PV
宜过高,过高则造成吸油不足,若过低亦不能正常工作。
z m (1)流量q与齿轮模数m的平方成正比 ² B n ƞ m↑→q↑→脉动↑ (2)泵的体积一定时:z↓→ × z↑→ 1 m↓→q↓→脉动↓ 0 ( L 故:低压齿轮泵z=13~19 高压齿轮泵z=6~14 / m i (3)齿宽和转速成正比。一般齿宽 B=(6~10)m,转速不 n
q pt p
pm
Tp Tt T q p qt q q pV 1 qt qt qt Tt Tt pm Tp Tt T

p
p
Pop Pip

q p p T
pV pm
液压泵的特性曲线

图3-3
液压泵的性能曲线
3.1.2 液压泵的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