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教案人民版选修3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人教版选修3)【教学目标】重点:重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两大集团难点:如何理解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具体原因、直接原因与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争夺的密切关系。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和概述分析等方法进行,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的思维意识。

【导入新课】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影响,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同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的矛盾激化,导致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并最终引起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的种子已经早已深深埋在历史的土壤中。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动荡不安的世界1.瓜分世界让学生看下列表格,思考从中能够发现什么现象?根本原因是什么?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列强力量对比出现显著的新变化。

到19世纪末,新起的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超过了法国,接着又超过了英国。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本原因。

2.扩军备战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

列宁说:“帝国主义的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列宁选集》第二卷第653页),后起的帝国主义强国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尖锐起来。

在世界没有被瓜分完毕时,它们之间的矛盾和争夺往往通过宰割和分配新的“自由”土地而暂时得到缓和。

但是,当世界已被瓜分完毕时,必然要出现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甚至战争。

为了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欧洲列强积极扩军备战。

一战爆发前,欧洲列强的陆海军总数大大增加了。

德国海军实力仅次于英国海军。

随着列强的争夺,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2020版高中历史专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教师用书人民版选修3

2020版高中历史专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教师用书人民版选修3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教材整理1 大战初期的状况1.主要战场(1)欧洲战场(2)①南高加索:俄土军队交战。

②两河流域和巴勒斯坦:英土军队交战。

2.德国的作战计划:施里芬计划。

先集中兵力打败法国,然后再对付俄国,三个月内结束战争。

3.主要战况(1)西线:马恩河战役中德军失利,双方转入相持阶段,德军妄图速战速决的施里芬计划破产。

(2)东线①东普鲁士战场:俄军一度突入东普鲁士,但随后被迫撤退。

②加里西亚战场:俄军击败奥军,1914年底,整个东线转入相持状态。

(3)南线:奥军三次侵入塞尔维亚,但被塞军赶出国境。

(4)其他战场①1914年,日本夺取了德属太平洋诸群岛,侵入中国山东半岛,占领青岛。

②俄军攻入奥斯曼帝国,占领阿塞拜疆。

③英国派兵攻占波斯湾,占领巴格达、巴勒斯坦、叙利亚、阿拉伯、埃及。

教材整理2 凡尔登“绞肉机”与索姆河大战1.凡尔登“绞肉机”(1)背景①1915年,德军发动东线攻势。

俄军退出了大片土地,双方转入相持的阵地战。

②1916年,德军又把重点转向西线。

(2)战况①经过:1916年2月,德军向凡尔登发动了疯狂进攻。

霞飞命令法军坚守并迅速组织增援,双方死亡人数达70多万。

②结果:由于法军的殊死抵抗,德军想在2月底攻占凡尔登的计划破灭了。

(3)地位:战役的激烈程度达到了大战开始以来的顶峰。

2.索姆河战役(1)目的:配合凡尔登战役。

(2)概况①英、法联军发动索姆河战役,双方共损失兵力100多万人,是一次巨大的消耗战。

②英军首次使用坦克,德军很快就发明了反坦克炮。

教材整理3 海战与空战1.海战——日德兰海战(1)背景:英军凭借强大的海上优势,从海上封锁德国,德国企图打破海上封锁。

(2)结果:双方互有损失,英国海军仍然控制着制海权。

(3)影响:德、奥海军困守在海港内,海运几乎全被封锁,物资匮乏,开始陷入窘境。

2.空战一战中,飞机首次被使用,它使人类又多了一种作战工具,对人类战争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高中历史 第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经过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选修3

高中历史 第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经过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选修3

第二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经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史实,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

(重、难点)萨拉热窝事件和战争的爆发1.萨拉热窝事件(1)概况: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

(2)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战争的爆发(1)标志:在德国支持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德、法、英相继投入战争,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2)双方:一方为同盟国中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等国;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法、俄等国。

1914-1916年战争状况1.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地位西线从北海到瑞士边境英、法军队↔德军主要战线东线从波罗的海到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军队南线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1)1914年9月,英法联军与德军会战马恩河。

(2)1915年,俄军成功地阻止了德、奥军队的攻击。

(3)1916年,德国发起凡尔登战役,英、法发动索姆河战役,英军首次使用坦克。

(4)1916年5月,英、德进行了日德兰海战。

俄国革命与美国参战1.(1)原因:一战期间,俄国是危机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过程: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11月爆发十月革命。

2.美国参战(1)目的:伺机参与重新瓜分世界。

(2)过程:1918年初,其军队加入对同盟国的作战。

(3)结果:1918年9月,同盟国土崩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1918年,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相继投降。

2.1918年11月,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德皇退位,临时政府被迫投降。

美国参加一战的原因1.德国与墨西哥欲结成反美同盟,德国实施的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国的商船遭受重大损失。

2.具体原因(1)自19世纪末开始,美德矛盾逐渐加深,德国不仅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而且成为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对手。

(2)随着战争的爆发,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在经济利益上开始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希望协约国胜利。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反思改进措施
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课堂互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发现,学生对于讨论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这些活动中能够积极思考、交流和合作,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观看影视资料时,学生可以关注战争中的关键战役、科技运用和历史人物的表现,从中分析战争的发展脉络和影响。
-在参观纪念馆和博物馆时,学生可以重点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思考战争对人类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培养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阅读人物传记,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人物在战争中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力,从中汲取领导力、决策能力和人格魅力等方面的启示。
-俄国革命与奥匈帝国的解体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国际联盟的成立
5.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的参战与战后待遇
-二十一条与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趋势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使其能够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的学习,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理解战争背后的复杂因素。
2.强化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战争中的关键战役、科技运用和影响,提升学生的史料分析、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评价能力。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如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等,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教案-1_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教学设计_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教案-1_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一战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产生的影响.能运用历史地图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并根据地图简要介绍三条战线的地理位置及交战国家.能列举出一战中所经历过的几次重大战役.知道促使战争形势发生转折性的战役的名称.(2)分析一战背景.原因、性质、结局,清楚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的认识。

分析各国间矛盾中的三对主要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是最为主要矛盾.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战争双方力量的对比,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辩论分析一战的起因,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阅读教材、观察图片,概括归纳知识点,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3)让学生收集有关一战的文学艺术作品,并组织交流,使学生学会从文学作品中去感知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播放凡尔登战役的视频呈现出战争的残酷性,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战争?人类应该怎样避免这样的惨剧重演?2.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即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两大军事对抗的形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分割世界.为此各国展开了长期的斗争.(2)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从战争全局来看,无论是起因.作战双方的目标还是酝酿的过程都能够说明这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而进行的非正义战争.其次,塞尔维亚反对奥匈帝国的战争是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它并不能改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

3. 教学用具幻灯片。

图片。

4. 标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首先播放一段视频:提问这是一战中的哪次战役?引出问题:你知道发生这次惨剧的原因是什么?(2)直接原因是什么?(3)根本原因又是什么?然后导入新课。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标考点】(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主要包括帝国主义之间的基本矛盾、战争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两大军事集团,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主要包括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美国参战的目的及影响、苏俄退出战争,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主要包括西欧衰弱、美日崛起、苏俄十月革命等,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解析考点】1.简述为什么到20世纪初会发生世界性的大战。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美、德、日三国跳跃式发展,实力直逼或超过老牌的殖民帝国。

这些国家在殖民争夺中起步晚,所得份额有限,由此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2)两在军事集团的形成。

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列强矛盾错综复杂。

1879年德、奥签订同盟条约,1882年,德、意、奥缔结了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

这标志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的形成。

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1904年,英、法签订了《英法协定》,1907年英、俄签订了《英俄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对峙,使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3)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科技进步首先使传统的武器得到改进,提高了武器的性能,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

科技发明运用到武器研制上,使得潜艇、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相继问世,战争突破了以往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展到海底和空中。

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现,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使得战争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

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实现了远距离的信息传输,促进了军队通讯技术的现代化,使战争突破地域条件的限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指挥战争。

人民版-选修三-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十校联赛”一等奖

人民版-选修三-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十校联赛”一等奖

《战云密布的欧洲》教学设计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考纲要求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列强对世界的瓜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新交通手段和新通讯工具的出现、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泛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等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只有进入了20世纪,世界大战才会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可能性。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重要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由此及彼抽丝剥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世界各种政治力量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把人类推入战争火海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场战争的荒谬和不义,从而明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行为,为了和平自己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三、教学重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四、教学难点
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泛滥。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和互动法。

六、教学手段
粉笔、黑板和多媒体。

七、课堂小节
山雨欲来风满楼
海外殖民多寡不均:矛盾重重 根本原因
为什么要进行战争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磨刀霍霍 历史必然性 武器改进研制:鸟枪换炮 重要原因 交通通讯工具:如虎添翼 为什么能发生战争 军国主义泛滥:巧舌如簧 历史可能性
民族主义猖獗:为丛驱雀
巴尔干半岛:前门驱狼后门进虎 直接原因
为什么战争这样开始 萨拉热窝: 军事检阅飞蛾扑火 导火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目标导航]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过程。

2.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重点)。

3.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难点)。

一、大战初期的状况(第一阶段1914年)1.战线(1)西线:从北海往南,比利时、法国北部、德法边境构成西线,英、法对德作战。

(2)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俄军对德奥军队作战。

(3)南线:巴尔干战场沿多瑙河与萨尔瓦河展开,奥军对塞尔维亚作战。

(4)其他:在亚洲的南高加索,有俄土军队交战;在两河流域和巴勒斯坦,有英土军队交战。

2.德国的作战计划——施里芬计划先集中兵力打败法国,然后再对付俄国,三个月内结束战争。

3.战况(1)西线:德军于1914年侵入比利时,并于9月初推进到巴黎城郊;法军统帅霞飞重新调配英法联军的力量,转入反攻,展开马恩河大战,挫败了德军的凌厉攻势,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施里芬计划破产。

(2)东线:俄军展开了对东普鲁士和加里西亚的进攻。

在东普鲁士,俄军的突入迫使德军从西线抽调兵力东援;在加里西亚,俄军击败奥军。

年底,东线战事转入了相持状态。

(3)南线:奥军三次侵入塞尔维亚,塞军连续击退奥军攻势,把奥军赶出塞境。

(4)其他战线:日本攻占了太平洋上的原属德国的一些岛屿,并侵入中国山东,占领青岛;俄军攻入奥斯曼帝国,进而占领伊朗的阿塞拜疆;英军攻占波斯湾,占领了中东的一些国家,又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取了埃及。

[思维点拨]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形成了三条战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主战线。

英法的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更为关键。

2.第一次世界大战超出了作战双方的预期,打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阵地战。

东西两线双方都陷入相持局面。

3.正确认识马恩河战役: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重大战役。

它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梦想的破灭,挽救了巴黎,稳定了西线,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堑壕战。

二、凡尔登“绞肉机”与索姆河大战(第二阶段:1915年~1916年)1.1915年:德国把进攻的重点转向俄国,妄图迫使俄国单独媾和,在东线攻势中,虽然攻占了大片土地,但其目的并没有达到,双方转入相持的阵地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4.结合一战的历史背景,谈谈一战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以下要点:
1.一战爆发的原因:帝国主义竞争、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萨拉热窝事件等。
2.一战的战争过程:主要战场、重要战役、战争进程等。
-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探索一战历史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1.提问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爆发的吗?这场战争对世界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2.多媒体展示:播放与一战相关的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氛围,引发他们对一战的好奇心和思考。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包括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政治、军事矛盾,帝国主义竞争等因素。
2.掌握一战爆发的时间、起因、主要战场、参战国等重要史实。
3.理解萨拉热窝事件在一战爆发中的关键作用,分析其背后的国际关系。
4.了解一战初期的战争进程,掌握马恩河战役、加里波利战役等重要战役。
5.通过对一战相关史实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培养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一战时期的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课后布置拓展性作业,如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一战某一战役的分析报告,巩固所学知识。

完整版高中历史专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教案人民版选修3教案

完整版高中历史专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教案人民版选修3教案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1. 重点: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早期的学习目标:主要战场及战争状况;掌握1915~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916 年一战的主要战场。

2.认识德奥军事企业失败的原由。

2. 难点:理解美国参战的原由及影响。

教材整理 1大战早期的状况1.主要战场(1)欧洲战场战线范围作战两方西线从北海往南,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疆英、法 ?德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俄? 德、奥南线巴尔干战场沿多瑙河与萨尔瓦河张开奥 ? 塞尔维亚(2)亚洲战场①南高加索:俄土军队开战。

②两河流域和巴勒斯坦:英土军队开战。

2.德国的作战计划:施里芬计划。

先会合兵力战胜法国,此后再应付俄国,三个月内结束战争。

3.主要战况(1)西线:马恩河战斗中德军失败,两方转入对持阶段,德军企图速战速决的施里芬计划破产。

(2)东线①东普鲁士战场:俄军一度闯进东普鲁士,但随后被迫撤离。

②加里西亚战场:俄军击败奥军,1914 年关,整个东线转入对持状态。

(3)南线:奥军三次侵入塞尔维亚,但被塞军赶出国境。

(4)其余战场①1914 年,日本强抢了德属太平洋诸群岛,侵入中国山东半岛,据有青岛。

②俄军攻入奥斯曼帝国,据有阿塞拜疆。

③英国派兵攻陷波斯湾,据有巴格达、巴勒斯坦、叙利亚、阿拉伯、埃及。

教材整理 2凡尔登“绞肉机”与索姆河大战1.凡尔登“绞肉机”(1)背景①1915 年,德军发动东线攻势。

俄军退出了大片土地,两方转入对持的阵地战。

②1916 年,德军又把重点转向西线。

(2)战况①经过: 1916 年 2 月,德军向凡尔登发动了疯狂攻击。

霞飞命令法军坚守并迅速组织增援,两方死亡人数达 70 多万。

②结果:因为法军的殊死抵抗,德军想在 2 月尾攻陷凡尔登的计划幻灭了。

(3)地位:战斗的激烈程度达到了大战开始以来的巅峰。

2.索姆河战斗(1)目的:配合凡尔登战斗。

(2)大概①英、法联军发动索姆河战斗,两方共损失兵力100 多万人,是一次巨大的耗费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教案: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教案: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除此之外,还隐含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国之间矛盾重重以及对一战性质的判定等重要知识点,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承接第二次工业革命,下启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地位非常重要。

【知识与能力目标】一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一战爆发的导火线【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和解读文本,利用教科书课程资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一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全球化的产物。

【教学重点】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矛盾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为什么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3、四季的形成。

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谈话导入: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社会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面临着选择。

一方面是生产力的飞速提高,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另一方面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冲突日益加剧。

20世纪初,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战首先在欧洲爆发,那么,欧洲列强为什么要选择战争?列强是如何进行战争准备◆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的?战争是如何爆发的?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如何?【讲授新课】基础知识导学一、动荡不安的世界背景:表现: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1.三对基本矛盾(1)法德矛盾(2)英德矛盾(3)俄奥矛盾2.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三国同盟(2)三国协约三、“巴尔干火药桶”1.复杂的巴尔干半岛2.萨拉热窝事件(背景、概况、影响)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标志、双方、原因)探问题教方法图示法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图示法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总结提升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局势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2.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原因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哪里?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巴尔干地区民族关系复杂的原因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随堂检测【课堂小结】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局势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2.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原因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哪里?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巴尔干地区民族关系复杂的原因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教学反思略。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三课件: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解读共44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三课件: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解读共44

“总体战争” 的新特点
(3)战争中的经济因素的作用大大提高, 大量使用各种基于现代技术的斗争手段, 动员整个国家的经济力量,整个国民经 济都转入了战争的轨道。
(4)战争把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千百 万人民群众都卷了进去,不仅建立了数 以百万计的军队,而且有更多的人投入 到后勤供应和战争经济的运转之中,极 大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前期的战争:从马恩河到凡尔登 一战的过程 (1914—1918) 后期的战争: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
结局:德奥集团战败
材料一:王储夫妇的悲剧
1914年6月28日,对奥匈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来说,是值得 纪念的一天。14年前的这一天,他和美丽的索菲美梦成真,结为夫 妇。索菲贵为储妃,但由于低微的出身在宫廷里一直受到冷遇。当 1914年结婚14周年纪念日来临时,这位多情的皇储决定带着索菲到 6年前吞并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去做一次特别访问,因为在那 里,索菲可以受到与他同等的礼遇,即她在维也纳无法得到的皇室 荣誉。斐迪南的目的是安慰一下颇为失意的妻子,谁料到,这一行 竟是夫妻同赴黄泉路。
60
55
英国
50
德国
40
法国
30
20
10
0
英国德国法国
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墨写的历史:格局之变
战前:欧洲的海外投资额每年高达3.5亿英镑, 191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60%来自欧洲的英法德 三国。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战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从伦敦向纽约 转移;1914-1918英国海外投资下降50%,19131920欧洲制造业下降23%,
“总体战争” 的新特点
(5)战争中的精神因素、人的因素的作 用大大提高。战争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 的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 化和人的素质的全面较量。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3《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说课稿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3《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说课稿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3《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3》是高中历史课程的一部分,旨在深入学习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世界历史。

其中的《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导因展开,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该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世界各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动机。

2.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3.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和战斗过程。

4.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

能力目标1.掌握历史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读和评价历史事件。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加强历史背景的把握和历史事件的理解。

3.提升学生的文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命运的关注。

2.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对世界历史事件的思考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动机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和战斗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球影响课时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导入与知识讲解(20分钟)第二课时:案例学习(40分钟)第三课时:合作探究(40分钟)四、教学重点1.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动机。

2.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和战斗过程。

3.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

五、教学方法和学情分析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组织案例学习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2.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辅以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提高课堂互动和学生思维活跃度。

学情分析学生年龄约为16-17岁,正处于高中阶段,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

同时,由于历史事件较为复杂,需要较强的文献阅读和分析能力。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教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人民版选修三)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教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人民版选修三)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三设计人:郭承兰学科长审查签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的三条战线;“施里芬计划”;马恩河会战;东线战役;1915年的东线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索姆河战役,认识战争残酷性及血腥性,汲取必要的教训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情境再现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的三大战役。

难点:为什么马恩河战役后德国已经“输掉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残酷性的认识,加强对热爱和平、避免战争的教育。

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表现出战争的残酷,由于装备和战略战术的局限,双方都无法迅速战胜对手,战争转入旷日持久的相持阶段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导入)(一)、大战初期的状况1、主要战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主要战线有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的战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马恩河战役致使德军速决战的计划破产、在第二阶段中,关键的1916年出现两次大型战役和一次海战,结果大战的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德国为了进行这场战争,早就做了周详的计划。

它的军队是当时世界上组织最完善、装备最好的军队。

还在1905年,德军的整个作战计划就已经由当时德军参谋总长施里芬拟订好了。

叫做“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设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德军将要在西线同英、法军队作战,在东线同俄国作战。

为了避免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施里芬准备先把主力摆在西线,用闪电战的方式,在四周到六周内迫使法国投降。

然后回师东线,攻打行动迟缓的俄国,在三四个月内征服俄国。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德国还在国内修建了一个完整的战略铁路网,战时可以利用它迅速调动军队。

2、马恩河战役战争第一阶段的战役主要在西线进行。

马恩河战役是一战爆发后第一个重大战役。

战争开始后,德军主力按照战前拟定的施里芬计划,穿过比利时,插入法国北部省份,向巴黎迅速逼近。

前锋部队距巴黎仅15千米,德国为一时的胜利所陶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重点: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主要战场及战争状况;掌握 1915~1916 年一战的主要战场。

2.难点:理解美国参战的原因及影响。

学习目标: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2.认识德奥军事集团失败的原因。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教材整理1 大战初期的状况1.主要战场(1)欧洲战场战线范围作战双方西线从北海往南,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英、法↔德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俄↔德、奥南线巴尔干战场沿多瑙河与萨尔瓦河展开奥↔塞尔维亚①南高加索:俄土军队交战。

②两河流域和巴勒斯坦:英土军队交战。

2.德国的作战计划:施里芬计划。

先集中兵力打败法国,然后再对付俄国,三个月内结束战争。

3.主要战况(1)西线:马恩河战役中德军失利,双方转入相持阶段,德军妄图速战速决的施里芬计划破产。

(2)东线①东普鲁士战场:俄军一度突入东普鲁士,但随后被迫撤退。

②加里西亚战场:俄军击败奥军,1914 年底,整个东线转入相持状态。

(3)南线:奥军三次侵入塞尔维亚,但被塞军赶出国境。

(4)其他战场①1914 年,日本夺取了德属太平洋诸群岛,侵入中国ft东半岛,占领青岛。

②俄军攻入奥斯曼帝国,占领阿塞拜疆。

③英国派兵攻占波斯湾,占领巴格达、巴勒斯坦、叙利亚、阿拉伯、埃及。

教材整理2 凡尔登“绞肉机”与索姆河大战1.凡尔登“绞肉机”(1)背景①1915 年,德军发动东线攻势。

俄军退出了大片土地,双方转入相持的阵地战。

②1916 年,德军又把重点转向西线。

(2)战况①经过:1916 年2 月,德军向凡尔登发动了疯狂进攻。

霞飞命令法军坚守并迅速组织增援,双方死亡人数达 70 多万。

②结果:由于法军的殊死抵抗,德军想在 2 月底攻占凡尔登的计划破灭了。

(3)地位:战役的激烈程度达到了大战开始以来的顶峰。

2.索姆河战役(1)目的:配合凡尔登战役。

(2)概况①英、法联军发动索姆河战役,双方共损失兵力 100 多万人,是一次巨大的消耗战。

②英军首次使用坦克,德军很快就发明了反坦克炮。

教材整理3 海战与空战1.海战——日德兰海战(1)背景:英军凭借强大的海上优势,从海上封锁德国,德国企图打破海上封锁。

(2)结果:双方互有损失,英国海军仍然控制着制海权。

(3)影响:德、奥海军困守在海港内,海运几乎全被封锁,物资匮乏,开始陷入窘境。

2.空战一战中,飞机首次被使用,它使人类又多了一种作战工具,对人类战争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教材整理4 美国参战1.背景(1)经过两年多的大战,两大军事集团都筋疲力尽,协约国逐渐占据优势。

(2)1916 年 12 月,德国发动无限制潜艇战。

(3)1917 年初,德国与墨西哥欲结成反美同盟事宜的密电被英国截获并交给美国。

(4)美国认识到德国一旦获胜,必将是美国争霸世界的强劲对手。

2.正式参战1917 年 4 月,美国正式对德宣战,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3.影响美国的参战带动了一大批中立国对同盟国宣战,壮大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课中思考] 美国参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 国家利益是任何一国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依据。

美国参战的根本原因是为维护其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即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在战后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是欧洲,形成了三条主要战线,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西线。

2.1916 年是大战关键性的一年, 交战双方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本国的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经过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及日德兰海战后,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3.美国由中立到参战,显示出美国 维护国家利益,攫取战后领导权的野心。

探究点 旷日持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料解 读史料一 百万吨)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单位:史料反映了一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需品日产量的比较。

1914 年 8 月 1914 年 9 月 1917 年某1 日 15 日 日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 盟国 生 铁 22 22 16 25 50 15 钢1921 16 25 58 16煤 394 331346355851 340史料二在以后三年的战争中,尽管双方动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发动攻势,但在这条战线上任何一方的移动都未超过 10 英里……西线的战斗这时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省略号后的内容为史料的核心。

史料三 1914 年,欧洲军队在战场上面临着一次技术上的革命。

过去几十年发明出来的各种武器——有枪栓的来复枪、机关枪、现代榴弹炮等……现代武器使各部队对敌方的防守阵地都束手无策……——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抓住关键词“现代武器”和关键句“都束手无策”。

(1)从史料一中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形势有利于同盟国和协约国中的哪一方?为什么?【提示】有利于同盟国一方。

因为从 1914 年8 月到9 月,协约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有所下降,而同盟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有所上升。

(2)根据史料二、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变成旷日持久的阵地战的原因。

【提示】装备的限制:当时机枪、步枪、重炮等新武器大量使用,有利于大量杀伤进攻人员;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期保障能力低;当时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史论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变成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①德军战前计划的失误。

德军在制订计划时,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力量,认为西线战事可以速战速决,没有预料到会遭遇协约国顽强的抵抗,特别是俄军的进攻使德军腹背受敌。

②协约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力量雄厚,再加上当时步枪、机枪、重炮等现代武器装备的使用,使进攻一方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③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而德军是长途作战,主动入侵,使得德军受到了极大制约,尤其是由于其计划受挫,大战就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

(2)影响①德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落空,打乱了德军的作战计划,使其越来越处于被动局面。

②英法军队依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适于持久战和阵地战,便于协约国军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征兵海报,防务大臣霍拉肖·赫伯特·基奇纳勋爵动员青年人参军:“同胞们,国家需要你。

加入祖国的军队吧!”(Your country needs you!)材料二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兵力和伤亡人数战役双方投入兵力双方伤亡总人数马恩河战役152 万人35 万人凡尔登战役112 个师70 多万人索姆河战役150 多个师100 多万人然这部分男子不可能完全调用。

后来在征兵环境极度恶化的情况下,德国的征兵年龄甚至放宽到17 岁到 65 岁之间。

到了灭亡前一刻,就连 12、13 岁的小男孩和 70 岁的老人都被强征去组成国民卫队。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 1914 年“国家需要你”是参加哪一次作战?对英法而言这次作战最大的意义是什么?(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战争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规范解答】第(1)问结合材料中的信息“1914 年”“英国”等回答。

第(2)问从表格信息得出交战双方伤亡人数巨大且急剧增加,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出原因。

第(3)问提取材料信息,从征兵年龄的不断放宽甚至包含老人和孩子可以归纳出德国兵源的枯竭。

【答案】(1)马恩河战役。

意义:打退了德国的进攻,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2)规律:战争越来越惨烈,伤亡人数越来越多。

原因:作战双方都想通过一次战役给对方以致命一击;越来越多的有更大杀伤力的武器投放到战场上使用;阵地战和攻坚战的陈旧作战方式。

(3)随着战争的进行,伤亡人数日益增加,国内兵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德国元气大伤,已无力继续厮杀下去了。

1.施里芬计划是德国军事家施里芬制订的作战计划,其特点是速战速决。

使这一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A.东普鲁士战役B.索姆河战役C.马恩河战役D.凡尔登战役【解析】马恩河战役中德军失利,使德军妄图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答案】C2.1916 年,德国发动了“使法国把血流尽”的凡尔登战役。

这次战役是一战中( ) A.第一次大规模战役B.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C.首次使用坦克的战役D.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解析】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是马恩河战役,故A 项错误;凡尔登战役使德军战略进攻失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具有决定意义,故B 项正确;首次使用坦克的战役是英国发动的索姆河战役,故C 项错误;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是日德兰海战,故D 项错误。

【答案】 B3.“1916年 9 月 15 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 49 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有 18 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

”这个战斗情景出现在( )A.日德兰海战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马恩河战役【解析】由题干材料信息“1916年9 月15 日”“首次使用坦克”可以判断此为索姆河战役。

【答案】 C4.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B.维护世界和平C.争夺世界霸权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解析】A、C、D 三项均是美国参战的原因,而B 项不是。

因为美国参战的真实目的是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

维护世界和平是美国参战的招牌,非真实动机。

【答案】 B5.阅读下面有关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1917 年)的材料:在 2 月3 日,我曾正式向你们提出德意志帝国政府的特别通告,通告说,它已立意在 2 月1 日和2 月1 日以后……要用潜水艇击沉所有……敌人所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

……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

美国船只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

……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于对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正式接受如此强加于美国的交战地位……当我们采取这些措施,这些极重要的措施之时,让我们充分了解,并使举世皆知我们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

……如今,我们的目的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的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并在世界上真正自由和自治的民族中树立起今后可以保证遵守这些原则的一致决心和一致行动。

我们现在正在接受这种敌对目的的挑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

当这些权利已经得到保障,而各国的信义与自由也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

请回答:(1)演说中提到德国“最近的行为”指的是什么?(2)美国是何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3)美国参战的实际目的是什么?用你掌握的史实驳斥威尔逊演说中的伪善言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