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北师大附中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东北师大附中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版
![2019年东北师大附中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e759c06294dd88d0d26b65.png)
12018——2019学年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学科试题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万里赴戎机,(北朝民歌《木兰诗》)答案:关山度若飞。
2.(王湾《次北固山下》)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论语·学而》)答案: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晏殊《浣溪沙》)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杜甫《望岳》写诗人近望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流露对大自然造化之功喜答案: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陆游《游山西村》以农村热闹欢庆场景,表明对传统民俗文化赞美之情的诗句答案: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7.周敦颐《爱莲说》使身处恶浊闹世,务须独立不移、洁身自好,继续保持高洁傲岸的人格品质。
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江城子 密州出猎》词人借用典故,希望能够戍守边防保家卫国的词句? 答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马 说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本文选自《 》,作者字退之, (朝代)文学家,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1分) 答案:《韩愈文选》;唐。
10.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 ②才美不外见.( ) ③等.不可得 ( ) ④执策.而临之( ) 答案:①两马并驾。
② 通“现”,表现、呈现。
③等同,一样。
④马鞭。
11. 韩愈《送孟东野序》中记有“大凡物不平则鸣”。
作者尤其对“食马者”形象进行了传神的刻画。
北师大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205aa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2.png)
北师大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出师表》的作者?A. 诸葛亮B. 司马迁C. 杜甫D. 白居易2.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主要收录了哪个时期的诗歌?A. 春秋B. 西周C. 东周D. 战国3. 以下哪位是“初唐四杰”之一?A. 王之涣B. 杜甫C. 白居易D. 骆宾王4.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5.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庐山谣》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九年级一诊语文答案
![九年级一诊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507cf84afe04a1b071de34.png)
2015—2016学年度(下期)第一次诊断性评价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1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D2.A3.A4.C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5.D6.C7.B第II卷(其他类型题,共79分)三、翻译、默写(共10分)8.(1)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
(2)如果这能这样,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2分)①老骥伏枥②后天下之乐而乐③只恐双溪舴艋舟(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4分)①念天地之悠悠②平海夕漫漫③树树皆秋色④斜晖脉脉水悠悠四、现代文阅读(共9分)10.(1)汉字字形构架本身就是二维的;(2)汉字书写的方式(悬腕)能给人在三维空间中最大的自由度;(3)汉字独特的工具(毛笔)的自由度使书法家具备了在第三维空间创造立体效应的可能。
(结合6-9段概括回答,每点1分,共3分。
只答“讲究构架”“讲究悬腕”“工具独特”的,给一半分)11.这里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拉丁语系的拼音文字和汉字进行比较,突出了汉字的二维特点(或:突出了汉字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方法1分,作用2分,共3分意对即可)12.如“休”字,从字的构成来看,一个人倚靠着一棵树,构成一幅人休息的图景,画面呈现二维的特点。
(能结合所选汉字分析出其二维的特点即可,即体现字的形象感。
共3分。
)五、作文(60分)13.略。
B卷(共50分)一、诗歌赏析(共4分)1.句中风鸣岸叶是动态,月照孤舟是静态,以动写静(1分)。
诗句融情于景,创设了清寂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或:孤寂悲苦)(1分)。
2。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分)两首诗的末句都将情感寄托于物,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1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3.B4.(1)中山国悬挂乐羊儿子给乐羊看,乐羊并没有因此而减弱进攻的意志,攻打更为猛烈。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91822200912a2161479299f.png)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典的定义也无须再做论证,套用库切《何谓经典》中说的话,那些“历经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就是经典”。
当然,撇开其讲演的特殊语境,那些历经后人最诚挚的颂扬而光景常新的作品,无疑也在其列。
越是越出惯常的理解,不能仅将经典局限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上,许多人文社科类著作,包括一部分自然科学著作,因对人的处境有真切的关心,对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命运有深刻周彻的肯认,对人内心经验有感同身受的体谅,并精鹜八极,鞭辟入里,也都是经典,都应成为我们阅读的重点。
传统人文社科类经典大多着力于揭示人与世界的终极奥旨,字里行间,洋溢着个人与人类及宇宙深切的同体感。
那种既重视个体世间安顿,又时时仰望精神天空,不懈追索两者相携相成的执着与热忱,还有让一己放心落下的同时,努力让人类全体身心和谐的高尚追求,是人自身全部尊严的最好注释。
其中,作为“知识之王”的哲学经典,尤其具有范式意义,尤应认真阅读和了解。
一方面,它强调主体的自由出场和自我证明,故在根本处与文学艺术相近。
好的艺术经典以形象诠释人生,好的哲学经典(有时包括宗教经典)则以抽象演绎人生。
它们探讨的虽是“宇宙秩序”,但归结在“生活秩序”,面对同一个世界,回答同一个问题,所以可相资相益,相互参证。
这也是许多时候,一个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个诗人的原因。
另一方面,又不能不认识到,这个出场和证明有其更决绝的姿态和更犀利的表达。
它不以叙述性的描写渲染为满足,而重在反思与究问,并且在本原性的究问方面有时还远胜于科学,故更能体现主体思考的问道特性。
对科学来说,主要是答案;对哲学来说,主要是问题。
它提出和究原这些问题,并让你在这种追究中做成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以自己的自由意志来裁量事理,度衡一切,有解构的冲动和批判的本能,是为“君子不器”。
北师大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34ae9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c.png)
北师大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日B. 月C. 明D. 早2.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曹操B. 诸葛亮C. 关羽D. 张飞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画龙点睛B. 庖丁解牛C. 刻舟求剑D. 指鹿为马4.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哪个家族的人物?A. 贾B. 史C. 王D. 赵5. 下列哪个词属于“文言实词”?A. 而B. 之C. 者D. 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亲自撰写的。
()2. “文言文”和“白话文”是同一种文体。
()3.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诗句。
()4.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5. 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______》。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______的名言。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______的诗句。
5. “岁寒三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庐山谣》的主题。
2. 请解释“成语”的含义。
3. 请列举三种古代的文学体裁。
4.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情节。
5. 请解释“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翻译以下文言文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 请解释成语“画蛇添足”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例句。
3. 请列举三种古代的诗歌形式。
4.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关系。
5. 请解释“修辞手法”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例子。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出师表》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2. 分析《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写一篇关于“我的梦想”的短文,不少于100字。
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吉林卷)语文(带解析)
![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吉林卷)语文(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bf6504fc4ffe473368abf5.png)
绝密★启用前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吉林卷)语文(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78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一、作文(题型注释)1、写作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最美的时光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梁思礼,梁启超之子。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
1941年,17岁的梁思礼到美国留学,由于战争爆发,他与家里断了联系。
为了完成学业,他装过罐头,端过盘子,甚至在零下40摄氏度的冬夜蜷居在储藏室,但求学信念从未动摇。
1949年,学有所成的梁思礼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在新中国航天事业一穷二白的局面中开始导弹研究。
从第一次试射起,一个又一个的十年,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从未气馁。
正因如此,才有了他开创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学”。
生活中的梁思礼,谨记父亲留给他的人生锦囊——“有趣”。
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悲观和厌世。
即便是文革时期被下放“五七”干校当“猪倌”时,他每天也干得高高兴兴,看着自己喂养的肥头大耳的“八戒”军团,满心自豪,还与它们合影留念。
2016年4月14日,91岁的梁思礼带着人们对他的敬意与眷恋走了。
在67年的航天生涯中,尽管他的名字始终被封印在打着“绝密”标签的文件袋里,却一笔一笔镌刻在历史的坐标轴上。
斯人已逝,精神长留!(摘编自《作家文摘》)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沙枣梁衡沙枣是农田与沙漠交错地带特有的树种,研究黄河沙地和周边的生态不能不研究沙枣。
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 初三语文综合模拟一 答案
![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 初三语文综合模拟一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66a00c227916888486d7d0.png)
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初三语文综合模拟一答案1.白露为霜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安大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8.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9.唐代柳宗元10.①呆呆的样子。
②迅速。
③忧伤的样子。
④跟随。
11.美在如玉石撞击的水声,独特的石头构造,美在周围绿树环绕、生机勃勃,美在潭水清澈,游鱼自由活泼。
12.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溪水的蜿蜒曲折和两岸的参差不齐,也抒发了作者面对前途的迷茫。
13.不矛盾,因为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4.①惋惜②种,栽15.两岸奇形怪状的石头、清澈的水流、迅疾的水势、周围茂盛的植物。
16.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
17.①lǚ② tì③ jú④mí18.用排比和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联的艳丽,充满喜气。
19.不喜欢——犹疑畏惧——警惕——喜爱——赞美。
20.表层:朋友说我命运的变故与爱穿黑白色的衣服有关深层:渴望改变生活,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21.有了春联,便有了喜气,有了人气,便有了安全感。
22.一串串的红灯笼;痴呆的人自得其乐地打着口哨;骑自行车的中年男人;小孩子放鞭炮;两个摊床;弟弟家阳台的红灯笼。
23.结构上:与开头照应;内容上:再次强调红色对于北方的年的意义:春天的象征、美好生活的象征。
24. 三国演义罗贯中25.神勇无比,忠心耿耿。
26.刘备此时应对阿斗和赵云都有一种险些失去的庆幸和珍惜,但摔子确实体现了刘备在招揽人才上的独到之处,时时处处能收住爱将的心,以此来安抚爱将,使之忠心效力。
27.略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初三语文综合模拟二答案1.在河之洲。
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测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7089d4f90f76c661371ac9.png)
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卷语文试卷第一部分(22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拼音或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4分)在布谷鸟的叫声与春风的轻fú里,竹梢儿轻曳.,在这雨后的山乡显露出万千娇媚,甜了大地,醉了天空,温柔了神秘空濛的大山。
在这万物竞妍.的时节里,雨后翠竹的风姿就更加chuò约更加娇妩了。
——(摘自老弦《竹韵》)▲▲▲▲2.默写。
(每空1分,共9分)⑴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⑵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3)▲,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5)▲,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为山九仞,▲。
(《尚书旅獒》)⑺▲,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证》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3、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4分)⑴“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
⑵我国是“一带一路”的推动者和倡导者,但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
⑶“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
⑷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
修改意见一:第句▲二、阅读文言文《隆中对》(节选),完成5~9题。
(12分)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东北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东北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86de3b7e21af45b207a810.png)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八则》)2.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4.□□□□□□□,□□□□□□□。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朋友仕途遭遇坎坷,处于被贬谪降职的悲惨境遇中,其牵挂之情,溢于言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两句,借明传递出对朋友的牵挂担忧之情。
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直接抒发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句子是:□□□□□□□,□□□□□□□。
7.刘禹锡的《陋室铭》中“□□□□□,□□□□□”两句表现出陋室主人交往人物的高雅,从而突出了本文的主旨。
8.《爱莲说》中,“□□□□□□□,□□□□□□□”既写出了莲花的生长环境,也表现出了君子的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本文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文学家柳宗元,字。
(1分)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佁.然.不动()②往来翕忽..()③悄怆..幽邃()④隶.而从者()11.柳宗元发现的小石潭,是一处极美的景致,请根据第1、2段文字,说说小石潭的景致都美在哪里?(2分)12.王国维说“一切景话皆情语”,那么,文章中作者描写溪岸形状,探求小溪源头又有怎样的用意呢?(2分)13.柳宗元游览小石潭,开始是“心乐之”,而后却倍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是否矛盾呢?为什么?(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北师大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北师大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2e2870e14791711cd79170d.png)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 — 23 题。(13 分) 教养的证据 毕淑敏
九语(北师大)(一)
第 4 页(共 8 页 冤
① 什么叫教养呢?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 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②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 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 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这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如下若 干。 ③ 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 道人类渺小的人,必定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因为如果不 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 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 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 — — — 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 爱护花草,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的。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 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④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身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 的道路。当然,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 有思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教养通过历史,使我们不单活在此 时此刻,也活在从前和以后,如同生活在一条奔腾的大河里,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 ⑤ 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远大的 目标。教养把人的注意力拓展了,变得宏大和光明。每一个个体都有沉没在黑暗峡谷的 时刻,当你跋涉和攀援中,虽然伤痕累累,因为你具有的教养,确知时间是流动的,从而明 了暂时与永久。 ⑥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 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 ……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 够身体力行,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 界的胸膛,并因此煞有介事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⑦ 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知道害怕是件有价值的事。它表示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 世界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知道世界上有阳光,阳光下有正义。有教养的人知 道仰视高山和宇宙,知道仰视那些伟大的发现和价值,知道对于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表 达尊重。 ⑧ 教养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教养是细水长流的。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 的皮肤上,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 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 素质的一张 X 片子。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 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19. 结合全文,说说教养的证据是什么。(2 分)
北师大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050af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6.png)
北师大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诗人?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2. 下列哪个成语是出自《史记》?A. 画龙点睛B. 亡羊补牢C. 破釜沉舟D. 指鹿为马3.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四书”之一?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五经”之一?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周易》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诗句。
()3. 《水浒传》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的作品。
()4.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5.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作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
2.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出自《______》。
3.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______。
4.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______。
5.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庐山谣》的主题思想。
2.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关系。
3. 请简述《水浒传》的故事背景。
4.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5.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战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庐山谣》的内容,描述一下庐山的景色。
2. 请根据《红楼梦》的故事,分析一下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3. 请根据《水浒传》的故事,分析一下宋江的领导才能。
4. 请根据《西游记》的故事,分析一下孙悟空的智慧。
5. 请根据《三国演义》的故事,分析一下刘备的仁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庐山谣》的艺术特色。
2. 请分析《红楼梦》的社会意义。
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长春版)
![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长春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23057e561252d380eb6edb.png)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4分)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名句、对联和交际语句。
(第1~7题每句1分,第8、9题各2分,书写1分)1.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2.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3.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4.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5.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历代文人都有着浓浓的济世情怀。
李白入仕道路受阻后,在《行路难》中发出了“,”的心声,来增加信心和勇气。
7.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两个具有情感色彩的地名来与自己当时的心情暗合,表现了自己“昨日”与“眼前”独有的怆然与凄苦,此种用法堪称绝唱,诗中这样的句子是:, 。
8.百善孝为先。
尽孝就是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
为此学校开学初在九年级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下面是某同学噗此次活动拟写的对联,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老有所养续写家族兴旺;下联:少年壮志。
9.现在网购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并且正在全社会蔓延。
一些人买了一大堆可有可无的东西,之后悔恨不已,但仍旧控制不住。
你作为局外人,怎么劝说那些网购成瘾者?。
二、阅读(46分)(一)古诗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本文作者是代文学家柳宗元。
(1分)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015-2016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 答案 (1)
![2015-2016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 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940467db3c1ec5da50e2709e.png)
2015-2016下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语文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关栏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盒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只收回答题卡。
第一部分选择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沉湎.(miǎn)蓦.然(mò)哺.育(pǔ)一拍即.合(jí)B.殷.红(yīn)剽.悍(piāo)诘问(jié)龙吟凤哕.(huì)C.黝.黑(yǒu)屡.次(lǚ)吊唁.(yàn)随声附和.(hè)D.匀称.(chèn)栖.息(qī)牟.取(móu)惟妙惟肖.(xiāo)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无误的一项(2分)A.刚步入生意场上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绝处逢生....,轻松地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B.在这次两天的户外拓展活动中,同学们既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了天伦之乐....。
C.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些树已经枝繁叶茂,鳞次栉比....。
D.现在,中央政府出台有力措施限制炒房,高房价有再多人的用户也是日薄西山....。
3.请选出下列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3艘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C.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90a1296c175f0e7cd13750.png)
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21分)1.礴、缭、A、A2.(1)小人求诸人(2)赢得生前身后名(3)会当凌绝顶(4)引无数英雄竞折腰(5)零落成泥碾作尘化作春泥更护花(6)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D4.(1)①孙悟空②杨志③阿廖沙(2)A、违背了向丈夫许下的把简爱当做自己孩子抚养超人的诺言B、当简爱的亲舅舅有一笔遗产要他去继承时里德太太竟说简爱在洛伍德学校染上风寒死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14分)5.(3分) (1)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2)仍然毫无变化。
(3)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6.(3分)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绽放的三角梅被风吹动时鲜艳如火、活力无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7.(4分)B D8.(4分)这一段文字总结全文,表现了作者被三角梅默默积蓄、奋力生长,最终绽放出灿烂之花的经历所震撼,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所蕴藏的坚韧精神的由衷赞叹,升华了文章主旨。
(二)(12分)9.(3分)写柳生三年做杂役,而后不分日夜被师傅袭击,迫使柳生吸收剑术实战经验的故事,是为了引出下文做人之道是要蜕去浮躁之壳,沉入名利所不及的僻静处,潜入常人罕至的深底,专心致志地追寻武道,才能最终携真义浮上水面的人生哲理(引出文章的论点——静心下沉,才能蓄力上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0.(4分)(1)不是当年“谢安当年对显赫的家世不屑一顾”,而是谢安在家世显赫的情况下隐居山林,潜心研究学问,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所以才能不与东晋王朝一同腐朽。
(2)不是为了说明“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才能越出水面。
”是问了说明企鹅“沉潜是为了蓄势,积聚破水而出的力量”,从而说明甘于沉下去,才能浮上来的人生哲理。
11.(2分)静心下沉,才能蓄力上升。
北师大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655fa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1.png)
北师大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出师表》的作者?A. 诸葛亮B. 司马迁C. 杜甫D. 白居易2.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以下哪一项是《诗经》中的“风”?A. 桃花扇B. 青青子衿C. 关雎D. 静夜思3.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以上都是4. 以下哪位诗人被尊称为“诗圣”?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5.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施耐庵C. 罗贯中D. 吴承恩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庐山谣》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2.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3.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属于楚辞。
()4.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出自《______》。
2. 《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______所著。
3.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下一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______”。
4.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鹊桥仙》。
5.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______所编纂。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庐山谣》的主题思想。
2.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 请解释“楚辞”的含义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4.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5. 请解释“赋、比、兴”在《诗经》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分析《庐山谣》中的“谣”字在诗歌中的作用。
东北师大附中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
![东北师大附中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9a10d82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65.png)
东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下)初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参差荇菜,□□□□。
□□□□,钟鼓乐之。
(《诗经·关雎》)2.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十则》)4.□□□□□□□,□□□□□□□。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这一典故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重任,到边疆抗敌。
6.X禹锡在《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运用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变迁的句子是:□□□□□□□,□□□□□□□。
7.杜甫的《春望》反映了热爱国家、眷念家乡的美好感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
其中“□□□□□,□□□□□”两句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8.朋友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请写出连续两句表达古人对朋友思念或牵挂的诗句,并写出题目或作者。
诗句:,。
题目或作者:(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10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016年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卷
![2016年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卷](https://img.taocdn.com/s3/m/7d421040011ca300a6c3909d.png)
绝密★启用前2016年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1.下列加横线的字音全对的一项是( )A .涟漪(y ī) 攫取(ju é) 馈赠 (ku ì ) 越俎代庖(p áo )B .豁免 (hu ò ) 胚芽 (p ī) 黝黑 ( y ǒu ) 鳞次栉比(zh ì)C .慰藉 ( j í ) 沉湎 (mi ǎn ) 骸骨 (h ái ) 装模作样(m ó)D .臆测 (y ì) 翘首 (qi áo ) 深邃 (su ì) 断壁残垣(hu án ) 2.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佝偻 晨羲 蔚为壮观 万恶不赫 B .巉岩 锦障 吹毛求庇 顶礼膜拜 C .窒息 笑涡 中流砥柱 一泻千里 D .篷蒿 荣膺 万籁具寂 遍稽群籍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二、其他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择最符合语境的一个填在横线上。
(1)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国家海洋预报台将正式 (公布 颁布 发布)钓鱼台附近海域的海洋环境预报。
(2)虽然此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人们还是 (津津乐道 津津有味 孜孜不倦)地谈论着这件事的细枝末节。
4.阅读语段,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它是中华民族一种手工编制的特有的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②“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文字发明前,人们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③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fc1d7571fe910ef02df889.png)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2017 —2018 学年放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本试卷包含两道大题,共28 道小题。
共 6 页。
全卷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正确粘贴在条形码地区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依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地区内作答,在底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 (60 分 )(一)名句累积与运用(15 分 )1.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2.□□□□,□□□□。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3.羌管悠悠霜满地。
□□□,□□□□□□□。
(范仲淹《渔家傲》)4.□□□□□,□□□□□,乐亦在此中矣。
(《论语·述而》)5.李商隐的《无题》中,借用神话传说,表示希望有人替自己传达情义,使缕缕想念在无量无尽的希望中达到极点的句子是:□□□□□□□,□□□□□□□。
6.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
崔颢《黄鹤楼》以“愁”收篇,正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顾的诗句是:□□□□□□□?□□□□□□□。
7.秋瑾《满江红》一词中,运用汉军破楚的典故,比喻自己终于挣脱世俗,表达了投身革命的复杂感情的句子是:□□□□□□□,□□□□□□□。
8.作为两朝元老,诸葛亮自出山以来,追随刘备,一世戎马倥偬,鞠躬尽瘁。
在《出师表》中表现了他临危授命,为蜀汉政权悉心全力的语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甲)读《马说》《爱莲说》,回答以下问题。
(10 分)马说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闻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可以尽其材,鸣之而不可以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东北师大附中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2015-2016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泊秦淮》)4.□□□□□,□□□□□,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再次表达自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莺燕争春的景象,生动传神地展现出西湖早春勃勃生机的诗句是:□□□□□□□,□□□□□□□。
7.陆游曾说“位卑而未敢忘忧国”,可见报效祖国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矢志不移的人生理想。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忠君为国、战死沙场的豪迈之情;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同样表达此意的诗句是:□□□□□□□,□□□□□□□。
8.乡愁是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羁旅之思;乡愁是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雁足传书;乡愁是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思家念亲;乡愁是崔颢《黄鹤楼》中的“□□□□□□□?□□□□□□□”的凝望愁绪。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本文的作者是孟子,名,字子舆,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蹴尔而与之()③贤者能勿丧耳()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11.阅读全文我们发现作者谈论的话题是关于“生与义”的,可是开篇却谈到了“鱼和熊掌”的问题,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分)12.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文中第三自然段所举的例子“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却是丧失礼义的不善之举。
你如何理解作者举此例的用意?(2分)13. 南北朝时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写道“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这和本文的阐述相同,都谈到人对于生命应该持有的态度。
请结合文章中的语句谈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生命不可苟惜。
(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苏轼传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①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②,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③,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缗得二千④,复发橐中⑤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①上供米:给朝廷供奉上缴的粮食。
②赐度僧牒: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
③粜常平米:出售常平仓的米。
④裒羡缗得二千: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
⑤发橐:拿出自己囊中。
14.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分)① 母许之否乎()②易米以救饥者()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16.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轼继任杭州,却遇大旱,饥疫并作,为大大减少因饥饿和瘟疫带来的民众死亡数目,他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请概括回答。
(2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金色池塘胡亚才在河南固始县石佛镇南小街临河的我家后院里有一池塘。
池塘面积足有一亩多,占我家后院的大部。
池塘东面的竹笆外的三五步远,便是一条常年流水不断的小河。
多少年后,我仍能记起,我家的池塘在水下有一条细小的暗道与小河相通。
正是这一相通,才保证了池塘之水的清澈富足,保证了池塘之水的鲜活滋润,也保证了池塘在它存在的年代里,别处难以企及的物阜年丰。
池塘里鱼多,鲫鱼、鲤鱼、鲶鱼、鲢鱼、小黄鱼、草鱼、鲂鱼、沙锥、麻骨盹、腰皮、黑鱼,还有黄鳝、龟。
我家的池塘好一派优美风光,优美就优美在塘边生长着枝繁叶茂花开花又落的梨树。
我常想,这么好一口塘引不来鱼,或者说养不了鱼那才叫怪咧! 正午的阳光下,我站在两棵梨树的中间,聚精会神地盯住池塘,就在我眼前的水面上云集了池塘里男女老少的鱼,这种人山人海的场面震撼了我。
它们正在忘我地吮吸着梨花的气息,抚摸着梨花的玉体,品尝着梨花的滋味,无数个大小、圆润、潮湿的嘴在纷纷飘落的梨花中咂吧着,声声不断,竟连成一片,应和成早春浓酽的曲调。
多少年来,我一直认为,梨花盛开而飘落之时,才是我家池塘自然经典的节日,才是池塘里的鱼儿们最宏大的盛宴。
在我家后院的池塘边,我幼小的心似乎永远不知道疲倦,一直沉醉于阳光、花朵、果实、水草、鱼、水的诉说与展示中,并且常常为此而纠缠不清,时常还会掠过一丝战栗。
那是1966年夏季的一个午后,我还不到四岁。
我并没费多大的事儿,甚至没有弄出什么大的声响,就从宅院进入了祖母不许我去的后院。
我的小手在门缝里拨拉几下,门就开了个大缝儿,又用劲儿扒了几下,我便把头伸了过去,身子也随着就过去了。
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怎么这么新奇,怎么这么幽深,怎么有这么多我不认识而又好看的东西呢?是我在滑落池塘里的最后那声并不刺耳的惊叫,为挽救我提供了机会。
奇怪的是,我在水中并未或根本就不知道恐慌,许是那时我还远未知晓恐惧、绝望为何物的缘故。
救我上岸的,是我表奶。
表奶十九岁上嫁给了大她六岁的我的表爷。
表爷常年去汉口、镇江、南京、蚌埠跑生意,慢慢地在石佛镇西三四里的大胜湖边添置了一些田块,日积月累,竟也渐成了气候。
不曾想,解放后一土改,表爷就成了地主,土地分了,房屋分了,表爷想不通,就寻了无常。
表奶便于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被我祖母接到我家,悄悄地住进了后院池塘边的草庵里。
从此,我家便多了一口我叫之为表奶的家庭成员。
后来很长一段时日我用上吃奶的气力回忆,试图电影回放那天表奶救我于生死时刻的情景,可无论怎么回忆都无济于事。
事实上,表奶从水底一把把我抓起,游扑到池塘边,拽着蒲草上岸;随即拎着我的双腿,从我口中倒出灌进肚子里的水,然后把我平放在她盘起的腿上,左手指用力地按着我的人中,右手使劲儿地掐着我的大腿根。
我从窒息的一丝缝隙间千难万险逃出,爆发一声巨咳,紧随其后爆发一声足以让家人终生难忘的,短促而嘹亮的,颇有几分�}人的哭声。
家人狂奔而来时,表奶才瘫倒在地,呕吐不止。
其实,表奶根本就不会游泳,我那声并不尖利的惊叫与接踵而至的落水声,让她来不及有任何思考和顾虑,便抬起三寸小脚,从池塘边的草庵里冲出,平直地扑向池塘。
所有的这一切,我都并不知道,当时我既没看见也没感觉到,即使我能够进行一次生死穿越、时空穿越,也无法描摹是黑暗还是混沌,是空白还是空洞。
但是,这个说不清并且十分短暂的经历,已漫长得像一块铁,牢牢嵌入我的记忆,嵌入我的身体,也嵌入我的生命中。
落水事件后,祖母、母亲妥协于我的好奇心,对我网开一面,院门洞开。
于是,我便乐此不疲,常以后院为家,在表奶的呵护下,与池塘结下了不解之缘,拉开了认识乃至认知池塘内外诸多事物的帷幕。
用麦粒钓小嘴鱼,不知是不是表奶的创造发明。
但截至目前,我所见到或所听到的,的确只有表奶施用其法。
表奶让我将浸泡麦粒的碗端来,然后一手从碗中取出一粒异常饱满的麦子,一手拇指与食指将原本伸展的芦苇篾青轻轻地用力弯曲并扎进麦子的肉里。
如法炮制,一粒粒气宇轩昂的麦子很快便被表奶悬挂在绳子下。
当挂满麦粒的绳子从这面的梨树下扯到池塘对面,被拴牢在一个旧树桩上时,那些麦粒似乎更加兴高采烈。
每到这时,表奶总是长长地、匀称地呼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很重的担子,身子顿时轻松许多。
果真,我就看见了鱼儿们在绳下的水中挣扎。
表奶这一技法,绝就绝在,当鱼儿们抵挡不住诱惑,痴情无限地吮吸并咽下新鲜欲滴、激情四溢的麦粒时,扎在麦粒肉里的芦苇篾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叭”地弹开,紧紧地撑住了小鱼儿的嘴巴。
苦的是,这些鱼儿连报信都来不及。
长大成人后,我谈及表奶当年钓鱼的方法,家人仍忍俊不禁。
祖母自然又是权威披露:“你表奶说过,塘小用网打鱼太贪心,自家塘,用钩钓鱼太狠心。
这样,细水长流,常吃常有。
就是让篾子撑着了,也没伤筋动骨,怜惜了自管取下放了它。
”言罢,祖母又颇有感念似的说了一句让我至今仍在琢磨的话:“你表奶啊,就是那池塘。
” 我曾经为池塘里鱼的来历不明与鱼的数量众多而生的困惑,终究还是被表奶的说法给化解了。
当年,她把我揽在怀里,满脸慈祥,目光充满了温暖与仁爱,她说:“人有人道,鱼有鱼路,古古旧历,有塘就有水,有水就有鱼,有鱼就有很多的鱼。
”当时,我不懂,以后我就琢磨,渐渐渐渐地有了感觉,还就是那个理儿。
后来,我从祖母那里得知,表奶每次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鱼时,都会及时地把最精神和怀孕的鱼送进后院池塘中。
还没有我的时候,表奶就这样做的。
母亲哺乳我的,就是每天吃我家池塘里的鲫鱼催生的奶水。
重回石佛,我已是过客。
我再也无法陶醉于孩童的时光,再也无法看到石佛镇南小街临河我家的院落及院落一直氤氲着的袅袅温馨,再也无法看到曾经给我自由与快乐的池塘以及池塘内外风生水起、撩人心动的景象。
(有删改)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吮吸()②掠过()③窒息()④浸泡() 18.文章开篇作者不厌其烦地一一列举池塘里鱼的种类,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梨花纷落后池塘内鱼儿竞相吮吸、品尝的动人场景。
请写出作者如此行文的用意。
(4分)19.“表奶救我于生死时刻的情景”已无从回忆,但作者却说“这个说不清并且十分短暂的经历,已漫长得像一块铁,牢牢嵌入我的记忆,嵌入我的身体,也嵌入我的生命中。
”如何理解这里的“短暂”与“漫长”?(4分)20.本文语言亲切质朴,平实生动。
请从语言表达角度体会下面这段话的表达效果。
(4分)如法炮制,一粒粒气宇轩昂的麦子很快便被表奶悬挂在绳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