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无创通气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无创正压通气》PPT课件
![《无创正压通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60ce8f852458fb760b5670.png)
BiPAP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PSV+PEEP, COPD、哮喘、OSAS、肺水肿的患者在接 受无创通气时大都需要应用一定水平的PEEP, 其目的是对抗PEEPi、扩张气道、减轻肺水 肿。而PSV是一种能较大程度发挥患者自主 呼吸功能的模式,
05.12.2020
.
12
其呼吸频率、吸气时间的长短由患者自主决 定,而潮气量由患者努力程度与支持压力水 平共同决定。
05.12.2020
.
15
可按1:1(患者与呼吸机各作功1/2),2:1 (1/3来自患者,2/3来自呼吸机),3:1等 来实施。该模式能够有效鼓励患者更多发挥自 主呼吸的功能,尤其适用于撤机患者。
05.12.2020
.
16
3、自动持续正压通气(auto-CPAP):
auto-CPAP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常规 CPAP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开发出的诊断 治疗睡眠呼吸功能障碍的新型无创通气设备, 它通过随时同步监测患者睡眠时的窒息、低通 气、打鼾、呼出气流受限等变化,及时改变
CPAP的水平,
05.12.2020
.
17
从而更有效地改善SAS病人的通气状况,改 善患者对无创通气的依从性,降低无创通气 的副作用。
05.12.2020
.
18
图16:Auto-CPAP压力自动调节示意图
05.12.2020
.
19
经过近些年的临床应用,auto-CPAP的优势 还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针对压力需求变化较 大的患者。但一些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如导致气 道峰压的升高、智能化技术的改进等还需在以 后的研制开发中予以注意。
05.12.2020
.
31
以下简述对无创通气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 评价:
05.12.2020
.
12
其呼吸频率、吸气时间的长短由患者自主决 定,而潮气量由患者努力程度与支持压力水 平共同决定。
05.12.2020
.
15
可按1:1(患者与呼吸机各作功1/2),2:1 (1/3来自患者,2/3来自呼吸机),3:1等 来实施。该模式能够有效鼓励患者更多发挥自 主呼吸的功能,尤其适用于撤机患者。
05.12.2020
.
16
3、自动持续正压通气(auto-CPAP):
auto-CPAP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常规 CPAP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开发出的诊断 治疗睡眠呼吸功能障碍的新型无创通气设备, 它通过随时同步监测患者睡眠时的窒息、低通 气、打鼾、呼出气流受限等变化,及时改变
CPAP的水平,
05.12.2020
.
17
从而更有效地改善SAS病人的通气状况,改 善患者对无创通气的依从性,降低无创通气 的副作用。
05.12.2020
.
18
图16:Auto-CPAP压力自动调节示意图
05.12.2020
.
19
经过近些年的临床应用,auto-CPAP的优势 还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针对压力需求变化较 大的患者。但一些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如导致气 道峰压的升高、智能化技术的改进等还需在以 后的研制开发中予以注意。
05.12.2020
.
31
以下简述对无创通气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 评价:
无创通气ppt课件
![无创通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78d8314431b90d6c85c786.png)
BiPAP通气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无创通气的应用程序
准备阶段
---
具备的条件:
↓ 选择适应症.禁忌症 ↓ 患者教育:重要性,放慢呼吸,少说话 ↓ 摆好体位:半卧位 ↓ 佩戴面罩吸氧:先适应面罩。
无创通气的应用程序
上机
调整机器:S/T模式:低IPAP+Ramp
---
CPAP
初始报警参数
High pressure高压:40cmH2o Low pressure低压:10cmH2o Low p Time低压延迟报警:60秒 Apnea 窒息时间:20秒 Low Min Vent低分钟通气量:3L High Rate高呼吸频率:35次/分 Lou Rate低呼吸频率:8次/分 Disconnection面罩脱落:on
有创通气VS无创通气
有创通气
连接方式 人工气道并发症
(出血、感染、气管坏死、
喉头水肿)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VS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有创通气与 无创通气 无创通气不 鼻(面)罩 是替代而是 互相补充 无 无 方便可家庭使用 慎用 必须配合 困难 有
↓ 连接患者:尽量减少面罩漏气! ↓ 疗效判定并调整参数 ↓ 制定疗程及应用时间:休息1-2小时,主张夜间佩戴 ↓ 并发症处理 ↓ 辅助治疗:湿化.排痰.支持
主要内容
无创通气基本知识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及参数设定 无创通气的操作步骤 无创通气的护理
BiPAP通气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Ti:1.5秒
BiPAP通气参数调节
IPAP:范围:5~25cmH2O
EPAP:范围: 4~25cmH2O
无创辅助通气(共21张PPT)
![无创辅助通气(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f2951c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1.png)
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时机
原则:先无创,后有创,再无创;
尽早、尽快、足够疗程
对所有胎龄30-35周的早产儿均适用
应用过程中严密监视呼吸状况
无创/有创通气的区别
无创通气 优点: 1.适用简单 2.对患儿影响小 3.并发症少 4.易脱机 缺点:
1.易漏气 2.通气效果不佳
有创通气
优点:
1.通气效果肯定
无创辅助通气
内容概述
无创机械通气的基本概念
无创机械通气的分类 无创机械通气的工作原理
无创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无创/有创机械通气的比较
前言
随诊医学科学和其他相关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
展,各种先进的治疗理念、手段与方法被引入临床
治疗,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更快的治疗效果。其 中,无创性(非侵袭性)治疗方法已越来越受到人
对所有胎龄30-35周的早产儿均适用
尽可能减少肺损伤 作用:可以抵抗上气道塌陷,保持气道通畅,减少阻塞性呼吸暂停的发生和持续时间;
以最小的伤害代价获取满意的治疗效果。
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 是在呼吸周期中提供吸、呼气相2个不同水平的压力支持。
尽可能减少血流动力学变化 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值,改善肺部氧合,降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如: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 心源性肺水肿、肺炎及哮喘所致呼吸衰竭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 中枢性呼吸功能不全估计短期可恢复者
2.有创通气撤机过程中 有创通气拔管后再发呼吸衰竭,估计NIV能
渡过呼吸衰竭,可不再重新插管者。
呼吸道疾病,接卸通气撤机拔管后因肺泡轻 度塌陷和呼吸道较轻的不完全阻塞导致呼吸
气功能不全,PO2偏低,CO2储留者。
无创通气连接方式 鼻塞
无创通气PPT精选课件
![无创通气PPT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d9e1dccc22bcd126ff0c83.png)
PaCO2 (mmHg) PaO2 (mmHg) PaO2/FiO2 ratio FVC (ml)
64.9±11.4 55.6±18.5 253±75 1283±610
67.2±13.7 58.6±21.3 252±67 1258±583
0.113 0.198 0.810 0.741
FEV1 (ml) APACHE II
这是正确理解和掌握无创通气的基本点
7
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优劣的比较
无创通气不建立有创人工气道
•呼吸机相关肺炎等严重并 发症明显减少
•患方易于接受 •上、停呼吸机调节余地大
•无法提供有效的气道管理 •不能确保高度的、精确的 通气支持水平
8
无创通气的指征问题
9
无创通气应用时机的把握(1)
• 患者需要正压通气 • 不太需要有创人工气道的保护和支持时
• 规范的无创通气操作
25
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 究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无创机械通气协作组
序贯通气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础情况
组别 序贯通气组 常规通气组
例数 47 43
年龄 (岁)
67.6±10. 4
*姜超美, 白淑玲, 孙继红,等. 建立人工气道后痰液粘稠度的判别方法及临床意义. 中华护理杂志, 1994,29:434.
24
以肺部感染控制窗 为切换点行序贯通气的要点
• 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的气道管理 • “朝思暮想”地去发现PIC窗
• 细致的临床观察
• 在“窗”出现的早期拔管
• 拔管后立即使用无创通气
• 出窗后继续有创通气可能招致VAP
新生儿无创通气进展ppt课件
![新生儿无创通气进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89b9415ef7ba0d4a733bcd.png)
8
循证医学有关CPAP 的结论
?早期使用CPAP 可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 ?早产儿脱机拔管后立即使用CPAP 可降低
拔管失败率
9
NCPAP 应用尚需回答的基本问题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拔管后使用 CPAP 的益处尚需进一步评价
?理想的NCPAP水平及方法尚需进一步评价 ?早期使用CPAP 者远期肺部和神经发育的预
? 对所有存在 RDS高危因素的患儿,如胎龄< 30周未 使用机械通气者 都应使用CPAP,直到临床状况被 进一步评估( A)
[ Neonatology, 2013, 103: 353-368]
?生后即予CPAP,然后选择性予PS治疗(证 据等级1级)
[ Pediatrics. 2014 Jan;133(1):156-63]
新生儿无创通气进展
1
NICU无创正压通气
无 创 正 压 通 气 ( non-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 是无创通气的一种方法, ? 经鼻间歇正压(NIPPV)
指利用正压通气技术不经
人工气道,主要采取经鼻 ? 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 或口鼻面罩作为联接方式
7
何时撤离NCPAP?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文献指导临床医师何 时降低CPAP 的条件或停用CPAP
?判断何时撤除CPAP 都是基于医师的临床 经验
?通常的做法是待患儿临床状况改善后,先 逐渐降低PEEP,然后再逐渐改为高流量的 经鼻导管给氧到低流量鼻导管给氧
Chin J Contemp Pediat,2012,14( 9) : 643 -652
后? ?使用CPAP时可接受的pH、 PaO2、
循证医学有关CPAP 的结论
?早期使用CPAP 可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 ?早产儿脱机拔管后立即使用CPAP 可降低
拔管失败率
9
NCPAP 应用尚需回答的基本问题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拔管后使用 CPAP 的益处尚需进一步评价
?理想的NCPAP水平及方法尚需进一步评价 ?早期使用CPAP 者远期肺部和神经发育的预
? 对所有存在 RDS高危因素的患儿,如胎龄< 30周未 使用机械通气者 都应使用CPAP,直到临床状况被 进一步评估( A)
[ Neonatology, 2013, 103: 353-368]
?生后即予CPAP,然后选择性予PS治疗(证 据等级1级)
[ Pediatrics. 2014 Jan;133(1):156-63]
新生儿无创通气进展
1
NICU无创正压通气
无 创 正 压 通 气 ( non-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 是无创通气的一种方法, ? 经鼻间歇正压(NIPPV)
指利用正压通气技术不经
人工气道,主要采取经鼻 ? 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 或口鼻面罩作为联接方式
7
何时撤离NCPAP?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文献指导临床医师何 时降低CPAP 的条件或停用CPAP
?判断何时撤除CPAP 都是基于医师的临床 经验
?通常的做法是待患儿临床状况改善后,先 逐渐降低PEEP,然后再逐渐改为高流量的 经鼻导管给氧到低流量鼻导管给氧
Chin J Contemp Pediat,2012,14( 9) : 643 -652
后? ?使用CPAP时可接受的pH、 PaO2、
无创正压通气ppt课件
![无创正压通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6b5dba84254b35eefd34d5.png)
13
1、呕吐---吸入性肺炎 2、难于持续维持气路的密闭性 3、吸入氧浓度调节、监测不精确 4、鼻粘膜、鼻窦充血、干燥;眼刺激,胃胀气 5、气道引流不充分,容易面部压伤、鼻破损
14
漏气补偿(leak compensation)是NIPPV的 核心装置,因为通过口、鼻、喉罩连接呼 吸机,很难避免漏气;没有漏气补偿,正 压通气的容量无法保证,将严重影响临床 疗效
1
概念 特点: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的比较 常见的无创呼吸机及组成部分 模式 适应症和禁忌症 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
2
无创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
3
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等) 的机械通气方法,包括气道内正压通气和 胸外负压通气等。
4
5
6
7
以鼻罩或口鼻罩的形式连接呼吸机,在上 呼吸道加以正压来改善肺泡通气。
9
连接方式
创伤性 方便性 机器大小 控制模式
有创通气
经口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有
无创通气 面罩 鼻罩
无
不方便
方便
笨重
轻巧
压力控制 容量控制
压力控制
10
通气模式
通气容量 触发灵敏度 漏气补偿 流量(L/min)
有创通气 A/C SIMV
CPAP 有保证 低 弱 低
无创通气 S S/T T CPAP 无保证
40
41
42
S:自主呼吸模式 T:时间控制模式 S/T:自主呼吸/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
29
Mode:CPAP,S,S/T,APCV,TVV IPAP:4-25EPAP:4-20 RATE:4-100bmp TI: 0.2-4S 漏气补偿:60L/min 潮气量:50-2500ml 吸呼气触发灵敏度 :1-6档 升压时间(I-Slop):1-6档 延时升压(Ramp):
1、呕吐---吸入性肺炎 2、难于持续维持气路的密闭性 3、吸入氧浓度调节、监测不精确 4、鼻粘膜、鼻窦充血、干燥;眼刺激,胃胀气 5、气道引流不充分,容易面部压伤、鼻破损
14
漏气补偿(leak compensation)是NIPPV的 核心装置,因为通过口、鼻、喉罩连接呼 吸机,很难避免漏气;没有漏气补偿,正 压通气的容量无法保证,将严重影响临床 疗效
1
概念 特点: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的比较 常见的无创呼吸机及组成部分 模式 适应症和禁忌症 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
2
无创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
3
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等) 的机械通气方法,包括气道内正压通气和 胸外负压通气等。
4
5
6
7
以鼻罩或口鼻罩的形式连接呼吸机,在上 呼吸道加以正压来改善肺泡通气。
9
连接方式
创伤性 方便性 机器大小 控制模式
有创通气
经口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有
无创通气 面罩 鼻罩
无
不方便
方便
笨重
轻巧
压力控制 容量控制
压力控制
10
通气模式
通气容量 触发灵敏度 漏气补偿 流量(L/min)
有创通气 A/C SIMV
CPAP 有保证 低 弱 低
无创通气 S S/T T CPAP 无保证
40
41
42
S:自主呼吸模式 T:时间控制模式 S/T:自主呼吸/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
29
Mode:CPAP,S,S/T,APCV,TVV IPAP:4-25EPAP:4-20 RATE:4-100bmp TI: 0.2-4S 漏气补偿:60L/min 潮气量:50-2500ml 吸呼气触发灵敏度 :1-6档 升压时间(I-Slop):1-6档 延时升压(Ramp):
《新生儿无创通气》课件
![《新生儿无创通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659c1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2.png)
慢性肺部疾病
对于慢性肺部疾病如支气管肺发育不 良、肺透明膜病等,无创通气可以维 持患儿的呼吸功能,减轻症状。
禁忌症
严重的面部畸形或呼吸道结构异常
01
无创通气需要合适的面部结构和呼吸道通畅,严重的面部畸形
或呼吸道结构异常可能影响面罩的密闭性和通气效果。
需要紧急气管插管的情况
02
对于需要紧急气管插管的情况,如严重的气道阻塞或呼吸心跳
02
新生儿无创通气技术原理
呼吸生理基础
呼吸系统结构
详细介绍新生儿呼吸系统的结构特点 ,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等器官。
呼吸生理功能
阐述新生儿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如 气体交换、呼吸调节和免疫等。
无创通气的工作原理
无创通气定义
解释无创通气技术的定义和特点,说明其与有创通气的区别 。
无创通气原理
合适的面罩选择
选择合适大小和形状的面罩非常重 要,以确保良好的密闭性和通气效 果,同时减少对患儿面部的压迫。
04
新生儿无创通气操作流程
无创通气的发展历程
起源
新生儿无创通气技术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开始尝试使用面罩、鼻导管等方式进行 通气支持。
技术进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创通气的手段逐渐丰富,包括持续气道正压、双水平气道正压等技术的 应用,使得无创通气在新生儿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临床应用
目前,新生儿无创通气已经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引 起的呼吸困难新生儿的救治。
阐述无创通气的工作原理,包括正压通气、负压吸引和气体 交换等机制。
无创通气技术分类
无创正压通气
介绍无创正压通气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双水 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
新生儿无创通气CPAP合理应用课件
![新生儿无创通气CPAP合理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2c33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c.png)
THANKS
感谢观看
剖宫产 急性和慢性胎儿窘迫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新生儿无创通气cpap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肺炎和肺出血等 禁忌症 先天性膈疝
新生儿无创通气cpap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01
严重气漏
02
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
03
04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等
新生儿无创通气cpap的设备与操作流程
总结词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无创通气CPAP是有效的治疗 方法。
详细描述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的呼吸困难。无创通气 CPAP通过持续正压通气,增加新生儿肺容量,改善氧合,缓解呼吸困难。早期 干预和及时采用无创通气CPAP治疗,有助于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01
然后,将鼻塞或面罩放置在新生 儿口鼻处,并固定好。
02
最后,调节cpap压力,根据新生 儿病情和呼吸情况逐渐调整。
新生儿无创通气cpap的治疗效果与副作用
01
治疗效果
02
无创通气cpap可以改善新生儿的呼吸困难和氧合功能,降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 。
03
对于患有RDS和MAS的新生儿,无创通气cpap可以减少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的 使用。
新生儿无创通气cpap的治疗效果与副作用
• 无创通气cp效果与副作用
副作用
无创通气cpap可能会导致腹胀和胃食管反流等 问题。
新生儿使用cpap时可能会出现不适感和焦虑, 需要适当镇静和护理。
03
新生儿无创通气cpap的 合理应用
案例四: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紧急无创通气治疗
总结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的压力,通过喉部的间歇性膨胀来激发呼吸运动,这种通 气模式比CPAP可明显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 ▪ 通过产生比CPAP更高的平均气道正压,它可以增加肺泡的 充盈 ▪ 可能的并发症是胃肠穿孔的危险性增加,可以通过放置胃管 来避免 ▪ 有观察表明如果辅助通气频率接近新生儿的自主呼吸频率, nIPPV就更有效
▪ 1971年Gregory等首次应用经气管插管CPAP治疗 早产RDS获得成功
▪ 新生儿鼻咽喉的连贯性已经得到认可,通过软颚和舌 的粘着,和它们跟会厌(与成人相比长在一个更高的 位置)的粘着,这使得正压力容易地通过鼻腔从后鼻 孔进入下气道
精选ppt
NIV在新生儿应用的好处
▪ 改善呼吸力学 增加肺容积
精选ppt
新生儿NIV在RDS应用
▪ CPAP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利用气道持续的正压, 增加功能残气量,避免肺泡早期闭合,使萎陷的 肺泡扩张,改善气体交换,改善氧合。
精选ppt
CPAP
▪ CPAP是在自主呼吸条件下,提供一定的压力 水平,使整个呼吸周期内气道均保持正压的通 气方式
▪ CPAP可以抵抗上气道塌陷,稳定胸壁,保持 气道通畅,增加功能残气量,通过抗肺水肿的 效应,它保护了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防止肺 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改善肺部氧合, 增加肺顺应性。它可以通过鼻子实现呼吸支持, 在很多患儿可以避免机械通气
了人机协调不良的缺点,气道压力稳定也可以减少肺部损伤, 真正的BiPAP是多种通气模式的模糊总和,是万能通气模式, 可以用于从急性期到恢复期不同病人的呼吸支持,恢复期应 用可以使病人更容易撤机
精选ppt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是CPAP叠加机械通气的结合通气模式 ▪ 主要生理效应是通过产生间歇升高的咽部压力来增加上呼吸
增加顺应性
减少阻力
▪ 改善呼吸周期 减少胸腹不协调性
减少阻塞性和混合性呼吸暂停
改善呼吸时间
▪ 改善氧合
降低肺血管阻力
减少肺内分流
增加肺泡通气量及减少肺泡塌陷
精选ppt
常用的新生儿NIV模式
1. 持续气道正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2.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support,BiPAP)
精选ppt
同步化NIV
▪ 最佳的无创通气模式应该提供与病人自主呼吸同步 的机械通气支持
▪ 同步化有许多优点包括,可使用低的吸气峰压、使 通气气体的分布更好、增加气体交换,从而减少气 胸和BPD的发生率
▪ 在经鼻通气的病人中,当正压的产生跟自主呼吸中 的声门打开同步,气体可以更有效地进入下气道到 达肺部,同时气体可以避免进入食道,从而减少了 发生胃肠穿孔的危险性
▪ nSIPPV模式呼吸机在每次自主呼吸时给予机械呼吸 ▪ nSIMV模式呼吸机只在一定数量的自主呼吸时给予呼
吸支持,这样就可以使与呼吸机同步的呼吸能有完全 的自主呼吸 ▪ 在nSIPPV模式后或直接使用nSIMV模式可以使患儿以 无创的方式脱离呼吸机,nSIMV模式中呼吸支持的频 率是可以由操作者调节的
▪ CPAP通常用于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拔管后 的辅助呼吸和RDS的治疗
精选ppt
BiPAP
▪ 是指吸气相(高压相)和呼气相(低压相)中皆存在持续气 流,并由持续气流完成整个机械通气
▪ 其特点是吸气相和呼气相皆允许自主呼吸存在,机械呼吸和 自主呼吸的频率是一致的
▪ BiPAP的高压和低压一致,即为CPAP ▪ 高压和低压均为零,则为自主呼吸 ▪ BiPAP的优点在于允许自主呼吸和控制通气同时存在,避免
新生儿无创通气
精选ppt
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的区别
连接方式
创伤性 方便性 机器大小 控制模式
有创通气经口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有
不方便
笨重
压力控制 容量控制
精选ppt
无创通气 面罩 鼻罩 喉罩 无 方便
轻巧
压力控制
新生儿NIV
▪ Harrison等发现NRDS呼气性呻吟的表现,究其实 质是呼气时患儿声门部分关闭、以保持功能残气量 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 (6)早产儿呼吸暂停;
精选ppt
新生儿NIV指征
▪ (7)患儿PaCO2<7.33KPa (70mmHg),在 FiO2>0.5~0.6的情况下,PaO2<6.67KPa (50mmHg);
▪ (8)胸部X线表现为弥漫性细颗粒阴影、多发 性肺不张、支气管充气征、肺水肿、毛玻璃 样改变和肺膨胀不全。
▪ 相反地,如果机械呼吸在呼气相发送,除增加呼吸功外 还增加发生气胸的危险性
精选ppt
同步化NIV
▪ 研究表明,同步化无创通气比CPAP治疗可显著降低 PCO2和呼吸频率,提供更多通气支持,减少患儿呼吸 努力的做功
▪ 常用的同步化无创通气模式有nSIPPV)和nSIMV,这 两种同步的模式(nSIPPV和nSIMV)旨在产生从正压 辅助通气到完全自主呼吸的平稳过渡
▪ (3)头罩吸氧时所需氧体积分数>0.40;
精选ppt
新生儿NIV指征
▪ (4)在近期拔除气管插管者,出现明显三凹征 或(和)呼吸窘迫;
▪ (5)一般来说,RDS患儿在用CPAP时需FiO2 在0.35~0.40或以上者,都应气管插管,并 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机械通气,但也可以 气管插管、应用表面活性物质,然后拔管, 再应用CPAP;
3.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4. 同步化无创通气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 (nasal 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SIPPV)和 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asal 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nSIMV)
精选ppt
新生儿NIV适应证
1. 急性呼吸衰竭 2. 有创通气撤机过程中 3.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4. 早产儿呼吸暂停
精选ppt
新生儿NIV指征
▪ (1)早产儿生后不久,轻度的呼吸窘迫,表现 为呼吸增快、三凹征、呻吟、紫绀或苍白、 有明显的激惹现象,需吸氧体积分数较低;
▪ (2)呼吸窘迫,在头罩吸氧时需要氧体积分数 >0.30;
▪ 1971年Gregory等首次应用经气管插管CPAP治疗 早产RDS获得成功
▪ 新生儿鼻咽喉的连贯性已经得到认可,通过软颚和舌 的粘着,和它们跟会厌(与成人相比长在一个更高的 位置)的粘着,这使得正压力容易地通过鼻腔从后鼻 孔进入下气道
精选ppt
NIV在新生儿应用的好处
▪ 改善呼吸力学 增加肺容积
精选ppt
新生儿NIV在RDS应用
▪ CPAP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利用气道持续的正压, 增加功能残气量,避免肺泡早期闭合,使萎陷的 肺泡扩张,改善气体交换,改善氧合。
精选ppt
CPAP
▪ CPAP是在自主呼吸条件下,提供一定的压力 水平,使整个呼吸周期内气道均保持正压的通 气方式
▪ CPAP可以抵抗上气道塌陷,稳定胸壁,保持 气道通畅,增加功能残气量,通过抗肺水肿的 效应,它保护了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防止肺 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改善肺部氧合, 增加肺顺应性。它可以通过鼻子实现呼吸支持, 在很多患儿可以避免机械通气
了人机协调不良的缺点,气道压力稳定也可以减少肺部损伤, 真正的BiPAP是多种通气模式的模糊总和,是万能通气模式, 可以用于从急性期到恢复期不同病人的呼吸支持,恢复期应 用可以使病人更容易撤机
精选ppt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是CPAP叠加机械通气的结合通气模式 ▪ 主要生理效应是通过产生间歇升高的咽部压力来增加上呼吸
增加顺应性
减少阻力
▪ 改善呼吸周期 减少胸腹不协调性
减少阻塞性和混合性呼吸暂停
改善呼吸时间
▪ 改善氧合
降低肺血管阻力
减少肺内分流
增加肺泡通气量及减少肺泡塌陷
精选ppt
常用的新生儿NIV模式
1. 持续气道正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2.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support,BiPAP)
精选ppt
同步化NIV
▪ 最佳的无创通气模式应该提供与病人自主呼吸同步 的机械通气支持
▪ 同步化有许多优点包括,可使用低的吸气峰压、使 通气气体的分布更好、增加气体交换,从而减少气 胸和BPD的发生率
▪ 在经鼻通气的病人中,当正压的产生跟自主呼吸中 的声门打开同步,气体可以更有效地进入下气道到 达肺部,同时气体可以避免进入食道,从而减少了 发生胃肠穿孔的危险性
▪ nSIPPV模式呼吸机在每次自主呼吸时给予机械呼吸 ▪ nSIMV模式呼吸机只在一定数量的自主呼吸时给予呼
吸支持,这样就可以使与呼吸机同步的呼吸能有完全 的自主呼吸 ▪ 在nSIPPV模式后或直接使用nSIMV模式可以使患儿以 无创的方式脱离呼吸机,nSIMV模式中呼吸支持的频 率是可以由操作者调节的
▪ CPAP通常用于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拔管后 的辅助呼吸和RDS的治疗
精选ppt
BiPAP
▪ 是指吸气相(高压相)和呼气相(低压相)中皆存在持续气 流,并由持续气流完成整个机械通气
▪ 其特点是吸气相和呼气相皆允许自主呼吸存在,机械呼吸和 自主呼吸的频率是一致的
▪ BiPAP的高压和低压一致,即为CPAP ▪ 高压和低压均为零,则为自主呼吸 ▪ BiPAP的优点在于允许自主呼吸和控制通气同时存在,避免
新生儿无创通气
精选ppt
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的区别
连接方式
创伤性 方便性 机器大小 控制模式
有创通气经口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有
不方便
笨重
压力控制 容量控制
精选ppt
无创通气 面罩 鼻罩 喉罩 无 方便
轻巧
压力控制
新生儿NIV
▪ Harrison等发现NRDS呼气性呻吟的表现,究其实 质是呼气时患儿声门部分关闭、以保持功能残气量 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 (6)早产儿呼吸暂停;
精选ppt
新生儿NIV指征
▪ (7)患儿PaCO2<7.33KPa (70mmHg),在 FiO2>0.5~0.6的情况下,PaO2<6.67KPa (50mmHg);
▪ (8)胸部X线表现为弥漫性细颗粒阴影、多发 性肺不张、支气管充气征、肺水肿、毛玻璃 样改变和肺膨胀不全。
▪ 相反地,如果机械呼吸在呼气相发送,除增加呼吸功外 还增加发生气胸的危险性
精选ppt
同步化NIV
▪ 研究表明,同步化无创通气比CPAP治疗可显著降低 PCO2和呼吸频率,提供更多通气支持,减少患儿呼吸 努力的做功
▪ 常用的同步化无创通气模式有nSIPPV)和nSIMV,这 两种同步的模式(nSIPPV和nSIMV)旨在产生从正压 辅助通气到完全自主呼吸的平稳过渡
▪ (3)头罩吸氧时所需氧体积分数>0.40;
精选ppt
新生儿NIV指征
▪ (4)在近期拔除气管插管者,出现明显三凹征 或(和)呼吸窘迫;
▪ (5)一般来说,RDS患儿在用CPAP时需FiO2 在0.35~0.40或以上者,都应气管插管,并 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机械通气,但也可以 气管插管、应用表面活性物质,然后拔管, 再应用CPAP;
3.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4. 同步化无创通气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 (nasal 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SIPPV)和 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asal 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nSIMV)
精选ppt
新生儿NIV适应证
1. 急性呼吸衰竭 2. 有创通气撤机过程中 3.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4. 早产儿呼吸暂停
精选ppt
新生儿NIV指征
▪ (1)早产儿生后不久,轻度的呼吸窘迫,表现 为呼吸增快、三凹征、呻吟、紫绀或苍白、 有明显的激惹现象,需吸氧体积分数较低;
▪ (2)呼吸窘迫,在头罩吸氧时需要氧体积分数 >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