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灭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鲵(6张)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 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 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 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 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 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 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 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5~10种物种资料
• 大鲵
大鲵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 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 壮扁平。最近科学家研究:娃娃鱼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 后用肺呼吸。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 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 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 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 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娃娃鱼的体色 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 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大鲵生性凶猛, 肉
• •
5 ~ 10 种 物 种
鹰的种类 鹰科动物的种类很多,有的叫鹰,有的叫鹫,叫鸢,叫鹞,叫鵟,叫雕 等等,反正都是些吃小动物的大鸟或中小型鸟,草原上的这种鹰,身体比 鹞鹰大,比雕小,它们飞行速度快,眼睛能看清楚十几公里外一只小鸡的 一举一动。它们狡诈而凶残异常,猎人们很难将它们用枪打下来。但是, 有的猎人却用另一种鸟做诱饵,用网将它活捉,用熬鹰的方法,把它驯练 成为人类卖命的抓兔能手。 鹰的种类很多,全世界计有190多种,台湾省 常见的有20多种,分布于台湾岛的中、低海拔的山区、沼泽、海岸、河口, 以动物为食,属猛禽类。在屏东平原常见的鹰科鸟类中,有一种叫白尾海 雕,其头、颈为淡褐黄色,背、腹为褐色,以白色尾羽毛为特征,是台湾 稀有的候鸟。还有一种叫灰面鵟鹰,背为红褐色,腹部白色有条斑,喉部、 腮部为乳白色。每到秋季,灰面鵟鹰随着寒流从祖国的东北,或是俄国的 西伯利亚经过海上长途跋涉,成群结队来到屏东,有时是几百只,甚至上 千只、上万只。可是,最近几年由于外国商人大量收购这种鸟的标本,造 成人们对灰面鵟鹰的大规模捕杀。屏东成了灰面鵟鹰的“鬼门关”每年都 有2万多只灰面鵟鹰难逃捕杀的噩运。对此,许多热心人士指出,如这样 滥捕下去,这种鸟将濒临绝灭。 鹰泛指小型至中型的白昼活动的隼形类 鸟,尤指鹰属(Accipiter)的种类(真鹰),包括苍鹰和雀鹰。hawk一词常用 来称呼鹰科(Accipitridae)的其他种鸟类(如鸢、鵟和鹞),广义的hawk包括 某些隼科(Falconidae)鸟类(如隼、卡拉卡拉鹰〔caracara〕)。 绝大多数 的鹰对人类利多害少,但人们仍普遍对之抱有偏见。虽偶然捕食家禽和小 型鸟类,但通常以小型哺乳类、爬虫类和昆虫为食。有多种觅食技能,但 主要的追捕猎物方法是掠过或敏捷地追逐拼命逃跑的动物。一旦用它强有 力的爪抓住猎物,就以其尖锐而强健的喙肢解猎物。 分布於6大洲。大 多数种类营巢於树上,但有些种类(如泽鹰)营巢於多草的地面,其他种类 营巢於悬崖上。每窝产3∼6枚卵,卵具褐色斑点。
5~10种物种资料
• •
• • • •
鸭嘴兽简介 澳大利亚的单孔类哺乳动物,最奇特的要数鸭嘴兽。所谓单孔类动物,是指 处于爬虫类动物与哺乳类动物中间的一种动物。它虽比爬虫类动物进步,但尚 未进化到哺乳类动物。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肺呼吸,身上长毛,且是热血; 而单孔类动物又以产卵方式繁殖,因此保留了爬虫类动物的重要特性。它虽被 列入哺乳类,但又没有哺乳类动物的完整特征。是最原始最低级的哺乳类,在 动物分类学上叫做“原兽类”或称为单孔类卵生哺乳动物。 它是最古老而又 十分原始的哺乳动物,早在2500万年前就出现了。它本身的构造,提供了哺乳 动物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许多证据 鸭嘴兽分部 现生哺乳类中最原始而奇特的动物。仅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约克角至南澳大 利亚之间,在塔斯马尼亚岛也有栖息。 鸭嘴兽体貌特征 鸭嘴兽凡见过鸭嘴兽的人都说它长得实在太怪异了。当初英国移民进入澳大 利亚发现鸭嘴兽时,惊呼其为“不可思议的动物”。鸭嘴兽长约40厘米,全身 裹着柔软褐色的浓密短毛,脑颅与针鼹相比,较小,大脑呈半球状,光滑无回。 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鸭足,在行走或挖掘时,蹼 反方向褶于掌部。吻部扁平,形似鸭嘴,嘴内有宽的角质牙龈,但没有牙齿,尾 大而扁平,占体长的1/4,在水里游泳时起着舵的作用。 它的体温很低,而 且能够迅速波动。 雄性鸭嘴兽后足有刺,内存毒汁,喷出可伤人,几乎与蛇 毒相近,人若受毒距刺伤,即引起剧痛,以至数月才能恢复。这是它的“护身 符”,雌性鸭嘴兽出生时也有毒距,但在长到30厘米时就消失了。鸭嘴兽为水陆 两栖动物,平时喜穴居水畔,在水中时眼、耳、鼻均紧闭,仅凭知觉用扁软的 “鸭嘴”觅食贝类。
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 小狗救主人 • 一天晚上,一个名叫谢尔盖˙库利科夫的18 岁青年,喝得烂醉在街道上横冲直撞,行人纷纷 避而远之,一位老人实在看不下去,走上前指责 他,库利科夫一怒之下冲着老人破口大骂,还抡 起拳头要揍老人,并掏出1颗手榴弹投向人群, 瞬间人们目瞪眼呆,一场惨剧即将上演。 此时,人群不远处,有一个人正牵着一只狗向这 边走来,突然那只狗仿佛意识到将会发生什么事, 猛然挣脱主人手中的绳子,钻进人群,一跃扑向 正在冒烟的手榴弹上···刹那间,爆炸声响起。 ··· 众人呆在原地半天才回过神来,看到这只仁勇的 狗儿血肉模糊地躺在地上,而人们安然无恙,顿 时人群沉默下来。
濒临灭绝的物种现状
• • • • • 滇金丝猴 濒危等级IUCN濒危 分布区域 仅分布在我国云南云岭山脉两侧的德钦、维西、丽江、剑川、兰坪及西藏芒康的高山峡谷中。 致危因 主要是猎杀它们供毛皮用。据在云南德钦县霞若区调查,70年代估计不下1000只,但 1971-1981年猎杀统计数达430只,到现在仅剩下200余只。同时,还由于森林不断砍伐、毁 林开荒以及放牧,严重地破坏了它们的栖息环境而导致社群分割,一些小的社群最后遭到蚕食 绝灭。 • 亚洲象 濒危等级IUCN濒危 • 分布区域 •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缅甸、泰国、 越南,我国云南南部。 • 致危因素 • 大象生活的森林被人类非法砍伐,森林火灾使它们的栖息地越来越小;为了获取大象的牙、皮、 骨、胆而被人类猎杀;人口的增长及移民现象对大象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亚洲象的性格 比较温顺,马戏驯象及狩猎象也多用它们,使大象的数量下降。估计现存量不超过5万头。 • 雪豹 • 濒危等级IUCN濒危 • 分布区域 • 伊朗北部、阿富汗北部、巴基斯坦北部、蒙古、印度、不丹、尼泊尔。我国西藏、青海、新疆、 四川西部、甘肃以及内蒙古均有分布。 • 致危因素 • 雪豹致危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人为活动、经济开发致使它们的生境缩小;二是动物园的野 外活捕,但饲养的雪豹繁殖率低;三是非法偷猎;四是非法贸易。
物种消失的原因
• 生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些会适应环境而逐渐进化,有些则不适应环境,数量减少以至灭绝, 这是自然界选择的结果。 • 在地球历史上,许多物种现在已经灭绝,新的物种同时不断产生。象恐龙时代结束那种大规模灭绝 也并不罕见。 • 十七世纪后,由于人类人口的增加及工业化的加剧,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严重,物种灭绝的速度达到 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 环境的人为破坏 • 动物往往只适应一种特定的生活环境,一旦环境改变,如森林被砍伐,原来在此生活的动物将面临 巨大的危险。 污染 • 污染是野生动物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污染破坏了水、空气等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全球性的 气候变化,改变了动物的原有生存环境。 • • • • 人类是世界上唯一不仅仅为获得食物而大量猎杀其他动物的物种。 他们出于各种贪婪的欲望,甚至只为游戏,而将其他动物大量杀害。 许多动物因为其长相可爱,性情温顺,被作为宠物大量捕捉饲养,其野生同类反而逐渐灭绝了。 人类不充分考虑,轻率引进外界的新物种,有时会极大威胁本地的原有物种,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已 经 灭 绝 的 动 物
• •
•
•
一、野生华南虎:已有近30年没有野生 华南虎生存的报告了,专家猜测已经灭 绝。 二、白暨豚:近日只在浙江发现一只白 暨豚的踪影。 三、苏门达腊虎:在野生状态下只有20 只。随着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里海 虎的灭绝,人们预计,这一物种在不久 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 四、北部白犀牛:刚果瓜兰巴 (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 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 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北部白犀牛与 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 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 于当地说什么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 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 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 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 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 五、斯比克斯鹦鹉: 在野生状态下, 斯比克斯鹦鹉虽没有完全灭绝但已经少 得不能再少。1990年寻找这种鸟的鸟 类学家仅仅找到一只幸存的雄性鸟,生 活在遥远的巴西东北部地区。目前被人 俘获的大约31只鸟是这种鸟能够存续下 去的唯一希望。
物种灭绝
园湖小学 六(5)班 谢晓闻 研究时间:六月一日
研究目的
• 因为物种灭绝是21世纪地球面临的一大灾难。 科学研究证实,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物种 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000倍,目前平 均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按照这一速度,
现存物种的一半将在本世纪灭绝。
目录
• • • • • 5~10种物种资料 濒临灭绝的物种现状 物种消失的原因 已经灭绝的物种 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 小狗救回7岁小主人 • 在海啸重灾区之一的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海边小 村,一条名叫“塞尔万库马”的小狗救了它的小主人 迪纳卡兰。 海啸来临时,迪纳卡兰的母亲桑吉 塔只能抓住两个年幼儿子的手,拼命向高处奔跑,并 希望自己最大的孩子、7岁的迪纳卡兰也能跟着她一 起逃出险境。但迪纳卡兰并没有跟上母亲,而是向他 自认为最安全的地方--离海岸只有大约40米的一 个小棚屋跑去。 危急关头,“塞尔万库马”毅 然掉转头去追小主人。它一路咬着小主人的衣服,间 或用鼻子拱着小主人,硬是将他给拽回了附近高处的 安全地区。最终得救的迪纳卡兰感激地说:“塞尔万 库马咬着我衬衫的衣领,把我拽了回来。”
5~10种物种资料
• 国鸟:褐马鸡 •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褐马鸡“爱齐觅食,有被侵者直往 奋斗,虽死忧不置”。(褐马鸡古语称“鹖”)将其羽毛赐予武 将的形式称“鹖冠之制”。这种制度世代相袭,直至清朝,能被 赐这种羽翎顶戴,乃是一种殊荣。褐马鸡在国际上与大熊猫齐名, 被世界雉类协会放在其会徽上,许多动物学家建议,应把褐马鸡 定为中国国鸟。目前,褐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 “濒危”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东方之珠:朱鹮 • 要问中国最珍稀的鸟是什么,那朱鹮应当名列前茅。 据一个迷 信的传说,朱鹮的“ 鹮”字从字面一看就知是一种要绝种的鸟, 因为它由“四”字和“哀”字组成,“死哀之鸟”怎能不绝?但 洋县人民不信邪,为保护朱鹮,他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朱鹮觅 食地,不施用农药化肥、不捕捉泥鳅、蛙类,任由朱鹮来去。新 世纪初,朱鹮在中国的数量已达248只,可以说已经摆脱了灭绝、 甚至高度濒危的厄运。“东方之珠”作为中国拯救野生动物的一 个奇迹将以其艳如红霞的光采,向全世界展现自己灿烂的姿色。
5~10种物种资料
• 大鲵
大鲵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 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 壮扁平。最近科学家研究:娃娃鱼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 后用肺呼吸。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 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 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 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 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娃娃鱼的体色 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 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大鲵生性凶猛, 肉
• •
5 ~ 10 种 物 种
鹰的种类 鹰科动物的种类很多,有的叫鹰,有的叫鹫,叫鸢,叫鹞,叫鵟,叫雕 等等,反正都是些吃小动物的大鸟或中小型鸟,草原上的这种鹰,身体比 鹞鹰大,比雕小,它们飞行速度快,眼睛能看清楚十几公里外一只小鸡的 一举一动。它们狡诈而凶残异常,猎人们很难将它们用枪打下来。但是, 有的猎人却用另一种鸟做诱饵,用网将它活捉,用熬鹰的方法,把它驯练 成为人类卖命的抓兔能手。 鹰的种类很多,全世界计有190多种,台湾省 常见的有20多种,分布于台湾岛的中、低海拔的山区、沼泽、海岸、河口, 以动物为食,属猛禽类。在屏东平原常见的鹰科鸟类中,有一种叫白尾海 雕,其头、颈为淡褐黄色,背、腹为褐色,以白色尾羽毛为特征,是台湾 稀有的候鸟。还有一种叫灰面鵟鹰,背为红褐色,腹部白色有条斑,喉部、 腮部为乳白色。每到秋季,灰面鵟鹰随着寒流从祖国的东北,或是俄国的 西伯利亚经过海上长途跋涉,成群结队来到屏东,有时是几百只,甚至上 千只、上万只。可是,最近几年由于外国商人大量收购这种鸟的标本,造 成人们对灰面鵟鹰的大规模捕杀。屏东成了灰面鵟鹰的“鬼门关”每年都 有2万多只灰面鵟鹰难逃捕杀的噩运。对此,许多热心人士指出,如这样 滥捕下去,这种鸟将濒临绝灭。 鹰泛指小型至中型的白昼活动的隼形类 鸟,尤指鹰属(Accipiter)的种类(真鹰),包括苍鹰和雀鹰。hawk一词常用 来称呼鹰科(Accipitridae)的其他种鸟类(如鸢、鵟和鹞),广义的hawk包括 某些隼科(Falconidae)鸟类(如隼、卡拉卡拉鹰〔caracara〕)。 绝大多数 的鹰对人类利多害少,但人们仍普遍对之抱有偏见。虽偶然捕食家禽和小 型鸟类,但通常以小型哺乳类、爬虫类和昆虫为食。有多种觅食技能,但 主要的追捕猎物方法是掠过或敏捷地追逐拼命逃跑的动物。一旦用它强有 力的爪抓住猎物,就以其尖锐而强健的喙肢解猎物。 分布於6大洲。大 多数种类营巢於树上,但有些种类(如泽鹰)营巢於多草的地面,其他种类 营巢於悬崖上。每窝产3∼6枚卵,卵具褐色斑点。
5~10种物种资料
• •
• • • •
鸭嘴兽简介 澳大利亚的单孔类哺乳动物,最奇特的要数鸭嘴兽。所谓单孔类动物,是指 处于爬虫类动物与哺乳类动物中间的一种动物。它虽比爬虫类动物进步,但尚 未进化到哺乳类动物。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肺呼吸,身上长毛,且是热血; 而单孔类动物又以产卵方式繁殖,因此保留了爬虫类动物的重要特性。它虽被 列入哺乳类,但又没有哺乳类动物的完整特征。是最原始最低级的哺乳类,在 动物分类学上叫做“原兽类”或称为单孔类卵生哺乳动物。 它是最古老而又 十分原始的哺乳动物,早在2500万年前就出现了。它本身的构造,提供了哺乳 动物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许多证据 鸭嘴兽分部 现生哺乳类中最原始而奇特的动物。仅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约克角至南澳大 利亚之间,在塔斯马尼亚岛也有栖息。 鸭嘴兽体貌特征 鸭嘴兽凡见过鸭嘴兽的人都说它长得实在太怪异了。当初英国移民进入澳大 利亚发现鸭嘴兽时,惊呼其为“不可思议的动物”。鸭嘴兽长约40厘米,全身 裹着柔软褐色的浓密短毛,脑颅与针鼹相比,较小,大脑呈半球状,光滑无回。 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鸭足,在行走或挖掘时,蹼 反方向褶于掌部。吻部扁平,形似鸭嘴,嘴内有宽的角质牙龈,但没有牙齿,尾 大而扁平,占体长的1/4,在水里游泳时起着舵的作用。 它的体温很低,而 且能够迅速波动。 雄性鸭嘴兽后足有刺,内存毒汁,喷出可伤人,几乎与蛇 毒相近,人若受毒距刺伤,即引起剧痛,以至数月才能恢复。这是它的“护身 符”,雌性鸭嘴兽出生时也有毒距,但在长到30厘米时就消失了。鸭嘴兽为水陆 两栖动物,平时喜穴居水畔,在水中时眼、耳、鼻均紧闭,仅凭知觉用扁软的 “鸭嘴”觅食贝类。
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 小狗救主人 • 一天晚上,一个名叫谢尔盖˙库利科夫的18 岁青年,喝得烂醉在街道上横冲直撞,行人纷纷 避而远之,一位老人实在看不下去,走上前指责 他,库利科夫一怒之下冲着老人破口大骂,还抡 起拳头要揍老人,并掏出1颗手榴弹投向人群, 瞬间人们目瞪眼呆,一场惨剧即将上演。 此时,人群不远处,有一个人正牵着一只狗向这 边走来,突然那只狗仿佛意识到将会发生什么事, 猛然挣脱主人手中的绳子,钻进人群,一跃扑向 正在冒烟的手榴弹上···刹那间,爆炸声响起。 ··· 众人呆在原地半天才回过神来,看到这只仁勇的 狗儿血肉模糊地躺在地上,而人们安然无恙,顿 时人群沉默下来。
濒临灭绝的物种现状
• • • • • 滇金丝猴 濒危等级IUCN濒危 分布区域 仅分布在我国云南云岭山脉两侧的德钦、维西、丽江、剑川、兰坪及西藏芒康的高山峡谷中。 致危因 主要是猎杀它们供毛皮用。据在云南德钦县霞若区调查,70年代估计不下1000只,但 1971-1981年猎杀统计数达430只,到现在仅剩下200余只。同时,还由于森林不断砍伐、毁 林开荒以及放牧,严重地破坏了它们的栖息环境而导致社群分割,一些小的社群最后遭到蚕食 绝灭。 • 亚洲象 濒危等级IUCN濒危 • 分布区域 •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缅甸、泰国、 越南,我国云南南部。 • 致危因素 • 大象生活的森林被人类非法砍伐,森林火灾使它们的栖息地越来越小;为了获取大象的牙、皮、 骨、胆而被人类猎杀;人口的增长及移民现象对大象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亚洲象的性格 比较温顺,马戏驯象及狩猎象也多用它们,使大象的数量下降。估计现存量不超过5万头。 • 雪豹 • 濒危等级IUCN濒危 • 分布区域 • 伊朗北部、阿富汗北部、巴基斯坦北部、蒙古、印度、不丹、尼泊尔。我国西藏、青海、新疆、 四川西部、甘肃以及内蒙古均有分布。 • 致危因素 • 雪豹致危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人为活动、经济开发致使它们的生境缩小;二是动物园的野 外活捕,但饲养的雪豹繁殖率低;三是非法偷猎;四是非法贸易。
物种消失的原因
• 生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些会适应环境而逐渐进化,有些则不适应环境,数量减少以至灭绝, 这是自然界选择的结果。 • 在地球历史上,许多物种现在已经灭绝,新的物种同时不断产生。象恐龙时代结束那种大规模灭绝 也并不罕见。 • 十七世纪后,由于人类人口的增加及工业化的加剧,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严重,物种灭绝的速度达到 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 环境的人为破坏 • 动物往往只适应一种特定的生活环境,一旦环境改变,如森林被砍伐,原来在此生活的动物将面临 巨大的危险。 污染 • 污染是野生动物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污染破坏了水、空气等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全球性的 气候变化,改变了动物的原有生存环境。 • • • • 人类是世界上唯一不仅仅为获得食物而大量猎杀其他动物的物种。 他们出于各种贪婪的欲望,甚至只为游戏,而将其他动物大量杀害。 许多动物因为其长相可爱,性情温顺,被作为宠物大量捕捉饲养,其野生同类反而逐渐灭绝了。 人类不充分考虑,轻率引进外界的新物种,有时会极大威胁本地的原有物种,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已 经 灭 绝 的 动 物
• •
•
•
一、野生华南虎:已有近30年没有野生 华南虎生存的报告了,专家猜测已经灭 绝。 二、白暨豚:近日只在浙江发现一只白 暨豚的踪影。 三、苏门达腊虎:在野生状态下只有20 只。随着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里海 虎的灭绝,人们预计,这一物种在不久 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 四、北部白犀牛:刚果瓜兰巴 (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 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 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北部白犀牛与 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 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 于当地说什么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 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 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 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 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 五、斯比克斯鹦鹉: 在野生状态下, 斯比克斯鹦鹉虽没有完全灭绝但已经少 得不能再少。1990年寻找这种鸟的鸟 类学家仅仅找到一只幸存的雄性鸟,生 活在遥远的巴西东北部地区。目前被人 俘获的大约31只鸟是这种鸟能够存续下 去的唯一希望。
物种灭绝
园湖小学 六(5)班 谢晓闻 研究时间:六月一日
研究目的
• 因为物种灭绝是21世纪地球面临的一大灾难。 科学研究证实,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物种 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000倍,目前平 均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按照这一速度,
现存物种的一半将在本世纪灭绝。
目录
• • • • • 5~10种物种资料 濒临灭绝的物种现状 物种消失的原因 已经灭绝的物种 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 小狗救回7岁小主人 • 在海啸重灾区之一的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海边小 村,一条名叫“塞尔万库马”的小狗救了它的小主人 迪纳卡兰。 海啸来临时,迪纳卡兰的母亲桑吉 塔只能抓住两个年幼儿子的手,拼命向高处奔跑,并 希望自己最大的孩子、7岁的迪纳卡兰也能跟着她一 起逃出险境。但迪纳卡兰并没有跟上母亲,而是向他 自认为最安全的地方--离海岸只有大约40米的一 个小棚屋跑去。 危急关头,“塞尔万库马”毅 然掉转头去追小主人。它一路咬着小主人的衣服,间 或用鼻子拱着小主人,硬是将他给拽回了附近高处的 安全地区。最终得救的迪纳卡兰感激地说:“塞尔万 库马咬着我衬衫的衣领,把我拽了回来。”
5~10种物种资料
• 国鸟:褐马鸡 •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褐马鸡“爱齐觅食,有被侵者直往 奋斗,虽死忧不置”。(褐马鸡古语称“鹖”)将其羽毛赐予武 将的形式称“鹖冠之制”。这种制度世代相袭,直至清朝,能被 赐这种羽翎顶戴,乃是一种殊荣。褐马鸡在国际上与大熊猫齐名, 被世界雉类协会放在其会徽上,许多动物学家建议,应把褐马鸡 定为中国国鸟。目前,褐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 “濒危”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东方之珠:朱鹮 • 要问中国最珍稀的鸟是什么,那朱鹮应当名列前茅。 据一个迷 信的传说,朱鹮的“ 鹮”字从字面一看就知是一种要绝种的鸟, 因为它由“四”字和“哀”字组成,“死哀之鸟”怎能不绝?但 洋县人民不信邪,为保护朱鹮,他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朱鹮觅 食地,不施用农药化肥、不捕捉泥鳅、蛙类,任由朱鹮来去。新 世纪初,朱鹮在中国的数量已达248只,可以说已经摆脱了灭绝、 甚至高度濒危的厄运。“东方之珠”作为中国拯救野生动物的一 个奇迹将以其艳如红霞的光采,向全世界展现自己灿烂的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