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灭绝
物种灭绝阅读练习及答案

物种灭绝阅读练习及答案《物种灭绝》阅读材料①现在地球上的物种正处于地质史上又一次大灭绝的时期。
世界上11%的鸟类已经踪影全无,非洲一些地方的类人猿减少了50%,亚洲40%的动物和植物将很快消失,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二的海龟也将与我们永别。
②这仅仅是本次物种灭绝的冰山一角。
科学家估计可能每20分钟就有一个物种灭绝,也就是说一年可能会有27000个物种灭绝,而其中很多物种也许人类还闻所未闻便永远地消失了。
③自然灾害是地质史上前五次物种大灭绝的主要原因,但当前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却是由人类所驱动的。
④过度地垦荒伐木,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系统。
据统计,目前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已被开垦,54个国家90%的森林已经消失。
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雨林正在以每年24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这相当于每小时有六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面积的雨林在消失。
⑤大肆地狩猎、捕捞是物种灭绝的又一原因。
美洲野牛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有3000万头,由于不断捕猎,到1890年只剩下了750头;蓝鲸最初有30万头,大肆捕杀使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只剩下了几千头。
联合国声称由于过度捕捞,目前海洋中最主要的17种鱼类已有15种数量大幅减少,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
⑥稀有物种的国际贸易对物种灭绝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种国际贸易一年的净利润能达到100亿美元,它的规模超过了非法军火贸易,仅次于毒品交易。
巨大的利益驱使一些盗猎的犯罪分子铤而走险,如象牙贸易虽在1990年就被国际社会明令禁止,但时至今日每年仍有4000头大象遭到猎杀。
⑦环境污染对物种生存而言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重金属、阻燃剂、合成激素、杀虫剂等到处散播,无处不在;污水、酸雨、放射性废物、油污等正在不断蹂躏着生态系统。
⑧可见,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不理性行为,严重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面对当前的物种大灭绝,人类如果还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危机,还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那么,今天的物种灭绝就会拉开明日人类终结的帷幕!(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物种灭绝》阅读题题目1.(2分)第①段中加点的“又一次”具体指第几次?2.(2分)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为什么会产生物种灭绝,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什么会产生物种灭绝,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遭受了越来越大的破坏,许多物种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近年来,物种灭绝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科学家和公众共同的责任。
一、什么是物种灭绝?物种灭绝是指自然界中某种生物全部死亡,已不存在于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现象,通常是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造成的,如破坏其栖息地、污染环境、非法猎杀等。
二、为什么会产生物种灭绝?1.栖息地破坏栖息地是物种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场所,生境的改变和破坏都会给物种带来威胁,许多动植物的灭绝就是因为栖息地破坏导致的。
2.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气温上升、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加大,这些变化都可能造成生物的灭绝,因为它们无法适应环境的过快变化。
3.非法猎杀野生动物遭到人类的非法猎捕、生态贸易等也是导致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
三、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1.保护自然环境环境的净化和改善物种的栖息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保护行为。
人们应该减少自身行为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大力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合理利用资源人们应该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同时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尽量减少自身对环境的伤害。
3.加强法律保护加强对野生动物、植物等生物的保护,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生态犯罪的打击力度,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惩罚。
4.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物种的栖息地,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和繁殖的环境,禁止人类活动。
同时加强保护区管理和监督力度,落实保护措施。
总之,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自然环境,才能够有效减缓或防止物种灭绝,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共同呼吁,保护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让生物多样性的珍贵财富永远地存在着。
生物灭绝了解物种灭绝的原因和影响

生物灭绝了解物种灭绝的原因和影响生物灭绝:了解物种灭绝的原因和影响生物灭绝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一种常见的现象。
在过去的百万年中,地球上的许多物种已经灭绝,包括恐龙、猛犸象等。
尽管灭绝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然而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的贡献不可忽视。
因此,了解物种灭绝的原因和影响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一、物种灭绝的原因物种灭绝可以追踪到数百万年前的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
然而,随着人类的扩张和技术进步,人为活动对物种灭绝的影响逐渐明显。
1. 栖息地丧失栖息地破坏是导致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的城市化、森林砍伐、湿地填埋等活动破坏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使它们无法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2.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也对物种灭绝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温度升高、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一些物种的生存条件逐渐恶化,导致它们灭绝或迁徙至其他地区。
3. 过度捕猎和盗猎过度捕猎和盗猎是导致部分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于珍稀和受保护的物种。
许多动物受到滥猎的威胁,它们的数量迅速减少,最终可能导致灭绝。
4. 排放污染物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对生物群落造成了严重影响。
水体和土壤污染导致海洋生物和陆地植被无法生存,从而导致物种灭绝。
二、物种灭绝的影响物种灭绝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带来了重大影响。
1. 生态系统平衡破坏每个物种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当一个物种灭绝时,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被扰乱,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和崩溃。
这会对食物链、种群调节和能量流动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2. 生物多样性丧失物种灭绝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至关重要,而物种灭绝会减少生物多样性,削弱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适应性。
3. 威胁食物安全和生计许多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的物种作为食物来源和经济支柱。
当主要物种灭绝时,会对食物供应链和社会经济稳定性造成巨大威胁,可能导致食物短缺、失业和经济衰退。
简述进化过程中的5次物种大灭绝

简述进化过程中的5次物种大灭绝物种大灭绝是生物进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包括大型物种的急剧减少或消失,地球上曾发生过5次物种大灭绝,分别是原始细菌大灭绝、古生物大灭绝、古新统大灭绝、白垩纪灭绝和第五次物种大灭绝。
原始细菌大灭绝是地球上第一次大灭绝事件,大约在38亿年前,原始地球表面因着阳光、大气和水的结合,生物开始存在,但是后来大气中温度开始变高,紫外线辐射会让原始微生物丧失营养源,最终发生大灭绝。
古生物大灭绝,大约发生在5亿年前,这次物种大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太过剧烈,导致海拔过高、气温过低,大量物种死亡,古生物大灭绝后,许多物种在海岸线和河流边缘获得了新的生存空间,物种也开始多样化。
古新统大灭绝,大约发生在3亿7千万年前,此次大灭绝的原因是因为冰川定居活动过强烈,环境恶化,大量物种死亡,此次大灭绝后,许多物种如爬行动物、陆地鱼类、节肢动物等得以生存。
白垩纪大灭绝,大约发生在2亿5千万年前,此次物种大灭绝的原因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加上极端气候环境,大量物种无法适应地球气候,最终死亡;但是此次大灭绝使得龙虾、龟甲等有壳动物得以走出灭绝的阴影,开始新的生存征程。
第五次物种大灭绝,大约发生在11.5万年前,此次大灭绝的原因是冰河世纪,气温突然下降,大量物种死亡,从而改变了地球原有的生态状况;此次大灭绝后,晚期活动高度发达的大型动物,如猛犸象、恐龙等物种,大都死亡,更好地给后来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影响。
这历史悠久的5次物种大灭绝,是物种多样性变化的重要历史关卡,它们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状况,也使生物多样性获得了新的活力,在不断的洗牌中,有些物种出现,有些物种消失,从而形成了全新的生态系统。
而当前,有些独特的物种受到破坏,正处在受到灭绝的边缘,此时此刻,有责任的人们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这些物种,避免发生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总之,进化过程中的5次物种大灭绝改变了地球及其物种多样性,它们代表了一块漫长又复杂的拼图,仅凭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这一点,就足够让人感到惊讶。
动物的物种灭绝与灭绝原因

建立完善的举报奖励机制,鼓 励公众积极参与野生动物保护 ,对提供有效线索的举报人给 予奖励。
划定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动物栖息地
根据濒危动物的分布和生态需求 ,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区,确保濒 危动物栖息地的完整性和连通性
。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提高保护区的生态质量和生物多
样性。
严格控制自然保护区内的人类活 动,减少对濒危动物栖息地的干
扰和破坏。
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倡导生态文明理念
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提 高公众对濒危动物保护的认知度
和重视程度。
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公众树 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
。
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吸引 更多公众关注和参与濒危动物保
护工作。
总结与展望
06
当前动物灭绝形势严峻性认识
01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洪水
洪水可能冲毁动物的家园 ,导致溺亡、饥饿和疾病 。
地震
地震可能导致地形改变、 水源污染和食物短缺,对 动物生存造成威胁。
生态系统失衡与动物灭绝关系
食物链崩溃
栖息地丧失
当生态系统中的某个环节(如植物或 小型动物)减少或消失时,依赖它们 的动物可能因食物短缺而灭绝。
生态系统失衡可能导致栖息地质量下 降或丧失,使动物无法找到适宜的生 存环境。
灭绝背景
地球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其中五次被称为“大灭绝”,分别发生在奥陶纪、泥盆纪、二叠 纪、三叠纪和白垩纪。这些事件导致了大量物种的消失和生态系统的重组。如今,人类活动正成为导致物种灭绝 的主要因素之一,引发了新一轮的物种灭绝危机。
灭绝原因概述
自然因素
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气候变化等,以及物种间的 竞争和捕食关系,都可能导致物种灭绝。这些因素在地球 历史上多次引发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
简述进化过程中的五次物种大灭绝

简述进化过程中的五次物种大灭绝物种大灭绝是指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物种在短时间内消失于宇宙之中,近百年以来,关于物种大灭绝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至今发现了共有五次物种大灭绝,分别是古代亚洲灭绝、萨尔苏钙闪石灭绝、史前高盐灭绝、石炭纪-二叠纪灭绝和白垩纪-三叠纪灭绝,每一次都给后世的生物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本文将着重介绍这五次物种大灭绝中的重要事件。
第一次物种大灭绝是古代亚洲灭绝,大约发生在6500万年前,有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一次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爆发后面导致大气变得恶劣,使大量物种死亡,也影响了地球上大部分的生物进化;另外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次灭绝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这些灭绝后留下的生物只有少数能够在新的环境中适应和生存下来,大部分物种都失去了优势而灭绝。
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是萨尔苏钙闪石灭绝,发生在3亿7000万年前,这次物种大灭绝是由一次行星大规模弹道坠落导致的;当这次行星碰撞时,在大气层中伴随着强烈的爆炸冲击波,大气受到更恶劣的影响,许多物种因此灭绝,有一部分物种逃生至海洋中,而另一部分物种在这次灭绝中无法逃生,最终灭绝。
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是史前高盐灭绝,这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2亿3000万年前,科学家们认为这是由于古代地层中渗透出过多的盐而引起的一次物种大灭绝,当大量氯化物渗透到海洋和湖泊中时,会导致海水中溶解氧量大幅下降,使许多底栖生物和水生生物无法在其中生存,最终灭绝。
第四次物种大灭绝是石炭纪-二叠纪灭绝,发生在250万年前,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地球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导致的灭绝;由于陆地上冰层的增加,表面温度非常低,使大量动植物不再适应这种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不再,最终死亡死灭。
最后一次物种大灭绝是白垩纪-三叠纪灭绝,大约发生在220万年前,科学家们认为这是由于一次极端气候变化导致的灭绝,而且环境变化如此之快,以至于很多物种无法应对,最终灭绝,由此带来的灾难也给后世的生物群体带来体量级的影响。
生物的物种灭绝

生物的物种灭绝物种灭绝是指一种生物在地球上永久消失的过程。
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然而近年来,人类的活动加剧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物种灭绝的原因1.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当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该生态系统将变得脆弱且易于扰乱。
人类的破坏性活动,如森林砍伐、过度捕捞和土地开垦,直接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损失,进而引发物种灭绝的风险。
2.栖息地丧失: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扩张,许多动植物失去了它们原本的栖息地。
栖息地碎片化和破坏导致动物的迁徙受阻,并限制它们的繁殖能力,最终导致物种灭绝。
3.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存活和繁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球气温的上升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干旱、洪涝和暴风雪。
这种变化破坏了许多生物的自然栖息地,使它们无法生存。
二、可能的解决方案1.保护和恢复栖息地:保护和恢复栖息地是物种保护的关键。
政府和环保组织应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法律和政策,限制破坏性活动,保护原始森林、湿地和珊瑚礁等重要栖息地。
2.控制非法贸易: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是导致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政府应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猎杀和非法贸易行为,同时加大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
3.气候变化应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措施。
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努力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气候政策。
4.教育和意识提升: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物种灭绝问题的认识,并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
5.生态系统管理:建立和管理有效的保护区网络,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对于维持物种多样性至关重要。
结论物种灭绝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解决。
保护栖息地、遏制非法贸易、应对气候变化、教育公众和改善生态系统管理都是重要的解决方案。
第4课 物种的灭绝机制

灭绝和进化创新 1、灭绝和进化创新
• 由此看来,灭绝在进化中的作用就 由此看来, 是通过消灭物种和减少生物多样性 来为进化创新提供生态和地理空间 生态和地理空间。 来为进化创新提供生态和地理空间。
2、物种灭绝与类群的系统发育年龄 物种灭绝与类群的系统发育年龄
• 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处于幼期阶段的类群仍 在系统发育过程中, 缺乏对环境的有效适应。 缺乏对环境的有效适应。自然选择创造了这 些类群, 些类群,同时常常在它们还没有来得及扩展 自己时又将它们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自己时又将它们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 这些现象在生命界是普遍发生的。对于新生 这些现象在生命界是普遍发生的。 类群来说, 类群来说,幼期阶段则是它们系统发育中的 瓶颈阶段。在众多的新生类群中, 瓶颈阶段。在众多的新生类群中,只有少数 类群能够度过这一瓶颈阶段。 类群能够度过这一瓶颈阶段。
• 现代工业所排出的废 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 碳含量迅速增高, 碳含量迅速增高,导 致全球性的大气温室 致全球性的大气温室 效应。 效应。气温的升高往 往使陆地沙漠化扩大, 往使陆地沙漠化扩大, 生态系统失调, 生态系统失调,自然 环境恶化, 环境恶化,从而使一 些物种失去了原有的 生存条件而灭绝。 生存条件而灭绝。
2.7亿年前的泛大陆。泛大陆又叫联合古大陆, 2.7亿年前的泛大陆。泛大陆又叫联合古大陆,是两亿年来大 亿年前的泛大陆 陆漂移的起点,北面叫劳亚古陆 它包括北美、欧洲和亚洲; 劳亚古陆, 陆漂移的起点,北面叫劳亚古陆,它包括北美、欧洲和亚洲; 南面叫冈瓦纳古陆 包括南极洲、非洲、南美洲、 冈瓦纳古陆, 南面叫冈瓦纳古陆,包括南极洲、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 和印度、阿拉伯半岛。 和印度、阿拉伯半岛。
• 松鸡原广泛分布于美国东北部沿 海地区。 海地区。19 世纪这一地区的工业 迅速兴起,人口急剧膨胀, 迅速兴起,人口急剧膨胀,松鸡 遭到大量捕杀。由于捕杀过度, 遭到大量捕杀。由于捕杀过度, 该种很快从原分布的绝大部分地 区消失。 区消失。 • 首先是森林火灾,然后是松鸡的 首先是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 捕食者—苍鹰的大爆发 苍鹰的大爆发, 捕食者 苍鹰的大爆发,再是百 年罕见的低温冻害天气, 低温冻害天气 年罕见的低温冻害天气,加上由 于种群数目的减少和性比例失调 近交, 所引起的近交 所引起的近交,以及来自家养火 鸡的病菌传播流行。 鸡的病菌传播流行。 病菌传播流行
物种灭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物种灭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地球上生物物种的数量日益减少,不断有物种因为人类活动而面临灭绝的威胁。
随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技术进步,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也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以及环境污染等多个方面分析物种灭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呼吁全社会共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一、人类活动的影响1.野生动物捕猎:野生动物皮毛、骨骼、象牙、犄角等是人类追求美观、文化传统、药用等多种目的的重要物资,捕杀野生动物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和消费方式。
但是,野生动物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以猎枪等高科技武器猎杀野生动物,导致部分物种的数量锐减,例如白犀牛、非洲象等。
2.森林砍伐:人类的经济发展给森林带来不少伤害,除了需要大量的木材、墨汁等来制造人们所需的商品,还需要大面积清理砍伐树木,造成了大量的树木砍伐。
这导致了森林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并直接导致森林动植物数量下降、物种减少化等问题。
3.水污染: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受到了人类活动的污染,由于环境污染,水中的有毒物质越来越多。
这使得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中小型水体的生态系统,增加了物种灭绝的可能。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火灾、疫病、旱灾、台风等也是灭绝物种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自然灾害会严重打击当地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某些地区因生态毁坏导致沙漠化严重,这也绝对会导致物种灭绝。
2.气候变化:气候变迁是大地形态不断变化的结果。
全球变暖为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影响,由于生态环境变化,一些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部分生物因无法适应当地环境的变化而灭绝。
三、环境污染的影响1.雾霾污染:我们常听到“雾霾天”,这种现象代表的是大气污染核心水平的变化。
大气的污染形成的灰尘和有毒气体会对植物生长、物种繁衍和动物生态造成影响。
这种污染还会导致其他生态环境问题、降低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使得整个生物系统愈发脆弱。
简述进化过程中的五次物种大灭绝

简述进化过程中的五次物种大灭绝物种大灭绝是地球上生物密度突然发生巨大变化而导致大量物种迅速消失,同时物种组成也有显著变化的概念。
地球上已被认定发生了5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它们分别是第一次大灭绝、第二次大灭绝、第三次大灭绝、第四次大灭绝和第五次大灭绝,它们分别是在一定时期经历的生物浩劫。
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于大约2500万年前的泥盆纪末期,是唯一与行星表面构造有关的物种大灭绝事件。
在那一时期,大约有85%的物种经历了毁灭,这种情况大部分是由于地球表面陆质和大气发生巨变。
但也有一些学者提出,第一次大灭绝也可能是由于陨石撞击地球,对地球发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大约541万年前的中生代末期,也称罗马灭绝事件。
在这次物种大灭绝期间,近乎一半的生物类群遭受到严重的毁灭,其中约有90%浮游生物灭绝,而其它有身体的生物也都被消灭。
由于这场大灭绝,原先在生物界里占据重要地位的浮游动物和植物得以发展,这为大型陆地生物的形成提供了机遇。
第三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大约250万年前的三叠纪末期,这次物种大灭绝是由大规模火山爆发所引起的。
这次火山爆发产生的灰层和火山灰,堵塞了太阳光线,大量物种被消灭,大约有50%的物种被灭绝。
第四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大约200万年前的晚三叠纪末期,此事件也称印度撞击事件。
大量的石头和岩石坠落到地球上,仅仅只有少量物种幸存下来,大量物种被消灭,其中有75%的物种遭受严重损失甚至灭绝。
最后一次物种大灭绝是发生在大约6500万年前,也称白垩纪灭绝事件,是进化历史上最为重大的物种大灭绝事件。
大约有90%以上的物种遭受了灭绝,尤其是海洋生物,其中有75%被完全消灭殆尽,白垩纪灭绝事件给生物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全球的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都是地球上物种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它们既有增长也有灭绝,而大部分物种灭绝正是为了给地球上新物种创造条件而发生的。
从进化角度来看,物种大灭绝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和发展条件,通过物种大灭绝,可以促使物种在复杂环境中的变异和进化,从而实现更好的适应能力。
物种灭绝的具体事例

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危机中的严重问题之一,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物种灭绝事例:
恐龙:恐龙是地球上最著名的已灭绝物种之一,它们生活在约6,500万年前至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代。
白犀牛:北部白犀牛是非洲大陆上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之一,但在野外已经灭绝。
现在只有少量的南部白犀牛存活。
旱獭:旱獭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哺乳动物,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土地开发和引入的入侵物种,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许多亚种已经灭绝。
独角鲸:独角鲸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有鱼类,由于水污染、过度捕捞和水生生物栖息地破坏,目前已经被宣布灭绝。
火烈鸟:火烈鸟是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特有的鸟类,由于森林破坏和非法捕捞,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灭绝物种。
这些例子仅仅是众多物种灭绝的案例之一。
物种灭绝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保持生物多样性。
历史上的五次物种大灭绝

历史上的五次物种大灭绝(一)奥陶纪物种大灭绝在距今4.39亿年左右的奥陶纪末期,由于全球气侯变冷,大量结冰,地球进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时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致使大量海洋生物死亡,据信约有85%的物种灭绝。
另有一种说法是距离地球6000光年的一颗衰老恒星发生爆炸,强烈的电磁幅射杀死或说致死了绝大多数的浮游生物,食物链因此断裂,因此许多食物链上层物种灭绝(二)泥盆纪物种大灭在距今约3.65亿年前的晚泥盆纪至早石炭纪之间,据信是中太平洋地函柱喷发出大量火山灰和温室气体,使海平面下降和气候剧变,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约82%的海洋物种灭绝。
而海洋生物的大灭绝,却使两栖类生物得以大量发展。
(三)三)二叠纪物种大灭绝距今约2.5亿年前,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
三叶虫、海蝎以及重要珊瑚类群全部消失。
陆栖的单弓类群动物和许多爬行类群也灭绝了。
科学家认为这次大灭绝是由气候变暖、沙漠范围扩大、火山爆发、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原因造成。
(四)三叠纪物种大灭绝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了,出现了大面积缺氧的海水。
估计有76%的物种灭绝,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许多海洋生物消失。
(五)白垩纪物种大灭绝在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发生了地球史上第二大的一次物种大灭绝,约75%--80%的物种灭绝,宣告了侏罗纪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的消失。
据信是一颗十公里宽的小行星碎片抵达地球,在穿越大气层的时候,温度极高,亮度远远超越太阳。
地球表面在其强烈冲击下,导致了2.1万立方公里的物质进入了大气中,遮天蔽日,地球表面温度迅速降低,植物因没有阳光大量死亡,几乎所有的大型生物都灭亡了。
什么是物种灭绝?

什么是物种灭绝?物种灭绝是指某一种生物彻底地消失了,即在全球范围内无法再找到该生物的个体。
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都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所致。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物种灭绝的原因:一、森林砍伐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系统之一,然而,在工业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严重破坏了这个系统的平衡,其中许多动植物已经濒临灭绝。
事实上,估计有超过50%的全球物种都是森林物种。
二、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已经成为造成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南极和北极地区,极地动植物种群受到极大的威胁。
变暖的海面温度和更频繁的飓风,使得珊瑚、海龟等海洋生物越来越难以生存。
三、城市化和人类活动城市化和人类活动也是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之一。
由于城市化的影响和人类的活动,许多野生动植物栖息的地方被摧毁或者缩小了,这使得一些动植物失去了栖息的地方和食物来源,导致它们被迫迁徙或者死亡。
四、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对于许多动植物的生存也造成了威胁。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互为因果,使得很多生物栖息的环境变得不适宜,也成为它们灭绝的原因之一。
另外,例如氯气、杀虫剂等物质,也会使很多生物在长期的污染下体毒而无法生存。
五、非法贸易非法贸易也是造成物种灭绝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许多动植物有珍贵的皮毛、器官等,很多人都会去猎捕这些物种进行交易,这就使得一些珍稀的动植物物种遭到严重的威胁。
例如,许多鲨鱼可能因为人们需要它们的鳍制作成汤料而受到威胁。
总之,物种灭绝对地球的生态系统以及人类自身发展都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来保护它们。
同时,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
什么是物种灭绝和为何很多物种正在灭绝?

什么是物种灭绝和为何很多物种正在灭绝?物种灭绝是指某个生物种群中所有个体死亡或无法生育的现象,这个物种便永久地消失了。
在过去的数百万年中,地球上经历了许多次物种灭绝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恐龙灭绝,但现在我们所说的物种灭绝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1. 环境破坏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破坏是导致许多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的工业、农业和城市化进程都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这包括森林和湿地的开垦、水体和空气污染等行为,这些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了许多动植物的生境丧失,甚至是生态系统的彻底崩溃。
2.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了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自然灾害,这些不仅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健康和安全,也给生物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一些物种可能不适应气候的变化而死亡或者受到威胁,比如北极熊和企鹅等极地动物。
3. 残酷的野生动物交易野生动物交易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灭绝,比如犀牛、大象、老虎等野生动物。
这些动物通常被捕猎者违法捕杀,制成药材、食材等,并被违法交易到其他国家。
这些违法行为严重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种群,导致这些物种遭受威胁,甚至灭绝。
4. 过度采伐过度采伐是导致许多树种被灭绝的原因之一。
砍伐森林会破坏树木生长的生态环境,甚至会破坏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森林砍伐不仅破坏了动植物的生境,还导致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困境,这样也对许多人造成了影响。
总结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物种灭绝问题的关键,这需要我们采取更多的行动来减轻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确保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模式更健康和可持续。
以上是什么是物种灭绝和为何很多物种正在灭绝的相关列表项内容,环境破坏、气候变化、野生动物交易和过度采伐等因素可以使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
通过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控制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遏制物种灭绝的发生。
动物的灭绝知识点总结

动物的灭绝知识点总结要了解动物的灭绝,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1. 什么是物种灭绝?物种灭绝是指在自然界中一种动植物种群完全丧失了继续繁衍后代的能力。
这可能是由于环境的变化、资源匮乏、天敌的威胁等原因导致的。
2. 灭绝的原因物种灭绝的原因非常复杂,但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栖息地丧失:人类的开发活动导致了大片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丧失,许多动物失去了生存的栖息地。
-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许多动植物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而灭绝。
- 过度捕猎:人类为了获取食物、药材、皮毛等目的对许多动物进行过度猎杀,导致它们灭绝。
- 入侵物种:外来的入侵物种可能对原生物种造成威胁,从而导致其灭绝。
- 疾病:一些疾病可能会对动物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导致其灭绝。
- 污染: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许多动植物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从而加速了其灭绝的过程。
3. 已经灭绝的动物地球上曾经有很多种类的动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许多动物已经灭绝了。
其中一些已知的灭绝动物包括恐龙、早期的人类祖先尼安德特人、猛犸象、剑齿虎等。
4. 当前面临灭绝威胁的动物目前地球上有很多种动物正面临灭绝的危险,其中包括:大熊猫、北极熊、非洲大象、虎、犀牛、长臂猿、北极企鹅等。
5. 保护灭绝动物的措施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进行人工繁殖- 禁止捕杀- 进行生态恢复- 种植濒危物种的植物总的来说,动物的灭绝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于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十分重要。
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动物做出自己的努力。
各国物种灭绝的个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各国物种灭绝的个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物种灭绝是指自然界中某一物种完全从地球上消失的现象。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物种灭绝的速度呈现出惊人的增长趋势,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
各国面临着不同的物种灭绝挑战,这些挑战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利用方式、环境保护政策等因素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各国的角度,全面探讨各国物种灭绝的个数以及导致物种灭绝的原因。
通过深入分析各国物种灭绝问题,旨在唤起各国政府和公众对这一严峻情况的关注,并提出解决各国物种灭绝问题的建议。
在各国物种灭绝的背景部分,我们将介绍各国物种灭绝面临的整体情况。
这包括各国的物种多样性状况、主要灭绝的物种类型以及地理分布等。
通过对各国物种灭绝背景的了解,我们可以全面认识各国在物种保护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问题。
在各国物种灭绝的原因部分,我们将深入分析导致物种灭绝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涵盖了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生境破坏、非法捕猎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各国物种灭绝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物种灭绝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各国物种灭绝的影响以及未来应对的建议。
物种灭绝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物种灭绝问题。
通过提出一些建议,旨在引起各国政府和公众更加重视物种保护,并积极参与到物种保护的行动中去。
各国物种灭绝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议题,本文将以客观、系统的方式展开讨论,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各国物种灭绝问题的视角。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和传播,能够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和参与,共同呵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包括整篇文章的布局和章节安排,用于引导读者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
在本文章中,结合题目“各国物种灭绝的个数”,可以将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物种灭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物种灭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当我们谈到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时,我们必须考虑到一个深刻的问题,即物种灭绝。
物种灭绝意味着某个动植物种群的某一个亚种或整个种类已经在自然环境中消失。
物种灭绝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因为每个物种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当某个物种从其生态系统中消失时,其他物种也可能受到影响,这可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危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物种灭绝的原因,以及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
物种灭绝的原因1. 栖息地丧失栖息地丧失是一种常见的物种灭绝原因。
动物和植物需要适合他们生活的环境。
这意味着它们需要足够的空间、食物和水源。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栖息地的规模和质量明显降低。
人类开发森林、湿地和其他自然环境,以适应自身的需求,这往往导致了生物群落的丧失和物种的灭绝。
2.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种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减少降雨量和增加气温可能导致干旱和食物短缺。
气候变化还可能改变动植物的生育习惯、收获时间和迁徙路线。
有些物种可能难以适应这些变化,导致它们灭绝。
3. 疾病动植物种群中的疾病也可能导致物种灭绝。
病毒、细菌和真菌都可以感染动植物,导致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
4. 污染和生态毒性环境污染和有毒化学物质的积累可能对生物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它们灭绝。
例如,生态毒性化学物质(如DDT)可能对鸟类和人类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5. 过度捕猎、捕捞和武器使用人类活动的另一个方面可能导致物种灭绝,即过度捕猎、捕捞和武器使用。
这些活动可能导致动物数量减少,甚至造成动物灭绝。
这个问题尤其严重的是在比较偏远地区,由于开发和弱势群体的经济需要,居民需要靠捕猎、捕捞获得食物和资源。
物种灭绝的预防措施1. 保护栖息环境物种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栖息地。
人类可以在不危及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降低对栖息环境的破坏。
人们可以保护自然林区、湿地和海洋栖息地,生态补偿机制,实行按年度或阶段前期投入的政策,经济奖励机制等手段来确保物种保护。
什么是物种?何为物种灭绝?

物种是具有⼀定形态和⽣理特征,居于⼀定⾃然分布区的⽣物群类。
物种是⽣物进化和⽣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个物种的个体⼀般不与其它物种中的个体交配,即使交配,⼀般也不能产⽣有⽣殖能⼒的后代。
每⼀个物种都具有特定的遗传基因,可代代相传,从⽽保持物种的稳定性。
但物种也可以通过变异、遗传和⾃然选择,发展成另⼀个新种。
物种,特别是野⽣物种,对⼈类既有巨⼤的经济价值,⼜有⽆可估量的科学⽂化价值。
物种灭绝是指由于⾃然或⼈为原因使⽣物物种从世界上逐渐消失的现象。
⽣物物种与其他任何事物⼀样,都有⼀个产⽣、发展到灭亡的过程。
在⾃然状态下,⼀种物种消亡了,新的物种⼜产⽣发展了,从⽽使地球上保持⽣物物种的多样性。
但是,由于⼈为的⼲预,物种消失的速度会⼤⼤加快。
从1600年~1800年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25种;从1800年~1950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了78种。
物种灭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态环境的破坏,⼈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环境的污染和外来物种的引⼊。
物种灭绝是⽣物基因库的巨⼤损失,直接影响⼈类的⽣产、⽣活和⾃然界的⽣态平衡。
防⽌物种灭绝已成为全球性的紧迫任务。
物种灭绝是什么

物种灭绝是什么
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种高等植物灭绝。
人类步入工业社会之后,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0倍,然而什么是物种灭绝?
生态破坏小知识:
物种灭绝,泛指植物或动物的种类不可再生性的消失或破坏,称为物种灭绝。
一株植物枯萎,一只动物死亡,有时并不仅仅意味着单个生命有机体的消失,也许凑巧是整个此类物种的灭绝。
在世界范围内,生物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而其中有一些物种已灭绝。
到了1681年,渡渡鸟(Dodo),便在地球上消失了。
从1600~1800年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25种;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了78种。
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冰岛大海雀、北美旅鸽、南非斑驴、澳洲袋狼、直隶猕猴、高鼻羚羊、台湾云豹、中国犀牛、南极狼等物种已不复存在。
白暨、苏门答腊虎、北部白犀牛、.奥里诺科鳄鱼、小嘴狐猴等动物也濒临灭绝。
提醒您:物种灭绝后,然而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其实这跟问题很简单,我们只要保护好环境和动物就可以,而且还可以多了解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帮助自己保护环境。
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在本网站了解。
什么是物种灭绝?

什么是物种灭绝?物种灭绝是指某个生物种群在自然条件下完全消失的过程。
在我们的地球上,物种灭绝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每年有数千个物种灭绝,许多人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物种灭绝呢?它是如何发生的?接下来,我们将一一解答。
一、物种灭绝的定义物种灭绝是指,一个物种中没有一个个体幸存下来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同于迁移或者是藏匿,它是指这个物种从生态系统中完全消失的状态,不再在地球上存在。
二、物种灭绝的原因1.栖息地丧失物种生存的条件包括了食物、水源、繁殖与栖息环境等要素,如果这些条件发生负面变化,物种就可能在这个环境中逐渐灭绝。
例如,森林砍伐会大幅改变森林的生态系统,失去栖息所需的要素。
2.环境恶化工业化、污染等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空气、土壤、水的化学环境。
这使得生物无法生活在已知的环境中。
3.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会对生物造成不同形式的威胁。
极端气候变化会导致生物无法找到居住的地方,从而导致物种灭绝。
三、物种灭绝的影响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个物种的消失,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
失去了一个环节,整个食物链就会受到威胁。
2.人类健康失去某种植物和动物,会导致失去许多可能的药物,不同物种所含有的不同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可以为医学用途开拓新突破。
3.经济影响物种的灭绝也会影响到经济。
例如,某些植物可能有重要的纤维、木材、水果、香料等应用价值,如同某些动物肉、皮毛、器官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这些都可能因物种灭绝而受到影响。
总结物种灭绝是一个危险的发展,其原因和影响广泛,需要加以关注。
我们应该承认,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是防止物种灭绝的一个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手段。
如果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继续升级,物种灭绝将愈加不可逆。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个问题,让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所用,同时也能非常好地保护这是我们共同的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 小狗救主人 • 一天晚上,一个名叫谢尔盖˙库利科夫的18 岁青年,喝得烂醉在街道上横冲直撞,行人纷纷 避而远之,一位老人实在看不下去,走上前指责 他,库利科夫一怒之下冲着老人破口大骂,还抡 起拳头要揍老人,并掏出1颗手榴弹投向人群, 瞬间人们目瞪眼呆,一场惨剧即将上演。 此时,人群不远处,有一个人正牵着一只狗向这 边走来,突然那只狗仿佛意识到将会发生什么事, 猛然挣脱主人手中的绳子,钻进人群,一跃扑向 正在冒烟的手榴弹上···刹那间,爆炸声响起。 ··· 众人呆在原地半天才回过神来,看到这只仁勇的 狗儿血肉模糊地躺在地上,而人们安然无恙,顿 时人群沉默下来。
•
已 经 灭 绝 的 动 物
• •
•
•
一、野生华南虎:已有近30年没有野生 华南虎生存的报告了,专家猜测已经灭 绝。 二、白暨豚:近日只在浙江发现一只白 暨豚的踪影。 三、苏门达腊虎:在野生状态下只有20 只。随着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里海 虎的灭绝,人们预计,这一物种在不久 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 四、北部白犀牛:刚果瓜兰巴 (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 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 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北部白犀牛与 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 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 于当地说什么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 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 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 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 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 五、斯比克斯鹦鹉: 在野生状态下, 斯比克斯鹦鹉虽没有完全灭绝但已经少 得不能再少。1990年寻找这种鸟的鸟 类学家仅仅找到一只幸存的雄性鸟,生 活在遥远的巴西东北部地区。目前被人 俘获的大约31只鸟是这种鸟能够存续下 去的唯一希望。
物种灭绝
园湖小学 六(5)班 谢晓闻 研究时间:六月一日
研究目的
• 因为物种灭绝是21世纪地球面临的一大灾难。 科学研究证实,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物种 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000倍,目前平 均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按照这一速度,
现存物种的一半将在本世纪灭绝。
目录
• • • • • 5~10种物种资料 濒临灭绝的物种现状 物种消失的原因 已经灭绝的物种 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大鲵(6张)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 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 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 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 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 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 饿。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 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5~10种物种资料
• 国鸟:褐马鸡 •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褐马鸡“爱齐觅食,有被侵者直往 奋斗,虽死忧不置”。(褐马鸡古语称“鹖”)将其羽毛赐予武 将的形式称“鹖冠之制”。这种制度世代相袭,直至清朝,能被 赐这种羽翎顶戴,乃是一种殊荣。褐马鸡在国际上与大熊猫齐名, 被世界雉类协会放在其会徽上,许多动物学家建议,应把褐马鸡 定为中国国鸟。目前,褐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 “濒危”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东方之珠:朱鹮 • 要问中国最珍稀的鸟是什么,那朱鹮应当名列前茅。 据一个迷 信的传说,朱鹮的“ 鹮”字从字面一看就知是一种要绝种的鸟, 因为它由“四”字和“哀”字组成,“死哀之鸟”怎能不绝?但 洋县人民不信邪,为保护朱鹮,他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朱鹮觅 食地,不施用农药化肥、不捕捉泥鳅、蛙类,任由朱鹮来去。新 世纪初,朱鹮在中国的数量已达248只,可以说已经摆脱了灭绝、 甚至高度濒危的厄运。“东方之珠”作为中国拯救野生动物的一 个奇迹将以其艳如红霞的光采,向全世界展现自己灿烂的姿色。
5~10种物种资料
• 大鲵
大鲵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 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 壮扁平。最近科学家研究:娃娃鱼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 后用肺呼吸。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 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 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 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 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娃娃鱼的体色 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 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大鲵生性凶猛, 肉
5~10种物种资料
• •
• • • •
鸭嘴兽简介 澳大利亚的单孔类哺乳动物,最奇特的要数鸭嘴兽。所谓单孔类动物,是指 处于爬虫类动物与哺乳类动物中间的一种动物。它虽比爬虫类动物进步,但尚 未进化到哺乳类动物。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肺呼吸,身上长毛,且是热血; 而单孔类动物又以产卵方式繁殖,因此保留了爬虫类动物的重要特性。它虽被 列入哺乳类,但又没有哺乳类动物的完整特征。是最原始最低级的哺乳类,在 动物分类学上叫做“原兽类”或称为单孔类卵生哺乳动物。 它是最古老而又 十分原始的哺乳动物,早在2500万年前就出现了。它本身的构造,提供了哺乳 动物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许多证据 鸭嘴兽分部 现生哺乳类中最原始而奇特的动物。仅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约克角至南澳大 利亚之间,在塔斯马尼亚岛也有栖息。 鸭嘴兽体貌特征 鸭嘴兽凡见过鸭嘴兽的人都说它长得实在太怪异了。当初英国移民进入澳大 利亚发现鸭嘴兽时,惊呼其为“不可思议的动物”。鸭嘴兽长约40厘米,全身 裹着柔软褐色的浓密短毛,脑颅与针鼹相比,较小,大脑呈半球状,光滑无回。 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鸭足,在行走或挖掘时,蹼 反方向褶于掌部。吻部扁平,形似鸭嘴,嘴内有宽的角质牙龈,但没有牙齿,尾 大而扁平,占体长的1/4,在水里游泳时起着舵的作用。 它的体温很低,而 且能够迅速波动。 雄性鸭嘴兽后足有刺,内存毒汁,喷出可伤人,几乎与蛇 毒相近,人若受毒距刺伤,即引起剧痛,以至数月才能恢复。这是它的“护身 符”,雌性鸭嘴兽出生时也有毒距,但在长到30厘米时就消失了。鸭嘴兽为水陆 两栖动物,平时喜穴居水畔,在水中时眼、耳、鼻均紧闭,仅凭知觉用扁软的 “鸭嘴”觅食贝类。
濒临灭绝的物种现状
• • • • • 滇金丝猴 濒危等级IUCN濒危 分布区域 仅分布在我国云南云岭山脉两侧的德钦、维西、丽江、剑川、兰坪及西藏芒康的高山峡谷中。 致危因 主要是猎杀它们供毛皮用。据在云南德钦县霞若区调查,70年代估计不下1000只,但 1971-1981年猎杀统计数达430只,到现在仅剩下200余只。同时,还由于森林不断砍伐、毁 林开荒以及放牧,严重地破坏了它们的栖息环境而导致社群分割,一些小的社群最后遭到蚕食 绝灭。 • 亚洲象 濒危等级IUCN濒危 • 分布区域 •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缅甸、泰国、 越南,我国云南南部。 • 致危因素 • 大象生活的森林被人类非法砍伐,森林火灾使它们的栖息地越来越小;为了获取大象的牙、皮、 骨、胆而被人类猎杀;人口的增长及移民现象对大象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亚洲象的性格 比较温顺,马戏驯象及狩猎象也多用它们,使大象的数量下降。估计现存量不超过5万头。 • 雪豹 • 濒危等级IUCN濒危 • 分布区域 • 伊朗北部、阿富汗北部、巴基斯坦北部、蒙古、印度、不丹、尼泊尔。我国西藏、青海、新疆、 四川西部、甘肃以及内蒙古均有分布。 • 致危因素 • 雪豹致危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人为活动、经济开发致使它们的生境缩小;二是动物园的野 外活捕,但饲养的雪豹繁殖率低;三是非法偷猎;四是非法贸易。
• •
5 ~ 10 种 物 种
鹰的种类 鹰科动物的种类很多,有的叫鹰,有的叫鹫,叫鸢,叫鹞,叫鵟,叫雕 等等,反正都是些吃小动物的大鸟或中小型鸟,草原上的这种鹰,身体比 鹞鹰大,比雕小,它们飞行速度快,眼睛能看清楚十几公里外一只小鸡的 一举一动。它们狡诈而凶残异常,猎人们很难将它们用枪打下来。但是, 有的猎人却用另一种鸟做诱饵,用网将它活捉,用熬鹰的方法,把它驯练 成为人类卖命的抓兔能手。 鹰的种类很多,全世界计有190多种,台湾省 常见的有20多种,分布于台湾岛的中、低海拔的山区、沼泽、海岸、河口, 以动物为食,属猛禽类。在屏东平原常见的鹰科鸟类中,有一种叫白尾海 雕,其头、颈为淡褐黄色,背、腹为褐色,以白色尾羽毛为特征,是台湾 稀有的候鸟。还有一种叫灰面鵟鹰,背为红褐色,腹部白色有条斑,喉部、 腮部为乳白色。每到秋季,灰面鵟鹰随着寒流从祖国的东北,或是俄国的 西伯利亚经过海上长途跋涉,成群结队来到屏东,有时是几百只,甚至上 千只、上万只。可是,最近几年由于外国商人大量收购这种鸟的标本,造 成人们对灰面鵟鹰的大规模捕杀。屏东成了灰面鵟鹰的“鬼门关”每年都 有2万多只灰面鵟鹰难逃捕杀的噩运。对此,许多热心人士指出,如这样 滥捕下去,这种鸟将濒临绝灭。 鹰泛指小型至中型的白昼活动的隼形类 鸟,尤指鹰属(Accipiter)的种类(真鹰),包括苍鹰和雀鹰。hawk一词常用 来称呼鹰科(Accipitridae)的其他种鸟类(如鸢、鵟和鹞),广义的hawk包括 某些隼科(Falconidae)鸟类(如隼、卡拉卡拉鹰〔caracara〕)。 绝大多数 的鹰对人类利多害少,但人们仍普遍对之抱有偏见。虽偶然捕食家禽和小 型鸟类,但通常以小型哺乳类、爬虫类和昆虫为食。有多种觅食技能,但 主要的追捕猎物方法是掠过或敏捷地追逐拼命逃跑的动物。一旦用它强有 力的爪抓住猎物,就以其尖锐而强健的喙肢解猎物。 分布於6大洲。大 多数种类营巢於树上,但有些种类(如泽鹰)营巢於多草的地面,其他种类 营巢於悬崖上。每窝产3∼6枚卵,卵具褐色斑点。
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 小狗救回7岁小主人 • 在海啸重灾区之一的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海边小 村,一条名叫“塞尔万库马”的小狗救了它的小主人 迪纳卡兰。 海啸来临时,迪纳卡兰的母亲桑吉 塔只能抓住两个年幼儿子的手,拼命向高处奔跑,并 希望自己最大的孩子、7岁的迪纳卡兰也能跟着她一 起逃出险境。但迪纳卡兰并没有跟上母亲,而是向他 自认为最安全的地方--离海岸只有大约40米的一 个小棚屋跑去。 危急关头,“塞尔万库马”毅 然掉转头去追小主人。它一路咬着小主人的衣服,间 或用鼻子拱着小主人,硬是将他给拽回了附近高处的 安全地区。最终得救的迪纳卡兰感激地说:“塞尔万 库马咬着我衬衫的衣领,把我拽了回来。”